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回 老公公抽签问灾咎 新宰辅装傻掩机心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一秒记住【看书文学 www.kan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转眼到了八月,这一天冯保早早儿起来,喝了一杯奶子,便启轿往白云观而来。
一出西便门,冯保打起轿帘,但见淡蓝色天空显得非常高远,已经收割过的庄稼地似乎还在安谧的梦境之中,薄薄的烟氤弥漫在一眼望不到边的茶褐色的麦茬上。偶尔看见三两只乌鸦伸着嘴巴,在土垄间小心谨慎地跳动着。它们并不是在觅食,而是在干崩崩的硬泥块上磨着嘴巴。忽然,它们扑动翅膀飞起来,原来是一头松了缰绳的驴儿惊扰了它们,只见这头驴儿穿过一片果园,踩着被凉风吹落的红叶与黄叶,激情奔放地跑向空荡荡的田野,被它的蹄子掀起的尘埃,在霞光的照射下蔚为金雾。而洁洁净净的天空上,忽然浮起大朵大朵的白云,看上去倒像是大堆大堆的积雪,在这辽远的恬适与宁静中,又见一个瞎眼的老乞丐一只手拿着一个豁口的破碗,另一只手拿着一根木棍探路,正步履蹒跚地向城里走去。听到冯保的大轿抬了过来,这老乞丐慌忙避到路边,冯保从轿窗里看到他衣衫褴褛,神态却很安详,顿时动了恻隐之心,吩咐同来的张大受给老乞丐施舍一点碎银,张大受从怀中掏出一只二两的小银锭放在老乞丐的碗里。待到老乞丐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轿队已经走远,老乞丐干涩的眼窝里噙着两泡热泪,扬起枯枝般的双手对着轿队留下的尘雾,大声嚷道:
“好人哪,菩萨保佑你们!”
听到这苍老的祝福声,冯保心里一酸一酸的,他揉了揉略微有些浮肿的眼泡,不免想起两个月来扑朔迷离的朝局,心情再次陷入烦乱。
却说六月二十日二更时分,被病痛折磨近半年之久的张居正,终于带着无尽的忧患和未竟的事业,怆然离开了人世。当夜,在乾清宫辗转难眠的万历皇帝朱翊钧就接到了噩耗,他当即亲自赶往慈宁宫报信,李太后披衣起床,母子二人相对而泣。李太后一再叮嘱儿子,要为张居正隆重治理丧事,并厚恤家属。皇上表示一定遵守母命。从慈宁宫归来,朱翊钧立即接见冯保,命他传下谕旨,宣布文武百官停止上朝一月,谕示礼部设九坛制祭——这是国葬的规格。张居正生前受封上柱国、太师,大明开国以来,惟独他一人受到此等荣耀,即使李善长、姚广孝这样家喻户晓功勋卓著的国师宰辅,也从未获得过。张居正辞世后的第二天,朱翊钧又敕命给他赠官上柱国,赐谥“文忠”,如此锦上添花之举,更是将张居正的声望推到了顶峰。一时间,北京城中无论是高官大爵还是丁门小户,都如丧考妣,纷纷在家门口设下香案致祭。青烟氤氲祭器琳琅,千般奠仪百种哀思——这其中固然有人是应景儿做给别人看的,但绝大多数官员,特别是那些平头百姓,却是真心实意地表达哀思。祭诗祭文如潮汹涌,素幛挽幛充斥街衢,这种声势也使皇上大受感染。为了顺应民心,就张居正的丧事安排,他好几次找来内阁辅臣和司礼监太监一起会商征询意见。斯时正值溽暑,天气闷热不堪,应张居正六个儿子的请求,皇上准予将张居正的遗体三日内盛敛入棺,然后由钦天监选了吉日,于七月初的某一天移榇南归。并差遣吏部、礼部各出一名四品员外郎,锦衣卫堂上官以及司礼监秉笔太监一名,四人共同护灵前往荆州。灵车出发那一天,从纱帽胡同到正阳门这段城区路上,沿途不但摆满了各大衙门特意设置的香案,更有数以万计的京城百姓赶来送行,十几里长街的两旁,挤满了跪地痛哭的人们,这场面令人十分感动。
送走了张居正的灵柩,冯保一下子病倒了。一来因为在张居正治丧期间,他要处置许多杂事,乏累得很;二来老友去世,他深为悲痛之余,更感到失去了主心骨。所以丧事一毕他就倒了床,开头几天额头烧得如同火炭,吃了大同那位王神仙的汤药后,虽然退了烧,但周身酸软,打个喷嚏都会眼冒金花。这一病就是二十多天,期间两宫太后与皇上都派身边太监前来探望过他。前日稍好下床,他想着新增加的阁臣潘晟应该到职了,便让管家张大受打听一下,却不曾想到张大受带给他一个惊人的消息。皇上原定增补潘晟、余有丁两人为阁臣,现到任的只有余有丁一人,潘晟并未到职。其因是张居正灵柩出城之日,皇上就接连收到监察御史雷士祯、礼科给事中王继光两道奏本,弹劾潘晟居官贪鄙收受贿赂的六大罪状,建议皇上收回成命,不让潘晟出任武英殿大学士入选辅臣。朱翊钧将这两份奏本交由张四维拟票。也不知张四维做了什么手脚,皇上竟收回成命。结果是走到半路上风风光光赴京上任的潘晟,只得又拨转马头打道回府。
乍听这个消息,冯保差点儿没从椅子上跳起来。当天夜里他失眠了,第二天也顾不得身子尚未痊愈,早膳用过之后就匆匆赶到司礼监,打开盛放奏本的铜柜,查阅上述那道圣旨的阁票,果然是张四维亲笔所拟,写道:“潘晟行为不端,难为人臣师表。今准雷士祯、王继光二人所奏,收回前命,仍令潘晟回籍闲住。”冯保当下大怒,本想立即跑去内阁兴师问罪,想了想又暂且忍住。闷坐在值房里,将这件事的发生缘由仔细思量了半天。平日,这个张四维在他眼中属于那种顺竿儿爬的乖巧角色,你口渴他给你送茶壶,你走累了他给你屁股底下塞一只板凳,挠痒儿总是恰到好处。入阁五年,他处事谨慎,在外人的眼中,他简直不是次辅,而是张居正的大书办,以致一些官员私下里讥他是“伴食中书”。对冯保,张四维也极尽谦卑,每次相见,张四维都执晚生礼,偶尔托付他办件什么事,绝没有失塌的时候。仗着家里有钱,一年三节,也不忘给冯保送来“孝敬”。因此,冯保对他印象颇佳,在皇上面前替他说过不少好话,张居正临终之前,曾特别提醒冯保说这位次辅过于圆滑,难当大任,冯保还不以为然。所以在张居正死后,张四维例升首辅的时候,冯保没有作梗。现在看来,还是张居正察人的眼光独到。冯保在大内待了大半辈子,身历三朝,看多了争斗杀伐的悲剧,因此在政权转折之时,对身边发生的事就特别敏感。从潘晟被废一事,他预感到某种潜藏的祸机。昨日傍晚从司礼监回到私邸,又在床上翻了一夜烧饼,今儿个一大早就吩咐备轿去白云观。
冯保自当司礼监掌印太监之后,这白云观几乎成了他的“家庙”,每年的燕九节,他必定亲来主祭丘处机;日常碰到什么疑难事,他也总要跑到白云观求签问人。白云观的东路建筑斗姥阁与西路建筑吕祖殿两处都备有签筒供游人抽签之用,但冯保从不到这两处抽签。白云观住持闻天鹤在中路老君堂后的丘祖堂备有签筒——这是专为冯保备下的,除了他,断没有第二个人能够来这里卜问玄机。
冯保虽然起得早,到了白云观山门前却也过了辰时,早已闻讯在棂星门下站着等候的闻天鹤不等冯保大轿停稳,便连忙迎了上去打了一个稽首,满脸堆笑言道:
“贫道昨儿夜里打坐,忽见桌上的灯台灯花儿连爆,心下便惊疑,明儿个会有什么样的大贵人来,却是没想到要迎老公公的大驾。”
冯保虽然心情不好,一下轿但见楼殿巍峨仙家气象,吸一口气儿也是甜丝丝的,顿时精神一振,笑啐一口道:
“什么贵人,前几年说杭州生产的八团锦贵,如今满街都是,也都贱了。”
“老公公真会说笑话。”闻天鹤头前领路,进棂星门过窝风桥,一边走一边说,“七月十五,徐爵镇抚爷过来知会贫道,说老公公尊体欠安,要贫道做法会为老公公祈福,贫道率合观道众在丘祖殿开了三天道场,在大铜缸里点长明灯,光香油就费了三百斤。第三天晚上,贫道收锣刚散了坛米,天上忽然就起了一阵西风,还落了立秋后的第一场雨,贫道就知道,这是丘祖显灵,保佑您冯公公。今儿见您冯公公,面色红润,倒不像是病过的。”
方才下轿还两腿绵软,如今在铺着林荫的砖道走了一截子路,冯保忽觉腿肚子长了劲儿,也就真的相信自己“面色红润”了,他伸手在脸上搓了一把,答道:
“多谢你们为老夫祈福。听大受讲,你们这里前不久来了一个白胡子老道人,自称是丘祖,在昆仑山住了三百年下来的,这人哪儿去了?”
