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兄长贡举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星门、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
一秒记住【看书文学 www.kan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此事过后,王家便对外称王玫受惊生病,须休养一段时日。李氏、崔氏也借口照顾她,减少了外出赴宴的次数,即使出门宴饮,提起她来亦是满面忧心忡忡之色。李十三娘本是遣了贴身婢子送了药材和熏香过来,听闻消息之后,也匆匆带着崔芝娘来探病。王玫不得不佯装病态,躺在床上隔着纱帘与她说了些话。虽然欺瞒这位表姊让她心里觉得很是过意不去,但两人之间的交情尚未好到能将元十九之事和盘托出的程度,眼下也只能如此了。
幸好除了李十三娘之外,王玫并没有在宴席上交到其他朋友,也没有人会借此来探望她。她便没有必要一直装病,仍如先前一般练字、学女红针黹,带侄儿侄女玩耍。若说有什么不同,那便是她确实开始抄经了。她不习惯用卷起的纸轴抄写经文,便让婢女找了重物将白麻纸压得平平整整,裁剪得横平竖直,再一张张地抄写。每次抄得也不多,抄完顺便就塞进香炉里烧了,以免自己的字迹泄露出去。虽然丹娘、青娘以前不得前身信赖,伺候笔墨的事情也做得少,但她们都是识字的婢女,多少曾见过前身的字迹,她不得不格外注意一些。
丹娘、青娘虽觉得这种行为有些奇怪,但主人自从濒死之后,又经历了性情大变,如今好不容易平易近人起来,就算有些许执拗之处,她们也毫无异议。
如此又过了几日,王珂去万年县廨赴进士科县试。县试需连考两天,一天考读史,一天考策论。高祖时,进士科只须考策论一门,一天便考完了。而当朝圣人登基之后,亲口加试了读史,从史记、汉书、后汉书中择一精通即可。自从知道如今正是贞观盛世,莫名松了口气的王玫不免联想到李世民与魏征这对君臣之间不得不说的二三事,以及后世那句流传甚广的“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位千古一帝对“古史”的爱好,或许早就已经在选拔官吏时便显现出来了。而她在好奇之下,也将史记当成了认字读文的教材。太史公所著的各种逸闻,可比长孙皇后写的女则有趣多了。
此时科举考试方兴起不久,士子多清高自持,更无考场舞弊之风。因此,无论县试或是府试都无封考场之说。一日考完,便可回家休息,第二日再来应试便是。王珂第一天出门时,神态从容,仿佛与平时一样,不过是应朋友之邀赴文会而已。
他如此安然自若,王玫却很是心神不宁。既担心兄长考试疲倦,又忧心前两天发生的事情会影响兄长考场发挥。她胡思乱想了一阵,没心思抄经,做小香囊的时候又把自己十个指头都戳满了针眼,索性便去了正院内堂中。
“阿娘、阿嫂,阿兄还未回来么?”她到内堂时,李氏、崔氏两人正在里头看晗娘、昐娘陪二郎王旼玩耍。就连大郎王昉也在,为了看顾撒欢的弟弟,不得不跟着他满屋子走动。
“时候还早着呢,你阿兄也不是那种会提前交卷惹人注意的性子。”李氏笑道,伸手将她揽到身边“你阿兄出门的时候胸有成竹,不必担心。”
崔氏也笑了:“这才是县试第一场,九娘便如此忧心,后头还有府试和省试呢。”
见母亲与嫂嫂一如往常,王玫不由得暗暗惭愧:“是儿多想了。”
“我知道你在想些什么。”李氏道“别说你阿兄此次鼓足了劲,必是中第无疑。就算他考场失常,也与你无关。”
“阿娘,这种不吉利的话怎么能说出口?”王玫嗔道,晃着她的手臂摇动了好几下“阿兄文采风流、才思敏捷,定然不会折在县试这一关。不论是县试、府试还是省试,都能一路过关斩将、顺顺畅畅。”母亲的态度让她心中暖融融的。她知道,这不但是在开解她,也是说给嫂嫂崔氏听的。就算往后兄长贡举入仕确实遇到什么波折,母亲也会替她撑腰,崔氏心中自是不能对她生怨。不过,以她对崔氏的了解,也应该不可能会发生这种情况。
