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界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一秒记住【看书文学 www.kan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有人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我却说人生得一二良师足之又足。
冥冥中,我总有一种感觉,万物自有潜在的情谊,你一生有什么样的际遇,碰什么样的好运,受什么样的挫败,好像老天早有按排。一颗久旱垂危的小草,一晨得甘露可启死回生;一个遇难者,得一善行可逢凶化吉。而一个写作者,得一良师,就如陌路中遇到指引者,暗夜里获得一缕儿光亮一样,实在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2005年是个值得记忆的年份,这一年我得到了一位良师,这位良师就是赵树理文学研究专家董大中先生。对于得一良师者是一种福份,对于被尊之为良师者何尝不是一种负担?我没问过先生我有没有成为他的负担,我也根本不去问,反正我就这么装傻冲愣,企图小车不倒只管推。先生肯定是不知道我这个重大踞心。先生“惹祸上身”完全是原于他的一段自述,大意是:“有关朋友赠送我的书,无论是谁,我总要看看是男是女,是胖是瘦”这话让我不禁有些心动!好像这样的人与我一定有缘,因为我体会到了一个人内心的热情与真诚,善良与实在。就像是沐浴到了沙漠之晨的一缕阳光,无形中牵针引线,让我走近了未来的良师----董大中老先先。就在这年的盛夏,我抱着一摞书通往邮局,决定将新出版的书十七条皱纹寄给各地的良师益友,其中也包括董老先生。虽然我的处所与太原仅离一步之遥,理应亲自奉送,因为互不相识,仅仅是某一种潜在的感觉,驱策我想要送给先生作一斧正。为了避免当面出现冒昧与唐突之感,书是邮递过去的。好象也没敢抱有太大的希望。意外的是,几天后接到一封用毛笔书写的短信,那字漂亮的让我爱不释手。信上的大意是说,我的书他决定看下去,还要写些看法。但因手头急着完成一个课题,需要推后三个月。
我的心顿然豁亮,犹如春天河开雁来一样的清新!好象我投入深潭里的一块石头,溅起了一朵水花一样激动!所有写作的人都有同感,当你的作品出笼,如果没有任何响应会有一种失落与隐痛,就像你喊一声没有回应一样的扫兴。尤其是我这种寂寞旅人,对偶然出现的“响动”虽不能说涕零,但会格外感激!而且具有永久性。就在我停滞在三个月的等待过程中,大约是二周后的一天,我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这个电话是董老先生的夫人打来的,说老董看完了你的书,写了些看法,让你来一趟太原。我又是一惊!不是说三个月吗?这么快?我有些受宠若惊。让我纳闷的是,电话何以不是先生打却是让他夫人打呢。因为要见一个赐教的陌生人,难免有些紧张。我并不知道董老师已离退在家,因为我看他的评论,以为出自年轻人手中。一点不像古稀之人的笔触。
见面后我才知道,先生已年过古稀,双耳失聪,视力下降,与人交流很不方便,一切外交都由夫人代办。我心里顿觉内疚,一惯纳言的我,更不知说什么好。
先生说:“你的作品是近几年引起我极大阅读快感的一部作品,很具有哲学意味,我没有跳过一字一行。”先生还说,在他的阅读与品评中,长期保持一种态度,要看作品能否读下去,书没味道他是拒绝发言的,他还例举了当代名家xx的书看了几页看不下去,没看。这让我对先生由衷地产生了一种信任感!董老先生是个安静的人,素来在我的活动范围内也不大有人提起他老人家的名字。他的书评文笔老道,文理清楚,分析透彻,批评中肯。先生一但接受了书中发给他的信息—--可读!无论有名无名一律善待,其认真程度无以复加。这个认真劲儿只有作者心里明白。
