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文明缘起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看书文学 www.kan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村长到底要这么多人做什么?”
木青脑袋里其实也在想这个问题。
以我对原始语言的掌握水平,以及现有原始语言词汇的数量看,要跟木青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是一个具有很大挑战性的问题。
不过幸而木青也没有问。
从社会发展史来看,只有当原始村落的规模愈来愈大,安全感愈来愈高,生产能力愈来愈强,生活物资愈来愈多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进行更深入的社会会分工,才会诞生更多的技术和发明。
“仓廪实然后知礼节。”
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进化到文明社会,其中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在生产工具的大发展后出现生产过剩!
然后才会有文化和文明!——饿着肚子是写不出好诗来的。
从新石器时代进化到农耕时代,有几个重要的社会进步标志。
一是产业诞生——从狩猎中诞生了畜牧业,从采摘中诞生了农业。
二是文字出现,从“结绳记事”用岩壁画描述生活到使用具有抽象表达能力的“文字”是一个质的飞跃——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飞跃。
文化和文明有了最重要的载体!
目前我要做的就是在历史前进的关键地方,往滞涩的车轮上推上关键的一把!
从而启动文化时代。
从前期所做的工作来看,随着人口的增加,以及生产工具的改进,狩猎者——主要的食物生产者——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从最开始的大约三分之一,减少到目前只需要十分之一,90%以上的人就可以从事其他工作。
所以我才得以修筑围墙,建设畜栏,建筑房屋,扩大陶器生产,开创农业,甚至在部落冲突中有足够的机动力量可供使用——如今还能够从事较大地域范围的贸易活动。
在这种条件下,是该“创造”文字的时候了。
我决定在“村子”里开办“学校”!
但有几个工作必须得同时开展——农业将在今年的丰收后成立专门的“部门”来管理,畜牧业需要将范围从畜栏内圈养扩大到能在草原上放牧,村子的围墙应当加以改进,基本的生存技术应当扩散!
文明的发展有一个基本的规律:金字塔规律——当已有的技术和文化大面积扩散后,就会催生下一个层次的技术和文化。
我们已经普遍比其他部族发展高出了一个层次,如果这个差距愈来愈大,会导致部族间的不平衡,加大出现冲突和其他部族衰亡的可能——像陶器就是一例,不是因为陶器,就不会流“第一滴血”!
所以我决定将鱼网、骨(或石)矛、弓箭等技术先扩散出去——看得出来,木青对眼前的部族优越地位已经习惯了,对这几项技术的扩散有一点不太满意。
不过稍后将要让他喷血的是另一个任务——认字——我满眼同情地看着这个30多岁的“学生”:同学——该你入学的时候了,老师我不会因为你超龄就放过你!
现在先让他轻松地忧郁几天。
我让骑兵们散布出去几项“通知”:
“大元神族”欢迎各部族前来“相亲”所有的“神族”青年只有在能使用和制作石矛、鱼网、弓箭的条件下才能参加相亲,而且这一次我们不会把相亲与陶器贸易联系起来,谁相上了“神族”青年,在“人员对等流动”条件下,可以把这些“技术人才”带走!
从吴山族俘虏过来的战士们只要通过培训,就有资格参加相亲——我已经很难核实究竟哪些人是“已婚”的,就干脆同意吴山族所有人都可以参加相亲——吴果除外!
(民政局的同志在不在哪?喂!就是找你——办结婚证哪!)
从人事管理角度讲,人才流动是有利于共同进步的。康佳公司人事部沙经理曾在讲座中跟我讲:如果我们公司的人才流向了其他公司——起码我们为社会培养了人才!
话说回来,要是没有吴山族这些战士,我们的“单身人士”还真的不够。
后来有的部落学精了——你们“大元神族”不是没有足够的“女单身”吗?没关系,只要你培训好了的战士,我用两个女青年换一个!不用相亲!而且换过来的“技术人才”马上配备老婆一名。
这直接导致了本村木驼、马齐他们负责的“木矛培训班”、“鱼网培训班”、“弓箭培训班”的生意火爆——现如今“技术人员”就是吃香啊!而本村的人口总量也急速上升。
人员的频繁往来让我不得不将预留的十间“人口发展储备房”先作为了“培训教室”和“涉外宾馆”
同时“神器”大减价——五岁以上的小孩子,只要长到和“神族”骑兵带的箭一样高(大约90厘米),就可以两个人换一口锅,一个人换三个碗!
