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16章 求娶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看书文学 www.kan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明尚书的心虽然因明大夫人的话暂时松了下来,但明珞这事,他思来想去,总觉得把她嫁给肃王,就犹如埋了颗钉子在自己心上,总会令他难以安枕 - 可提出将明珞嫁给肃王一事,是他父亲承恩公明老太爷和太后商议定下来的,他根本推翻不了。
明大老爷思谋了好一番终于在翌日去了自己父亲的院子见了明老太爷。
明老太爷早已退出了朝堂,处于半归隐的状态,非重要的事情明尚书是很少来打扰他的 - 这日他过去的时候,明老太爷正在书房练字 - 明尚书进书房之前回头看了一眼自己的心腹随从,那随从便乖觉的远远守在了外面。
明老太爷见到儿子过来,也没停下手中的毛笔,只等明尚书在旁侍立了小半个时辰,才头也未抬地出声问道:“今日你过来,为的是何事?”
明尚书也不敢跟明老太爷兜圈子,道:“父亲,太后娘娘她有意将珞姐儿赐婚予肃王爷,可是这些日子发生的一桩桩事情,儿子看出珞姐儿她怕是对肃王根本无意,原本家族决定的事,也轮不到她们小辈去愿意不愿意的......可是,父亲,珞姐儿她,毕竟是二弟留下的唯一骨肉,儿子实在是有些于心不忍。”
明老太爷正在写着一个“夕”字,听到儿子这话,正好收那最后一点,也不知是不是因为乍一听到儿子突然说起幼子,他手上那一点用力就有点过猛,把个夕字压得戳了心一般。
明老太爷盯着那个字没出声,就又听到长子继续道,“父亲,肃王他狼子野心,早晚必生异心,届时珞姐儿夹在其中......儿子思来想去,都觉得对不起二弟......”
“那你觉得当如何?”明老太爷没有抬头,语气堪称平静道。
“父亲,儿子想着,珞姐儿她,毕竟是二弟唯一的骨肉,为了二弟,儿子只想她平安康顺,圆圆满满的过上一世。肃王那里,依儿子看,既然北鹘有意许嫁北鹘公主,我们不若就让太后娘娘促成此事,将来再将瑗姐儿嫁予肃王为侧妃,如此既可以削了肃王在军中的威信,又可安抚肃王......”
明老太爷终于停下手中的笔,转过头看向儿子,道:“伯量,你当真觉得明家的女儿有多金贵,想让肃王娶谁就娶谁吗?”
明尚书面上一僵。
然后他就听到自己父亲语气不明道,“你说起你二弟,你心里很清楚,太后提出将珞姐儿赐嫁肃王,肃王可能会接受的原因 - 因为当年西宁受北鹘进犯,先帝曾下密旨让你二弟趁增援西宁军的时候暗中配合北鹘刺杀肃王,但你二弟却逆了先帝的旨意,反联合肃王一起击退了北鹘,然后,两个月后,你二弟就在云州和北鹘之战中战死。”
“肃王虽可能不知你二弟抗旨助他之事,但他和你二弟毕竟有同袍之情,肃王虽外传冷厉无情,但却素来重视一起征战的将士,从不亏待他们,所以他看在你二弟的份上,才有可能接受这个婚事,也不会因着珞姐儿是明家女而亏待她 - 最不济,将来我们拿出你二弟逆旨助他一事,也能让他善待珞姐儿 - 可你要把瑗姐儿嫁给他,凭的是什么?为的又是什么?”
“父亲。”明尚书跪下,语气悲痛的唤了一声。
明老太爷看着他悲痛的样子,看了好一会儿,突然“呵”了一声,但眼睛里却是半点笑意也无,然后声音渗出丝丝冷意道:“伯量,珞姐儿和肃王的婚事,太后早在两个月前就已经提出来了,过去这两个月你都没有不舍得,现在如何却突然开始不舍得了?是不是因着珞姐儿最近的性情变化,让你觉得心中不安了?怕珞姐儿不能如你原设想的那般为你所控 - 所以觉得嫁自己的女儿更安心一些?”
