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声灯影里的乌镇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一秒记住【看书文学 www.kan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一
“小桥,流水,人家”是江南的名片。无论何时何地,每每向往起江南的风致,心里最先想到的是这六个词。所以,看江南,大抵看的是桥,看的是水,以及古民居。当然,更重要的是感受那一份古朴宁谧的水乡风情。
枕水而居的江南古镇水乡,在几千年风风雨雨的历史演进中,依旧坚守着最初的那份灵秀,那份恬静,那份和谐。也就是这份灵秀,恬静与和谐,吸引着千千万万的人从四面八方远道而来,风雨兼程,只为实现心中那个飘渺的梦。
——谁也说不清,什么时候起,我们心里莫名就滋生了这样一份情结。也许,是在古人诗词营造的浓烈氛围里;也许,日日生活在嘈杂拥塞的环境里,让我们的心灵太需要放松调适了。
二
著名画家陈逸飞的一幅油画双桥问世后,让沉寂良久的周庄顿时声名鹊起。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慕名前往,一时间,周庄大热。近年来,乌镇这样一个江南小镇也开始为人们所熟知。知道乌镇,向往乌镇,源于电视里刘若英代言的那个广告。在我看来,刘若英的气质与乌镇相当吻合,美就美在那份恬静,淡雅。虽不够惊艳,但很耐看。电视上那一幅幅宁静纯美的画面,一次次地撩起我心中丝丝缕缕的情思,挥之不散。据说,刘若英拍完似水年华后,因情系乌镇,在乌镇住了大半年时间。让一个明星选择沉寂,甘于隐逸,这是一份怎样浓烈的归属情怀啊!
车到乌镇西栅的时候,已是晚上九点多了。天空飘着蒙蒙细雨,给这凄凉的深秋之夜增添了几分萧索凄楚的气息。凉风肆意弥漫,和着点点细雨,为我们摆开了烟雨江南的阵势。撑开伞,紧了紧身上的衣服,我们跳下车,随着同行的人一道涌入景区。刚刚踏上这片热恋已久的土地,我原本被雨浇湿的心情,顿时有了几分雀跃和难以言喻的激动。——毕竟,向往乌镇已经很久了。
乌镇,是著名作家茅盾先生的故里。同许多江南水乡一样,这是一个具有上千年历史的文化古镇。江南水乡的富饶,不仅表现在“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等一系列称谓上,她更是孕育了一大批文人骚客的故乡。当然,她还是许多美丽爱情故事的发源地,让人无比向往之。
江南美,人所共知。白居易在忆江南里咏唱:“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曲曲折折的河道,古朴典雅的小桥,深深长长的巷子,清秀水灵的姑娘,共同构成了她独有的风貌。江南,如一个古典婉约的女子,衣袂飘飘,凌波涉水间,一个回眸浅笑,便是风情万种。谁也无法抵抗她的魅力。乌镇,具备这一系列的特质。正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三
在水乡,必得要坐船。在一炷香的时间里,我们终于等来了那艘送渡彼岸的船只,心中满是期待。踏上木船,收起伞,选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来。倚着窗棂,我的目光漫无目的地投向远处。
夜晚的乌镇,如梦如幻,别有一番韵味。难怪导游说,看西栅,必得在夜晚才能体味其风致。此刻,我不能不感叹并惊讶于眼前的迷人景致。在这宁静的夜晚,舟行水中,在远处近处点点星火的映照下,水光潋滟,分外旖旎动人。两岸人家,枕河而居。此刻,天色已晚,它们早已甜甜沉入梦乡。我们这群人,倒似是闯入者。
