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距离多远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一秒记住【看书文学 www.kan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前一段时间一直忙于论文发表,原本定于上周五月度总结由于一些问题也改变时间;上午汇报完进度情况、下午利用些间隙时间察看一些信息性资讯。以往我每天都要查阅华尔街日报、新加坡联合早报和世界卫生组织的网站,从这三家网站获取信息不同,由于华尔街日报是隶属于道*琼斯公司所以相对的偏重于它的经济方面,新加坡联合早报的综合性资讯比较多信息流速还可以,至于who则是要查一些相关资料。我不是学医科的对于who的网站只限于浏览,寻找一些拓展面信息,但是who的一些热点问题还是关注的。
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世界卫生组织)的年度报告前些时由于时间紧迫所以没有完全看完,成员国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从a开始才看到o就因为时间问题截止,所以今天抽出点时间继续往下看。原本中国的报告已经看完但是由于相隔时间太远同时又是英文所以又重新研读一遍。算上封皮目录四十页报告倒有三分之一涉及这两个词汇:hiv和aids。
对于who来说全球范围内的传染性疾病并不只局限于aids,但是却在同时又是许多国家迫在眉睫的问题。就我国而言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者、携带者以及患者正以每年40%的速度递增,这意味着如果不加以控制从现在起的未来十年到二十年期间将是艾滋病大范围传染扩张期,其后果不堪设想。
艾滋病,又译爱滋病、爱之病,源自英语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或“后天免疫缺乏综合症”简称aids,是一种能引起人体免疫系统衰退的传染病。它是由人体免疫缺陷病毒(或称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属逆转录病毒的一种)引起的。
hiv病毒为逆转录病毒,所以遗传信息存在于两个相同的rna单链模板中。该病毒能结合人类具有cd4+受体的细胞,特别是和 cd4t辅助淋巴细胞相结合,还能与神经细胞表面的半乳糖神经酰胺结合,逆转录酶可将病毒rna逆转录为dna,然后dna再与人类基因相整合。病毒dna序列被感染细胞及其子代细胞终身携带。
专业文献不太好理解所以不做直接引用,简单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水平有限,各位将就着看——就是病毒进入人体以后寻找与之相符合的细胞作为繁殖场所,类似于核心入侵的那种,通过与选定细胞的结合为下一步繁殖做准备——专业用语是二条rna在病毒逆转录酶的作用下逆转为dna,再以dna为模板,在dna多聚酶的作用下复制dna,这些dna部分存留在细胞浆内。进行低水平复制。部分与宿主细胞核的染色质的dna整合——这段时期是通常媒体报纸宣传时常听到的潜伏期,时间为2-10年。
经过潜伏性感染阶段之后,受感染细胞重组,病毒大量繁殖成释放扩张趋势,同时攻击机体免疫细胞,在机体免疫细胞被大量破坏无法控制病毒蔓延,从而达到难以修复的程度时就是通常所说的艾滋病发病期——专业用语为当受染细胞被激活,前病毒dna在转录酶作用下转录成rna,rna再翻译成蛋白质。经过装配后形成大量的新病毒颗粒,这些病毒颗粒释放出来后,继续攻击其他cd4t淋巴细胞。大量的cd4+t淋巴细胞被hiv攻击后,细胞功能被损害和大量破坏是aids患者免疫功能缺陷的原因。hiv感染cd4+t淋巴细胞后,首先引起细胞功能的障碍。表现有对可溶性抗原如破伤风毒素的识别和反应存在缺陷,虽然对有丝分裂原植物血凝素(pha)的反应仍然正常。细胞因子产生减少,il-2r表达减少和对b淋巴细胞提供辅助能力降低等。当hiv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大量繁殖,导致细胞的溶解和破裂。hiv在细胞内复制后,以芽生方式释出时可引起细胞膜的损伤。