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第五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星门、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
一秒记住【看书文学 www.kan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span style="font-family:fangsonggb2312;">(论一首 方三十首 灸法一首)</span>
论曰∶夫小儿未能冒涉霜雪,乃不病伤寒也,大人解脱之久,伤于寒冷,则不论耳,然天行非节之气,其亦得之,有时行疾疫之年,小儿出腹,但患斑者也,治其时行节度,故如大人法,但用药,分剂少异,药小冷耳。
麦门冬汤
治小儿未满百日伤寒,鼻衄身热呕逆方。
麦门冬(十八铢) 石膏 寒水石 甘草(各半两) 桂心(八铢)
上五味 咀,以水二升半,煮取一升,每服一合,日三。
芍药四物解肌汤
治少小伤寒方。
芍药 黄芩 升麻 葛根(各半两)
上四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九合,去滓,分五服,期岁以上,分三服。
麻黄汤
治少小伤寒,发热咳嗽,头面热者方。
麻黄 生姜 黄芩(各一两) 甘草 桂心 石膏 芍药(各半两) 杏仁(十枚)
上八味 咀,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分二服,儿若小以意减之。
治小儿伤寒方∶葛根汁 淡竹沥(各六合)
上二味相和,二三岁儿分三服,百日儿斟酌服之,不宜生,煮服佳。
治小儿时气方∶桃叶三两捣,以水五升,煮十沸,取汁,日五六遍淋之,若复发,烧雄鼠屎二枚,烧水调服之。
五味子汤
治小儿伤寒,病久不除,瘥后复剧,瘦瘠骨立方。
五味子(十铢) 麦门冬 黄连 黄芩 大黄 前胡(各六铢) 芒硝(五铢) 石膏(一两)
上十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服二合,得下便止,计大小增减之。
莽草浴汤
治少小伤寒方。
莽草(半斤) 牡蛎(四两) 雷丸(三十枚) 大黄(一两) 蛇床子(一升)
上五味 咀以水三斗,煮取斗半,适寒温以浴儿,避眼及阴。
又方 治小儿猝寒热,不佳,不能服药方。
莽草 丹参 桂心(各三两) 菖蒲(半斤) 雷丸(一升) 蛇床子(二两)
上六味 咀以水二斗,煮三五沸,适寒温以浴儿,避眼及阴。
雷丸浴汤
治小儿忽寒热方。
雷丸(二十枚) 大黄(四两) 黄芩(一两) 苦参 石膏(各三两) 丹参(二两)
上六味 咀,以水二斗,煮取一斗半浴儿,避眼及阴,浴讫以粉粉之,勿浓衣,一宿复浴。
李叶浴汤
治少小身热方。
李叶随多少, 咀,以水煮,去滓,浴儿,良。
柳枝浴汤
治小儿生一月至五月,乍寒乍热方。
柳枝细切,煮取汁洗儿,若渴,绞冬瓜汁服之。
青木香浴汤
治小儿壮热羸瘠方。
青木香(四两) 麻子仁 竹叶(各一升) 虎骨(五两) 白芷(三两)
上五味 咀,以水二斗,煮取一斗,稍稍浴儿。
十二物寒水石散
治少小身体壮热,不能服药方。
寒水石 芒硝 滑石 石膏 赤石脂 青木香 大黄 甘草 黄芩 防风 川芎 麻黄根
上各等分,合治下筛,以粉一升,药屑三合相和,复以筛筛之,以粉儿身,日三。
李根汤
治小儿暴有热,得之二三日者方。
李根 桂心 芒硝(各十八铢) 麦门冬 甘草(各一两)
上五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五服。
升麻汤
治小儿伤寒,变热毒病,身热面赤,口燥,心腹坚急,大小便不利,或口疮者,或因壮热,便四肢挛掣惊,乃成痫疾,时发时醒,醒后身热如火者,悉主之方。