果然,崔氏就像什么也没听出来似的,抿唇浅笑:“倘若七郎这回贡举顺遂,说不得便是九娘吉言之功了。”
“连阿嫂也打趣我。”
“怎么会是打趣?到时候我可得好生谢一谢你。”
一家人说说笑笑,不知不觉时间便过去了。暮鼓声响起后,王珂与王奇一同走进了内堂,照常共进夕食。王玫见兄长精神奕奕,说笑一如平常,便稍微放下心来。王奇、李氏、崔氏也并不问他今日考得如何,只让他早早地去歇息。
第二日,王玫便将女红带到了内堂来做。她连着几日都在做手上这个秋香色的夹缬小香囊,本想做完便送给李氏,但怎么看都不满意,于是拆了又做、做了又拆。如今就算是她针脚再好,这小香囊做出来也已经不堪入目了。教李氏、崔氏见了,又忍不住笑了好一阵。连她自己也不免自嘲:不用绣花的香囊都能做成这样,比起小侄女们已是远远不如了。说不定十几年后,她便要沦落到和侄孙女一同习女红了。
虽是一家人守在一起,但这一天里,时间仿佛过得特别慢。好不容易日头升到正中央,又不慌不忙地才往西落。李氏与崔氏早早地便派了大郎王昉去万年县廨接他阿爷,过了没多久,又有仆从回来说郎主从官衙出来后,也直奔万年县廨那头去了。
连王奇都这般心急,李氏、崔氏却仍然淡定地吩咐仆从准备夕食。待到祖孙三人一齐回了家,最是急切的王玫便代她们说出了眼下最想问的话:“阿兄看起来很是轻松,这两日可是很有把握?”
王珂瞥了她一眼,笑道:“放心,区区县试,还难不住我。”
他姿容俊美,风度翩然,如此自傲的一句话说出来,更平添了几分魅力。当下就将妹妹和几个儿女都“降服”了。王玫不用提,对自家兄长早就充满了崇拜。大郎王昉更是从小便以阿爷为目标,双眼都亮晶晶的。晗娘、昐娘因是小姑娘,憧憬阿爷也只是立刻送上她们精心做的足衣、软靴。至于二郎王旼,乳燕投林一般扎进自家阿爷的怀里,紧紧抱着都不愿意放手了。
李氏、崔氏相视一笑,心中自是欣喜无限。
王奇坐在长榻主位上,含笑抚着长须,对李氏道:“贡举之事,七郎在试场上应是无碍,该下的功夫在试场之外。”他这些日子也很是打听了一番,对贡举也算是了解得更透彻了“我虽职官位卑,但总算也是从七品下,又是太原王氏嫡支出身,想必区区县试应是无妨。至于府试、省试,太原王氏的郡望名头大概也不顶用了。”
王玫听得云里雾里,完全不明白自家阿爷在说些什么:“阿爷,难不成试官判卷排名次,也要看是谁家子弟不成?”她以为科举制中,最提防的便是营私舞弊。以前也多少听过明清时的科场舞弊案,每一次无不牵连甚众。皇帝最在意的便是欺上瞒下,在科举上走人情关系,明晃晃地以权谋私,与收买人心无二,如何能忍得?
不过,她低估了唐时世家大族、高官勋贵的力量,也高估了此时贡举制度的完备程度。眼下仍是世家贵族和寒门庶族贵贱分明的时候,平民百姓之家往往供不起一个读书的士子。即使能供得起,也找不到合适的先生。在官学远比私学更受重视的年代,能进入官学的子弟靠的就是资荫身份。如,父祖为三品以上,方有资格入国子学;父祖为五品以上,方有资格入太学;父祖为七品以上,方能入四门学。八品以下子弟与庶民只能入律学、书学、算学,但因所学甚偏,入仕后也很难往上升迁。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几乎聚集了所有官家子弟,又有名师教导,因而省试所取之士多从中出身。而各州解送的举子,往往连考多年却毫无所得。
王珂年少时,王奇职官寒微,按资荫只能入律学、书学、算学。当然,堂堂太原王氏三房嫡支嫡子,岂能去学那种杂艺。王奇便靠着太原王氏的名头,在家中延请了先生,教王珂读书。他天资聪颖,太原王氏又有家学渊源,自是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策论杂文,样样都出众。
儿子越是出色,王奇便越觉得惭愧。他除了能将太原王氏郡望留给儿女之外,竟完全不能给儿女任何助力,也只能更宠爱他们一些作为弥补了。此时,听了女儿的话,他叹了口气:“正是如此。高门子弟自是无人敢得罪,若有幸能得那些高官、宗室的眼缘者也是前途无限,谁又敢阻拦?”
