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官人(我家的表哥数不清)_分卷阅读_17
推荐阅读:快乐的花莲之旅、淫术炼金士20——城战谋策篇、姐姐与她的同学、娇女封后之路、最佳女配(快穿)、老板,你马甲掉了、我的大奶女友小瑄、重生攻略、穿书后我抢了反派雌虫、猎人游记[女追男,剧情,肉渣]
一秒记住【看书文学 www.kan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27章拒亲
“求亲?!“
周氏目瞪口呆,鸭卵青绣窄边的衣袖拂过黑漆条桌,差点把桌角的青花石榴花果纹茶杯掀翻在地。
“没错。“李大伯点点头,也是一脸匪夷所思,“县太爷是来为他家九郎求亲的。“
“杨九郎?“
李大伯继续点头。
“向三娘提亲?“
李大伯还是点头。
周氏皱起眉头,仔细回想杨家九郎的人品和相貌,“就是杨家那个从江南送来的九郎?“
那可是庶子啊,虽是官家子弟,但出身不光彩,无法继承杨家的产业,而且听闻他吊儿郎当,不肯读书上进,成天斗鸡走狗、不务正业,是县里数一数二的浪荡公子哥。
最主要的是,杨家五郎前脚才来杨家退亲,夜里他家九郎就上门来求亲,把他们杨家当成什么人了?
他们家三娘哪怕一辈子不嫁人,也轮不着杨家人来挑挑拣拣!
周氏揪着一张湖色手绢,在房里踱来踱去,越想越生气,恨不能揎拳掳袖,当面把杨家人骂一个狗血淋头,几步走到门前,扬声叫招财的名字:“还不快把杨家人叉出去!“
“夫人息怒。“李大伯连忙拦住周氏,提醒她道:“这可不是街坊吵架,那是咱们县的大老爷呐!“
在瑶江县这种天高皇帝远的偏僻小市镇,什么知府、知州,老百姓们听都没听过,更别提见过,除了武昌府那个高高在上的藩王,县太爷就是老百姓们知道的最大最威风的官老爷。
县里富户人家养得起马匹,出入能骑马坐马车。首富金大官人家的儿郎出门,骑着高头大马,豪奴家仆在一旁簇拥开道,吆五喝六,那是一顶一的气派风流。
然而谁都比不上县太爷尊贵,他才是县里唯一一个能够坐轿子出入府衙的县令大老爷。
周氏毕竟是妇道人家,平日里最忌讳招惹是非,想起杨县令的身份,火气顿时化为哀怨:“难道就任由他们杨家这么轻贱三娘?“
李大伯叹口气,胡须一抖一抖,脸色有些难言的落寞,他们李家子息单薄,竹山那头的李家嫡支没有血缘关系,硬攀上亲戚也靠不上,唯一的男嗣大郎刚直憨厚,注定是个白身,没本事读书进举考功名。
人丁单薄、没有靠山,在家大业大又供出一个县太爷的杨家面前,李家只有忍气吞声的份儿。
三娘自小聪慧异常,在乡学里读书时,把一众男娃娃们都比下去了,甚至连那个穷秀才先生都常常被她辩驳得连声讨饶。如果三娘是个男儿身,必定能够为李家光宗耀祖,哪会像现在,只因为是女儿家,就不能抛头露面,不能科举读书,处处矮了别人一头不说,凡事都要瞻前顾后,连被杨家如此折辱,都只能打落牙齿喝血吞。
在李大伯看来,三娘比大郎更适合挑起壮大李家家业的重任,然而她注定会受妇德所束缚,无法扛下这份重担。
越想越觉得索然无味,向来优哉游哉的李大伯脸上难得露出几丝颓丧之色:“明天让丫头们收拾铺盖行李,你带着三娘回娘家去住几天,等风头过去了再说。“
夫妇俩此刻把杨家当成洪水猛兽,巴不得李绮节离他们家的儿郎越远越好。
另一头,李乙也是和大哥大嫂一样的想法。
