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潜轶事二三事拾壹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看书文学 www.kan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护国公的马队停在了王府门口。
朱潜从外面回来时,遇到了骑着温和的栗色马的父亲的谋臣——公孙良生。
看到他,公孙良生下马,两袖清风伫立在门口等他,眼睛里笑吟吟的。
朱潜走过去,对着公孙良生先一鞠躬:“先生回来了。学生拜见先生。”
从他三岁开始写字起,由他父亲亲自下令,并且亲自带他,拜了公孙良生为良师。他小时候读的字,都是公孙良生亲手教的。
公孙良生连忙扶起他弯腰的双臂,道:“世子请起。”
家教良好,一点娇生惯养的气息都没有,更不用说因为家庭富裕而变得的任性刁野,总之,一般贵族子弟的那些纨绔恶习,朱潜一点都没有沾染上。
这样的小主子,总是让人不仅感到赏心悦目,更是前途一片光明。
或许正是这样的缘故,朱隶身边集聚的人才是越来越多。公孙良生知道,慕名来投护国公门下的,如今,有着更多的人,都是押的护国公的未来,押在龙潜身上,即朱潜身上。
可见,朱潜一点都不让人感到会失望的地方。
公孙良生同朱潜一起走进门里,很显然,并没有把他纯粹当成七岁的孩子,和他说起这一路过去以后发生的事:“王爷回来的时候,是刚好遇上了到国境视察的高卑国国主。”
高卑国的国王高贞,是他朱潜的姥爷。
“哦——”朱潜轻轻应着。
见他神情淡定,或许从哪儿有听到些什么风声了,公孙良生猜测,不由更是嘴角挂上一笑,道:“国主打算退位让贤,由皇太子继承皇位。于是,和王爷一块儿度过了几日。”
高卑临近北燕,是北燕的邻居,其国内政事的一举一动,定是会严重地影响到北燕的安稳。
不过,姥爷高贞打算退位的事,已经说过好多年了。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内部很多人都知道。他娘亲,早在多少年前都听说这个事了。可以说,他父母对此都是心里有数的。
高贞退位的话,其继位的皇太子,是他大舅高治。
说到他这个大舅,性格上,和他姥爷一点都不像,属于比较苛责的一个人。可是,这并不妨碍于高治能成为一个好皇帝。实际上,近几年来,高贞已经逐渐退出高卑国的政坛中心了,把大部分事情都交给了皇太子去做。
可以说,高卑国这两年来,实际的当权人已经是高治而不是高贞。当然,名义上,面对天下,挂的高卑国国主名号的人,是高贞而不是高治。一旦对外宣称退位让贤,还是会有一些影响的。不过,这些影响,应该是早被他姥爷、他舅舅等人预计到的,都是可以控制的。
那么,高贞是为什么事情,和他父亲相谈甚欢?
朱潜心里琢磨了一番,很显然,公孙良生开头这段话不过是抛了个引子出来,未牵带出真正的原因。
公孙良生继而说:“听说世子带了些朋友回来?”
这群人在外面,消息自然都是灵通的,不会说一到外面,对王府里发生的事情,全变成了瞎子聋子。
朱潜心里也早有预计自己父亲和父亲身边的人,自己的老师,肯定都会知道这些事情。
如果他们认为他把人带回来不好,那肯定是早就让人传信回府,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人赶出去了。所以,在这段期间,父亲那边一直没有消息回来,朱潜可以当作,父亲是默许了他这么做的。
带个女孩子回府,即便说是养伤,都有些过不去,对他这个家教甚严的护国公世子而言。
只能说,他父亲身边的人,或许是上哪儿,对他带回来的人做过一番调查了,所以有了不把人赶出王府的决定。
做事谨慎,而不是一头热血,凭感情用事。他生长的地方,他的父母,都是帷幄天下大局的人,其心里面的算计都是常人不可比的,更是一般人所无法读透的。