“”没想到现在的科举比的就是“后头有人”王玫一时无言以对。他们家后头还有谁呢?太原王氏晋阳嫡支,大房、二房、三房一个比一个混得更凄惨。三房好歹是京官,大房、二房都是外官,职位也都是七品、八品,想调任京官都没有门路。至于四房,不提也罢。最近李氏、崔氏几乎将京中走了个遍,尚了南平公主的四房仍然没有任何与他们来往的意思。连中山王氏都礼尚往来,渐渐走近了,相形之下,四房的态度就更令人齿冷。
王珂将二郎王旼举得高高的,毫不在意:“无妨,离府试还有两三个月,我多参加些文会,四处投一投文卷便是。只需府试及第便可,又不求解头之名,想必也没有人会特意为难我。”
李氏略作沉吟,道:“不如让十三娘去向真定长公主说一说?有贵主出面,想必府试也能顺畅许多。”
“阿娘,真定长公主素来不喜这种交际之事,别为难十三娘了。”王珂摇了摇首,把王旼丢进了王昉怀里。王旼一点也不害怕,竟高举着手嚷嚷着再来一次。这一回,王珂没有再继续陪他玩耍:“九娘好不容易交了个性情相投的朋友,可别坏了她们的情谊。”
王玫接着道:“阿兄说得是。府试当然不及省试重要,这次人情必定要欠下,那就应该在最合适的时候用。”见王珂似仍是有些不同意,她又笑道“阿兄别看低了表姊。若是贵主不愿意,表姊定不会勉强,说不定她还能帮我们走一走崔尚书的门路。如果能得了崔尚书的举荐,阿兄的省试定是无碍了。”
王珂、王奇皆是一怔。不得不说,博陵崔氏二房嫡支的面子,不论谁是主试官都须考虑一二。不但有位兵部尚书,还有位贵主,谁敢得罪他们?
李氏听了,十分欣慰:“玫娘这回说得没错。有往有来才是交好之意。这回欠下的人情,往后七郎再尽心尽力还了便是。不过是一次举荐而已,七郎又非绣花枕头,想必也经得起崔尚书的考察。”
王珂略作思索,点了点头:“阿娘和九娘说得是,是我着相了。”
此事过后,王家便对外称王玫受惊生病,须休养一段时日。李氏、崔氏也借口照顾她,减少了外出赴宴的次数,即使出门宴饮,提起她来亦是满面忧心忡忡之色。李十三娘本是遣了贴身婢子送了药材和熏香过来,听闻消息之后,也匆匆带着崔芝娘来探病。王玫不得不佯装病态,躺在床上隔着纱帘与她说了些话。虽然欺瞒这位表姊让她心里觉得很是过意不去,但两人之间的交情尚未好到能将元十九之事和盘托出的程度,眼下也只能如此了。
幸好除了李十三娘之外,王玫并没有在宴席上交到其他朋友,也没有人会借此来探望她。她便没有必要一直装病,仍如先前一般练字、学女红针黹,带侄儿侄女玩耍。若说有什么不同,那便是她确实开始抄经了。她不习惯用卷起的纸轴抄写经文,便让婢女找了重物将白麻纸压得平平整整,裁剪得横平竖直,再一张张地抄写。每次抄得也不多,抄完顺便就塞进香炉里烧了,以免自己的字迹泄露出去。虽然丹娘、青娘以前不得前身信赖,伺候笔墨的事情也做得少,但她们都是识字的婢女,多少曾见过前身的字迹,她不得不格外注意一些。
丹娘、青娘虽觉得这种行为有些奇怪,但主人自从濒死之后,又经历了性情大变,如今好不容易平易近人起来,就算有些许执拗之处,她们也毫无异议。
如此又过了几日,王珂去万年县廨赴进士科县试。县试需连考两天,一天考读史,一天考策论。高祖时,进士科只须考策论一门,一天便考完了。而当朝圣人登基之后,亲口加试了读史,从史记、汉书、后汉书中择一精通即可。自从知道如今正是贞观盛世,莫名松了口气的王玫不免联想到李世民与魏征这对君臣之间不得不说的二三事,以及后世那句流传甚广的“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位千古一帝对“古史”的爱好,或许早就已经在选拔官吏时便显现出来了。而她在好奇之下,也将史记当成了认字读文的教材。太史公所著的各种逸闻,可比长孙皇后写的女则有趣多了。
此时科举考试方兴起不久,士子多清高自持,更无考场舞弊之风。因此,无论县试或是府试都无封考场之说。一日考完,便可回家休息,第二日再来应试便是。王珂第一天出门时,神态从容,仿佛与平时一样,不过是应朋友之邀赴文会而已。
