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元王朝(出书版)_分卷阅读_41
推荐阅读:快乐的花莲之旅、淫术炼金士20——城战谋策篇、姐姐与她的同学、娇女封后之路、最佳女配(快穿)、老板,你马甲掉了、我的大奶女友小瑄、重生攻略、穿书后我抢了反派雌虫、猎人游记[女追男,剧情,肉渣]
一秒记住【看书文学 www.kan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10王秫《王文忠公集》卷一。
《金史·元好问传》。
《金华黄先生文集》卷二六《揭公神道碑》、《元史·揭侯斯传》。
《金华黄先生文集》卷二六《董公神道碑》。
《宋史·道学传序》。
第三十九章
大元王朝全面解读元朝在水利工程方面取得了什么成就?
元代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很多,但足以代表元代在水利工程上取得成就的,要数大运河的开凿和对黄河的治理。
大运河本来是元代之前就有的一条南北主要漕运通道。元在前代基础上,凿通了济州河、会通河、通惠河三段,其中会通、通惠整体上只占全运河的十分之一多一点,但在工程上却十分浩大,主要是由于地势复杂。为此,运河修凿设计者们在前代成就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最后设计出了梯级船闸,解决了通航的困难。如通惠河船闸的设计者郭守敬,在通惠河上设有十座船闸,这些船闸的建造,起着调整两闸中间水位的作用,保证了大运河基本通航的条件。同时,也为后世在山岭间开辟航道提供了经验。
元代另一次大的水利工程建设是贾鲁治河。贾鲁为了治理黄河,“循行河道,考察地形,往复数千里,备得要害”,为他治理黄河打下了十分坚固的基础。据记载:贾鲁治河从四月二十二日开工(至正十一年,1351年),到当年十一月十一日完工,共计一百九十天左右,动用人力近二十万,疏浚河道二百八十多里,堵塞大小决口一百零七处,总长达三里多。修筑河堤上自曹县下至徐州,共计七百七十里,工程之大,在我国治河史上实属罕见。他治河用的主要方法是疏、浚、塞并用。疏、浚就是疏通故道,所谓塞,就是堵塞决口,先疏后塞,就是先把工程最大的土木先做掉,免得将来水下作业。这些工程完成后,贾鲁创造了石船堤障水法,最后终于取得了治河的成果。
元朝在数学上取得了哪些成就?
中国数学史上有宋元四大家的说法,这四人是秦九韶、李治、杨辉、朱世誉。四人中,除秦九韶为南宋末年人之外,其他三人全生活在元代。李俨、杜石然的《中国古代数学简史》说:“宋元时期的中国数学,事实上确是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高次方程解法较欧洲的霍纳方法早出八百年;多元高次方程组的消去法,要比欧洲早出近五百年;联立一次同余式解法,早出五百多年;高次的内插法早出近四百年。在许多数学的重要领域之内,中国数学家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元代在数学上取得的成就。
李治的《测圆海镜》是一部系统的“天元术”著作。所谓“天元术”大致是指用已知数,通过方程式,求出未知数的方法。他的《益古演段》是初学天元术的辅助读本。
宋世杰的《算学启蒙》是关于乘除运算、开方、天元术等由浅入深的数学启蒙教科书。他的《四元玉鉴》主要是关于二次以及二次以上多元方程组的解法,他在数学上的贡献主要是发明四元术和多种高级等差级数求和方法。
杨辉著作有《详解九章算法》、《日用算法》、《杨辉算法》,记录了一些失传的数学问题和运算方法。此外,郭守敬等编定《授时历》时,还运用了球面三角学的新方法。从现在许多资料都可以推断珠算在元代已经是较发达了。
元朝统治时期的中外科技交流情况如何?
元代疆域横跨亚欧大陆,客观上有利于中外文化的交流,当然也包括科技的交流;另一方面,元统治者也比较注重收罗各方面的人才。因此,国外的人才包括能工巧匠也来到中国。与此同时,中国的科技也源源不断地向国外传播。这就形成了中外文化、科技交流的盛况。
古代田园画当时,中国和西亚、北非的伊斯兰国家是世界两个文明的中心,科技往来频繁。比较重要的比如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这时传入了这些国家。这是由于这些国家与蒙古军队对抗,他们是从蒙古军俘虏那里学到这些技术的。又比如天文学知识。当时,中国的天文学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旭烈兀支持波斯科学家纳昔剌丁·徒思建立了一座天文台,有不少中国的天文学家在那里工作,将中国的天文历算知识也带过去,传播开来。纳昔剌丁·徒思主编的《伊利汗历数书》就是借鉴了中国的一些方法和技术编成的。波斯另一位天文学家叫扎马鲁丁来到中国后,建造了七件“西域仪象”,这些仪器开阔了中国科学家的眼界,其中有的仪器在当时是先进的,在中国第一次出现,如地球仪,其上水占七分,陆地占三分,近似于现代地理学中地球上水与陆地的比例:70.8%29.2%。扎马鲁丁还带来了二十几种科技书籍,包括天文、历算、地理、历史、医学、哲学、文学、相学、机械学、占金术、占卜学等。这些书对促进中外科技交流无疑是有益处的。此外,阿拉伯数字也至少在这时传入中国。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医学交流也在进行。如阿拉伯著名医学家伊本·西拿在他的名著《医典》中吸收了中国医学的脉学。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也被译成波斯文,针灸疗法、姜茶、大黄、肉桂等药材也传到西亚。另一方面,回回药和医疗方法在中国也受到了重视,上都和大都都有回回药物院。
元代与外国的科技交流除以上的伊斯兰国家之外,与其他国家、地区也有广泛的交流。比如阿尼罗出生在今尼泊尔境内,他是一个建筑学家。他来到中国后,先在西藏建造金塔,后因技术高超被推荐给了皇帝,在将作院任职。他在中国共营造了三座佛塔、九座大寺、两座祀祠、一座道观。把印度式的白塔传到中国。又长于铸像、塑像、织像。他的铸造技术水平很高,郭守敬的天文仪器大多数是他铸造的。总之,他带来的技术在当时影响很大。
少数民族在科学技术方面有什么贡献?