“父亲,”明尚书惊道,他心情激荡,捏拳咬牙,不多时竟是滚下泪来,又沉痛的续唤了一声“父亲”。
明老太爷定定地看着他,原先面色还只是沉着,但不知为何突然就猛地变了,然后抬手就直接将手中的毛笔掷向明尚书,怒道:“做出这副样子,到底是做给谁看的!说,你到底是做了什么亏心事,珞姐儿一个小姑娘,不过是稍稍有点小情绪,你就这般惶惶不可终日的样子,你到底是做了什么事对她这般忌讳?!”
毛笔直接刷到了明尚书的额头上,“啪”一声,火辣辣的疼,然后那黑色的墨汁从额头淌下,再加上明尚书两眼还含着泪,那模样着实有点惨不忍睹。
但明尚书却完全顾不上这些,事已至此,他不说也得说了,就道:“父亲,并非是儿子忌讳什么......而是当年二弟,二弟的死,并非是战死,是先帝,是先帝他......”
明老太爷只觉得心里一阵搅碎了般的疼痛,他狠狠地瞪着长子,在明尚书“先帝,他”了半天还没有后续的时候,咬牙切齿道:“说!”
明尚书心一横,续道:“是先帝他恨二弟抗旨不遵,反助了肃王击退了北鹘,大涨了肃王威信,令他小小年纪就在军中立威,坐稳了藩王的位置,更怕二弟将他多番借西域和北鹘之手追杀肃王一事泄露出去,所以,所以这才有了二弟战死一事。”
说到这里已经是满脸泪痕。
明老太爷跌坐到太师椅上,面上没有丝毫震惊之色,只有近乎麻木的悲痛 - 当年幼子死得突然,之后又看到幼子给肃王的遗书,他便已经猜到幼子之死怕是有蹊跷 - 可是猜到又能怎么样,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他猜到也只能装聋作哑,更何况......
他看着跪在地上悲痛欲绝的长子,若是他猜得没错,那其中,怕是长子也脱不了干系 - 所以这么些年他都只当幼子是真的战死了,而那封幼子给肃王的信,他截下来之后,也从未曾将之告知过长子 - 他怕他容不下老二媳妇和她肚子里的孩子。
明老太爷坐着,明尚书跪着,书房就这样静寂了许久。
明老太爷终于出声,语带嘲讽慢慢道:“所以你不敢让珞姐儿嫁给肃王,是害怕什么?”
“怕肃王记恨曾经被先帝追杀,终究要跟陛下和我们明家算那些旧账?伯量,现在肃王已经大权在握,朝中兵权尽在他手中 - 他若不愿娶珞姐儿,其实太后也逼不了他,他既然肯娶,将来便也不会对她如何。如果,你要是替她担心,我看,就不必了。”
明尚书跪着,低着头,低声道:“不,父亲,儿子是担心,先帝对珞姐儿,可是有杀父之仇,儿子,儿子怕,珞姐儿嫁给肃王之后,不仅不会向着我们明家,反而倒戈相向,助着肃王对付明家!父亲,不管是哪种情况,将来肃王和太后,和陛下的纷争都不会少 - 这种情况下,何必把珞姐儿嫁过去,让她夹在中间为难呢?”
绕了这么半天,可终于说出了实话。
明老太爷眼睛死死盯着明尚书,像是刺透了他般,然后冷冷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你不会以为,嫁的是瑗姐儿,她就会助着你对付自己的丈夫吧?”
可是至少不会有一日可能......
