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长子(作者:朗朗明日)_分卷阅读_65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一秒记住【看书文学 www.kan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郑家正有心扳倒崔玄,与范家不谋而合,两家迅速结成同盟。于是,卖了崔玄得罪了崔家的范家因为有二皇子一派的力挺完全没受多大影响。可从崔玄身世大逆转之后,范家就底气不足了。
好在范雨嘉肚子争取,怀了孩子,这样一来,范家即使受了冷落也是有限。可最近的事情这么一出,范家好像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出卖亲妹外甥,教养恶毒女儿,范家在众人眼里简直是门风败坏的典范了。
原以为这样已经很惨了的范家众人,在瞧见崔佑被流放了,心中就一直蹦蹦的跳。崔佑的这次事情,只要不是傻子就能看得出崔玄的影子,就算不是崔玄的做的,可崔玄的冷眼旁观是肯定的。
对于自己的亲叔叔崔玄都能下的去手,而对于他们这样害了崔玄外祖母和母亲的陌生人,那崔玄的手段又该是如何的狠辣了。为此,这一段时间,范家众人一个个老实的不能再老实了,就怕成了第二个崔佑。
可惜,他们还是被参了,因为一桩旧事。皇帝正在因为范雨嘉办事不利,心肠歹毒,带累他的心爱的二皇儿而心中厌烦她呢。一看御史奏请范家违法乱纪,一气之下,大手一挥,让范家和崔佑一道去西北吃沙子去了。
而定国公的范氏,在听到了范家被抄家流放之后,没等崔玄自己动手,就很乖觉的去了佛堂,吃斋念佛了。偌大的一座定国府,一下子就空了下来,看着空空荡荡的定国公府,崔玄的心中也也品不出个滋味了。
解决了崔家的事情之后,崔玄收拾了东西,专门带了护卫,给了纪安两个。虽然心中已经有了猜测,但崔玄也不敢保证绝对正确。为了以防万一,崔玄还是让纪安带了护卫在身旁保护他。
经过了这么多事情,崔玄已经从重生的先知先觉中清醒过来,万事没有绝对,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他前世的经验和所知并不一定就是事实。一次的错就行了,他可不能接二连三的跳进一个坑里。
准备好了一切,崔玄和纪安选了个好日子,就在亲朋好友的不舍中踏上了上任的路途。
作者有话要说:感冒一直没好,今日只有一更了。
第72章泉州
泉州在宋朝建立的时候只是江南的一个小小的渔村,与江南鱼米之乡相对应的是每年像闹铃一般准时的发大水,村民就得拖家带口的去亲朋好友家借住。而这儿只靠水吃水,以捕鱼为生,种不了农作物,而对于依靠土地的庄户人家住这样的地方,十分的没有安全感。
于是,泉州就成了江南富庶之地中很少见的穷乡僻壤。那儿的未婚男子娶媳妇就成了人生一大难事。每家每户几乎出尽了全部财产,才能给自己儿子娶上一个媳妇。泉州那个时候娶媳妇的艰辛和困难这不是一言可以道尽的。娶不到媳妇的大龄男子们为了生存,一般就结成契兄弟,如夫妻般扶持过日子。
而众人发现,打鱼出海,有两个男子组成的家庭确实是占着很大的便利。而一户人家,结一两对契兄弟填补家中劳动力,可以攒钱为其他兄弟娶上媳妇,传宗接代。于是乎,在生存环境艰难的情况下,契兄弟却成了泉州这边名正言顺的风俗。往往一户人家几个兄弟,只有一两个娶的是媳妇,而集全家之力娶的媳妇生的孩子,以后要供养这一户人家中其他的契兄弟。