元朝是我国前所未有的民族大融合的时代,在整个的大融合过程中,各民族取长补短,无论在文化上还是在科学上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就科学技术方面而言,除了人所共知的西北少数民族的种棉术、酿酒业、蒙古的养马术、藏族的建筑术、西南少数民族的纺织术等外,还在较普通的天文、地理、水利、农学、医学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并出现了不少有名的科学家和发明家。
回族科学家瞻思,他的祖先是阿拉伯人,后定居河北真定(今河北正定)。他精通数学、地理、天文、水利等知识。他根据宋金治理黄河的经验和著作,重新编定《河防通议》一书,此书总结了前人治理黄河的经验,是一部治理黄河经验、知识的汇编,对治理黄河有较大参考价值。此外,他还有《镇阳风土纪》、《续东阳志》、《西国图经》等地理著作。
萨德弥实,也是回族人,他是有名的医学家。他对中医有研究,《瑞竹堂经验方》是其医学专著。忽思慧研究了植物和汉、蒙、回、女真等族的饮食,写成《饮善正要》一书,反映了他在中医药物学和营养学、植物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也黑迭儿也是回族人,他是著名的建筑学家,大都新宫城的设计就出自他手。
维吾尔族农学家鲁明善的《农桑衣食撮要》是元代三部著名农学著作之一。书按月写成,详明每月当从事什么农事,实用而科学。此外,还有藏贮蔬菜、制作酱菜等生活小常识。
总之,元代少数民族在科学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元朝取得了哪些修史成就?
我国官修总共有二十四史,其中“宋”、“金”、“辽”三史为元代所修。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正式设局修史,脱脱任三史都总裁,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揭侯斯、吕思诚为《辽史》总裁官;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揭傒斯、李好文、杨宗瑞、王沂为《金史》、《宋史》总裁官。至正三年四月开始至五年十月以二年半的时间全部完成,三史共七百四十七卷。
《辽史》所依据主要是耶律俨的《皇朝实录》和陈大任的《辽史》,取其精粹而成。《金史》、《宋史》的材料比《辽史》更加丰富。三史的修成,是各族史家共同劳动的结晶。在中国的二十四史中,有如此众多的少数民族史家参与修史,这在历史上仅罕见。
三史按历代正史体例编成,即分为纪、志、表传,但是纪、志、表却又各具特色。这是由于这三个政权各具其特点的缘故。例如《辽史》的《营卫志》与《部族表》,这是传统史书中缺少的。又如《辽》、《金》二史都附有《国语解》一卷,这也是传统二十四史中所仅有,由于契丹、女真族的语言文字渐渐为人们所不知。因此,这部分内容就成了今天研究契丹、女真文字的珍贵资料。
三史虽然是在短短两年半的时间里就完成了,但因其材料多而且现成、编纂方法正确,因此,这三史基本上反映了这三个政权的历史真实。但是,因为编纂时间太短,对材料的取舍有不精之处,由于校核不精,也出现了一些明显的错误,诸如一人两传、纪传不符、译名不一、各史互异等问题。此外,元统治者还将不利于自己的大量材料删除,比如金与蒙古早期的关系,后人就无从知晓。
什么叫元曲?
我国文学史上有一种说法:每一代都有自己的文学。最足以代表元代文学成就的是元曲。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一种由诗词变化发展而来的新诗体;杂剧是一种包括歌唱、音乐、舞蹈和完整故事情节的歌剧。通常所说的元曲,主要是指元杂剧。
元杂剧是在前代戏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成熟的戏曲形式。它以歌曲(唱)为主,唱词由同一宫调的套曲组成,配合以宾白(白)、动作(科),结构一般是四折,剧前或中间有“楔子”,曲词一般由一个主角(男为正末,女为正旦)唱到底。元代杂剧非常繁荣,据有关材料记载,元代杂剧作家约有二百人,剧目有六百种左右。其中代表性的作家有关汉卿、白朴、马致远、王实甫、郑光祖、女真族作家李直夫等。
代表作分别有《窦娥冤》、《墙头马上》、《汉宫秋》、《西厢记》、《倩女离魂》、《西游记》等。
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小令只是一只曲子,类似一首词,或一首诗;套数则是由小令联组而成的。其代表作家除以上所举大家之外,还有张养浩、卢挚、王和卿、刘致、张可久、乔吉等。此外还有少数民族作家,如:蒙古人阿鲁威,女真人奥敦周卿、王景榆,维吾尔人贯云石、全子仁、马九皋,回族人金元素、金文石、萨都拉、阿里西英、丁野夫等。其中最有成就的是维吾尔人贯云石。
元曲的繁荣和发展原因很多。根本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当时的城市经济比较发达,商业活跃,城市居民的大量增加,促成了杂剧的发展和繁荣。另一个原因是当时大量文人沦入社会底层,与社会实际接触较多,因而获得了丰富的创作源泉。
关汉卿对杂剧的发展做出了什么贡献?
关汉卿,号已斋,大都(今北京)人。正史关于他的事迹记载得很少。他的活动当在十三世纪,大半生在大都度过。
关汉卿是元代最具代表性、成就最大的戏剧家,也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戏曲家之一。对杂剧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首先,关汉卿是一个能编能导能演的元代剧作家,文、声、容兼治,自称为“梨园领袖”、“编修帅首”、“杂剧班头”。在他的周围,有一批诸如王实甫、杨显之、费君祥等著名剧作家。他与杨显之风格相似,经常一起谈论切磋创作,他与王实甫也是密友。这些人相互影响,对杂剧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不仅如此,关汉卿与杂剧演员也有密切的交往,这使得他十分熟悉戏园子生涯,也提高了自己的艺术修养。他与当时一个著名演员珠帘秀有深厚的友谊。珠帘秀是个天才的演员,艺技精湛,独步剧坛。我们可以想像出她对关汉卿的影响。再加上关汉卿本人多才多艺,有时亲自登台演出。所有这些因素,使得关汉卿成为了元代最有成就的戏剧家。这当然也会对其他戏剧家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其次,关汉卿的创作为元代杂剧提供了范本。关汉卿一生写了六十多个剧本,今存十八种。主要作品有《窦娥冤》、《救风生》、《望江亭》、《单刀会》、《拜月亭》、《蝴蝶梦》等。这些剧本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取材,揭露了黑暗的社会,抒发了自己悲愤的胸怀,表达了对被压迫、受欺辱的下层人民深切的同情,特别是对于下层妇女诸如寡妇、妓女、乳娘、婢女的同情,也歌颂了他们的反抗精神。关汉卿在艺术上也取得很大成就。他善于运用戏剧的特殊结构来刻画种种典型人物,有时不惜用浪漫主义创作手法,以加强感情色彩。比如《窦娥冤》中窦娥临刑前的三桩誓愿:一要刀过头落,血上素旗,一滴不沾地;二要六月下雪,掩盖她的尸体;三要“这楚州亢旱三年”。这三桩誓愿全实现之后,才能充分理解“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作天!”“直落得两泪涟涟”所包含的强烈的情感,也才能理解什么叫“感天动地窦娥冤”。再连系上“把滥官、污官都杀死”,要为“万民除害”,可以看出沉积在关汉卿胸中那种似火山一样的对贪官污吏的愤怒。由此体现出关汉卿戏剧的艺术感染力。
关汉的创作大大地促进了元代杂剧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元曲在古典文学中的崇高地位,也奠定了中国戏曲在世界文学中的崇高地位。
什么叫南戏?