李乙少年时在店铺里当过伙计跑腿,早就练出一副和软脾气,杨家不知礼数,先后两次折辱李绮节,他心里早就一把火烧上来,两眼烧得血红血红,几乎能择人而噬,但架子还端得住,脸上甚至还带着笑,客客气气婉拒了杨县令的求亲,顺口夸赞了杨天佑几句,才将父子俩送出门。
杨县令刚跨出李家门槛,便听身后发出“哐当“一声巨响,黑油大门被狠狠甩上了。
只差那么一点点,就能把杨天佑的衣摆给夹个正着。
朱漆铜环打在门上,荡秋千似的,当当响个不停。
杨天佑在李家摆了半天笑脸,一出门,脸色当即一垮,拍拍油里墨茧绸长衫袖子上的褶皱,冷声道:“得了,要您老人家先缓缓,等找准时机再开口,您非得今天来,看吧,李家伯伯肯定把我当成登徒子了。以后我娶不到李家三表妹,都是您老人家的错。“
哪有一家兄弟同天登门的,而且还是一个退亲,一个求亲。如果是别人家,早把他们父子乱棒打出来了,李家伯伯还算是有涵养的,没有当场和他们撕破脸皮。
杨县令伸手把脑袋上不知不觉间歪了半边的蝉翼罗方巾扶正,摇着洒金折扇,笑盈盈道:“我儿放心,你老子我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青天大老爷,我亲自出山替你求亲,还有说不来的媳妇?“
杨天佑嘴角一抽,懒得看杨县令耍宝,转身即走:“阿爷,您没听到李家伯伯刚刚说的话吗?他们家三娘,不嫁咱们杨家。“
杨县令几步跟上脸色阴沉的杨天佑,向儿子眨眨眼,他天生一双小绿豆眼,这么一眨,几乎只能看到眼皮在上下翻动:“傻小子,你世伯说的都是气话,明天我派几个皂隶上门帮忙说合,他们家肯定欢欢喜喜接下帖子。“
杨天佑翻了个白眼:“您这是打算抢亲?“
杨县令一边摇着折扇,一边摇头晃脑,做高深状:“看你说的,我不过是派几个心腹体己人和你世伯说道说道罢了,怎么能叫抢亲呢?“
“行了,既然阿爷已经替我向李家伯伯表明心迹,后面的事就不劳烦您老操心了。“杨天佑摇手把伴当阿满叫到跟前,“那边的事怎么样了?“
阿满低声道:“少爷,那家人不服气,像是要告到里甲老人那里去。“
杨天佑轻笑一声,“看来他们家胃口不小。“
“听说他们在召集族中子弟,等着重阳登高那天闹事。少爷,要不要去县衙里找几个帮手?“
杨天佑沉吟半刻,“先不管他们,看紧点就行。“
主仆俩说话的声音越来越低,人也走得越来越远。
杨县令眼巴巴看着儿子走远,想追上去,又怕儿子厌烦,把一柄折扇摇得哗啦直响。
家仆在一旁道:“官人,是回县里还是回大宅?要是回县里,得赶快去渡口坐船呢。“
杨县令想了想,道:“回县里吧,夫人和天娇丫头还在家里等着呢。“
指着不远处和伴当低声交谈的杨天佑,“问问你们少爷,他今晚在哪儿歇宿。“
家仆诶了一声,跑到杨天佑身边,“少爷,官人问您今天家去不?“
杨天佑面色微微一冷,想也不想道:“不了,我在大宅那边睡。“
家仆原话回了杨县令,杨县令叹了口气,想起夫人和儿子之间剑拔弩张的敌对之势,不敢强求,带着家仆,径直回城。
在这个年代,小娘子们不能当众谈论自己的亲事,哪怕是当着亲近人的面,也得矜持含蓄。如果听到别人谈论自己的婚事,必须马上找借口离开,或者当做听不懂,不然会被人嘲笑恨嫁或是不知羞。唯有当着亲父母、亲姐妹兄弟的面,才能大胆吐露心思。
同样的,除非两家的亲事谈到一定程度了,家人一般也不会把没有影儿的婚事透露给小娘子听,免得闺中儿女们敏感多思,徒惹是非。
所以杨县令和杨天佑上门求亲,然后被李乙客客气气送出门的事,没人告诉李绮节。
不过偏偏叫李子恒无意间听到风声,于是李绮节很快也晓得了。
她几乎想仰天狂笑:那个专门趁火打劫、赚黑心钱的杨九郎想娶她?做梦去吧!
