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二章 草场案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看书文学 www.kan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今天这四章,是第一卷的最后四章,请大家千万别错过,明天开始进入第二卷!感谢一直默默订阅、推荐的亲们,感谢!)
当陈知浩火速赶到兵部时,却被告知,御史台的官员刚刚来驾部司拿走了草场核准的相关文书!
陈知浩呆立在兵部官衙,再也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做什么了,他想到了传说中的乘云骓,在陇南现世的乘云骓,作为大永祥瑞之兆的乘云骓。
祥瑞之兆的乘云骓,却是他和张星华覆灭的开始!
乘云骓在陇南出现,不是偶然,也不是意外了,而是有人故意为之,目的,就是为了让朝廷提前点阅陇南,在太仆寺和兵部还没抹平所有事情之前,将陇南牧马的真实情况在天下人面前捅出来!
这么说来,乘云骓现世必定是假的,而是有人在陇南设局!
是谁那么大的手笔,利用传说做的乘云骓,夺天下人的眼光来盯着陇南牧马?现在,谁也没有那个手眼通天的本事,来遮掩陇南的情况了!
大势已去,大势已去……此刻,涌在陈知浩心头的,就是反复出现的这几个字了。
当张星华得知草场核准文书已被御史台的官员拿走时,吓得大张的嘴巴怎么都合不上,任凭小儿子张聪在一旁怎么呼号,张星华都没有反应。
张聪便觉得有些不对劲,父亲怎么呆立在一旁,现在应该想办法啊,应该马上去二皇子府和二皇子一系的官员商量办法啊,一定要将草场的事掩盖住,怎么可能愣住了?
这个时候他开始有些悔恨自己为了陇南之财而乱用父亲的印鉴了,当他看见张星华口角歪斜口吐涎沫时,更是心慌得大叫了起来:“父亲中风了!父亲中风了!”
太仆少卿张星华中风不省人事。几乎是同时间,兵部尚书陈知浩病重,这样的消息瞬间传遍京兆。不少好事的官员还打听到张星华和陈知浩之所以会这样,是在御史台拿走了驾部司的草场文书之后。难道那些草场文书有什么不妥?
上官承佑知道张星华和陈知浩相继出事的消息简直惊呆了,这是他最为倚重的两方势力,一是他母族,一是他妻族,怎么现在都出事?那么他怎么办?他的帝位怎么办?
上官承佑惊惶无措,此时他还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他连乘云骓都不太关注。更加不知道陇南草场的事情,而宫里的德妃也知道了娘家兄长中风的事情,正哭得死去活来。
上官承佑先是赶去了舅父家,看见张星华口角歪斜昏迷的样子。上官承佑简直无法相信。
早两天舅父还来跟他说要去陇南一趟,那是舅父还是意气风发的,还说等陇南的事一了,就会上书请立太子,现在舅父怎么会这样?
当他从张聪口中得知陇南草场、徭役、税赋等可能出现的问题时。脸色也和张星华一样煞白了,他再糊涂再平庸,也知道马政对于大永朝廷来说是有多重要!
现在设计虚设草场、谎报徭役等诸多问题,怎么会这样?陇南礼县不是有乘云骓现世了吗?怎么这里面有舅父的不法证据?还牵涉到了岳祖父,怎么会这样?
上官承佑浑浑噩噩的。又去了兵部尚书府。
陈知浩仿佛老了十来岁,他的年纪本来就不小了,三年丁忧才重任兵部尚书之职,现在还不到一年,就出现了陇南草场这样重大的事情。
这对他来说是个极大的打击,加上六月酷暑将来,陈知浩心中郁结,一下就病倒了。
“祖父,你才重新任职不到一年,就算陇南草场出现了问题,也只能追究前兵部尚书卞之和的责任,和您是无关的,您可要振作精神,一定要在父皇面前推拒了这一点。”上官承佑惧怕地说道。
舅父中风昏迷已经没有什么用了,现在他绝对不能失去陈知浩这个助力,他想到了祸水东引之策。
“殿下,微臣老了,原先还以为能助殿下一臂之力,却不想,正是害了殿下啊。微臣有愧,微臣有愧啊。”陈知浩忍不住老泪纵横。
上官承佑能想到的问题,他早就想到了,但是,现在,真的入局了!