由于hiv可抑制细胞膜磷脂的合成从而影响细胞膜的功能,导致细胞病变。hiv还可以感染骨髓干细胞导致cd4+t淋巴细胞减少。当受hiv感染的cd4+t淋巴细胞表面存在的gp120发生表达后,它可以与未感染的cd4+t淋巴细胞cd4分子结合,形成融合细胞,从而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引起细胞的溶解和破坏。游离的gp120也可以与未感染的cd4+t淋巴细胞结合,作为抗体介导依赖性细胞毒作用的抗原,使cd4+t淋巴细胞成为靶细胞,受k细胞攻击而损伤。gp41透膜蛋白,能抑制有丝分裂原和抗原刺激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从而使cd4+t淋巴细胞减少。hiv感染后一般首先出现cd4t淋巴细胞轻度至中度降低,该细胞总数可持续数年不变,反应病毒为免疫应答所抑制。历经一段时间后, cd4+t细胞逐渐进行性下降,表明病毒逐渐逃脱了免疫应答的控制。当cd4+t淋巴细胞一旦下降至0。2x109/l(200细胞/μl)或更低时,则就可出现机会性感染——从这个阶段开始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转变为艾滋病患者。
艾滋病究竟离我们有多远?其实并不遥远。
一直以来人们对艾滋病有很大程度上的误解,认为事不关己、或者产生病理学反映恐艾症——不是笑话、确实是一种心理疾病三个月内做七次艾滋病病原血清检验的大有人在——如何预防了解抑制是who提出的当务之急。who已经将艾滋病问题由官方问题转为民间问题,也就是说艾滋病不是世界艾滋病年、艾滋病月、艾滋病日的口号,而是一个彻头彻尾关乎于民生的问题。
这里由于水平有限提一些认为有必要澄清的概念性混淆问题。
首先是关于艾滋病的病源问题;
这点是学术界普遍争论的话题;因为迄今为止在学术上没有明确的艾滋病病毒起源合理化概念,一般在学术界核心杂志上所提及的病源问题只是一个探索性阶段,这点与媒体所提及的有所出路,媒体所报道的仅是相关方面的进展情况不是研究成果,学术界没有把推理性事物作为规则概念的惯例,也就是说在猴子身上找到艾滋病病毒并不能证明那是艾滋病病毒最初来源,同样的道理同性恋者存在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并不是说同性恋者自己生产病毒,认为同性恋者生产病毒纯属无稽之谈,世界上没有任何病毒是突然间自己跳出来的,也没有任何生物体是突然间作某种物质的载体,所以对于某些问题的偏激看法属于心理学方面的恐惧状态和不确定状态,也就是说通常人们对未知事物以及不可理解不可驾驭事物的本能排拒心理。
第二点所谓高危人群;
这点与一般性理解有出入。所谓“高危”是对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危险度而言的,哪些行为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哪些行为就是高危行为。换句话说,高危行为是指容易引起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行为。具体说来,高危行为是指与别人发生体液交换的行为,即别人的体液进入到他们的身体内,或他们的体液进入别人的身体内。具体的高危行为有如下几种:
1)、通过性途径的高危行为有:无保护xìng交、多个性伙伴等。
2)、通过血液途径的高危行为有: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注射器或共用其他可刺破皮肤的器械;使用未经检测的血液或血制品。
3)、通过母婴途径的高危行为有:艾滋病病毒阳性的女性怀孕并生育,艾滋病病毒阳性的母亲哺乳,都可能引起孩子的艾滋病病毒感染。
4)、其它可以引起血液传染的途径,如:理发、美容、纹身、扎耳朵眼、修脚等用的刀具不消毒;与其他人共用刮脸刀、电动剃须刀、牙刷;体育运动外伤和打架斗殴引起的流血;救护伤员时,救护者破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