“假的,”闻天鹤一撇嘴答道,“贫道问他几个丘祖故事,本是耳熟能详的事,他却答得牛头不对马嘴。如今这世道儿,真是人心大坏——老公公,咱们去哪里?”
“丘祖殿。”
“老公公要抽签?”
“是的。”
闻天鹤心想,老公公一大清早就跑来抽签,一定是遇到什么疑难事儿委决不下,便道:
“京城老百姓都讲老公公与张居正是当今圣上的左丞右相,您两位辅佐幼主,开辟了万历一朝的新气象。如今张先生过世,朝廷再有什么大事,老公公该与谁商量呢?”
一席话触到痛处,冯保心里很不是滋味儿。此时已走到丘祖殿跟前,冯保抬脚进去,望着丘处机丰神伟姿金碧辉煌的塑像,叹道:
“张先生一走,这丘祖殿,老夫只怕是经常要来了。”
冯保到哪儿动静都大,此时随他进白云观的少说也有二三十人,但都不敢走进丘祖殿——皆因冯保规矩严,抽签时不准有闲杂人等在侧。眼下在丘祖殿里只有三个人,除了冯保本人,还有闻天鹤和张大受。冯保亲自燃香,对丘神仙的法像行跪拜大礼,闻天鹤一旁替他击磬诵祝。拜仪一毕,张大受趋前一步,从法像前的雕花红木条案上取下擦拭得一尘不染的羊脂玉签筒,恭恭敬敬递给跪在蒲团上的冯保。冯保把签筒掂了掂,又伸手将插在签筒里的竹签拨了拨,问闻天鹤:
“老夫记得共有九十支签,这里头怎么少了许多?”
闻天鹤干笑着没有作答,原来是在冯保没有进殿之前,张大受抽了个空儿同他耳语,要他把签筒中的下下签都择出来。谁知冯保眼尖,一下子看出了破绽,只见他随便抓起几支签看了看,笑道:
“都是好签,闻道长,谁让你弄这些小把戏?”
闻天鹤遮掩着说:“大概昨儿个小道士打扫这里,随便捡走了几根。”边说边“找”,终于从法案的屉子里头搜出一把来补到签筒里。
冯保这才跪在蒲团上摇动签筒,筒口向前半倾着,摇了好大一会儿,终于摇出一支签掉到地上,张大受上前替他捡起,小心禀道:
“第二十九签。”
“看签文。”冯保从蒲团上爬起来。
张大受把那支签文递给闻天鹤,闻天鹤对照着从墙上的布褡中抽出一张签票,一看大惊失色,觑着冯保不敢说话。
“怎么啦?”
冯保从闻天鹤手中拿过签票,只见洒金笺上,有几行清秀的柳体小楷:
第二十九签 虎落平阳 下下
平生不信野狐禅,
无尽风云一啸间。
霜雪骤来谁解得,
流沙千里是雄关。
冯保天分极高,不用人解释,他也能把这首签诗的不祥之兆悟出个七八分。冯保心里头十分沮丧,但他脸上却挂着笑,掸了掸笺纸问闻天鹤:“这首签诗颇有些嚼头,是谁编的?”
解曰:占家宅恐防回禄;占身有厄,小人当道官司难赢;占财有破,田蚕不熟;占婚姻难成。灾星正照,诸事小心。
冯保天分极高,不用人解释,他也能把这首签诗的不祥之兆悟出个七八分。更何况后头的解文已自阐述透彻。冯保心里头十分沮丧,但他脸上却挂着笑,掸了掸笺纸问闻天鹤:
“这首签诗颇有些嚼头,是谁编的?”
闻天鹤紧张答道:“这里所有的签诗,都是丘祖登仙之前亲自撰写,首首都有玄机。”
冯保又问:“那这首签诗有何玄机?请道长开示。”
闻天鹤不知冯保为何事抽签,但这么一大早跑来,肯定事头儿不小,为了不让这位大施主扫兴,闻天鹤脑瓜子一转,竟打起稽首贺道:
“恭喜老公公抽了一支好签。”
“明明是下下签,你为何说是好签?”冯保怫然作色,斥道,“闻道长,你不要拿老夫开涮。”
“贫道吃了豹子胆,敢开涮老公公?”闻天鹤佯笑着说道,“咱道家讲阳极生阴,阴极生阳,阴阳互变,是人间至理。套到灵签上头,下下签就是上上签。”
“你这多少有点诡辩。”冯保嘴上虽这么说,心里头却想听闻天鹤说下去,便又问道,“虎落平阳被犬欺,当作何解?”
闻天鹤道:“这是提醒老公公,从今以后一段时间内,要提防小人。”
冯保微微颔首,问:“小人能得势吗?”