朱潜小脸蛋一肃然,回答自己老师公孙良生的语气,更是显得严谨:“学生这是在外面不小心连累了他人,只好把人带回王府里养伤。正打算向老师和父亲负荆请罪。”
公孙听到他这话,更是满意地点头:“等会儿,世子把实话都说给王爷听,王爷定是会有所了解。”
知道了自己老师这是好心提点他,免得他进入书房的时候,回答不对,被父亲叱骂。
不远处,是快到他娘亲住的院子了。
半个多月没有见面,朱隶想着老婆儿子,肯定是先急着见老婆。夫妻俩人在房里,不知道要说多久的话。
朱潜眸子在明媚的晨光中眯一下。
古代男子都是三妻四妾居多。因此,大宅院里女子之间勾心斗角的事儿常有发生。他父母这样,一夫一妻的,多少年的感情了,都没有一点变化。可谓是模范夫妻,天下少有的楷模。
想想,都让人嫉妒。
他如今年纪很小,但也不必去想这些。
公孙良生与他先到他学习的书房去,检查他之前自己一人学习时做的作业。
古代的私塾,无过于练字,读书,写读书心得,从古人流传下来的古训中,学习谋术。
公孙良生此次出发之前,给他布置的作业,为大禹治水的问题。
说起来,他这位老师,被称之为天下第一鬼才,其渊博的学识,可以追究到各行各业涉猎的广泛,对各个领域的学识,都有所探究,在专注的特别领域,更是拥有十分的造诣。
朱潜对此,不得不深深地敬仰。同时,是挺羡慕,自己父亲,拥有如此的人才。
如今,这人成为自己的良师,无疑,其对他的教学,更是一般老师有着绝对的不同。表示在眼下的课业,大禹治水的问题。
表面上,这样的课业,是考究他的地理知识,水利知识。这些知识,虽然说术有专攻,水利的东西,肯定是要请教那些水利工程人员。可作为一个时常要做决策的决策者来说,不能对这些知识一窍不通,那样的话,会很容易遭到底下人的糊弄,作出错误的决定。而这些决定,是影响到社稷苍生的福利,老百姓最根本的切身利益,更不可轻举妄为。
一方面,这是公孙良生教他,不可以随便轻信底下任何一个人,凡事靠人不如先靠自己。自己没有底气,何谈去领导他人。让人臣服的帝王,其自身,必然是要有人让人臣服的本事。
另一方面,公孙良生是借治水之事,告诉他,作为领导者,不要小看这些民生工程。民生工程,同样对统治者的统治地位,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像大禹,最终能被众人推荐为头领,要不是他有这样治水有成的民生功绩,想必老百姓也不会拥护他成为帝王。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朱潜的作业,在桌上摆齐。
公孙良生一边仔细读阅学生的作业,一边颇显满意地点头。
朱潜在旁一直谦虚地垂立着,静等老师批示。
在旁边候命的大黑二白,只觉得自己的小主子可真的是劳累,从小即是劳累的命。本来,生在这样富贵的人家,根本不需要衣食之忧的孩子,该是玩乐的时间,结果,全部都投在学习上面了。比起那些操劳的百姓孩子,只是更为辛苦的样子。
天气甚好,一行白鹭从青天白云里穿过。
一阵仿佛箫声的乐声,像是从很近的距离传过来。
公孙良生微微挑起的眉头,还以为,是那个北峰上久居的男子突然下山来了。
仔细听,当然知道这不是箫声,而是口技很好的某个乐师,拿叶子吹出来的音乐。
这样悠长的曲调,定不是粗旷的北燕人的作风。也不像关内江淮一带的乐师所出。江淮的曲子,多为惆怅愁肠,文化气息过浓,有些逢场作戏的风味。
他公孙良生一直听了也不习惯,因此,才一直觉得那个北峰上的男子虽然吹的曲子总是有点不合时宜,可是,吹的作风甚是潇洒,无忧无虑的,也就投了他的趣味。
眼下这个传来的短调儿,在悠长之中,有种坚毅的味道。不能说彻底的潇洒,但是,坚毅,不是江淮奢靡的气味,也不是北燕的干爽,那是?
小曲儿只是乐师吹了一阵,很快的结束了。
朱潜想,自己老师肯定猜出来是谁吹的了。不过,他自己也是很惊讶呢。这是他第一次听她吹曲子。
用叶子吹的曲子都能这般美妙,独具一格,她体内蕴藏的一些东西,八成是与众不同的。
为什么她什么时候都不吹,突然今天吹起了曲子呢?