这里我想提及危险性性行为的一些误区。其一。多数情况下人们通常认为高危性行为是指发生在同性之间的性行为,这点与事实有很大偏颇。在性行为方面女同性恋者的同性性行为在通常情况下并不属于高危性行为,因为由于生理机能的原因女同性恋者的性行为状态属于器物辅助模拟形式,也就是如果没有特殊性行为嗜好比如sm行为通常情况下肌体表面不容易受到机械性伤害,在没有伤口的情况下含有病毒的体液是无法进入到人体。而男同性恋者虽然存在高危性行为,但并不是普遍现象,事实上人们通常认为的男同性恋者的所谓性行为状态其实是很多异性恋者喜欢的方式,而恰恰相反男同性恋者与其固定性伙伴之间可能终身都不会采用这种性行为方式,而且性欲望周期性程度也决不会高于同年龄段的异性恋者。这里有一个需要单独提出来的地方是高危险性并不等于高覆盖性,也就是说某种行为的危险性只是产生疾病的先决条件,但不是必然条件,换句话说某些人存在高危险性的可能状态但不是高传播性的形态;可以理解为一个封闭体系的活动不会波及到一个开放性体系,也就是说具有高危险性的族群中的一些人并不一定是传播源,而大面积的传播源并不一定属于高危族群。其二。关于性从业者是传播源的说法,这点也属于概念误导。通常情况下各国会有关于性从业者的感染报告但是这是属于官方对于各不同人群情况的整理并不是说性从业者就是传播源。在性行为方面女性属于容易感染方,也就是说女性的生理机能决定性行为接触面积大同时受感染几率增大,而作为性从业者也就是卖方通常情况下属于被买方传染的受害者。其三。作为普通生活族群中处于妻子、情人、女朋友或者固定性伙伴地位的女性也同样会被他们有危险性行为的伴侣所传染,所以who才会提出关爱女性和儿童的主题。
第三点关于艾滋病毒感染者和携带者;
通常情况下人们多数对于这些人所报的不是关爱理解同情的态度,而是嘲讽畏惧嗤之以鼻,甚至有些人偏激的认为这些人活该、得这个病是对他们的不洁行为的惩罚,他们死这个世界就太平就没事。这是一种无知的可悲!
其一。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者最初是血友病患者。血友病是一种遗传病,病人先天缺乏凝血因子,导致凝血功能障碍,不易止血。绝大部分患者为男性——由于是性染色体中x染色体携带、所以为隐性遗传,一般女性会存在遗传基因而患病的可能性仅为25%,男性则为50%,一般为三种形态其中甲/a型乙/b型为隔代遗传,占人口比例为1万人中大约会有1名甲型血友病患者,3。5万人中大约会有1名乙型血友病患者,而丙型血友病患者则很罕见——必须针对基因进行治疗,才有可能根治。基因治疗仍然处在研究阶段,而且目前的成果,还谈不上根治。目前的治疗,仍停留在补充凝血因子,来预防或是治疗血友病的出血症状,其中问题就出在甲/a型血友病患者的缺失因子第八因子的补充试剂上,第一代大范围艾滋病感染者是使用含有第八因子血液制剂的血友病患者,原本作为缓解血友病症状的血液制剂却因为含有艾滋病病毒而演变为更为可怕的病毒传播载体,同时进一步在血友病患者之间大范围传播;迄今为止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中依然存在一定数量的血友病患者,因为他们不可避免的大量使用血浆制品。
其二。意外性机械伤害也可导致艾滋病病毒的入侵。中国第一位系统全程跟踪艾滋病患者的记者所涉及的那位已经故去的艾滋病患者就属于这类。最初是由于在泰国工厂帮助一位工人处理突发事件时不小心划破手指,沾染上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而被传染上艾滋病,这在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中也属于普遍现象。
其三。被动性体液传染。这里包括母婴、性伴侣夫妻之间,使用血液制品等。其中母婴传染是很大范围内的问题,爱滋孤儿问题同样也有待于完善。虽然母婴传染是一个很显著的途径但并不等于病毒携带者或者患者一定生下一位先天病毒携带者的婴儿,但是原则上并不提倡艾滋病患者或携带者怀孕,如果怀孕,需在孕期使用azt或同类药物治疗,分娩采用剖宫产方式,产后避免哺乳分娩后为新生儿提供早期hiv诊断,定期检查治疗。
第四点关于传播途径;
有很多让人笑不出来的笑话,某个艾滋病病毒高发区没有人做三轮,据说是因为开三轮的老板是艾滋病患者,面对着他喘口气就会感染艾滋病。迄今为止我本人有两次直接与艾滋病患者面对面的经历,记得有一次是在某个部门办事,坐在那里等候的时候旁边坐着一位年轻女士,排到她的号她便起身去窗口,空出来的位子被站在旁边的一位女士填补上,后来听窗口处服务人员的对话才知道刚刚那位年轻女士是位艾滋病患者要转到第三国进行进一步治疗,结果我旁边这位女士立刻飞奔出去,到我办完事出来朋友去洗手间回来告诉我说那位女士还在手龙头前拼命洗手。好笑么?一点都不好笑。