☆、第28章出门(捉虫)
周氏性子急,前一晚李大伯和她商量要把李绮节送回她娘家周家村避风头,第二天卯时正,灶上的粥饭才刚蒸上,她便一连声催促刘婆子和宝鹊赶紧收拾行李铺盖。
李绮节洗漱毕,对着南窗下的镜台,自己动手,梳了个简单的小抓髻。麻花辫子盘成对称的发髻,拿天水碧色绸带细细缠绕,一边扎一个小小的鼓包。这种发型是未满十岁的女童们常梳的,看去天真可爱,极度幼稚。
李绮节年岁渐长,加上没有缠脚,发育良好,长得愈见高挑,再梳小抓髻有些不合时宜。宝珠怕别人看见笑话,早就不给她梳小髻了。
偏偏李绮节就爱这个发型,因为简单利索,方便她调皮捣蛋。而且她手笨,暂时也只会盘这一种发髻。
新世纪的摩登女郎想要换个漂亮大方的发型,必须去理发店花钱消费。古代的闺秀小姐想梳一个端庄正式的发髻呢,则只能靠梳头娘子和家中丫头。
平民百姓家的女眷一来没有条件,二来忙于家中杂务,从来不梳高髻,大多是梳低髻,戴裹布包头,发髻梳好了,能够保持好几天,轻便省事。
未出阁的小娘子们呢,还是有闲暇爱俏争风头的。县里谁家丫头梳头的手艺好,往往会引得另外几家闺秀暗地里嫉恨。
宝珠头一个争强好胜,为了给李绮节争脸面,曾经找一个走街串巷的梳头娘子拜师学艺。虽然目前她还不算出师,但梳头的手艺已经是李家一众仆妇丫头中的第一人了。
李绮节当初看着手痒,跟着宝珠这个半吊子学了一个月,始终没学会自己给自己梳头发的技巧,光是学会一个扎小抓髻,她就费了不少功夫呢!
梳好一对抓髻,李绮节穿一件茶绿色绣翠花石榴纹交领琵琶袖宁绸薄夹袄,郁泥黄细布百褶裙,袖子卷得高高的,在院子里的桂花树下拍皮球。
拍了几十下,一抬眼,正巧看到曹氏牵着哈欠连天的李昭节和李九冬出来,立马把皮球往宝珠怀里一塞,领着两个妹妹做广播体操。
她教的是第二套广播体操。
李昭节和李九冬觉得很好玩,跟着李绮节的动作伸胳膊伸腿,嘻嘻哈哈笑成一团,瞌睡立时就清醒了。
曹氏脸上带笑,眉头却微微皱着,在一旁小心翼翼道:“小心些,莫要扯坏衣裳。“
李绮节教到需要踢腿的动作时,动作一滞,想起底下穿的是百褶裙,没法抬腿,一时有些兴味索然,又看到曹氏一脸不赞成的神色,歇了把广播体操普及给妹妹们的心思,仍旧领着两个妹妹拍皮球。
吃早饭间,周氏说要带李绮节和李昭节姐妹俩回周家村小住几日。
李昭节和李九冬不知道周家村是哪儿,听说能出门玩,便喜得眉开眼笑,欢呼一声,叽叽喳喳吵着要带这件衣裳,那件裙子,连装果子糕点的糖果匣子都不能落下,全然一副即将要远行的架势。
李大伯、李乙和李子恒在另一张圆桌子吃饭,三人默契地互望一眼,没有吭声。
看李乙和李子恒父子二人异常的平静,李绮节心中有数,这周家村,她是非去不可的。
吃完饭,李大伯和李乙兄弟在书房清算酒坊的账目,周氏在后厨打点家务,而李子恒生怕李绮节盘问他,早已经一溜烟跑得无影无踪。
因为要出门,李绮节的小抓髻必须重新梳,宝珠把她头上的辫子拆散,刻寿桃纹的桃木梳子在折枝梅花纹扁罐子里蘸了些桂花油,把乌黑柔亮的头发重新一一梳通,给她挽了个双螺髻。
李绮节的头发又黑又亮,厚密丰泽,一双手几乎攥不下,梳好发髻,还能留出几束发丝缠裹,完全不需要填充假发或是棉花绒绳制成的假髻。
宝珠替李绮节梳好头发,把固定发髻的素钗簪子全部拢在发丝底下,只在她鬓边簪了一朵雪青色堆纱绒花,戴两枝方胜形梅花纹头簪,便算是好了。