先生在阅读了十七条皱纹后,写了近万字的札记。写得很细,横向的,纵向的,从人物到语言又到结构,分析得透透彻彻。先生主要从两方面给予首肯,一是有审美价值,二是有创新品格。文中的分析给了我极大的启示性。这么长的文论发表困难很大。他说:“这是写给你的,发不发没关系,我老了,脑子不好,边看边记,就写多了。”也许是为了宣传方便,他同时写了近二千字的短评。发表在山西日报文化周刊上。其时,先生还给我写了几封推荐信,信上说:“此书是我省女作家陈亚珍的作品,我觉得作品写得很好,务请给给予支持”先生要我寄书给指定的批评家。我在感动之余又很是意外,先生年事已高,写作繁累,大部头的“文研”成果不断出现。何以有耐心对一个素不相识的无名之辈付出如此繁重的劳动,并且有兴趣无私的将作品推荐出去呢?时下什么都讲人情,设若这都是人情的话,先生所承载的负担何其沉重啊!面对先生的抬举,只有一份深深的感激埋在心底。其“良师”这个缘分在我心里已播下种子。有时我也难免急躁,看着别人写几年,或者写几篇作品都被及时认可,对自己漫长而艰难的行程充满了困惑。先生对我说:“我个人认为,你的小说品位高,自然不会有太多的读者,慢慢总会被人认可,有的是时间,不要急躁。历史上好作品开始总是受忽视,受冷落。”听了先生的话,我有些意外,对自己又产生了微的怀疑,可是先生一丝不苟的性格不容置否。先生没有让我感到人情的压力,好象先生读到可读的作品,理应如比热心一样,毫无人际利害的把玩。这不是良师又能是什么呢?
这是文坛的独特景观!
每每看望先生,世俗的风尘便会荡然无存,没有设防,没有揣度,不需要面具,更不会有险恶,先生真挚的力量,亲切可人的态度,在这世风日下,人心不估的生态中唤醒了我的童心。还给了我的天真与天籁!这是人生路途中最美的际遇!先生的鼓励,就像储存在我心中的一丝儿幽光,就是这点幽光让我在文学路途中,守住信念,守住灵魂,不断地并且必须是默默而虔诚地走下去!先生的心,如同浩瀚的内宇宙,我仿佛看到了蓝天、碧空、弯月、星辰,山石与草木、自由飞翔的小鸟,相依相存。这里没有战争,没有杀戮,没有尔虞我诈,更没有咬死你,让我活下去的动物特性。这里只有保护你,让我们共同健康地活下去的植物的性质。先生真诚、安祥,仁爱待人,我以为人世间没有哪一种品格能比这更为美好。如此,万字“札记”我保存了近三年,不断地重温,不断地从字里行间品味一个良师的品格,尤其是开头几句:
“我已有十多年对当前文学创作不大关心,写批评也少。有时读点中短篇,多是零敲碎打,不成系统,过后也就忘了。我近年把精力放在文化哲学上,有几个课题很想赶快做出来。加之眼睛有病,读书受到限制,跟课题关系不大的书大都谢绝。这本书看了开头一页,感到很不平常,想在写书之余,陆续读下去。哪知这是一本拿起来就不能放下的书。不是走通俗小说的路子,亦无媚俗之处,是需要思考的。它所包涵的意义,不能以字数多少来衡量。而且要连着读下去,你放下了,就会把思绪打断。我就这样一气读下来。现在以札记形式,写下我的感想。”
每读到这里,我眼前总会出现一个瘦弱的身影,总会想到先生沉默寡言的神态,我的心总会涌动不止,无限的感动顶着我的眉骨,眼睛在不期然下地潮湿据知当时先生正在写董永新论,基本抽不出太多的时间,然而万字“札记”就是中断了自己的写作时间完成的。这是董老先生对待一个从未谋面的陌生作者的态度。在这人人疲于奔命的“忙碌”年代里,谁有多少时间顾及他人的事呢?何况先生确实不是闲人。而先生如此热心的根本动力我却一直不解。