在御史台拿走草场核准的文书之后,他惊恐地从驾部司官员口中得知,卞之和就任兵部尚书期间,根本就没有理会过陇南马政的事情,也没有核准过任何一个草场。
卞之和在陇南马政上虽然无作为,但是手脚干净得很。换言之,御史台拿走的文书,全是有陈知浩核准的印鉴的!
原本陈知浩还在为卞之和乖乖让出兵部尚书这个位置而沾沾自喜,认为卞之和这是畏惧二皇子之势,也颇识时务地没有在兵部尚书的位置上多逗留。
原来,卞之和早就在兵部给自己挖了一个陷阱,就等着自己跳下去了!而自己,真的是乖乖跳下去了,还跳得无比欢欣,真是世上第一蠢人!
这样的自己,还怎么能辅助二皇子呢?
陈知浩的脸色颓败,想到了重新任职以来的种种事情,忍不住老泪纵横。
大厦将倾再无可扶持,大势已去了!只等陇南点阅的结果一出,就知道等待自己的,会是什么了。
很快,陇南八百里加急文书就到达京兆,言及““虚设草场,谎报军马,实所有者不过三一,若我朝急需军马,数必不补,溃败可期。”!
原来,陇南行太仆寺、苑马寺虚设草场、谎报徭役、冒领饷银的情况,比张星华等人所以为的还要严重!
每年服草场之役的陇南百姓越来越来,缴纳的牧马税也一年比一年重,而户部下发的牧马之财也在逐年增加。现在调查结果已经出了,草场都是虚设的,虚设的草场数量竟然是实际草场数量的三倍!
那么,那些服徭役的百姓哪里去了?那些牧马赋税哪里去了?户部下发的钱财哪里去了?
太仆寺丞文远山和库部郎中宋去疾在核准了草场数量之后,惊得连文书都拿不住了。而一旁,则是御史台官员铁青的脸色,和数量众多的马贩。他们也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事实上,没有这些马贩的协助。监察御史没那么快就能核准陇南草场的准确之数。
为了乘云骓,这些马贩心中的热诚和动力那是前所未有地高涨,主动自发去帮助这些官员核准草场的数量,他们都想最先找到乘云骓。就这样,竟然成了监察御史核查的助力!
乘云骓,额青蹄白,浑身黑亮。青润似碧玉,如果它们藏在草场里面,一定能找到的,而且非常容易找到!
因此。一个个具体草场的情况,通过这些马贩的转达、通过这些马贩的互通,被整个大永百姓知道!
所有的百姓都知道了,礼县的草场没有乘云骓,整个礼县有草场十二个。另外八个都是空的;康县的草场也没有乘云骓。康县的十八个草场都找过,而文书上的二十九个,根本就是没有!……
这样的消息从陇南传出去,经陇右道、关内道,散发到江南道、河内道和京兆一带。现在,大永的百姓都知道陇南牧政的具体情况了!
太仆寺、兵部和御史台的官员没有在陇南找到乘云骓,而且他们也顺便地知道了,原来陇南虚设的数量竟然有那么多,陇南马政竟然那么*混乱,那怎么得了?!这是一国之大灾啊!
找不到乘云骓的失望、愤恨全部发泄在对陇南马政的不满之上,蜂拥至陇南的大永马贩,甚至当场就将陇南牧马监的官衙打砸一通!
他们是深受草场虚设之苦的一群人。怪不得陇南的马匹年年减少,怪不得他们贩马的成本年年增加,怪不得他们这些马贩多年来一直穷困潦倒,原来草场根本就是虚设的,陇南的马匹根本就是虚假的!
草场没有,乘云骓自然就没有了,怪不得,怪不得!陇南的马政这么混乱这么*,乘云骓是祥瑞之兆,怎么会出现在陇南呢?
不对,或许乘云骓就是这么一现,是要朝廷和百姓都知道陇南马政的真实情况啊,这才是乘云骓出现的原因,这就是祥瑞之兆啊!