年轻娇美的小娘子,好似蓓蕾初绽,正是最青春烂漫的时候,任何精心雕饰的美丽,在她面前,都流于艳俗。她美得自然而然,原本就无须过多金银玉饰装饰。
宝珠站在李绮节背后,左右端详了几遍,觉得甚为满意。目光不经意间落在李绮节百褶裙底下的一双撒花绣鞋上,心中微微一叹:只可惜三娘未曾缠足,就算出落得如花似玉,始终还是比别家小娘子少了些底气,不知会错过多少门当户对的好儿郎,也不知以后是哪个有福气的,能把三娘娶进门。
她一边回想着县里哪些年纪正好的儿郎没有婚配,一边收起桃木梳、插梳和菱花形小铜镜,把黑漆镶嵌螺钿西洋花纹多层妆盒包好,这是出门时必须随身携带的。
李绮节在一旁提醒道:“别忘了戴梳篦!“
声音一如既往的轻快,像是带着隐隐的笑意,任何烦忧都抹不掉她眼瞳里的光亮。
宝珠抿嘴一笑,仿佛暑热天时清风徐来,顿时燥热尽褪,心里的沉闷立刻消失得一干二净:“晓得了,忘了什么都不会忘了它。“
梳篦的细齿比一般梳子密,它的主要功能是清除头发里的脏污,甚至还能刮出藏在头发里的虱子。在卫生条件一言难尽的古代,男男女女都用它来清理头发里的污屑,以达到不洗头,也能清理头皮的目的。
李绮节估摸着借住周家村期间肯定不方便洗头沐浴,如果不带上梳篦,她夜里都睡不安稳——在不能随便洗头的日子里,能够派上大用场的梳篦已经成了她最喜爱的用物之一。
宝珠仔细清点行李包袱,除了贴身衣物、铺盖衾枕,还有几种清凉败火的药膏,另外,松木马桶、驱蚊的香囊香球、碗筷用具……也一样都不能少。
尤其是马桶,是这个时代士大夫们远行必须携带的必备用品。
李绮节讲究,从不和别人共用一个马桶,茅房,那更是敬谢不敏。
直到大几百年后,老百姓家的茅房依然和猪圈共享一个处处漏风的草棚屋顶,坑上随便搭几块木板,就成了。脏、乱、差、臭,老鼠虫蚁神出鬼没,还没解开裤腰带,蚊虫已经跟龙卷风似的刮到眼前,说句让人作呕也不为过。
据史书记载,春秋众诸侯国并立时期,曾有一位倒霉催的晋国国君,不幸溺死在茅房里。
虽然说人固有一死,但身为一方诸侯王,没死在奸臣手上,也没死在叛将手里,更没死在诸侯国的争战之中,而是如厕时死在一个粪坑里,委实不得不让人掬一把同情泪。
一来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二来实在不敢考验自己的忍耐力,李绮节谢绝所有亲戚家的茅房,每回去亲戚家小住,都会让丫头带上自己的马桶。
这回自然也不会例外。
主仆俩刚把行李收拾妥当,一时听得外面有人和周氏说笑,听声音,像是张家大少奶奶的贴身丫鬟。
☆、第27章拒亲
“求亲?!“
周氏目瞪口呆,鸭卵青绣窄边的衣袖拂过黑漆条桌,差点把桌角的青花石榴花果纹茶杯掀翻在地。
“没错。“李大伯点点头,也是一脸匪夷所思,“县太爷是来为他家九郎求亲的。“
“杨九郎?“
李大伯继续点头。
“向三娘提亲?“
李大伯还是点头。
周氏皱起眉头,仔细回想杨家九郎的人品和相貌,“就是杨家那个从江南送来的九郎?“
那可是庶子啊,虽是官家子弟,但出身不光彩,无法继承杨家的产业,而且听闻他吊儿郎当,不肯读书上进,成天斗鸡走狗、不务正业,是县里数一数二的浪荡公子哥。
最主要的是,杨家五郎前脚才来杨家退亲,夜里他家九郎就上门来求亲,把他们杨家当成什么人了?
