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凯旋仪式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一秒记住【看书文学 www.kan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北京城永定门以及周围的城墙上,无数的彩旗迎风飘扬着,城楼上的乐队也不在停地奏着欢快的迎宾曲。
除了盛大的节日,或者有重大的庆典,才会有这样的场面。
朝廷早已在北京城中已经发了通告,从外城南城门的永定门到内城的正阳门,将举行盛大的凯旋仪式。
在勇卫营抵达京城的前一天,北京城所有的城门都已关闭,只打开外城的永定门和内城的正阳门,供凯旋大军通行。
在永定门到正阳门一望无际的宽广主街道上,两侧占满了京营士兵和五城兵马司的官兵,在官兵后面,才是看热闹的百姓。
虽然七月份的北京天气很是炎热,但看热闹的人还是异常的多,许多人走了很远的路,从北京城各处赶到了这里,就是为了看大军凯旋的仪式。
此时刚是上午八点多钟,在外城的永定门附近已经围满了人,他们一边在议论着,一边还不时的向远方望去……-
夏天的天气说变就变,很快天上开始变得阴沉,慢慢的下起了小雨。而在永定门等候的所有人,炙热的心情并没有受到多少影响,还在不停的向远方张望着……
不多久,只见在远方,最先出现在众人眼中的是一面巨大的红色龙旗,随后渐渐的出现了一队模糊的声影。
随着众人的张望,远处的队伍越来越近,原本模糊的身影也一点点的清晰起来。
队伍前面的黄得功身着威猛的甲胄,举着勇卫营的红色宏碁,没有戴铁盔,头上系着一条白布。
在这位将官身后,是整齐的步兵方阵,每一位士兵头系白布,怀抱牌位,每个牌位上都刻着一个人的名字,他们是在良乡血战中牺牲的勇卫营士兵。
朱慈烺没有时间将他们的遗体送回京师并建立陵园埋葬,但一定会将他们的灵牌带回。
勇卫营参将黄得功高举龙旗,面色肃穆,当他们即将到达永定门之时,礼部的官员立马上来迎接,黄得功大吼道:“列队,进城!”
随即勇卫营的步兵迈起了整齐的正步,几千人的方阵,步调如一,掷地有声,每一步落下,都如重捶一般,震撼着在场每一个人心。
他们用他们所特有的粗犷的、悲壮的声音,吼出了《精忠报国》。这些勇卫营的士兵,他们都是经历的生与死、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
他们都是真正的战士,脸上带着肃杀之气,同时每一个士兵的脸上都有一种怀念惜日战友的悲伤之情,所以他们唱得是那样的扣人心弦。
让人们仿佛置身当日的良乡血战之中,看到了良乡血战的惨烈,看到了悍不畏死的勇士们,很多人都为他们的气氛所感染……
进入永定门后,在步兵方阵后面,才是骑兵方阵,骑兵方阵只有数百人,良乡血战中勇卫营骑兵损失过半。
人们惊讶的发现,在骑兵方阵最前面的,正是大明的皇太子——朱慈烺。
朱慈烺骑在雪白战马之上,身穿金色纹龙战甲,手中同样抱着一樽碑,人们清楚的看到碑上的文字——忠魂归来!
在朱慈烺身后,孙应元正手拿一篇祭文,高声的、动情的读着。
“勇卫将士,扬我国威,血战奴贼,护我家园,呜呼!民族勇士,魂归来!大明之勇士,驱敌寇,战不休,英雄剑,百战折,大明魂,永世存!
望神州大地,锦秀河山,何惜百死报家国,血染沙场魂不灭,天幕低垂雨纷纷,长天飞泪祭忠魂。”
雨依旧在淅淅沥沥的落下,天空中时不时的传来一声声闷雷,好象老天也在为这些逝去的英雄而感叹流泪……
紧接着骑在战马之上的朱慈烺突然声嘶力竭朝天高吼:“皇明忠魂血气在,埋骨他乡魂归来,勇士们,孤带你们回来了!”
