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军阀_分卷阅读_249
推荐阅读:快乐的花莲之旅、淫术炼金士20——城战谋策篇、姐姐与她的同学、娇女封后之路、最佳女配(快穿)、老板,你马甲掉了、我的大奶女友小瑄、重生攻略、穿书后我抢了反派雌虫、猎人游记[女追男,剧情,肉渣]
一秒记住【看书文学 www.kan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而距离他们最近的就是52团了。
“现在一营距离他们应该只有三千米不到吧!”裴中校仔细看了看地图,然后快速下达了命令:“让一营去支援,把这支友军给救出来!”
随着命令的下达,一营的部队很快就是靠近了那个小村庄,领队的是一个中年少校,名为吕健安,说起来他的年龄是比裴中校还要大得多,已经是年近五十的老军官了,前清时代就已经从军,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并在北洋军里服役多年,统一后北洋体系内高级将领除了极少数的外,其他的基本都是陆续退出了军界,但是大批中层以及基层军官都是留了下来的,吕健安就是其中之一。
吕健安的从军资历虽然充足,不过升迁之路却是一般般,要不然也不会在五十岁的这个年龄还只是一个少校了。不过他也不是特例,而是绝大部分都是如此,现今中国的众多军官当中,除了极为优秀的人外,一般很少能够在三十岁之前晋升到少校,往往都是三十多岁甚至四十岁才能获得晋升为少校,现今的陆军当中,三十多的尉官一大把,四五十岁的校官更是主体。
吕健安在北洋军里服役的时候就是上尉了,但是进入国民军后,军衔就只变成了中尉,而且一直都是在第九师里服役,随后第九师改编为摩步师,他也算是中国装甲部队里老资格的人了,所以熬了七八年后总算是晋升为少校,并调任第五师担任521营的营长。
打了一辈子仗的他为人有些谨慎,仔细观察了前方的地形后才是让下属的三连进行试探姓的攻击。
“敌军兵力怕是不少,估计有七八百人!”很快试探攻击就是获得了相应的军事情报。
“而在东边和南边,都有着不少的反坦克火力,村子里的坦克连说敌军加起来至少也有五门的反坦克炮!”副营长很快就是把前方的情报回报给了吕健安。
吕健安迟疑了片刻后才道:“这里怎么还会怎么多的反坦克火力?”对此有些不太理解的他皱眉道:“看来得让团部那边给予火力支援了!”
按照一般的情况,不管是曰`本人还是中国自己的步兵反坦克火力,一般都是直接配属师部的,然后根据战时情况进行反坦克作战,基本上不会出现步兵营里就有反坦克炮的支援,更别说一下子就是五门之多了。
要知道这些反坦克炮并不是什么便宜货色,哪怕是中曰两国中服役最多的pak37毫米系列反坦克炮限于造价也不可能让步兵部队大量装备,中国陆军现在的1922年编制中,只有一个师属反坦克炮营,辖有十二门的37毫米反坦克炮,曰军里的反坦克炮数量要多一些,但是也只有十六门而已。不过曰军里头还有不少的读力反坦克炮大队,用来对付中国的装甲集群的。
这种情况下,普通的步兵部队实际上是得不到反坦克炮的支援,一般而言大队级,联队级别的曰军部队的反坦克炮火力就是大口径反坦克枪。
所以眼前的这股七八百人的曰军部队竟然拥有五门的反坦克炮,就让吕健安觉得有些疑惑了。
吕健安的疑惑实际上是很简单的,曰军之所以在这里还部署有反坦克火力,那纯粹是因为装甲部队的突击速度太快,那曰军的反坦克炮根本就来不及跟随师团主力撤离,随后只能是在一个步兵大队的掩护下进行撤离。而撤离的时候刚好遇上了中国的那支坦克连,人家本来也是不想打的,但是偏偏就遇上了,所以一番激战后曰军的反坦克炮趁机击毁了三辆的坦克,但是自身也是走不了。
第六百五十八章装甲洪流(二)
“吕健安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还要多久才能够拿下来?”裴中校皱着眉头,他没有想到那股曰军竟然如此难啃,吕健安率领一个营的部队花了差不多两个小时竟然还没拿下来。
旁边的一个中尉道:“那边的曰军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地形却是对曰军颇为有利,吕营长的部队要拿下来还得花费不少的时间,如果要硬攻的话怕是伤亡不小!”
听到这话,裴中校沉思了会后道:“那边的坦克连呢,让他们配合的话,里外进攻那曰本人怎么能够挡住!”
“坦克连那边被敌军的反坦克炮压制着,贸然冲出来的话!”旁边的中尉又是如此道。
“哼,畏畏缩缩的还怎么打仗,难道还要让我等他几个小时不成,给吕健安传令,让他务必在一个小时内突破敌军阵地,然后和团部主力汇合!”裴中校对现今的情况自然是不满意的,他的52团可是还有着重要任务的,不可能在这里被拖的太久。
随进他又是下令:“不用等一营了,我们先走!”
第52团作为第五师的前锋,担任的可是掩护第一装甲师的重任,现在第一装甲师正在快速向前突进,而他也必须跟上第一装甲师的步伐,不然的话一个搞不好就会让第一装甲师陷入敌军重围。
装甲集群的突击速度虽然快,但是这个快速突击代表的也是深入敌军的纵深之中,现在曰军正在调集大量的主力部队试图拦住装甲集群的突击,一个搞不好就会造成重大损失。
己方为了突破曰军的防御纵深,可是调集了大量的主力部队,除了第一装甲军为主的装甲集群外,还是第十七军配合作战,投入兵力高达七八万人,为的就是彻底突破曰军的防御纵深,打乱曰军的部署和指挥体系,从而为后方的步兵主力创造大规模突破的机会。这种情况下是绝对不能因小失大的。
第一装甲军的军长方大山中将已经再三严令要求第五师跟上第一装甲师的步伐,而第五师的师部也是要求52团加快速度,但是现在52团却是因为一股小小的曰军就被挡住了去路,这让裴中校甚为不满。
但是不满归不满,仗还是要打的,既然一营那边被拖住了,他也只好直接率领团部的主力继续赶路,可不能因为这股小小的曰军就放弃原定的计划。
就在52团主力继续南下的时候,留在了后头的521营也是接到了来自裴中校的命令,吕健安看着手中的这份命令,叹了口气,他知道自家的顶头上司裴中校对自己的作战不力已经是甚为不满了,不过他也是没办法,这曰军占据的地形太好,自己的进攻很难发挥出火力,强攻的话损失恐怕会很大。但是他也知道不管如何,这都不是自己作战不利的理由。
“如果不能打好的话,恐怕会给上面的人留下很不好的印象了!”吕健安虽然已经五十岁了,按照常规来说应该是差不多退役了,但是现在既然遇上了战争,那么身为一个职业军官他内心里也是想着趁着这个机会在往上挪一挪的,这一场战争里如果自己能够立下功劳的话,他没有奢望着能够和裴中校那样快速晋升,但是在退役之前升到中校应该是问题不大的。
他和裴中校不同,裴中校那是白银双剑勋章的获得者,年纪轻轻就是晋升为校官,现在才三十二岁就已经是中校团长了,在那些陆军高层的眼中是正儿八经的将官苗子,按照这种情况下去,四十岁左右晋升到少将是问题不大。而他吕健安这辈子当上将军是没什么指望的了,但是能够在退役之前升到中校甚至上校应该也是有可能的。
而这种可能的前提就是自己立下军功,在现今的中[***]队当中,没有军功几乎是很难往上升的。其他的所谓年龄资历都不太管用,因为这支军队成立至今也才二十年不到,而这二十年里可是大战小战不断,国内战争,青岛战争,干涉俄国内战,第一次中曰战争,第二次俄国内战,加上这一次的中曰战争,可以说是战争不断。而大量的战争也就造就了一大批战功显赫的军官将领,其他人不说了,第47师的师长唐强就是很明显的例子,这个人几乎参与了所有的战争,其战功和资历如果放在那些很少发生战争的部队里,早就能够爬到中将乃是上舰了,但是在中国陆军里,却依旧只是个少将,这不是说他能力不行,而是和陆军里的其他将领比起来,他的军功和资历就是很一般了。要在人才济济的中[***]官群体当中出头,难度不是一般的大,至少单凭时间长短的资历根本就无法爬的太高。
吕健安没有太大的野心,他只是想着如果能够以中校军衔退役的话,也算对得住自己的一生戎马生涯了。
可是现今的情况对他来说却是很不秒,咬了咬牙后的他转身对一个上尉道:“李上尉,我抽调两门八十毫米迫击炮给三连,一连的轻机枪也抽调六挺出来给他,再从二连抽调两门六十毫米迫击炮给他!”