时间久了,在与先生书信交谈中得知,先生在“文革”以前,主要搞鲁迅研究,一九六二年以前,先生搜集的鲁迅研究资料,竟占到总量的七八十“文革”以后,先生果断地放弃了鲁迅,而转到山西几位著名作家的研究上,第一个选择了赵树理,第二个,便是狂飙社山西几位作家。高长虹是被当作“坏青年的典型”和“反对鲁迅的急先锋”看待的,这一点先生很清楚,但先生认为,事实究竟如何,不能听信他人,必须自己调查研究,做出独立的判断。即使不被人承认,也要搞下去。因为历史是很长的,任何科学研究成果总有得到确认的一天。台湾有位著名作家,也是搞现代文学研究的,名叫张放,跟先生通信十多年了,他就对先生搞高长虹这么个冷门人物有些不理解。可先生说:“正因为人们都不知道这个人,而高长虹又确有重要成就和贡献值得人们关注他,研究他,为他在文学史上争一席之地,我才搞他。如果有人去搞他,我反而可能转过头来,另寻一块处女地。我最看不起的一种品格,是王小二过年,看隔壁子。或者大家一哄而起,别人搞什么,就跟在人家屁股后边,也搞什么。这样的做法,恕我不客气地说,是丢掉了自我。”
先生的话让我恍然大悟,人间最缺少的就是沙漠里种树的人,如果学说界都如先生一样,保持公正的态度,用生命的泉水浇灌一棵树,沙漠就变成了绿洲。先生就如同沙漠中的垦荒者,不热衷于往“闹市”里拥挤,专事冷僻。世人都愿给胜者喝彩,却对埋没受冷落的灵魂坐视不救。而先生这种硬性的骨骼专为有为而受冷的人摇旗呐喊,实在是一种奇特的人格。我捧着先生亲笔提字赠送我新出版的高鲁冲突一书肃然起敬!一个有为而被历史遗忘的人,一颗闪光而遭到冷落的灵魂,在先生的笔下重新鲜活起来。高长虹与鲁迅之间的是是非非真相大白。先生就像文坛中秉公而断的“法官”让歪曲的事实得到评判,让受屈的灵魂得到抚慰。唯独没有对自己的付出所得而考虑,却是对自己毕生的努力,为历史填充了空白而心安。
先生更重要的品格是:实事求是,对时下的“炒作”颇为厌恶。先生喜欢那种不慕名利,埋头苦干的人。几年前先生针对中华读书报上的一篇文章好书曾经无人喝彩有感而发,写了一篇好的,不一定是有名的对学说界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与批判!文章中,曾有这么一段话:
“写书评,不应当从个人的好恶出发,也不应当考虑评论对象跟自己的关系如何。出发点只能是应不应该,或应该如何去评。一本书出版了,你认为应当评介,就及时写出来,不写出来,应该认为是自己的失职。相反,一本书不值得评介,或不值得给予较高的评价,即使是自己的熟人、朋友写的书,过头的话也绝对不说,这才对得起读者,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再者,发表书评的报刊,也应该以“应不应该”作为自己的最高标准和职业道德。据说有些书评报刊是有偿发表的,这就离公德太远了,而沾了铜锈气。我想,只有大大增加书评和改进书评“好书无人喝彩”的现象才会慢慢减少,以至不成为一种“现象”
静静地,我想着先生安静、慈和的表情,气定神闲,没有参杂任何市场气与市侩气。我从而想到,灵魂有不同的颜色,精神有不尽相同的高度,有多少人在“交易市场”里,把自己的灵魂与才华拍卖得有声有色。而先生面对乌烟瘴气的生存物态,从来没有侵蚀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神态。他保持了公正,无私的批评原则,对前辈的挖掘和晚辈的推荐责无旁贷。坚守内心的宁静,过着简朴的生活。于是我看到了沙漠中一片簇新的绿洲!我并且看到了黄昏的美丽,我也仿佛听到了先生心界的声音:静静地飘落着雪花,一层盖过一层,心界里洁净无暇,看不到任何杂质,但这不是冷漠,而是饱含着内里的热情,孕育着春天的景致,是孜孜不倦思索的特征!随着四季的轮回,生理年龄在不断增长,心理年龄依然年轻。哦,和顺积中,温润自见。人具玉德,品别至高。我终于意识到,先生何以对我这个不名不响的陌生作者有着如此热诚的含义了。这让我由衷地感叹:人生得一良师足矣!不仅是艺术上的指引,更在于人格精神的渗透!