明尚书还想再说什么,可是他脑子里响着明老太爷的话,“他既然肯娶,将来便也不会对她如何”,他便突地一激灵,猛地明白自己父亲话中可能的另一层意思 - 将来,这将来可能就是肃王的将来 - 他只觉得心底一股寒意生起,冷汗涔涔,更多的话就再说不出来。
升平大长公主府的赛花宴后没两日,明太后就见了两拨人,都是请她下懿旨赐婚的。
第一拨是西蕃王世子景灏,景灏诚意十足,亲自求见明太后,请她将承恩公府三姑娘明珞赐婚于他,为西蕃王世子妃,并表示定会善待于她,绝不会让她在西蕃王府像历代嫁过去的公主郡主那般,受到冷待,若将来世子妃诞下子嗣,也一定会立其子为世子。
这么些年景灏就住在京中,时常出入宫廷,和皇帝侄子侄女他们一起长大,但明太后丝毫也没觉着他对自己侄女有意的,所以景灏的突然求亲还让她挺意外 - 不过意外归意外,西蕃王府世代镇居西部,拥数十万大军,是对抗西域诸国,牵制西宁最有力的武器,现如今,大魏内忧外患,明太后的确非常需要西蕃的忠心和支持的。
而且景灏自己动心求娶和强塞个联姻的人过去可完全是两回事。
明太后还真有些动心了。
然后接着升平大长公主就求见了 - 她也是请明太后赐婚的,请明太后将承恩公府三姑娘赐婚予肃王赵铖为肃王妃。
升平大长公主很直接,她对明太后道:“恭喜太后娘娘,肃王已经应下了亲事。他道,若是娶明三姑娘可以令太后娘娘,还有陛下放下对他的顾忌和成见,让他以后能专心辅佐陛下治理朝政,肃清吏治,推行新政,为陛下解忧除患,他愿意迎娶明三姑娘。”
“肃王还道,他知道太后娘娘您的良苦用心,他多年行兵征战,威信皆在武将军伍,朝中文臣却多有不服,推行朝政时亦多有阻滞,若是迎娶明三姑娘,有陛下和明大人的支持,想来施政之时定能减少不少阻力。其实就在娘娘提出这门亲事之前,据本宫所知,肃王他已经准备好了聘礼,本来打算求娶郑首辅的嫡次孙女的。郑首辅为文官之首,为官清廉,人品正直,在文臣和天下学子心中都有很高的地位,若是和郑首辅联姻,也可示其重视文臣之心,而非世人以为的肃王殿下只重武功,而轻文治。”
郑首辅是谁,便是当年的内阁大学士兼太子太傅,先帝给小皇帝定下的皇后郑大姑娘的祖父郑成徽郑大人 - 上个月老首辅王大人致仕,郑成徽刚荣升首辅。
明太后如愿以偿得了肃王愿意娶自己侄女的回复,但却没生出多少喜意,反而差点把脸都给气歪了。
她不好跟升平大长公主发脾气,待升平大长公主一走,就摔了一只玉杯,然后转头就吩咐心腹女官,命其召侄女明珞进宫说话。
明尚书的心虽然因明大夫人的话暂时松了下来,但明珞这事,他思来想去,总觉得把她嫁给肃王,就犹如埋了颗钉子在自己心上,总会令他难以安枕 - 可提出将明珞嫁给肃王一事,是他父亲承恩公明老太爷和太后商议定下来的,他根本推翻不了。
明大老爷思谋了好一番终于在翌日去了自己父亲的院子见了明老太爷。
明老太爷早已退出了朝堂,处于半归隐的状态,非重要的事情明尚书是很少来打扰他的 - 这日他过去的时候,明老太爷正在书房练字 - 明尚书进书房之前回头看了一眼自己的心腹随从,那随从便乖觉的远远守在了外面。
明老太爷见到儿子过来,也没停下手中的毛笔,只等明尚书在旁侍立了小半个时辰,才头也未抬地出声问道:“今日你过来,为的是何事?”
明尚书也不敢跟明老太爷兜圈子,道:“父亲,太后娘娘她有意将珞姐儿赐婚予肃王爷,可是这些日子发生的一桩桩事情,儿子看出珞姐儿她怕是对肃王根本无意,原本家族决定的事,也轮不到她们小辈去愿意不愿意的......可是,父亲,珞姐儿她,毕竟是二弟留下的唯一骨肉,儿子实在是有些于心不忍。”
明老太爷正在写着一个“夕”字,听到儿子这话,正好收那最后一点,也不知是不是因为乍一听到儿子突然说起幼子,他手上那一点用力就有点过猛,把个夕字压得戳了心一般。
明老太爷盯着那个字没出声,就又听到长子继续道,“父亲,肃王他狼子野心,早晚必生异心,届时珞姐儿夹在其中......儿子思来想去,都觉得对不起二弟......”
“那你觉得当如何?”明老太爷没有抬头,语气堪称平静道。
“父亲,儿子想着,珞姐儿她,毕竟是二弟唯一的骨肉,为了二弟,儿子只想她平安康顺,圆圆满满的过上一世。肃王那里,依儿子看,既然北鹘有意许嫁北鹘公主,我们不若就让太后娘娘促成此事,将来再将瑗姐儿嫁予肃王为侧妃,如此既可以削了肃王在军中的威信,又可安抚肃王......”
