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章取消封地的条件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星门、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
一秒记住【看书文学 www.kan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两百九十章取消封地的条件
事情太大,李适不敢接话。何浩然知道这些人对他不感冒,平时很少发言,有什么事先和李适商量,由李适说出去。本以为他这个方法能打动众王侯,没想到对方又老调重弹,说起义王之事。
李庸说得很有道理,李豫就算想发怒也发不出来,忍着怒气问:
“皇爷,你想要让浩然受什么惩罚?”
“皇上,不是我想要他受什么惩罚。要是我的话能算数?不说这些。”李庸小小教训了一下李豫,心情大好:
“我听说以前杀元恕之时,皇上就曾经说过,让何浩然离开朝廷。如今纸也研究出来,商盟之事也办成功,都快过去一年,他还在朝堂上指手画脚。皇上说过的话不可视同儿戏,我们的意思和当时的元载差不多,看见他就会想起李之死。不想再看见他了,有他在,我们不会配合朝廷搞取消封地制,除非他被贬出京城,有多远贬多远。”
李豫气得从龙椅上站起来,见他就要发怒,何浩然插进来:
“韩王祖,要是我被远贬出京,你们就答应削减卫队之事?”
“加上太子刚才的条件,我们答应。”
出这个主意之人,是一个叫李子峰的年青县子,他们这些天同样计穷,大家除了回去睡觉,都在韩王府想办法。李子峰说:
“不管太子也好各大臣也好,他们中最关键的还是何浩然。要撬开何浩然的嘴,恐怕天下很难有人办到,不如将他踢出去。没有他挡路,什么事都好办。”
李子峰的话说出,大家已经懂了一半,李大喜:
“子峰贤侄,现在皇上当他成无价之宝,怕踢太子出去也不会踢他,有什么办法能踢他出去?”
“方法其实很简单,”李子峰看了眼义王府几人:
“无论义王之死有没有阴谋,起码是因为何浩然,可以说是被何浩然气死的。无论他如何狡辩,都推不脱其罪。我们就以此来说事,有理有据,皇上也不得不理会。”
李默恨声说:“子峰贤侄说得不错,但绝不能便宜了何浩然。要是贬他去边地,只会是如鱼得水,你觉得应该贬去什么地方?”
李子峰终于沉默一会,突然像中奖似的大叫一声:
“我想到一个地方,他不是封地在汲县吗?就算封地被取消,名头仍在,他还是叫汲县侯。不如让他去卫州一带?”
从未出过主意的李子峰这次立了大功,他的主意大家一致通过。卫州一带离河朔三镇很近,那三个地方,幽州虽然交还朝廷,仍是十分复杂。另外两个地方就不说了,朝廷的政令也可以无视。要是他只身前往,稍动些手脚,保证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见何浩然本人出面,大家的心自然一紧,生怕李庸被他打败。
“卫队之事能解决,那就剩下最后一事。韩王祖,朝廷事先已有规定,王侯继承之法绝不会改。只有世袭身份的王侯,才享有代代传承。如果这件事你答应,不出十天我一定离开京城。”
“不行,”不待李庸回答,冲动的李站出来反对:
“不过是薪俸制而已,又不是封地制,对我大唐根本没什么影响。卫队之事可以让步,但如今实行薪俸制,必须大家都可以世袭。”
“襄王说得不错,不过是领一点朝廷的银子,又不占农户地方,我们绝不答应以前的继承之法。”
何浩然这个捅蜂人,又将一个大马蜂窝捅翻,一时间朝堂上尽是王侯的声音。其他的大臣也不帮忙,他们也想这样,虽然现在没爵位,万一以后得到呢?
李豫气不过,又拍桌子又怒吼,总算是将大家镇住。
“领一点朝廷的银子?你们可知道,以前我大唐的税赋不到两千万,只是你们就占了十分之一,还想全都成为世袭制?”
众王侯没有接话,但看样子也没鸟李豫。何浩然比李豫要文明得多,直接将这些王侯无视,拿出一张报纸问张延赏:
“张相,不知昨日的京城日报你看没看?”
现在的报纸这些官员哪会不看?张延赏能当宰相智商绝不是盖的,恍然接道:
“看了,那个叫新人类的作者太大胆了,也不怕人弹劾。”
“臣正准备今日向皇上说此事,”李豫还有些发懵,卢杞站出来,同样拿着一张报纸:
“这篇名叫:三讳之制可以休也,实在太大胆了,臣请皇上下旨彻查。”
李豫这几天为取消封地制之事焦虑,哪有心情看报,摸了摸额头问:
“卢爱卿,他写什么了?”
