37.第 三十七 章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看书文学 www.kan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购v率足一半即可正常阅读新章, 否则需延迟, 不便之处,请亲谅解 她毫无章法, 对方却很有技巧,身躯一绕手臂一展, 就到了她的身边。
终于有人来救,姜宁惊魂初定, 理智稍稍回笼, 立即停止扑腾。
她配合施救,对方立即探手。
她没有像一般溺水者遇救时那样手脚并用缠上去, 妨碍施救, 放松身体, 任由对方带着她。
不过她胆怯,一接近还是立即探手牢牢搂住对方的脖子。姜宁上辈子小时候溺过水, 本来已忘记得差不了的阴影, 这一遭全回来了。
终于安全了。
她的行为给赵向东减少了很多麻烦,他一手挟着姜宁,单臂一划, 往岸上而去。
这男人胸膛宽阔结实,手臂像铁钳子一样有力, 抓得她生疼却很有安全感,姜宁一颗慌乱的心终于定下来。
入目一片橄榄绿, 她微微一怔。
不会这么巧吧?
姜宁下意识抬头, 这是个二十五六的男子, 小麦色肌肤,眉弓微隆,鼻梁高挺,五官深邃,很硬朗很坚毅的长相。有力矫健,很有男子气概。
“同志,你没事吧?”
小河不宽,几米距离眨眼便到,岸边泥泞滑腻,赵向东却轻易单臂一撑上了岸,他回身将人拉上来,安全后,立即松开开手,“需不需要去卫生所?”
他眉目坚毅,眼神很正,带有关切。
“我咳,咳咳。”
姜宁回神,一张嘴吸了风却咳嗽起来,猛烈咳嗽好半响才停下,她喘了口气,“我没事,谢谢解放军同志。”
“为人民服务。”
赵向东答了一句,对方没事,他松了口气又解下军绿色的外衣,递给姜宁,“同志。”
获救的是个年轻女同志,秋裳湿透了黏在身上,曲线毕露,他为人正派,早侧头移开目光。
不过乡村风气保守,这样走回去并不合适。
“需要送你回家吗?”
“不需要的,谢谢你,解放军同志。”
这是个正直的男人,一眼便宜也不占,姜宁好感大增,麻利将军外套披在身上。外套很大,到了她大腿中下位置,虽也水淋淋的,但遮掩效果达到。
“解放军同志,我回头把衣服还你。”
这种情况不适合多留,姜宁一披上军装,立即道谢后迅速离开。
路过石板前,她瞥一眼心有余悸的吕文伟姜艳,厌恶皱皱眉,这两个恶心家伙的好歹良心没坏透,至于其他的,现在也不是追究的时候。
不过,她不说有人说。
“你们两个怎么回事?这河边是打闹的地方吗?没得连累人家小姑娘。”
说话的是一个气喘吁吁的大娘,她是赵向东二姨,还有一个身份是媒人,领着赵家一行七八人来南坪村相亲。
他们刚转过路口就见姜艳扔石头,姜宁被撞落水,赵向东赶紧冲出去救人,后面一行速度及不上他,紧赶慢赶才到地方。
这年头的人淳朴,乡里乡亲见不得这些事,七嘴八舌数落两个罪魁祸首。
“送到村委教育教育吧。”
赵向东抹了一把脸上的水,这是最合适的决定,虽没有酿成不良后果,但行为影响不好,需要批评教育。
这年头的村委,也兼有教育村民思想的职责。
大家同意,押着面如土色的吕文伟姜艳,进村打听村委所在,先将人送过去说明情况,再绕道姜家。
赵向东来相亲弄得一身湿淋淋不大妥当,但为了救人并没有人觉得不对,想必姜家也是能理解的。
*
姜家人还不知道姜宁已提前跟相亲对象见过面。
“宁宁,这怎么回事?”