明老太爷终于停下手中的笔,转过头看向儿子,道:“伯量,你当真觉得明家的女儿有多金贵,想让肃王娶谁就娶谁吗?”
明尚书面上一僵。
然后他就听到自己父亲语气不明道,“你说起你二弟,你心里很清楚,太后提出将珞姐儿赐嫁肃王,肃王可能会接受的原因 - 因为当年西宁受北鹘进犯,先帝曾下密旨让你二弟趁增援西宁军的时候暗中配合北鹘刺杀肃王,但你二弟却逆了先帝的旨意,反联合肃王一起击退了北鹘,然后,两个月后,你二弟就在云州和北鹘之战中战死。”
“肃王虽可能不知你二弟抗旨助他之事,但他和你二弟毕竟有同袍之情,肃王虽外传冷厉无情,但却素来重视一起征战的将士,从不亏待他们,所以他看在你二弟的份上,才有可能接受这个婚事,也不会因着珞姐儿是明家女而亏待她 - 最不济,将来我们拿出你二弟逆旨助他一事,也能让他善待珞姐儿 - 可你要把瑗姐儿嫁给他,凭的是什么?为的又是什么?”
“父亲。”明尚书跪下,语气悲痛的唤了一声。
明老太爷看着他悲痛的样子,看了好一会儿,突然“呵”了一声,但眼睛里却是半点笑意也无,然后声音渗出丝丝冷意道:“伯量,珞姐儿和肃王的婚事,太后早在两个月前就已经提出来了,过去这两个月你都没有不舍得,现在如何却突然开始不舍得了?是不是因着珞姐儿最近的性情变化,让你觉得心中不安了?怕珞姐儿不能如你原设想的那般为你所控 - 所以觉得嫁自己的女儿更安心一些?”
“父亲,”明尚书惊道,他心情激荡,捏拳咬牙,不多时竟是滚下泪来,又沉痛的续唤了一声“父亲”。
明老太爷定定地看着他,原先面色还只是沉着,但不知为何突然就猛地变了,然后抬手就直接将手中的毛笔掷向明尚书,怒道:“做出这副样子,到底是做给谁看的!说,你到底是做了什么亏心事,珞姐儿一个小姑娘,不过是稍稍有点小情绪,你就这般惶惶不可终日的样子,你到底是做了什么事对她这般忌讳?!”
毛笔直接刷到了明尚书的额头上,“啪”一声,火辣辣的疼,然后那黑色的墨汁从额头淌下,再加上明尚书两眼还含着泪,那模样着实有点惨不忍睹。
但明尚书却完全顾不上这些,事已至此,他不说也得说了,就道:“父亲,并非是儿子忌讳什么......而是当年二弟,二弟的死,并非是战死,是先帝,是先帝他......”
明老太爷只觉得心里一阵搅碎了般的疼痛,他狠狠地瞪着长子,在明尚书“先帝,他”了半天还没有后续的时候,咬牙切齿道:“说!”
明尚书心一横,续道:“是先帝他恨二弟抗旨不遵,反助了肃王击退了北鹘,大涨了肃王威信,令他小小年纪就在军中立威,坐稳了藩王的位置,更怕二弟将他多番借西域和北鹘之手追杀肃王一事泄露出去,所以,所以这才有了二弟战死一事。”
说到这里已经是满脸泪痕。
明老太爷跌坐到太师椅上,面上没有丝毫震惊之色,只有近乎麻木的悲痛 - 当年幼子死得突然,之后又看到幼子给肃王的遗书,他便已经猜到幼子之死怕是有蹊跷 - 可是猜到又能怎么样,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他猜到也只能装聋作哑,更何况......
他看着跪在地上悲痛欲绝的长子,若是他猜得没错,那其中,怕是长子也脱不了干系 - 所以这么些年他都只当幼子是真的战死了,而那封幼子给肃王的信,他截下来之后,也从未曾将之告知过长子 - 他怕他容不下老二媳妇和她肚子里的孩子。
明老太爷坐着,明尚书跪着,书房就这样静寂了许久。
明老太爷终于出声,语带嘲讽慢慢道:“所以你不敢让珞姐儿嫁给肃王,是害怕什么?”