“签诗中言霜雪骤来,喻有小人得势之义,流沙千里,似乎也是说小人道长。但老公公是正人君子,从来就不会被野狐禅一类的异端所炫迷。狐可以假虎之威,终究不能夺虎之猛。跨过千里流沙之后,野狐道消,虎归山林。祸机既失,老公公仍可啸傲风云,稳居庙堂之上。”
“解得好!”冯保眉梢一颤,皮笑肉不笑地说,“只是不知你解透的玄机,究竟是天意呢,还是你闻道长信口胡诌的。”
其实,闻天鹤说这番话也是用心想过的,虽然都是好听的话,却没有一句靠实。现在听到冯保的恶谑,知道他仍心存疑惑,这本是鬼哄鬼的事,真要说出个子午卯酉来,闻天鹤也没这本事,只得赔着小心敷衍:
“老公公,丘祖是五百年才出一个的神仙,贫道毕竟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虫,哪能将他的玄机全都悟透。”
“唔,这句话倒还实在。”
冯保说着,将那张笺文揉成一团儿,信手扔在地上。
冯保回到城里头,差不多到了午时。他先自回到府邸用了午膳,然后再起轿进宫。
不知不觉,大轿抬进了紫禁城中的会极门。轿役踏上西边砖道,欲往武英殿后的司礼监而去。眯盹中的冯保忽然听得一个熟悉的声音说话,挑开轿帘儿一看,见是御膳房的管事牌子马三卫,正和一名身穿六品鹭鸶补服的官员站在砖道旁高一声低一声地唠嗑子。冯保便命停轿,沉着脸走下来,冲着马三卫没好气地说:
“瞧你这厮,越发的没头脑了,长天白日不去做事,却跑来这里扯淡。”
马三卫好像老鼠见了猫,吓得一哆嗦,嗫嚅道:“小的不是在扯淡,是在请教苏州醪糟蛋的做法。”
“什么苏州醪糟蛋?”
马三卫咕咕哝哝地解释道:“恭妃娘娘这几日胃口不好,昨儿个想着要吃醪糟蛋,小的做了一碗送过去,她尝一口就放下了筷子,说不是那个味儿,要小的再做。小的也不敢多问一句,她想吃的醪糟蛋究竟是个啥味儿?正急得团团转,忽然有人提醒咱,说恭妃娘娘是苏州人,要咱去找苏州人打听苏州醪糟蛋的做法。小的一想这还真是个办法。只是小的生在北地,自入宫来每日围着灶台转,哪里认得什么苏州人德州人的,亏早上碰到秉笔太监爷张鲸,他告诉小的,六科廊的这位王大人是苏州人,小的便寻到这里来了。”
马三卫所说的恭妃娘娘,正是慈宁宫李太后名下的宫女王迎儿。她因怀上了朱翊钧的孩子,在李太后的主持下,被册封为恭妃,安排在离慈宁宫不远的启祥宫居住。这恭妃娘娘临产期已近,这些时李太后对她呵护有加,因此,冯保相信马三卫说的是真话。眼下马三卫站的地方,也正在六科廊的外头,冯保瞧了一眼站在马三卫旁边的年轻官员,问道:
“你是六科廊的?”
年轻官员点点头,答道:“卑职名叫王继光,在礼科供职。”
“你是苏州人?”
“是,马公公向卑职讨教苏州醪糟蛋的做法,卑职已向他传授了。”
“噢,原来真的是拜师。”冯保眯眼儿一笑,转向马三卫说,“你快回去做一碗送给恭妃娘娘,如果合了她的口味,本监有赏给你。”
“小的遵命。”
马三卫答罢一溜烟跑走了,王继光也拱手一揖告辞回了礼科值房。看着王继光离去的背影,冯保猛然记起弹劾潘晟的两道本子,其中有一道就是这个王继光写的。马三卫说是张鲸介绍他来认识,冯保顿时心下生疑,张鲸是如何认识王继光的?他已听说王继光是张四维的门生,将这些蛛丝马迹联系起来,冯保似乎察觉到一些什么,莫非张四维与张鲸已勾搭到一起了?想到这里,正准备登轿回司礼监的冯保,突然改变了主意,他让轿役们抬着空轿回去,自己则反剪着双手,慢悠悠走向会极门另一侧的内阁。
自张居正去世后,冯保这还是第一次来到内阁。他走进阁门,只见门内小坊上镌刻了一道圣谕:
机密重地,一应官员闲杂人等,不许擅入,违者治罪不饶。
这道圣谕为永乐皇帝所立,冯保不知看过多少回了。往日可说是熟视无睹,但今番他发现这块金字圣谕牌被髹漆一新,心下顿时起了疑惑,忖道:“张四维一当上首辅就装潢这牌子,他到底安的什么心?”越想越气,脚下的步子也快了起来,从阁门到辅臣值房不过百十步路,冯保很快就走了进去,路上碰到两三个熟识的官员避到路边向他行揖套近乎,他也只是虚应。张四维的值房原是隆庆年间的辅臣高仪用过的,与张居正斜对面。冯保走到跟前,也不劳别人通报,径自推门走了进去。
张四维此时正坐在值房里与一名官员议事,猛见冯保闯进来,不免大吃一惊,连忙起身让座,笑道:
“冯公公,什么风儿把您吹来了?”
冯保窝了一肚子气,但不好当着不相干的官员面前发作,只得扯了一个谎:“老夫到文华殿那边有点事儿,顺便过来瞧瞧。”说罢大大咧咧地坐到了官帽椅上。
却说张四维循例迁登首辅之位已经两个月了,他空下的次辅一职由申时行接替,再加上新补的文渊阁大学士余有丁,三位阁臣凑合着撑起了内阁一台戏。说是凑合,是因为张四维与申时行两位当初入阁时,皇上的批谕都是“随元辅入阁办事”七个字。既然是办事,总还得看主事者的眼色行事,因此铁锅顶头当家做主的事,两人从来没有做过。如今虽然椽子出头,但“一枝动,百枝摇”的威风一时还培植不起来。就说拟票一事,过去都是张居正一人说了算,现在却是三人共同议决。虽然有主次之分,但张四维觉得自己根基未稳,还不敢擅权自用。如此一来,一些习惯于在首辅更换之际观察动静窥测风向的官员,都无不感到奇怪,各衙门里私下便有了一些议论,有说张四维毕竟是张居正刻意栽培的人,对他一手创立的万历新政,必定奉为轨则不致刊削;有说他胸有城府大智若愚,目下表现,在于掩人耳目;也有人讥他斗筲下才,虽登龙有术,终非济世之雄……这些浮谤訾言,间或传到张四维的耳朵里,他只是一笑了之,每日仍准时来到内阁恭谨办事。今儿个午膳之后,他并未休息,而是约来礼部员外郎褚墨伦到值房相见。这个褚墨伦是万历六年春给天下和尚颁发度牒的礼部度牒司主事。那一次,他不但为张四维大大挣了一把银子,还为他挪用名额做了不少人情。事后三年考满,张四维投桃报李为他说话,褚墨伦居然跳了两级,晋升为四品员外郎,主管仪制司。这次他召见褚墨伦,为的是恭妃即将临盆诞生龙子的事。如果恭妃真的替万历皇帝生下一个儿子,这就是太子。历朝历代,太子降世都是举国欢庆的大事。循国朝故事,凡太子出生,一般都会大赦天下,晋封皇亲国戚及主要大臣,以及减免各省赋税。张四维今天找褚墨伦来,便是商讨由礼部仪制司负责的晋封之事。张四维认为,此次应该晋封的有十几个人,其中最主要的,应该是两宫太后以及王皇后的父亲王伟。两宫太后在隆庆六年朱翊钧登基时就已晋封,一为仁圣,一为慈圣,此后欣逢皇上大婚,又都加封两字,一为仁圣懿安,一为慈圣昭文。这次若太子真的降生,两宫太后必然还得加封两字。张四维虽当了四年次辅,却一直未曾引起李太后的特别关注,这次他想通过晋封一事来讨好李太后。还有王皇后的父亲王伟,虽贵为皇上岳父,头两年却一直是个锦衣卫指挥。皇上大婚时,就提出要给王伟晋封,张居正却以前朝赏赠太滥遗患无穷为理由,不肯办理。只给王伟从锦衣卫千户升职为锦衣卫指挥,后经皇上一再催促,才于万历八年给王伟晋升一个永年伯,却言明只是流职,不能世袭。为这件事,皇上一直耿耿于怀。张四维决定利用这次封赠,将王伟的永年伯爵位由流职改为世袭,其意也是为了取悦皇上。张四维向褚墨伦交代这件事,刚说到一半,就被冯保冲断。张四维只得对褚墨伦说道:
“你且回去,按本辅的交代办理就是。”
褚墨伦躬身退下。冯保见没有了外人,便呷了一口书办送上的热茶,悻悻然说道:
“凤盘先生,恭喜你呀,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了。”
张四维早从冯保的脸上看出来他今儿个好像是专门找茬子来的。他寻思究竟什么事儿冒犯了这位惹不起的大内主管,便试探着说道:
“老公公,元辅太岳先生突然不豫,说走就走了。好长一段时间,咱都不敢相信这是事实。如今,蒙皇上错爱,让咱在内阁牵头。咱也清楚自己不是这块料,正说等忙过这段时间,就专门到您府上拜望,向您讨教。”
“你讨教什么?”冯保乜着眼,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
张四维很不受用,但他强忍着,想着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今儿个好歹做个“哀兵”,先把这丧门星对付过去。于是双手按膝长叹一声,苦笑着说:“该讨教的地方多着呢。譬如说,咱每天总要替皇上拟几道票,有的票好拟,有的票就让咱颇费踌躇。往常咱见着张先生,遇有疑难处就写揭帖求见皇上。皇上也总是及时在云台召见。咱如今碰到同类事情,也给皇上写过求见帖子,但皇上总是批一句‘先拟票来’,不肯给机会听咱奏对。皇上究竟心下如何想的,咱心里头吃不准。这样的事情,咱不请教老公公,还能请教谁呢?”