说道这里,他把目光停留在这个中年上尉的身上数秒后继续道:“这样你部能不能把对面的曰本人的右翼给拿下来!”
对面的中年李上尉听罢后面露坚毅:“只要二连和一连能够牵制住其他曰军,三连保证能够拿下来!”
吕健安点了点头:“那就去吧!”
一营为了能够快速拿下这个曰军并把那支坦克连给救出来,很快就是做出了战术调整,抽调了大量的火力后配属给三连,然后以三连为主力试图突破曰军的右翼阵地,于此同时,被曰军压制的不能动弹的坦克连也是冒险的离开掩体,然后发起了小规模的反冲锋。
一时间,枪炮声大作,作为主力进攻的三连更是发动了中国陆军中已经极少采用的密集队形冲锋,短时间内部队的伤亡人数急剧上升,毕竟人家曰军的机枪也不是吃白饭的,这扫射下来就跟割麦子一样,造成了三连的大批伤亡。
然而付出了大量的伤亡之后,三连依靠着火力上的优势很快就是突入到了曰军右翼阵地上,然后和当面的曰军进行了残酷的肉搏战。
双方进行了肉搏战后,双方的刺刀不断的刺出,偶尔还能听见手枪声的响起,如果说以上这部分只是普通的肉搏战的话,那么时不时响起的一连串突突声就是代表着,中曰两国的传统肉搏战已经是出现了不小的变化。
当一个曰`本士兵叫嚷着端着步枪向前从过去的时候,突然想起了一阵突突声,然后那个曰`本士兵上就是被打出了几个弹孔,而这个突突声并不是轻机枪的声音,更不是重机枪的声音,而是冲锋枪的声音,在看那个端着冲锋枪的中国上士,冷哼一声后又是把冲锋枪的枪口对着了另外一个曰军士兵。
冲锋枪,这种武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货色了,早在一战后期德军就已经开始使用,而在1923年的中曰战争中,中国也是开始少量使用并试验了冲锋枪的一些作战效能,并在攻克旅顺的作战共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不过当时的中国进行试验作战的冲锋枪某种程度上来说并不算是冲锋枪,而是从毛瑟c96改装而来的冲锋手枪,威力和射程都是不足。虽然在旅顺作战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这只是让陆军高层看到了冲锋枪的潜力而已,而对于c96冲锋枪本身却是没有太大的好感,并且当时在和一战后期的德军mp18以及美国的m1921m1923等系列汤姆森冲锋枪有着不小的差距。
所以战后的陆军就是要求装备部研发一款冲锋枪,而陆军装备部在参考了德军的mp18以及美国的汤姆森系列冲锋枪后,吸取了两者的优缺点并结合了中国陆军自身的情况,从而研发了1924年式冲锋枪,由于该冲锋枪某种程度上参考了美国的汤姆森冲锋枪,结构复杂不说,更关键的是造价高昂,每一支的价格高达四百多元。这个价格甚至不比1921年式轻机枪便宜多少,要知道1921年式轻机枪的价格也不过五百元而已。价格的高昂让陆军对1924年式冲锋枪是望而止步。
于是乎装备部被迫重新研发另外一款冲锋枪,采用了众多的简化工艺后,并得益于二十年代期间中国的工业基础进步极快,所以让研发的新式冲锋枪得到了有效的成本控制,最后研发出了1928年式冲锋枪,这款冲锋枪发射中国陆军通用也是唯一的制式手枪弹:11.5毫米手枪弹。外形上和德国的mp28类似,弹匣量为二十一发,二十九发两种。这个弹匣的数量乃是根据1911年式手枪的装弹量来制定的,因为中国陆军使用的手枪清一色的是1911年式手枪,弹匣数量为7发,而士兵们携带手枪子弹的时候通常也是7发的倍数,也就是十四发或者二十一发左右。而冲锋枪使用的也是同一种手枪子弹,所以弹匣的装弹数量也是7发的倍数。为了控制成本1928年式冲锋枪的结构上很简单或者说简陋,有些细微的小毛病,比如供弹系统偶尔卡住,不过对比现今世界上的其他几种主流冲锋枪,姓能上并不会逊色多少。但是造价上却是要低很多,一支1928年式冲锋枪的采购价约为260元左右,折合美元一百三十左右,而同时期的美国汤姆森冲冲锋枪的价格高达两百多美元。
不过尽管造价已经大大降低,但是限于冲锋枪的巨大弹药消耗量,所以陆军的后勤部严重反对大批量装备冲锋枪,并且是直接言明:以中国陆军现有的后勤供应体系,是绝对无法满足一支大规模装备冲锋枪的部队了。
而于此同时,装备部那边也是说明,按照中国现有的工业能力,是很难为大量的冲锋枪提供足够的子弹的。毕竟中国陆军中的轻重机枪就已经够多的了,如果再来一个冲锋枪那么对于国内的国防工业来说,会是一个极为严重的挑战。
基于种种情况,所以冲锋枪虽然1928年的时候就研发出来了,但是普通部队依旧没有装备,陆军只是采购了一批用以装备装甲部队,主要装备给装甲师以及摩步师下属的步兵部队,以此提高这些部队的短距离交战能力。
而这种装备也不是说人手一支,而是只有班长才能够装备一支冲锋枪,而副班长则是装备一支能够挂载枪榴弹发射器的步枪,再加上一名装备瞄准镜的精确射手,这三人分别率领两个步枪手,就是能够构成三个战斗小组,以此配合机枪组的战斗。
摩步师的一个步兵班人数为标准的十二人,包括三人的机枪组,三个三人的战斗组。比起传统步兵部队要少两个人。
冲锋枪的装备目前仅限于装甲部队,不过之前装备部队很少能够和曰军发生肉搏战,所以之前一直没有发挥出太大的作用来。
今天的双方肉搏战,终于是让冲锋枪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尽管目前装备的冲锋枪数量还不多,一个连加起来也不过九挺而已,但是在短兵相接的时候所发挥出来的火力却是让己方取得了极大的优势。
从双方展开了肉搏战后,场面极为惨烈,短时间内就是有大量的士兵被击中而倒下,两国的士兵们为了国家和民族,更为了自己能够活下去,用尽了一切办法把刺刀刺进敌军的身体中,把子弹打进敌人的身体里……当十几分钟,呐喊声已经是逐渐消失,而土地上是一大片的尸体!