虽然渔村穷苦,但却极为的讲究知恩图报,旁人家的男子进了门做了自己家孩子的契兄弟,为自己家贡献力量,因为没有子嗣,往往要比旁人多受几分看重。毕竟,这是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为没有血缘的家庭撑门立户自然要让家中人多让几分。
就这样几百年后,大秦的太、祖行军打仗时路过泉州,发现泉州四面环水,只要打通一面,就能直达京城。而秦太、祖靠着这次的发现,神速的赶在其他反王之前进了京,夺了皇宫,成了天下之主。
泉州这个不起眼的小地方被秦太、祖认为是有功之地,很是下力气开发了一番,不仅通了水运,建了码头,还把江南官员三品以上的住宅都搬到了泉州。这一下,明人效应立竿见影。那些想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商户乡绅,一个个都跑到泉州来安家落户。
有钱人一多,商业自然就发达,加上泉州水运四通八达,来往京城和江南各富庶之地,聚集天南地北各色的货物,吸引更多的商户过来行商。泉州作为中转站一般的存在,短短百年,便发展成了江南有名的富贵繁华之地。
而因为泉州结契兄弟的旧俗,泉州的男风盛行,许多本地乡绅富户,只要不影响自己子嗣传承,对着结契兄弟多是默许的。甚至,有些人家为了避免兄弟阋墙,把庶子或是次子结个契兄弟也很常见。
纪安这一路走来,就被崔玄灌输着泉州的风俗民貌,听到这儿能光明正大的结契兄弟,眼睛都睁大了。这是古代吗?思想如此开放先进,要知道,他一个现代人在现代时都待战战兢兢,小心谨慎,就怕被人发现了自己的与众不同。虽然不用像西欧中世纪般上火刑架,可活在旁人指指点点的有色眼观下,对纪安来说还是需要勇气和动力的。
而没曾想,泉州这块地界竟然是男男合法,男妻默许,甚至于因为旧俗传承,泉州对男子结契并不鄙视。因为,男子结契,在旧时,大部分就相当于为了家族不要子嗣,这样的牺牲,在众人眼中自然是要被高看和尊重的。
虽然泉州现在富裕了,也不用集全家之力传承家族。但这样的思维和旧俗,还是让泉州对于男子结契要宽容许多。甚至,许多家族,若是为儿子结了契,为了不让旁人说苛待自己儿子,一般都会分下家产,让他们分出去住,。
而崔玄特意的把这风俗提出了也是有原因的。若是依着上辈子纪安的情史看来,怕是纪安对着女子并无多少兴趣,加上和大皇子的那一段,崔玄虽然不敢肯定,但也觉得纪安差不多还是喜欢男子的多。
而泉州毕竟特殊,纪安来做知府,自然要多做功课。而另一个原因,则是崔玄心中的担忧,泉州未发达时,那些家贫之子结成契兄弟,每日勤勤恳恳,为了讨生活,一般很少能有闲情逸致生出花花心思。
但现在的泉州却是经济发达,富贵繁花,男子本就多情薄幸的多。结契,也渐渐变了味道。有的结了契又在外花心或是收妾纳小,泉州的男妻,渐渐的也生出不少事情来,崔玄怕纪安重情心又软,刚刚去泉州一冲动,怕是参合进那些是是非非中,徒增烦恼。
崔玄的担忧自然是不会和纪安明说的,但也点了点纪安泉州的本土的势力范围。这些风月之事倒是小事,他和纪安来了江南,怕是这些势力要重新划分了。他可不想做个光头司令,让底下的人架空了他。
崔玄十分的反感底下势力抱团,可能上位者都是如此,这次来江南是做了大量准备的。从几年前开始,崔玄开始联合一众镖局送信送物,慢慢的发展成民间一种通信结构,按纪安起的名就是如邮局一般。
从两年前开始,崔玄就开始细细的收集江南各处的民俗风貌和势力划分。这次来,他手里的消息,怕是一般的本地人都没有他这么清楚。纪安瞧着他师兄说起泉州各处滔滔不绝,言之有物的时候,心中的景仰真如淘淘江水延绵不绝。