冯保不知道张四维说这席话的目的,是表明皇上不信任他呢,还是皇上还不习惯把他张四维当首辅看待。冯保觉得其中必有蹊跷,问道:
“你是说,你当了两个月的首辅,皇上还一次都没有召见过你?”
“见过两次,都是在元辅太岳先生的治丧期间,且都是内阁三位辅臣一同见的,所谈也仅只限于太岳先生的丧事,以后就没有召见过了。”
“云台单独召见首辅,这是朝廷的议事制度。皇上不肯见你,一定别有所因。”冯保说着把身子往椅背上一靠,用那种幸灾乐祸的口气问道,“凤盘先生,你想想,有什么地方得罪了皇上?”
张四维见冯保着了他的道儿,心里头暗暗高兴,表面上却哭丧着脸答道:“咱一天到晚小心谨慎,怎么可能得罪皇上?”
冯保嗤地一声冷笑,讥道:“你的小心谨慎,老夫是领教了的。”
“冯公公,您这话……”
冯保的怒气终于爆发,只听他斥道:“往常,老夫打个咳嗽,你就跑过来嘘寒问暖。这一回元辅张先生过世,老夫为他治丧,累垮了身子,大病一场,在家躺了一个多月,多少人都知道上门安慰几句,惟独就见不着你的影儿。老夫知道你当了首辅,身价儿高了!”
冯保夹枪夹棒不留情面,张四维听了好不尴尬。其实,乍一听说冯保害病,他就有心去探望,是张鲸拦住了他,张鲸说:“皇上如果知道你与冯保拉扯得紧,立刻就会对你起了戒心。”他一想有道理,便只派管家提了礼盒儿到冯府探视,但这等内情又怎能捅出来,他只得支吾着说:
“咱实在是忙不过来,所以让管家代咱过去,给老公公请安。”
“你那管家来了不假,还送了一盒长白山的老人参,一床日本国产的鹅绒褥子,这都是贵重物品,老夫还得感谢你。但感谢归感谢,老夫心里头却还是惆惆怅怅的。这年头儿,人情比黄金更宝贵,老夫哪稀罕你的财宝?要的,还是你过去的那份情意。凤盘先生,你总不能一阔脸就变吧!”
冯保提起葫芦根也动,不给张四维一点儿面子。张四维虽然一腔闷火煮得熟牛头,但还惮着冯保的威势,只得一味地赔小心:
“老公公,您这是多心了,咱这些时候的确是忙……”
“忙什么,忙着走马换将是不是?”冯保呛道。
张四维脸上有些挂不住,微讽道:“老公公越说越离谱了,什么走马换将,咱走谁的马,换谁的将啊?”
“换太岳先生的将嘛!”
“太岳先生对咱多年栽培、提携,咱感他的恩还来不及,怎么可能过河拆桥?”
“如果你真是这样做,皇上对你就不会如此冷淡了。”
冯保这是说的一句气话,谁知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张四维便猜测冯保今日这般有恃无恐,是不是得了皇上什么旨意,顿时心里发怵,也顾不得尊严,竟觍着脸问:
“老公公是说,皇上对咱产生了误会?”
“不能说是误会,应该说是事实。”冯保索性一唬到底。
“什么事实?”张四维眨巴着眼睛。
冯保问道:“你出掌内阁,拟的第一道票是什么?”
“第一道票,”张四维蹙着眉头思索了一会儿,忽然心有所悟,明白冯保今番前来兴师问罪的原因,便答道,“是关于潘晟入阁的事吧?”
“潘晟为何不能入阁?”冯保单刀直入问道。
“咱对潘晟素无成见,当年咱任礼部尚书,潘晟任礼部左侍郎,两人还相处得极好,”张四维生怕引火烧身,此时竭力推卸责任,“但是,监察御史雷士祯、礼科给事中王继光两人的弹劾本子呈到皇上那里,皇上责臣拟票,臣揣摩皇上的意思,好像是不大喜欢潘晟,故拟了那道票。”
“你怎地知道皇上不喜欢潘晟?”
“皇上让咱拟票,事先不作任何交代,这种态度,本身就说明问题。”
“你方才说要请教老夫,看来你对帝王心术的揣摩,已炉火纯青了嘛。”冯保讥刺一句,复又问道,“你知道,潘晟是太岳先生推荐的吗?”
“知道。”
“知道了还如此拟票,太岳先生如果九泉有知,当作何感想?”
“这……雷士祯、王继光那两道本子,列举潘晟贪墨罪状,并非捕风捉影。”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这年头,要想在哪个人身上找几个毛病出来,还不容易吗?关键是有没有人成心和他作对。如果有人想揪你凤盘先生,你能保证自己干干净净?”
这几句话很有威慑力,张四维不寒而栗,却仍辩解说:“问题主要出在雷士祯、王继光的本子上。”
“凤盘先生,你这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谁不知道雷士祯是你同乡,王继光是你门生!”
“这……”张四维一时语塞。
冯保瞧着张四维的脸色红一阵白一阵,忽地又想起在白云观抽的那一支下下签,又愤愤然言道:
“十年前张居正从高拱手上接过宰辅台印,才不过两个月时间,就让人看到了万历新政的种种气象。何为万历新政?简略言之就是一句话: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凤盘先生,你如今从张居正手中接过宰辅之印,差不多也两个月了,你让人看到了什么呢?如今恰与张居正执政时情况相反,是君子道消,小人道长,这岂不令人痛心!”