升麻 白薇 麻黄 葳蕤 柴胡 甘草(各半两) 黄芩(一两) 朴硝 大黄 钩藤(各六铢)
上十味 咀,以水三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一升。儿生三十日至六十日,一服二合;六十日至百日,一服二合半;百日至二百日,一服三合。
大黄汤
治小儿肉中挟宿热,瘦瘠,热进退休作无时方。
大黄 甘草 芒硝(各半两) 桂心(八铢) 石膏(一两) 大枣(五枚)
上六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每服二合。
又方 治小儿腹大短气,热有进退,食不安谷为不化方。
大黄 黄芩 甘草 麦门冬 芒硝(各半两) 石膏(一两) 桂心(八铢)
上七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三服。期岁以下小儿作五服。
蜀漆汤
治小儿潮热方。
蜀漆 甘草 知母 龙骨 牡蛎(各半两)
上五味 咀,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去滓,一岁儿少少温服半合,日再。
竹叶汤
治小儿夏月患腹中伏热,温壮来往,或患下痢,色或白或黄,三焦不利方。
竹叶(切) 小麦(各五合) 柴胡 麦门冬 人参 甘草(各半两) 茯苓(十八铢)黄芩(一两六铢)
上八味 咀,以水四升,煮竹叶小麦,取三升,去竹叶小麦,下诸药煮,取一升半,分三服。若小儿夏月忽壮热烧人手,洞下黄溏,气力 然,脉极洪数,用此方加大黄二两,再服得下,即瘥。
又方 治五六岁儿温壮,腹中急满,息不利,或有微肿,亦中极羸,不下饮食,坚痞,手足逆冷方。
竹叶(切一升) 小麦(半升) 甘草 黄芩 栝蒌根 泽泻 茯苓 知母 白术 大黄(各一两) 桂心(二铢) 生姜(一两半) 人参 麦冬 半夏(各二两) 当归(十八铢)
上十六味 咀,以水七升,煮竹叶、小麦,取四升,去滓,纳诸药煎,取一升六合,分四服。
治小儿连壮热,实滞不去,寒热往来,微惊悸方∶
大黄(一两) 黄芩 栝蒌根 甘草(各十八铢) 滑石(二两) 桂心 牡蛎 人参 龙骨
上十二味 咀,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每服三合,一日一夜令尽,虽吐亦与之。(一本加紫石英半两。)
调中汤
治小儿春秋月晨夕中暴冷,冷气折其四肢,热不得泄,则壮热冷气入胃,变下痢,或欲赤白滞起数去,小腹胀痛极壮热,气脉洪大,或急数者,服之热便歇,下亦瘥也,但壮热不吐下者,亦主之方。
葛根 黄芩 茯苓 桔梗 芍药 白术 本 大黄 甘草(各六铢)
上九味 咀,以水二升,煮取五合,服法如前篇龙胆汤下,量儿大小以意服之。
生地黄汤
治小儿寒热进退,啼呼腹痛方。
生地黄 桂心(各二两)
上二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期岁以下服二合,以上三合。一方七味,有芍药、寒水石
又方 治小儿伤寒发黄方。
捣土瓜根汁三合,服之。
又方 捣韭根汁,澄清,取如大豆许,滴儿鼻中,即出黄水,瘥。
又方 捣青麦汁服之。
又方 小豆(三七枚) 瓜蒂(二七枚) 糯米(四十枚)
上三味为末,吹入鼻中。
二物通汗散
治少小有热不汗方。
粉(半斤) 雷丸(四两)
上捣为细末和下筛,以粉儿身。
二物茯苓粉散
治少小头汗方。
茯苓 牡蛎(各四两)
上治下筛,以粉八两,合捣为散,有热辄以粉,汗即止。
三物黄连粉散
治少小盗汗方。
黄连 牡蛎 贝母(各十八铢)
上以粉一升,合捣下筛,取粉儿身,佳。
犀角饮子
此由心脏热之所感,宜服此方。
犀角(十八铢) 茯神(一两) 麦门冬(一两半) 甘草(半两) 白术(六铢)
上五味 咀,以水九合,煎取四合,分服。加龙齿一两,佳。
恒山汤
治小儿温疟。
恒山(切一两) 小麦(三合) 淡竹叶(切一升)
上三味以水一升半,煮取五合,量儿大小分服。
