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人就嫁羽林郎_分卷阅读_11
推荐阅读:快乐的花莲之旅、淫术炼金士20——城战谋策篇、姐姐与她的同学、娇女封后之路、最佳女配(快穿)、老板,你马甲掉了、我的大奶女友小瑄、重生攻略、穿书后我抢了反派雌虫、猎人游记[女追男,剧情,肉渣]
一秒记住【看书文学 www.kan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许主簿和赵瑾之闻言都点头,他们也是有过这种经历的,对清薇这番话感触更深。
要不然为什么许多人都宁愿选择价钱更贵的店铺?不就是因为可以坐下来慢慢品尝,而不需要一边走一边往嘴里塞,或是直接找个角落蹲下来吃东西。
又说了几句话,许主簿就回衙门去了,顺便替清薇去叫那些泥水匠石匠过来。
只剩下两人,赵瑾之才问,“我方才听你说‘加菜’,赵姑娘要卖的不是主食?”
“这条街上卖主食的人想必不少,我也不能做出什么新花样。何况初来乍到,也不好与旁人争锋,不如卖些配菜,说不得还能互相合作。”清薇道。
赵瑾之点头,又道,“有件事,本不该我来提,也没有别的意思,只是不知赵姑娘想过没有。你毕竟是一个姑娘家,操刀下厨也就罢了,跑堂迎客怕是不合适。何况若忙起来,一个人也无法兼顾。”
“这我已想过了。”清薇道,“好在大家都肯帮衬,刘嫂子和马嫂子听我说了此事,都说自家小子在家里也是闲着,情愿让他们过来帮忙,也沾沾往来贵人们的仙气。”
赵瑾之将自己原本打算帮忙的话咽了回去。
许主簿没有说谎,匠人们来得很快,然后迅速的在清薇的主持之下忙碌了起来。清薇自己守着看了一会儿,转头见赵瑾之有些无聊的站在那里,便道,“今日劳烦赵大哥了,你若有其他事,便先去忙吧,我这里让他们忙着就是。”
赵瑾之抬头看看天色,也快到午饭的时辰了,待会儿羽林卫的人出来吃饭,若瞧见他,免不了多问,因此便顺势告辞了。
匠人们的手艺都是顶好的,清薇的要求也不算复杂,所以没多久,一个大灶就垒起来了,围着大灶做了个l形的灶台,底下用泥土夯实,台面则是用石板搭上去,泥水干透之后便连在一起。而在桌案和大灶后面的空间,比照灶台的样子垒了两张方桌。这些都弄得很结实,就是放在这里风吹日晒也不要紧,更不必担心会被人取走。
至于凳子,因为人数不定,便不能这样做。清薇打算看看别家是如何安排的,设法弄些条凳过来将就。回头再找木匠,打些能折叠起来的方凳,如此不相识的客人便能分开坐了。
为了赶工将这些东西弄好,匠人们甚至没有吃饭。清薇结账的时候,便加了一把钱,让他们买些东西充饥,然后匠人们才千恩万谢的去了。
等人都走了,清薇背着手在自己这一亩三分地上走了两圈,原本觉得压抑的心情,才一点点的飞扬起来。
她喜欢这种感觉,不拘是做什么事,但是她自己想做的,而非“身在其中,情不由己”。也许在旁人看来,她拼死都要出宫,过的却是这种日子,未免有些可笑,但清薇自己知足了。
才这么想着,便听见身后有人道,“这就是你想要的?”
清薇心下咯噔了一声。该来的,还是来了。
她转过身来,便见虞景正站在巷口,身后跟着两个人,一个是他身边的心腹太监张芳,从前与清薇有些交情,甚至在清薇出宫时帮过忙的。另一个清薇看着面生,看服色应是御前侍卫。
她蹲身行了个大礼,却没有开口问安。这毕竟是在宫外,贸然叫破他的身份并不合适。
虞景也没有叫她起来,施施然踱步过来,将周围打量了一阵,才垂眼看向清薇,“我一向以为清薇有青云之志,看来是我走眼了。”
“是陛下高看奴婢了。”清薇低头道,“小小宫女,岂敢冀望青云?”
“你不敢?你做的不合身份的事难道还少么?这时倒计较起身份来了。还是你仍旧恼朕不肯立你为后?”虞景问。
“那只是一句戏言罢了,陛下又何必再提。”清薇道。
虞景沉默片刻,才道,“君无戏言。”顿了顿,又道,“若不是知道你的为人,瞧见这般场景,朕都要以为你是在演苦肉计了。清薇,你当真守得住这样的日子?一日两日或许可以,一年两年,十年八年,你也要这样过么?”
“升斗小民,人人都是这样过的,为何我却不行?”