一时间,百姓口口相传,对乘云骓的传说更加深信不疑。他们对乘云骓越是推崇,对陇南马政越是愤怒!
随即,所有百姓的目光都转向了长泰帝,想看看长泰帝会如何处置太仆寺和兵部的官员。
众怒难犯,更可况是全国百姓都在盯着京兆的旨意?长泰帝心中是震怒不已。
在陇南找不到乘云骓,这已经够失望的,竟然还出现了那么严重的问题!幸好发现得早,若是大永有战事,那朝廷不是没可用之军马?
正如陇南文书描述的一样”溃败可期“,这陇南马政,是要朕背负昏君的污名啊!
长泰帝下令,将太仆正卿范中曦、少卿张星华、兵部尚书陈知浩、陇南行太仆寺卿张思远等一干官员夺职下狱!
同时令陇右道观察使丁文瀚和陇右卫大将军蒋博文审理陇马政情况,务必要查清理明陇南马政的情况,一定要找出那些服徭役的百姓,也要理清牧马赋税使用情况,更要追回户部下拨的钱银。
至此,马政官场大地动,从京兆太仆寺、兵部,到各地的行太仆寺、苑马寺,一大批大大小小的官员被夺职问责。
因为长泰帝下令彻查此案时正是六月初一,所以后世史官称这次陇南马政为“六朔弊案”。
但这“六朔弊案”是从点阅草场而起的,草场是这弊案的关键,所以更多人称之为“草场案”。
震惊朝野的草场案,发生在长泰四十年。最先,是因为陇南礼县有乘云骓现世,而后,世人才知道陇南马政。
由此,乘云骓的传说再度成为大永百姓乐道的传奇。
ps:
一更!推荐萧七七的书:《丑医》/qyqfav前世死得惨烈,这辈子“没脸”“没钱”但她懂医识药有空间逃出黑暗乞丐组织,种药行医发家致富却总牵扯到一些莫名其妙的人和事她只想过自己的富足小日子,为嘛会这么难呢?
...
(今天这四章,是第一卷的最后四章,请大家千万别错过,明天开始进入第二卷!感谢一直默默订阅、推荐的亲们,感谢!)
当陈知浩火速赶到兵部时,却被告知,御史台的官员刚刚来驾部司拿走了草场核准的相关文书!
陈知浩呆立在兵部官衙,再也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做什么了,他想到了传说中的乘云骓,在陇南现世的乘云骓,作为大永祥瑞之兆的乘云骓。
祥瑞之兆的乘云骓,却是他和张星华覆灭的开始!
乘云骓在陇南出现,不是偶然,也不是意外了,而是有人故意为之,目的,就是为了让朝廷提前点阅陇南,在太仆寺和兵部还没抹平所有事情之前,将陇南牧马的真实情况在天下人面前捅出来!
这么说来,乘云骓现世必定是假的,而是有人在陇南设局!
是谁那么大的手笔,利用传说做的乘云骓,夺天下人的眼光来盯着陇南牧马?现在,谁也没有那个手眼通天的本事,来遮掩陇南的情况了!
大势已去,大势已去……此刻,涌在陈知浩心头的,就是反复出现的这几个字了。
当张星华得知草场核准文书已被御史台的官员拿走时,吓得大张的嘴巴怎么都合不上,任凭小儿子张聪在一旁怎么呼号,张星华都没有反应。
张聪便觉得有些不对劲,父亲怎么呆立在一旁,现在应该想办法啊,应该马上去二皇子府和二皇子一系的官员商量办法啊,一定要将草场的事掩盖住,怎么可能愣住了?
这个时候他开始有些悔恨自己为了陇南之财而乱用父亲的印鉴了,当他看见张星华口角歪斜口吐涎沫时,更是心慌得大叫了起来:“父亲中风了!父亲中风了!”
太仆少卿张星华中风不省人事。几乎是同时间,兵部尚书陈知浩病重,这样的消息瞬间传遍京兆。不少好事的官员还打听到张星华和陈知浩之所以会这样,是在御史台拿走了驾部司的草场文书之后。难道那些草场文书有什么不妥?