又方 鹿角末 临发时先服一钱匕。
又方 烧鳖甲灰,以酒服一钱匕,至发时服三匕,并以火炙身。
又方 烧鸡 中黄皮为末,和乳与服,男雄女雌。
又方 灸两乳下一指,三壮。
<span style="font-family:fangsonggb2312;">(论一首 方三十首 灸法一首)</span>
论曰∶夫小儿未能冒涉霜雪,乃不病伤寒也,大人解脱之久,伤于寒冷,则不论耳,然天行非节之气,其亦得之,有时行疾疫之年,小儿出腹,但患斑者也,治其时行节度,故如大人法,但用药,分剂少异,药小冷耳。
麦门冬汤
治小儿未满百日伤寒,鼻衄身热呕逆方。
麦门冬(十八铢) 石膏 寒水石 甘草(各半两) 桂心(八铢)
上五味 咀,以水二升半,煮取一升,每服一合,日三。
芍药四物解肌汤
治少小伤寒方。
芍药 黄芩 升麻 葛根(各半两)
上四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九合,去滓,分五服,期岁以上,分三服。
麻黄汤
治少小伤寒,发热咳嗽,头面热者方。
麻黄 生姜 黄芩(各一两) 甘草 桂心 石膏 芍药(各半两) 杏仁(十枚)
上八味 咀,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分二服,儿若小以意减之。
治小儿伤寒方∶葛根汁 淡竹沥(各六合)
上二味相和,二三岁儿分三服,百日儿斟酌服之,不宜生,煮服佳。
治小儿时气方∶桃叶三两捣,以水五升,煮十沸,取汁,日五六遍淋之,若复发,烧雄鼠屎二枚,烧水调服之。
五味子汤
治小儿伤寒,病久不除,瘥后复剧,瘦瘠骨立方。
五味子(十铢) 麦门冬 黄连 黄芩 大黄 前胡(各六铢) 芒硝(五铢) 石膏(一两)
上十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服二合,得下便止,计大小增减之。
莽草浴汤
治少小伤寒方。
莽草(半斤) 牡蛎(四两) 雷丸(三十枚) 大黄(一两) 蛇床子(一升)
上五味 咀以水三斗,煮取斗半,适寒温以浴儿,避眼及阴。
又方 治小儿猝寒热,不佳,不能服药方。
莽草 丹参 桂心(各三两) 菖蒲(半斤) 雷丸(一升) 蛇床子(二两)
上六味 咀以水二斗,煮三五沸,适寒温以浴儿,避眼及阴。
雷丸浴汤
治小儿忽寒热方。
雷丸(二十枚) 大黄(四两) 黄芩(一两) 苦参 石膏(各三两) 丹参(二两)
上六味 咀,以水二斗,煮取一斗半浴儿,避眼及阴,浴讫以粉粉之,勿浓衣,一宿复浴。
李叶浴汤
治少小身热方。
李叶随多少, 咀,以水煮,去滓,浴儿,良。
柳枝浴汤
治小儿生一月至五月,乍寒乍热方。
柳枝细切,煮取汁洗儿,若渴,绞冬瓜汁服之。
青木香浴汤
治小儿壮热羸瘠方。
青木香(四两) 麻子仁 竹叶(各一升) 虎骨(五两) 白芷(三两)
上五味 咀,以水二斗,煮取一斗,稍稍浴儿。
十二物寒水石散
治少小身体壮热,不能服药方。
寒水石 芒硝 滑石 石膏 赤石脂 青木香 大黄 甘草 黄芩 防风 川芎 麻黄根
上各等分,合治下筛,以粉一升,药屑三合相和,复以筛筛之,以粉儿身,日三。
李根汤
治小儿暴有热,得之二三日者方。
李根 桂心 芒硝(各十八铢) 麦门冬 甘草(各一两)
上五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五服。
升麻汤
治小儿伤寒,变热毒病,身热面赤,口燥,心腹坚急,大小便不利,或口疮者,或因壮热,便四肢挛掣惊,乃成痫疾,时发时醒,醒后身热如火者,悉主之方。
升麻 白薇 麻黄 葳蕤 柴胡 甘草(各半两) 黄芩(一两) 朴硝 大黄 钩藤(各六铢)
上十味 咀,以水三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一升。儿生三十日至六十日,一服二合;六十日至百日,一服二合半;百日至二百日,一服三合。