“别人可以,你不行。”虞景十分肯定的道,“也罢,朕倒要看看,你能犟到什么时候。”
说完之后,他没有久留,转身走了。想来这般微服出宫一次,也不会是容易的事。却只是为了来看看自己落魄成了什么样子,想来也着实令人难以置信。
“恭送陛下。”清薇等人走远了,才站起身。蹲得久了,腿有些发麻,她只能慢慢适应着站起来,然后原地活动腿脚。
刚刚放松的心又一点点沉了下去。
虞景既然来了,事情就不会这么结束。
这个男人自卑到自傲,不允许任何人的违逆,何况是她这样一个小小宫女?
清薇这个摊子,恐怕是注定不会安稳了。这一点早在清薇的预料之中,所以虽然做了种种准备,但她也并没有指望过要用这摊子赚钱。因此才要先和马家合作,替自己留一条后路,不至于连饭都吃不上。
但她还是来了,因为正如赵瑾之所言,这里进出的人都是达官显贵,注定不会发生太过失控的事件。这虽然是将自己送到了虞景眼皮之下,却又给自己加上了一重保护。太过分的招数,虞景不屑也不能使出来,最多只能让她赚不到钱,受些委屈罢了。
清薇太了解虞景了。当日自己出宫,虞景心里肯定还有所介怀,如果让这件事存在他心里,几年十几年的发酵,将来要面对的,可能就是虞景被愚弄的怒气。帝王之怒,她承受不起。
而现在这样,也算是给了虞景一个出气的渠道。也许折腾着折腾着,他觉得清薇如此庸俗无趣,也就放下了。
是在行险,但清薇前思后想,最终还是做出了这个选择。
虞景说得对,别人能过这样的日子,但她赵清薇不行。所以她才必须要来,必须要将这个隐患解决掉。否则现在落魄也就罢了,往后但凡她过得好一点,恐怕都会变成扎在虞景心上的刺,像是在打他的脸。
而虞景绝不会容许这种人存在。
……
清薇没有急着回去,而是沿着御街逛了一遍,大略的了解了这里的环境和各种摊子,还随手买了两份生意最好的吃食尝了尝。然后又买了些容易放的东西提在手上,这才慢慢的走回了长寿坊。
才回到家,刘嫂子就带着人过来了。
“清薇姑娘,你要的东西都在这里了。”她大声指挥着人将东西都搬进来,对清薇道,“你点点,看可少了什么没有?”
清薇接过单子,将地上的东西一一清点,然后朝她点头,“一个都不少,刘嫂子做事。我自然是放心的。”
刘嫂子将搬东西的一个半大孩子拉过来,“这就是我家小子,你叫他壮儿就是了,今年虽然才十一岁,却不比十四五岁的劳力差什么!姑娘有事,只管吩咐他便是。”又拍了拍壮儿的背,“在赵姑娘这里,手脚利落些,好好干活,若是偷奸耍滑,看我皮子不揭了你的!”
大魏律规定,男子十五岁成丁,就算是成年人,需要服徭役纳人头税了。所以刘嫂子才有此一说,是夸自家孩子顶得上成年劳力。
壮儿有些不好意思的朝清薇笑笑,不是很自然的道,“往后还请赵家姐姐多多担待。”
这句文绉绉的话,显然是特意学来的。清薇问,“你喜欢读书?可识字么?算账会不会?”
“会会会!这孩子念过几天的学堂,字也认识几百个,可惜咱们这样人家,供不起他。”刘嫂子抢着回答道,言语间遗憾又自豪,“算账……”她转头去问壮儿,“算账你会不会?”
清薇不置可否,只笑道,“让孩子自己说。”
壮儿羞涩的摸了摸头,“字认得一些,如今有空就去学堂外头听讲,先生人好,也不赶我们。算账只会些简单的。”
清薇道,“宫里卯时上朝,申时散衙,咱们也定在这时候出摊收摊。若回来得早,我可以教你认一会儿字。只是书本须得你自己挣了钱去买。我可以预支两个月的工钱给你,如何?”
“多谢赵家姐姐!”壮儿大喜过望,立刻兴奋起来,连连朝清薇鞠躬。
马嫂子就是这时候来的。清薇拖她找木匠帮忙做个能推着走的双轮车,她这是把车送过来,顺便把儿子领来给清薇看看。听清薇说了识字的事,便将自家儿子往前一推,“这是我们小六子,能跟着姑娘,是这傻小子的造化。这人往后就交给姑娘了,怎么调/教都随你。”
说着招呼小六子将双轮车推进来。那车上还放着一块用红绸包着的木板,刘嫂子见状,不由好奇问,“这是什么?”
