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浮雕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一秒记住【看书文学 www.kan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不知什么时候我心中若隐若现,影影绰绰出现了一尊浮雕,形像抽象而不很具体。这是因为看了一篇叫藏羚羊跪拜的文章,其蕴藏的启示,一直在我心中不绝于耳。在人类社会,从男女平等,到人人平等,一直是良知者的愿望,然而“跪羚羊”的启示是“众生平等”!这种声音达于灵,于是便形成了一个不确定,不具体的浮雕,他就藏在我的心里,影响着我做为一个写作者应当具有的思想,情怀,担当。这个灵魂一直校正我的思维方式这个人的名字叫——王宗仁。
我只知他是军旅作家,著作等身,曾多次翻越世界屋脊唐古拉山,用自己的生命与青藏高原对话。我能想象得出先生坐在高原沉默不语的姿态,我猜想他有过独自流泪的情景,也有过涓涓暖流淌进心灵的情结,他也有过面对死亡,面对战友无数次离他而去的嚎啕!无论死亡出于什么样的名义,生命的逝去总是令人痛惜的,而哭泣又是最直接的思念方式,他或许面对高原的阳光也会心地笑过,因为这里无论环境怎样的艰苦,毕竟代代繁衍的生灵每一天都在演示着最顽强的生存力量。高原激荡了先生的文丝,先生歌哭了高原的品格,在人与自然的相互渗透中,先生悟透了爱,死亡,苦难的含义,所以他作品中怀恋英雄,对人类充满了悲悯情怀。他的作品最能体验到一个“人”的全部感情。他不仅爱英雄,而且他也爱普通人,他爱世上的一切生灵,藏羚羊之死即是如此。
爱英雄是所有人的情结,而爱一切生灵即是一种境界,一种高度了。就象曹操爱才如命,不仅爱他的将才谋士,也爱与他敌对的将领,比如赵云、关羽,沒有他的暗中放行,一个人能量再大也难对付千军万马。因此后人重新评定曹操时多了些许好感与钦佩。然而曹操滥杀无辜,满身血腥“宁让天下我负人,不让天下人负我”的哲学,透射了他自私利已,狭隘、多疑的心胸。如此“爱人才”与“爱人类”的境界就大不相同了,那么从“爱人类”与“爱万灵”是否又是一个高度呢?王宗仁先生就是爱一切生灵的典范。其爱的释义与宗教等同。如此“王宗仁”三个字就让我熟知了,但我并不知道我们的艺术心灵会有一天相会,也许这是上苍的旨意?
大约在2005年许,网上出现了一则消息,我的散文我想对你说被选入2004年我最喜爱的散文100篇,选编者是王宗仁、红孩二位先生,都是一流的散文作家。随后又发现这篇拙作被选入致爱人的选本里,选编者不详,但我相信一定与前者有关。因为是中国散文家学会所推荐,所选的作家群令我受宠若惊!其中有当代作家:巴金、鲁迅、郁达夫、周恩来、石评梅等,外国作家有:卡夫卡、托尔斯泰、雨果、梵。高等,现代作家多数无名了。也许选任何一个人都不奇怪,散文作家是很难短时间暴红的,也许他们早已是成功者,只是我还不知道。而我却是各个领域的漂泊者,初始我写了一部分不成器的散文、中、短篇小说,之后,因为一部中篇小说被本地一个电视制作者看中,于是我又写了几部电视剧,有人嘲笑说,三四流作家才写电视剧,我心一横又返回来写小说,一开始就误入歧途,与长篇小说较上了劲,由于出版顺利,开始了马拉松运动。写散文完全出于有感而发,心情散步,沒有固定挖掘的领域,也无一定的体系出现,但,每一篇都是心灵的歌哭。结果那篇小文在都市杂志发表后直奔京都,被选入集子,我还全然不知。而选编者恰恰有一个名字叫:王宗仁。
我心里的浮雕再次浮出水面,但依然是抽象而不具体。据知,如今发作品,选集子,入排行的说道很多,以至我对这些活动没有任何热情。难道我不想成为托尔斯泰、雨果吗?但这需要气定神闲的内心修炼,需要毕生的力量抵御外界的物质诱惑与一切虚荣的挑逗。有人说,自甘寂寞是因为你从来沒有热闹过,所以你只能饱尝寂寞,怎么会自甘呢?淡泊名利是因为你从来没有享过盛名,你不淡泊又当如何呢?