有个能力超强,且一心为他的师兄,这感觉真不是一般的爽。纪安老老实实的听着崔玄的科普,心中则是在想着自己去了泉州要如何如何为民造福。纪安想得好,他好歹是个穿越人士,虽然经常被他师兄打击到,但他师兄已经是非常人了,不是他们这等凡人能仰望的了。那么,剩下的和他一般的凡夫俗子,他还是有一定的自信的。
想着自己脑子里各种各样的措施手段,纪安相信,没吃过猪肉难道还没见过猪跑?然后,纪安壮志雄心的看着远处,心中恨不得呐喊:泉州,我来了。
崔玄看着神游天外,明显没集中注意力的纪安,眼里闪过一丝温柔。也不知道他这个小师弟脑子里在想什么,这么出神。不过,也是自己担心多了,以后,纪安是和他住一道的,在江南他是老大,在官场中又有几个能被糊住眼睛,去招惹自己护着的人呢。
崔玄本想告诉纪安,去了泉州之后,他安排了纪安住在自己的官邸,最后,崔玄还是没说。心中则是想到:阿安这几天如此兴奋,还是不要再让他更激动了。
纪安和崔玄走的是水路,现在的造船技术已经十分的高明了。传说是因为太、祖一直致力于往海运发展,大力提高造船水平。而纪安十分理解他这个老乡如此重视造船技术的心思,而现在更是对太、祖的这一举动造福于他,表示深切的感谢。
船体宽大,纪安和崔玄没有一个晕船的。纪安现在每天雷打不动的午后娱乐之一就是钓鱼,他们行船的这条江名叫福江。这名也是他那老乡秦太、祖起的,福江谐音福将,当年,秦太、祖就是从这条江中带着他的千军万马去的京城。
纪安钓鱼还是很有耐心的,江中的鱼很聪明,往往吃了鱼饵却吐了钩子。纪提上个空鱼竿也不气恼,再上鱼食就好。一天下来,总是有那么几只笨鱼被钓上的,而晚上,交给厨子,煎炸水煮,都成了香喷喷的美食。
崔玄最好此江中的一种名为花红的鱼,此鱼味道鲜美,做汤之后,色泽奶白,味道极鲜,还能开胃健食。不过,这种鱼也不好钓,纪安几天里能逮着一条就很不错了。纪安每每得了花红,心情都会很不错,然后等到他师兄喝这鱼做成的满足的神情,心情就会更不错,甚至,纪安想着,以后若是解甲归田了。每日为他师兄钓钓鱼,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泉州离着京城行半个月的水路就到了,因为崔玄和纪安乘的是官方船只,所以,到了泉州码头就有专门的人在等着了。崔玄人还未到岸边,江南几乎大大小小的官都在两旁等着了。
两广总督也是秦太、祖设立的,他是怕了北宋的过度的分权造成的结果。所以,特意设了正二品的两广总督,总理各地的事情。不过,为了制衡,秦太、祖还是在各地设立了官员监督的,这是明面上的。还有那些不知名的皇家探子,两广总督想在地方一手遮天怕是不太可能,但其权柄也是极大的。
江南官员大大小的差不多五六百人,这些人都是七品以上的官员。崔玄是他们的老大,老大来了,不管路途远不远,事情忙不忙,通通要来迎接。官场就是如此,若是一处没做好,给新上司认为你怠慢了他,以后,那就有哭的时候了。
纪安先从船上下来,本来,纪安还想着低调一些。自己在到泉州之前和崔玄分开,这样,以后他不是就比旁人多了一张王牌。不过,这话一出,就让崔玄否决了,并告知纪安,他们住一个官邸,纪安从成为他师弟开始,在外人看来,他们就是一派的。
若是纪安私下一个先到泉州,崔玄怕那些官场老油条会看菜下人,以为纪安和他关系不好,暗自为难纪安。再说,他和纪安的关系,只要京城有点关系的人又有谁不清楚,遮遮掩掩的,倒是让旁人生出别的心思。