“是招牌。”马嫂子道,“总要让人知道是哪一家的生意,才好再介绍别人过来。”
清薇含笑点头,走过去将牌匾上裹着的红绸拆开,其他人也凑过去看,但见上头写着四个亭亭秀致的大字:胭脂卤肉。
第20章正式开张
大魏皇城地处京城最北端,往北是皇室禁苑,再往北,便是森林茂密,树木参天,几乎无人深入过的玉皇山脉。作为大魏龙脉所在,被重兵把守,等闲人不得擅入。这种奇异的格局,让魏国京城北面形成了天然屏障,同时亦不设城门。
皇城南面,出了正阳门,便是一条通衢御街,从正阳门一直通到南城门。御街的形制十分特别,最中间是一条高高的黄土筑成的御道,除了帝王出巡,这御道上不许人行走。两侧略低的则是官道,朝廷律例,正三品以上官员和乘车骑马,走的便是这条官道。至于品阶更低的官员和平头百姓,自然不能在这上面行走。所以官道两侧搭建了廊庑,供人行走。
而御街两侧的大片地方,便是京城百姓杂居之地,热闹繁华的东西两市便处在此间。
简单而言,住在御街东侧的,多是官宦权贵富庶之家,而住在西市的则是市井小民。一条御街将城市分作了两部分,似乎也在这两种不同人群之间,划出了一条看得见的界限。住在东侧的人家不会到西边来,而住在西侧的百姓,也极少进入东边。
大约只有一种时候,这种泾渭分明的界限,会被模糊。
那就是每日早朝之前,住在东西两侧的官员吏目纷纷走出家门,前往皇城开衙的时候。
——皇城广大,除了帝王起居的后宫之外,占地更多的是前朝议政的宫殿及百官处理政务的各官署。除了极少数几个衙门之外,在京官员几乎都要在此办公。而官员们自然不能事必躬亲,许多事情须得交给下面的吏目们去做,如此一来,数量更加庞大的小吏们,反倒是皇城之中的主体。
而这些人身家不丰、绝大多数都是靠苦读出头的小吏们,因为考不上进士只能谋个这样的差事,自然也住不起御街东侧的房子,绝大多数都住在御街西侧。
所以每天早上,寅时过后,便可见身着官服的各品阶官员和吏目们纷纷从家中走出来,然后在御街两侧的廊庑下汇集,前往皇城。除了极少数骑马乘车坐轿的官员之外,其他绝大多数都混杂在一处,这时候不看服色,甚至很难区分出各自的品阶。
不过,在这里摆摊的小生意人们,虽然地位不高,却都有一双利眼。莫说是穿着不同的服色,就是一样的衣裳,他们也有办法分出哪些是口袋里宽裕会买东西的,哪些是囊中羞涩想蹭便宜的。做到极致,甚至能够将每日从自家摊子面前经过的官员认个大概,叫出名姓来。
——正如赵瑾之所说过的那样,能够到这里来做生意的普通人,几乎都是心思活络,有自身打算的。就像刘家和马家将孩子送到清薇这里来,希望他们长长见识,说不得能谋个将来一样,其他人也都是差不多的打算。
甚至不需要这些官员们格外提携照拂,只要走出去,说出“某某大人”“某某相公”在我家的摊子上吃过东西,那就是十分值得夸耀的事,街坊们也都肯给几分脸面,做生意也不会有人刁难。
因为存了这样的想头,又加上往来的不管哪一个都是自己得罪不起的贵人,所以“和气生财”四个字,便是这些生意人最真实的写照。张阿牛也是这些生意人之中的一个。
他这个名字,倒有个十分传奇的来头。话说当年张阿牛之父进城务工,却被人骗了银子,只能两手空空的回乡。哪知走到半路,竟然捡到了一头牛。旁边并没有人,这头牛也没穿鼻绳儿,显然是无主之物。张阿牛之父上前一试,这牛就跟着他走了。他索性牵着牛返回京城,将之售卖。耕牛贵重,卖得好几两银子,张阿牛之父便在京城赁了个房子住着,用这些本钱做起小生意。他在乡下时,一手烤饼的绝活乡里人都称赞,想来想去也只能做这门生意。卖了几年的饼,摸着门道,就在这御街上弄了个摊子,专卖烤饼。传到张阿牛这里,也算是几十年老招牌了。
张阿牛烤出来的饼,外焦里软,不似其他面饼那般一咬就一口渣滓,咽下去都在刮喉咙,因此生意十分不错。那些囊中羞涩的的低阶官员和小吏们每日都会买上两个。毕竟这东西味道不重,就是在衙门里吃也不要紧,最方便不过。
对张阿牛而言,烤饼几乎已经成为了他的本能,闭着眼睛都知道一张饼应该放在哪里,烤多少时间取出来。他的动作又麻利,一个人能当三个人用,甚至不需要出钱请人帮衬。然而今日,他却频频走神,甚至烤糊了好几个饼,大失水准。
盖因从后头巷子里传出来的那股子香味,实在是太勾人了,让早上只囫囵着喝了一碗粥的张阿牛只觉得腹中饥饿不已。
最后他将烤坏了的几张饼胡乱塞进肚子里,这才略觉得好些,只是心里还是忍不住痒痒,若不是要守着摊子,都想到后头去看看了。
许主簿送佛送到西,清薇定下了这个地方,跟张阿牛正好挨着,因此他也特意打过招呼,所以张阿牛知道,巷子里那位恐怕是有些来头的,现在看来,手艺也不得了。
不单是张阿牛闻到了这味道,但凡是从这巷子口经过的人,都能闻到这香味。于是不少人在此驻足。说来也巧,张阿牛的摊子,将往里的视野遮住了大半,所以不少人左右看看,便会向他询问,“这里卖的是什么?好香!”