他如此安然自若,王玫却很是心神不宁。既担心兄长考试疲倦,又忧心前两天发生的事情会影响兄长考场发挥。她胡思乱想了一阵,没心思抄经,做小香囊的时候又把自己十个指头都戳满了针眼,索性便去了正院内堂中。
“阿娘、阿嫂,阿兄还未回来么?”她到内堂时,李氏、崔氏两人正在里头看晗娘、昐娘陪二郎王旼玩耍。就连大郎王昉也在,为了看顾撒欢的弟弟,不得不跟着他满屋子走动。
“时候还早着呢,你阿兄也不是那种会提前交卷惹人注意的性子。”李氏笑道,伸手将她揽到身边“你阿兄出门的时候胸有成竹,不必担心。”
崔氏也笑了:“这才是县试第一场,九娘便如此忧心,后头还有府试和省试呢。”
见母亲与嫂嫂一如往常,王玫不由得暗暗惭愧:“是儿多想了。”
“我知道你在想些什么。”李氏道“别说你阿兄此次鼓足了劲,必是中第无疑。就算他考场失常,也与你无关。”
“阿娘,这种不吉利的话怎么能说出口?”王玫嗔道,晃着她的手臂摇动了好几下“阿兄文采风流、才思敏捷,定然不会折在县试这一关。不论是县试、府试还是省试,都能一路过关斩将、顺顺畅畅。”母亲的态度让她心中暖融融的。她知道,这不但是在开解她,也是说给嫂嫂崔氏听的。就算往后兄长贡举入仕确实遇到什么波折,母亲也会替她撑腰,崔氏心中自是不能对她生怨。不过,以她对崔氏的了解,也应该不可能会发生这种情况。
果然,崔氏就像什么也没听出来似的,抿唇浅笑:“倘若七郎这回贡举顺遂,说不得便是九娘吉言之功了。”
“连阿嫂也打趣我。”
“怎么会是打趣?到时候我可得好生谢一谢你。”
一家人说说笑笑,不知不觉时间便过去了。暮鼓声响起后,王珂与王奇一同走进了内堂,照常共进夕食。王玫见兄长精神奕奕,说笑一如平常,便稍微放下心来。王奇、李氏、崔氏也并不问他今日考得如何,只让他早早地去歇息。
第二日,王玫便将女红带到了内堂来做。她连着几日都在做手上这个秋香色的夹缬小香囊,本想做完便送给李氏,但怎么看都不满意,于是拆了又做、做了又拆。如今就算是她针脚再好,这小香囊做出来也已经不堪入目了。教李氏、崔氏见了,又忍不住笑了好一阵。连她自己也不免自嘲:不用绣花的香囊都能做成这样,比起小侄女们已是远远不如了。说不定十几年后,她便要沦落到和侄孙女一同习女红了。
虽是一家人守在一起,但这一天里,时间仿佛过得特别慢。好不容易日头升到正中央,又不慌不忙地才往西落。李氏与崔氏早早地便派了大郎王昉去万年县廨接他阿爷,过了没多久,又有仆从回来说郎主从官衙出来后,也直奔万年县廨那头去了。
连王奇都这般心急,李氏、崔氏却仍然淡定地吩咐仆从准备夕食。待到祖孙三人一齐回了家,最是急切的王玫便代她们说出了眼下最想问的话:“阿兄看起来很是轻松,这两日可是很有把握?”
王珂瞥了她一眼,笑道:“放心,区区县试,还难不住我。”
他姿容俊美,风度翩然,如此自傲的一句话说出来,更平添了几分魅力。当下就将妹妹和几个儿女都“降服”了。王玫不用提,对自家兄长早就充满了崇拜。大郎王昉更是从小便以阿爷为目标,双眼都亮晶晶的。晗娘、昐娘因是小姑娘,憧憬阿爷也只是立刻送上她们精心做的足衣、软靴。至于二郎王旼,乳燕投林一般扎进自家阿爷的怀里,紧紧抱着都不愿意放手了。
李氏、崔氏相视一笑,心中自是欣喜无限。
王奇坐在长榻主位上,含笑抚着长须,对李氏道:“贡举之事,七郎在试场上应是无碍,该下的功夫在试场之外。”他这些日子也很是打听了一番,对贡举也算是了解得更透彻了“我虽职官位卑,但总算也是从七品下,又是太原王氏嫡支出身,想必区区县试应是无妨。至于府试、省试,太原王氏的郡望名头大概也不顶用了。”
王玫听得云里雾里,完全不明白自家阿爷在说些什么:“阿爷,难不成试官判卷排名次,也要看是谁家子弟不成?”她以为科举制中,最提防的便是营私舞弊。以前也多少听过明清时的科场舞弊案,每一次无不牵连甚众。皇帝最在意的便是欺上瞒下,在科举上走人情关系,明晃晃地以权谋私,与收买人心无二,如何能忍得?