这让木青更加不得要领——村长要“小学”的苦心他是不明白的。
另外骑兵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建设和确立“草原宾馆”的“战略基础”地位——“狡兔三窟”仅得免其不死,我们不能只有村子做为战略后方,至少得有一个互为犄角的战略支撑点——何况将来从“山洞文化”过渡到“平原文化”也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从此至少有一半的骑兵长期以“草原宾馆”作为活动的基地。
甚至在那里还有了一名“老虎”亲自带出来的徒弟作为“军营厨师”
在其周围30公里内,再也没有狼群能立足。
木青的任务还是以建设为主——重建一道新的围墙!
这一次我要把“基本农业用地”都规划一部分在围墙内——因为那600亩粟地在野猪的多次偷袭下,已损失了130余亩——实在是防不胜防啊!
从长远来看,这是我们的“种子用地”啊!——干脆圈起来!
这一次的墙是长方形的,全使用石基土坯墙,上面用木板盖顶,地面高度达到2。8米,设计有箭垛,平均厚度为50厘米。
边长为800米x1200米,是不太规范的长方形——说梯形可能更接近些,以山洞那边的石壁作为一道天然墙,把原来的村子整个围了起来。面积扩大了16倍。
同时墙外规划了一道深2米,宽4米的壕沟,第一期壕沟是挖墙体用土产生的土沟,剩下的以后再逐步完善。
不过原来的庄稼地那边是不用壕沟的——墙外是极陡的坡,人和兽都以从那里难以上来。
就这样,整个山背可用的平整地面基本上都用了起来!
已经能满意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需要了。
木青的任务艰巨而繁重,尽管村子人口不断在增加,但小孩子比例太大,在他手里可用的壮劳动力只有不到100人,加上帮忙的“准劳动力”——老人和小孩,总共不到150人。
就这样土鲁还要和他争用来继续建房的人手。新住房也在不断新增中——尽管谈不上真正的“二期工程”工作量也不小,基本上得有10个人专门做这件事,其中主要的土鲁的徒弟,多数已经对建房所需要的土工和木工技术能够熟练掌握了,这也是我所要求的。
一片繁忙中,初秋,梓烨的一周岁生日到了,470亩庄稼在同时大丰收!
“大元村小学兼成人扫盲班”也将要开学了!
“村长到底要这么多人做什么?”
木青脑袋里其实也在想这个问题。
以我对原始语言的掌握水平,以及现有原始语言词汇的数量看,要跟木青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是一个具有很大挑战性的问题。
不过幸而木青也没有问。
从社会发展史来看,只有当原始村落的规模愈来愈大,安全感愈来愈高,生产能力愈来愈强,生活物资愈来愈多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进行更深入的社会会分工,才会诞生更多的技术和发明。
“仓廪实然后知礼节。”
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进化到文明社会,其中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在生产工具的大发展后出现生产过剩!
然后才会有文化和文明!——饿着肚子是写不出好诗来的。
从新石器时代进化到农耕时代,有几个重要的社会进步标志。
一是产业诞生——从狩猎中诞生了畜牧业,从采摘中诞生了农业。
二是文字出现,从“结绳记事”用岩壁画描述生活到使用具有抽象表达能力的“文字”是一个质的飞跃——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飞跃。
文化和文明有了最重要的载体!
目前我要做的就是在历史前进的关键地方,往滞涩的车轮上推上关键的一把!
从而启动文化时代。
从前期所做的工作来看,随着人口的增加,以及生产工具的改进,狩猎者——主要的食物生产者——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从最开始的大约三分之一,减少到目前只需要十分之一,90%以上的人就可以从事其他工作。
所以我才得以修筑围墙,建设畜栏,建筑房屋,扩大陶器生产,开创农业,甚至在部落冲突中有足够的机动力量可供使用——如今还能够从事较大地域范围的贸易活动。
在这种条件下,是该“创造”文字的时候了。
我决定在“村子”里开办“学校”!
但有几个工作必须得同时开展——农业将在今年的丰收后成立专门的“部门”来管理,畜牧业需要将范围从畜栏内圈养扩大到能在草原上放牧,村子的围墙应当加以改进,基本的生存技术应当扩散!
文明的发展有一个基本的规律:金字塔规律——当已有的技术和文化大面积扩散后,就会催生下一个层次的技术和文化。
我们已经普遍比其他部族发展高出了一个层次,如果这个差距愈来愈大,会导致部族间的不平衡,加大出现冲突和其他部族衰亡的可能——像陶器就是一例,不是因为陶器,就不会流“第一滴血”!
