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农妇难为_分卷阅读_96
推荐阅读:快乐的花莲之旅、淫术炼金士20——城战谋策篇、姐姐与她的同学、娇女封后之路、最佳女配(快穿)、老板,你马甲掉了、我的大奶女友小瑄、重生攻略、穿书后我抢了反派雌虫、猎人游记[女追男,剧情,肉渣]
一秒记住【看书文学 www.kan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而他自己则侧躺着,睁着圆圆的眼睛时刻注意着弟弟的动静。渐渐的,饭团困了,他揉了揉眼,又看了弟弟一眼。觉得他没有那么快醒来的,便悄悄凑了过去,在他脸上亲了亲。嗯,香香的,有娘身上的味道。当哥哥的饭团满足地想,然后把头靠着汤圆,小身子也小心翼翼地挨着他,闭上眼,很快便进入了黑甜乡。
夜里,床头柜子上的油灯一直都没有熄灭,汤圆醒了过来,咿咿呀呀地叫着,等了好久都没见熟悉的娘亲把他抱起来哄他,给他把尿。他一个忍不住,尿了出来,仍旧没人理他,小家伙顿时慌得大哭起来。
东屋那头,母子连心,罗云初好像听到了儿子的哭声,忙推了推尤在她身上忙和的男人,咽下一声呻吟,道,“二郎,我似乎听到汤圆的哭声,是不是他醒了?”
“你想多了吧,我咋没听见?放心吧,我叮嘱过饭团了,要是汤圆醒了就过来叫我们。”二郎怕她再问下去,一会到嘴的肉就飞了,顿时腰部用力,速度又快又猛,罗云初最后一丝清明也渐渐抓不住了,只余下阵阵隐忍的娇喘声。
饭团是被一阵哭泣的声音吵醒的,他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朝床的里侧看去。饭团见汤圆哭得泪珠子都出来了,顿时慌了,伸出小手,给他擦了擦,“弟弟,不哭不哭。”
汤圆听到熟悉的声音,睁开湿漉漉的眼睛,懵懂地看着眼前的哥哥。看了一会儿,见不是娘那张脸,嘴扁了扁,眼睛又泛起了水气。
饭团知道弟弟一向很少哭,此时哭得那么厉害,肯定是尿尿了,伸出小胖手一摸,果然湿了,他立即学着他娘的话安慰弟弟,“别哭别哭,哥哥这就帮你换尿布哦,乖,乖。”稚嫩的声音透出一股心疼。
饭团爬下床,拿了一块尿布回到床上,他将湿的换下来,扔在一旁的椅子上,笨拙地给他弟弟换上干爽的尿布。
身上舒服了,汤圆哭得了累了也没见他娘来哄他,便也渐渐地收住了泪。汤圆平日里很好带的,而且饭团也常常陪他,看着熟悉的哥哥,便渐渐闭上眼,在哥哥小手的轻拍中睡了过去。
饭团看着弟弟不哭了,安祥地睡着了,心里松了口气这余,一股成就感油然而生。他拉过被子,挨着弟弟又睡下了。
次日,二郎神清气爽地起床,提了提裤子。罗云初醒来后,白了那一脸餍足的男人一眼,不顾身体的酸疼,披了件衣服就到西屋看两个孩子去了。
来到西屋,两个孩子都醒了,饭团正拿着小鼓逗着汤圆呢。见两娃一晚都没事,罗云初便放心了。夸了饭团一顿,她才抱起汤圆。
被他娘忽略了一晚上的汤圆见到罗云初,就往她胸前蹭了蹭,呀呀地叫着。
“媳妇,我说了不用担心汤圆的嘛,饭团很能干的。”二郎显然对饭团的能干很是满意。
罗云初决定不理会这个无耻的男人。才四岁的孩子,你却让他照顾弟弟,你羞是不羞?而且饭团正在长身体的时候,晚上睡眠不充足哪行?