事实上与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一般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工具、办公用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咳嗽和打喷嚏不传播艾滋病,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只可生存数小时至数天。高温、干燥以及常用消毒药品都可以杀灭这种病毒。所以说它是目前的危机并不是说满世界都是艾滋病病毒。
最后还是有些事情要说,就是关于艾滋病的监测和提早发现预防问题;
这个才是who提出的核心问题,治愈是一方面、防患于未然是另一方面,将危险程度降到最低抑制扩张趋势是首要问题。
尽量避免以上几种传播途径,出现艾滋病的窗口期症状要及早做出反应。所谓窗口期是指一个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到抗体产生的中间时间,但是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艾滋病感染时,多半没有任何症状。但是在几天到几个月后,可能出现轻微的急性症状,但这些症状并非由艾滋病毒所引起,而是由其他细菌或病毒感染所引起,因此会随著被感染的细菌及病毒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症状反应,如:淋巴腺肿、脾肿、出汗、发热、疲倦、皮疹、肌肉关节酸痛、喉咙痛等。少数病人在相当早期出现中枢神经症状。在急性期,身体开始有免疫反应,也就是代表实验室能够检查出病人体内的抗体。这个时期如果怀疑自己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可以到医院或者相关机构进行血液检测。值得注意的是在没产生抗体之前是查不出来是否是病毒感染者的。有可能检测的时候,查不到有艾滋病病毒抗体,但是体内已经有病毒,在窗口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可以把病毒传染给其他人的。如果第一次检测是阴性,通常医生会建议你两、三个月以后再查一次,确保的确是阴性。如果三个月以后查出是阴性的,并且在正规的检测中心检测,就确实没有感染。
其实写到这里还是觉得有点仓促,不是简简单单几句话就能够说清楚,但还是希望多一份了解多一份关爱让不幸的人有一段幸福的时光,让幸福的人永远拥有他的幸福。
爱不是口头上的、也不是小儿女态的,伸出手来让这个世界充满爱世界才会有爱
最后衷心的希望——天地有情、人间有爱。
前一段时间一直忙于论文发表,原本定于上周五月度总结由于一些问题也改变时间;上午汇报完进度情况、下午利用些间隙时间察看一些信息性资讯。以往我每天都要查阅华尔街日报、新加坡联合早报和世界卫生组织的网站,从这三家网站获取信息不同,由于华尔街日报是隶属于道*琼斯公司所以相对的偏重于它的经济方面,新加坡联合早报的综合性资讯比较多信息流速还可以,至于who则是要查一些相关资料。我不是学医科的对于who的网站只限于浏览,寻找一些拓展面信息,但是who的一些热点问题还是关注的。
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世界卫生组织)的年度报告前些时由于时间紧迫所以没有完全看完,成员国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从a开始才看到o就因为时间问题截止,所以今天抽出点时间继续往下看。原本中国的报告已经看完但是由于相隔时间太远同时又是英文所以又重新研读一遍。算上封皮目录四十页报告倒有三分之一涉及这两个词汇:hiv和aids。
对于who来说全球范围内的传染性疾病并不只局限于aids,但是却在同时又是许多国家迫在眉睫的问题。就我国而言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者、携带者以及患者正以每年40%的速度递增,这意味着如果不加以控制从现在起的未来十年到二十年期间将是艾滋病大范围传染扩张期,其后果不堪设想。
