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戊中秋我给父亲拜大寿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一秒记住【看书文学 www.kan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十年前,是中秋节与国庆节百年不遇的同节双喜日子。这一天,恰巧也是我耄耋之年的父亲八十大寿的生辰。为让父亲高兴,我与爱人特意将父亲从故乡接到上海,并在当晚陪伴他老人家观看了上海外滩的缤纷焰火。随后,又趁兴从黄浦江畔的南京东路路口出发,至步行街终点的西藏路,一路徜徉于摩肩接踵的人海与流光溢彩的灯市。记得当晚吃完夜宵回到家,父亲根本没有把走那么远的路当回事,还一个劲儿地跟我念叨,他身边的那个高鼻子蓝眼睛外国人,一路跟着他点头、微笑没有完。望着慈眉善目的父亲,我在心里说,父亲八十岁,多么好的精气神啊!
驰隙流年,我们哥儿几个早就约定,要在父亲丙戊中秋的九十寿辰搞一个较具规模的家庭庆祝。一来,因父辈家族嫡系子孙约六十口子多年没有会齐;二来,是父亲排行老大,我的多位叔婶均至耄耋之年,最小的五叔也已是七十八岁的高龄,就连我姑妈家的表兄也已年届花甲。这样的寿诞庆祝,这样的家族团聚,挑在大家均有国庆长假的金秋十月,而且适逢中秋团圆佳节,岂非天赐的良辰吉日。
几个月前,我心细的爱人便开始与远方的兄嫂和照顾在父亲身边的小弟张罗筹备着父亲的祝寿日程:邀约亲友,订制寿碗、寿筷、寿糕、寿桃,为父亲订制生日服装,以及厨师安排、筵席菜肴的配置和鸣放礼花礼炮,其中包括乡镇支部给我老共产党员父亲赠送的祝寿电影场地的安排。虽说这是一桩围绕我们家族、家庭的喜庆事,其程序却也是要事无巨细,马虎、怠慢不得的。
万事俱备,我们做子女的唯一担心,倒是高龄的父亲作为主角,能否顶得住当天纷繁的应酬。
10月5日,农历八月十四。我们全家族的嫡系子孙悉数分别从深圳、上海、苏州、扬州、武汉等地搭乘飞机、火车,或举家驾车朝着同一个“根”据地——我的故乡古镇出发。
相约中秋,邂逅满目的金黄、秋红与父老乡亲感动的粮仓。回归故里,去说说久违而亲切的乡音,去聆听翻滚起伏的稻浪;去采摘熟透的柿枣,去挖半筐花生闻闻泥土的芳香;去掬一捧清澈的溪水,去捡几枚绿荫下的蝉衣;去会会儿时的伙伴,去吟唱少年的童谣,然后,中秋节是夜,在清风明月的乡野猜拳把盏,那是何等惬意的人生美事,那是我忙里偷闲的憧憬与向往。
豪华长途汽车载着我和爱人与比肩的儿子,还有返乡的旅人在沥青高速公路上朝故乡疾驰。儿子是个爱看书的小伙子,即便是路上这四五小时的路程,也不能荒废他忙中赋闲阅读名著的爱好。并肩座位的爱人和我则拉开窗帘,细心地浏览、观赏这窗外一望无垠的迷人秋色,与那一排排让我难辨城乡的红墙绿瓦;纵情地放飞那铭刻我记忆深处的沉淀,跟眼前这如诗如画的秋韵畅想。
离开都市上海出沪嘉(嘉定)高速个把小时,汽车驶入一段弧形高架引桥。“九曲回肠、一泻千里入东海”的扬子江到了!