“今天你不是要到镇上取那套订做好的木棉弹弓吗?还不赶紧?”她前两天把杂物房腾了出来,充作弹棉被的作坊。待那些工具到了,便能开工了。
“嗯,一会就走。”说起正事,二郎收起了嘻戏的态度。
“对了,别忘了买上十来捆纱线啊。”
“晓得了,不会忘的。”
当下,各自忙碌不提。等二郎把木棉弹弓等工具拿回来后,莫老汉夫妇便开工了。他们过来干活时带上了两个孙女,罗云初了解的笑笑。让饭团不描红的时候就陪着两个小姐姐玩儿。
前头给棉花去籽的时候,罗云初他们对外的说法是自己种了十亩,而大部分的棉花是罗德从外地收购回来,让他们帮着加工的。为了取信于人,还招摇地从罗德家拉了几大牛车的东西。其实这些有部分是木炭有部分是夏季收获的粮食。
上半年罗云初他们不是耕作着她娘家的几亩地嘛,罗宋两家在不同的村子,当时收回来的粮食都没干,若挑回来老费功夫了,二郎索性就放在她娘家晒干先了。此时正好利用上了,就把它们给运了回来。不过这事他们事先已和罗德通好了气,罗德也不问姐姐姐夫为啥让他这么做,便照做了。
干完活回来的男人爱凑在一块儿喝点小酒,最常聚集的地点便是二郎家的厨房。罗云初尽管不喜二郎喝酒,但在外人面前一向给他做足了面子。专程给他们炒了一叠花生米当下酒菜后,她便不去管他们,自个儿忙去了。
“哎,这都两个月没下雨了,再这样下去,地里的庄稼都要干死了。”大郎叹了口气,地里的庄稼蔫蔫的,又正是抽穗的关键时候。
赵大山也摇摇头,“我看这天气啊,一时半会怕是难有雨下了。”
二郎深以为然,“不行的话,只能像往年一样担水,一眼眼地给地里浇水了。”
“对了,今天我进城,听人说了,俞阍那边地龙翻身,死了好多人。后来那里有好几个县都发生了瘟疫。据说有不少人逃了出来,四处逃窜呢。”赵大山道。
“嗯,我也听说了。俞阍离京城很近啊,老三这都走了一个多月了,也不知道走到哪了?到京城了没有。”二郎很是担心。
“听那些走南闯北的赶车人说,从咱们青河县到京城少说也要走一个半月呢,这会怕还在半路上吧。”大郎的想法很务实,没有什么太过不实际的奢望。
“你们兄弟俩呀,就别担心了,我看你们老三也不是个福薄的,即便遇上什么不好的也能逢凶化吉,放心吧。”
罗云初就在屋前屋后忙碌着,他们的话她一字不漏地听了去。晚上睡觉的时候,她便和二郎说,“孩子他爹,你瞧瞧咱们是不是该囤积点粮食啊?”虽说今年因着耕种了娘家的地及又置了四亩水田,上半年他们收回来的粮食比往年还多一半,但下半年就指着那四亩水田了,加上老天爷不赏脸,收成肯定比不得上半年的。
今天她听他们说了,俞阍那边地震,俞阍有多大她不知道。但通常都是大旱之后才地震的,如今民间有这等不稳定的因素,接下来物价不稳定是必然的了。恐怕过不了多久,粮食的价格就飞涨了吧?若情况再严重点,恐怕到了最后手上有银子都买不到粮食。在这里粮食就是命啊,多囤点粮准没错。
“媳妇,为啥呀?”二郎长这般大,在这里还没经历过这地震瘟疫那种东西,顶多就是旱了点或涝了点而已。自然不明白罗云初的顾虑。
罗云初当下便把她的思虑说了,二郎想了想,觉得多囤点粮食没错,便应了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在这里说一下,昨晚说有肉的,抱歉只有一点肉沫了,七月份严打。再加上今天要三更,所以实在没有精力写肉。等过些天得空了再写吧,炖一次肉,比写一个章节还累人。希望亲们体谅一下,不是不写,晚点。。。摸一个。。。
对了,今晚还有一更的,估计会很晚很晚,亲们不要等了哦。
78、囤粮行动...
这头,宋铭承他们的马车走了近一个月,才走到榆苏、域封、领南三省交界处的一个小镇。小镇地处三省交界,人流来往密集,自是富饶不过。
此时此地除了商旅外,还有少数衣衫褴褛的难民。
“听说了没,俞阍省自打地龙翻身之后,瘟疫又开始蔓延了。据说不少人从俞阍各县跑了出来。”
“你这都老掉牙的消息了还拿出来显摆,真是!你瞧瞧吧,那些穿得破破烂烂的,不是俞阍跑出来的难民是什么?”
“作孽哦,要是我我也逃啊,听说圣上下旨封锁俞阍各县的要道了。这不是逼着人家留在那等死么?”
“嘘,作死了你,这些话你也敢拿来说?”