所以我决定将鱼网、骨(或石)矛、弓箭等技术先扩散出去——看得出来,木青对眼前的部族优越地位已经习惯了,对这几项技术的扩散有一点不太满意。
不过稍后将要让他喷血的是另一个任务——认字——我满眼同情地看着这个30多岁的“学生”:同学——该你入学的时候了,老师我不会因为你超龄就放过你!
现在先让他轻松地忧郁几天。
我让骑兵们散布出去几项“通知”:
“大元神族”欢迎各部族前来“相亲”所有的“神族”青年只有在能使用和制作石矛、鱼网、弓箭的条件下才能参加相亲,而且这一次我们不会把相亲与陶器贸易联系起来,谁相上了“神族”青年,在“人员对等流动”条件下,可以把这些“技术人才”带走!
从吴山族俘虏过来的战士们只要通过培训,就有资格参加相亲——我已经很难核实究竟哪些人是“已婚”的,就干脆同意吴山族所有人都可以参加相亲——吴果除外!
(民政局的同志在不在哪?喂!就是找你——办结婚证哪!)
从人事管理角度讲,人才流动是有利于共同进步的。康佳公司人事部沙经理曾在讲座中跟我讲:如果我们公司的人才流向了其他公司——起码我们为社会培养了人才!
话说回来,要是没有吴山族这些战士,我们的“单身人士”还真的不够。
后来有的部落学精了——你们“大元神族”不是没有足够的“女单身”吗?没关系,只要你培训好了的战士,我用两个女青年换一个!不用相亲!而且换过来的“技术人才”马上配备老婆一名。
这直接导致了本村木驼、马齐他们负责的“木矛培训班”、“鱼网培训班”、“弓箭培训班”的生意火爆——现如今“技术人员”就是吃香啊!而本村的人口总量也急速上升。
人员的频繁往来让我不得不将预留的十间“人口发展储备房”先作为了“培训教室”和“涉外宾馆”
同时“神器”大减价——五岁以上的小孩子,只要长到和“神族”骑兵带的箭一样高(大约90厘米),就可以两个人换一口锅,一个人换三个碗!
这让木青更加不得要领——村长要“小学”的苦心他是不明白的。
另外骑兵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建设和确立“草原宾馆”的“战略基础”地位——“狡兔三窟”仅得免其不死,我们不能只有村子做为战略后方,至少得有一个互为犄角的战略支撑点——何况将来从“山洞文化”过渡到“平原文化”也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从此至少有一半的骑兵长期以“草原宾馆”作为活动的基地。
甚至在那里还有了一名“老虎”亲自带出来的徒弟作为“军营厨师”
在其周围30公里内,再也没有狼群能立足。
木青的任务还是以建设为主——重建一道新的围墙!
这一次我要把“基本农业用地”都规划一部分在围墙内——因为那600亩粟地在野猪的多次偷袭下,已损失了130余亩——实在是防不胜防啊!
从长远来看,这是我们的“种子用地”啊!——干脆圈起来!
这一次的墙是长方形的,全使用石基土坯墙,上面用木板盖顶,地面高度达到2。8米,设计有箭垛,平均厚度为50厘米。
边长为800米x1200米,是不太规范的长方形——说梯形可能更接近些,以山洞那边的石壁作为一道天然墙,把原来的村子整个围了起来。面积扩大了16倍。
同时墙外规划了一道深2米,宽4米的壕沟,第一期壕沟是挖墙体用土产生的土沟,剩下的以后再逐步完善。
不过原来的庄稼地那边是不用壕沟的——墙外是极陡的坡,人和兽都以从那里难以上来。
就这样,整个山背可用的平整地面基本上都用了起来!
已经能满意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需要了。
木青的任务艰巨而繁重,尽管村子人口不断在增加,但小孩子比例太大,在他手里可用的壮劳动力只有不到100人,加上帮忙的“准劳动力”——老人和小孩,总共不到150人。
就这样土鲁还要和他争用来继续建房的人手。新住房也在不断新增中——尽管谈不上真正的“二期工程”工作量也不小,基本上得有10个人专门做这件事,其中主要的土鲁的徒弟,多数已经对建房所需要的土工和木工技术能够熟练掌握了,这也是我所要求的。
一片繁忙中,初秋,梓烨的一周岁生日到了,470亩庄稼在同时大丰收!
“大元村小学兼成人扫盲班”也将要开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