细心而骄傲的汽车驾驶员及时打开车内的配乐录音扬声器:亲爱的乘客朋友们,您即将经过的是目前“中国第一、世界第四”由江泽民主席亲笔题词的江阴长江公路大桥。极目千里,饱览“江天一色、江桥一体”的奇观。脚下,是气势磅礴的长江;百米之遥,中国第一桥桥塔巍然矗立。穿过两根小圆桌桌面粗的悬索,挽起天堑飞架的大桥桥面,江阴长江公路大桥横空出世,宛若悬浮于浩浩大江上的“云龙”您看!大江两岸一马平川,港口吊架林立,江鸥翔集,海轮穿梭,现代化滨江港口城市的繁华富庶尽收眼底听着、听着,我的眼前浮现起三十六年前我过江的情景。
那是1970年仲夏。父亲让我骑自行车去江阴城(江南)买“山芋头”(地瓜藤的头,江南的品种个头大,红心,吃口糯,抗饿)。自己家栽种,也就三、五百根“山芋头”满够,可乡亲邻居听说我要去江南,免不了要央托捎带千儿八百的。在自行车的后衣架上捆好了两只空麻袋,喝了满满三大碗稀粥,揣上干粮,我踏着晨露沿着灰白的小径上了路。晌午时分到达靖江(长江北岸)码头。买好了七角钱的轮渡票(行人四角,外加自行车三角)排着长队,我顺利地乘上间隔四十分钟一趟的过江(汽车、行人混合)轮渡。花了十几块钱在江南买好了地瓜苗,急匆匆地赶上了下午三点回江北的轮渡。心里头想啊,今天还算顺利。可没曾想,船到江心忽悠悠地停了车,机器坏了!这可怎么办哪,前不靠村,后不着店,失去动力的轮渡船偏偏又碰上了江面这时刮起的大风。因为轮渡吃水浅,受风面积大,这摇晃起来真够怕人的。人群中顿时乱成一团,喊的喊,哭的哭,骂的骂:我的妈呀,这船会不会翻了呀?要说当年的港口应急反应就是迟钝,等到傍晚六点,才开来了一条拖轮。水手们麻利地带好钢丝拖缆,这才脱离了危险,等船靠江北已是暮霭苍茫。
那天回到家,许多的农家已经熄灯睡觉,待到一直惦挂我的父母听到远处自行车的铃铛声响,这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几声清脆的喇叭声响告诉乘客,汽车已然倏忽间越过了脚下奔腾的长江。我抬手腕表,也就是五、七分钟吧,太神奇了!太过瘾了!这神奇与过瘾的感受,在这满车的旅人中间,我大概是最最感慨至深的了,而正聚精会神看书的儿子,恐怕是读不懂他老爸此时此刻如潮的心绪的。
我们继续驱车北行近一个时辰,黄桥到了。
别看黄桥方圆面积不大,其名声却因出了一个中国地质之父丁文江和喜剧大师丁西林,还有当年的宋朝名将牛皋曾在黄桥洗马池洗马,而且拥有迄今苏北地区唯一仅存的明代故居建筑群、御史府,加之解放战争中新四军第三纵队司令部设于黄桥,而使这个千年古镇名声大噪。
到了黄桥,不吃“黄桥烧饼”是人生的一大遗憾。黄桥烧饼的特点贵在外面酥,里面松,油润不腻,满口留香。主要用料是用油酥和面,讲究的是馅。其馅均采用上等火腿、猪油、肉松以及精制的桂花香料、白糖制作的咸、甜皆宜的鸳鸯烧饼。最后一道工序是将烧饼坯子搁进缸炉里烤,这“烤”却是最讲究一个火候的。地道的黄桥烧饼该是酥脆焦黄,香气四溢,垂涎欲滴。1940年,新四军东进开辟抗日根据地,在黄桥打下一仗,非常惨烈,被后来拍成著名的电影黄桥战役。当时新四军日夜坚持战斗,有时几天吃不上一顿饭,黄桥当地的老百姓看到这种情景非常焦急,他们于是就想出一个办法,用这种烧饼慰劳新四军。起先小规模地做,后来推广开来,全镇的百姓都发动起来。新四军吃了这种烧饼,浑身增添了力量,打起仗来勇猛顽强,最后取得了伟大的胜利“黄桥烧饼”也由此而闻名遐迩。
汽车进站,我们在此等候家人的接站。
儿子的腿长,一转身,变戏法似的提着一袋热腾腾、香喷喷,刚刚出炉的黄桥烧饼。平时讲究饮食热量的爱人,这时也饥不择食地拿起烧饼大块朵颐起来。
我则毫不客气地开始了狼吞虎咽,三下五除二,五只烧饼下了肚。我一边喝着矿泉水,一边遥望远处巍然耸立的黄桥战役烈士纪念碑对儿子说:“儿子啊,虽说你生在上海,长在上海,可这儿,是你的根。还是老区家乡好吧,你看这原汁原味的烧饼,比上海的味道要好多了吧?”儿子直点头“老爸说得对,老爸说得对。这家乡的烧饼就是好吃,太好吃了。我要多买几盒带回去给美国、丹麦的同事们分享。”儿子说的是丹麦跨国公司在上海的同事。
爱人在一旁乐了:“等你退了休,就来黄桥买间房,在这里开个烧饼店吧!既能赚钱,又能解馋,还能解决你的吃饭问题。”
“嘿嘿,我还真有这个计划呢!到时候啊,我让长途车每天给你们捎过去,当夜宵点心。”
来接我们的是开着“广本”的侄儿和我的三弟,侄儿小安是他爸爸我的兄长当年从安徽退役时作为纪念的取名。剽悍而精明的小安现在扬州,经营一个规模不小的民营企业。三弟因为照料年迈的父亲,一直住在老家古镇。
“叔叔,婶婶,小弟,所有的亲眷均已到齐,就等你们这远道深圳的了!告诉你们,家里现在有三场牌局,爷爷和几个苏州的叔叔正抓耳挠腮的等着要跟您决战方城呐!”