“罗相公周相公,你们看,咱们是不是绕道为好哇?”赶车的刘老汉问。
“自然得绕道的,只是咱们该往哪条路走好呢?”宋铭承凝神思考了一下,道,“走域封这条道。”域封离俞阍远点,虽然多绕了一段路,但可以杜绝许多麻烦。
周墩迟懵懂,对此决定毫无异议,他看着那些脏兮兮的难民,满脸同情,“罗兄,他们好可怜。”
“周兄,咱们要相信圣上。当今是个年轻的为的,我相信不久后朝廷便会把俞阍的瘟疫控制住的,然后帮俞阍的百姓重建家园。”宋铭承安慰。
周墩迟的态度宋铭承隐隐觉得不妥,但两人只是结伴而行,交情也不算深厚,宋铭承有些话也不便说他。只能提醒他赶考为主,待取得了功名,便能为百姓做点事了。这才把他劝上车了。
而他自己则侧躺着,睁着圆圆的眼睛时刻注意着弟弟的动静。渐渐的,饭团困了,他揉了揉眼,又看了弟弟一眼。觉得他没有那么快醒来的,便悄悄凑了过去,在他脸上亲了亲。嗯,香香的,有娘身上的味道。当哥哥的饭团满足地想,然后把头靠着汤圆,小身子也小心翼翼地挨着他,闭上眼,很快便进入了黑甜乡。
夜里,床头柜子上的油灯一直都没有熄灭,汤圆醒了过来,咿咿呀呀地叫着,等了好久都没见熟悉的娘亲把他抱起来哄他,给他把尿。他一个忍不住,尿了出来,仍旧没人理他,小家伙顿时慌得大哭起来。
东屋那头,母子连心,罗云初好像听到了儿子的哭声,忙推了推尤在她身上忙和的男人,咽下一声呻吟,道,“二郎,我似乎听到汤圆的哭声,是不是他醒了?”
“你想多了吧,我咋没听见?放心吧,我叮嘱过饭团了,要是汤圆醒了就过来叫我们。”二郎怕她再问下去,一会到嘴的肉就飞了,顿时腰部用力,速度又快又猛,罗云初最后一丝清明也渐渐抓不住了,只余下阵阵隐忍的娇喘声。
饭团是被一阵哭泣的声音吵醒的,他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朝床的里侧看去。饭团见汤圆哭得泪珠子都出来了,顿时慌了,伸出小手,给他擦了擦,“弟弟,不哭不哭。”
汤圆听到熟悉的声音,睁开湿漉漉的眼睛,懵懂地看着眼前的哥哥。看了一会儿,见不是娘那张脸,嘴扁了扁,眼睛又泛起了水气。
饭团知道弟弟一向很少哭,此时哭得那么厉害,肯定是尿尿了,伸出小胖手一摸,果然湿了,他立即学着他娘的话安慰弟弟,“别哭别哭,哥哥这就帮你换尿布哦,乖,乖。”稚嫩的声音透出一股心疼。
饭团爬下床,拿了一块尿布回到床上,他将湿的换下来,扔在一旁的椅子上,笨拙地给他弟弟换上干爽的尿布。
身上舒服了,汤圆哭得了累了也没见他娘来哄他,便也渐渐地收住了泪。汤圆平日里很好带的,而且饭团也常常陪他,看着熟悉的哥哥,便渐渐闭上眼,在哥哥小手的轻拍中睡了过去。
饭团看着弟弟不哭了,安祥地睡着了,心里松了口气这余,一股成就感油然而生。他拉过被子,挨着弟弟又睡下了。
次日,二郎神清气爽地起床,提了提裤子。罗云初醒来后,白了那一脸餍足的男人一眼,不顾身体的酸疼,披了件衣服就到西屋看两个孩子去了。
来到西屋,两个孩子都醒了,饭团正拿着小鼓逗着汤圆呢。见两娃一晚都没事,罗云初便放心了。夸了饭团一顿,她才抱起汤圆。
被他娘忽略了一晚上的汤圆见到罗云初,就往她胸前蹭了蹭,呀呀地叫着。
“媳妇,我说了不用担心汤圆的嘛,饭团很能干的。”二郎显然对饭团的能干很是满意。
罗云初决定不理会这个无耻的男人。才四岁的孩子,你却让他照顾弟弟,你羞是不羞?而且饭团正在长身体的时候,晚上睡眠不充足哪行?