艾滋病,又译爱滋病、爱之病,源自英语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或“后天免疫缺乏综合症”简称aids,是一种能引起人体免疫系统衰退的传染病。它是由人体免疫缺陷病毒(或称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属逆转录病毒的一种)引起的。
hiv病毒为逆转录病毒,所以遗传信息存在于两个相同的rna单链模板中。该病毒能结合人类具有cd4+受体的细胞,特别是和 cd4t辅助淋巴细胞相结合,还能与神经细胞表面的半乳糖神经酰胺结合,逆转录酶可将病毒rna逆转录为dna,然后dna再与人类基因相整合。病毒dna序列被感染细胞及其子代细胞终身携带。
专业文献不太好理解所以不做直接引用,简单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水平有限,各位将就着看——就是病毒进入人体以后寻找与之相符合的细胞作为繁殖场所,类似于核心入侵的那种,通过与选定细胞的结合为下一步繁殖做准备——专业用语是二条rna在病毒逆转录酶的作用下逆转为dna,再以dna为模板,在dna多聚酶的作用下复制dna,这些dna部分存留在细胞浆内。进行低水平复制。部分与宿主细胞核的染色质的dna整合——这段时期是通常媒体报纸宣传时常听到的潜伏期,时间为2-10年。
经过潜伏性感染阶段之后,受感染细胞重组,病毒大量繁殖成释放扩张趋势,同时攻击机体免疫细胞,在机体免疫细胞被大量破坏无法控制病毒蔓延,从而达到难以修复的程度时就是通常所说的艾滋病发病期——专业用语为当受染细胞被激活,前病毒dna在转录酶作用下转录成rna,rna再翻译成蛋白质。经过装配后形成大量的新病毒颗粒,这些病毒颗粒释放出来后,继续攻击其他cd4t淋巴细胞。大量的cd4+t淋巴细胞被hiv攻击后,细胞功能被损害和大量破坏是aids患者免疫功能缺陷的原因。hiv感染cd4+t淋巴细胞后,首先引起细胞功能的障碍。表现有对可溶性抗原如破伤风毒素的识别和反应存在缺陷,虽然对有丝分裂原植物血凝素(pha)的反应仍然正常。细胞因子产生减少,il-2r表达减少和对b淋巴细胞提供辅助能力降低等。当hiv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大量繁殖,导致细胞的溶解和破裂。hiv在细胞内复制后,以芽生方式释出时可引起细胞膜的损伤。由于hiv可抑制细胞膜磷脂的合成从而影响细胞膜的功能,导致细胞病变。hiv还可以感染骨髓干细胞导致cd4+t淋巴细胞减少。当受hiv感染的cd4+t淋巴细胞表面存在的gp120发生表达后,它可以与未感染的cd4+t淋巴细胞cd4分子结合,形成融合细胞,从而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引起细胞的溶解和破坏。游离的gp120也可以与未感染的cd4+t淋巴细胞结合,作为抗体介导依赖性细胞毒作用的抗原,使cd4+t淋巴细胞成为靶细胞,受k细胞攻击而损伤。gp41透膜蛋白,能抑制有丝分裂原和抗原刺激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从而使cd4+t淋巴细胞减少。hiv感染后一般首先出现cd4t淋巴细胞轻度至中度降低,该细胞总数可持续数年不变,反应病毒为免疫应答所抑制。历经一段时间后, cd4+t细胞逐渐进行性下降,表明病毒逐渐逃脱了免疫应答的控制。当cd4+t淋巴细胞一旦下降至0。2x109/l(200细胞/μl)或更低时,则就可出现机会性感染——从这个阶段开始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转变为艾滋病患者。
艾滋病究竟离我们有多远?其实并不遥远。
一直以来人们对艾滋病有很大程度上的误解,认为事不关己、或者产生病理学反映恐艾症——不是笑话、确实是一种心理疾病三个月内做七次艾滋病病原血清检验的大有人在——如何预防了解抑制是who提出的当务之急。who已经将艾滋病问题由官方问题转为民间问题,也就是说艾滋病不是世界艾滋病年、艾滋病月、艾滋病日的口号,而是一个彻头彻尾关乎于民生的问题。