有许主簿的关系在,张阿牛也没有拦别人生意的意思,笑眯眯往旁边的招牌一指,“里头就是,胭脂卤肉!”当然,他这样热情,也很有可能是因为,那些问话的客人们问完之后,少不得顺手买一张饼。
所以又一位熟客过来询问的时候,张阿牛便多说了几句,“今儿才开张的生意,我也也不知究竟是什么样的卤肉,不过进去的人多少都买了,想来错不了。不知道过了辰时还有没有下剩的,我也去要些。一直闻见味儿,实在馋得很!”
这位客人姓邱,在翰林院坐馆。明明是个文官,品阶也不低,却并不讲究那些规矩,这些街边小摊,他几乎都吃过。人精嘴叼,如今他还肯光顾的,都是这条街上滋味最正、生意最好的几家摊子。
邱大人顺着巷子走进去,那萦绕在鼻尖的香味便越发浓郁了。正要迈步过去时,却忽然看到一个意料之外的人在这里,他不由张口叫道,“赵中郎,这可真是好巧,今儿没去小张楼?”
赵瑾之一转头,看见来人,脸上轻松的笑容也收敛了,站起身客气道,“原来是邱侍读,点了卯出来用早饭?”
要说赵瑾之跟着邱大人的关系,说起来也极有渊源。赵瑾之自幼聪明伶俐,在读书上极有天分,与邱庭波一样都有神童之称。像他们这样的人,通常都是王不见王,各过各的日子。但京城那么小,总有碰见的机会。而一旦碰见,不是相逢恨晚一见如故,就是你死我活互相看不顺眼。而赵瑾之和邱庭波,很显然是后者。
两人都看不惯对方,笔杆子上不知来回掐过多少次,明嘲暗讽、指桑骂槐、含沙射影……什么招数都用过。
本来按照剧情发展下去,两人应该一路从学堂掐到国子监,最后再到朝堂上,成为不死不休的毕生之敌。然而这一切,在十二岁那年戛然而止。
十二岁那年,邱庭波连中案首、解元,风光无两,而赵瑾之弃文从武,销声匿迹。
时隔多年,两人一个是一榜探花,风光被点翰林,一个披甲执锐,护卫宫城,再见面时自然没必要再互掐,只是说起话来,总免不了要讽刺对方一下才舒服。
邱庭波嘲讽赵瑾之平时吃饭必要去小张楼这等地方,铺张浪费,却不见东西多好,完全是世家子弟的坏毛病;赵瑾之就回敬他翰林院差事清闲,点了卯就能施施然出来吃早饭,不必忙碌。
清薇虽然听不懂这两人之间的机锋,但也敏锐察觉到了气氛的微妙,笑着开口招呼,“客人请坐,我们家的卤肉明码标价,称重计价,不知您要多少?”
被打断的两人不约而同的转头看过来,清薇恍若未觉,只含笑看向邱庭波。
“就来半斤。”邱庭波眼中闪过一抹惊讶,随即在赵瑾之身边坐下来,回道。
壮儿闻言,已经用大漏勺从锅里捞出一块卤肉放在案板上。清薇双手握刀,手起刀落,须臾间案板上的卤肉就被切成薄片,再用筷子夹了摆在盘子里,然后由马小六端过去给客人。
这一番动作干脆利落,饶是赵瑾之看了一上午,也还是觉得赞叹不已。清薇这一手刀工也不知是怎么练成,就是他自己去做,也不过如此了。但赵瑾之很快注意到,清薇放下刀之后揉了揉胳膊,显然这么做对她来说负担极大。也是,她毕竟是女子,刀工再好,力气也跟不上,时间长了自然会觉得累。
须得替她想个法子才好,赵瑾之想。
今日他没有提前过来当值,便是想顺路帮一下清薇的忙。哪知清薇和壮儿、小六子三人推着双轮车,根本不费多少力气,完全没有他的用武之地。赵瑾之不肯死心,跟过来要看看有没有别的地方能帮得上忙。
结果就是他已经吃了两份卤肉,但却什么忙都没能帮上。这让赵瑾之心中惭愧不已,所以才非要帮清薇一次不可。
邱庭波没有那么多心思,卤肉端上来之后,他低头一看,不由开口赞叹,“难怪要叫胭脂卤肉!”