雅居阁沉思录
二00七年十月十四日
有人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我却说人生得一二良师足之又足。
冥冥中,我总有一种感觉,万物自有潜在的情谊,你一生有什么样的际遇,碰什么样的好运,受什么样的挫败,好像老天早有按排。一颗久旱垂危的小草,一晨得甘露可启死回生;一个遇难者,得一善行可逢凶化吉。而一个写作者,得一良师,就如陌路中遇到指引者,暗夜里获得一缕儿光亮一样,实在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2005年是个值得记忆的年份,这一年我得到了一位良师,这位良师就是赵树理文学研究专家董大中先生。对于得一良师者是一种福份,对于被尊之为良师者何尝不是一种负担?我没问过先生我有没有成为他的负担,我也根本不去问,反正我就这么装傻冲愣,企图小车不倒只管推。先生肯定是不知道我这个重大踞心。先生“惹祸上身”完全是原于他的一段自述,大意是:“有关朋友赠送我的书,无论是谁,我总要看看是男是女,是胖是瘦”这话让我不禁有些心动!好像这样的人与我一定有缘,因为我体会到了一个人内心的热情与真诚,善良与实在。就像是沐浴到了沙漠之晨的一缕阳光,无形中牵针引线,让我走近了未来的良师----董大中老先先。就在这年的盛夏,我抱着一摞书通往邮局,决定将新出版的书十七条皱纹寄给各地的良师益友,其中也包括董老先生。虽然我的处所与太原仅离一步之遥,理应亲自奉送,因为互不相识,仅仅是某一种潜在的感觉,驱策我想要送给先生作一斧正。为了避免当面出现冒昧与唐突之感,书是邮递过去的。好象也没敢抱有太大的希望。意外的是,几天后接到一封用毛笔书写的短信,那字漂亮的让我爱不释手。信上的大意是说,我的书他决定看下去,还要写些看法。但因手头急着完成一个课题,需要推后三个月。
我的心顿然豁亮,犹如春天河开雁来一样的清新!好象我投入深潭里的一块石头,溅起了一朵水花一样激动!所有写作的人都有同感,当你的作品出笼,如果没有任何响应会有一种失落与隐痛,就像你喊一声没有回应一样的扫兴。尤其是我这种寂寞旅人,对偶然出现的“响动”虽不能说涕零,但会格外感激!而且具有永久性。就在我停滞在三个月的等待过程中,大约是二周后的一天,我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这个电话是董老先生的夫人打来的,说老董看完了你的书,写了些看法,让你来一趟太原。我又是一惊!不是说三个月吗?这么快?我有些受宠若惊。让我纳闷的是,电话何以不是先生打却是让他夫人打呢。因为要见一个赐教的陌生人,难免有些紧张。我并不知道董老师已离退在家,因为我看他的评论,以为出自年轻人手中。一点不像古稀之人的笔触。
见面后我才知道,先生已年过古稀,双耳失聪,视力下降,与人交流很不方便,一切外交都由夫人代办。我心里顿觉内疚,一惯纳言的我,更不知说什么好。
先生说:“你的作品是近几年引起我极大阅读快感的一部作品,很具有哲学意味,我没有跳过一字一行。”先生还说,在他的阅读与品评中,长期保持一种态度,要看作品能否读下去,书没味道他是拒绝发言的,他还例举了当代名家xx的书看了几页看不下去,没看。这让我对先生由衷地产生了一种信任感!董老先生是个安静的人,素来在我的活动范围内也不大有人提起他老人家的名字。他的书评文笔老道,文理清楚,分析透彻,批评中肯。先生一但接受了书中发给他的信息—--可读!无论有名无名一律善待,其认真程度无以复加。这个认真劲儿只有作者心里明白。