“呵呵,是嘛?你爷爷还能跟我们打牌过招?”我关心的是父亲的身体状况。
“哼!什么叫怎么还能打牌?他眼不花,耳不聋,昨晚一捉三,他把我们通吃了呢!”侄儿认真地说。
“ok,今天晚上跟他们干个通宵。下午我要转悠、转悠,会会旧时的伙伴。”
“那好,老爸,我来代替你,我也好久没有过牌瘾了。”儿子来了劲。
“你瞎起什么劲啊,还不如我来呢!”爱人难得这样轻松洒脱。当年,她是插队故乡的知青,而且还是知青办公室的头头呢!
“小安,家里的柿子熟了吗?荞麦收好了吗?花生收上来了吧?”我关心的是家乡的土产“苏州他们一大家子,难得回老家来,而且你几个叔叔几十年都没有回来过。这一回啊,我们可要好好地安排绿色的家乡土产招待他们。”
“哈哈,您瞧好吧,叔叔!一切安排就绪,准备的净是纯绿色食品,放养的鸡鸭,河汊撒网弄来的鱼虾,粗粮饲料喂大的瘦肉猪;住的是乡下最现代化的两层楼房加绿色太阳能卫生设施。对了,这柿子嘛,家家的门前屋后全是上等品种,红透了半边天,任你摘,随你拣。荞麦嘛,你看,那远处一片一片的蓝心白花瓣,离成熟收割还有些日子呢!不过有加工好的陈荞面,明早用地道的荞面摊饼当早餐,保准让你们吃个够。还有花生,今晚的下酒菜,就有刚弄上来的新花生。”儿子坐在前排副驾驶座位,用生硬的家乡话跟他的堂哥聊起了各自的工作。
打开汽车的玻璃窗,顺着三弟的指点处,我极目家乡的沧海桑田。阵阵氧吧似的清新空气,夹杂着说不上是稻香或是桂花香的香气,随着快速行驶的车速灌进车内,沁入我的肺腑心脾。路边,是一块块金灿灿的稻田,习习清风吹过,稻浪起伏,冲着我这个天涯游子点头微笑;不远处,是一幢幢农舍瓦房,这种瓦房承袭了古老的民居建造风格,讲究的是客(厅)堂宽敞,厢房的协调实用,再怎么汗流浃背的炎热夏天,下了田回到了家,那可是一个纳凉的好去处,特别是到了晚上,冷气空调是用不着的。
车速忽然慢了下来,原来是一群要到河塘嬉戏的鹅鸭挡住了去路。
“快到了吧?”我问身旁不断地给我们讲述家乡趣闻轶事的三弟,家乡的交通变化是我此行最大的感触。
“再过一座小桥就是。”侄儿加快了车速。
“那汽车可以开到家门口?”