上官承佑知道张星华和陈知浩相继出事的消息简直惊呆了,这是他最为倚重的两方势力,一是他母族,一是他妻族,怎么现在都出事?那么他怎么办?他的帝位怎么办?
上官承佑惊惶无措,此时他还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他连乘云骓都不太关注。更加不知道陇南草场的事情,而宫里的德妃也知道了娘家兄长中风的事情,正哭得死去活来。
上官承佑先是赶去了舅父家,看见张星华口角歪斜昏迷的样子。上官承佑简直无法相信。
早两天舅父还来跟他说要去陇南一趟,那是舅父还是意气风发的,还说等陇南的事一了,就会上书请立太子,现在舅父怎么会这样?
当他从张聪口中得知陇南草场、徭役、税赋等可能出现的问题时。脸色也和张星华一样煞白了,他再糊涂再平庸,也知道马政对于大永朝廷来说是有多重要!
现在设计虚设草场、谎报徭役等诸多问题,怎么会这样?陇南礼县不是有乘云骓现世了吗?怎么这里面有舅父的不法证据?还牵涉到了岳祖父,怎么会这样?
上官承佑浑浑噩噩的。又去了兵部尚书府。
陈知浩仿佛老了十来岁,他的年纪本来就不小了,三年丁忧才重任兵部尚书之职,现在还不到一年,就出现了陇南草场这样重大的事情。
这对他来说是个极大的打击,加上六月酷暑将来,陈知浩心中郁结,一下就病倒了。
“祖父,你才重新任职不到一年,就算陇南草场出现了问题,也只能追究前兵部尚书卞之和的责任,和您是无关的,您可要振作精神,一定要在父皇面前推拒了这一点。”上官承佑惧怕地说道。
舅父中风昏迷已经没有什么用了,现在他绝对不能失去陈知浩这个助力,他想到了祸水东引之策。
“殿下,微臣老了,原先还以为能助殿下一臂之力,却不想,正是害了殿下啊。微臣有愧,微臣有愧啊。”陈知浩忍不住老泪纵横。
上官承佑能想到的问题,他早就想到了,但是,现在,真的入局了!
在御史台拿走草场核准的文书之后,他惊恐地从驾部司官员口中得知,卞之和就任兵部尚书期间,根本就没有理会过陇南马政的事情,也没有核准过任何一个草场。
卞之和在陇南马政上虽然无作为,但是手脚干净得很。换言之,御史台拿走的文书,全是有陈知浩核准的印鉴的!
原本陈知浩还在为卞之和乖乖让出兵部尚书这个位置而沾沾自喜,认为卞之和这是畏惧二皇子之势,也颇识时务地没有在兵部尚书的位置上多逗留。
原来,卞之和早就在兵部给自己挖了一个陷阱,就等着自己跳下去了!而自己,真的是乖乖跳下去了,还跳得无比欢欣,真是世上第一蠢人!
这样的自己,还怎么能辅助二皇子呢?
陈知浩的脸色颓败,想到了重新任职以来的种种事情,忍不住老泪纵横。
大厦将倾再无可扶持,大势已去了!只等陇南点阅的结果一出,就知道等待自己的,会是什么了。
很快,陇南八百里加急文书就到达京兆,言及““虚设草场,谎报军马,实所有者不过三一,若我朝急需军马,数必不补,溃败可期。”!
原来,陇南行太仆寺、苑马寺虚设草场、谎报徭役、冒领饷银的情况,比张星华等人所以为的还要严重!
每年服草场之役的陇南百姓越来越来,缴纳的牧马税也一年比一年重,而户部下发的牧马之财也在逐年增加。现在调查结果已经出了,草场都是虚设的,虚设的草场数量竟然是实际草场数量的三倍!
那么,那些服徭役的百姓哪里去了?那些牧马赋税哪里去了?户部下发的钱财哪里去了?