而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真正的淡泊与寂寞,其实是一个人生活体悟后的一种的态度,一种智慧,文化,品位,心境,是更坚定的鸿鹄大志在心,是对自身潜质的肯定,不然诸葛亮怎么会说:“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呢?而我不愿入“群”入“类”入“圈”、入“坛”是“物”世界与“心”世界的巨大碰撞,是遭遇了知识界无数人格分裂者的欺骗后的绝望,是无法面对用精美的包装滋养着脓疱肿瘤,辉煌的宫殿演奏着下流的音乐
避免让自己的灵魂受到卑污的凌辱。
因此,我在一篇文章中写下这样一段话:“文学就像神圣而庄严的宫殿,必须以严肃的态度,一砖一瓦精致地筑上去。哪怕永远微为一抹尘土,一粒砂砾,又有何妨?当我终结自己的生命时,回顾起自己的一生,没有以灵魂作币,涂炭了自己的文心”
曾经,我也是功名的求索者,虽然沒有大树遮荫,高墙档风,更无阶梯助我前行,但每一天都像在平滑陡峭的墙面苦心攀登,只怕有一天沉沒在人海中消声匿迹,我还一再以保尔。柯察金的名言激励自己:
“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我努力攀登,诚实劳动只不过是单纯地接近梦想中的神圣,我一点没觉得正当地获取荣誉有什么低卑,结果我的梦想被现实彻底打碎,那金碧辉煌背后,看不到闪光的灵魂,沒有人格的尊严,和足以崛起的精神高度,那所谓的荣誉不过是无数异质的堆砌。拚命追逐这样的“荣誉”我岂不是名欲利欲的可怜虫?经历过激烈的心灵革命最终换来了宁静的心境,对于“名利”这种东西,你必须具有居高临下的态度
因此,对于我这个举目无“情”的人来说,文章“莫名奇妙”地入了集子,并与我终身仰幕的精神导师托尔斯泰同集一书。这对我抱定寂寞写作的态度,避免倾轧到“市场”上哗众取宠是一次肯定。仿佛是一次光明的启蒙,是对诚实劳动的赏识,一次对邪恶的时风强烈的抨击!是正道酬勤的一次证明。而给了我这一杯甘露的人正是王宗仁先生!这个名字再一次加深了我的印象。一段时期内我从小说的间接叙述中,走向散文直接叙述的方式,让我更加迷恋散文快捷的精彩。
就在2010年4月初我接到一个邀请涵,中国散文家协会主办的笔会让我届时参加,由于参会专家有王宗仁先生,我就义无反顾地决定放弃其它活动,奔着王宗仁先生而去,他让我对这次活动产生极大的信任。
我想,一个军人出身,一定是身材魁梧,表情肃穆,立整稍息都规正有方然而先生与我的想象完全不同,他身材并不魁伟,表情并不肃然,他是一个最普通,最朴素无华,最平易近人的老人,无论他的衣着,还是形容举动都能感受到先生心灵的质朴与生活方式的简单。从现代文学馆颁奖台走下来,先生一直被人群簇拥着我无法走近,而此刻那一尊抽象的浮雕正在具体化,我最想问他,我不认识你,你怎么会选上我的文章呢?大家正在忙于合影,我得空对先生绍介我的名字,说明我的来意,先生先是一愣,随后说“我们只看作品不看人。”我鼻子一酸,感动顶上眉骨多年来我等待的不就是这样的机会,寻找的不就是这样的灵魂吗?哪怕我终身为文也只被入选一篇文章,也是自豪的,因为不参与任何异质,凭得就是艺术心灵的共鸣!
真正的荣誉也许不是奖牌、不是证书、不是簇拥着无数聚光灯和摄像机,更不是大报小报权威报上频繁出现的名字,真正的荣誉自在内心。说来天真,一个人多年写作,某一篇文章入选集子也沒什么大惊小怪,然而在世风日下,鱼目混珠,我更看重这样的“意外”因为先生给了我真正意义上的荣誉!
而此刻,我坐在写字桌前回味着这个过程,好像一个捕捉光明的童孩,正被一种美好、宁静、如春日的阳光透入了心灵一样晴朗的气息滋养着
古人曰:贤者以公为公,以爱为心,不为利回,不为势屈。
谢谢您,我心中的浮雕,向您致敬!