常言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崔玄已经准备在江南地界护着纪安行事,这个表明自己立场和态度的时机,纪安自然要配合。还有白家,崔玄还不敢确定是个什么意思,但有他的挡在前面,即使他猜错了,也能保纪安无事。
所以,纪安首先从船上下来,众位官员正聚精会神的等着崔玄这个大boss出来,没成想出来的是个十几岁的少年郎。看着就如自己家孩子一般大的少年,穿着从四品的知府服,俊秀不凡。
在官场上混的,几乎都是人精,瞧着纪安的模样和官袍,差不多就知道这是泉州新来的知府。而消息灵通点得也都知道,这位小知府虽然年纪小,但来头颇大,出身昌平侯府,外家是书香门第,师傅又是天下名儒,更为重要的是,他修了个好师兄,现在,他们这群人都归他师兄管。
众人这么一想,压住心底的羡慕嫉妒恨,面色越发的慈爱。纪安对着为首的一位四十岁左右的官员拱手行礼道:“赵大人,下官纪安,是新来的泉州知府,还请赵大人和众位大人以后多多关照。”
赵清是江南的布政使,从二品,是除了崔玄这个总督之外的老大。尽管现在还是三司并行,但还是会分主次的。纪安稍稍了解过赵清的背景,从科举出身,家世一般,因为娶了崔家旁支的嫡女为妻,隐隐是崔玄这一派的。
而在赵清旁边的一位五十几岁长得一张国字脸的官员则是提刑按察使孙德,正三品,他是卢家的姻亲,隐隐靠向三皇子一派。而还有一位五十多岁的威严的男子,则是都转运盐使黄勤,从三品,他的身份比较特殊,是崔佑的老丈人,而儿子又娶了郑家旁支的嫡女,崔佑被流放,黄勤怕是这儿最恨崔玄的人之一了。
而最讨厌纪安的就要数孙德了,原因很简单,因为孙德之子孙扑正是泉州的五品同知。要是没纪安这个空降成员,孙德运作运作,孙扑正提上同知的可能性那是大大的。对于纪安这个抢了他儿子位置的人,纪安想,只要不是圣父,应该对他都没好感吧。
剩下的就是一位三十五六岁模样的书生气质的曹平,苑马寺卿,从三品,是地地道道的保皇党,可谓是皇帝心腹。用来监督江南各地大小官员的,即使他的官位不算太高,但如崔玄和赵清,面对他时,也得要给几分薄面。
郑家正有心扳倒崔玄,与范家不谋而合,两家迅速结成同盟。于是,卖了崔玄得罪了崔家的范家因为有二皇子一派的力挺完全没受多大影响。可从崔玄身世大逆转之后,范家就底气不足了。
好在范雨嘉肚子争取,怀了孩子,这样一来,范家即使受了冷落也是有限。可最近的事情这么一出,范家好像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出卖亲妹外甥,教养恶毒女儿,范家在众人眼里简直是门风败坏的典范了。
原以为这样已经很惨了的范家众人,在瞧见崔佑被流放了,心中就一直蹦蹦的跳。崔佑的这次事情,只要不是傻子就能看得出崔玄的影子,就算不是崔玄的做的,可崔玄的冷眼旁观是肯定的。
对于自己的亲叔叔崔玄都能下的去手,而对于他们这样害了崔玄外祖母和母亲的陌生人,那崔玄的手段又该是如何的狠辣了。为此,这一段时间,范家众人一个个老实的不能再老实了,就怕成了第二个崔佑。
可惜,他们还是被参了,因为一桩旧事。皇帝正在因为范雨嘉办事不利,心肠歹毒,带累他的心爱的二皇儿而心中厌烦她呢。一看御史奏请范家违法乱纪,一气之下,大手一挥,让范家和崔佑一道去西北吃沙子去了。
而定国公的范氏,在听到了范家被抄家流放之后,没等崔玄自己动手,就很乖觉的去了佛堂,吃斋念佛了。偌大的一座定国府,一下子就空了下来,看着空空荡荡的定国公府,崔玄的心中也也品不出个滋味了。
解决了崔家的事情之后,崔玄收拾了东西,专门带了护卫,给了纪安两个。虽然心中已经有了猜测,但崔玄也不敢保证绝对正确。为了以防万一,崔玄还是让纪安带了护卫在身旁保护他。