大黄汤
治小儿肉中挟宿热,瘦瘠,热进退休作无时方。
大黄 甘草 芒硝(各半两) 桂心(八铢) 石膏(一两) 大枣(五枚)
上六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每服二合。
又方 治小儿腹大短气,热有进退,食不安谷为不化方。
大黄 黄芩 甘草 麦门冬 芒硝(各半两) 石膏(一两) 桂心(八铢)
上七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三服。期岁以下小儿作五服。
蜀漆汤
治小儿潮热方。
蜀漆 甘草 知母 龙骨 牡蛎(各半两)
上五味 咀,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去滓,一岁儿少少温服半合,日再。
竹叶汤
治小儿夏月患腹中伏热,温壮来往,或患下痢,色或白或黄,三焦不利方。
竹叶(切) 小麦(各五合) 柴胡 麦门冬 人参 甘草(各半两) 茯苓(十八铢)黄芩(一两六铢)
上八味 咀,以水四升,煮竹叶小麦,取三升,去竹叶小麦,下诸药煮,取一升半,分三服。若小儿夏月忽壮热烧人手,洞下黄溏,气力 然,脉极洪数,用此方加大黄二两,再服得下,即瘥。
又方 治五六岁儿温壮,腹中急满,息不利,或有微肿,亦中极羸,不下饮食,坚痞,手足逆冷方。
竹叶(切一升) 小麦(半升) 甘草 黄芩 栝蒌根 泽泻 茯苓 知母 白术 大黄(各一两) 桂心(二铢) 生姜(一两半) 人参 麦冬 半夏(各二两) 当归(十八铢)
上十六味 咀,以水七升,煮竹叶、小麦,取四升,去滓,纳诸药煎,取一升六合,分四服。
治小儿连壮热,实滞不去,寒热往来,微惊悸方∶
大黄(一两) 黄芩 栝蒌根 甘草(各十八铢) 滑石(二两) 桂心 牡蛎 人参 龙骨
上十二味 咀,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每服三合,一日一夜令尽,虽吐亦与之。(一本加紫石英半两。)
调中汤
治小儿春秋月晨夕中暴冷,冷气折其四肢,热不得泄,则壮热冷气入胃,变下痢,或欲赤白滞起数去,小腹胀痛极壮热,气脉洪大,或急数者,服之热便歇,下亦瘥也,但壮热不吐下者,亦主之方。
葛根 黄芩 茯苓 桔梗 芍药 白术 本 大黄 甘草(各六铢)
上九味 咀,以水二升,煮取五合,服法如前篇龙胆汤下,量儿大小以意服之。
生地黄汤
治小儿寒热进退,啼呼腹痛方。
生地黄 桂心(各二两)
上二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期岁以下服二合,以上三合。一方七味,有芍药、寒水石
又方 治小儿伤寒发黄方。
捣土瓜根汁三合,服之。
又方 捣韭根汁,澄清,取如大豆许,滴儿鼻中,即出黄水,瘥。
又方 捣青麦汁服之。
又方 小豆(三七枚) 瓜蒂(二七枚) 糯米(四十枚)
上三味为末,吹入鼻中。
二物通汗散
治少小有热不汗方。
粉(半斤) 雷丸(四两)
上捣为细末和下筛,以粉儿身。
二物茯苓粉散
治少小头汗方。
茯苓 牡蛎(各四两)
上治下筛,以粉八两,合捣为散,有热辄以粉,汗即止。
三物黄连粉散
治少小盗汗方。
黄连 牡蛎 贝母(各十八铢)
上以粉一升,合捣下筛,取粉儿身,佳。
犀角饮子
此由心脏热之所感,宜服此方。
犀角(十八铢) 茯神(一两) 麦门冬(一两半) 甘草(半两) 白术(六铢)
上五味 咀,以水九合,煎取四合,分服。加龙齿一两,佳。
恒山汤
治小儿温疟。
恒山(切一两) 小麦(三合) 淡竹叶(切一升)
上三味以水一升半,煮取五合,量儿大小分服。
又方 鹿角末 临发时先服一钱匕。
又方 烧鳖甲灰,以酒服一钱匕,至发时服三匕,并以火炙身。
又方 烧鸡 中黄皮为末,和乳与服,男雄女雌。
又方 灸两乳下一指,三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