姜母一回头刚好见到落汤鸡般的闺女,大惊失色,“难不成掉进河里了?”她女儿可不会水。
“昨晚下雨路滑得很,早知让你哥去。”她心疼又后怕,赶紧吩咐姜大哥提热水去闺女屋子。
很不凑巧,灶房稍的水只算微温,姜大嫂赶紧添两把柴,姜母只得先催促姜宁回屋,翻了件夹袄给她披上。
姜宁解下军装外套,换上夹袄先披着。
“妈,这衣裳先洗洗,等会得还人。”她抽不出时间。
姜母接过疑惑,军外套八成新,肩章也完好,她当过军嫂,一眼就知这是属于一名现役军人的。
可南坪村并没有当兵的乡亲啊。
她心中一动,“宁宁,这……”
“我不知道,我在村口石板桥那位置落水了,是一个解放军同志救了我。”
“石板桥?!”
姜家人惊呼出声,村外那条小河从果林蜿蜒绕过来,有深有浅,家里栗子树旁边较浅,约莫就到姜宁肩膀,而村口位置最深,能有一个半成年男人的深度,淹死过人的。
大家本以为姜宁打栗子时没注意,脚滑落水,没想到不是。
姜母顾不上军外套,紧张端详闺女一叠声问:“宁宁,这怎么回事?”她闺女不可能粗心大意到走着走着掉下水。
姜宁完全没有半点替那两人隐瞒的意思,当即一五一十说了。
站在门外听着的大哥姜建设立即暴怒,“这个两个缺德玩意儿,还有完没完?”都纠缠一整年了。
姜家两兄弟立即要冲出去找对方算账,姜父喝住了,“今天什么日子?先办好事改天再说。”
他脸色也阴沉得厉害,不过今天是闺女相亲大日子,既然有惊无险,当然不能耽搁大事,其他的以后再说。
姜家兄弟只得愤愤停住脚步。
水很快热了,提来后姜母退出去,不忘叮嘱道:“宁宁记得把新衣裳换上。”
姜宁嗯嗯两声,赶紧关了门洗澡,秋天到底是凉的,刚开始还好,久了她开始打哆嗦。
快手快脚洗头洗澡,终于活过来了,她先随意披衣服,等头发擦得半干,才去翻姜母给裁的新秋裳。
布料是她选的,浅蓝色底子小白花斜襟褂子,配黑色长裤,棉布做的。保守的年代布料不是灰就是黑,要不就是蓝或青,太抢眼的颜色没有不说,穿了也被人说不正经。
姜母本来说做衬衫的,衬衫时尚,但姜宁不大喜欢,这种棉布软趴趴的,做衬衫没形状,而且天再冷点就不能穿了。
换了斜襟褂子,加厚点,立体多了春夏都能穿,再略略收腰,小小调整几个位置,不那么肥大,稍显民族风的一身就出来了。
穿上一家人都说好看。
她肤色天生白皙,蓝底小花很配她,头发来不及全擦干了,姜宁利索给自己编了个麻花辫,系上红头绳。
她举起巴掌大的小镜子,端详片刻,少女杏目桃腮,朝气蓬勃,青春靓丽。
不得不说,被对方救了一命以后,姜宁对这次相亲重视了很多。
也不是说什么救命之恩以身相报啥的,贬低了对方自己也不乐意。
那个男人眼神很正,对得起一身军装责任心重,也没任何歪心思。
姜宁很欣赏,她认为是很好的结婚对象。
她上辈子的父母相爱轰轰烈烈,要死要活,可惜修成正果没几年就激情退却,一拍两散,一个出国嫁了个外国人,一个继续寻觅真爱。
徒留小姜宁这个曾经的爱情结晶,被扔给奶奶养着,完全将她忘在脑后,电话也没打来问一个,好在两人不差钱,生活费多又准时。
姜宁是个豁达的人,早就看开了,不过这并不妨碍她认为,在婚姻里,责任心至关重要。
有责任心的男人始终谨记自己的身份,家庭于他而言至关重要;没有花花肠子,眼睛就不会看别的地方。哪怕真激情渐渐退却,他也与你会酝酿出新的情感。
婚后培养情感,相濡以沫,挺好的。
当然了,还有很重要一点,姜宁对他有些好感。
上辈子她不是没有遇上过不错的男性,但一点感觉没有,也不好结婚不是?
她晃神片刻,外面喧闹起,热络的招呼声、笑声,紧接着就是纷乱脚步声踏进院门。姜母吆喝一声:“宁宁,好了就出来!”