随着朱慈烺的话音落,勇卫营再次悲壮的唱起了《精忠报国》,表现出他们的一往无前,誓死卫家国之心。
在永定门的所有人都被这四千人的气势所夺,都被感染,有很多人被此时的悲壮气氛反感染,不自觉的流下感动之泪。
他们随在勇卫营队伍的两侧,紧紧的跟随,没有了一丝的欢笑之声,这一刻,所有人心都紧紧连在一起……
朱慈烺此举,就是要告诉世人,为国牺牲的将士,有着无上的荣耀;
他要告诉大明的所有将士,面对外族强敌,敢战、壮烈,比投降、跑路强上千倍万倍!
当勇卫营的方阵走到了内城的正阳门之前,正阳门城楼上,出现了天子的仪仗,明黄色的华盖下,站着大明的崇祯皇帝,还有分列在两侧的文武百官。
随着城门外远处隐隐的人和马的影儿开始出现,礼部安排的锣鼓和号角声都响了起来。
崇祯皇帝站在城楼上,注视着缓缓移动的勇卫营方阵,还有很远处看不到尽头的百姓队伍,心情有些复杂,这一眼,恰恰被温体仁所捕捉到了。
城楼上的百官纷纷交头接耳,低声议论道:“我朝武将地位低下,皇太子此举,怕是有意提高武将地位,以此笼络军心........”
崇祯皇帝并未说什么,见到勇卫营已到正阳门下时,这才挥手道:“诸位爱卿,与朕一起去迎接凯旋的将士们!”
“是,陛下!”身后跟随的文武百官齐声应道。
崇祯皇帝转身沿着台阶往城下走去,几名太监在前面引路,这些当朝重臣们都跟在崇祯皇帝身后,从正阳门城楼上下来,浩浩荡荡走成长长的一串,出了城门。
勇卫营诸将都已经下了马,在正阳门外等候着,朱慈烺站在最前面,身侧是黄得功和孙应元,身后是徐盛等一众勇卫营将官。
朝臣们都在城门口站定,崇祯皇帝头戴通天冠,身穿圆领绛紫纱袍,腰系金玉大带。在他的身侧是曹化淳和王承恩,身后跟着两队大汉将军,往诸将所处的位置走了过来。
看着崇祯皇帝带领群臣走出正阳门,朱慈烺领着众将走上前去,向崇祯皇帝行了军礼,他大声道:“儿臣率勇卫营全体将士,参见陛下!”
勇卫营重将士也都跟着行礼,三呼万岁。
北京城永定门以及周围的城墙上,无数的彩旗迎风飘扬着,城楼上的乐队也不在停地奏着欢快的迎宾曲。
除了盛大的节日,或者有重大的庆典,才会有这样的场面。
朝廷早已在北京城中已经发了通告,从外城南城门的永定门到内城的正阳门,将举行盛大的凯旋仪式。
在勇卫营抵达京城的前一天,北京城所有的城门都已关闭,只打开外城的永定门和内城的正阳门,供凯旋大军通行。
在永定门到正阳门一望无际的宽广主街道上,两侧占满了京营士兵和五城兵马司的官兵,在官兵后面,才是看热闹的百姓。
虽然七月份的北京天气很是炎热,但看热闹的人还是异常的多,许多人走了很远的路,从北京城各处赶到了这里,就是为了看大军凯旋的仪式。
此时刚是上午八点多钟,在外城的永定门附近已经围满了人,他们一边在议论着,一边还不时的向远方望去……-
夏天的天气说变就变,很快天上开始变得阴沉,慢慢的下起了小雨。而在永定门等候的所有人,炙热的心情并没有受到多少影响,还在不停的向远方张望着……
不多久,只见在远方,最先出现在众人眼中的是一面巨大的红色龙旗,随后渐渐的出现了一队模糊的声影。
随着众人的张望,远处的队伍越来越近,原本模糊的身影也一点点的清晰起来。
队伍前面的黄得功身着威猛的甲胄,举着勇卫营的红色宏碁,没有戴铁盔,头上系着一条白布。
在这位将官身后,是整齐的步兵方阵,每一位士兵头系白布,怀抱牌位,每个牌位上都刻着一个人的名字,他们是在良乡血战中牺牲的勇卫营士兵。
朱慈烺没有时间将他们的遗体送回京师并建立陵园埋葬,但一定会将他们的灵牌带回。
勇卫营参将黄得功高举龙旗,面色肃穆,当他们即将到达永定门之时,礼部的官员立马上来迎接,黄得功大吼道:“列队,进城!”
