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低年级学生的品德教育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一秒记住【看书文学 www.kan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长期以来,在有些人的眼里,似乎德育的功能就是一种约束、一种禁令,从来都是和“不许”、“不准”、“应该怎样”等字联系在一起的,而忽略了德育引导人、激励人的功能,表现在儿童教育中就是管制和压制孩子。表面上看,老师们用行为规范约束孩子,似乎无可指责,但仔细想一想,如果孩子们没有对这种闺房实现心理上的认同,没有将它内化为自己对自身的要求,那么尽管有时孩子在外界行为上表现为能够顺从成人的要求,但在情绪上却是抵触的,也是不能心悦诚服的服从老师的要求的。到底怎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儿童品德的发展,使儿童发自内心地判断行为的好坏,主动的要求上进呢?我们是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通过一定的具体的道德情景冲突,通过儿童自己的思考来达到这一目的的。具体做法是:
一、尊重儿童品德发展的规律,为儿童提供具体形象的道德情景和良好的道德形象
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性,儿童要获得道德认识上的发展,首先必须摆脱自我中心,发展别人不同的自我概念,这就要求儿童与周围同伴“互动”关系,体会别人感受。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儿童进行“角色置换”我们经过大胆尝试,让课堂成为游戏的课堂,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游戏中成长,游戏中教育。通过角色游戏,或通过具有一定道德情节的表演游戏,让儿童在具体的情景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角色意识的驱动下,儿童全身心的投入活动,从“忘我地扮演角色”到“进入角色”做着角色“职责”范围内的事,摹拟和体验着角色的情感和思想,从而产生了对角色的行为不同程度地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倾向。获得了一定是非标准,久而久之,就会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把游戏中好的行为迁移出来,角色的行为规范也转变成为自己行为的标准,行动也就成为了自觉的行动。
比如:我班曾有一个被公认有多动症的男孩,据说自幼儿园开始就是个人人嫌弃的对象,经常遭老师罚站,仍无好的效果。我意识到对这种孩子一味地批评显然是不行的,只能靠慢慢引导。除了平时对他好的行为及时给予表扬外,在游戏中还特别重用他。在思想与生活课上,玩“交通警”游戏时,我有意识地让他当警察,让他模拟交通警察叔叔的行为,以锻炼他长时间坚持工作岗位、守纪律的意志品质。渐渐地,他上课时不再像以前那样随便下位。抓住这一转机,我又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结果,到低年级下班学期时,他的自我控制能力显著提高,不但做到遵守纪律,而且学习积极性、兴趣性都很高。事实证明,担任角色,顺应了儿童的要求,使儿童在想象的作用下,情感活动达到高潮,充分调动起了儿童的“内动力”儿童的行为规范从被动练习转化为自觉的行为,这种移情训练法,在有针对性地规范儿童的道德品质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另外语言文学作品中,总是蕴含着不同的道德和伦理问题,包含着浓浓的情感,通过大量地欣赏便会使儿童自然地去思考和讨论。优秀的童话和故事给儿童提供了正确进行道德判断的“模特”使儿童明白“这样做是对的”、“那样做是不对的”等等。因此,在课外阅读中,我经常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使儿童不仅受到美的熏陶,而且进行了品德教育。
二、有意识地淡化成人的权威意识,强化儿童的合理行为
由于孩子生活、生理等自然属性对成人的强烈依赖性,使孩子的是非标准明显受到成人的制约。孩子的是非标准最早表现就是:是否服从家长的规定或命令。之所以这样做而不那样做的理由在一定程度上是慑于成人的威严,无形中形成了这样的思想倾向:只有成人赞成的才是“好的”否则就是“坏的”尤其是入学后,老师的是非观念明显影响着孩子的束缚,开始发自内心地产生一些想法,而此时,成人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却反过来指责孩子如何不听话,甚至出现不该有的惩罚。显然,成人这种居高临下的气势对孩子形成的是非观是非常有害的,更难以发展孩子的特点和个性。要使孩子获得正确的道德自我意识,并提供改正错误的机会,用商量和讨论的方式与孩子一起指定规则,师生共同遵守,并且教师经常以角色的身份参加孩子们的游戏。