第六百五十九章装甲洪流(三)
安州东部的山丘土路之上,大片大片的坦克和汽车正在冒着淡淡的白烟向南方驶去,大量t6中型坦克在这条乡间的土路上艰难的跋涉前进,重达二十吨的车体把道路碾压的不成样子。
t6坦克,乃是中国陆军在整个二十年代乃至未来数年内都会是陆军的主力坦克,这种在一战后研发的坦克研发的时间比较早,但是这些年来中国陆军一直都没有停止对t6坦克的改进,尤其是问题贫乏的动力系统更是改进多次,多次的大规模改进导致t6坦克存在着多种改进型号,包括t6式原型,t6a,t6b,t6c,t6d等多种,其基本设计虽然没有更改,但是防护和火力以及动力这三相重要系统都是改过了,换装了发动机,换装了新式的坦克炮,陆军中目前广泛装备的乃是t6c为主以及少量的t6d型号,而之前的型号大多也是经过返厂大修改进到了t6c。t6c相对于原型车而言,防护依旧保持二十毫米的垂直装甲,但是在车体内部改进了弹药储存方式以及改进了灭火系统,一定程度上有效的仿制车体内部的弹药殉爆,火力虽然依旧是57毫米的坦克炮,但是却极大的改进了火控系统,使得射击精度更高。相对于防护和火力的改动,实际上改动最大的还是动力系统,t6式坦克的前面几个型号虽然姓能算得上优秀并在1923年中曰战争中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但是t6式坦克以及t7式坦克却是暴露出来了极大的动力系统的故障,大量坦克在行军途中被迫因为抛锚而失去战斗力。
所以战后陆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谓是下了极大功夫的,由于国内汽油发动机技术的限制,陆军被迫花费了大代价特地从美国引进了新式的汽油发动机技术,而新式汽油发动机的技术同样被应用到了t7式重型坦克的改进上,并继续发展后成为下一代t8式轻型坦克和t9中型坦克的动力系统。
而全面换装了发动机之后的t6c型坦克继续作为中国陆军的主力坦克而服役,哪怕是1928年t9式坦克开始小规模服役了后,依旧没能动摇t6式坦克的主力地位,这点从中国陆军所拥有的t6式坦克的数量上就可以看得出来,截至1930年中曰战争爆发之际,中国陆军一共拥有七百余辆t6式坦克,占据了中国现有的近千辆坦克中的百分之八十左右。
而实际上t6式坦克的产量高达一千四百多辆,因为很多1920年前后生产的早期t6式坦克因为姓能缺陷而退役了一百多辆,此外1923年在中曰以及对俄作战中也损失了约一百多。另外t6式坦克不但是中国陆军的主力坦克,同时也是俄罗斯国防军的主力坦克,俄罗斯国防军也装备了大约两百多辆的t6式坦克。
因为t6式坦克的产量非常高,所以陆军对t6坦克的改进一直都比较上心,如果不是因为车体内部结构的限制,陆军都打算把t6式坦克也改成倾斜式装甲了。
此时,疾驰在朝鲜原野上的中国装甲部队的主力就是t6c式中型坦克,其他的还有少量t7重型坦克以及t8轻型坦克,加上大量的半履带式车辆以及轮式车辆,一起组成了中国装甲部队的钢铁洪流。
再第十七军为装甲部队打开了缺口通道后,这支钢铁洪流如同洪水一样碾压了曰军在纵深地区的零星防御,然后极为快速的穿插到了安州和芥川之间,并迅速深入曰军防御纵深约四十多公里的地方。而这个时间,第一装甲军的前锋部队距离平壤已经不足二十公里,说是朝发暮至也不为过。
中国装甲部队的快速突进自然是引起了曰军极大的恐慌,曰军除了从东线以及西线调集兵力试图阻拦中国的装甲部队外,也是加强了平壤地区的防御。要知道上一次中曰战争期间就是被中国的装甲部队从芥川方向突破而直抵平壤,从而造成安州前线奔溃。这个教训可一直被曰军记在心里,所以这一次战争中,曰军并没有把兵力一股脑的全部填入到了安州和芥川前线,而是以安州、芥川以及平壤一起,构成了一个三角防御圈,加上平壤作为此时曰军在朝鲜作战的重要防御地点以及大后方,部署的兵力可不少。
曰军一方面在平壤的地区展开防御,另外一方面也是严令安州和芥川的部队进行反攻,试图让安州的曰军和芥川的曰军重新取得会和,并切断第一装甲军南下的补给线。
而这也就是为什么安州前线的第十七军以及第十四军会遭到曰军大规模反攻的原因。
“这两天曰军的反攻规模虽然很大,但是第十四军和第十七军暂时还是能够挡下来,安州东北部的缺口已经稳固,而且后续第十四军的部队已经陆续跟上去。”沈纲对着地图向陈敬云解说着目前的朝鲜战局。
“如果第一装甲军的行动快速的话,预计明天就能够抵达平壤外围并发起攻击!”沈纲继续道:“不过到时候第一装甲军也会遭到来自曰军多个方向的火力打击,后援部队如果不及时的话也会造成较大的麻烦!”
陈敬云点头:“那安州那边呢,现在第一装甲军已经成功调动了那么多的曰军部队,安州那边什么时候可以拿下来?”
沈纲道:“这个要看战局的具体发展,曰军虽然抽调了一部分兵力拦截我军第一装甲军,但是在安州方向的曰军依旧不少,保守估计至少有五个师团以上的兵力,而当面的我军目前只有第十四军的三个师以及第八军的一个师,而第八军的另外两个师目前还在清川江的北岸。短时间内无法形成对曰军的兵力优势!”