南戏,又叫“戏文”。本来是浙江温州一带的地方戏种,后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成为元朝后期一种重要的剧种。
相对杂剧而言,南戏比较自由、灵活。剧本没有一定的出数,一出中不限于通押一韵,也不限于一个宫调,演唱的角色不必一人唱到底,可生可旦,有的甚至二人互歌,或数人合唱。总之,南戏与杂剧相比,显得十分自由而灵活。
现存南戏剧本完整的有十余本,存目一百七十种左右。可见南戏在当时是很繁荣的。著名的作家有高则诚,代表作是《琵琶记》。此外,还有被称为元代“四大传奇”的《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简称“荆白拜杀”。
南戏到了明代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古代铜器赵孟頫在我国书法史上占有什么地位?
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他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嫡裔,史载他有经世之才。南宋灭亡之后,元世祖江南求贤,赵孟頫欣然出仕,他出仕不是为做官,而是为了“行义达道”。但因为他的出身,他一生在政治上的才能没能发挥出来。但在文化领域,赵孟頫却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特别是在书法史上,他的影响特别大,地位特别高。
在书法上,赵孟頫是元代的代表人物。他从幼年时起,练字就特别下功夫,尤其喜欢临摹,通过长期的坚持和努力,晋、唐诸代名家的字尽入胸中,他能做到临谁像谁。他对写字的要求特别严格,首先执笔必须坚实有力。他自己写字时一丝不苟,凡写必求尽善尽美。正因为有如此的刻苦精神和严格要求,赵孟頫才成为元代无可比拟的书法大师。在书法上,他掌握晋、唐诸代名家的字体风格,并在前人的基础上融会贯通,自成一家。做到了“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无对手。在书法的篆、隶、楷、行、草五种主要种类中,无一不精湛。因此,赵孟頫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对后世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他之后的书法家中,少有不受他影响的。
地理学在元代有什么发展?
理学在元代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以许衡为代表的理学家将行道与推行汉法联系起来;一是理学在元代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元代的理学家接触程朱理学比较晚,始于灭南宋的战争中。但一经接触之后,就以程朱理学为天下之道,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并身体力行,姚枢、窦默、许衡这些代表人物都是这样,他们主动承担起发扬理学的重任。如何才能使理学得到发扬光大,显然只有借助元朝廷的力量。所以,当忽必烈征召他们时,他们都欣然而往。他们出仕,不是为了荣华富贵,而是为了行道。道在朱程那里,是性理之学,认为理自天出,性体现天理,封建礼教和典章制度都是天理在人间的体现,是永恒的、至尊的。许衡等人认为,道就是汉法,汉法就是道。他们都认为,元朝要想长治久安,必须行道,也就是必须推行汉法,许衡倡导“以道事君”,认为“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可长久”。郝经也说:“行中国之道,即为中国之主。”这样,就把道与汉法直接联系起来,使程朱理学成为元的官方哲学。元统治者接受了他们的意见。这是元代理学发展的第一个特点。
元代理学发展的第二个特点就是理学在元代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理学本发源于北方,但随着宋廷南迁,朱熹完全是南宋人,因此,理学开始时只在南方发展传播。元灭南宋之后,元统治者采用了许衡诸人行汉法的主张,于是理学开始广泛地传播和流行。这与许衡等人推广理学的思想有直接关系。他们认为,理学流行在于“学”,而“学”呢,又首先是“帝王之学”。窦默说:“帝王之学,贵正心诚意。”他常向忽必烈讲三纲五常之类的道理,也一度负责太子真金的教育。许衡、王恂曾向忽必烈讲《资治通鉴》和《贞观政要》,许衡对忽必烈说为君必须修德、用贤、爱民,这是天下大治的根本。其次是“设学养士”,即立学校。姚枢、许衡都很重视立学校,许衡在《时务五事》中明确地说:“自上都、中都及司县,皆设学校,使皇子以至庶人之子弟皆从事于学,曰明父子君臣之大伦,自洒扫应对至于平天下之要道。”他的建议得到了重视,至元八年(1271)任许衡为国子祭酒,开始以理学教育蒙古贵族子弟。至元二十四年,元正式设立国子监,同时路府州县普遍设立学校,到至元二十七年时,全国学校总数已超过两万所。
许衡是元代最有成就的教育家。从教师到学生到教材以及学习方法,他都有一套很成熟的思想。比如在教材上,他坚持认为以朱熹的《小学》作为入门,而后学《四书》,再学《五经》。他的这一套教育思想在元代得到了普遍贯彻实行,影响很大。这样,程朱理学便在元代得到了普及。
此外,元代书院讲学活动也十分活跃。著名理学家吴澄、金履祥、许谦等都曾在书院讲学著书。据统计,元代书院有四百零七所。一些理学家不愿仕元,就在这里以讲学为高。讲学的内容基本上是程朱理学。这也是元代理学传播、发展的另一个途径。
程朱理学在元代的传播和发展,牢固地奠定了其封建正统学说的地位,对后世的影响特别大。
蒙古人是怎样营建大都的?
蒙古统治者营建大都是适应当时政治形势的要求而决定营建的。在营建的指导思想上,主张与当时张扬的政治形势相协调,宫室城邑一定要宏大壮丽,雄视天下。因此,大都城的修建,在规模上是空前未有的,在风格上,整个城市与宫廷的设计与陈设,既体现了汉人的仪文制度,又保存了蒙古人的传统风俗,整体的建设体现了蒙汉杂糅的时代特色。
城址坐北朝南,是一个南北较长的巨大矩阵,周长总计两万八千六百米。中心点在积水潭(今什刹海)东岸的中心阁。分设城门十一座,正南居中为丽正门,东面居中为崇仁门,西面居中为和义门,正北之东为安贞门,西为健德门。皇城周围约二十里,在城南而偏西。宫殿主要分为三组:大明殿、延春阁、东宫。前两组分布在南北中轴线上,太液池之西为东宫。
城内区划成方块形。街道大则二十四步宽,小则十二步宽,大街道、小街道均成直线,南北叫经,东西叫纬,经纬纵横。全城分为五十坊。商业区集中在钟鼓楼、城西的羊角市一带。
整体设计上,都按照《周礼·冬官·考工记下》的原则进行设计,城池、宫阙、社庙的布置一依古制。宫阙的建筑风格、形制、命名都按汉人制度。城门、坊名由《易经》命名。殿内的布置与陈设又带有蒙古传统特色。
总之,大都的兴建既是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经过蒙古统治者的精心安排与取舍而建成的。在改行汉法与沿行祖制上各取所长,务使二者配合得恰到好处。大都的建设是古代建筑史上少有的范例。
元朝统治时期南北大运河的情况如何?