许主簿和赵瑾之闻言都点头,他们也是有过这种经历的,对清薇这番话感触更深。
要不然为什么许多人都宁愿选择价钱更贵的店铺?不就是因为可以坐下来慢慢品尝,而不需要一边走一边往嘴里塞,或是直接找个角落蹲下来吃东西。
又说了几句话,许主簿就回衙门去了,顺便替清薇去叫那些泥水匠石匠过来。
只剩下两人,赵瑾之才问,“我方才听你说‘加菜’,赵姑娘要卖的不是主食?”
“这条街上卖主食的人想必不少,我也不能做出什么新花样。何况初来乍到,也不好与旁人争锋,不如卖些配菜,说不得还能互相合作。”清薇道。
赵瑾之点头,又道,“有件事,本不该我来提,也没有别的意思,只是不知赵姑娘想过没有。你毕竟是一个姑娘家,操刀下厨也就罢了,跑堂迎客怕是不合适。何况若忙起来,一个人也无法兼顾。”
“这我已想过了。”清薇道,“好在大家都肯帮衬,刘嫂子和马嫂子听我说了此事,都说自家小子在家里也是闲着,情愿让他们过来帮忙,也沾沾往来贵人们的仙气。”
赵瑾之将自己原本打算帮忙的话咽了回去。
许主簿没有说谎,匠人们来得很快,然后迅速的在清薇的主持之下忙碌了起来。清薇自己守着看了一会儿,转头见赵瑾之有些无聊的站在那里,便道,“今日劳烦赵大哥了,你若有其他事,便先去忙吧,我这里让他们忙着就是。”
赵瑾之抬头看看天色,也快到午饭的时辰了,待会儿羽林卫的人出来吃饭,若瞧见他,免不了多问,因此便顺势告辞了。
匠人们的手艺都是顶好的,清薇的要求也不算复杂,所以没多久,一个大灶就垒起来了,围着大灶做了个l形的灶台,底下用泥土夯实,台面则是用石板搭上去,泥水干透之后便连在一起。而在桌案和大灶后面的空间,比照灶台的样子垒了两张方桌。这些都弄得很结实,就是放在这里风吹日晒也不要紧,更不必担心会被人取走。
至于凳子,因为人数不定,便不能这样做。清薇打算看看别家是如何安排的,设法弄些条凳过来将就。回头再找木匠,打些能折叠起来的方凳,如此不相识的客人便能分开坐了。
为了赶工将这些东西弄好,匠人们甚至没有吃饭。清薇结账的时候,便加了一把钱,让他们买些东西充饥,然后匠人们才千恩万谢的去了。
等人都走了,清薇背着手在自己这一亩三分地上走了两圈,原本觉得压抑的心情,才一点点的飞扬起来。
她喜欢这种感觉,不拘是做什么事,但是她自己想做的,而非“身在其中,情不由己”。也许在旁人看来,她拼死都要出宫,过的却是这种日子,未免有些可笑,但清薇自己知足了。
才这么想着,便听见身后有人道,“这就是你想要的?”
清薇心下咯噔了一声。该来的,还是来了。
她转过身来,便见虞景正站在巷口,身后跟着两个人,一个是他身边的心腹太监张芳,从前与清薇有些交情,甚至在清薇出宫时帮过忙的。另一个清薇看着面生,看服色应是御前侍卫。
她蹲身行了个大礼,却没有开口问安。这毕竟是在宫外,贸然叫破他的身份并不合适。
虞景也没有叫她起来,施施然踱步过来,将周围打量了一阵,才垂眼看向清薇,“我一向以为清薇有青云之志,看来是我走眼了。”
“是陛下高看奴婢了。”清薇低头道,“小小宫女,岂敢冀望青云?”
“你不敢?你做的不合身份的事难道还少么?这时倒计较起身份来了。还是你仍旧恼朕不肯立你为后?”虞景问。
“那只是一句戏言罢了,陛下又何必再提。”清薇道。
虞景沉默片刻,才道,“君无戏言。”顿了顿,又道,“若不是知道你的为人,瞧见这般场景,朕都要以为你是在演苦肉计了。清薇,你当真守得住这样的日子?一日两日或许可以,一年两年,十年八年,你也要这样过么?”
“升斗小民,人人都是这样过的,为何我却不行?”