这个小镇,以水为街,人在舟中,犹如画中游。两边浆橹在水中款款地摆动着,有规律地发出“咿呀、咿呀”的响声,缓缓挑开一道道明亮的波纹。细细密密的雨打在水中,荡起微弱涟漪,然后很快就消散了。
观望中,思绪恍惚,有种前尘遗梦的错觉。前世,也许我曾来过。
在一程渡船的时间里,我们过了把船瘾,在晃晃悠悠的旋律中也略略领会到水乡古镇的风情和妙处。
停船上岸后,大队人马紧跟导游后面,有点赶路的样子。我和妹妹走走停停,不舍得错过每一处景致。由于步伐缓慢,我们一直跟不上队伍。有时,只得小跑,有些狼狈。
雨,一直淅淅沥沥地飘洒着,不曾消停。这丝毫不妨事,似乎更增一分清幽两分情趣。况且,这么想罢,——能碰上一场江南的雨,也是一份难得的机缘。此时,天地之间,静得似乎只剩下这簌簌的雨声了。在静默中,体味着旷古的幽寂,内心突然有了一种近乎虔诚的膜拜。
一路上,不少人拿起数码相机,不断抓拍,想留下一些纪念,封存一点回忆。还有一些人,边走边看,只用眼睛和心灵去细细品味,品味每一寸土地散发出来的古朴清香。
伴河而行,情味盎然。小镇以岸为市,街铺林立,当年的繁华程度可见一斑。夜晚的小镇是静谧的,安详的。这里的民居都大有年头了,走近看,斑驳的屋体分明诉说了岁月的久远,人事的沧桑。白天时,我们可远远看到这里的屋顶全是青黑色的瓦面,不同于家乡的土黄色。路灯下,你还可看到藤蔓沿着墙根摸索着爬到人家的屋顶上,还有爬满一整张墙面的。这是小镇特有的景致。静寂的夜晚,轻轻漫步在一条条青石板铺就的道路上,静静地看,静静地听,我们似乎还能感受到古镇历史脉搏的跳动。
在这里,时间停滞了。历史与现实频频交错,让人分不清是古是今。岁月几度沧桑变幻,多少街知巷闻,多少轶闻旧事早已消逝在历史的风雨中,然古镇风貌大体依旧。这源于人们有意识的保护,同时也是时间的特别关照。时间,对人总是格外残酷的。然而,当你驻足停留在一座石拱桥上,当你漫步在一条长长的巷道里,当你凝眸那千年不竭的河域时,你便会深刻地意识到,其实,它们获得了比人类更久远的时间。而且,只要它们愿意,还可以一直这样存在下去。而那时,我们又在哪里呢?
烟雨中,灯影迷蒙,影影绰绰。美好的时光似乎总是走得特别快,很快地,我们走过了西栅三分之二的街区。循着来时的路,我们一路默默前行。没有太多的话语,一切尽在不言中。
四
刘若英说:“来过,便不曾离开。”也许,她的心也遗落在这片灵土上。
来到这个小镇,你便远离了现实世界的喧嚣与躁动。当所有的沉重一一卸下时,心灵是前所未有的轻松。恬淡,舒适,这就是乌镇的生活。
2010年10月26日
一
“小桥,流水,人家”是江南的名片。无论何时何地,每每向往起江南的风致,心里最先想到的是这六个词。所以,看江南,大抵看的是桥,看的是水,以及古民居。当然,更重要的是感受那一份古朴宁谧的水乡风情。
枕水而居的江南古镇水乡,在几千年风风雨雨的历史演进中,依旧坚守着最初的那份灵秀,那份恬静,那份和谐。也就是这份灵秀,恬静与和谐,吸引着千千万万的人从四面八方远道而来,风雨兼程,只为实现心中那个飘渺的梦。
——谁也说不清,什么时候起,我们心里莫名就滋生了这样一份情结。也许,是在古人诗词营造的浓烈氛围里;也许,日日生活在嘈杂拥塞的环境里,让我们的心灵太需要放松调适了。
二
著名画家陈逸飞的一幅油画双桥问世后,让沉寂良久的周庄顿时声名鹊起。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慕名前往,一时间,周庄大热。近年来,乌镇这样一个江南小镇也开始为人们所熟知。知道乌镇,向往乌镇,源于电视里刘若英代言的那个广告。在我看来,刘若英的气质与乌镇相当吻合,美就美在那份恬静,淡雅。虽不够惊艳,但很耐看。电视上那一幅幅宁静纯美的画面,一次次地撩起我心中丝丝缕缕的情思,挥之不散。据说,刘若英拍完似水年华后,因情系乌镇,在乌镇住了大半年时间。让一个明星选择沉寂,甘于隐逸,这是一份怎样浓烈的归属情怀啊!