元朝的漕运虽主要靠海运,但是也利用河道进行漕运,南北漕运主要还是走大运河。元朝廷为了让传统的大运河发挥出作用,能直接通大都,又新凿修了两条河,一条会通河,一条通惠河。这两条河修通后,从杭州可直接到达大都,它一路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连接起来,加强了京师与最富庶的南方的联系,是元代贯穿南北最重要的一条交通线,在政治和经济上都有重要作用。
从政治上说,它使元朝廷与南方的联系更加紧密便利,朝廷以及诸王驸马的使臣往往沿河而下,可及时顺利地到达南方各地;江淮、湖广、四川以及海外属国的使臣贡品,也可以溯河而上,源源不断到达大都。
从经济上来说,运河漕运虽然只是当时漕运的一小部分,但其作用也不是无足轻重的。首先,大运河畅通后,每年可将几十万石的南方粮食运到大都,是大都民用粮食的主要来源。另外,除粮食外,商人们南北贩运各种货物也倚重大运河,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凡大运河两岸,是经济比较活跃的地带,成了当地的经济命脉。大运河畅通,经济就繁荣,否则经济萧条。所以,当地人都十分重视大运河的疏通与防护,如淮海一带,就有“积渠如积金,守防如守城”的说法。
元朝廷也十分重视大运河的畅通,为此专门设立机构管理大运河。但因运河漕运是利益所在,所以,运河漕运常常会遭到权贵和富商的垄断和破坏,使之不能正常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元朝的行省制度是怎么回事?
第四十章
行省是“行中书省”的简称,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行省最早是临时性的派出机构,遇某处有事,中书省派员至该地行使中书省的职权,事情结束,行省也随之取消。到了忽必烈灭南宋后,行省逐渐成为固定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古代铜器至元二十七年(1290),元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设置十个行省,它们是: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而山东、山西、河北等地由中书省直辖,称为“腹里”之地。
行省在元代的统治体系中地位十分重要,它“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具体来讲,它的职能是“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行省设丞相一员,平章政事二员,右、左丞各一员,参知政事一员,其中的丞相一职往往是空缺的。行省与中书省间的关系不是从属关系,行省的官员往往直接由皇帝负责。
元代的行省制度实为我国省级行政区域划分制度的起源。
元朝版图到底有多大?
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分裂之后,中国被元朝统一。
元朝的版图应包括元廷直接统治的“大汗之国”和西北各藩国(四大汗国),其幅员“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也就是说,西到两河流域,北至西伯利亚,东达朝鲜半岛,南抵中国南海。
元朝的疆域是中国历史上所有帝国中最大的,就连汉、唐也无法与之比拟,尤其是在西北方向,“有难以里数限者矣”,即无法用里数来计算。
元朝的中央官制有什么特点?
元代的中央官制是模仿以前各朝代的中央官制而建立起来的,同时又有着自己的特点。
元代的朝廷实行行政、军事和监察的分立。中书省主管行政,最高长官为中书令,下设右、左丞相,平章政事,右、左丞,参政等职,以为首脑。由于中书令一职通常是空缺的,右、左丞相才是中书省的实际长官;又由于蒙古人尚右,所以右丞相的权力要大于左丞相,地位也要高些。中书省下设刑、兵、工、礼、户、吏六部,各部均设有尚书、侍郎等职以领部事。
枢密院主管军事,最高长官为枢密使,下设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同佥枢密院事等职。由于枢密使是由皇太子兼领的虚衔,知枢密院事才是枢密院真正的长官。枢密院主掌军事,但军队的调动则须通过中书省“宰执”的批准,这是为了防止枢密院完全控制军队。
御史台主管监察,最高长官为御史大夫,又设御史中丞以副之。御史台下设殿中司和察院两个部门,殿中司设侍御史二员,察院设监察御史若干。
元代的中央官制是为了适应对汉地进行统治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因此它带有很多汉族王朝中央官制的特征,但也体现了元代民族压迫的国策。如,元廷规定中书省的右丞相必须由蒙古人担任,左丞相和平章政事可由色目人担任;至于汉人,最多只可担任右、左丞。又如,终元一代,汉人极少进入过枢密院的领导层;至于御史台的高官,也更是非蒙古、色目人莫属了。
元朝的地方官制有什么特点?
行省制度是元代最具特点的地方行政制度。行省是最高一级的地方行政机构,设有丞相一员,平章政事二员,右、左丞各一员,参政二员。以上各职为行省的首脑。属官有郎中、员外郎、都事等。
行省以下的行政机构按等级依次为路、府、州、县四级。各路设总管府,置达鲁花赤一员、总管一员、同知一员。元廷规定,各路的达鲁花赤必须由蒙古人充任。府、州、县之官制大抵如各路,在知府、知州、知县之上均置达鲁花赤。各级地方政府遍置达鲁花赤,并居各班之首,这是元代地方官制的最大特点,反映出了统治民族防范其他被统治民族的心理。
元代中央的监察机关御史台设有陕西和江南两个行御史台,级别都与中央御史台相同,官制也基本相同。在这三个御史台之下,是二十二道遍布全国的提刑按察司(后更名为肃政廉访司),分别隶属于三个御史台。每道设廉访使、副使各二员,佥事四员,主掌对辖区内各级官员的纠察。
另外,元廷还在各地设有一些专管赋税、运输的机构。
元朝的科举制度有什么特点?
1234年,蒙古灭金,北方的科举取士制度彻底停顿,经过八十年,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朝廷恢复了科举考试。
元代的科举考试规模非常小。全国乡试通过而成为举人者,最多不过三百人,而会试所取最多时只有一百人。一百是元廷所规定的录取进士的最高限额。有元一代,共举行过十六次科举考试,绝大多数都没有录足一百人。元代十六次科举考试,一共录用了进士一千二百人左右。仅从录取进士的人数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元代科举考试规模之小。
元代的科举考试还体现了元政府鲜明的民族压迫政策。元廷将应试的举子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类。在考题的设置上,“蒙古”和“色目”考生的考题要比“汉人”和“南人”考生的简单许多;而且,前两类考生只需考两场,后两类考生则要考三场。在录取的名额上,各类考生却是相等的,即从每类考生中录取二十五人。由于“汉人”和“南人”考生的数量要远远高于“蒙古”和“色目”考生,再加上考题更难,汉族考生考取进士的机会是微乎其微的。如仅江西一处每一次都有数千“南人”参加乡试,而全国“南人”进士的录取名额只有二十五个。
10王秫《王文忠公集》卷一。
《金史·元好问传》。
《金华黄先生文集》卷二六《揭公神道碑》、《元史·揭侯斯传》。
《金华黄先生文集》卷二六《董公神道碑》。
《宋史·道学传序》。
第三十九章
大元王朝全面解读元朝在水利工程方面取得了什么成就?