卢杞像交作业似的将报纸呈上,解释道:
“自古以来: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德孝之举,任何朝代无不遵从。他居然找了不少歪理,说什么如果父亲名叫仁,要是遵从避讳,儿女皆不能做人这些话来。甚至还敢拿太宗出来说事,说以后天下皆不能言民,实在是大胆之极。”
李豫呆住了,三讳之制他当然知道,比如他叫李豫,谁要是敢取豫为名的,轻者坐牢,重者砍头,以前叫这名字的也要改,连说都不能说。只有李世民这名字没办法,民这东西大家都挂在嘴上,只要不取这名字就可以了。
人家说得很有道理,他也不知说什么好,李庸冷哼一声:
“这就是办邸报的好处,一个个全养成了刁民。以后我看祖宗的名字,怕在民间会出现不少,到时候看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趁现在还来得及,该抓的抓该杀的杀,最好封禁邸报。”
何浩然理了个头,张延赏知道怎么理下去,他对李豫说:
“皇上,不过是些言论而已,万不可因此受人与罪。此人虽有不敬,但说的话并不是没道理。他说我大唐一共才三万字,要是遵从三讳,千万年后我大唐还有多少字可用?一代代积累,将会对我大唐文化极为不利。任何东西都一样,就好比给王侯每年两百多万,要是全变成世袭,以后倾尽全国之税,也难填补这个窟窿。”
“啊!”不少官员和王侯惊叫一声,说了半天居然是说这事?李豫十分感动,用最快速度看完那篇文章,长叹一声念道:
“敬孝皆存于心,岂是字语可以代之?写得好,写得很好。传朕令:以后三讳之制,愿遵则遵,不愿者不可勉强,更不可因此言罪。就算他们要取朕这豫字,只管取好了,不可阻止。”
大家呆了片刻,很快众王侯齐整地朝他跪下:
“皇上不可啊!这样做岂不是乱套了?要是人人都用祖宗之名,以后这?这就是对祖宗最大的不敬。”
他们实在没什么好说的,只好老调重弹,拿大不敬说事。李豫当然知道他们的想法,本就要敲山震虎,大手一挥:
“朕已经决定,什么大不敬?那些心怀叵测之人,何尝不是遵从避讳?结果如何?敬孝皆存于心,岂是字语可以代之?朕觉得这个新人类没错,应该嘉奖。”
何浩然暗自笑了笑,也不知是哪尊大神,取了个新人类为笔名。登报的作者都不用实名,上面的笔名简直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众王侯见事不可为,士气受到严重打击。李适趁机问李庸:
“皇祖,刚才张相之言你认为如何?”
所有人的怒火全转移在张延赏身上,他倒是平静,气定神闲抱着双手。可能怕他是一时冲动,李庸反问他:
“张大人,你刚才的话简直是危言耸听。何浩然不是说社会在发展,以后我大唐只会越来越富裕吗?再怎么样,朝廷发那点年俸没问题吧?你说是不是?”
张延赏长叹一声说:“韩王爷,积土成山、积水成河,这个道理人人皆知。现在我大唐有五百多个王侯,就如滚雪球只会越滚越大。就算以后朝廷付得起这笔银子,百姓的负担只会越来越重。为我大唐以后能千秋万载,还望王爷能断绝此念。”
李庸呆了半响,这些道理他怎么会不懂?只是有些不甘,看向罪魁祸首何浩然。
“你准备去什么地方?”
“父皇叫儿臣去什么地方,儿臣就去什么地方。不过前提是你们要答应朝廷这些条件,配合执行取消封地制一事。”
麻烦踢给李豫,李豫心里有一万个理由不想何浩然离开。以前答应元载之事,他都快搞忘记了。但要是能将取消封地制解决,就让他出去散散心也没什么不可以。
他想了一个地方,觉得还不错,叹声说:
“出去了解一下民情也好,你不是在江南东道有酒厂和琉璃厂吗?就去杭州任刺史吧!”
“多谢父皇,”李水音一点不避讳,赶忙上前替何浩然答应。杭州这种地方她虽没去过,常听人提起,比与京城别有一番风味。
李庸瞟了她一眼冷笑道:“杭州?皇上为什么不让他出任洛阳留守?那不更舒服?”
李豫带着十二分不满看向李庸:“杭州离京也不近了,皇爷,你觉得他去什么地方好?莫非去边地?”