这里由于水平有限提一些认为有必要澄清的概念性混淆问题。
首先是关于艾滋病的病源问题;
这点是学术界普遍争论的话题;因为迄今为止在学术上没有明确的艾滋病病毒起源合理化概念,一般在学术界核心杂志上所提及的病源问题只是一个探索性阶段,这点与媒体所提及的有所出路,媒体所报道的仅是相关方面的进展情况不是研究成果,学术界没有把推理性事物作为规则概念的惯例,也就是说在猴子身上找到艾滋病病毒并不能证明那是艾滋病病毒最初来源,同样的道理同性恋者存在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并不是说同性恋者自己生产病毒,认为同性恋者生产病毒纯属无稽之谈,世界上没有任何病毒是突然间自己跳出来的,也没有任何生物体是突然间作某种物质的载体,所以对于某些问题的偏激看法属于心理学方面的恐惧状态和不确定状态,也就是说通常人们对未知事物以及不可理解不可驾驭事物的本能排拒心理。
第二点所谓高危人群;
这点与一般性理解有出入。所谓“高危”是对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危险度而言的,哪些行为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哪些行为就是高危行为。换句话说,高危行为是指容易引起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行为。具体说来,高危行为是指与别人发生体液交换的行为,即别人的体液进入到他们的身体内,或他们的体液进入别人的身体内。具体的高危行为有如下几种:
1)、通过性途径的高危行为有:无保护xìng交、多个性伙伴等。
2)、通过血液途径的高危行为有: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注射器或共用其他可刺破皮肤的器械;使用未经检测的血液或血制品。
3)、通过母婴途径的高危行为有:艾滋病病毒阳性的女性怀孕并生育,艾滋病病毒阳性的母亲哺乳,都可能引起孩子的艾滋病病毒感染。
4)、其它可以引起血液传染的途径,如:理发、美容、纹身、扎耳朵眼、修脚等用的刀具不消毒;与其他人共用刮脸刀、电动剃须刀、牙刷;体育运动外伤和打架斗殴引起的流血;救护伤员时,救护者破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
这里我想提及危险性性行为的一些误区。其一。多数情况下人们通常认为高危性行为是指发生在同性之间的性行为,这点与事实有很大偏颇。在性行为方面女同性恋者的同性性行为在通常情况下并不属于高危性行为,因为由于生理机能的原因女同性恋者的性行为状态属于器物辅助模拟形式,也就是如果没有特殊性行为嗜好比如sm行为通常情况下肌体表面不容易受到机械性伤害,在没有伤口的情况下含有病毒的体液是无法进入到人体。而男同性恋者虽然存在高危性行为,但并不是普遍现象,事实上人们通常认为的男同性恋者的所谓性行为状态其实是很多异性恋者喜欢的方式,而恰恰相反男同性恋者与其固定性伙伴之间可能终身都不会采用这种性行为方式,而且性欲望周期性程度也决不会高于同年龄段的异性恋者。这里有一个需要单独提出来的地方是高危险性并不等于高覆盖性,也就是说某种行为的危险性只是产生疾病的先决条件,但不是必然条件,换句话说某些人存在高危险性的可能状态但不是高传播性的形态;可以理解为一个封闭体系的活动不会波及到一个开放性体系,也就是说具有高危险性的族群中的一些人并不一定是传播源,而大面积的传播源并不一定属于高危族群。其二。关于性从业者是传播源的说法,这点也属于概念误导。通常情况下各国会有关于性从业者的感染报告但是这是属于官方对于各不同人群情况的整理并不是说性从业者就是传播源。在性行为方面女性属于容易感染方,也就是说女性的生理机能决定性行为接触面积大同时受感染几率增大,而作为性从业者也就是卖方通常情况下属于被买方传染的受害者。其三。作为普通生活族群中处于妻子、情人、女朋友或者固定性伙伴地位的女性也同样会被他们有危险性行为的伴侣所传染,所以who才会提出关爱女性和儿童的主题。
第三点关于艾滋病毒感染者和携带者;
通常情况下人们多数对于这些人所报的不是关爱理解同情的态度,而是嘲讽畏惧嗤之以鼻,甚至有些人偏激的认为这些人活该、得这个病是对他们的不洁行为的惩罚,他们死这个世界就太平就没事。这是一种无知的可悲!