经过了这么多事情,崔玄已经从重生的先知先觉中清醒过来,万事没有绝对,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他前世的经验和所知并不一定就是事实。一次的错就行了,他可不能接二连三的跳进一个坑里。
准备好了一切,崔玄和纪安选了个好日子,就在亲朋好友的不舍中踏上了上任的路途。
作者有话要说:感冒一直没好,今日只有一更了。
第72章泉州
泉州在宋朝建立的时候只是江南的一个小小的渔村,与江南鱼米之乡相对应的是每年像闹铃一般准时的发大水,村民就得拖家带口的去亲朋好友家借住。而这儿只靠水吃水,以捕鱼为生,种不了农作物,而对于依靠土地的庄户人家住这样的地方,十分的没有安全感。
于是,泉州就成了江南富庶之地中很少见的穷乡僻壤。那儿的未婚男子娶媳妇就成了人生一大难事。每家每户几乎出尽了全部财产,才能给自己儿子娶上一个媳妇。泉州那个时候娶媳妇的艰辛和困难这不是一言可以道尽的。娶不到媳妇的大龄男子们为了生存,一般就结成契兄弟,如夫妻般扶持过日子。
而众人发现,打鱼出海,有两个男子组成的家庭确实是占着很大的便利。而一户人家,结一两对契兄弟填补家中劳动力,可以攒钱为其他兄弟娶上媳妇,传宗接代。于是乎,在生存环境艰难的情况下,契兄弟却成了泉州这边名正言顺的风俗。往往一户人家几个兄弟,只有一两个娶的是媳妇,而集全家之力娶的媳妇生的孩子,以后要供养这一户人家中其他的契兄弟。
虽然渔村穷苦,但却极为的讲究知恩图报,旁人家的男子进了门做了自己家孩子的契兄弟,为自己家贡献力量,因为没有子嗣,往往要比旁人多受几分看重。毕竟,这是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为没有血缘的家庭撑门立户自然要让家中人多让几分。
就这样几百年后,大秦的太、祖行军打仗时路过泉州,发现泉州四面环水,只要打通一面,就能直达京城。而秦太、祖靠着这次的发现,神速的赶在其他反王之前进了京,夺了皇宫,成了天下之主。
泉州这个不起眼的小地方被秦太、祖认为是有功之地,很是下力气开发了一番,不仅通了水运,建了码头,还把江南官员三品以上的住宅都搬到了泉州。这一下,明人效应立竿见影。那些想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商户乡绅,一个个都跑到泉州来安家落户。
有钱人一多,商业自然就发达,加上泉州水运四通八达,来往京城和江南各富庶之地,聚集天南地北各色的货物,吸引更多的商户过来行商。泉州作为中转站一般的存在,短短百年,便发展成了江南有名的富贵繁华之地。
而因为泉州结契兄弟的旧俗,泉州的男风盛行,许多本地乡绅富户,只要不影响自己子嗣传承,对着结契兄弟多是默许的。甚至,有些人家为了避免兄弟阋墙,把庶子或是次子结个契兄弟也很常见。
纪安这一路走来,就被崔玄灌输着泉州的风俗民貌,听到这儿能光明正大的结契兄弟,眼睛都睁大了。这是古代吗?思想如此开放先进,要知道,他一个现代人在现代时都待战战兢兢,小心谨慎,就怕被人发现了自己的与众不同。虽然不用像西欧中世纪般上火刑架,可活在旁人指指点点的有色眼观下,对纪安来说还是需要勇气和动力的。
而没曾想,泉州这块地界竟然是男男合法,男妻默许,甚至于因为旧俗传承,泉州对男子结契并不鄙视。因为,男子结契,在旧时,大部分就相当于为了家族不要子嗣,这样的牺牲,在众人眼中自然是要被高看和尊重的。
虽然泉州现在富裕了,也不用集全家之力传承家族。但这样的思维和旧俗,还是让泉州对于男子结契要宽容许多。甚至,许多家族,若是为儿子结了契,为了不让旁人说苛待自己儿子,一般都会分下家产,让他们分出去住,。