元代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很多,但足以代表元代在水利工程上取得成就的,要数大运河的开凿和对黄河的治理。
大运河本来是元代之前就有的一条南北主要漕运通道。元在前代基础上,凿通了济州河、会通河、通惠河三段,其中会通、通惠整体上只占全运河的十分之一多一点,但在工程上却十分浩大,主要是由于地势复杂。为此,运河修凿设计者们在前代成就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最后设计出了梯级船闸,解决了通航的困难。如通惠河船闸的设计者郭守敬,在通惠河上设有十座船闸,这些船闸的建造,起着调整两闸中间水位的作用,保证了大运河基本通航的条件。同时,也为后世在山岭间开辟航道提供了经验。
元代另一次大的水利工程建设是贾鲁治河。贾鲁为了治理黄河,“循行河道,考察地形,往复数千里,备得要害”,为他治理黄河打下了十分坚固的基础。据记载:贾鲁治河从四月二十二日开工(至正十一年,1351年),到当年十一月十一日完工,共计一百九十天左右,动用人力近二十万,疏浚河道二百八十多里,堵塞大小决口一百零七处,总长达三里多。修筑河堤上自曹县下至徐州,共计七百七十里,工程之大,在我国治河史上实属罕见。他治河用的主要方法是疏、浚、塞并用。疏、浚就是疏通故道,所谓塞,就是堵塞决口,先疏后塞,就是先把工程最大的土木先做掉,免得将来水下作业。这些工程完成后,贾鲁创造了石船堤障水法,最后终于取得了治河的成果。
元朝在数学上取得了哪些成就?
中国数学史上有宋元四大家的说法,这四人是秦九韶、李治、杨辉、朱世誉。四人中,除秦九韶为南宋末年人之外,其他三人全生活在元代。李俨、杜石然的《中国古代数学简史》说:“宋元时期的中国数学,事实上确是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高次方程解法较欧洲的霍纳方法早出八百年;多元高次方程组的消去法,要比欧洲早出近五百年;联立一次同余式解法,早出五百多年;高次的内插法早出近四百年。在许多数学的重要领域之内,中国数学家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元代在数学上取得的成就。
李治的《测圆海镜》是一部系统的“天元术”著作。所谓“天元术”大致是指用已知数,通过方程式,求出未知数的方法。他的《益古演段》是初学天元术的辅助读本。
宋世杰的《算学启蒙》是关于乘除运算、开方、天元术等由浅入深的数学启蒙教科书。他的《四元玉鉴》主要是关于二次以及二次以上多元方程组的解法,他在数学上的贡献主要是发明四元术和多种高级等差级数求和方法。
杨辉著作有《详解九章算法》、《日用算法》、《杨辉算法》,记录了一些失传的数学问题和运算方法。此外,郭守敬等编定《授时历》时,还运用了球面三角学的新方法。从现在许多资料都可以推断珠算在元代已经是较发达了。
元朝统治时期的中外科技交流情况如何?
元代疆域横跨亚欧大陆,客观上有利于中外文化的交流,当然也包括科技的交流;另一方面,元统治者也比较注重收罗各方面的人才。因此,国外的人才包括能工巧匠也来到中国。与此同时,中国的科技也源源不断地向国外传播。这就形成了中外文化、科技交流的盛况。
古代田园画当时,中国和西亚、北非的伊斯兰国家是世界两个文明的中心,科技往来频繁。比较重要的比如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这时传入了这些国家。这是由于这些国家与蒙古军队对抗,他们是从蒙古军俘虏那里学到这些技术的。又比如天文学知识。当时,中国的天文学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旭烈兀支持波斯科学家纳昔剌丁·徒思建立了一座天文台,有不少中国的天文学家在那里工作,将中国的天文历算知识也带过去,传播开来。纳昔剌丁·徒思主编的《伊利汗历数书》就是借鉴了中国的一些方法和技术编成的。波斯另一位天文学家叫扎马鲁丁来到中国后,建造了七件“西域仪象”,这些仪器开阔了中国科学家的眼界,其中有的仪器在当时是先进的,在中国第一次出现,如地球仪,其上水占七分,陆地占三分,近似于现代地理学中地球上水与陆地的比例:70.8%29.2%。扎马鲁丁还带来了二十几种科技书籍,包括天文、历算、地理、历史、医学、哲学、文学、相学、机械学、占金术、占卜学等。这些书对促进中外科技交流无疑是有益处的。此外,阿拉伯数字也至少在这时传入中国。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医学交流也在进行。如阿拉伯著名医学家伊本·西拿在他的名著《医典》中吸收了中国医学的脉学。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也被译成波斯文,针灸疗法、姜茶、大黄、肉桂等药材也传到西亚。另一方面,回回药和医疗方法在中国也受到了重视,上都和大都都有回回药物院。
元代与外国的科技交流除以上的伊斯兰国家之外,与其他国家、地区也有广泛的交流。比如阿尼罗出生在今尼泊尔境内,他是一个建筑学家。他来到中国后,先在西藏建造金塔,后因技术高超被推荐给了皇帝,在将作院任职。他在中国共营造了三座佛塔、九座大寺、两座祀祠、一座道观。把印度式的白塔传到中国。又长于铸像、塑像、织像。他的铸造技术水平很高,郭守敬的天文仪器大多数是他铸造的。总之,他带来的技术在当时影响很大。
少数民族在科学技术方面有什么贡献?