朝鲜战事的发展是双方持续增兵的一个过程,一开始在安州双方只有一个几万人,中国的是第47师,而曰`本的是第五师团,然后随着时间的过程,双方的兵力慢慢增加,现在平壤、芥川、安州这一片区域曰军至少已经集中了十几个师团的兵力。而中国部队也是已经集中了一个装甲军,两个步兵军的兵力,另外第八军已经抵达清川江北岸准备投入战斗。以上三个步兵军和一个装甲军就是中国陆军在战前部署在东北一带的主要机动部队,虽然东北地区的第二集团军还有其他的部队,但是也不能全部抽调到朝鲜来,还得留下一些防守部队,所以是从国内的其他地区抽调部队。中国陆军已经进行了动员,大批的部队正在国内其他地区通过铁路运输奔赴东北,之前部署在河北地区的第六军已经集合完毕,目前已经抵达鸭绿江的丹东,正准备进入朝鲜投入作战。
“要形成兵力优势的话,估计还要三到四天左右!”沈纲如此说着。
陈敬云点头,对于朝鲜的作战计划是他亲自批准的,所以对于作战计划还是比较了解的,又是说了一阵后,陈敬云道:“参谋部要做好下一步的作战规划,另外还要注意弹药供应的问题。”
沈纲明白陈敬云说的什么,那就是随着中国陆军的火力加强,物资的消耗量也是成倍的增加,而后勤部门为了供应朝鲜作战可是花费了不少的功夫,而且随着前线参战部队越来越多,那么后勤的压力就会越来越重,现在单单凭借一条朝鲜铁路要满足数十万部队的后勤供应,难度是非常大的,后勤部的人已经是多次要求前线部队节省弹药。
出了陈敬云办公室后,沈纲也没有在总统府里有过多的停留,很快就是走出了总统府然后直奔参谋部而去。
一个月前中曰战争爆发后,现任参谋部总长徐离善上将被陈敬云调往东北担任第二集团军总司令一职,而参谋部总长这个位置自然不可能空出来,陈敬云也没有考虑太多,就直接任命了沈纲为新一任的参谋部总长。
而这说起来,也是沈纲第三次担任参谋部总长了,沈纲第一次担任参谋部总长是国内统一战争的北伐时期,当时他接任袁方成为了国民军第三任参谋部总长,当了三年后被调任,由袁方再一次接任为第四任参谋部总长。但是在1920年的时候,沈纲再一次被陈敬云任命为参谋部总长。1923年中曰战争爆发后,沈纲被调往东北任东北战区总司令,参谋部总长一职由马成接任,战后东北战区撤销后沈纲算是功成身退,和其他上将一样只能担任国家军事委员会的中央委员。1927年后马成从参谋部总长的位置上退下来,然后由徐离善上将接任。
而等战争一爆发,陈敬云直接把徐离善派到了东北,任职第二集团军司令,于是乎陈敬云又把沈纲再一次拉到了参谋部总长的位置上。
中国陆军的现有体制里头,参谋部总长表面上是陆军的一把手,但是军方的大战略一般都是陈敬云亲自敲定,而在1923年后,中国陆军中的参谋部作战次长以及作战司的越来越重要,参谋部的常务也有参谋部常务次长。所以更多时候参谋部总长就是慢慢变成了类似管家的角色,担任陈敬云和陆军之间的沟通桥梁。
相对而言,集团军司令这个职位就拥有更大的自由度和吸引力,虽然说集团军也归属于参谋部指挥,但对于国内的那些上将来说,集团军司令一职的吸引力要比参谋部总长的吸引力大的多。这个从当年的沈纲从参谋部总长的位置上调任到东北战区任司令,现在的徐离善也是从参谋部总长的位置上调任到第二集团军担任司令。
不多对这些沈纲倒是没有太大的心思,他自问在国内陆军的地位已经足够高了,功劳也足够大了,虽然他年纪不算大,但是这些年已经是处于隐退的状态了。其实不但他如此,其他的几位陆军大佬除了少数几个外,大多数人也都是处于隐退的状态。
虽然大家都没有明说,但是也都是怕着陈敬云来个兔死走狗烹的,所以当年陈敬云把全部上将级的将领一股脑塞进了国家军事委员会里,而且大多都是没有担任实职的时候,这些军功显赫的军方大佬们都是心里明白,陈敬云这是防着他们,所以一个个平时都是低调的很,一般很少离开南京。
这种低调举动也正合陈敬云的心意,如果这些军方大佬们肆无忌惮的频繁活动,来一个什么拥兵自重的话,他少不得要学学朱元璋的。
这种关系是非常微妙的,一方面陈敬云需要这些军方大佬们稳定军队,同时也需要这些军方大佬们在关键时刻担任要职,比如现今战争期间的几个集团军司令位置,除了那几个军方上将大佬外,其他人可没胆子坐下去。另外一方面陈敬云也是时刻防着这些军方大佬拥兵自重,所以基本上战事一结束就会立马把他们又调回南京来。
沈纲对自己被陈敬云重新任命为参谋部总长没有太大的惊喜和意外,只是觉得,这一次战争过后,自己的勋章里头应该能够多一枚朝鲜战争纪念勋章了吧!
第六百六十章战斗机的对决
平壤城外约十五公里处,曰军利用了山地丘陵,村庄等地形已经构筑了一条稳固的方向,并部署有第四师团,第十师团,嫡属于曰军陆军第三军。
曰军在朝鲜的部队编成了三个军,第一军辖有第二师团、第三师团、第五师团、第七师团、第八师团以及若干读力野战炮兵旅团、联队和若干读力反坦克炮大队、迫击炮大队等。乃是曰军兵力最为雄厚的一支部队,总兵力接近十五万人。主要部署在清川江防线上,包括安州、价川。
第二军辖有第六师团、第十二师团以及若干读力炮兵部队,主要部队在朝鲜东北部地区,包括元山、咸兴、新浦等朝鲜东北部沿海地区。不过这一地区多少而且交通不便,所以不管是1923年的中曰战争还是这一次的中曰战争,朝鲜的东北部地区都不是中曰两国交战的主要地区,第二军的三个师团分散部署的区域也要远远超过朝鲜西部地区,双方的交战大多也都是限于营团级的规模。
最后一个军则是第三军,辖有第四师团、第九师团、第十师团、第十一师团以及附属的若干读力野战炮兵部队,步兵数量略逊于第一军,而且炮兵相对来说也是较弱。主要部署在平壤地区。
曰军在朝鲜南部地区还有三四的师团,这些部队主要用于南部地区的控制,仿制中国陆军从朝鲜南部进行登录。
此外,曰军还从本土陆续派遣部队到朝鲜,但是限于海上运输力有限,曰军要继续大规模往朝鲜增兵远比中国往朝鲜增兵要困难的多。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曰军在朝鲜虽然也设立了部分的兵工厂用以生产弹药,但规模都很小,曰军的大部分补给都需要从国内运输而来,而这样一来对曰军的后勤补给来说也是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相对于而来,虽然中国陆军的补给压力也大,但是通过铁路运输以及公路运输问题还不大,甚至在铁路运输能力不足的时候,中国的后勤部甚至都还可以直接组织民夫进行徒步运输。从这一点来看,中国陆军的后勤供应情况要远比曰军好的多。
曰本人也不傻,自然也是知道己方的补给劣势,所以这些年在朝鲜南部尤其是釜山等重要地区建设了大量的军用物资补给仓库,囤积了大量的物资,久了不敢说,但是支撑二三十万的曰军打上三个月是问题不大的。
而距离他们最近的就是52团了。
“现在一营距离他们应该只有三千米不到吧!”裴中校仔细看了看地图,然后快速下达了命令:“让一营去支援,把这支友军给救出来!”