姜宁一笑,搁下小圆镜,“好嘞。”
现在跟后世不一样,老百姓对军人打心底崇敬,军人保家卫国,却总与家小分离,老大娘叹了口气,“你跟你媳妇都不容易。”
“大娘我帮你。”赵向东起身,先帮老大娘把包裹塞进去,又帮旁边几个同样费力的旅客放好行李,才回到自己位置上,“我媳妇儿很快就能随军了。”
是啊,他跟宁宁很快就能在一起了,赵向东压下离愁,露出笑意。
绿皮火车速度不快,下午才到杨市,他乘了团里的后勤车返回部队,一到地方,他进了营房放下行李,第一时间先坐下写了随军申请,递到团政委手里去。
李政委是个三十多岁的圆脸男人,长相挺和善的,他笑着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调侃道:“看来你小子对媳妇儿很上心呀。”
上心是好事,家属随军后,家庭美满,更利于同志们展开工作。
李政委很关心底下大龄军官的个人问题,现在解决了一个十分高兴,“赵向东同志,你这申请组织会加快审核,年前肯定能批下来的。”
这一瞬,赵向东露出喜色,须臾压下敬了个礼,“谢谢首长。”
想起姜宁笑靥,他的心热了热,出去后一边往回走,一边琢磨着晚点往村委打个电话,好让宁宁来接。
想起媳妇儿甜脆的嗓音,赵向东唇角翘了翘,脚下快了几分。只不过,没等他打上电话,就先在半道遭遇了“伏击”。
副营长邵刚、教导员许卫国等交情好的几个,一收到消息就赶过来了,几个一拥而上,“东子!赶紧把媳妇儿照片给拿出来瞧瞧。”
“想得美。”
赵向东哼了一声,他拨开探向他衣兜的手,利落矮身一闪,冲了出去。
“东子你咋那么小气!嫂子来了咱们照样能看呀!”
呼啦啦一群人吆喝着追上去,李政委踱步到门口,笑着摇了摇头,这群小子。
*
部队里的事,姜宁不知道,当天吃了晚饭,她就接到了赵向东打来的电话。
电话全村只有一台,是村委的,上个月才安上,大喇叭喊了话,她匆匆赶过去,后面还缀着赵母赵小弟。
“宁宁,我到部队了,随军申请也给递了上去,政委说年前肯定能批下来,到时候我就回来接你。”
丈夫声音温柔,醇厚而稳重,姜宁笑意浸入眼底,“好,那我等着你。”
“东哥,妈要跟你说话呢。”
现场人不少,除了婆婆小叔紧挨着,还有村委几个干部在,姜宁只能规规矩矩说了两句,就将话筒递给赵母。
电话是个新鲜玩意,赵母怕那边听不清,大嗓门吼了好几句,随后换上赵小弟,他紧紧攒着话筒听着那边说话,半响大声答道:“二哥,我会好好学习的。”
男孩激动得满脸通红,姜宁不禁微笑,相处几天下来,要说她对赵家人印象最好的,就数这个小叔子了,虽内向寡言,存在感不强,但学习认真,不懒不馋,常帮着家里干活。
公家的电话,不好占用太久,最后姜宁接过话筒嘱咐一句,“你注意休息。”就不舍挂了线。
不过,想到已能确定随军年前就会批下来,她又精神一振。
最多再等两个多月而已。
回去以后,日子继续,姜宁很快调整好心情,第二日就去娘家“上班”,继续做栗子糕。
由于二十块工资很不错,婆家十分支持没有拖后腿,姜宁除了晚上回去睡觉,生活基本与婚前并无差别。
初雪下来了,栗子糕又卖了一个多月,到了十二月中旬,距离过年还有四十天的时间,首批对联年画,终于在姜家人的翘首期盼中到了手。
“哎呦喂,这对联这画印得可真好看!”