冯保说完,就倏然起身拂袖而去,留下张四维独自坐在那里,像一尊泥塑的菩萨,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来。
转眼到了八月,这一天冯保早早儿起来,喝了一杯奶子,便启轿往白云观而来。
一出西便门,冯保打起轿帘,但见淡蓝色天空显得非常高远,已经收割过的庄稼地似乎还在安谧的梦境之中,薄薄的烟氤弥漫在一眼望不到边的茶褐色的麦茬上。偶尔看见三两只乌鸦伸着嘴巴,在土垄间小心谨慎地跳动着。它们并不是在觅食,而是在干崩崩的硬泥块上磨着嘴巴。忽然,它们扑动翅膀飞起来,原来是一头松了缰绳的驴儿惊扰了它们,只见这头驴儿穿过一片果园,踩着被凉风吹落的红叶与黄叶,激情奔放地跑向空荡荡的田野,被它的蹄子掀起的尘埃,在霞光的照射下蔚为金雾。而洁洁净净的天空上,忽然浮起大朵大朵的白云,看上去倒像是大堆大堆的积雪,在这辽远的恬适与宁静中,又见一个瞎眼的老乞丐一只手拿着一个豁口的破碗,另一只手拿着一根木棍探路,正步履蹒跚地向城里走去。听到冯保的大轿抬了过来,这老乞丐慌忙避到路边,冯保从轿窗里看到他衣衫褴褛,神态却很安详,顿时动了恻隐之心,吩咐同来的张大受给老乞丐施舍一点碎银,张大受从怀中掏出一只二两的小银锭放在老乞丐的碗里。待到老乞丐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轿队已经走远,老乞丐干涩的眼窝里噙着两泡热泪,扬起枯枝般的双手对着轿队留下的尘雾,大声嚷道:
“好人哪,菩萨保佑你们!”
听到这苍老的祝福声,冯保心里一酸一酸的,他揉了揉略微有些浮肿的眼泡,不免想起两个月来扑朔迷离的朝局,心情再次陷入烦乱。
却说六月二十日二更时分,被病痛折磨近半年之久的张居正,终于带着无尽的忧患和未竟的事业,怆然离开了人世。当夜,在乾清宫辗转难眠的万历皇帝朱翊钧就接到了噩耗,他当即亲自赶往慈宁宫报信,李太后披衣起床,母子二人相对而泣。李太后一再叮嘱儿子,要为张居正隆重治理丧事,并厚恤家属。皇上表示一定遵守母命。从慈宁宫归来,朱翊钧立即接见冯保,命他传下谕旨,宣布文武百官停止上朝一月,谕示礼部设九坛制祭——这是国葬的规格。张居正生前受封上柱国、太师,大明开国以来,惟独他一人受到此等荣耀,即使李善长、姚广孝这样家喻户晓功勋卓著的国师宰辅,也从未获得过。张居正辞世后的第二天,朱翊钧又敕命给他赠官上柱国,赐谥“文忠”,如此锦上添花之举,更是将张居正的声望推到了顶峰。一时间,北京城中无论是高官大爵还是丁门小户,都如丧考妣,纷纷在家门口设下香案致祭。青烟氤氲祭器琳琅,千般奠仪百种哀思——这其中固然有人是应景儿做给别人看的,但绝大多数官员,特别是那些平头百姓,却是真心实意地表达哀思。祭诗祭文如潮汹涌,素幛挽幛充斥街衢,这种声势也使皇上大受感染。为了顺应民心,就张居正的丧事安排,他好几次找来内阁辅臣和司礼监太监一起会商征询意见。斯时正值溽暑,天气闷热不堪,应张居正六个儿子的请求,皇上准予将张居正的遗体三日内盛敛入棺,然后由钦天监选了吉日,于七月初的某一天移榇南归。并差遣吏部、礼部各出一名四品员外郎,锦衣卫堂上官以及司礼监秉笔太监一名,四人共同护灵前往荆州。灵车出发那一天,从纱帽胡同到正阳门这段城区路上,沿途不但摆满了各大衙门特意设置的香案,更有数以万计的京城百姓赶来送行,十几里长街的两旁,挤满了跪地痛哭的人们,这场面令人十分感动。
送走了张居正的灵柩,冯保一下子病倒了。一来因为在张居正治丧期间,他要处置许多杂事,乏累得很;二来老友去世,他深为悲痛之余,更感到失去了主心骨。所以丧事一毕他就倒了床,开头几天额头烧得如同火炭,吃了大同那位王神仙的汤药后,虽然退了烧,但周身酸软,打个喷嚏都会眼冒金花。这一病就是二十多天,期间两宫太后与皇上都派身边太监前来探望过他。前日稍好下床,他想着新增加的阁臣潘晟应该到职了,便让管家张大受打听一下,却不曾想到张大受带给他一个惊人的消息。皇上原定增补潘晟、余有丁两人为阁臣,现到任的只有余有丁一人,潘晟并未到职。其因是张居正灵柩出城之日,皇上就接连收到监察御史雷士祯、礼科给事中王继光两道奏本,弹劾潘晟居官贪鄙收受贿赂的六大罪状,建议皇上收回成命,不让潘晟出任武英殿大学士入选辅臣。朱翊钧将这两份奏本交由张四维拟票。也不知张四维做了什么手脚,皇上竟收回成命。结果是走到半路上风风光光赴京上任的潘晟,只得又拨转马头打道回府。
乍听这个消息,冯保差点儿没从椅子上跳起来。当天夜里他失眠了,第二天也顾不得身子尚未痊愈,早膳用过之后就匆匆赶到司礼监,打开盛放奏本的铜柜,查阅上述那道圣旨的阁票,果然是张四维亲笔所拟,写道:“潘晟行为不端,难为人臣师表。今准雷士祯、王继光二人所奏,收回前命,仍令潘晟回籍闲住。”冯保当下大怒,本想立即跑去内阁兴师问罪,想了想又暂且忍住。闷坐在值房里,将这件事的发生缘由仔细思量了半天。平日,这个张四维在他眼中属于那种顺竿儿爬的乖巧角色,你口渴他给你送茶壶,你走累了他给你屁股底下塞一只板凳,挠痒儿总是恰到好处。入阁五年,他处事谨慎,在外人的眼中,他简直不是次辅,而是张居正的大书办,以致一些官员私下里讥他是“伴食中书”。对冯保,张四维也极尽谦卑,每次相见,张四维都执晚生礼,偶尔托付他办件什么事,绝没有失塌的时候。仗着家里有钱,一年三节,也不忘给冯保送来“孝敬”。因此,冯保对他印象颇佳,在皇上面前替他说过不少好话,张居正临终之前,曾特别提醒冯保说这位次辅过于圆滑,难当大任,冯保还不以为然。所以在张居正死后,张四维例升首辅的时候,冯保没有作梗。现在看来,还是张居正察人的眼光独到。冯保在大内待了大半辈子,身历三朝,看多了争斗杀伐的悲剧,因此在政权转折之时,对身边发生的事就特别敏感。从潘晟被废一事,他预感到某种潜藏的祸机。昨日傍晚从司礼监回到私邸,又在床上翻了一夜烧饼,今儿个一大早就吩咐备轿去白云观。
冯保自当司礼监掌印太监之后,这白云观几乎成了他的“家庙”,每年的燕九节,他必定亲来主祭丘处机;日常碰到什么疑难事,他也总要跑到白云观求签问人。白云观的东路建筑斗姥阁与西路建筑吕祖殿两处都备有签筒供游人抽签之用,但冯保从不到这两处抽签。白云观住持闻天鹤在中路老君堂后的丘祖堂备有签筒——这是专为冯保备下的,除了他,断没有第二个人能够来这里卜问玄机。
冯保虽然起得早,到了白云观山门前却也过了辰时,早已闻讯在棂星门下站着等候的闻天鹤不等冯保大轿停稳,便连忙迎了上去打了一个稽首,满脸堆笑言道:
“贫道昨儿夜里打坐,忽见桌上的灯台灯花儿连爆,心下便惊疑,明儿个会有什么样的大贵人来,却是没想到要迎老公公的大驾。”
冯保虽然心情不好,一下轿但见楼殿巍峨仙家气象,吸一口气儿也是甜丝丝的,顿时精神一振,笑啐一口道:
“什么贵人,前几年说杭州生产的八团锦贵,如今满街都是,也都贱了。”
“老公公真会说笑话。”闻天鹤头前领路,进棂星门过窝风桥,一边走一边说,“七月十五,徐爵镇抚爷过来知会贫道,说老公公尊体欠安,要贫道做法会为老公公祈福,贫道率合观道众在丘祖殿开了三天道场,在大铜缸里点长明灯,光香油就费了三百斤。第三天晚上,贫道收锣刚散了坛米,天上忽然就起了一阵西风,还落了立秋后的第一场雨,贫道就知道,这是丘祖显灵,保佑您冯公公。今儿见您冯公公,面色红润,倒不像是病过的。”
方才下轿还两腿绵软,如今在铺着林荫的砖道走了一截子路,冯保忽觉腿肚子长了劲儿,也就真的相信自己“面色红润”了,他伸手在脸上搓了一把,答道:
“多谢你们为老夫祈福。听大受讲,你们这里前不久来了一个白胡子老道人,自称是丘祖,在昆仑山住了三百年下来的,这人哪儿去了?”