“别人可以,你不行。”虞景十分肯定的道,“也罢,朕倒要看看,你能犟到什么时候。”
说完之后,他没有久留,转身走了。想来这般微服出宫一次,也不会是容易的事。却只是为了来看看自己落魄成了什么样子,想来也着实令人难以置信。
“恭送陛下。”清薇等人走远了,才站起身。蹲得久了,腿有些发麻,她只能慢慢适应着站起来,然后原地活动腿脚。
刚刚放松的心又一点点沉了下去。
虞景既然来了,事情就不会这么结束。
这个男人自卑到自傲,不允许任何人的违逆,何况是她这样一个小小宫女?
清薇这个摊子,恐怕是注定不会安稳了。这一点早在清薇的预料之中,所以虽然做了种种准备,但她也并没有指望过要用这摊子赚钱。因此才要先和马家合作,替自己留一条后路,不至于连饭都吃不上。
但她还是来了,因为正如赵瑾之所言,这里进出的人都是达官显贵,注定不会发生太过失控的事件。这虽然是将自己送到了虞景眼皮之下,却又给自己加上了一重保护。太过分的招数,虞景不屑也不能使出来,最多只能让她赚不到钱,受些委屈罢了。
清薇太了解虞景了。当日自己出宫,虞景心里肯定还有所介怀,如果让这件事存在他心里,几年十几年的发酵,将来要面对的,可能就是虞景被愚弄的怒气。帝王之怒,她承受不起。
而现在这样,也算是给了虞景一个出气的渠道。也许折腾着折腾着,他觉得清薇如此庸俗无趣,也就放下了。
是在行险,但清薇前思后想,最终还是做出了这个选择。
虞景说得对,别人能过这样的日子,但她赵清薇不行。所以她才必须要来,必须要将这个隐患解决掉。否则现在落魄也就罢了,往后但凡她过得好一点,恐怕都会变成扎在虞景心上的刺,像是在打他的脸。
而虞景绝不会容许这种人存在。
……
清薇没有急着回去,而是沿着御街逛了一遍,大略的了解了这里的环境和各种摊子,还随手买了两份生意最好的吃食尝了尝。然后又买了些容易放的东西提在手上,这才慢慢的走回了长寿坊。
才回到家,刘嫂子就带着人过来了。
“清薇姑娘,你要的东西都在这里了。”她大声指挥着人将东西都搬进来,对清薇道,“你点点,看可少了什么没有?”
清薇接过单子,将地上的东西一一清点,然后朝她点头,“一个都不少,刘嫂子做事。我自然是放心的。”
刘嫂子将搬东西的一个半大孩子拉过来,“这就是我家小子,你叫他壮儿就是了,今年虽然才十一岁,却不比十四五岁的劳力差什么!姑娘有事,只管吩咐他便是。”又拍了拍壮儿的背,“在赵姑娘这里,手脚利落些,好好干活,若是偷奸耍滑,看我皮子不揭了你的!”
大魏律规定,男子十五岁成丁,就算是成年人,需要服徭役纳人头税了。所以刘嫂子才有此一说,是夸自家孩子顶得上成年劳力。
壮儿有些不好意思的朝清薇笑笑,不是很自然的道,“往后还请赵家姐姐多多担待。”
这句文绉绉的话,显然是特意学来的。清薇问,“你喜欢读书?可识字么?算账会不会?”
“会会会!这孩子念过几天的学堂,字也认识几百个,可惜咱们这样人家,供不起他。”刘嫂子抢着回答道,言语间遗憾又自豪,“算账……”她转头去问壮儿,“算账你会不会?”
清薇不置可否,只笑道,“让孩子自己说。”
壮儿羞涩的摸了摸头,“字认得一些,如今有空就去学堂外头听讲,先生人好,也不赶我们。算账只会些简单的。”
清薇道,“宫里卯时上朝,申时散衙,咱们也定在这时候出摊收摊。若回来得早,我可以教你认一会儿字。只是书本须得你自己挣了钱去买。我可以预支两个月的工钱给你,如何?”
“多谢赵家姐姐!”壮儿大喜过望,立刻兴奋起来,连连朝清薇鞠躬。
马嫂子就是这时候来的。清薇拖她找木匠帮忙做个能推着走的双轮车,她这是把车送过来,顺便把儿子领来给清薇看看。听清薇说了识字的事,便将自家儿子往前一推,“这是我们小六子,能跟着姑娘,是这傻小子的造化。这人往后就交给姑娘了,怎么调/教都随你。”
说着招呼小六子将双轮车推进来。那车上还放着一块用红绸包着的木板,刘嫂子见状,不由好奇问,“这是什么?”