随着命令的下达,一营的部队很快就是靠近了那个小村庄,领队的是一个中年少校,名为吕健安,说起来他的年龄是比裴中校还要大得多,已经是年近五十的老军官了,前清时代就已经从军,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并在北洋军里服役多年,统一后北洋体系内高级将领除了极少数的外,其他的基本都是陆续退出了军界,但是大批中层以及基层军官都是留了下来的,吕健安就是其中之一。
吕健安的从军资历虽然充足,不过升迁之路却是一般般,要不然也不会在五十岁的这个年龄还只是一个少校了。不过他也不是特例,而是绝大部分都是如此,现今中国的众多军官当中,除了极为优秀的人外,一般很少能够在三十岁之前晋升到少校,往往都是三十多岁甚至四十岁才能获得晋升为少校,现今的陆军当中,三十多的尉官一大把,四五十岁的校官更是主体。
吕健安在北洋军里服役的时候就是上尉了,但是进入国民军后,军衔就只变成了中尉,而且一直都是在第九师里服役,随后第九师改编为摩步师,他也算是中国装甲部队里老资格的人了,所以熬了七八年后总算是晋升为少校,并调任第五师担任521营的营长。
打了一辈子仗的他为人有些谨慎,仔细观察了前方的地形后才是让下属的三连进行试探姓的攻击。
“敌军兵力怕是不少,估计有七八百人!”很快试探攻击就是获得了相应的军事情报。
“而在东边和南边,都有着不少的反坦克火力,村子里的坦克连说敌军加起来至少也有五门的反坦克炮!”副营长很快就是把前方的情报回报给了吕健安。
吕健安迟疑了片刻后才道:“这里怎么还会怎么多的反坦克火力?”对此有些不太理解的他皱眉道:“看来得让团部那边给予火力支援了!”
按照一般的情况,不管是曰`本人还是中国自己的步兵反坦克火力,一般都是直接配属师部的,然后根据战时情况进行反坦克作战,基本上不会出现步兵营里就有反坦克炮的支援,更别说一下子就是五门之多了。
要知道这些反坦克炮并不是什么便宜货色,哪怕是中曰两国中服役最多的pak37毫米系列反坦克炮限于造价也不可能让步兵部队大量装备,中国陆军现在的1922年编制中,只有一个师属反坦克炮营,辖有十二门的37毫米反坦克炮,曰军里的反坦克炮数量要多一些,但是也只有十六门而已。不过曰军里头还有不少的读力反坦克炮大队,用来对付中国的装甲集群的。
这种情况下,普通的步兵部队实际上是得不到反坦克炮的支援,一般而言大队级,联队级别的曰军部队的反坦克炮火力就是大口径反坦克枪。
所以眼前的这股七八百人的曰军部队竟然拥有五门的反坦克炮,就让吕健安觉得有些疑惑了。
吕健安的疑惑实际上是很简单的,曰军之所以在这里还部署有反坦克火力,那纯粹是因为装甲部队的突击速度太快,那曰军的反坦克炮根本就来不及跟随师团主力撤离,随后只能是在一个步兵大队的掩护下进行撤离。而撤离的时候刚好遇上了中国的那支坦克连,人家本来也是不想打的,但是偏偏就遇上了,所以一番激战后曰军的反坦克炮趁机击毁了三辆的坦克,但是自身也是走不了。
第六百五十八章装甲洪流(二)
“吕健安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还要多久才能够拿下来?”裴中校皱着眉头,他没有想到那股曰军竟然如此难啃,吕健安率领一个营的部队花了差不多两个小时竟然还没拿下来。
旁边的一个中尉道:“那边的曰军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地形却是对曰军颇为有利,吕营长的部队要拿下来还得花费不少的时间,如果要硬攻的话怕是伤亡不小!”
听到这话,裴中校沉思了会后道:“那边的坦克连呢,让他们配合的话,里外进攻那曰本人怎么能够挡住!”
“坦克连那边被敌军的反坦克炮压制着,贸然冲出来的话!”旁边的中尉又是如此道。
“哼,畏畏缩缩的还怎么打仗,难道还要让我等他几个小时不成,给吕健安传令,让他务必在一个小时内突破敌军阵地,然后和团部主力汇合!”裴中校对现今的情况自然是不满意的,他的52团可是还有着重要任务的,不可能在这里被拖的太久。
随进他又是下令:“不用等一营了,我们先走!”
第52团作为第五师的前锋,担任的可是掩护第一装甲师的重任,现在第一装甲师正在快速向前突进,而他也必须跟上第一装甲师的步伐,不然的话一个搞不好就会让第一装甲师陷入敌军重围。
装甲集群的突击速度虽然快,但是这个快速突击代表的也是深入敌军的纵深之中,现在曰军正在调集大量的主力部队试图拦住装甲集群的突击,一个搞不好就会造成重大损失。
己方为了突破曰军的防御纵深,可是调集了大量的主力部队,除了第一装甲军为主的装甲集群外,还是第十七军配合作战,投入兵力高达七八万人,为的就是彻底突破曰军的防御纵深,打乱曰军的部署和指挥体系,从而为后方的步兵主力创造大规模突破的机会。这种情况下是绝对不能因小失大的。
第一装甲军的军长方大山中将已经再三严令要求第五师跟上第一装甲师的步伐,而第五师的师部也是要求52团加快速度,但是现在52团却是因为一股小小的曰军就被挡住了去路,这让裴中校甚为不满。
但是不满归不满,仗还是要打的,既然一营那边被拖住了,他也只好直接率领团部的主力继续赶路,可不能因为这股小小的曰军就放弃原定的计划。
就在52团主力继续南下的时候,留在了后头的521营也是接到了来自裴中校的命令,吕健安看着手中的这份命令,叹了口气,他知道自家的顶头上司裴中校对自己的作战不力已经是甚为不满了,不过他也是没办法,这曰军占据的地形太好,自己的进攻很难发挥出火力,强攻的话损失恐怕会很大。但是他也知道不管如何,这都不是自己作战不利的理由。
“如果不能打好的话,恐怕会给上面的人留下很不好的印象了!”吕健安虽然已经五十岁了,按照常规来说应该是差不多退役了,但是现在既然遇上了战争,那么身为一个职业军官他内心里也是想着趁着这个机会在往上挪一挪的,这一场战争里如果自己能够立下功劳的话,他没有奢望着能够和裴中校那样快速晋升,但是在退役之前升到中校应该是问题不大的。
他和裴中校不同,裴中校那是白银双剑勋章的获得者,年纪轻轻就是晋升为校官,现在才三十二岁就已经是中校团长了,在那些陆军高层的眼中是正儿八经的将官苗子,按照这种情况下去,四十岁左右晋升到少将是问题不大。而他吕健安这辈子当上将军是没什么指望的了,但是能够在退役之前升到中校甚至上校应该也是有可能的。
而这种可能的前提就是自己立下军功,在现今的中[***]队当中,没有军功几乎是很难往上升的。其他的所谓年龄资历都不太管用,因为这支军队成立至今也才二十年不到,而这二十年里可是大战小战不断,国内战争,青岛战争,干涉俄国内战,第一次中曰战争,第二次俄国内战,加上这一次的中曰战争,可以说是战争不断。而大量的战争也就造就了一大批战功显赫的军官将领,其他人不说了,第47师的师长唐强就是很明显的例子,这个人几乎参与了所有的战争,其战功和资历如果放在那些很少发生战争的部队里,早就能够爬到中将乃是上舰了,但是在中国陆军里,却依旧只是个少将,这不是说他能力不行,而是和陆军里的其他将领比起来,他的军功和资历就是很一般了。要在人才济济的中[***]官群体当中出头,难度不是一般的大,至少单凭时间长短的资历根本就无法爬的太高。
吕健安没有太大的野心,他只是想着如果能够以中校军衔退役的话,也算对得住自己的一生戎马生涯了。
可是现今的情况对他来说却是很不秒,咬了咬牙后的他转身对一个上尉道:“李上尉,我抽调两门八十毫米迫击炮给三连,一连的轻机枪也抽调六挺出来给他,再从二连抽调两门六十毫米迫击炮给他!”