“就停在咱家大院里。”
“尊敬的各位父老乡亲,友好乡邻,大家晚上好!”我亮开嗓音,开始主持父亲的寿筵。
农历八月十五晚七时,位于故乡古镇我们老家“两上两下”楼房的院落内外,灯火通明,宾客满堂。
厅堂屋内,六根红烛正吐着长长的火苗,三柱燃起的高香青烟缭绕,散发着缕缕馨香。并列悬挂在檩条和门前的是两排大红灯笼,靠香案的后墙面是一幅巨幅寿星图,两旁是“福如东海水长流,寿比南山松不老”的楷书对联。香案上,摆置着五彩缤纷的寿糕、寿桃、寿团和凤凰、花鸟等各式寿点。整个香案用一整块大红的绸布铺放,红绸布的中央,粘贴着一个金碧辉煌的“寿”字。香案的前头,厅堂的中央,是围坐十二位家族长辈及远道至亲的主席位,喜气盈盈,一身唐装的父亲坐上首,三叔、三婶娘,四婶娘,五叔、五婶娘等依次落座。
厅堂屋外,十二桌可以容纳一百五十人的宴席坐满了家族亲友和父母官及乡里乡邻。这种专门为大型筵席而制作的帐篷,用方钢框架制作而成,收放自如。彩灯,彩球和配套的彩旗一应俱全,高度显现社会主义现代新农村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水准。
“星移斗转,岁月轮回。在这明月当空、中秋团圆的美景良宵,我们老苏家庭是高朋满座,蓬荜生辉啊!我们济济一堂欢聚这里,为我们尊敬的父亲大人恭贺九十寿诞。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我的家人,我们的长辈、叔父、婶娘,和在座的高朋挚友向父亲大人送上我们儿女、儿孙最真诚、最温馨的祝福:恭祝父亲大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健康如意,福乐绵绵;笑口常开,益寿延年!”
厅堂内外,亲朋与纯朴的乡亲热烈地鼓掌。他们中间有不少的人看着我长大,其中不乏同龄人看着我走出古镇在风雨兼程的几十年航海生涯中成为故乡骄傲的远洋船长。
“风雨九旬,沧海桑田。回首父亲这一生中积累的最宝贵财富,就是他的自强、自立与他的勤劳、俭朴。是父亲宽厚待人的处世之道,与父母双亲养育我们子女严爱有加的家风熏陶,让我们弟兄长大成人并成家立业。而正是这一切,伴随着忠厚善良的父亲跨越了人类两个世纪的不平凡岁月,更伴随着父亲迎来了今天安享天伦的晚年生活。值此祝贺我们父亲大人九十寿诞的美好时刻,我要代表我们弟兄几人,向诸位乡亲邻里在父亲退休在家以来所给予的热心照顾,致以衷心的感谢!更要感谢中共古镇村支部给我们老共产党员父亲送来的今晚这一场电影祝寿大餐。”
我深情地向众位父老乡亲鞠躬,表示我对曾经养育我的故土的一份衷心感谢。
“君颂南山是说南山松柏不老,我吟东海是祈盼父亲福如东海。最后,还是让我们把这份美好的祝福,把父亲健康长寿的喜气带给在座所有的长辈、高朋与友好乡邻。祝大家身体健康、心想事成、阖家欢乐,万事如意!现在,我请大家举杯,为我父亲的健康长寿,为诸位父老乡亲的健康幸福,干杯!请我们辛苦的礼炮师傅鸣放礼炮!”
丙戊中秋节已经过去时日,而故乡中秋之夜的那一轮皓月,升腾在故乡夜空那璀璨的烟花礼炮,乡亲们那纯朴熟悉的乡音,以及他们往我们行囊塞送的鸡蛋、花生、老母鸡,竟能饮下二百五十毫升“泸州老窖”而毫无醉意的父亲,还有滔滔不绝为我讲述青年时代星夜切断日伪电话线故事的叔叔,喜极而泣、缅怀辞世叔父的苏州婶娘依然历历在目。而最让我刻骨铭心的,却要数我触景生情,对含辛茹苦已经谢世三十周年的母亲的缅怀。她,我父亲的入党介绍人,一位为老区人民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立下不朽功勋而积劳成疾的妇女干部,在把我送上远洋战线的次年冬天,溘然长逝。
为了感谢、祭奠母亲,让她于冥冥之中感应到我们儿女为父亲安排的这场具有纪念意义的九十寿诞庆祝,我们将升空的礼炮场地安排在母亲墓前的开阔地。那礼炮的轰鸣,是儿女对母亲深情的呼喊;那绚烂的礼花,是我们儿女从心灵深处献给父母双亲的礼花;那荡漾在父亲脸庞的笑靥,却是远在天国的母亲最大的心愿。
哦,父亲,我们儿女将侍奉您的左右、孝顺您老人家期颐百年。
十年前,是中秋节与国庆节百年不遇的同节双喜日子。这一天,恰巧也是我耄耋之年的父亲八十大寿的生辰。为让父亲高兴,我与爱人特意将父亲从故乡接到上海,并在当晚陪伴他老人家观看了上海外滩的缤纷焰火。随后,又趁兴从黄浦江畔的南京东路路口出发,至步行街终点的西藏路,一路徜徉于摩肩接踵的人海与流光溢彩的灯市。记得当晚吃完夜宵回到家,父亲根本没有把走那么远的路当回事,还一个劲儿地跟我念叨,他身边的那个高鼻子蓝眼睛外国人,一路跟着他点头、微笑没有完。望着慈眉善目的父亲,我在心里说,父亲八十岁,多么好的精气神啊!