他们家三娘哪怕一辈子不嫁人,也轮不着杨家人来挑挑拣拣!
周氏揪着一张湖色手绢,在房里踱来踱去,越想越生气,恨不能揎拳掳袖,当面把杨家人骂一个狗血淋头,几步走到门前,扬声叫招财的名字:“还不快把杨家人叉出去!“
“夫人息怒。“李大伯连忙拦住周氏,提醒她道:“这可不是街坊吵架,那是咱们县的大老爷呐!“
在瑶江县这种天高皇帝远的偏僻小市镇,什么知府、知州,老百姓们听都没听过,更别提见过,除了武昌府那个高高在上的藩王,县太爷就是老百姓们知道的最大最威风的官老爷。
县里富户人家养得起马匹,出入能骑马坐马车。首富金大官人家的儿郎出门,骑着高头大马,豪奴家仆在一旁簇拥开道,吆五喝六,那是一顶一的气派风流。
然而谁都比不上县太爷尊贵,他才是县里唯一一个能够坐轿子出入府衙的县令大老爷。
周氏毕竟是妇道人家,平日里最忌讳招惹是非,想起杨县令的身份,火气顿时化为哀怨:“难道就任由他们杨家这么轻贱三娘?“
李大伯叹口气,胡须一抖一抖,脸色有些难言的落寞,他们李家子息单薄,竹山那头的李家嫡支没有血缘关系,硬攀上亲戚也靠不上,唯一的男嗣大郎刚直憨厚,注定是个白身,没本事读书进举考功名。
人丁单薄、没有靠山,在家大业大又供出一个县太爷的杨家面前,李家只有忍气吞声的份儿。
三娘自小聪慧异常,在乡学里读书时,把一众男娃娃们都比下去了,甚至连那个穷秀才先生都常常被她辩驳得连声讨饶。如果三娘是个男儿身,必定能够为李家光宗耀祖,哪会像现在,只因为是女儿家,就不能抛头露面,不能科举读书,处处矮了别人一头不说,凡事都要瞻前顾后,连被杨家如此折辱,都只能打落牙齿喝血吞。
在李大伯看来,三娘比大郎更适合挑起壮大李家家业的重任,然而她注定会受妇德所束缚,无法扛下这份重担。
越想越觉得索然无味,向来优哉游哉的李大伯脸上难得露出几丝颓丧之色:“明天让丫头们收拾铺盖行李,你带着三娘回娘家去住几天,等风头过去了再说。“
夫妇俩此刻把杨家当成洪水猛兽,巴不得李绮节离他们家的儿郎越远越好。
另一头,李乙也是和大哥大嫂一样的想法。
李乙少年时在店铺里当过伙计跑腿,早就练出一副和软脾气,杨家不知礼数,先后两次折辱李绮节,他心里早就一把火烧上来,两眼烧得血红血红,几乎能择人而噬,但架子还端得住,脸上甚至还带着笑,客客气气婉拒了杨县令的求亲,顺口夸赞了杨天佑几句,才将父子俩送出门。
杨县令刚跨出李家门槛,便听身后发出“哐当“一声巨响,黑油大门被狠狠甩上了。
只差那么一点点,就能把杨天佑的衣摆给夹个正着。
朱漆铜环打在门上,荡秋千似的,当当响个不停。
杨天佑在李家摆了半天笑脸,一出门,脸色当即一垮,拍拍油里墨茧绸长衫袖子上的褶皱,冷声道:“得了,要您老人家先缓缓,等找准时机再开口,您非得今天来,看吧,李家伯伯肯定把我当成登徒子了。以后我娶不到李家三表妹,都是您老人家的错。“