“今天你不是要到镇上取那套订做好的木棉弹弓吗?还不赶紧?”她前两天把杂物房腾了出来,充作弹棉被的作坊。待那些工具到了,便能开工了。
“嗯,一会就走。”说起正事,二郎收起了嘻戏的态度。
“对了,别忘了买上十来捆纱线啊。”
“晓得了,不会忘的。”
当下,各自忙碌不提。等二郎把木棉弹弓等工具拿回来后,莫老汉夫妇便开工了。他们过来干活时带上了两个孙女,罗云初了解的笑笑。让饭团不描红的时候就陪着两个小姐姐玩儿。
前头给棉花去籽的时候,罗云初他们对外的说法是自己种了十亩,而大部分的棉花是罗德从外地收购回来,让他们帮着加工的。为了取信于人,还招摇地从罗德家拉了几大牛车的东西。其实这些有部分是木炭有部分是夏季收获的粮食。
上半年罗云初他们不是耕作着她娘家的几亩地嘛,罗宋两家在不同的村子,当时收回来的粮食都没干,若挑回来老费功夫了,二郎索性就放在她娘家晒干先了。此时正好利用上了,就把它们给运了回来。不过这事他们事先已和罗德通好了气,罗德也不问姐姐姐夫为啥让他这么做,便照做了。
干完活回来的男人爱凑在一块儿喝点小酒,最常聚集的地点便是二郎家的厨房。罗云初尽管不喜二郎喝酒,但在外人面前一向给他做足了面子。专程给他们炒了一叠花生米当下酒菜后,她便不去管他们,自个儿忙去了。
“哎,这都两个月没下雨了,再这样下去,地里的庄稼都要干死了。”大郎叹了口气,地里的庄稼蔫蔫的,又正是抽穗的关键时候。
赵大山也摇摇头,“我看这天气啊,一时半会怕是难有雨下了。”
二郎深以为然,“不行的话,只能像往年一样担水,一眼眼地给地里浇水了。”
“对了,今天我进城,听人说了,俞阍那边地龙翻身,死了好多人。后来那里有好几个县都发生了瘟疫。据说有不少人逃了出来,四处逃窜呢。”赵大山道。
“嗯,我也听说了。俞阍离京城很近啊,老三这都走了一个多月了,也不知道走到哪了?到京城了没有。”二郎很是担心。
“听那些走南闯北的赶车人说,从咱们青河县到京城少说也要走一个半月呢,这会怕还在半路上吧。”大郎的想法很务实,没有什么太过不实际的奢望。
“你们兄弟俩呀,就别担心了,我看你们老三也不是个福薄的,即便遇上什么不好的也能逢凶化吉,放心吧。”
罗云初就在屋前屋后忙碌着,他们的话她一字不漏地听了去。晚上睡觉的时候,她便和二郎说,“孩子他爹,你瞧瞧咱们是不是该囤积点粮食啊?”虽说今年因着耕种了娘家的地及又置了四亩水田,上半年他们收回来的粮食比往年还多一半,但下半年就指着那四亩水田了,加上老天爷不赏脸,收成肯定比不得上半年的。
今天她听他们说了,俞阍那边地震,俞阍有多大她不知道。但通常都是大旱之后才地震的,如今民间有这等不稳定的因素,接下来物价不稳定是必然的了。恐怕过不了多久,粮食的价格就飞涨了吧?若情况再严重点,恐怕到了最后手上有银子都买不到粮食。在这里粮食就是命啊,多囤点粮准没错。
“媳妇,为啥呀?”二郎长这般大,在这里还没经历过这地震瘟疫那种东西,顶多就是旱了点或涝了点而已。自然不明白罗云初的顾虑。
罗云初当下便把她的思虑说了,二郎想了想,觉得多囤点粮食没错,便应了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在这里说一下,昨晚说有肉的,抱歉只有一点肉沫了,七月份严打。再加上今天要三更,所以实在没有精力写肉。等过些天得空了再写吧,炖一次肉,比写一个章节还累人。希望亲们体谅一下,不是不写,晚点。。。摸一个。。。
对了,今晚还有一更的,估计会很晚很晚,亲们不要等了哦。
78、囤粮行动...
这头,宋铭承他们的马车走了近一个月,才走到榆苏、域封、领南三省交界处的一个小镇。小镇地处三省交界,人流来往密集,自是富饶不过。
此时此地除了商旅外,还有少数衣衫褴褛的难民。
“听说了没,俞阍省自打地龙翻身之后,瘟疫又开始蔓延了。据说不少人从俞阍各县跑了出来。”
“你这都老掉牙的消息了还拿出来显摆,真是!你瞧瞧吧,那些穿得破破烂烂的,不是俞阍跑出来的难民是什么?”
“作孽哦,要是我我也逃啊,听说圣上下旨封锁俞阍各县的要道了。这不是逼着人家留在那等死么?”
“嘘,作死了你,这些话你也敢拿来说?”
“罗相公周相公,你们看,咱们是不是绕道为好哇?”赶车的刘老汉问。
“自然得绕道的,只是咱们该往哪条路走好呢?”宋铭承凝神思考了一下,道,“走域封这条道。”域封离俞阍远点,虽然多绕了一段路,但可以杜绝许多麻烦。
周墩迟懵懂,对此决定毫无异议,他看着那些脏兮兮的难民,满脸同情,“罗兄,他们好可怜。”
“周兄,咱们要相信圣上。当今是个年轻的为的,我相信不久后朝廷便会把俞阍的瘟疫控制住的,然后帮俞阍的百姓重建家园。”宋铭承安慰。
周墩迟的态度宋铭承隐隐觉得不妥,但两人只是结伴而行,交情也不算深厚,宋铭承有些话也不便说他。只能提醒他赶考为主,待取得了功名,便能为百姓做点事了。这才把他劝上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