驰隙流年,我们哥儿几个早就约定,要在父亲丙戊中秋的九十寿辰搞一个较具规模的家庭庆祝。一来,因父辈家族嫡系子孙约六十口子多年没有会齐;二来,是父亲排行老大,我的多位叔婶均至耄耋之年,最小的五叔也已是七十八岁的高龄,就连我姑妈家的表兄也已年届花甲。这样的寿诞庆祝,这样的家族团聚,挑在大家均有国庆长假的金秋十月,而且适逢中秋团圆佳节,岂非天赐的良辰吉日。
几个月前,我心细的爱人便开始与远方的兄嫂和照顾在父亲身边的小弟张罗筹备着父亲的祝寿日程:邀约亲友,订制寿碗、寿筷、寿糕、寿桃,为父亲订制生日服装,以及厨师安排、筵席菜肴的配置和鸣放礼花礼炮,其中包括乡镇支部给我老共产党员父亲赠送的祝寿电影场地的安排。虽说这是一桩围绕我们家族、家庭的喜庆事,其程序却也是要事无巨细,马虎、怠慢不得的。
万事俱备,我们做子女的唯一担心,倒是高龄的父亲作为主角,能否顶得住当天纷繁的应酬。
10月5日,农历八月十四。我们全家族的嫡系子孙悉数分别从深圳、上海、苏州、扬州、武汉等地搭乘飞机、火车,或举家驾车朝着同一个“根”据地——我的故乡古镇出发。
相约中秋,邂逅满目的金黄、秋红与父老乡亲感动的粮仓。回归故里,去说说久违而亲切的乡音,去聆听翻滚起伏的稻浪;去采摘熟透的柿枣,去挖半筐花生闻闻泥土的芳香;去掬一捧清澈的溪水,去捡几枚绿荫下的蝉衣;去会会儿时的伙伴,去吟唱少年的童谣,然后,中秋节是夜,在清风明月的乡野猜拳把盏,那是何等惬意的人生美事,那是我忙里偷闲的憧憬与向往。
豪华长途汽车载着我和爱人与比肩的儿子,还有返乡的旅人在沥青高速公路上朝故乡疾驰。儿子是个爱看书的小伙子,即便是路上这四五小时的路程,也不能荒废他忙中赋闲阅读名著的爱好。并肩座位的爱人和我则拉开窗帘,细心地浏览、观赏这窗外一望无垠的迷人秋色,与那一排排让我难辨城乡的红墙绿瓦;纵情地放飞那铭刻我记忆深处的沉淀,跟眼前这如诗如画的秋韵畅想。
离开都市上海出沪嘉(嘉定)高速个把小时,汽车驶入一段弧形高架引桥。“九曲回肠、一泻千里入东海”的扬子江到了!