姜家后屋全部腾空,给放下这一大批对联,每样都给拆出来一些,准备明天开始售卖用的。姜母每个款式都摊开来瞧瞧,爱不释手,“这幅不错,家里给留一份。咦,那个更好,还是留那个吧。”
购v率足一半即可正常阅读新章, 否则需延迟, 不便之处,请亲谅解 她毫无章法, 对方却很有技巧,身躯一绕手臂一展, 就到了她的身边。
终于有人来救,姜宁惊魂初定, 理智稍稍回笼, 立即停止扑腾。
她配合施救,对方立即探手。
她没有像一般溺水者遇救时那样手脚并用缠上去, 妨碍施救, 放松身体, 任由对方带着她。
不过她胆怯,一接近还是立即探手牢牢搂住对方的脖子。姜宁上辈子小时候溺过水, 本来已忘记得差不了的阴影, 这一遭全回来了。
终于安全了。
她的行为给赵向东减少了很多麻烦,他一手挟着姜宁,单臂一划, 往岸上而去。
这男人胸膛宽阔结实,手臂像铁钳子一样有力, 抓得她生疼却很有安全感,姜宁一颗慌乱的心终于定下来。
入目一片橄榄绿, 她微微一怔。
不会这么巧吧?
姜宁下意识抬头, 这是个二十五六的男子, 小麦色肌肤,眉弓微隆,鼻梁高挺,五官深邃,很硬朗很坚毅的长相。有力矫健,很有男子气概。
“同志,你没事吧?”
小河不宽,几米距离眨眼便到,岸边泥泞滑腻,赵向东却轻易单臂一撑上了岸,他回身将人拉上来,安全后,立即松开开手,“需不需要去卫生所?”
他眉目坚毅,眼神很正,带有关切。
“我咳,咳咳。”
姜宁回神,一张嘴吸了风却咳嗽起来,猛烈咳嗽好半响才停下,她喘了口气,“我没事,谢谢解放军同志。”
“为人民服务。”
赵向东答了一句,对方没事,他松了口气又解下军绿色的外衣,递给姜宁,“同志。”
获救的是个年轻女同志,秋裳湿透了黏在身上,曲线毕露,他为人正派,早侧头移开目光。
不过乡村风气保守,这样走回去并不合适。
“需要送你回家吗?”
“不需要的,谢谢你,解放军同志。”
这是个正直的男人,一眼便宜也不占,姜宁好感大增,麻利将军外套披在身上。外套很大,到了她大腿中下位置,虽也水淋淋的,但遮掩效果达到。
“解放军同志,我回头把衣服还你。”
这种情况不适合多留,姜宁一披上军装,立即道谢后迅速离开。
路过石板前,她瞥一眼心有余悸的吕文伟姜艳,厌恶皱皱眉,这两个恶心家伙的好歹良心没坏透,至于其他的,现在也不是追究的时候。
不过,她不说有人说。
“你们两个怎么回事?这河边是打闹的地方吗?没得连累人家小姑娘。”
说话的是一个气喘吁吁的大娘,她是赵向东二姨,还有一个身份是媒人,领着赵家一行七八人来南坪村相亲。
他们刚转过路口就见姜艳扔石头,姜宁被撞落水,赵向东赶紧冲出去救人,后面一行速度及不上他,紧赶慢赶才到地方。
这年头的人淳朴,乡里乡亲见不得这些事,七嘴八舌数落两个罪魁祸首。
“送到村委教育教育吧。”
赵向东抹了一把脸上的水,这是最合适的决定,虽没有酿成不良后果,但行为影响不好,需要批评教育。
这年头的村委,也兼有教育村民思想的职责。
大家同意,押着面如土色的吕文伟姜艳,进村打听村委所在,先将人送过去说明情况,再绕道姜家。
赵向东来相亲弄得一身湿淋淋不大妥当,但为了救人并没有人觉得不对,想必姜家也是能理解的。
*
姜家人还不知道姜宁已提前跟相亲对象见过面。
“宁宁,这怎么回事?”