“假的,”闻天鹤一撇嘴答道,“贫道问他几个丘祖故事,本是耳熟能详的事,他却答得牛头不对马嘴。如今这世道儿,真是人心大坏——老公公,咱们去哪里?”
“丘祖殿。”
“老公公要抽签?”
“是的。”
闻天鹤心想,老公公一大清早就跑来抽签,一定是遇到什么疑难事儿委决不下,便道:
“京城老百姓都讲老公公与张居正是当今圣上的左丞右相,您两位辅佐幼主,开辟了万历一朝的新气象。如今张先生过世,朝廷再有什么大事,老公公该与谁商量呢?”
一席话触到痛处,冯保心里很不是滋味儿。此时已走到丘祖殿跟前,冯保抬脚进去,望着丘处机丰神伟姿金碧辉煌的塑像,叹道:
“张先生一走,这丘祖殿,老夫只怕是经常要来了。”
冯保到哪儿动静都大,此时随他进白云观的少说也有二三十人,但都不敢走进丘祖殿——皆因冯保规矩严,抽签时不准有闲杂人等在侧。眼下在丘祖殿里只有三个人,除了冯保本人,还有闻天鹤和张大受。冯保亲自燃香,对丘神仙的法像行跪拜大礼,闻天鹤一旁替他击磬诵祝。拜仪一毕,张大受趋前一步,从法像前的雕花红木条案上取下擦拭得一尘不染的羊脂玉签筒,恭恭敬敬递给跪在蒲团上的冯保。冯保把签筒掂了掂,又伸手将插在签筒里的竹签拨了拨,问闻天鹤:
“老夫记得共有九十支签,这里头怎么少了许多?”
闻天鹤干笑着没有作答,原来是在冯保没有进殿之前,张大受抽了个空儿同他耳语,要他把签筒中的下下签都择出来。谁知冯保眼尖,一下子看出了破绽,只见他随便抓起几支签看了看,笑道:
“都是好签,闻道长,谁让你弄这些小把戏?”
闻天鹤遮掩着说:“大概昨儿个小道士打扫这里,随便捡走了几根。”边说边“找”,终于从法案的屉子里头搜出一把来补到签筒里。
冯保这才跪在蒲团上摇动签筒,筒口向前半倾着,摇了好大一会儿,终于摇出一支签掉到地上,张大受上前替他捡起,小心禀道:
“第二十九签。”
“看签文。”冯保从蒲团上爬起来。
张大受把那支签文递给闻天鹤,闻天鹤对照着从墙上的布褡中抽出一张签票,一看大惊失色,觑着冯保不敢说话。
“怎么啦?”
冯保从闻天鹤手中拿过签票,只见洒金笺上,有几行清秀的柳体小楷:
第二十九签 虎落平阳 下下
平生不信野狐禅,
无尽风云一啸间。
霜雪骤来谁解得,
流沙千里是雄关。
冯保天分极高,不用人解释,他也能把这首签诗的不祥之兆悟出个七八分。冯保心里头十分沮丧,但他脸上却挂着笑,掸了掸笺纸问闻天鹤:“这首签诗颇有些嚼头,是谁编的?”
解曰:占家宅恐防回禄;占身有厄,小人当道官司难赢;占财有破,田蚕不熟;占婚姻难成。灾星正照,诸事小心。
冯保天分极高,不用人解释,他也能把这首签诗的不祥之兆悟出个七八分。更何况后头的解文已自阐述透彻。冯保心里头十分沮丧,但他脸上却挂着笑,掸了掸笺纸问闻天鹤:
“这首签诗颇有些嚼头,是谁编的?”
闻天鹤紧张答道:“这里所有的签诗,都是丘祖登仙之前亲自撰写,首首都有玄机。”
冯保又问:“那这首签诗有何玄机?请道长开示。”
闻天鹤不知冯保为何事抽签,但这么一大早跑来,肯定事头儿不小,为了不让这位大施主扫兴,闻天鹤脑瓜子一转,竟打起稽首贺道:
“恭喜老公公抽了一支好签。”
“明明是下下签,你为何说是好签?”冯保怫然作色,斥道,“闻道长,你不要拿老夫开涮。”
“贫道吃了豹子胆,敢开涮老公公?”闻天鹤佯笑着说道,“咱道家讲阳极生阴,阴极生阳,阴阳互变,是人间至理。套到灵签上头,下下签就是上上签。”
“你这多少有点诡辩。”冯保嘴上虽这么说,心里头却想听闻天鹤说下去,便又问道,“虎落平阳被犬欺,当作何解?”
闻天鹤道:“这是提醒老公公,从今以后一段时间内,要提防小人。”
冯保微微颔首,问:“小人能得势吗?”