哪有一家兄弟同天登门的,而且还是一个退亲,一个求亲。如果是别人家,早把他们父子乱棒打出来了,李家伯伯还算是有涵养的,没有当场和他们撕破脸皮。
杨县令伸手把脑袋上不知不觉间歪了半边的蝉翼罗方巾扶正,摇着洒金折扇,笑盈盈道:“我儿放心,你老子我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青天大老爷,我亲自出山替你求亲,还有说不来的媳妇?“
杨天佑嘴角一抽,懒得看杨县令耍宝,转身即走:“阿爷,您没听到李家伯伯刚刚说的话吗?他们家三娘,不嫁咱们杨家。“
杨县令几步跟上脸色阴沉的杨天佑,向儿子眨眨眼,他天生一双小绿豆眼,这么一眨,几乎只能看到眼皮在上下翻动:“傻小子,你世伯说的都是气话,明天我派几个皂隶上门帮忙说合,他们家肯定欢欢喜喜接下帖子。“
杨天佑翻了个白眼:“您这是打算抢亲?“
杨县令一边摇着折扇,一边摇头晃脑,做高深状:“看你说的,我不过是派几个心腹体己人和你世伯说道说道罢了,怎么能叫抢亲呢?“
“行了,既然阿爷已经替我向李家伯伯表明心迹,后面的事就不劳烦您老操心了。“杨天佑摇手把伴当阿满叫到跟前,“那边的事怎么样了?“
阿满低声道:“少爷,那家人不服气,像是要告到里甲老人那里去。“
杨天佑轻笑一声,“看来他们家胃口不小。“
“听说他们在召集族中子弟,等着重阳登高那天闹事。少爷,要不要去县衙里找几个帮手?“
杨天佑沉吟半刻,“先不管他们,看紧点就行。“
主仆俩说话的声音越来越低,人也走得越来越远。
杨县令眼巴巴看着儿子走远,想追上去,又怕儿子厌烦,把一柄折扇摇得哗啦直响。
家仆在一旁道:“官人,是回县里还是回大宅?要是回县里,得赶快去渡口坐船呢。“
杨县令想了想,道:“回县里吧,夫人和天娇丫头还在家里等着呢。“
指着不远处和伴当低声交谈的杨天佑,“问问你们少爷,他今晚在哪儿歇宿。“
家仆诶了一声,跑到杨天佑身边,“少爷,官人问您今天家去不?“
杨天佑面色微微一冷,想也不想道:“不了,我在大宅那边睡。“
家仆原话回了杨县令,杨县令叹了口气,想起夫人和儿子之间剑拔弩张的敌对之势,不敢强求,带着家仆,径直回城。
在这个年代,小娘子们不能当众谈论自己的亲事,哪怕是当着亲近人的面,也得矜持含蓄。如果听到别人谈论自己的婚事,必须马上找借口离开,或者当做听不懂,不然会被人嘲笑恨嫁或是不知羞。唯有当着亲父母、亲姐妹兄弟的面,才能大胆吐露心思。
同样的,除非两家的亲事谈到一定程度了,家人一般也不会把没有影儿的婚事透露给小娘子听,免得闺中儿女们敏感多思,徒惹是非。
所以杨县令和杨天佑上门求亲,然后被李乙客客气气送出门的事,没人告诉李绮节。
不过偏偏叫李子恒无意间听到风声,于是李绮节很快也晓得了。
她几乎想仰天狂笑:那个专门趁火打劫、赚黑心钱的杨九郎想娶她?做梦去吧!