2010年7月9日静心阁
不知什么时候我心中若隐若现,影影绰绰出现了一尊浮雕,形像抽象而不很具体。这是因为看了一篇叫藏羚羊跪拜的文章,其蕴藏的启示,一直在我心中不绝于耳。在人类社会,从男女平等,到人人平等,一直是良知者的愿望,然而“跪羚羊”的启示是“众生平等”!这种声音达于灵,于是便形成了一个不确定,不具体的浮雕,他就藏在我的心里,影响着我做为一个写作者应当具有的思想,情怀,担当。这个灵魂一直校正我的思维方式这个人的名字叫——王宗仁。
我只知他是军旅作家,著作等身,曾多次翻越世界屋脊唐古拉山,用自己的生命与青藏高原对话。我能想象得出先生坐在高原沉默不语的姿态,我猜想他有过独自流泪的情景,也有过涓涓暖流淌进心灵的情结,他也有过面对死亡,面对战友无数次离他而去的嚎啕!无论死亡出于什么样的名义,生命的逝去总是令人痛惜的,而哭泣又是最直接的思念方式,他或许面对高原的阳光也会心地笑过,因为这里无论环境怎样的艰苦,毕竟代代繁衍的生灵每一天都在演示着最顽强的生存力量。高原激荡了先生的文丝,先生歌哭了高原的品格,在人与自然的相互渗透中,先生悟透了爱,死亡,苦难的含义,所以他作品中怀恋英雄,对人类充满了悲悯情怀。他的作品最能体验到一个“人”的全部感情。他不仅爱英雄,而且他也爱普通人,他爱世上的一切生灵,藏羚羊之死即是如此。
爱英雄是所有人的情结,而爱一切生灵即是一种境界,一种高度了。就象曹操爱才如命,不仅爱他的将才谋士,也爱与他敌对的将领,比如赵云、关羽,沒有他的暗中放行,一个人能量再大也难对付千军万马。因此后人重新评定曹操时多了些许好感与钦佩。然而曹操滥杀无辜,满身血腥“宁让天下我负人,不让天下人负我”的哲学,透射了他自私利已,狭隘、多疑的心胸。如此“爱人才”与“爱人类”的境界就大不相同了,那么从“爱人类”与“爱万灵”是否又是一个高度呢?王宗仁先生就是爱一切生灵的典范。其爱的释义与宗教等同。如此“王宗仁”三个字就让我熟知了,但我并不知道我们的艺术心灵会有一天相会,也许这是上苍的旨意?
大约在2005年许,网上出现了一则消息,我的散文我想对你说被选入2004年我最喜爱的散文100篇,选编者是王宗仁、红孩二位先生,都是一流的散文作家。随后又发现这篇拙作被选入致爱人的选本里,选编者不详,但我相信一定与前者有关。因为是中国散文家学会所推荐,所选的作家群令我受宠若惊!其中有当代作家:巴金、鲁迅、郁达夫、周恩来、石评梅等,外国作家有:卡夫卡、托尔斯泰、雨果、梵。高等,现代作家多数无名了。也许选任何一个人都不奇怪,散文作家是很难短时间暴红的,也许他们早已是成功者,只是我还不知道。而我却是各个领域的漂泊者,初始我写了一部分不成器的散文、中、短篇小说,之后,因为一部中篇小说被本地一个电视制作者看中,于是我又写了几部电视剧,有人嘲笑说,三四流作家才写电视剧,我心一横又返回来写小说,一开始就误入歧途,与长篇小说较上了劲,由于出版顺利,开始了马拉松运动。写散文完全出于有感而发,心情散步,沒有固定挖掘的领域,也无一定的体系出现,但,每一篇都是心灵的歌哭。结果那篇小文在都市杂志发表后直奔京都,被选入集子,我还全然不知。而选编者恰恰有一个名字叫:王宗仁。
我心里的浮雕再次浮出水面,但依然是抽象而不具体。据知,如今发作品,选集子,入排行的说道很多,以至我对这些活动没有任何热情。难道我不想成为托尔斯泰、雨果吗?但这需要气定神闲的内心修炼,需要毕生的力量抵御外界的物质诱惑与一切虚荣的挑逗。有人说,自甘寂寞是因为你从来沒有热闹过,所以你只能饱尝寂寞,怎么会自甘呢?淡泊名利是因为你从来没有享过盛名,你不淡泊又当如何呢?