平常,她在他安排的院子里养伤,二门不迈,实际上,形同拘束。可她对此也是安安分分的,没有一丝一毫的怨言。
比他还小的年纪,能有如此耐性忍性和修养,足以让他刮目相看了。
隔壁院子里的乐声落地以后,比他们更近,听得更清楚的秋水,马上拍起掌来,为她叫好:“姑娘吹的真好听,不比明姑娘的琴声差。恭喜姑娘,姑娘的伤应该是痊愈了。”
一句话,顿时才让人想起来。
这个王府里,多才多艺的小女子可不止她一个。
护国公的马队停在了王府门口。
朱潜从外面回来时,遇到了骑着温和的栗色马的父亲的谋臣——公孙良生。
看到他,公孙良生下马,两袖清风伫立在门口等他,眼睛里笑吟吟的。
朱潜走过去,对着公孙良生先一鞠躬:“先生回来了。学生拜见先生。”
从他三岁开始写字起,由他父亲亲自下令,并且亲自带他,拜了公孙良生为良师。他小时候读的字,都是公孙良生亲手教的。
公孙良生连忙扶起他弯腰的双臂,道:“世子请起。”
家教良好,一点娇生惯养的气息都没有,更不用说因为家庭富裕而变得的任性刁野,总之,一般贵族子弟的那些纨绔恶习,朱潜一点都没有沾染上。
这样的小主子,总是让人不仅感到赏心悦目,更是前途一片光明。
或许正是这样的缘故,朱隶身边集聚的人才是越来越多。公孙良生知道,慕名来投护国公门下的,如今,有着更多的人,都是押的护国公的未来,押在龙潜身上,即朱潜身上。
可见,朱潜一点都不让人感到会失望的地方。
公孙良生同朱潜一起走进门里,很显然,并没有把他纯粹当成七岁的孩子,和他说起这一路过去以后发生的事:“王爷回来的时候,是刚好遇上了到国境视察的高卑国国主。”
高卑国的国王高贞,是他朱潜的姥爷。
“哦——”朱潜轻轻应着。
见他神情淡定,或许从哪儿有听到些什么风声了,公孙良生猜测,不由更是嘴角挂上一笑,道:“国主打算退位让贤,由皇太子继承皇位。于是,和王爷一块儿度过了几日。”
高卑临近北燕,是北燕的邻居,其国内政事的一举一动,定是会严重地影响到北燕的安稳。
不过,姥爷高贞打算退位的事,已经说过好多年了。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内部很多人都知道。他娘亲,早在多少年前都听说这个事了。可以说,他父母对此都是心里有数的。
高贞退位的话,其继位的皇太子,是他大舅高治。
说到他这个大舅,性格上,和他姥爷一点都不像,属于比较苛责的一个人。可是,这并不妨碍于高治能成为一个好皇帝。实际上,近几年来,高贞已经逐渐退出高卑国的政坛中心了,把大部分事情都交给了皇太子去做。
可以说,高卑国这两年来,实际的当权人已经是高治而不是高贞。当然,名义上,面对天下,挂的高卑国国主名号的人,是高贞而不是高治。一旦对外宣称退位让贤,还是会有一些影响的。不过,这些影响,应该是早被他姥爷、他舅舅等人预计到的,都是可以控制的。
那么,高贞是为什么事情,和他父亲相谈甚欢?
朱潜心里琢磨了一番,很显然,公孙良生开头这段话不过是抛了个引子出来,未牵带出真正的原因。
公孙良生继而说:“听说世子带了些朋友回来?”
这群人在外面,消息自然都是灵通的,不会说一到外面,对王府里发生的事情,全变成了瞎子聋子。
朱潜心里也早有预计自己父亲和父亲身边的人,自己的老师,肯定都会知道这些事情。
如果他们认为他把人带回来不好,那肯定是早就让人传信回府,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人赶出去了。所以,在这段期间,父亲那边一直没有消息回来,朱潜可以当作,父亲是默许了他这么做的。
带个女孩子回府,即便说是养伤,都有些过不去,对他这个家教甚严的护国公世子而言。
只能说,他父亲身边的人,或许是上哪儿,对他带回来的人做过一番调查了,所以有了不把人赶出王府的决定。
做事谨慎,而不是一头热血,凭感情用事。他生长的地方,他的父母,都是帷幄天下大局的人,其心里面的算计都是常人不可比的,更是一般人所无法读透的。
朱潜小脸蛋一肃然,回答自己老师公孙良生的语气,更是显得严谨:“学生这是在外面不小心连累了他人,只好把人带回王府里养伤。正打算向老师和父亲负荆请罪。”
公孙听到他这话,更是满意地点头:“等会儿,世子把实话都说给王爷听,王爷定是会有所了解。”
知道了自己老师这是好心提点他,免得他进入书房的时候,回答不对,被父亲叱骂。