先生在阅读了十七条皱纹后,写了近万字的札记。写得很细,横向的,纵向的,从人物到语言又到结构,分析得透透彻彻。先生主要从两方面给予首肯,一是有审美价值,二是有创新品格。文中的分析给了我极大的启示性。这么长的文论发表困难很大。他说:“这是写给你的,发不发没关系,我老了,脑子不好,边看边记,就写多了。”也许是为了宣传方便,他同时写了近二千字的短评。发表在山西日报文化周刊上。其时,先生还给我写了几封推荐信,信上说:“此书是我省女作家陈亚珍的作品,我觉得作品写得很好,务请给给予支持”先生要我寄书给指定的批评家。我在感动之余又很是意外,先生年事已高,写作繁累,大部头的“文研”成果不断出现。何以有耐心对一个素不相识的无名之辈付出如此繁重的劳动,并且有兴趣无私的将作品推荐出去呢?时下什么都讲人情,设若这都是人情的话,先生所承载的负担何其沉重啊!面对先生的抬举,只有一份深深的感激埋在心底。其“良师”这个缘分在我心里已播下种子。有时我也难免急躁,看着别人写几年,或者写几篇作品都被及时认可,对自己漫长而艰难的行程充满了困惑。先生对我说:“我个人认为,你的小说品位高,自然不会有太多的读者,慢慢总会被人认可,有的是时间,不要急躁。历史上好作品开始总是受忽视,受冷落。”听了先生的话,我有些意外,对自己又产生了微的怀疑,可是先生一丝不苟的性格不容置否。先生没有让我感到人情的压力,好象先生读到可读的作品,理应如比热心一样,毫无人际利害的把玩。这不是良师又能是什么呢?
这是文坛的独特景观!
每每看望先生,世俗的风尘便会荡然无存,没有设防,没有揣度,不需要面具,更不会有险恶,先生真挚的力量,亲切可人的态度,在这世风日下,人心不估的生态中唤醒了我的童心。还给了我的天真与天籁!这是人生路途中最美的际遇!先生的鼓励,就像储存在我心中的一丝儿幽光,就是这点幽光让我在文学路途中,守住信念,守住灵魂,不断地并且必须是默默而虔诚地走下去!先生的心,如同浩瀚的内宇宙,我仿佛看到了蓝天、碧空、弯月、星辰,山石与草木、自由飞翔的小鸟,相依相存。这里没有战争,没有杀戮,没有尔虞我诈,更没有咬死你,让我活下去的动物特性。这里只有保护你,让我们共同健康地活下去的植物的性质。先生真诚、安祥,仁爱待人,我以为人世间没有哪一种品格能比这更为美好。如此,万字“札记”我保存了近三年,不断地重温,不断地从字里行间品味一个良师的品格,尤其是开头几句:
“我已有十多年对当前文学创作不大关心,写批评也少。有时读点中短篇,多是零敲碎打,不成系统,过后也就忘了。我近年把精力放在文化哲学上,有几个课题很想赶快做出来。加之眼睛有病,读书受到限制,跟课题关系不大的书大都谢绝。这本书看了开头一页,感到很不平常,想在写书之余,陆续读下去。哪知这是一本拿起来就不能放下的书。不是走通俗小说的路子,亦无媚俗之处,是需要思考的。它所包涵的意义,不能以字数多少来衡量。而且要连着读下去,你放下了,就会把思绪打断。我就这样一气读下来。现在以札记形式,写下我的感想。”
每读到这里,我眼前总会出现一个瘦弱的身影,总会想到先生沉默寡言的神态,我的心总会涌动不止,无限的感动顶着我的眉骨,眼睛在不期然下地潮湿据知当时先生正在写董永新论,基本抽不出太多的时间,然而万字“札记”就是中断了自己的写作时间完成的。这是董老先生对待一个从未谋面的陌生作者的态度。在这人人疲于奔命的“忙碌”年代里,谁有多少时间顾及他人的事呢?何况先生确实不是闲人。而先生如此热心的根本动力我却一直不解。