而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真正的淡泊与寂寞,其实是一个人生活体悟后的一种的态度,一种智慧,文化,品位,心境,是更坚定的鸿鹄大志在心,是对自身潜质的肯定,不然诸葛亮怎么会说:“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呢?而我不愿入“群”入“类”入“圈”、入“坛”是“物”世界与“心”世界的巨大碰撞,是遭遇了知识界无数人格分裂者的欺骗后的绝望,是无法面对用精美的包装滋养着脓疱肿瘤,辉煌的宫殿演奏着下流的音乐
避免让自己的灵魂受到卑污的凌辱。
因此,我在一篇文章中写下这样一段话:“文学就像神圣而庄严的宫殿,必须以严肃的态度,一砖一瓦精致地筑上去。哪怕永远微为一抹尘土,一粒砂砾,又有何妨?当我终结自己的生命时,回顾起自己的一生,没有以灵魂作币,涂炭了自己的文心”
曾经,我也是功名的求索者,虽然沒有大树遮荫,高墙档风,更无阶梯助我前行,但每一天都像在平滑陡峭的墙面苦心攀登,只怕有一天沉沒在人海中消声匿迹,我还一再以保尔。柯察金的名言激励自己:
“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我努力攀登,诚实劳动只不过是单纯地接近梦想中的神圣,我一点没觉得正当地获取荣誉有什么低卑,结果我的梦想被现实彻底打碎,那金碧辉煌背后,看不到闪光的灵魂,沒有人格的尊严,和足以崛起的精神高度,那所谓的荣誉不过是无数异质的堆砌。拚命追逐这样的“荣誉”我岂不是名欲利欲的可怜虫?经历过激烈的心灵革命最终换来了宁静的心境,对于“名利”这种东西,你必须具有居高临下的态度
因此,对于我这个举目无“情”的人来说,文章“莫名奇妙”地入了集子,并与我终身仰幕的精神导师托尔斯泰同集一书。这对我抱定寂寞写作的态度,避免倾轧到“市场”上哗众取宠是一次肯定。仿佛是一次光明的启蒙,是对诚实劳动的赏识,一次对邪恶的时风强烈的抨击!是正道酬勤的一次证明。而给了我这一杯甘露的人正是王宗仁先生!这个名字再一次加深了我的印象。一段时期内我从小说的间接叙述中,走向散文直接叙述的方式,让我更加迷恋散文快捷的精彩。
就在2010年4月初我接到一个邀请涵,中国散文家协会主办的笔会让我届时参加,由于参会专家有王宗仁先生,我就义无反顾地决定放弃其它活动,奔着王宗仁先生而去,他让我对这次活动产生极大的信任。
我想,一个军人出身,一定是身材魁梧,表情肃穆,立整稍息都规正有方然而先生与我的想象完全不同,他身材并不魁伟,表情并不肃然,他是一个最普通,最朴素无华,最平易近人的老人,无论他的衣着,还是形容举动都能感受到先生心灵的质朴与生活方式的简单。从现代文学馆颁奖台走下来,先生一直被人群簇拥着我无法走近,而此刻那一尊抽象的浮雕正在具体化,我最想问他,我不认识你,你怎么会选上我的文章呢?大家正在忙于合影,我得空对先生绍介我的名字,说明我的来意,先生先是一愣,随后说“我们只看作品不看人。”我鼻子一酸,感动顶上眉骨多年来我等待的不就是这样的机会,寻找的不就是这样的灵魂吗?哪怕我终身为文也只被入选一篇文章,也是自豪的,因为不参与任何异质,凭得就是艺术心灵的共鸣!
真正的荣誉也许不是奖牌、不是证书、不是簇拥着无数聚光灯和摄像机,更不是大报小报权威报上频繁出现的名字,真正的荣誉自在内心。说来天真,一个人多年写作,某一篇文章入选集子也沒什么大惊小怪,然而在世风日下,鱼目混珠,我更看重这样的“意外”因为先生给了我真正意义上的荣誉!
而此刻,我坐在写字桌前回味着这个过程,好像一个捕捉光明的童孩,正被一种美好、宁静、如春日的阳光透入了心灵一样晴朗的气息滋养着
古人曰:贤者以公为公,以爱为心,不为利回,不为势屈。
谢谢您,我心中的浮雕,向您致敬!
2010年7月9日静心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