每当学期开始,我们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针对某一具体问题或某项专题(如团结友爱、诚实勇敢),采用共同商量或集体讨论的方式,让孩子们各抒己见,讨论伙伴,明确这样做的好处和这样做的害处,并以此制定出相应的一些简单的规则,相约师生共同遵守,最大限度地使孩子对遵守规则心悦诚服。如为孩子培养团结友爱精神,创设有针对性的谈话情景外,还配合讲故事,表演游戏,张贴有关团结友爱的图画等。充分调儿童的各种器官,接受刺激。遇到矛盾,师生共同寻找应付矛盾情景对策,尤其是我们还经常以角色的身份参加孩子们的游戏,这样不仅可以更细致的观察、了解儿童,更重要的是孩子们没有压力,独立人格得到承认和尊重因而更能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事实证明师生之间的平等。双向交流是规范孩子生活的最佳选择。当孩子们逐渐把规则内化为自己的想法,进而转化为自己的行为时,就会摆脱外在的道德权威自觉遵从道德,这样就会逐渐培养起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顺利的登上道德发展的更高阶层。
对于孩子们的那些非礼性的行为,我们也从用过激的态度指责他们,而是本着对事不对人的态度,宽容孩子们,耐心地讲解、说服,让他们从中领会到自己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自始至终体现的还是关心和爱护。因为我们知道,在人格上,我们是平等的,我们所要规范的仅仅是孩子们的某些道德行为,而他们的个性却是不能被抑制的,用教育来摧毁他们的自尊更是得不偿失。因此,在我们这里一切体罚和变相体罚都已杜绝。相反,我们注意抓住孩子品德上的细微进步,并以此为契机,促使孩子道德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我们对儿童进行德育,尤其注重个别教育
值得说明的是,我们所进行的个别教育,并不是针对某些有问题的儿童,而是把所有的孩子都看成是个别教育的对象,针对每个孩子所呈现出的独特个性,从实际出发,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使孩子们从不同的水平在不同的起点上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前进。如对于勇敢品质的培养,我们并不直接制定同一的目标,一些因年龄小或身体状况不好的女孩,落后于一些体格强壮的男孩,在活动中我们把他们的要求放低一些,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提高,而对于男孩则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
总之,成功的德育就是使行为规范成为学生自觉执行的行为准则,逐渐把教育变为孩子们的自我要求、自我饯行的多姿多彩的实践活动。只有这样,才能顺应儿童道德发展规律。心理学家柯尔贝格的教导指出了德育的真谛:我们所赞同的发展法就是在进行道德教育时,运用一种不从事灌输思想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按照发展自然方向去刺激儿童自己的思想,并使他向着每个儿童潜力以内的目的前进。
长期以来,在有些人的眼里,似乎德育的功能就是一种约束、一种禁令,从来都是和“不许”、“不准”、“应该怎样”等字联系在一起的,而忽略了德育引导人、激励人的功能,表现在儿童教育中就是管制和压制孩子。表面上看,老师们用行为规范约束孩子,似乎无可指责,但仔细想一想,如果孩子们没有对这种闺房实现心理上的认同,没有将它内化为自己对自身的要求,那么尽管有时孩子在外界行为上表现为能够顺从成人的要求,但在情绪上却是抵触的,也是不能心悦诚服的服从老师的要求的。到底怎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儿童品德的发展,使儿童发自内心地判断行为的好坏,主动的要求上进呢?我们是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通过一定的具体的道德情景冲突,通过儿童自己的思考来达到这一目的的。具体做法是:
一、尊重儿童品德发展的规律,为儿童提供具体形象的道德情景和良好的道德形象
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性,儿童要获得道德认识上的发展,首先必须摆脱自我中心,发展别人不同的自我概念,这就要求儿童与周围同伴“互动”关系,体会别人感受。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儿童进行“角色置换”我们经过大胆尝试,让课堂成为游戏的课堂,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游戏中成长,游戏中教育。通过角色游戏,或通过具有一定道德情节的表演游戏,让儿童在具体的情景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角色意识的驱动下,儿童全身心的投入活动,从“忘我地扮演角色”到“进入角色”做着角色“职责”范围内的事,摹拟和体验着角色的情感和思想,从而产生了对角色的行为不同程度地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倾向。获得了一定是非标准,久而久之,就会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把游戏中好的行为迁移出来,角色的行为规范也转变成为自己行为的标准,行动也就成为了自觉的行动。