“签诗中言霜雪骤来,喻有小人得势之义,流沙千里,似乎也是说小人道长。但老公公是正人君子,从来就不会被野狐禅一类的异端所炫迷。狐可以假虎之威,终究不能夺虎之猛。跨过千里流沙之后,野狐道消,虎归山林。祸机既失,老公公仍可啸傲风云,稳居庙堂之上。”
“解得好!”冯保眉梢一颤,皮笑肉不笑地说,“只是不知你解透的玄机,究竟是天意呢,还是你闻道长信口胡诌的。”
其实,闻天鹤说这番话也是用心想过的,虽然都是好听的话,却没有一句靠实。现在听到冯保的恶谑,知道他仍心存疑惑,这本是鬼哄鬼的事,真要说出个子午卯酉来,闻天鹤也没这本事,只得赔着小心敷衍:
“老公公,丘祖是五百年才出一个的神仙,贫道毕竟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虫,哪能将他的玄机全都悟透。”
“唔,这句话倒还实在。”
冯保说着,将那张笺文揉成一团儿,信手扔在地上。
冯保回到城里头,差不多到了午时。他先自回到府邸用了午膳,然后再起轿进宫。
不知不觉,大轿抬进了紫禁城中的会极门。轿役踏上西边砖道,欲往武英殿后的司礼监而去。眯盹中的冯保忽然听得一个熟悉的声音说话,挑开轿帘儿一看,见是御膳房的管事牌子马三卫,正和一名身穿六品鹭鸶补服的官员站在砖道旁高一声低一声地唠嗑子。冯保便命停轿,沉着脸走下来,冲着马三卫没好气地说:
“瞧你这厮,越发的没头脑了,长天白日不去做事,却跑来这里扯淡。”
马三卫好像老鼠见了猫,吓得一哆嗦,嗫嚅道:“小的不是在扯淡,是在请教苏州醪糟蛋的做法。”
“什么苏州醪糟蛋?”
马三卫咕咕哝哝地解释道:“恭妃娘娘这几日胃口不好,昨儿个想着要吃醪糟蛋,小的做了一碗送过去,她尝一口就放下了筷子,说不是那个味儿,要小的再做。小的也不敢多问一句,她想吃的醪糟蛋究竟是个啥味儿?正急得团团转,忽然有人提醒咱,说恭妃娘娘是苏州人,要咱去找苏州人打听苏州醪糟蛋的做法。小的一想这还真是个办法。只是小的生在北地,自入宫来每日围着灶台转,哪里认得什么苏州人德州人的,亏早上碰到秉笔太监爷张鲸,他告诉小的,六科廊的这位王大人是苏州人,小的便寻到这里来了。”
马三卫所说的恭妃娘娘,正是慈宁宫李太后名下的宫女王迎儿。她因怀上了朱翊钧的孩子,在李太后的主持下,被册封为恭妃,安排在离慈宁宫不远的启祥宫居住。这恭妃娘娘临产期已近,这些时李太后对她呵护有加,因此,冯保相信马三卫说的是真话。眼下马三卫站的地方,也正在六科廊的外头,冯保瞧了一眼站在马三卫旁边的年轻官员,问道:
“你是六科廊的?”
年轻官员点点头,答道:“卑职名叫王继光,在礼科供职。”
“你是苏州人?”
“是,马公公向卑职讨教苏州醪糟蛋的做法,卑职已向他传授了。”
“噢,原来真的是拜师。”冯保眯眼儿一笑,转向马三卫说,“你快回去做一碗送给恭妃娘娘,如果合了她的口味,本监有赏给你。”
“小的遵命。”
马三卫答罢一溜烟跑走了,王继光也拱手一揖告辞回了礼科值房。看着王继光离去的背影,冯保猛然记起弹劾潘晟的两道本子,其中有一道就是这个王继光写的。马三卫说是张鲸介绍他来认识,冯保顿时心下生疑,张鲸是如何认识王继光的?他已听说王继光是张四维的门生,将这些蛛丝马迹联系起来,冯保似乎察觉到一些什么,莫非张四维与张鲸已勾搭到一起了?想到这里,正准备登轿回司礼监的冯保,突然改变了主意,他让轿役们抬着空轿回去,自己则反剪着双手,慢悠悠走向会极门另一侧的内阁。
自张居正去世后,冯保这还是第一次来到内阁。他走进阁门,只见门内小坊上镌刻了一道圣谕:
机密重地,一应官员闲杂人等,不许擅入,违者治罪不饶。
这道圣谕为永乐皇帝所立,冯保不知看过多少回了。往日可说是熟视无睹,但今番他发现这块金字圣谕牌被髹漆一新,心下顿时起了疑惑,忖道:“张四维一当上首辅就装潢这牌子,他到底安的什么心?”越想越气,脚下的步子也快了起来,从阁门到辅臣值房不过百十步路,冯保很快就走了进去,路上碰到两三个熟识的官员避到路边向他行揖套近乎,他也只是虚应。张四维的值房原是隆庆年间的辅臣高仪用过的,与张居正斜对面。冯保走到跟前,也不劳别人通报,径自推门走了进去。
张四维此时正坐在值房里与一名官员议事,猛见冯保闯进来,不免大吃一惊,连忙起身让座,笑道:
“冯公公,什么风儿把您吹来了?”
冯保窝了一肚子气,但不好当着不相干的官员面前发作,只得扯了一个谎:“老夫到文华殿那边有点事儿,顺便过来瞧瞧。”说罢大大咧咧地坐到了官帽椅上。
却说张四维循例迁登首辅之位已经两个月了,他空下的次辅一职由申时行接替,再加上新补的文渊阁大学士余有丁,三位阁臣凑合着撑起了内阁一台戏。说是凑合,是因为张四维与申时行两位当初入阁时,皇上的批谕都是“随元辅入阁办事”七个字。既然是办事,总还得看主事者的眼色行事,因此铁锅顶头当家做主的事,两人从来没有做过。如今虽然椽子出头,但“一枝动,百枝摇”的威风一时还培植不起来。就说拟票一事,过去都是张居正一人说了算,现在却是三人共同议决。虽然有主次之分,但张四维觉得自己根基未稳,还不敢擅权自用。如此一来,一些习惯于在首辅更换之际观察动静窥测风向的官员,都无不感到奇怪,各衙门里私下便有了一些议论,有说张四维毕竟是张居正刻意栽培的人,对他一手创立的万历新政,必定奉为轨则不致刊削;有说他胸有城府大智若愚,目下表现,在于掩人耳目;也有人讥他斗筲下才,虽登龙有术,终非济世之雄……这些浮谤訾言,间或传到张四维的耳朵里,他只是一笑了之,每日仍准时来到内阁恭谨办事。今儿个午膳之后,他并未休息,而是约来礼部员外郎褚墨伦到值房相见。这个褚墨伦是万历六年春给天下和尚颁发度牒的礼部度牒司主事。那一次,他不但为张四维大大挣了一把银子,还为他挪用名额做了不少人情。事后三年考满,张四维投桃报李为他说话,褚墨伦居然跳了两级,晋升为四品员外郎,主管仪制司。这次他召见褚墨伦,为的是恭妃即将临盆诞生龙子的事。如果恭妃真的替万历皇帝生下一个儿子,这就是太子。历朝历代,太子降世都是举国欢庆的大事。循国朝故事,凡太子出生,一般都会大赦天下,晋封皇亲国戚及主要大臣,以及减免各省赋税。张四维今天找褚墨伦来,便是商讨由礼部仪制司负责的晋封之事。张四维认为,此次应该晋封的有十几个人,其中最主要的,应该是两宫太后以及王皇后的父亲王伟。两宫太后在隆庆六年朱翊钧登基时就已晋封,一为仁圣,一为慈圣,此后欣逢皇上大婚,又都加封两字,一为仁圣懿安,一为慈圣昭文。这次若太子真的降生,两宫太后必然还得加封两字。张四维虽当了四年次辅,却一直未曾引起李太后的特别关注,这次他想通过晋封一事来讨好李太后。还有王皇后的父亲王伟,虽贵为皇上岳父,头两年却一直是个锦衣卫指挥。皇上大婚时,就提出要给王伟晋封,张居正却以前朝赏赠太滥遗患无穷为理由,不肯办理。只给王伟从锦衣卫千户升职为锦衣卫指挥,后经皇上一再催促,才于万历八年给王伟晋升一个永年伯,却言明只是流职,不能世袭。为这件事,皇上一直耿耿于怀。张四维决定利用这次封赠,将王伟的永年伯爵位由流职改为世袭,其意也是为了取悦皇上。张四维向褚墨伦交代这件事,刚说到一半,就被冯保冲断。张四维只得对褚墨伦说道:
“你且回去,按本辅的交代办理就是。”
褚墨伦躬身退下。冯保见没有了外人,便呷了一口书办送上的热茶,悻悻然说道:
“凤盘先生,恭喜你呀,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了。”
张四维早从冯保的脸上看出来他今儿个好像是专门找茬子来的。他寻思究竟什么事儿冒犯了这位惹不起的大内主管,便试探着说道:
“老公公,元辅太岳先生突然不豫,说走就走了。好长一段时间,咱都不敢相信这是事实。如今,蒙皇上错爱,让咱在内阁牵头。咱也清楚自己不是这块料,正说等忙过这段时间,就专门到您府上拜望,向您讨教。”
“你讨教什么?”冯保乜着眼,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
张四维很不受用,但他强忍着,想着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今儿个好歹做个“哀兵”,先把这丧门星对付过去。于是双手按膝长叹一声,苦笑着说:“该讨教的地方多着呢。譬如说,咱每天总要替皇上拟几道票,有的票好拟,有的票就让咱颇费踌躇。往常咱见着张先生,遇有疑难处就写揭帖求见皇上。皇上也总是及时在云台召见。咱如今碰到同类事情,也给皇上写过求见帖子,但皇上总是批一句‘先拟票来’,不肯给机会听咱奏对。皇上究竟心下如何想的,咱心里头吃不准。这样的事情,咱不请教老公公,还能请教谁呢?”