元朝是我国前所未有的民族大融合的时代,在整个的大融合过程中,各民族取长补短,无论在文化上还是在科学上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就科学技术方面而言,除了人所共知的西北少数民族的种棉术、酿酒业、蒙古的养马术、藏族的建筑术、西南少数民族的纺织术等外,还在较普通的天文、地理、水利、农学、医学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并出现了不少有名的科学家和发明家。
回族科学家瞻思,他的祖先是阿拉伯人,后定居河北真定(今河北正定)。他精通数学、地理、天文、水利等知识。他根据宋金治理黄河的经验和著作,重新编定《河防通议》一书,此书总结了前人治理黄河的经验,是一部治理黄河经验、知识的汇编,对治理黄河有较大参考价值。此外,他还有《镇阳风土纪》、《续东阳志》、《西国图经》等地理著作。
萨德弥实,也是回族人,他是有名的医学家。他对中医有研究,《瑞竹堂经验方》是其医学专著。忽思慧研究了植物和汉、蒙、回、女真等族的饮食,写成《饮善正要》一书,反映了他在中医药物学和营养学、植物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也黑迭儿也是回族人,他是著名的建筑学家,大都新宫城的设计就出自他手。
维吾尔族农学家鲁明善的《农桑衣食撮要》是元代三部著名农学著作之一。书按月写成,详明每月当从事什么农事,实用而科学。此外,还有藏贮蔬菜、制作酱菜等生活小常识。
总之,元代少数民族在科学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元朝取得了哪些修史成就?
我国官修总共有二十四史,其中“宋”、“金”、“辽”三史为元代所修。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正式设局修史,脱脱任三史都总裁,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揭侯斯、吕思诚为《辽史》总裁官;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揭傒斯、李好文、杨宗瑞、王沂为《金史》、《宋史》总裁官。至正三年四月开始至五年十月以二年半的时间全部完成,三史共七百四十七卷。
《辽史》所依据主要是耶律俨的《皇朝实录》和陈大任的《辽史》,取其精粹而成。《金史》、《宋史》的材料比《辽史》更加丰富。三史的修成,是各族史家共同劳动的结晶。在中国的二十四史中,有如此众多的少数民族史家参与修史,这在历史上仅罕见。
三史按历代正史体例编成,即分为纪、志、表传,但是纪、志、表却又各具特色。这是由于这三个政权各具其特点的缘故。例如《辽史》的《营卫志》与《部族表》,这是传统史书中缺少的。又如《辽》、《金》二史都附有《国语解》一卷,这也是传统二十四史中所仅有,由于契丹、女真族的语言文字渐渐为人们所不知。因此,这部分内容就成了今天研究契丹、女真文字的珍贵资料。
三史虽然是在短短两年半的时间里就完成了,但因其材料多而且现成、编纂方法正确,因此,这三史基本上反映了这三个政权的历史真实。但是,因为编纂时间太短,对材料的取舍有不精之处,由于校核不精,也出现了一些明显的错误,诸如一人两传、纪传不符、译名不一、各史互异等问题。此外,元统治者还将不利于自己的大量材料删除,比如金与蒙古早期的关系,后人就无从知晓。
什么叫元曲?
我国文学史上有一种说法:每一代都有自己的文学。最足以代表元代文学成就的是元曲。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一种由诗词变化发展而来的新诗体;杂剧是一种包括歌唱、音乐、舞蹈和完整故事情节的歌剧。通常所说的元曲,主要是指元杂剧。
元杂剧是在前代戏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成熟的戏曲形式。它以歌曲(唱)为主,唱词由同一宫调的套曲组成,配合以宾白(白)、动作(科),结构一般是四折,剧前或中间有“楔子”,曲词一般由一个主角(男为正末,女为正旦)唱到底。元代杂剧非常繁荣,据有关材料记载,元代杂剧作家约有二百人,剧目有六百种左右。其中代表性的作家有关汉卿、白朴、马致远、王实甫、郑光祖、女真族作家李直夫等。
代表作分别有《窦娥冤》、《墙头马上》、《汉宫秋》、《西厢记》、《倩女离魂》、《西游记》等。
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小令只是一只曲子,类似一首词,或一首诗;套数则是由小令联组而成的。其代表作家除以上所举大家之外,还有张养浩、卢挚、王和卿、刘致、张可久、乔吉等。此外还有少数民族作家,如:蒙古人阿鲁威,女真人奥敦周卿、王景榆,维吾尔人贯云石、全子仁、马九皋,回族人金元素、金文石、萨都拉、阿里西英、丁野夫等。其中最有成就的是维吾尔人贯云石。
元曲的繁荣和发展原因很多。根本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当时的城市经济比较发达,商业活跃,城市居民的大量增加,促成了杂剧的发展和繁荣。另一个原因是当时大量文人沦入社会底层,与社会实际接触较多,因而获得了丰富的创作源泉。
关汉卿对杂剧的发展做出了什么贡献?
关汉卿,号已斋,大都(今北京)人。正史关于他的事迹记载得很少。他的活动当在十三世纪,大半生在大都度过。
关汉卿是元代最具代表性、成就最大的戏剧家,也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戏曲家之一。对杂剧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首先,关汉卿是一个能编能导能演的元代剧作家,文、声、容兼治,自称为“梨园领袖”、“编修帅首”、“杂剧班头”。在他的周围,有一批诸如王实甫、杨显之、费君祥等著名剧作家。他与杨显之风格相似,经常一起谈论切磋创作,他与王实甫也是密友。这些人相互影响,对杂剧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不仅如此,关汉卿与杂剧演员也有密切的交往,这使得他十分熟悉戏园子生涯,也提高了自己的艺术修养。他与当时一个著名演员珠帘秀有深厚的友谊。珠帘秀是个天才的演员,艺技精湛,独步剧坛。我们可以想像出她对关汉卿的影响。再加上关汉卿本人多才多艺,有时亲自登台演出。所有这些因素,使得关汉卿成为了元代最有成就的戏剧家。这当然也会对其他戏剧家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其次,关汉卿的创作为元代杂剧提供了范本。关汉卿一生写了六十多个剧本,今存十八种。主要作品有《窦娥冤》、《救风生》、《望江亭》、《单刀会》、《拜月亭》、《蝴蝶梦》等。这些剧本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取材,揭露了黑暗的社会,抒发了自己悲愤的胸怀,表达了对被压迫、受欺辱的下层人民深切的同情,特别是对于下层妇女诸如寡妇、妓女、乳娘、婢女的同情,也歌颂了他们的反抗精神。关汉卿在艺术上也取得很大成就。他善于运用戏剧的特殊结构来刻画种种典型人物,有时不惜用浪漫主义创作手法,以加强感情色彩。比如《窦娥冤》中窦娥临刑前的三桩誓愿:一要刀过头落,血上素旗,一滴不沾地;二要六月下雪,掩盖她的尸体;三要“这楚州亢旱三年”。这三桩誓愿全实现之后,才能充分理解“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作天!”“直落得两泪涟涟”所包含的强烈的情感,也才能理解什么叫“感天动地窦娥冤”。再连系上“把滥官、污官都杀死”,要为“万民除害”,可以看出沉积在关汉卿胸中那种似火山一样的对贪官污吏的愤怒。由此体现出关汉卿戏剧的艺术感染力。
关汉的创作大大地促进了元代杂剧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元曲在古典文学中的崇高地位,也奠定了中国戏曲在世界文学中的崇高地位。
什么叫南戏?