比如:我班曾有一个被公认有多动症的男孩,据说自幼儿园开始就是个人人嫌弃的对象,经常遭老师罚站,仍无好的效果。我意识到对这种孩子一味地批评显然是不行的,只能靠慢慢引导。除了平时对他好的行为及时给予表扬外,在游戏中还特别重用他。在思想与生活课上,玩“交通警”游戏时,我有意识地让他当警察,让他模拟交通警察叔叔的行为,以锻炼他长时间坚持工作岗位、守纪律的意志品质。渐渐地,他上课时不再像以前那样随便下位。抓住这一转机,我又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结果,到低年级下班学期时,他的自我控制能力显著提高,不但做到遵守纪律,而且学习积极性、兴趣性都很高。事实证明,担任角色,顺应了儿童的要求,使儿童在想象的作用下,情感活动达到高潮,充分调动起了儿童的“内动力”儿童的行为规范从被动练习转化为自觉的行为,这种移情训练法,在有针对性地规范儿童的道德品质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另外语言文学作品中,总是蕴含着不同的道德和伦理问题,包含着浓浓的情感,通过大量地欣赏便会使儿童自然地去思考和讨论。优秀的童话和故事给儿童提供了正确进行道德判断的“模特”使儿童明白“这样做是对的”、“那样做是不对的”等等。因此,在课外阅读中,我经常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使儿童不仅受到美的熏陶,而且进行了品德教育。
二、有意识地淡化成人的权威意识,强化儿童的合理行为
由于孩子生活、生理等自然属性对成人的强烈依赖性,使孩子的是非标准明显受到成人的制约。孩子的是非标准最早表现就是:是否服从家长的规定或命令。之所以这样做而不那样做的理由在一定程度上是慑于成人的威严,无形中形成了这样的思想倾向:只有成人赞成的才是“好的”否则就是“坏的”尤其是入学后,老师的是非观念明显影响着孩子的束缚,开始发自内心地产生一些想法,而此时,成人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却反过来指责孩子如何不听话,甚至出现不该有的惩罚。显然,成人这种居高临下的气势对孩子形成的是非观是非常有害的,更难以发展孩子的特点和个性。要使孩子获得正确的道德自我意识,并提供改正错误的机会,用商量和讨论的方式与孩子一起指定规则,师生共同遵守,并且教师经常以角色的身份参加孩子们的游戏。
每当学期开始,我们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针对某一具体问题或某项专题(如团结友爱、诚实勇敢),采用共同商量或集体讨论的方式,让孩子们各抒己见,讨论伙伴,明确这样做的好处和这样做的害处,并以此制定出相应的一些简单的规则,相约师生共同遵守,最大限度地使孩子对遵守规则心悦诚服。如为孩子培养团结友爱精神,创设有针对性的谈话情景外,还配合讲故事,表演游戏,张贴有关团结友爱的图画等。充分调儿童的各种器官,接受刺激。遇到矛盾,师生共同寻找应付矛盾情景对策,尤其是我们还经常以角色的身份参加孩子们的游戏,这样不仅可以更细致的观察、了解儿童,更重要的是孩子们没有压力,独立人格得到承认和尊重因而更能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事实证明师生之间的平等。双向交流是规范孩子生活的最佳选择。当孩子们逐渐把规则内化为自己的想法,进而转化为自己的行为时,就会摆脱外在的道德权威自觉遵从道德,这样就会逐渐培养起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顺利的登上道德发展的更高阶层。
对于孩子们的那些非礼性的行为,我们也从用过激的态度指责他们,而是本着对事不对人的态度,宽容孩子们,耐心地讲解、说服,让他们从中领会到自己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自始至终体现的还是关心和爱护。因为我们知道,在人格上,我们是平等的,我们所要规范的仅仅是孩子们的某些道德行为,而他们的个性却是不能被抑制的,用教育来摧毁他们的自尊更是得不偿失。因此,在我们这里一切体罚和变相体罚都已杜绝。相反,我们注意抓住孩子品德上的细微进步,并以此为契机,促使孩子道德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我们对儿童进行德育,尤其注重个别教育
值得说明的是,我们所进行的个别教育,并不是针对某些有问题的儿童,而是把所有的孩子都看成是个别教育的对象,针对每个孩子所呈现出的独特个性,从实际出发,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使孩子们从不同的水平在不同的起点上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前进。如对于勇敢品质的培养,我们并不直接制定同一的目标,一些因年龄小或身体状况不好的女孩,落后于一些体格强壮的男孩,在活动中我们把他们的要求放低一些,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提高,而对于男孩则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
总之,成功的德育就是使行为规范成为学生自觉执行的行为准则,逐渐把教育变为孩子们的自我要求、自我饯行的多姿多彩的实践活动。只有这样,才能顺应儿童道德发展规律。心理学家柯尔贝格的教导指出了德育的真谛:我们所赞同的发展法就是在进行道德教育时,运用一种不从事灌输思想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按照发展自然方向去刺激儿童自己的思想,并使他向着每个儿童潜力以内的目的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