时间久了,在与先生书信交谈中得知,先生在“文革”以前,主要搞鲁迅研究,一九六二年以前,先生搜集的鲁迅研究资料,竟占到总量的七八十“文革”以后,先生果断地放弃了鲁迅,而转到山西几位著名作家的研究上,第一个选择了赵树理,第二个,便是狂飙社山西几位作家。高长虹是被当作“坏青年的典型”和“反对鲁迅的急先锋”看待的,这一点先生很清楚,但先生认为,事实究竟如何,不能听信他人,必须自己调查研究,做出独立的判断。即使不被人承认,也要搞下去。因为历史是很长的,任何科学研究成果总有得到确认的一天。台湾有位著名作家,也是搞现代文学研究的,名叫张放,跟先生通信十多年了,他就对先生搞高长虹这么个冷门人物有些不理解。可先生说:“正因为人们都不知道这个人,而高长虹又确有重要成就和贡献值得人们关注他,研究他,为他在文学史上争一席之地,我才搞他。如果有人去搞他,我反而可能转过头来,另寻一块处女地。我最看不起的一种品格,是王小二过年,看隔壁子。或者大家一哄而起,别人搞什么,就跟在人家屁股后边,也搞什么。这样的做法,恕我不客气地说,是丢掉了自我。”
先生的话让我恍然大悟,人间最缺少的就是沙漠里种树的人,如果学说界都如先生一样,保持公正的态度,用生命的泉水浇灌一棵树,沙漠就变成了绿洲。先生就如同沙漠中的垦荒者,不热衷于往“闹市”里拥挤,专事冷僻。世人都愿给胜者喝彩,却对埋没受冷落的灵魂坐视不救。而先生这种硬性的骨骼专为有为而受冷的人摇旗呐喊,实在是一种奇特的人格。我捧着先生亲笔提字赠送我新出版的高鲁冲突一书肃然起敬!一个有为而被历史遗忘的人,一颗闪光而遭到冷落的灵魂,在先生的笔下重新鲜活起来。高长虹与鲁迅之间的是是非非真相大白。先生就像文坛中秉公而断的“法官”让歪曲的事实得到评判,让受屈的灵魂得到抚慰。唯独没有对自己的付出所得而考虑,却是对自己毕生的努力,为历史填充了空白而心安。
先生更重要的品格是:实事求是,对时下的“炒作”颇为厌恶。先生喜欢那种不慕名利,埋头苦干的人。几年前先生针对中华读书报上的一篇文章好书曾经无人喝彩有感而发,写了一篇好的,不一定是有名的对学说界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与批判!文章中,曾有这么一段话:
“写书评,不应当从个人的好恶出发,也不应当考虑评论对象跟自己的关系如何。出发点只能是应不应该,或应该如何去评。一本书出版了,你认为应当评介,就及时写出来,不写出来,应该认为是自己的失职。相反,一本书不值得评介,或不值得给予较高的评价,即使是自己的熟人、朋友写的书,过头的话也绝对不说,这才对得起读者,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再者,发表书评的报刊,也应该以“应不应该”作为自己的最高标准和职业道德。据说有些书评报刊是有偿发表的,这就离公德太远了,而沾了铜锈气。我想,只有大大增加书评和改进书评“好书无人喝彩”的现象才会慢慢减少,以至不成为一种“现象”
静静地,我想着先生安静、慈和的表情,气定神闲,没有参杂任何市场气与市侩气。我从而想到,灵魂有不同的颜色,精神有不尽相同的高度,有多少人在“交易市场”里,把自己的灵魂与才华拍卖得有声有色。而先生面对乌烟瘴气的生存物态,从来没有侵蚀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神态。他保持了公正,无私的批评原则,对前辈的挖掘和晚辈的推荐责无旁贷。坚守内心的宁静,过着简朴的生活。于是我看到了沙漠中一片簇新的绿洲!我并且看到了黄昏的美丽,我也仿佛听到了先生心界的声音:静静地飘落着雪花,一层盖过一层,心界里洁净无暇,看不到任何杂质,但这不是冷漠,而是饱含着内里的热情,孕育着春天的景致,是孜孜不倦思索的特征!随着四季的轮回,生理年龄在不断增长,心理年龄依然年轻。哦,和顺积中,温润自见。人具玉德,品别至高。我终于意识到,先生何以对我这个不名不响的陌生作者有着如此热诚的含义了。这让我由衷地感叹:人生得一良师足矣!不仅是艺术上的指引,更在于人格精神的渗透!
雅居阁沉思录
二00七年十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