随即勇卫营的步兵迈起了整齐的正步,几千人的方阵,步调如一,掷地有声,每一步落下,都如重捶一般,震撼着在场每一个人心。
他们用他们所特有的粗犷的、悲壮的声音,吼出了《精忠报国》。这些勇卫营的士兵,他们都是经历的生与死、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
他们都是真正的战士,脸上带着肃杀之气,同时每一个士兵的脸上都有一种怀念惜日战友的悲伤之情,所以他们唱得是那样的扣人心弦。
让人们仿佛置身当日的良乡血战之中,看到了良乡血战的惨烈,看到了悍不畏死的勇士们,很多人都为他们的气氛所感染……
进入永定门后,在步兵方阵后面,才是骑兵方阵,骑兵方阵只有数百人,良乡血战中勇卫营骑兵损失过半。
人们惊讶的发现,在骑兵方阵最前面的,正是大明的皇太子——朱慈烺。
朱慈烺骑在雪白战马之上,身穿金色纹龙战甲,手中同样抱着一樽碑,人们清楚的看到碑上的文字——忠魂归来!
在朱慈烺身后,孙应元正手拿一篇祭文,高声的、动情的读着。
“勇卫将士,扬我国威,血战奴贼,护我家园,呜呼!民族勇士,魂归来!大明之勇士,驱敌寇,战不休,英雄剑,百战折,大明魂,永世存!
望神州大地,锦秀河山,何惜百死报家国,血染沙场魂不灭,天幕低垂雨纷纷,长天飞泪祭忠魂。”
雨依旧在淅淅沥沥的落下,天空中时不时的传来一声声闷雷,好象老天也在为这些逝去的英雄而感叹流泪……
紧接着骑在战马之上的朱慈烺突然声嘶力竭朝天高吼:“皇明忠魂血气在,埋骨他乡魂归来,勇士们,孤带你们回来了!”
随着朱慈烺的话音落,勇卫营再次悲壮的唱起了《精忠报国》,表现出他们的一往无前,誓死卫家国之心。
在永定门的所有人都被这四千人的气势所夺,都被感染,有很多人被此时的悲壮气氛反感染,不自觉的流下感动之泪。
他们随在勇卫营队伍的两侧,紧紧的跟随,没有了一丝的欢笑之声,这一刻,所有人心都紧紧连在一起……
朱慈烺此举,就是要告诉世人,为国牺牲的将士,有着无上的荣耀;
他要告诉大明的所有将士,面对外族强敌,敢战、壮烈,比投降、跑路强上千倍万倍!
当勇卫营的方阵走到了内城的正阳门之前,正阳门城楼上,出现了天子的仪仗,明黄色的华盖下,站着大明的崇祯皇帝,还有分列在两侧的文武百官。
随着城门外远处隐隐的人和马的影儿开始出现,礼部安排的锣鼓和号角声都响了起来。
崇祯皇帝站在城楼上,注视着缓缓移动的勇卫营方阵,还有很远处看不到尽头的百姓队伍,心情有些复杂,这一眼,恰恰被温体仁所捕捉到了。
城楼上的百官纷纷交头接耳,低声议论道:“我朝武将地位低下,皇太子此举,怕是有意提高武将地位,以此笼络军心........”
崇祯皇帝并未说什么,见到勇卫营已到正阳门下时,这才挥手道:“诸位爱卿,与朕一起去迎接凯旋的将士们!”
“是,陛下!”身后跟随的文武百官齐声应道。
崇祯皇帝转身沿着台阶往城下走去,几名太监在前面引路,这些当朝重臣们都跟在崇祯皇帝身后,从正阳门城楼上下来,浩浩荡荡走成长长的一串,出了城门。
勇卫营诸将都已经下了马,在正阳门外等候着,朱慈烺站在最前面,身侧是黄得功和孙应元,身后是徐盛等一众勇卫营将官。
朝臣们都在城门口站定,崇祯皇帝头戴通天冠,身穿圆领绛紫纱袍,腰系金玉大带。在他的身侧是曹化淳和王承恩,身后跟着两队大汉将军,往诸将所处的位置走了过来。
看着崇祯皇帝带领群臣走出正阳门,朱慈烺领着众将走上前去,向崇祯皇帝行了军礼,他大声道:“儿臣率勇卫营全体将士,参见陛下!”
勇卫营重将士也都跟着行礼,三呼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