“边地条件太差,我还做不出那种事来。”李庸淡声说出一个地方:
“卫州,他不是汲县侯吗?封地取消但名头还在,那里更适合他。凭他的年纪,如果去汲县可为一县之长,如果去卫州可为一主薄。”
第两百九十章取消封地的条件
事情太大,李适不敢接话。何浩然知道这些人对他不感冒,平时很少发言,有什么事先和李适商量,由李适说出去。本以为他这个方法能打动众王侯,没想到对方又老调重弹,说起义王之事。
李庸说得很有道理,李豫就算想发怒也发不出来,忍着怒气问:
“皇爷,你想要让浩然受什么惩罚?”
“皇上,不是我想要他受什么惩罚。要是我的话能算数?不说这些。”李庸小小教训了一下李豫,心情大好:
“我听说以前杀元恕之时,皇上就曾经说过,让何浩然离开朝廷。如今纸也研究出来,商盟之事也办成功,都快过去一年,他还在朝堂上指手画脚。皇上说过的话不可视同儿戏,我们的意思和当时的元载差不多,看见他就会想起李之死。不想再看见他了,有他在,我们不会配合朝廷搞取消封地制,除非他被贬出京城,有多远贬多远。”
李豫气得从龙椅上站起来,见他就要发怒,何浩然插进来:
“韩王祖,要是我被远贬出京,你们就答应削减卫队之事?”
“加上太子刚才的条件,我们答应。”
出这个主意之人,是一个叫李子峰的年青县子,他们这些天同样计穷,大家除了回去睡觉,都在韩王府想办法。李子峰说:
“不管太子也好各大臣也好,他们中最关键的还是何浩然。要撬开何浩然的嘴,恐怕天下很难有人办到,不如将他踢出去。没有他挡路,什么事都好办。”
李子峰的话说出,大家已经懂了一半,李大喜:
“子峰贤侄,现在皇上当他成无价之宝,怕踢太子出去也不会踢他,有什么办法能踢他出去?”
“方法其实很简单,”李子峰看了眼义王府几人:
“无论义王之死有没有阴谋,起码是因为何浩然,可以说是被何浩然气死的。无论他如何狡辩,都推不脱其罪。我们就以此来说事,有理有据,皇上也不得不理会。”
李默恨声说:“子峰贤侄说得不错,但绝不能便宜了何浩然。要是贬他去边地,只会是如鱼得水,你觉得应该贬去什么地方?”
李子峰终于沉默一会,突然像中奖似的大叫一声:
“我想到一个地方,他不是封地在汲县吗?就算封地被取消,名头仍在,他还是叫汲县侯。不如让他去卫州一带?”
从未出过主意的李子峰这次立了大功,他的主意大家一致通过。卫州一带离河朔三镇很近,那三个地方,幽州虽然交还朝廷,仍是十分复杂。另外两个地方就不说了,朝廷的政令也可以无视。要是他只身前往,稍动些手脚,保证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见何浩然本人出面,大家的心自然一紧,生怕李庸被他打败。
“卫队之事能解决,那就剩下最后一事。韩王祖,朝廷事先已有规定,王侯继承之法绝不会改。只有世袭身份的王侯,才享有代代传承。如果这件事你答应,不出十天我一定离开京城。”
“不行,”不待李庸回答,冲动的李站出来反对:
“不过是薪俸制而已,又不是封地制,对我大唐根本没什么影响。卫队之事可以让步,但如今实行薪俸制,必须大家都可以世袭。”
“襄王说得不错,不过是领一点朝廷的银子,又不占农户地方,我们绝不答应以前的继承之法。”
何浩然这个捅蜂人,又将一个大马蜂窝捅翻,一时间朝堂上尽是王侯的声音。其他的大臣也不帮忙,他们也想这样,虽然现在没爵位,万一以后得到呢?
李豫气不过,又拍桌子又怒吼,总算是将大家镇住。
“领一点朝廷的银子?你们可知道,以前我大唐的税赋不到两千万,只是你们就占了十分之一,还想全都成为世袭制?”
众王侯没有接话,但看样子也没鸟李豫。何浩然比李豫要文明得多,直接将这些王侯无视,拿出一张报纸问张延赏:
“张相,不知昨日的京城日报你看没看?”
现在的报纸这些官员哪会不看?张延赏能当宰相智商绝不是盖的,恍然接道:
“看了,那个叫新人类的作者太大胆了,也不怕人弹劾。”
“臣正准备今日向皇上说此事,”李豫还有些发懵,卢杞站出来,同样拿着一张报纸:
“这篇名叫:三讳之制可以休也,实在太大胆了,臣请皇上下旨彻查。”
李豫这几天为取消封地制之事焦虑,哪有心情看报,摸了摸额头问:
“卢爱卿,他写什么了?”