细心而骄傲的汽车驾驶员及时打开车内的配乐录音扬声器:亲爱的乘客朋友们,您即将经过的是目前“中国第一、世界第四”由江泽民主席亲笔题词的江阴长江公路大桥。极目千里,饱览“江天一色、江桥一体”的奇观。脚下,是气势磅礴的长江;百米之遥,中国第一桥桥塔巍然矗立。穿过两根小圆桌桌面粗的悬索,挽起天堑飞架的大桥桥面,江阴长江公路大桥横空出世,宛若悬浮于浩浩大江上的“云龙”您看!大江两岸一马平川,港口吊架林立,江鸥翔集,海轮穿梭,现代化滨江港口城市的繁华富庶尽收眼底听着、听着,我的眼前浮现起三十六年前我过江的情景。
那是1970年仲夏。父亲让我骑自行车去江阴城(江南)买“山芋头”(地瓜藤的头,江南的品种个头大,红心,吃口糯,抗饿)。自己家栽种,也就三、五百根“山芋头”满够,可乡亲邻居听说我要去江南,免不了要央托捎带千儿八百的。在自行车的后衣架上捆好了两只空麻袋,喝了满满三大碗稀粥,揣上干粮,我踏着晨露沿着灰白的小径上了路。晌午时分到达靖江(长江北岸)码头。买好了七角钱的轮渡票(行人四角,外加自行车三角)排着长队,我顺利地乘上间隔四十分钟一趟的过江(汽车、行人混合)轮渡。花了十几块钱在江南买好了地瓜苗,急匆匆地赶上了下午三点回江北的轮渡。心里头想啊,今天还算顺利。可没曾想,船到江心忽悠悠地停了车,机器坏了!这可怎么办哪,前不靠村,后不着店,失去动力的轮渡船偏偏又碰上了江面这时刮起的大风。因为轮渡吃水浅,受风面积大,这摇晃起来真够怕人的。人群中顿时乱成一团,喊的喊,哭的哭,骂的骂:我的妈呀,这船会不会翻了呀?要说当年的港口应急反应就是迟钝,等到傍晚六点,才开来了一条拖轮。水手们麻利地带好钢丝拖缆,这才脱离了危险,等船靠江北已是暮霭苍茫。
那天回到家,许多的农家已经熄灯睡觉,待到一直惦挂我的父母听到远处自行车的铃铛声响,这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几声清脆的喇叭声响告诉乘客,汽车已然倏忽间越过了脚下奔腾的长江。我抬手腕表,也就是五、七分钟吧,太神奇了!太过瘾了!这神奇与过瘾的感受,在这满车的旅人中间,我大概是最最感慨至深的了,而正聚精会神看书的儿子,恐怕是读不懂他老爸此时此刻如潮的心绪的。
我们继续驱车北行近一个时辰,黄桥到了。
别看黄桥方圆面积不大,其名声却因出了一个中国地质之父丁文江和喜剧大师丁西林,还有当年的宋朝名将牛皋曾在黄桥洗马池洗马,而且拥有迄今苏北地区唯一仅存的明代故居建筑群、御史府,加之解放战争中新四军第三纵队司令部设于黄桥,而使这个千年古镇名声大噪。
到了黄桥,不吃“黄桥烧饼”是人生的一大遗憾。黄桥烧饼的特点贵在外面酥,里面松,油润不腻,满口留香。主要用料是用油酥和面,讲究的是馅。其馅均采用上等火腿、猪油、肉松以及精制的桂花香料、白糖制作的咸、甜皆宜的鸳鸯烧饼。最后一道工序是将烧饼坯子搁进缸炉里烤,这“烤”却是最讲究一个火候的。地道的黄桥烧饼该是酥脆焦黄,香气四溢,垂涎欲滴。1940年,新四军东进开辟抗日根据地,在黄桥打下一仗,非常惨烈,被后来拍成著名的电影黄桥战役。当时新四军日夜坚持战斗,有时几天吃不上一顿饭,黄桥当地的老百姓看到这种情景非常焦急,他们于是就想出一个办法,用这种烧饼慰劳新四军。起先小规模地做,后来推广开来,全镇的百姓都发动起来。新四军吃了这种烧饼,浑身增添了力量,打起仗来勇猛顽强,最后取得了伟大的胜利“黄桥烧饼”也由此而闻名遐迩。
汽车进站,我们在此等候家人的接站。
儿子的腿长,一转身,变戏法似的提着一袋热腾腾、香喷喷,刚刚出炉的黄桥烧饼。平时讲究饮食热量的爱人,这时也饥不择食地拿起烧饼大块朵颐起来。
我则毫不客气地开始了狼吞虎咽,三下五除二,五只烧饼下了肚。我一边喝着矿泉水,一边遥望远处巍然耸立的黄桥战役烈士纪念碑对儿子说:“儿子啊,虽说你生在上海,长在上海,可这儿,是你的根。还是老区家乡好吧,你看这原汁原味的烧饼,比上海的味道要好多了吧?”儿子直点头“老爸说得对,老爸说得对。这家乡的烧饼就是好吃,太好吃了。我要多买几盒带回去给美国、丹麦的同事们分享。”儿子说的是丹麦跨国公司在上海的同事。
爱人在一旁乐了:“等你退了休,就来黄桥买间房,在这里开个烧饼店吧!既能赚钱,又能解馋,还能解决你的吃饭问题。”
“嘿嘿,我还真有这个计划呢!到时候啊,我让长途车每天给你们捎过去,当夜宵点心。”
来接我们的是开着“广本”的侄儿和我的三弟,侄儿小安是他爸爸我的兄长当年从安徽退役时作为纪念的取名。剽悍而精明的小安现在扬州,经营一个规模不小的民营企业。三弟因为照料年迈的父亲,一直住在老家古镇。
“叔叔,婶婶,小弟,所有的亲眷均已到齐,就等你们这远道深圳的了!告诉你们,家里现在有三场牌局,爷爷和几个苏州的叔叔正抓耳挠腮的等着要跟您决战方城呐!”