而崔玄特意的把这风俗提出了也是有原因的。若是依着上辈子纪安的情史看来,怕是纪安对着女子并无多少兴趣,加上和大皇子的那一段,崔玄虽然不敢肯定,但也觉得纪安差不多还是喜欢男子的多。
而泉州毕竟特殊,纪安来做知府,自然要多做功课。而另一个原因,则是崔玄心中的担忧,泉州未发达时,那些家贫之子结成契兄弟,每日勤勤恳恳,为了讨生活,一般很少能有闲情逸致生出花花心思。
但现在的泉州却是经济发达,富贵繁花,男子本就多情薄幸的多。结契,也渐渐变了味道。有的结了契又在外花心或是收妾纳小,泉州的男妻,渐渐的也生出不少事情来,崔玄怕纪安重情心又软,刚刚去泉州一冲动,怕是参合进那些是是非非中,徒增烦恼。
崔玄的担忧自然是不会和纪安明说的,但也点了点纪安泉州的本土的势力范围。这些风月之事倒是小事,他和纪安来了江南,怕是这些势力要重新划分了。他可不想做个光头司令,让底下的人架空了他。
崔玄十分的反感底下势力抱团,可能上位者都是如此,这次来江南是做了大量准备的。从几年前开始,崔玄开始联合一众镖局送信送物,慢慢的发展成民间一种通信结构,按纪安起的名就是如邮局一般。
从两年前开始,崔玄就开始细细的收集江南各处的民俗风貌和势力划分。这次来,他手里的消息,怕是一般的本地人都没有他这么清楚。纪安瞧着他师兄说起泉州各处滔滔不绝,言之有物的时候,心中的景仰真如淘淘江水延绵不绝。
有个能力超强,且一心为他的师兄,这感觉真不是一般的爽。纪安老老实实的听着崔玄的科普,心中则是在想着自己去了泉州要如何如何为民造福。纪安想得好,他好歹是个穿越人士,虽然经常被他师兄打击到,但他师兄已经是非常人了,不是他们这等凡人能仰望的了。那么,剩下的和他一般的凡夫俗子,他还是有一定的自信的。
想着自己脑子里各种各样的措施手段,纪安相信,没吃过猪肉难道还没见过猪跑?然后,纪安壮志雄心的看着远处,心中恨不得呐喊:泉州,我来了。
崔玄看着神游天外,明显没集中注意力的纪安,眼里闪过一丝温柔。也不知道他这个小师弟脑子里在想什么,这么出神。不过,也是自己担心多了,以后,纪安是和他住一道的,在江南他是老大,在官场中又有几个能被糊住眼睛,去招惹自己护着的人呢。
崔玄本想告诉纪安,去了泉州之后,他安排了纪安住在自己的官邸,最后,崔玄还是没说。心中则是想到:阿安这几天如此兴奋,还是不要再让他更激动了。
纪安和崔玄走的是水路,现在的造船技术已经十分的高明了。传说是因为太、祖一直致力于往海运发展,大力提高造船水平。而纪安十分理解他这个老乡如此重视造船技术的心思,而现在更是对太、祖的这一举动造福于他,表示深切的感谢。
船体宽大,纪安和崔玄没有一个晕船的。纪安现在每天雷打不动的午后娱乐之一就是钓鱼,他们行船的这条江名叫福江。这名也是他那老乡秦太、祖起的,福江谐音福将,当年,秦太、祖就是从这条江中带着他的千军万马去的京城。
纪安钓鱼还是很有耐心的,江中的鱼很聪明,往往吃了鱼饵却吐了钩子。纪提上个空鱼竿也不气恼,再上鱼食就好。一天下来,总是有那么几只笨鱼被钓上的,而晚上,交给厨子,煎炸水煮,都成了香喷喷的美食。
崔玄最好此江中的一种名为花红的鱼,此鱼味道鲜美,做汤之后,色泽奶白,味道极鲜,还能开胃健食。不过,这种鱼也不好钓,纪安几天里能逮着一条就很不错了。纪安每每得了花红,心情都会很不错,然后等到他师兄喝这鱼做成的满足的神情,心情就会更不错,甚至,纪安想着,以后若是解甲归田了。每日为他师兄钓钓鱼,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泉州离着京城行半个月的水路就到了,因为崔玄和纪安乘的是官方船只,所以,到了泉州码头就有专门的人在等着了。崔玄人还未到岸边,江南几乎大大小小的官都在两旁等着了。