姜母一回头刚好见到落汤鸡般的闺女,大惊失色,“难不成掉进河里了?”她女儿可不会水。
“昨晚下雨路滑得很,早知让你哥去。”她心疼又后怕,赶紧吩咐姜大哥提热水去闺女屋子。
很不凑巧,灶房稍的水只算微温,姜大嫂赶紧添两把柴,姜母只得先催促姜宁回屋,翻了件夹袄给她披上。
姜宁解下军装外套,换上夹袄先披着。
“妈,这衣裳先洗洗,等会得还人。”她抽不出时间。
姜母接过疑惑,军外套八成新,肩章也完好,她当过军嫂,一眼就知这是属于一名现役军人的。
可南坪村并没有当兵的乡亲啊。
她心中一动,“宁宁,这……”
“我不知道,我在村口石板桥那位置落水了,是一个解放军同志救了我。”
“石板桥?!”
姜家人惊呼出声,村外那条小河从果林蜿蜒绕过来,有深有浅,家里栗子树旁边较浅,约莫就到姜宁肩膀,而村口位置最深,能有一个半成年男人的深度,淹死过人的。
大家本以为姜宁打栗子时没注意,脚滑落水,没想到不是。
姜母顾不上军外套,紧张端详闺女一叠声问:“宁宁,这怎么回事?”她闺女不可能粗心大意到走着走着掉下水。
姜宁完全没有半点替那两人隐瞒的意思,当即一五一十说了。
站在门外听着的大哥姜建设立即暴怒,“这个两个缺德玩意儿,还有完没完?”都纠缠一整年了。
姜家两兄弟立即要冲出去找对方算账,姜父喝住了,“今天什么日子?先办好事改天再说。”
他脸色也阴沉得厉害,不过今天是闺女相亲大日子,既然有惊无险,当然不能耽搁大事,其他的以后再说。
姜家兄弟只得愤愤停住脚步。
水很快热了,提来后姜母退出去,不忘叮嘱道:“宁宁记得把新衣裳换上。”
姜宁嗯嗯两声,赶紧关了门洗澡,秋天到底是凉的,刚开始还好,久了她开始打哆嗦。
快手快脚洗头洗澡,终于活过来了,她先随意披衣服,等头发擦得半干,才去翻姜母给裁的新秋裳。
布料是她选的,浅蓝色底子小白花斜襟褂子,配黑色长裤,棉布做的。保守的年代布料不是灰就是黑,要不就是蓝或青,太抢眼的颜色没有不说,穿了也被人说不正经。
姜母本来说做衬衫的,衬衫时尚,但姜宁不大喜欢,这种棉布软趴趴的,做衬衫没形状,而且天再冷点就不能穿了。
换了斜襟褂子,加厚点,立体多了春夏都能穿,再略略收腰,小小调整几个位置,不那么肥大,稍显民族风的一身就出来了。
穿上一家人都说好看。
她肤色天生白皙,蓝底小花很配她,头发来不及全擦干了,姜宁利索给自己编了个麻花辫,系上红头绳。
她举起巴掌大的小镜子,端详片刻,少女杏目桃腮,朝气蓬勃,青春靓丽。
不得不说,被对方救了一命以后,姜宁对这次相亲重视了很多。
也不是说什么救命之恩以身相报啥的,贬低了对方自己也不乐意。
那个男人眼神很正,对得起一身军装责任心重,也没任何歪心思。
姜宁很欣赏,她认为是很好的结婚对象。
她上辈子的父母相爱轰轰烈烈,要死要活,可惜修成正果没几年就激情退却,一拍两散,一个出国嫁了个外国人,一个继续寻觅真爱。
徒留小姜宁这个曾经的爱情结晶,被扔给奶奶养着,完全将她忘在脑后,电话也没打来问一个,好在两人不差钱,生活费多又准时。
姜宁是个豁达的人,早就看开了,不过这并不妨碍她认为,在婚姻里,责任心至关重要。
有责任心的男人始终谨记自己的身份,家庭于他而言至关重要;没有花花肠子,眼睛就不会看别的地方。哪怕真激情渐渐退却,他也与你会酝酿出新的情感。
婚后培养情感,相濡以沫,挺好的。
当然了,还有很重要一点,姜宁对他有些好感。
上辈子她不是没有遇上过不错的男性,但一点感觉没有,也不好结婚不是?
她晃神片刻,外面喧闹起,热络的招呼声、笑声,紧接着就是纷乱脚步声踏进院门。姜母吆喝一声:“宁宁,好了就出来!”