车到乌镇西栅的时候,已是晚上九点多了。天空飘着蒙蒙细雨,给这凄凉的深秋之夜增添了几分萧索凄楚的气息。凉风肆意弥漫,和着点点细雨,为我们摆开了烟雨江南的阵势。撑开伞,紧了紧身上的衣服,我们跳下车,随着同行的人一道涌入景区。刚刚踏上这片热恋已久的土地,我原本被雨浇湿的心情,顿时有了几分雀跃和难以言喻的激动。——毕竟,向往乌镇已经很久了。
乌镇,是著名作家茅盾先生的故里。同许多江南水乡一样,这是一个具有上千年历史的文化古镇。江南水乡的富饶,不仅表现在“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等一系列称谓上,她更是孕育了一大批文人骚客的故乡。当然,她还是许多美丽爱情故事的发源地,让人无比向往之。
江南美,人所共知。白居易在忆江南里咏唱:“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曲曲折折的河道,古朴典雅的小桥,深深长长的巷子,清秀水灵的姑娘,共同构成了她独有的风貌。江南,如一个古典婉约的女子,衣袂飘飘,凌波涉水间,一个回眸浅笑,便是风情万种。谁也无法抵抗她的魅力。乌镇,具备这一系列的特质。正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三
在水乡,必得要坐船。在一炷香的时间里,我们终于等来了那艘送渡彼岸的船只,心中满是期待。踏上木船,收起伞,选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来。倚着窗棂,我的目光漫无目的地投向远处。
夜晚的乌镇,如梦如幻,别有一番韵味。难怪导游说,看西栅,必得在夜晚才能体味其风致。此刻,我不能不感叹并惊讶于眼前的迷人景致。在这宁静的夜晚,舟行水中,在远处近处点点星火的映照下,水光潋滟,分外旖旎动人。两岸人家,枕河而居。此刻,天色已晚,它们早已甜甜沉入梦乡。我们这群人,倒似是闯入者。
这个小镇,以水为街,人在舟中,犹如画中游。两边浆橹在水中款款地摆动着,有规律地发出“咿呀、咿呀”的响声,缓缓挑开一道道明亮的波纹。细细密密的雨打在水中,荡起微弱涟漪,然后很快就消散了。
观望中,思绪恍惚,有种前尘遗梦的错觉。前世,也许我曾来过。
在一程渡船的时间里,我们过了把船瘾,在晃晃悠悠的旋律中也略略领会到水乡古镇的风情和妙处。
停船上岸后,大队人马紧跟导游后面,有点赶路的样子。我和妹妹走走停停,不舍得错过每一处景致。由于步伐缓慢,我们一直跟不上队伍。有时,只得小跑,有些狼狈。
雨,一直淅淅沥沥地飘洒着,不曾消停。这丝毫不妨事,似乎更增一分清幽两分情趣。况且,这么想罢,——能碰上一场江南的雨,也是一份难得的机缘。此时,天地之间,静得似乎只剩下这簌簌的雨声了。在静默中,体味着旷古的幽寂,内心突然有了一种近乎虔诚的膜拜。
一路上,不少人拿起数码相机,不断抓拍,想留下一些纪念,封存一点回忆。还有一些人,边走边看,只用眼睛和心灵去细细品味,品味每一寸土地散发出来的古朴清香。
伴河而行,情味盎然。小镇以岸为市,街铺林立,当年的繁华程度可见一斑。夜晚的小镇是静谧的,安详的。这里的民居都大有年头了,走近看,斑驳的屋体分明诉说了岁月的久远,人事的沧桑。白天时,我们可远远看到这里的屋顶全是青黑色的瓦面,不同于家乡的土黄色。路灯下,你还可看到藤蔓沿着墙根摸索着爬到人家的屋顶上,还有爬满一整张墙面的。这是小镇特有的景致。静寂的夜晚,轻轻漫步在一条条青石板铺就的道路上,静静地看,静静地听,我们似乎还能感受到古镇历史脉搏的跳动。
在这里,时间停滞了。历史与现实频频交错,让人分不清是古是今。岁月几度沧桑变幻,多少街知巷闻,多少轶闻旧事早已消逝在历史的风雨中,然古镇风貌大体依旧。这源于人们有意识的保护,同时也是时间的特别关照。时间,对人总是格外残酷的。然而,当你驻足停留在一座石拱桥上,当你漫步在一条长长的巷道里,当你凝眸那千年不竭的河域时,你便会深刻地意识到,其实,它们获得了比人类更久远的时间。而且,只要它们愿意,还可以一直这样存在下去。而那时,我们又在哪里呢?
烟雨中,灯影迷蒙,影影绰绰。美好的时光似乎总是走得特别快,很快地,我们走过了西栅三分之二的街区。循着来时的路,我们一路默默前行。没有太多的话语,一切尽在不言中。
四
刘若英说:“来过,便不曾离开。”也许,她的心也遗落在这片灵土上。
来到这个小镇,你便远离了现实世界的喧嚣与躁动。当所有的沉重一一卸下时,心灵是前所未有的轻松。恬淡,舒适,这就是乌镇的生活。
2010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