“是招牌。”马嫂子道,“总要让人知道是哪一家的生意,才好再介绍别人过来。”
清薇含笑点头,走过去将牌匾上裹着的红绸拆开,其他人也凑过去看,但见上头写着四个亭亭秀致的大字:胭脂卤肉。
第20章正式开张
大魏皇城地处京城最北端,往北是皇室禁苑,再往北,便是森林茂密,树木参天,几乎无人深入过的玉皇山脉。作为大魏龙脉所在,被重兵把守,等闲人不得擅入。这种奇异的格局,让魏国京城北面形成了天然屏障,同时亦不设城门。
皇城南面,出了正阳门,便是一条通衢御街,从正阳门一直通到南城门。御街的形制十分特别,最中间是一条高高的黄土筑成的御道,除了帝王出巡,这御道上不许人行走。两侧略低的则是官道,朝廷律例,正三品以上官员和乘车骑马,走的便是这条官道。至于品阶更低的官员和平头百姓,自然不能在这上面行走。所以官道两侧搭建了廊庑,供人行走。
而御街两侧的大片地方,便是京城百姓杂居之地,热闹繁华的东西两市便处在此间。
简单而言,住在御街东侧的,多是官宦权贵富庶之家,而住在西市的则是市井小民。一条御街将城市分作了两部分,似乎也在这两种不同人群之间,划出了一条看得见的界限。住在东侧的人家不会到西边来,而住在西侧的百姓,也极少进入东边。
大约只有一种时候,这种泾渭分明的界限,会被模糊。
那就是每日早朝之前,住在东西两侧的官员吏目纷纷走出家门,前往皇城开衙的时候。
——皇城广大,除了帝王起居的后宫之外,占地更多的是前朝议政的宫殿及百官处理政务的各官署。除了极少数几个衙门之外,在京官员几乎都要在此办公。而官员们自然不能事必躬亲,许多事情须得交给下面的吏目们去做,如此一来,数量更加庞大的小吏们,反倒是皇城之中的主体。
而这些人身家不丰、绝大多数都是靠苦读出头的小吏们,因为考不上进士只能谋个这样的差事,自然也住不起御街东侧的房子,绝大多数都住在御街西侧。
所以每天早上,寅时过后,便可见身着官服的各品阶官员和吏目们纷纷从家中走出来,然后在御街两侧的廊庑下汇集,前往皇城。除了极少数骑马乘车坐轿的官员之外,其他绝大多数都混杂在一处,这时候不看服色,甚至很难区分出各自的品阶。
不过,在这里摆摊的小生意人们,虽然地位不高,却都有一双利眼。莫说是穿着不同的服色,就是一样的衣裳,他们也有办法分出哪些是口袋里宽裕会买东西的,哪些是囊中羞涩想蹭便宜的。做到极致,甚至能够将每日从自家摊子面前经过的官员认个大概,叫出名姓来。
——正如赵瑾之所说过的那样,能够到这里来做生意的普通人,几乎都是心思活络,有自身打算的。就像刘家和马家将孩子送到清薇这里来,希望他们长长见识,说不得能谋个将来一样,其他人也都是差不多的打算。
甚至不需要这些官员们格外提携照拂,只要走出去,说出“某某大人”“某某相公”在我家的摊子上吃过东西,那就是十分值得夸耀的事,街坊们也都肯给几分脸面,做生意也不会有人刁难。
因为存了这样的想头,又加上往来的不管哪一个都是自己得罪不起的贵人,所以“和气生财”四个字,便是这些生意人最真实的写照。张阿牛也是这些生意人之中的一个。
他这个名字,倒有个十分传奇的来头。话说当年张阿牛之父进城务工,却被人骗了银子,只能两手空空的回乡。哪知走到半路,竟然捡到了一头牛。旁边并没有人,这头牛也没穿鼻绳儿,显然是无主之物。张阿牛之父上前一试,这牛就跟着他走了。他索性牵着牛返回京城,将之售卖。耕牛贵重,卖得好几两银子,张阿牛之父便在京城赁了个房子住着,用这些本钱做起小生意。他在乡下时,一手烤饼的绝活乡里人都称赞,想来想去也只能做这门生意。卖了几年的饼,摸着门道,就在这御街上弄了个摊子,专卖烤饼。传到张阿牛这里,也算是几十年老招牌了。
张阿牛烤出来的饼,外焦里软,不似其他面饼那般一咬就一口渣滓,咽下去都在刮喉咙,因此生意十分不错。那些囊中羞涩的的低阶官员和小吏们每日都会买上两个。毕竟这东西味道不重,就是在衙门里吃也不要紧,最方便不过。
对张阿牛而言,烤饼几乎已经成为了他的本能,闭着眼睛都知道一张饼应该放在哪里,烤多少时间取出来。他的动作又麻利,一个人能当三个人用,甚至不需要出钱请人帮衬。然而今日,他却频频走神,甚至烤糊了好几个饼,大失水准。
盖因从后头巷子里传出来的那股子香味,实在是太勾人了,让早上只囫囵着喝了一碗粥的张阿牛只觉得腹中饥饿不已。
最后他将烤坏了的几张饼胡乱塞进肚子里,这才略觉得好些,只是心里还是忍不住痒痒,若不是要守着摊子,都想到后头去看看了。
许主簿送佛送到西,清薇定下了这个地方,跟张阿牛正好挨着,因此他也特意打过招呼,所以张阿牛知道,巷子里那位恐怕是有些来头的,现在看来,手艺也不得了。
不单是张阿牛闻到了这味道,但凡是从这巷子口经过的人,都能闻到这香味。于是不少人在此驻足。说来也巧,张阿牛的摊子,将往里的视野遮住了大半,所以不少人左右看看,便会向他询问,“这里卖的是什么?好香!”