卢杞像交作业似的将报纸呈上,解释道:
“自古以来: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德孝之举,任何朝代无不遵从。他居然找了不少歪理,说什么如果父亲名叫仁,要是遵从避讳,儿女皆不能做人这些话来。甚至还敢拿太宗出来说事,说以后天下皆不能言民,实在是大胆之极。”
李豫呆住了,三讳之制他当然知道,比如他叫李豫,谁要是敢取豫为名的,轻者坐牢,重者砍头,以前叫这名字的也要改,连说都不能说。只有李世民这名字没办法,民这东西大家都挂在嘴上,只要不取这名字就可以了。
人家说得很有道理,他也不知说什么好,李庸冷哼一声:
“这就是办邸报的好处,一个个全养成了刁民。以后我看祖宗的名字,怕在民间会出现不少,到时候看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趁现在还来得及,该抓的抓该杀的杀,最好封禁邸报。”
何浩然理了个头,张延赏知道怎么理下去,他对李豫说:
“皇上,不过是些言论而已,万不可因此受人与罪。此人虽有不敬,但说的话并不是没道理。他说我大唐一共才三万字,要是遵从三讳,千万年后我大唐还有多少字可用?一代代积累,将会对我大唐文化极为不利。任何东西都一样,就好比给王侯每年两百多万,要是全变成世袭,以后倾尽全国之税,也难填补这个窟窿。”
“啊!”不少官员和王侯惊叫一声,说了半天居然是说这事?李豫十分感动,用最快速度看完那篇文章,长叹一声念道:
“敬孝皆存于心,岂是字语可以代之?写得好,写得很好。传朕令:以后三讳之制,愿遵则遵,不愿者不可勉强,更不可因此言罪。就算他们要取朕这豫字,只管取好了,不可阻止。”
大家呆了片刻,很快众王侯齐整地朝他跪下:
“皇上不可啊!这样做岂不是乱套了?要是人人都用祖宗之名,以后这?这就是对祖宗最大的不敬。”
他们实在没什么好说的,只好老调重弹,拿大不敬说事。李豫当然知道他们的想法,本就要敲山震虎,大手一挥:
“朕已经决定,什么大不敬?那些心怀叵测之人,何尝不是遵从避讳?结果如何?敬孝皆存于心,岂是字语可以代之?朕觉得这个新人类没错,应该嘉奖。”
何浩然暗自笑了笑,也不知是哪尊大神,取了个新人类为笔名。登报的作者都不用实名,上面的笔名简直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众王侯见事不可为,士气受到严重打击。李适趁机问李庸:
“皇祖,刚才张相之言你认为如何?”
所有人的怒火全转移在张延赏身上,他倒是平静,气定神闲抱着双手。可能怕他是一时冲动,李庸反问他:
“张大人,你刚才的话简直是危言耸听。何浩然不是说社会在发展,以后我大唐只会越来越富裕吗?再怎么样,朝廷发那点年俸没问题吧?你说是不是?”
张延赏长叹一声说:“韩王爷,积土成山、积水成河,这个道理人人皆知。现在我大唐有五百多个王侯,就如滚雪球只会越滚越大。就算以后朝廷付得起这笔银子,百姓的负担只会越来越重。为我大唐以后能千秋万载,还望王爷能断绝此念。”
李庸呆了半响,这些道理他怎么会不懂?只是有些不甘,看向罪魁祸首何浩然。
“你准备去什么地方?”
“父皇叫儿臣去什么地方,儿臣就去什么地方。不过前提是你们要答应朝廷这些条件,配合执行取消封地制一事。”
麻烦踢给李豫,李豫心里有一万个理由不想何浩然离开。以前答应元载之事,他都快搞忘记了。但要是能将取消封地制解决,就让他出去散散心也没什么不可以。
他想了一个地方,觉得还不错,叹声说:
“出去了解一下民情也好,你不是在江南东道有酒厂和琉璃厂吗?就去杭州任刺史吧!”
“多谢父皇,”李水音一点不避讳,赶忙上前替何浩然答应。杭州这种地方她虽没去过,常听人提起,比与京城别有一番风味。
李庸瞟了她一眼冷笑道:“杭州?皇上为什么不让他出任洛阳留守?那不更舒服?”
李豫带着十二分不满看向李庸:“杭州离京也不近了,皇爷,你觉得他去什么地方好?莫非去边地?”
“边地条件太差,我还做不出那种事来。”李庸淡声说出一个地方:
“卫州,他不是汲县侯吗?封地取消但名头还在,那里更适合他。凭他的年纪,如果去汲县可为一县之长,如果去卫州可为一主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