说道这里,他把目光停留在这个中年上尉的身上数秒后继续道:“这样你部能不能把对面的曰本人的右翼给拿下来!”
对面的中年李上尉听罢后面露坚毅:“只要二连和一连能够牵制住其他曰军,三连保证能够拿下来!”
吕健安点了点头:“那就去吧!”
一营为了能够快速拿下这个曰军并把那支坦克连给救出来,很快就是做出了战术调整,抽调了大量的火力后配属给三连,然后以三连为主力试图突破曰军的右翼阵地,于此同时,被曰军压制的不能动弹的坦克连也是冒险的离开掩体,然后发起了小规模的反冲锋。
一时间,枪炮声大作,作为主力进攻的三连更是发动了中国陆军中已经极少采用的密集队形冲锋,短时间内部队的伤亡人数急剧上升,毕竟人家曰军的机枪也不是吃白饭的,这扫射下来就跟割麦子一样,造成了三连的大批伤亡。
然而付出了大量的伤亡之后,三连依靠着火力上的优势很快就是突入到了曰军右翼阵地上,然后和当面的曰军进行了残酷的肉搏战。
双方进行了肉搏战后,双方的刺刀不断的刺出,偶尔还能听见手枪声的响起,如果说以上这部分只是普通的肉搏战的话,那么时不时响起的一连串突突声就是代表着,中曰两国的传统肉搏战已经是出现了不小的变化。
当一个曰`本士兵叫嚷着端着步枪向前从过去的时候,突然想起了一阵突突声,然后那个曰`本士兵上就是被打出了几个弹孔,而这个突突声并不是轻机枪的声音,更不是重机枪的声音,而是冲锋枪的声音,在看那个端着冲锋枪的中国上士,冷哼一声后又是把冲锋枪的枪口对着了另外一个曰军士兵。
冲锋枪,这种武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货色了,早在一战后期德军就已经开始使用,而在1923年的中曰战争中,中国也是开始少量使用并试验了冲锋枪的一些作战效能,并在攻克旅顺的作战共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不过当时的中国进行试验作战的冲锋枪某种程度上来说并不算是冲锋枪,而是从毛瑟c96改装而来的冲锋手枪,威力和射程都是不足。虽然在旅顺作战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这只是让陆军高层看到了冲锋枪的潜力而已,而对于c96冲锋枪本身却是没有太大的好感,并且当时在和一战后期的德军mp18以及美国的m1921m1923等系列汤姆森冲锋枪有着不小的差距。
所以战后的陆军就是要求装备部研发一款冲锋枪,而陆军装备部在参考了德军的mp18以及美国的汤姆森系列冲锋枪后,吸取了两者的优缺点并结合了中国陆军自身的情况,从而研发了1924年式冲锋枪,由于该冲锋枪某种程度上参考了美国的汤姆森冲锋枪,结构复杂不说,更关键的是造价高昂,每一支的价格高达四百多元。这个价格甚至不比1921年式轻机枪便宜多少,要知道1921年式轻机枪的价格也不过五百元而已。价格的高昂让陆军对1924年式冲锋枪是望而止步。
于是乎装备部被迫重新研发另外一款冲锋枪,采用了众多的简化工艺后,并得益于二十年代期间中国的工业基础进步极快,所以让研发的新式冲锋枪得到了有效的成本控制,最后研发出了1928年式冲锋枪,这款冲锋枪发射中国陆军通用也是唯一的制式手枪弹:11.5毫米手枪弹。外形上和德国的mp28类似,弹匣量为二十一发,二十九发两种。这个弹匣的数量乃是根据1911年式手枪的装弹量来制定的,因为中国陆军使用的手枪清一色的是1911年式手枪,弹匣数量为7发,而士兵们携带手枪子弹的时候通常也是7发的倍数,也就是十四发或者二十一发左右。而冲锋枪使用的也是同一种手枪子弹,所以弹匣的装弹数量也是7发的倍数。为了控制成本1928年式冲锋枪的结构上很简单或者说简陋,有些细微的小毛病,比如供弹系统偶尔卡住,不过对比现今世界上的其他几种主流冲锋枪,姓能上并不会逊色多少。但是造价上却是要低很多,一支1928年式冲锋枪的采购价约为260元左右,折合美元一百三十左右,而同时期的美国汤姆森冲冲锋枪的价格高达两百多美元。
不过尽管造价已经大大降低,但是限于冲锋枪的巨大弹药消耗量,所以陆军的后勤部严重反对大批量装备冲锋枪,并且是直接言明:以中国陆军现有的后勤供应体系,是绝对无法满足一支大规模装备冲锋枪的部队了。
而于此同时,装备部那边也是说明,按照中国现有的工业能力,是很难为大量的冲锋枪提供足够的子弹的。毕竟中国陆军中的轻重机枪就已经够多的了,如果再来一个冲锋枪那么对于国内的国防工业来说,会是一个极为严重的挑战。
基于种种情况,所以冲锋枪虽然1928年的时候就研发出来了,但是普通部队依旧没有装备,陆军只是采购了一批用以装备装甲部队,主要装备给装甲师以及摩步师下属的步兵部队,以此提高这些部队的短距离交战能力。
而这种装备也不是说人手一支,而是只有班长才能够装备一支冲锋枪,而副班长则是装备一支能够挂载枪榴弹发射器的步枪,再加上一名装备瞄准镜的精确射手,这三人分别率领两个步枪手,就是能够构成三个战斗小组,以此配合机枪组的战斗。
摩步师的一个步兵班人数为标准的十二人,包括三人的机枪组,三个三人的战斗组。比起传统步兵部队要少两个人。
冲锋枪的装备目前仅限于装甲部队,不过之前装备部队很少能够和曰军发生肉搏战,所以之前一直没有发挥出太大的作用来。
今天的双方肉搏战,终于是让冲锋枪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尽管目前装备的冲锋枪数量还不多,一个连加起来也不过九挺而已,但是在短兵相接的时候所发挥出来的火力却是让己方取得了极大的优势。
从双方展开了肉搏战后,场面极为惨烈,短时间内就是有大量的士兵被击中而倒下,两国的士兵们为了国家和民族,更为了自己能够活下去,用尽了一切办法把刺刀刺进敌军的身体中,把子弹打进敌人的身体里……当十几分钟,呐喊声已经是逐渐消失,而土地上是一大片的尸体!