其一。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者最初是血友病患者。血友病是一种遗传病,病人先天缺乏凝血因子,导致凝血功能障碍,不易止血。绝大部分患者为男性——由于是性染色体中x染色体携带、所以为隐性遗传,一般女性会存在遗传基因而患病的可能性仅为25%,男性则为50%,一般为三种形态其中甲/a型乙/b型为隔代遗传,占人口比例为1万人中大约会有1名甲型血友病患者,3。5万人中大约会有1名乙型血友病患者,而丙型血友病患者则很罕见——必须针对基因进行治疗,才有可能根治。基因治疗仍然处在研究阶段,而且目前的成果,还谈不上根治。目前的治疗,仍停留在补充凝血因子,来预防或是治疗血友病的出血症状,其中问题就出在甲/a型血友病患者的缺失因子第八因子的补充试剂上,第一代大范围艾滋病感染者是使用含有第八因子血液制剂的血友病患者,原本作为缓解血友病症状的血液制剂却因为含有艾滋病病毒而演变为更为可怕的病毒传播载体,同时进一步在血友病患者之间大范围传播;迄今为止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中依然存在一定数量的血友病患者,因为他们不可避免的大量使用血浆制品。
其二。意外性机械伤害也可导致艾滋病病毒的入侵。中国第一位系统全程跟踪艾滋病患者的记者所涉及的那位已经故去的艾滋病患者就属于这类。最初是由于在泰国工厂帮助一位工人处理突发事件时不小心划破手指,沾染上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而被传染上艾滋病,这在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中也属于普遍现象。
其三。被动性体液传染。这里包括母婴、性伴侣夫妻之间,使用血液制品等。其中母婴传染是很大范围内的问题,爱滋孤儿问题同样也有待于完善。虽然母婴传染是一个很显著的途径但并不等于病毒携带者或者患者一定生下一位先天病毒携带者的婴儿,但是原则上并不提倡艾滋病患者或携带者怀孕,如果怀孕,需在孕期使用azt或同类药物治疗,分娩采用剖宫产方式,产后避免哺乳分娩后为新生儿提供早期hiv诊断,定期检查治疗。
第四点关于传播途径;
有很多让人笑不出来的笑话,某个艾滋病病毒高发区没有人做三轮,据说是因为开三轮的老板是艾滋病患者,面对着他喘口气就会感染艾滋病。迄今为止我本人有两次直接与艾滋病患者面对面的经历,记得有一次是在某个部门办事,坐在那里等候的时候旁边坐着一位年轻女士,排到她的号她便起身去窗口,空出来的位子被站在旁边的一位女士填补上,后来听窗口处服务人员的对话才知道刚刚那位年轻女士是位艾滋病患者要转到第三国进行进一步治疗,结果我旁边这位女士立刻飞奔出去,到我办完事出来朋友去洗手间回来告诉我说那位女士还在手龙头前拼命洗手。好笑么?一点都不好笑。
事实上与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一般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工具、办公用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咳嗽和打喷嚏不传播艾滋病,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只可生存数小时至数天。高温、干燥以及常用消毒药品都可以杀灭这种病毒。所以说它是目前的危机并不是说满世界都是艾滋病病毒。
最后还是有些事情要说,就是关于艾滋病的监测和提早发现预防问题;
这个才是who提出的核心问题,治愈是一方面、防患于未然是另一方面,将危险程度降到最低抑制扩张趋势是首要问题。
尽量避免以上几种传播途径,出现艾滋病的窗口期症状要及早做出反应。所谓窗口期是指一个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到抗体产生的中间时间,但是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艾滋病感染时,多半没有任何症状。但是在几天到几个月后,可能出现轻微的急性症状,但这些症状并非由艾滋病毒所引起,而是由其他细菌或病毒感染所引起,因此会随著被感染的细菌及病毒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症状反应,如:淋巴腺肿、脾肿、出汗、发热、疲倦、皮疹、肌肉关节酸痛、喉咙痛等。少数病人在相当早期出现中枢神经症状。在急性期,身体开始有免疫反应,也就是代表实验室能够检查出病人体内的抗体。这个时期如果怀疑自己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可以到医院或者相关机构进行血液检测。值得注意的是在没产生抗体之前是查不出来是否是病毒感染者的。有可能检测的时候,查不到有艾滋病病毒抗体,但是体内已经有病毒,在窗口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可以把病毒传染给其他人的。如果第一次检测是阴性,通常医生会建议你两、三个月以后再查一次,确保的确是阴性。如果三个月以后查出是阴性的,并且在正规的检测中心检测,就确实没有感染。
其实写到这里还是觉得有点仓促,不是简简单单几句话就能够说清楚,但还是希望多一份了解多一份关爱让不幸的人有一段幸福的时光,让幸福的人永远拥有他的幸福。
爱不是口头上的、也不是小儿女态的,伸出手来让这个世界充满爱世界才会有爱
最后衷心的希望——天地有情、人间有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