两广总督也是秦太、祖设立的,他是怕了北宋的过度的分权造成的结果。所以,特意设了正二品的两广总督,总理各地的事情。不过,为了制衡,秦太、祖还是在各地设立了官员监督的,这是明面上的。还有那些不知名的皇家探子,两广总督想在地方一手遮天怕是不太可能,但其权柄也是极大的。
江南官员大大小的差不多五六百人,这些人都是七品以上的官员。崔玄是他们的老大,老大来了,不管路途远不远,事情忙不忙,通通要来迎接。官场就是如此,若是一处没做好,给新上司认为你怠慢了他,以后,那就有哭的时候了。
纪安先从船上下来,本来,纪安还想着低调一些。自己在到泉州之前和崔玄分开,这样,以后他不是就比旁人多了一张王牌。不过,这话一出,就让崔玄否决了,并告知纪安,他们住一个官邸,纪安从成为他师弟开始,在外人看来,他们就是一派的。
若是纪安私下一个先到泉州,崔玄怕那些官场老油条会看菜下人,以为纪安和他关系不好,暗自为难纪安。再说,他和纪安的关系,只要京城有点关系的人又有谁不清楚,遮遮掩掩的,倒是让旁人生出别的心思。
常言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崔玄已经准备在江南地界护着纪安行事,这个表明自己立场和态度的时机,纪安自然要配合。还有白家,崔玄还不敢确定是个什么意思,但有他的挡在前面,即使他猜错了,也能保纪安无事。
所以,纪安首先从船上下来,众位官员正聚精会神的等着崔玄这个大boss出来,没成想出来的是个十几岁的少年郎。看着就如自己家孩子一般大的少年,穿着从四品的知府服,俊秀不凡。
在官场上混的,几乎都是人精,瞧着纪安的模样和官袍,差不多就知道这是泉州新来的知府。而消息灵通点得也都知道,这位小知府虽然年纪小,但来头颇大,出身昌平侯府,外家是书香门第,师傅又是天下名儒,更为重要的是,他修了个好师兄,现在,他们这群人都归他师兄管。
众人这么一想,压住心底的羡慕嫉妒恨,面色越发的慈爱。纪安对着为首的一位四十岁左右的官员拱手行礼道:“赵大人,下官纪安,是新来的泉州知府,还请赵大人和众位大人以后多多关照。”
赵清是江南的布政使,从二品,是除了崔玄这个总督之外的老大。尽管现在还是三司并行,但还是会分主次的。纪安稍稍了解过赵清的背景,从科举出身,家世一般,因为娶了崔家旁支的嫡女为妻,隐隐是崔玄这一派的。
而在赵清旁边的一位五十几岁长得一张国字脸的官员则是提刑按察使孙德,正三品,他是卢家的姻亲,隐隐靠向三皇子一派。而还有一位五十多岁的威严的男子,则是都转运盐使黄勤,从三品,他的身份比较特殊,是崔佑的老丈人,而儿子又娶了郑家旁支的嫡女,崔佑被流放,黄勤怕是这儿最恨崔玄的人之一了。
而最讨厌纪安的就要数孙德了,原因很简单,因为孙德之子孙扑正是泉州的五品同知。要是没纪安这个空降成员,孙德运作运作,孙扑正提上同知的可能性那是大大的。对于纪安这个抢了他儿子位置的人,纪安想,只要不是圣父,应该对他都没好感吧。
剩下的就是一位三十五六岁模样的书生气质的曹平,苑马寺卿,从三品,是地地道道的保皇党,可谓是皇帝心腹。用来监督江南各地大小官员的,即使他的官位不算太高,但如崔玄和赵清,面对他时,也得要给几分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