不远处,是快到他娘亲住的院子了。
半个多月没有见面,朱隶想着老婆儿子,肯定是先急着见老婆。夫妻俩人在房里,不知道要说多久的话。
朱潜眸子在明媚的晨光中眯一下。
古代男子都是三妻四妾居多。因此,大宅院里女子之间勾心斗角的事儿常有发生。他父母这样,一夫一妻的,多少年的感情了,都没有一点变化。可谓是模范夫妻,天下少有的楷模。
想想,都让人嫉妒。
他如今年纪很小,但也不必去想这些。
公孙良生与他先到他学习的书房去,检查他之前自己一人学习时做的作业。
古代的私塾,无过于练字,读书,写读书心得,从古人流传下来的古训中,学习谋术。
公孙良生此次出发之前,给他布置的作业,为大禹治水的问题。
说起来,他这位老师,被称之为天下第一鬼才,其渊博的学识,可以追究到各行各业涉猎的广泛,对各个领域的学识,都有所探究,在专注的特别领域,更是拥有十分的造诣。
朱潜对此,不得不深深地敬仰。同时,是挺羡慕,自己父亲,拥有如此的人才。
如今,这人成为自己的良师,无疑,其对他的教学,更是一般老师有着绝对的不同。表示在眼下的课业,大禹治水的问题。
表面上,这样的课业,是考究他的地理知识,水利知识。这些知识,虽然说术有专攻,水利的东西,肯定是要请教那些水利工程人员。可作为一个时常要做决策的决策者来说,不能对这些知识一窍不通,那样的话,会很容易遭到底下人的糊弄,作出错误的决定。而这些决定,是影响到社稷苍生的福利,老百姓最根本的切身利益,更不可轻举妄为。
一方面,这是公孙良生教他,不可以随便轻信底下任何一个人,凡事靠人不如先靠自己。自己没有底气,何谈去领导他人。让人臣服的帝王,其自身,必然是要有人让人臣服的本事。
另一方面,公孙良生是借治水之事,告诉他,作为领导者,不要小看这些民生工程。民生工程,同样对统治者的统治地位,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像大禹,最终能被众人推荐为头领,要不是他有这样治水有成的民生功绩,想必老百姓也不会拥护他成为帝王。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朱潜的作业,在桌上摆齐。
公孙良生一边仔细读阅学生的作业,一边颇显满意地点头。
朱潜在旁一直谦虚地垂立着,静等老师批示。
在旁边候命的大黑二白,只觉得自己的小主子可真的是劳累,从小即是劳累的命。本来,生在这样富贵的人家,根本不需要衣食之忧的孩子,该是玩乐的时间,结果,全部都投在学习上面了。比起那些操劳的百姓孩子,只是更为辛苦的样子。
天气甚好,一行白鹭从青天白云里穿过。
一阵仿佛箫声的乐声,像是从很近的距离传过来。
公孙良生微微挑起的眉头,还以为,是那个北峰上久居的男子突然下山来了。
仔细听,当然知道这不是箫声,而是口技很好的某个乐师,拿叶子吹出来的音乐。
这样悠长的曲调,定不是粗旷的北燕人的作风。也不像关内江淮一带的乐师所出。江淮的曲子,多为惆怅愁肠,文化气息过浓,有些逢场作戏的风味。
他公孙良生一直听了也不习惯,因此,才一直觉得那个北峰上的男子虽然吹的曲子总是有点不合时宜,可是,吹的作风甚是潇洒,无忧无虑的,也就投了他的趣味。
眼下这个传来的短调儿,在悠长之中,有种坚毅的味道。不能说彻底的潇洒,但是,坚毅,不是江淮奢靡的气味,也不是北燕的干爽,那是?
小曲儿只是乐师吹了一阵,很快的结束了。
朱潜想,自己老师肯定猜出来是谁吹的了。不过,他自己也是很惊讶呢。这是他第一次听她吹曲子。
用叶子吹的曲子都能这般美妙,独具一格,她体内蕴藏的一些东西,八成是与众不同的。
为什么她什么时候都不吹,突然今天吹起了曲子呢?
平常,她在他安排的院子里养伤,二门不迈,实际上,形同拘束。可她对此也是安安分分的,没有一丝一毫的怨言。
比他还小的年纪,能有如此耐性忍性和修养,足以让他刮目相看了。
隔壁院子里的乐声落地以后,比他们更近,听得更清楚的秋水,马上拍起掌来,为她叫好:“姑娘吹的真好听,不比明姑娘的琴声差。恭喜姑娘,姑娘的伤应该是痊愈了。”
一句话,顿时才让人想起来。
这个王府里,多才多艺的小女子可不止她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