姜宁一笑,搁下小圆镜,“好嘞。”
现在跟后世不一样,老百姓对军人打心底崇敬,军人保家卫国,却总与家小分离,老大娘叹了口气,“你跟你媳妇都不容易。”
“大娘我帮你。”赵向东起身,先帮老大娘把包裹塞进去,又帮旁边几个同样费力的旅客放好行李,才回到自己位置上,“我媳妇儿很快就能随军了。”
是啊,他跟宁宁很快就能在一起了,赵向东压下离愁,露出笑意。
绿皮火车速度不快,下午才到杨市,他乘了团里的后勤车返回部队,一到地方,他进了营房放下行李,第一时间先坐下写了随军申请,递到团政委手里去。
李政委是个三十多岁的圆脸男人,长相挺和善的,他笑着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调侃道:“看来你小子对媳妇儿很上心呀。”
上心是好事,家属随军后,家庭美满,更利于同志们展开工作。
李政委很关心底下大龄军官的个人问题,现在解决了一个十分高兴,“赵向东同志,你这申请组织会加快审核,年前肯定能批下来的。”
这一瞬,赵向东露出喜色,须臾压下敬了个礼,“谢谢首长。”
想起姜宁笑靥,他的心热了热,出去后一边往回走,一边琢磨着晚点往村委打个电话,好让宁宁来接。
想起媳妇儿甜脆的嗓音,赵向东唇角翘了翘,脚下快了几分。只不过,没等他打上电话,就先在半道遭遇了“伏击”。
副营长邵刚、教导员许卫国等交情好的几个,一收到消息就赶过来了,几个一拥而上,“东子!赶紧把媳妇儿照片给拿出来瞧瞧。”
“想得美。”
赵向东哼了一声,他拨开探向他衣兜的手,利落矮身一闪,冲了出去。
“东子你咋那么小气!嫂子来了咱们照样能看呀!”
呼啦啦一群人吆喝着追上去,李政委踱步到门口,笑着摇了摇头,这群小子。
*
部队里的事,姜宁不知道,当天吃了晚饭,她就接到了赵向东打来的电话。
电话全村只有一台,是村委的,上个月才安上,大喇叭喊了话,她匆匆赶过去,后面还缀着赵母赵小弟。
“宁宁,我到部队了,随军申请也给递了上去,政委说年前肯定能批下来,到时候我就回来接你。”
丈夫声音温柔,醇厚而稳重,姜宁笑意浸入眼底,“好,那我等着你。”
“东哥,妈要跟你说话呢。”
现场人不少,除了婆婆小叔紧挨着,还有村委几个干部在,姜宁只能规规矩矩说了两句,就将话筒递给赵母。
电话是个新鲜玩意,赵母怕那边听不清,大嗓门吼了好几句,随后换上赵小弟,他紧紧攒着话筒听着那边说话,半响大声答道:“二哥,我会好好学习的。”
男孩激动得满脸通红,姜宁不禁微笑,相处几天下来,要说她对赵家人印象最好的,就数这个小叔子了,虽内向寡言,存在感不强,但学习认真,不懒不馋,常帮着家里干活。
公家的电话,不好占用太久,最后姜宁接过话筒嘱咐一句,“你注意休息。”就不舍挂了线。
不过,想到已能确定随军年前就会批下来,她又精神一振。
最多再等两个多月而已。
回去以后,日子继续,姜宁很快调整好心情,第二日就去娘家“上班”,继续做栗子糕。
由于二十块工资很不错,婆家十分支持没有拖后腿,姜宁除了晚上回去睡觉,生活基本与婚前并无差别。
初雪下来了,栗子糕又卖了一个多月,到了十二月中旬,距离过年还有四十天的时间,首批对联年画,终于在姜家人的翘首期盼中到了手。
“哎呦喂,这对联这画印得可真好看!”
姜家后屋全部腾空,给放下这一大批对联,每样都给拆出来一些,准备明天开始售卖用的。姜母每个款式都摊开来瞧瞧,爱不释手,“这幅不错,家里给留一份。咦,那个更好,还是留那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