有许主簿的关系在,张阿牛也没有拦别人生意的意思,笑眯眯往旁边的招牌一指,“里头就是,胭脂卤肉!”当然,他这样热情,也很有可能是因为,那些问话的客人们问完之后,少不得顺手买一张饼。
所以又一位熟客过来询问的时候,张阿牛便多说了几句,“今儿才开张的生意,我也也不知究竟是什么样的卤肉,不过进去的人多少都买了,想来错不了。不知道过了辰时还有没有下剩的,我也去要些。一直闻见味儿,实在馋得很!”
这位客人姓邱,在翰林院坐馆。明明是个文官,品阶也不低,却并不讲究那些规矩,这些街边小摊,他几乎都吃过。人精嘴叼,如今他还肯光顾的,都是这条街上滋味最正、生意最好的几家摊子。
邱大人顺着巷子走进去,那萦绕在鼻尖的香味便越发浓郁了。正要迈步过去时,却忽然看到一个意料之外的人在这里,他不由张口叫道,“赵中郎,这可真是好巧,今儿没去小张楼?”
赵瑾之一转头,看见来人,脸上轻松的笑容也收敛了,站起身客气道,“原来是邱侍读,点了卯出来用早饭?”
要说赵瑾之跟着邱大人的关系,说起来也极有渊源。赵瑾之自幼聪明伶俐,在读书上极有天分,与邱庭波一样都有神童之称。像他们这样的人,通常都是王不见王,各过各的日子。但京城那么小,总有碰见的机会。而一旦碰见,不是相逢恨晚一见如故,就是你死我活互相看不顺眼。而赵瑾之和邱庭波,很显然是后者。
两人都看不惯对方,笔杆子上不知来回掐过多少次,明嘲暗讽、指桑骂槐、含沙射影……什么招数都用过。
本来按照剧情发展下去,两人应该一路从学堂掐到国子监,最后再到朝堂上,成为不死不休的毕生之敌。然而这一切,在十二岁那年戛然而止。
十二岁那年,邱庭波连中案首、解元,风光无两,而赵瑾之弃文从武,销声匿迹。
时隔多年,两人一个是一榜探花,风光被点翰林,一个披甲执锐,护卫宫城,再见面时自然没必要再互掐,只是说起话来,总免不了要讽刺对方一下才舒服。
邱庭波嘲讽赵瑾之平时吃饭必要去小张楼这等地方,铺张浪费,却不见东西多好,完全是世家子弟的坏毛病;赵瑾之就回敬他翰林院差事清闲,点了卯就能施施然出来吃早饭,不必忙碌。
清薇虽然听不懂这两人之间的机锋,但也敏锐察觉到了气氛的微妙,笑着开口招呼,“客人请坐,我们家的卤肉明码标价,称重计价,不知您要多少?”
被打断的两人不约而同的转头看过来,清薇恍若未觉,只含笑看向邱庭波。
“就来半斤。”邱庭波眼中闪过一抹惊讶,随即在赵瑾之身边坐下来,回道。
壮儿闻言,已经用大漏勺从锅里捞出一块卤肉放在案板上。清薇双手握刀,手起刀落,须臾间案板上的卤肉就被切成薄片,再用筷子夹了摆在盘子里,然后由马小六端过去给客人。
这一番动作干脆利落,饶是赵瑾之看了一上午,也还是觉得赞叹不已。清薇这一手刀工也不知是怎么练成,就是他自己去做,也不过如此了。但赵瑾之很快注意到,清薇放下刀之后揉了揉胳膊,显然这么做对她来说负担极大。也是,她毕竟是女子,刀工再好,力气也跟不上,时间长了自然会觉得累。
须得替她想个法子才好,赵瑾之想。
今日他没有提前过来当值,便是想顺路帮一下清薇的忙。哪知清薇和壮儿、小六子三人推着双轮车,根本不费多少力气,完全没有他的用武之地。赵瑾之不肯死心,跟过来要看看有没有别的地方能帮得上忙。
结果就是他已经吃了两份卤肉,但却什么忙都没能帮上。这让赵瑾之心中惭愧不已,所以才非要帮清薇一次不可。
邱庭波没有那么多心思,卤肉端上来之后,他低头一看,不由开口赞叹,“难怪要叫胭脂卤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