冯保不知道张四维说这席话的目的,是表明皇上不信任他呢,还是皇上还不习惯把他张四维当首辅看待。冯保觉得其中必有蹊跷,问道:
“你是说,你当了两个月的首辅,皇上还一次都没有召见过你?”
“见过两次,都是在元辅太岳先生的治丧期间,且都是内阁三位辅臣一同见的,所谈也仅只限于太岳先生的丧事,以后就没有召见过了。”
“云台单独召见首辅,这是朝廷的议事制度。皇上不肯见你,一定别有所因。”冯保说着把身子往椅背上一靠,用那种幸灾乐祸的口气问道,“凤盘先生,你想想,有什么地方得罪了皇上?”
张四维见冯保着了他的道儿,心里头暗暗高兴,表面上却哭丧着脸答道:“咱一天到晚小心谨慎,怎么可能得罪皇上?”
冯保嗤地一声冷笑,讥道:“你的小心谨慎,老夫是领教了的。”
“冯公公,您这话……”
冯保的怒气终于爆发,只听他斥道:“往常,老夫打个咳嗽,你就跑过来嘘寒问暖。这一回元辅张先生过世,老夫为他治丧,累垮了身子,大病一场,在家躺了一个多月,多少人都知道上门安慰几句,惟独就见不着你的影儿。老夫知道你当了首辅,身价儿高了!”
冯保夹枪夹棒不留情面,张四维听了好不尴尬。其实,乍一听说冯保害病,他就有心去探望,是张鲸拦住了他,张鲸说:“皇上如果知道你与冯保拉扯得紧,立刻就会对你起了戒心。”他一想有道理,便只派管家提了礼盒儿到冯府探视,但这等内情又怎能捅出来,他只得支吾着说:
“咱实在是忙不过来,所以让管家代咱过去,给老公公请安。”
“你那管家来了不假,还送了一盒长白山的老人参,一床日本国产的鹅绒褥子,这都是贵重物品,老夫还得感谢你。但感谢归感谢,老夫心里头却还是惆惆怅怅的。这年头儿,人情比黄金更宝贵,老夫哪稀罕你的财宝?要的,还是你过去的那份情意。凤盘先生,你总不能一阔脸就变吧!”
冯保提起葫芦根也动,不给张四维一点儿面子。张四维虽然一腔闷火煮得熟牛头,但还惮着冯保的威势,只得一味地赔小心:
“老公公,您这是多心了,咱这些时候的确是忙……”
“忙什么,忙着走马换将是不是?”冯保呛道。
张四维脸上有些挂不住,微讽道:“老公公越说越离谱了,什么走马换将,咱走谁的马,换谁的将啊?”
“换太岳先生的将嘛!”
“太岳先生对咱多年栽培、提携,咱感他的恩还来不及,怎么可能过河拆桥?”
“如果你真是这样做,皇上对你就不会如此冷淡了。”
冯保这是说的一句气话,谁知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张四维便猜测冯保今日这般有恃无恐,是不是得了皇上什么旨意,顿时心里发怵,也顾不得尊严,竟觍着脸问:
“老公公是说,皇上对咱产生了误会?”
“不能说是误会,应该说是事实。”冯保索性一唬到底。
“什么事实?”张四维眨巴着眼睛。
冯保问道:“你出掌内阁,拟的第一道票是什么?”
“第一道票,”张四维蹙着眉头思索了一会儿,忽然心有所悟,明白冯保今番前来兴师问罪的原因,便答道,“是关于潘晟入阁的事吧?”
“潘晟为何不能入阁?”冯保单刀直入问道。
“咱对潘晟素无成见,当年咱任礼部尚书,潘晟任礼部左侍郎,两人还相处得极好,”张四维生怕引火烧身,此时竭力推卸责任,“但是,监察御史雷士祯、礼科给事中王继光两人的弹劾本子呈到皇上那里,皇上责臣拟票,臣揣摩皇上的意思,好像是不大喜欢潘晟,故拟了那道票。”
“你怎地知道皇上不喜欢潘晟?”
“皇上让咱拟票,事先不作任何交代,这种态度,本身就说明问题。”
“你方才说要请教老夫,看来你对帝王心术的揣摩,已炉火纯青了嘛。”冯保讥刺一句,复又问道,“你知道,潘晟是太岳先生推荐的吗?”
“知道。”
“知道了还如此拟票,太岳先生如果九泉有知,当作何感想?”
“这……雷士祯、王继光那两道本子,列举潘晟贪墨罪状,并非捕风捉影。”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这年头,要想在哪个人身上找几个毛病出来,还不容易吗?关键是有没有人成心和他作对。如果有人想揪你凤盘先生,你能保证自己干干净净?”
这几句话很有威慑力,张四维不寒而栗,却仍辩解说:“问题主要出在雷士祯、王继光的本子上。”
“凤盘先生,你这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谁不知道雷士祯是你同乡,王继光是你门生!”
“这……”张四维一时语塞。
冯保瞧着张四维的脸色红一阵白一阵,忽地又想起在白云观抽的那一支下下签,又愤愤然言道:
“十年前张居正从高拱手上接过宰辅台印,才不过两个月时间,就让人看到了万历新政的种种气象。何为万历新政?简略言之就是一句话: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凤盘先生,你如今从张居正手中接过宰辅之印,差不多也两个月了,你让人看到了什么呢?如今恰与张居正执政时情况相反,是君子道消,小人道长,这岂不令人痛心!”
冯保说完,就倏然起身拂袖而去,留下张四维独自坐在那里,像一尊泥塑的菩萨,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