“怕肃王记恨曾经被先帝追杀,终究要跟陛下和我们明家算那些旧账?伯量,现在肃王已经大权在握,朝中兵权尽在他手中 - 他若不愿娶珞姐儿,其实太后也逼不了他,他既然肯娶,将来便也不会对她如何。如果,你要是替她担心,我看,就不必了。”
明尚书跪着,低着头,低声道:“不,父亲,儿子是担心,先帝对珞姐儿,可是有杀父之仇,儿子,儿子怕,珞姐儿嫁给肃王之后,不仅不会向着我们明家,反而倒戈相向,助着肃王对付明家!父亲,不管是哪种情况,将来肃王和太后,和陛下的纷争都不会少 - 这种情况下,何必把珞姐儿嫁过去,让她夹在中间为难呢?”
绕了这么半天,可终于说出了实话。
明老太爷眼睛死死盯着明尚书,像是刺透了他般,然后冷冷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你不会以为,嫁的是瑗姐儿,她就会助着你对付自己的丈夫吧?”
可是至少不会有一日可能......
明尚书还想再说什么,可是他脑子里响着明老太爷的话,“他既然肯娶,将来便也不会对她如何”,他便突地一激灵,猛地明白自己父亲话中可能的另一层意思 - 将来,这将来可能就是肃王的将来 - 他只觉得心底一股寒意生起,冷汗涔涔,更多的话就再说不出来。
升平大长公主府的赛花宴后没两日,明太后就见了两拨人,都是请她下懿旨赐婚的。
第一拨是西蕃王世子景灏,景灏诚意十足,亲自求见明太后,请她将承恩公府三姑娘明珞赐婚于他,为西蕃王世子妃,并表示定会善待于她,绝不会让她在西蕃王府像历代嫁过去的公主郡主那般,受到冷待,若将来世子妃诞下子嗣,也一定会立其子为世子。
这么些年景灏就住在京中,时常出入宫廷,和皇帝侄子侄女他们一起长大,但明太后丝毫也没觉着他对自己侄女有意的,所以景灏的突然求亲还让她挺意外 - 不过意外归意外,西蕃王府世代镇居西部,拥数十万大军,是对抗西域诸国,牵制西宁最有力的武器,现如今,大魏内忧外患,明太后的确非常需要西蕃的忠心和支持的。
而且景灏自己动心求娶和强塞个联姻的人过去可完全是两回事。
明太后还真有些动心了。
然后接着升平大长公主就求见了 - 她也是请明太后赐婚的,请明太后将承恩公府三姑娘赐婚予肃王赵铖为肃王妃。
升平大长公主很直接,她对明太后道:“恭喜太后娘娘,肃王已经应下了亲事。他道,若是娶明三姑娘可以令太后娘娘,还有陛下放下对他的顾忌和成见,让他以后能专心辅佐陛下治理朝政,肃清吏治,推行新政,为陛下解忧除患,他愿意迎娶明三姑娘。”
“肃王还道,他知道太后娘娘您的良苦用心,他多年行兵征战,威信皆在武将军伍,朝中文臣却多有不服,推行朝政时亦多有阻滞,若是迎娶明三姑娘,有陛下和明大人的支持,想来施政之时定能减少不少阻力。其实就在娘娘提出这门亲事之前,据本宫所知,肃王他已经准备好了聘礼,本来打算求娶郑首辅的嫡次孙女的。郑首辅为文官之首,为官清廉,人品正直,在文臣和天下学子心中都有很高的地位,若是和郑首辅联姻,也可示其重视文臣之心,而非世人以为的肃王殿下只重武功,而轻文治。”
郑首辅是谁,便是当年的内阁大学士兼太子太傅,先帝给小皇帝定下的皇后郑大姑娘的祖父郑成徽郑大人 - 上个月老首辅王大人致仕,郑成徽刚荣升首辅。
明太后如愿以偿得了肃王愿意娶自己侄女的回复,但却没生出多少喜意,反而差点把脸都给气歪了。
她不好跟升平大长公主发脾气,待升平大长公主一走,就摔了一只玉杯,然后转头就吩咐心腹女官,命其召侄女明珞进宫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