太仆寺丞文远山和库部郎中宋去疾在核准了草场数量之后,惊得连文书都拿不住了。而一旁,则是御史台官员铁青的脸色,和数量众多的马贩。他们也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事实上,没有这些马贩的协助。监察御史没那么快就能核准陇南草场的准确之数。
为了乘云骓,这些马贩心中的热诚和动力那是前所未有地高涨,主动自发去帮助这些官员核准草场的数量,他们都想最先找到乘云骓。就这样,竟然成了监察御史核查的助力!
乘云骓,额青蹄白,浑身黑亮。青润似碧玉,如果它们藏在草场里面,一定能找到的,而且非常容易找到!
因此。一个个具体草场的情况,通过这些马贩的转达、通过这些马贩的互通,被整个大永百姓知道!
所有的百姓都知道了,礼县的草场没有乘云骓,整个礼县有草场十二个。另外八个都是空的;康县的草场也没有乘云骓。康县的十八个草场都找过,而文书上的二十九个,根本就是没有!……
这样的消息从陇南传出去,经陇右道、关内道,散发到江南道、河内道和京兆一带。现在,大永的百姓都知道陇南牧政的具体情况了!
太仆寺、兵部和御史台的官员没有在陇南找到乘云骓,而且他们也顺便地知道了,原来陇南虚设的数量竟然有那么多,陇南马政竟然那么*混乱,那怎么得了?!这是一国之大灾啊!
找不到乘云骓的失望、愤恨全部发泄在对陇南马政的不满之上,蜂拥至陇南的大永马贩,甚至当场就将陇南牧马监的官衙打砸一通!
他们是深受草场虚设之苦的一群人。怪不得陇南的马匹年年减少,怪不得他们贩马的成本年年增加,怪不得他们这些马贩多年来一直穷困潦倒,原来草场根本就是虚设的,陇南的马匹根本就是虚假的!
草场没有,乘云骓自然就没有了,怪不得,怪不得!陇南的马政这么混乱这么*,乘云骓是祥瑞之兆,怎么会出现在陇南呢?
不对,或许乘云骓就是这么一现,是要朝廷和百姓都知道陇南马政的真实情况啊,这才是乘云骓出现的原因,这就是祥瑞之兆啊!
一时间,百姓口口相传,对乘云骓的传说更加深信不疑。他们对乘云骓越是推崇,对陇南马政越是愤怒!
随即,所有百姓的目光都转向了长泰帝,想看看长泰帝会如何处置太仆寺和兵部的官员。
众怒难犯,更可况是全国百姓都在盯着京兆的旨意?长泰帝心中是震怒不已。
在陇南找不到乘云骓,这已经够失望的,竟然还出现了那么严重的问题!幸好发现得早,若是大永有战事,那朝廷不是没可用之军马?
正如陇南文书描述的一样”溃败可期“,这陇南马政,是要朕背负昏君的污名啊!
长泰帝下令,将太仆正卿范中曦、少卿张星华、兵部尚书陈知浩、陇南行太仆寺卿张思远等一干官员夺职下狱!
同时令陇右道观察使丁文瀚和陇右卫大将军蒋博文审理陇马政情况,务必要查清理明陇南马政的情况,一定要找出那些服徭役的百姓,也要理清牧马赋税使用情况,更要追回户部下拨的钱银。
至此,马政官场大地动,从京兆太仆寺、兵部,到各地的行太仆寺、苑马寺,一大批大大小小的官员被夺职问责。
因为长泰帝下令彻查此案时正是六月初一,所以后世史官称这次陇南马政为“六朔弊案”。
但这“六朔弊案”是从点阅草场而起的,草场是这弊案的关键,所以更多人称之为“草场案”。
震惊朝野的草场案,发生在长泰四十年。最先,是因为陇南礼县有乘云骓现世,而后,世人才知道陇南马政。
由此,乘云骓的传说再度成为大永百姓乐道的传奇。
ps:
一更!推荐萧七七的书:《丑医》/qyqfav前世死得惨烈,这辈子“没脸”“没钱”但她懂医识药有空间逃出黑暗乞丐组织,种药行医发家致富却总牵扯到一些莫名其妙的人和事她只想过自己的富足小日子,为嘛会这么难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