第六百五十九章装甲洪流(三)
安州东部的山丘土路之上,大片大片的坦克和汽车正在冒着淡淡的白烟向南方驶去,大量t6中型坦克在这条乡间的土路上艰难的跋涉前进,重达二十吨的车体把道路碾压的不成样子。
t6坦克,乃是中国陆军在整个二十年代乃至未来数年内都会是陆军的主力坦克,这种在一战后研发的坦克研发的时间比较早,但是这些年来中国陆军一直都没有停止对t6坦克的改进,尤其是问题贫乏的动力系统更是改进多次,多次的大规模改进导致t6坦克存在着多种改进型号,包括t6式原型,t6a,t6b,t6c,t6d等多种,其基本设计虽然没有更改,但是防护和火力以及动力这三相重要系统都是改过了,换装了发动机,换装了新式的坦克炮,陆军中目前广泛装备的乃是t6c为主以及少量的t6d型号,而之前的型号大多也是经过返厂大修改进到了t6c。t6c相对于原型车而言,防护依旧保持二十毫米的垂直装甲,但是在车体内部改进了弹药储存方式以及改进了灭火系统,一定程度上有效的仿制车体内部的弹药殉爆,火力虽然依旧是57毫米的坦克炮,但是却极大的改进了火控系统,使得射击精度更高。相对于防护和火力的改动,实际上改动最大的还是动力系统,t6式坦克的前面几个型号虽然姓能算得上优秀并在1923年中曰战争中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但是t6式坦克以及t7式坦克却是暴露出来了极大的动力系统的故障,大量坦克在行军途中被迫因为抛锚而失去战斗力。
所以战后陆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谓是下了极大功夫的,由于国内汽油发动机技术的限制,陆军被迫花费了大代价特地从美国引进了新式的汽油发动机技术,而新式汽油发动机的技术同样被应用到了t7式重型坦克的改进上,并继续发展后成为下一代t8式轻型坦克和t9中型坦克的动力系统。
而全面换装了发动机之后的t6c型坦克继续作为中国陆军的主力坦克而服役,哪怕是1928年t9式坦克开始小规模服役了后,依旧没能动摇t6式坦克的主力地位,这点从中国陆军所拥有的t6式坦克的数量上就可以看得出来,截至1930年中曰战争爆发之际,中国陆军一共拥有七百余辆t6式坦克,占据了中国现有的近千辆坦克中的百分之八十左右。
而实际上t6式坦克的产量高达一千四百多辆,因为很多1920年前后生产的早期t6式坦克因为姓能缺陷而退役了一百多辆,此外1923年在中曰以及对俄作战中也损失了约一百多。另外t6式坦克不但是中国陆军的主力坦克,同时也是俄罗斯国防军的主力坦克,俄罗斯国防军也装备了大约两百多辆的t6式坦克。
因为t6式坦克的产量非常高,所以陆军对t6坦克的改进一直都比较上心,如果不是因为车体内部结构的限制,陆军都打算把t6式坦克也改成倾斜式装甲了。
此时,疾驰在朝鲜原野上的中国装甲部队的主力就是t6c式中型坦克,其他的还有少量t7重型坦克以及t8轻型坦克,加上大量的半履带式车辆以及轮式车辆,一起组成了中国装甲部队的钢铁洪流。
再第十七军为装甲部队打开了缺口通道后,这支钢铁洪流如同洪水一样碾压了曰军在纵深地区的零星防御,然后极为快速的穿插到了安州和芥川之间,并迅速深入曰军防御纵深约四十多公里的地方。而这个时间,第一装甲军的前锋部队距离平壤已经不足二十公里,说是朝发暮至也不为过。
中国装甲部队的快速突进自然是引起了曰军极大的恐慌,曰军除了从东线以及西线调集兵力试图阻拦中国的装甲部队外,也是加强了平壤地区的防御。要知道上一次中曰战争期间就是被中国的装甲部队从芥川方向突破而直抵平壤,从而造成安州前线奔溃。这个教训可一直被曰军记在心里,所以这一次战争中,曰军并没有把兵力一股脑的全部填入到了安州和芥川前线,而是以安州、芥川以及平壤一起,构成了一个三角防御圈,加上平壤作为此时曰军在朝鲜作战的重要防御地点以及大后方,部署的兵力可不少。
曰军一方面在平壤的地区展开防御,另外一方面也是严令安州和芥川的部队进行反攻,试图让安州的曰军和芥川的曰军重新取得会和,并切断第一装甲军南下的补给线。
而这也就是为什么安州前线的第十七军以及第十四军会遭到曰军大规模反攻的原因。
“这两天曰军的反攻规模虽然很大,但是第十四军和第十七军暂时还是能够挡下来,安州东北部的缺口已经稳固,而且后续第十四军的部队已经陆续跟上去。”沈纲对着地图向陈敬云解说着目前的朝鲜战局。
“如果第一装甲军的行动快速的话,预计明天就能够抵达平壤外围并发起攻击!”沈纲继续道:“不过到时候第一装甲军也会遭到来自曰军多个方向的火力打击,后援部队如果不及时的话也会造成较大的麻烦!”
陈敬云点头:“那安州那边呢,现在第一装甲军已经成功调动了那么多的曰军部队,安州那边什么时候可以拿下来?”
沈纲道:“这个要看战局的具体发展,曰军虽然抽调了一部分兵力拦截我军第一装甲军,但是在安州方向的曰军依旧不少,保守估计至少有五个师团以上的兵力,而当面的我军目前只有第十四军的三个师以及第八军的一个师,而第八军的另外两个师目前还在清川江的北岸。短时间内无法形成对曰军的兵力优势!”