南戏,又叫“戏文”。本来是浙江温州一带的地方戏种,后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成为元朝后期一种重要的剧种。
相对杂剧而言,南戏比较自由、灵活。剧本没有一定的出数,一出中不限于通押一韵,也不限于一个宫调,演唱的角色不必一人唱到底,可生可旦,有的甚至二人互歌,或数人合唱。总之,南戏与杂剧相比,显得十分自由而灵活。
现存南戏剧本完整的有十余本,存目一百七十种左右。可见南戏在当时是很繁荣的。著名的作家有高则诚,代表作是《琵琶记》。此外,还有被称为元代“四大传奇”的《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简称“荆白拜杀”。
南戏到了明代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古代铜器赵孟頫在我国书法史上占有什么地位?
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他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嫡裔,史载他有经世之才。南宋灭亡之后,元世祖江南求贤,赵孟頫欣然出仕,他出仕不是为做官,而是为了“行义达道”。但因为他的出身,他一生在政治上的才能没能发挥出来。但在文化领域,赵孟頫却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特别是在书法史上,他的影响特别大,地位特别高。
在书法上,赵孟頫是元代的代表人物。他从幼年时起,练字就特别下功夫,尤其喜欢临摹,通过长期的坚持和努力,晋、唐诸代名家的字尽入胸中,他能做到临谁像谁。他对写字的要求特别严格,首先执笔必须坚实有力。他自己写字时一丝不苟,凡写必求尽善尽美。正因为有如此的刻苦精神和严格要求,赵孟頫才成为元代无可比拟的书法大师。在书法上,他掌握晋、唐诸代名家的字体风格,并在前人的基础上融会贯通,自成一家。做到了“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无对手。在书法的篆、隶、楷、行、草五种主要种类中,无一不精湛。因此,赵孟頫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对后世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他之后的书法家中,少有不受他影响的。
地理学在元代有什么发展?
理学在元代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以许衡为代表的理学家将行道与推行汉法联系起来;一是理学在元代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元代的理学家接触程朱理学比较晚,始于灭南宋的战争中。但一经接触之后,就以程朱理学为天下之道,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并身体力行,姚枢、窦默、许衡这些代表人物都是这样,他们主动承担起发扬理学的重任。如何才能使理学得到发扬光大,显然只有借助元朝廷的力量。所以,当忽必烈征召他们时,他们都欣然而往。他们出仕,不是为了荣华富贵,而是为了行道。道在朱程那里,是性理之学,认为理自天出,性体现天理,封建礼教和典章制度都是天理在人间的体现,是永恒的、至尊的。许衡等人认为,道就是汉法,汉法就是道。他们都认为,元朝要想长治久安,必须行道,也就是必须推行汉法,许衡倡导“以道事君”,认为“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可长久”。郝经也说:“行中国之道,即为中国之主。”这样,就把道与汉法直接联系起来,使程朱理学成为元的官方哲学。元统治者接受了他们的意见。这是元代理学发展的第一个特点。
元代理学发展的第二个特点就是理学在元代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理学本发源于北方,但随着宋廷南迁,朱熹完全是南宋人,因此,理学开始时只在南方发展传播。元灭南宋之后,元统治者采用了许衡诸人行汉法的主张,于是理学开始广泛地传播和流行。这与许衡等人推广理学的思想有直接关系。他们认为,理学流行在于“学”,而“学”呢,又首先是“帝王之学”。窦默说:“帝王之学,贵正心诚意。”他常向忽必烈讲三纲五常之类的道理,也一度负责太子真金的教育。许衡、王恂曾向忽必烈讲《资治通鉴》和《贞观政要》,许衡对忽必烈说为君必须修德、用贤、爱民,这是天下大治的根本。其次是“设学养士”,即立学校。姚枢、许衡都很重视立学校,许衡在《时务五事》中明确地说:“自上都、中都及司县,皆设学校,使皇子以至庶人之子弟皆从事于学,曰明父子君臣之大伦,自洒扫应对至于平天下之要道。”他的建议得到了重视,至元八年(1271)任许衡为国子祭酒,开始以理学教育蒙古贵族子弟。至元二十四年,元正式设立国子监,同时路府州县普遍设立学校,到至元二十七年时,全国学校总数已超过两万所。
许衡是元代最有成就的教育家。从教师到学生到教材以及学习方法,他都有一套很成熟的思想。比如在教材上,他坚持认为以朱熹的《小学》作为入门,而后学《四书》,再学《五经》。他的这一套教育思想在元代得到了普遍贯彻实行,影响很大。这样,程朱理学便在元代得到了普及。
此外,元代书院讲学活动也十分活跃。著名理学家吴澄、金履祥、许谦等都曾在书院讲学著书。据统计,元代书院有四百零七所。一些理学家不愿仕元,就在这里以讲学为高。讲学的内容基本上是程朱理学。这也是元代理学传播、发展的另一个途径。
程朱理学在元代的传播和发展,牢固地奠定了其封建正统学说的地位,对后世的影响特别大。
蒙古人是怎样营建大都的?
蒙古统治者营建大都是适应当时政治形势的要求而决定营建的。在营建的指导思想上,主张与当时张扬的政治形势相协调,宫室城邑一定要宏大壮丽,雄视天下。因此,大都城的修建,在规模上是空前未有的,在风格上,整个城市与宫廷的设计与陈设,既体现了汉人的仪文制度,又保存了蒙古人的传统风俗,整体的建设体现了蒙汉杂糅的时代特色。
城址坐北朝南,是一个南北较长的巨大矩阵,周长总计两万八千六百米。中心点在积水潭(今什刹海)东岸的中心阁。分设城门十一座,正南居中为丽正门,东面居中为崇仁门,西面居中为和义门,正北之东为安贞门,西为健德门。皇城周围约二十里,在城南而偏西。宫殿主要分为三组:大明殿、延春阁、东宫。前两组分布在南北中轴线上,太液池之西为东宫。
城内区划成方块形。街道大则二十四步宽,小则十二步宽,大街道、小街道均成直线,南北叫经,东西叫纬,经纬纵横。全城分为五十坊。商业区集中在钟鼓楼、城西的羊角市一带。
整体设计上,都按照《周礼·冬官·考工记下》的原则进行设计,城池、宫阙、社庙的布置一依古制。宫阙的建筑风格、形制、命名都按汉人制度。城门、坊名由《易经》命名。殿内的布置与陈设又带有蒙古传统特色。
总之,大都的兴建既是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经过蒙古统治者的精心安排与取舍而建成的。在改行汉法与沿行祖制上各取所长,务使二者配合得恰到好处。大都的建设是古代建筑史上少有的范例。
元朝统治时期南北大运河的情况如何?