☆、第28章出门(捉虫)
周氏性子急,前一晚李大伯和她商量要把李绮节送回她娘家周家村避风头,第二天卯时正,灶上的粥饭才刚蒸上,她便一连声催促刘婆子和宝鹊赶紧收拾行李铺盖。
李绮节洗漱毕,对着南窗下的镜台,自己动手,梳了个简单的小抓髻。麻花辫子盘成对称的发髻,拿天水碧色绸带细细缠绕,一边扎一个小小的鼓包。这种发型是未满十岁的女童们常梳的,看去天真可爱,极度幼稚。
李绮节年岁渐长,加上没有缠脚,发育良好,长得愈见高挑,再梳小抓髻有些不合时宜。宝珠怕别人看见笑话,早就不给她梳小髻了。
偏偏李绮节就爱这个发型,因为简单利索,方便她调皮捣蛋。而且她手笨,暂时也只会盘这一种发髻。
新世纪的摩登女郎想要换个漂亮大方的发型,必须去理发店花钱消费。古代的闺秀小姐想梳一个端庄正式的发髻呢,则只能靠梳头娘子和家中丫头。
平民百姓家的女眷一来没有条件,二来忙于家中杂务,从来不梳高髻,大多是梳低髻,戴裹布包头,发髻梳好了,能够保持好几天,轻便省事。
未出阁的小娘子们呢,还是有闲暇爱俏争风头的。县里谁家丫头梳头的手艺好,往往会引得另外几家闺秀暗地里嫉恨。
宝珠头一个争强好胜,为了给李绮节争脸面,曾经找一个走街串巷的梳头娘子拜师学艺。虽然目前她还不算出师,但梳头的手艺已经是李家一众仆妇丫头中的第一人了。
李绮节当初看着手痒,跟着宝珠这个半吊子学了一个月,始终没学会自己给自己梳头发的技巧,光是学会一个扎小抓髻,她就费了不少功夫呢!
梳好一对抓髻,李绮节穿一件茶绿色绣翠花石榴纹交领琵琶袖宁绸薄夹袄,郁泥黄细布百褶裙,袖子卷得高高的,在院子里的桂花树下拍皮球。
拍了几十下,一抬眼,正巧看到曹氏牵着哈欠连天的李昭节和李九冬出来,立马把皮球往宝珠怀里一塞,领着两个妹妹做广播体操。
她教的是第二套广播体操。
李昭节和李九冬觉得很好玩,跟着李绮节的动作伸胳膊伸腿,嘻嘻哈哈笑成一团,瞌睡立时就清醒了。
曹氏脸上带笑,眉头却微微皱着,在一旁小心翼翼道:“小心些,莫要扯坏衣裳。“
李绮节教到需要踢腿的动作时,动作一滞,想起底下穿的是百褶裙,没法抬腿,一时有些兴味索然,又看到曹氏一脸不赞成的神色,歇了把广播体操普及给妹妹们的心思,仍旧领着两个妹妹拍皮球。
吃早饭间,周氏说要带李绮节和李昭节姐妹俩回周家村小住几日。
李昭节和李九冬不知道周家村是哪儿,听说能出门玩,便喜得眉开眼笑,欢呼一声,叽叽喳喳吵着要带这件衣裳,那件裙子,连装果子糕点的糖果匣子都不能落下,全然一副即将要远行的架势。
李大伯、李乙和李子恒在另一张圆桌子吃饭,三人默契地互望一眼,没有吭声。
看李乙和李子恒父子二人异常的平静,李绮节心中有数,这周家村,她是非去不可的。
吃完饭,李大伯和李乙兄弟在书房清算酒坊的账目,周氏在后厨打点家务,而李子恒生怕李绮节盘问他,早已经一溜烟跑得无影无踪。
因为要出门,李绮节的小抓髻必须重新梳,宝珠把她头上的辫子拆散,刻寿桃纹的桃木梳子在折枝梅花纹扁罐子里蘸了些桂花油,把乌黑柔亮的头发重新一一梳通,给她挽了个双螺髻。