“呵呵,是嘛?你爷爷还能跟我们打牌过招?”我关心的是父亲的身体状况。
“哼!什么叫怎么还能打牌?他眼不花,耳不聋,昨晚一捉三,他把我们通吃了呢!”侄儿认真地说。
“ok,今天晚上跟他们干个通宵。下午我要转悠、转悠,会会旧时的伙伴。”
“那好,老爸,我来代替你,我也好久没有过牌瘾了。”儿子来了劲。
“你瞎起什么劲啊,还不如我来呢!”爱人难得这样轻松洒脱。当年,她是插队故乡的知青,而且还是知青办公室的头头呢!
“小安,家里的柿子熟了吗?荞麦收好了吗?花生收上来了吧?”我关心的是家乡的土产“苏州他们一大家子,难得回老家来,而且你几个叔叔几十年都没有回来过。这一回啊,我们可要好好地安排绿色的家乡土产招待他们。”
“哈哈,您瞧好吧,叔叔!一切安排就绪,准备的净是纯绿色食品,放养的鸡鸭,河汊撒网弄来的鱼虾,粗粮饲料喂大的瘦肉猪;住的是乡下最现代化的两层楼房加绿色太阳能卫生设施。对了,这柿子嘛,家家的门前屋后全是上等品种,红透了半边天,任你摘,随你拣。荞麦嘛,你看,那远处一片一片的蓝心白花瓣,离成熟收割还有些日子呢!不过有加工好的陈荞面,明早用地道的荞面摊饼当早餐,保准让你们吃个够。还有花生,今晚的下酒菜,就有刚弄上来的新花生。”儿子坐在前排副驾驶座位,用生硬的家乡话跟他的堂哥聊起了各自的工作。
打开汽车的玻璃窗,顺着三弟的指点处,我极目家乡的沧海桑田。阵阵氧吧似的清新空气,夹杂着说不上是稻香或是桂花香的香气,随着快速行驶的车速灌进车内,沁入我的肺腑心脾。路边,是一块块金灿灿的稻田,习习清风吹过,稻浪起伏,冲着我这个天涯游子点头微笑;不远处,是一幢幢农舍瓦房,这种瓦房承袭了古老的民居建造风格,讲究的是客(厅)堂宽敞,厢房的协调实用,再怎么汗流浃背的炎热夏天,下了田回到了家,那可是一个纳凉的好去处,特别是到了晚上,冷气空调是用不着的。
车速忽然慢了下来,原来是一群要到河塘嬉戏的鹅鸭挡住了去路。
“快到了吧?”我问身旁不断地给我们讲述家乡趣闻轶事的三弟,家乡的交通变化是我此行最大的感触。
“再过一座小桥就是。”侄儿加快了车速。
“那汽车可以开到家门口?”