元朝的漕运虽主要靠海运,但是也利用河道进行漕运,南北漕运主要还是走大运河。元朝廷为了让传统的大运河发挥出作用,能直接通大都,又新凿修了两条河,一条会通河,一条通惠河。这两条河修通后,从杭州可直接到达大都,它一路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连接起来,加强了京师与最富庶的南方的联系,是元代贯穿南北最重要的一条交通线,在政治和经济上都有重要作用。
从政治上说,它使元朝廷与南方的联系更加紧密便利,朝廷以及诸王驸马的使臣往往沿河而下,可及时顺利地到达南方各地;江淮、湖广、四川以及海外属国的使臣贡品,也可以溯河而上,源源不断到达大都。
从经济上来说,运河漕运虽然只是当时漕运的一小部分,但其作用也不是无足轻重的。首先,大运河畅通后,每年可将几十万石的南方粮食运到大都,是大都民用粮食的主要来源。另外,除粮食外,商人们南北贩运各种货物也倚重大运河,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凡大运河两岸,是经济比较活跃的地带,成了当地的经济命脉。大运河畅通,经济就繁荣,否则经济萧条。所以,当地人都十分重视大运河的疏通与防护,如淮海一带,就有“积渠如积金,守防如守城”的说法。
元朝廷也十分重视大运河的畅通,为此专门设立机构管理大运河。但因运河漕运是利益所在,所以,运河漕运常常会遭到权贵和富商的垄断和破坏,使之不能正常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元朝的行省制度是怎么回事?
第四十章
行省是“行中书省”的简称,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行省最早是临时性的派出机构,遇某处有事,中书省派员至该地行使中书省的职权,事情结束,行省也随之取消。到了忽必烈灭南宋后,行省逐渐成为固定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古代铜器至元二十七年(1290),元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设置十个行省,它们是: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而山东、山西、河北等地由中书省直辖,称为“腹里”之地。
行省在元代的统治体系中地位十分重要,它“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具体来讲,它的职能是“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行省设丞相一员,平章政事二员,右、左丞各一员,参知政事一员,其中的丞相一职往往是空缺的。行省与中书省间的关系不是从属关系,行省的官员往往直接由皇帝负责。
元代的行省制度实为我国省级行政区域划分制度的起源。
元朝版图到底有多大?
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分裂之后,中国被元朝统一。
元朝的版图应包括元廷直接统治的“大汗之国”和西北各藩国(四大汗国),其幅员“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也就是说,西到两河流域,北至西伯利亚,东达朝鲜半岛,南抵中国南海。
元朝的疆域是中国历史上所有帝国中最大的,就连汉、唐也无法与之比拟,尤其是在西北方向,“有难以里数限者矣”,即无法用里数来计算。
元朝的中央官制有什么特点?
元代的中央官制是模仿以前各朝代的中央官制而建立起来的,同时又有着自己的特点。
元代的朝廷实行行政、军事和监察的分立。中书省主管行政,最高长官为中书令,下设右、左丞相,平章政事,右、左丞,参政等职,以为首脑。由于中书令一职通常是空缺的,右、左丞相才是中书省的实际长官;又由于蒙古人尚右,所以右丞相的权力要大于左丞相,地位也要高些。中书省下设刑、兵、工、礼、户、吏六部,各部均设有尚书、侍郎等职以领部事。
枢密院主管军事,最高长官为枢密使,下设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同佥枢密院事等职。由于枢密使是由皇太子兼领的虚衔,知枢密院事才是枢密院真正的长官。枢密院主掌军事,但军队的调动则须通过中书省“宰执”的批准,这是为了防止枢密院完全控制军队。
御史台主管监察,最高长官为御史大夫,又设御史中丞以副之。御史台下设殿中司和察院两个部门,殿中司设侍御史二员,察院设监察御史若干。
元代的中央官制是为了适应对汉地进行统治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因此它带有很多汉族王朝中央官制的特征,但也体现了元代民族压迫的国策。如,元廷规定中书省的右丞相必须由蒙古人担任,左丞相和平章政事可由色目人担任;至于汉人,最多只可担任右、左丞。又如,终元一代,汉人极少进入过枢密院的领导层;至于御史台的高官,也更是非蒙古、色目人莫属了。
元朝的地方官制有什么特点?
行省制度是元代最具特点的地方行政制度。行省是最高一级的地方行政机构,设有丞相一员,平章政事二员,右、左丞各一员,参政二员。以上各职为行省的首脑。属官有郎中、员外郎、都事等。
行省以下的行政机构按等级依次为路、府、州、县四级。各路设总管府,置达鲁花赤一员、总管一员、同知一员。元廷规定,各路的达鲁花赤必须由蒙古人充任。府、州、县之官制大抵如各路,在知府、知州、知县之上均置达鲁花赤。各级地方政府遍置达鲁花赤,并居各班之首,这是元代地方官制的最大特点,反映出了统治民族防范其他被统治民族的心理。
元代中央的监察机关御史台设有陕西和江南两个行御史台,级别都与中央御史台相同,官制也基本相同。在这三个御史台之下,是二十二道遍布全国的提刑按察司(后更名为肃政廉访司),分别隶属于三个御史台。每道设廉访使、副使各二员,佥事四员,主掌对辖区内各级官员的纠察。
另外,元廷还在各地设有一些专管赋税、运输的机构。
元朝的科举制度有什么特点?
1234年,蒙古灭金,北方的科举取士制度彻底停顿,经过八十年,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朝廷恢复了科举考试。
元代的科举考试规模非常小。全国乡试通过而成为举人者,最多不过三百人,而会试所取最多时只有一百人。一百是元廷所规定的录取进士的最高限额。有元一代,共举行过十六次科举考试,绝大多数都没有录足一百人。元代十六次科举考试,一共录用了进士一千二百人左右。仅从录取进士的人数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元代科举考试规模之小。
元代的科举考试还体现了元政府鲜明的民族压迫政策。元廷将应试的举子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类。在考题的设置上,“蒙古”和“色目”考生的考题要比“汉人”和“南人”考生的简单许多;而且,前两类考生只需考两场,后两类考生则要考三场。在录取的名额上,各类考生却是相等的,即从每类考生中录取二十五人。由于“汉人”和“南人”考生的数量要远远高于“蒙古”和“色目”考生,再加上考题更难,汉族考生考取进士的机会是微乎其微的。如仅江西一处每一次都有数千“南人”参加乡试,而全国“南人”进士的录取名额只有二十五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