李绮节的头发又黑又亮,厚密丰泽,一双手几乎攥不下,梳好发髻,还能留出几束发丝缠裹,完全不需要填充假发或是棉花绒绳制成的假髻。
宝珠替李绮节梳好头发,把固定发髻的素钗簪子全部拢在发丝底下,只在她鬓边簪了一朵雪青色堆纱绒花,戴两枝方胜形梅花纹头簪,便算是好了。
年轻娇美的小娘子,好似蓓蕾初绽,正是最青春烂漫的时候,任何精心雕饰的美丽,在她面前,都流于艳俗。她美得自然而然,原本就无须过多金银玉饰装饰。
宝珠站在李绮节背后,左右端详了几遍,觉得甚为满意。目光不经意间落在李绮节百褶裙底下的一双撒花绣鞋上,心中微微一叹:只可惜三娘未曾缠足,就算出落得如花似玉,始终还是比别家小娘子少了些底气,不知会错过多少门当户对的好儿郎,也不知以后是哪个有福气的,能把三娘娶进门。
她一边回想着县里哪些年纪正好的儿郎没有婚配,一边收起桃木梳、插梳和菱花形小铜镜,把黑漆镶嵌螺钿西洋花纹多层妆盒包好,这是出门时必须随身携带的。
李绮节在一旁提醒道:“别忘了戴梳篦!“
声音一如既往的轻快,像是带着隐隐的笑意,任何烦忧都抹不掉她眼瞳里的光亮。
宝珠抿嘴一笑,仿佛暑热天时清风徐来,顿时燥热尽褪,心里的沉闷立刻消失得一干二净:“晓得了,忘了什么都不会忘了它。“
梳篦的细齿比一般梳子密,它的主要功能是清除头发里的脏污,甚至还能刮出藏在头发里的虱子。在卫生条件一言难尽的古代,男男女女都用它来清理头发里的污屑,以达到不洗头,也能清理头皮的目的。
李绮节估摸着借住周家村期间肯定不方便洗头沐浴,如果不带上梳篦,她夜里都睡不安稳——在不能随便洗头的日子里,能够派上大用场的梳篦已经成了她最喜爱的用物之一。
宝珠仔细清点行李包袱,除了贴身衣物、铺盖衾枕,还有几种清凉败火的药膏,另外,松木马桶、驱蚊的香囊香球、碗筷用具……也一样都不能少。
尤其是马桶,是这个时代士大夫们远行必须携带的必备用品。
李绮节讲究,从不和别人共用一个马桶,茅房,那更是敬谢不敏。
直到大几百年后,老百姓家的茅房依然和猪圈共享一个处处漏风的草棚屋顶,坑上随便搭几块木板,就成了。脏、乱、差、臭,老鼠虫蚁神出鬼没,还没解开裤腰带,蚊虫已经跟龙卷风似的刮到眼前,说句让人作呕也不为过。
据史书记载,春秋众诸侯国并立时期,曾有一位倒霉催的晋国国君,不幸溺死在茅房里。
虽然说人固有一死,但身为一方诸侯王,没死在奸臣手上,也没死在叛将手里,更没死在诸侯国的争战之中,而是如厕时死在一个粪坑里,委实不得不让人掬一把同情泪。
一来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二来实在不敢考验自己的忍耐力,李绮节谢绝所有亲戚家的茅房,每回去亲戚家小住,都会让丫头带上自己的马桶。
这回自然也不会例外。
主仆俩刚把行李收拾妥当,一时听得外面有人和周氏说笑,听声音,像是张家大少奶奶的贴身丫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