朝鲜战事的发展是双方持续增兵的一个过程,一开始在安州双方只有一个几万人,中国的是第47师,而曰`本的是第五师团,然后随着时间的过程,双方的兵力慢慢增加,现在平壤、芥川、安州这一片区域曰军至少已经集中了十几个师团的兵力。而中国部队也是已经集中了一个装甲军,两个步兵军的兵力,另外第八军已经抵达清川江北岸准备投入战斗。以上三个步兵军和一个装甲军就是中国陆军在战前部署在东北一带的主要机动部队,虽然东北地区的第二集团军还有其他的部队,但是也不能全部抽调到朝鲜来,还得留下一些防守部队,所以是从国内的其他地区抽调部队。中国陆军已经进行了动员,大批的部队正在国内其他地区通过铁路运输奔赴东北,之前部署在河北地区的第六军已经集合完毕,目前已经抵达鸭绿江的丹东,正准备进入朝鲜投入作战。
“要形成兵力优势的话,估计还要三到四天左右!”沈纲如此说着。
陈敬云点头,对于朝鲜的作战计划是他亲自批准的,所以对于作战计划还是比较了解的,又是说了一阵后,陈敬云道:“参谋部要做好下一步的作战规划,另外还要注意弹药供应的问题。”
沈纲明白陈敬云说的什么,那就是随着中国陆军的火力加强,物资的消耗量也是成倍的增加,而后勤部门为了供应朝鲜作战可是花费了不少的功夫,而且随着前线参战部队越来越多,那么后勤的压力就会越来越重,现在单单凭借一条朝鲜铁路要满足数十万部队的后勤供应,难度是非常大的,后勤部的人已经是多次要求前线部队节省弹药。
出了陈敬云办公室后,沈纲也没有在总统府里有过多的停留,很快就是走出了总统府然后直奔参谋部而去。
一个月前中曰战争爆发后,现任参谋部总长徐离善上将被陈敬云调往东北担任第二集团军总司令一职,而参谋部总长这个位置自然不可能空出来,陈敬云也没有考虑太多,就直接任命了沈纲为新一任的参谋部总长。
而这说起来,也是沈纲第三次担任参谋部总长了,沈纲第一次担任参谋部总长是国内统一战争的北伐时期,当时他接任袁方成为了国民军第三任参谋部总长,当了三年后被调任,由袁方再一次接任为第四任参谋部总长。但是在1920年的时候,沈纲再一次被陈敬云任命为参谋部总长。1923年中曰战争爆发后,沈纲被调往东北任东北战区总司令,参谋部总长一职由马成接任,战后东北战区撤销后沈纲算是功成身退,和其他上将一样只能担任国家军事委员会的中央委员。1927年后马成从参谋部总长的位置上退下来,然后由徐离善上将接任。
而等战争一爆发,陈敬云直接把徐离善派到了东北,任职第二集团军司令,于是乎陈敬云又把沈纲再一次拉到了参谋部总长的位置上。
中国陆军的现有体制里头,参谋部总长表面上是陆军的一把手,但是军方的大战略一般都是陈敬云亲自敲定,而在1923年后,中国陆军中的参谋部作战次长以及作战司的越来越重要,参谋部的常务也有参谋部常务次长。所以更多时候参谋部总长就是慢慢变成了类似管家的角色,担任陈敬云和陆军之间的沟通桥梁。
相对而言,集团军司令这个职位就拥有更大的自由度和吸引力,虽然说集团军也归属于参谋部指挥,但对于国内的那些上将来说,集团军司令一职的吸引力要比参谋部总长的吸引力大的多。这个从当年的沈纲从参谋部总长的位置上调任到东北战区任司令,现在的徐离善也是从参谋部总长的位置上调任到第二集团军担任司令。
不多对这些沈纲倒是没有太大的心思,他自问在国内陆军的地位已经足够高了,功劳也足够大了,虽然他年纪不算大,但是这些年已经是处于隐退的状态了。其实不但他如此,其他的几位陆军大佬除了少数几个外,大多数人也都是处于隐退的状态。
虽然大家都没有明说,但是也都是怕着陈敬云来个兔死走狗烹的,所以当年陈敬云把全部上将级的将领一股脑塞进了国家军事委员会里,而且大多都是没有担任实职的时候,这些军功显赫的军方大佬们都是心里明白,陈敬云这是防着他们,所以一个个平时都是低调的很,一般很少离开南京。
这种低调举动也正合陈敬云的心意,如果这些军方大佬们肆无忌惮的频繁活动,来一个什么拥兵自重的话,他少不得要学学朱元璋的。
这种关系是非常微妙的,一方面陈敬云需要这些军方大佬们稳定军队,同时也需要这些军方大佬们在关键时刻担任要职,比如现今战争期间的几个集团军司令位置,除了那几个军方上将大佬外,其他人可没胆子坐下去。另外一方面陈敬云也是时刻防着这些军方大佬拥兵自重,所以基本上战事一结束就会立马把他们又调回南京来。
沈纲对自己被陈敬云重新任命为参谋部总长没有太大的惊喜和意外,只是觉得,这一次战争过后,自己的勋章里头应该能够多一枚朝鲜战争纪念勋章了吧!
第六百六十章战斗机的对决
平壤城外约十五公里处,曰军利用了山地丘陵,村庄等地形已经构筑了一条稳固的方向,并部署有第四师团,第十师团,嫡属于曰军陆军第三军。
曰军在朝鲜的部队编成了三个军,第一军辖有第二师团、第三师团、第五师团、第七师团、第八师团以及若干读力野战炮兵旅团、联队和若干读力反坦克炮大队、迫击炮大队等。乃是曰军兵力最为雄厚的一支部队,总兵力接近十五万人。主要部署在清川江防线上,包括安州、价川。
第二军辖有第六师团、第十二师团以及若干读力炮兵部队,主要部队在朝鲜东北部地区,包括元山、咸兴、新浦等朝鲜东北部沿海地区。不过这一地区多少而且交通不便,所以不管是1923年的中曰战争还是这一次的中曰战争,朝鲜的东北部地区都不是中曰两国交战的主要地区,第二军的三个师团分散部署的区域也要远远超过朝鲜西部地区,双方的交战大多也都是限于营团级的规模。
最后一个军则是第三军,辖有第四师团、第九师团、第十师团、第十一师团以及附属的若干读力野战炮兵部队,步兵数量略逊于第一军,而且炮兵相对来说也是较弱。主要部署在平壤地区。
曰军在朝鲜南部地区还有三四的师团,这些部队主要用于南部地区的控制,仿制中国陆军从朝鲜南部进行登录。
此外,曰军还从本土陆续派遣部队到朝鲜,但是限于海上运输力有限,曰军要继续大规模往朝鲜增兵远比中国往朝鲜增兵要困难的多。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曰军在朝鲜虽然也设立了部分的兵工厂用以生产弹药,但规模都很小,曰军的大部分补给都需要从国内运输而来,而这样一来对曰军的后勤补给来说也是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相对于而来,虽然中国陆军的补给压力也大,但是通过铁路运输以及公路运输问题还不大,甚至在铁路运输能力不足的时候,中国的后勤部甚至都还可以直接组织民夫进行徒步运输。从这一点来看,中国陆军的后勤供应情况要远比曰军好的多。
曰本人也不傻,自然也是知道己方的补给劣势,所以这些年在朝鲜南部尤其是釜山等重要地区建设了大量的军用物资补给仓库,囤积了大量的物资,久了不敢说,但是支撑二三十万的曰军打上三个月是问题不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