“就停在咱家大院里。”
“尊敬的各位父老乡亲,友好乡邻,大家晚上好!”我亮开嗓音,开始主持父亲的寿筵。
农历八月十五晚七时,位于故乡古镇我们老家“两上两下”楼房的院落内外,灯火通明,宾客满堂。
厅堂屋内,六根红烛正吐着长长的火苗,三柱燃起的高香青烟缭绕,散发着缕缕馨香。并列悬挂在檩条和门前的是两排大红灯笼,靠香案的后墙面是一幅巨幅寿星图,两旁是“福如东海水长流,寿比南山松不老”的楷书对联。香案上,摆置着五彩缤纷的寿糕、寿桃、寿团和凤凰、花鸟等各式寿点。整个香案用一整块大红的绸布铺放,红绸布的中央,粘贴着一个金碧辉煌的“寿”字。香案的前头,厅堂的中央,是围坐十二位家族长辈及远道至亲的主席位,喜气盈盈,一身唐装的父亲坐上首,三叔、三婶娘,四婶娘,五叔、五婶娘等依次落座。
厅堂屋外,十二桌可以容纳一百五十人的宴席坐满了家族亲友和父母官及乡里乡邻。这种专门为大型筵席而制作的帐篷,用方钢框架制作而成,收放自如。彩灯,彩球和配套的彩旗一应俱全,高度显现社会主义现代新农村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水准。
“星移斗转,岁月轮回。在这明月当空、中秋团圆的美景良宵,我们老苏家庭是高朋满座,蓬荜生辉啊!我们济济一堂欢聚这里,为我们尊敬的父亲大人恭贺九十寿诞。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我的家人,我们的长辈、叔父、婶娘,和在座的高朋挚友向父亲大人送上我们儿女、儿孙最真诚、最温馨的祝福:恭祝父亲大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健康如意,福乐绵绵;笑口常开,益寿延年!”
厅堂内外,亲朋与纯朴的乡亲热烈地鼓掌。他们中间有不少的人看着我长大,其中不乏同龄人看着我走出古镇在风雨兼程的几十年航海生涯中成为故乡骄傲的远洋船长。
“风雨九旬,沧海桑田。回首父亲这一生中积累的最宝贵财富,就是他的自强、自立与他的勤劳、俭朴。是父亲宽厚待人的处世之道,与父母双亲养育我们子女严爱有加的家风熏陶,让我们弟兄长大成人并成家立业。而正是这一切,伴随着忠厚善良的父亲跨越了人类两个世纪的不平凡岁月,更伴随着父亲迎来了今天安享天伦的晚年生活。值此祝贺我们父亲大人九十寿诞的美好时刻,我要代表我们弟兄几人,向诸位乡亲邻里在父亲退休在家以来所给予的热心照顾,致以衷心的感谢!更要感谢中共古镇村支部给我们老共产党员父亲送来的今晚这一场电影祝寿大餐。”
我深情地向众位父老乡亲鞠躬,表示我对曾经养育我的故土的一份衷心感谢。
“君颂南山是说南山松柏不老,我吟东海是祈盼父亲福如东海。最后,还是让我们把这份美好的祝福,把父亲健康长寿的喜气带给在座所有的长辈、高朋与友好乡邻。祝大家身体健康、心想事成、阖家欢乐,万事如意!现在,我请大家举杯,为我父亲的健康长寿,为诸位父老乡亲的健康幸福,干杯!请我们辛苦的礼炮师傅鸣放礼炮!”
丙戊中秋节已经过去时日,而故乡中秋之夜的那一轮皓月,升腾在故乡夜空那璀璨的烟花礼炮,乡亲们那纯朴熟悉的乡音,以及他们往我们行囊塞送的鸡蛋、花生、老母鸡,竟能饮下二百五十毫升“泸州老窖”而毫无醉意的父亲,还有滔滔不绝为我讲述青年时代星夜切断日伪电话线故事的叔叔,喜极而泣、缅怀辞世叔父的苏州婶娘依然历历在目。而最让我刻骨铭心的,却要数我触景生情,对含辛茹苦已经谢世三十周年的母亲的缅怀。她,我父亲的入党介绍人,一位为老区人民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立下不朽功勋而积劳成疾的妇女干部,在把我送上远洋战线的次年冬天,溘然长逝。
为了感谢、祭奠母亲,让她于冥冥之中感应到我们儿女为父亲安排的这场具有纪念意义的九十寿诞庆祝,我们将升空的礼炮场地安排在母亲墓前的开阔地。那礼炮的轰鸣,是儿女对母亲深情的呼喊;那绚烂的礼花,是我们儿女从心灵深处献给父母双亲的礼花;那荡漾在父亲脸庞的笑靥,却是远在天国的母亲最大的心愿。
哦,父亲,我们儿女将侍奉您的左右、孝顺您老人家期颐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