不过,她低估了唐时世家大族、高官勋贵的力量,也高估了此时贡举制度的完备程度。眼下仍是世家贵族和寒门庶族贵贱分明的时候,平民百姓之家往往供不起一个读书的士子。即使能供得起,也找不到合适的先生。在官学远比私学更受重视的年代,能进入官学的子弟靠的就是资荫身份。如,父祖为三品以上,方有资格入国子学;父祖为五品以上,方有资格入太学;父祖为七品以上,方能入四门学。八品以下子弟与庶民只能入律学、书学、算学,但因所学甚偏,入仕后也很难往上升迁。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几乎聚集了所有官家子弟,又有名师教导,因而省试所取之士多从中出身。而各州解送的举子,往往连考多年却毫无所得。
王珂年少时,王奇职官寒微,按资荫只能入律学、书学、算学。当然,堂堂太原王氏三房嫡支嫡子,岂能去学那种杂艺。王奇便靠着太原王氏的名头,在家中延请了先生,教王珂读书。他天资聪颖,太原王氏又有家学渊源,自是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策论杂文,样样都出众。
儿子越是出色,王奇便越觉得惭愧。他除了能将太原王氏郡望留给儿女之外,竟完全不能给儿女任何助力,也只能更宠爱他们一些作为弥补了。此时,听了女儿的话,他叹了口气:“正是如此。高门子弟自是无人敢得罪,若有幸能得那些高官、宗室的眼缘者也是前途无限,谁又敢阻拦?”
“”没想到现在的科举比的就是“后头有人”王玫一时无言以对。他们家后头还有谁呢?太原王氏晋阳嫡支,大房、二房、三房一个比一个混得更凄惨。三房好歹是京官,大房、二房都是外官,职位也都是七品、八品,想调任京官都没有门路。至于四房,不提也罢。最近李氏、崔氏几乎将京中走了个遍,尚了南平公主的四房仍然没有任何与他们来往的意思。连中山王氏都礼尚往来,渐渐走近了,相形之下,四房的态度就更令人齿冷。
王珂将二郎王旼举得高高的,毫不在意:“无妨,离府试还有两三个月,我多参加些文会,四处投一投文卷便是。只需府试及第便可,又不求解头之名,想必也没有人会特意为难我。”
李氏略作沉吟,道:“不如让十三娘去向真定长公主说一说?有贵主出面,想必府试也能顺畅许多。”
“阿娘,真定长公主素来不喜这种交际之事,别为难十三娘了。”王珂摇了摇首,把王旼丢进了王昉怀里。王旼一点也不害怕,竟高举着手嚷嚷着再来一次。这一回,王珂没有再继续陪他玩耍:“九娘好不容易交了个性情相投的朋友,可别坏了她们的情谊。”
王玫接着道:“阿兄说得是。府试当然不及省试重要,这次人情必定要欠下,那就应该在最合适的时候用。”见王珂似仍是有些不同意,她又笑道“阿兄别看低了表姊。若是贵主不愿意,表姊定不会勉强,说不定她还能帮我们走一走崔尚书的门路。如果能得了崔尚书的举荐,阿兄的省试定是无碍了。”
王珂、王奇皆是一怔。不得不说,博陵崔氏二房嫡支的面子,不论谁是主试官都须考虑一二。不但有位兵部尚书,还有位贵主,谁敢得罪他们?
李氏听了,十分欣慰:“玫娘这回说得没错。有往有来才是交好之意。这回欠下的人情,往后七郎再尽心尽力还了便是。不过是一次举荐而已,七郎又非绣花枕头,想必也经得起崔尚书的考察。”
王珂略作思索,点了点头:“阿娘和九娘说得是,是我着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