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会稽县衙 (中)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一秒记住【看书文学 www.kan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二十六章 会稽县衙 (中)
沈默跟着那马典史出了永昌坊往西北走。穿过几条街道,跨过几座石桥,便看到一条十分宽阔的河流。只见河上船只往来如梭,两岸房屋鳞次栉比,这便是划分会稽山阴两县的界河,河东是会稽,河西是山阴。
沿河两岸是两条平行的大街,东边的是会稽大街,西边的山阴大道。三条水路交通的干道,通过临河建筑的数不清的埠头,相互沟通着。
沿着会稽大街往北走,道路越来越宽,店铺也越来越密集,便到了整个绍兴城最繁华的地带,府横街上。府横街,顾名思义,就是一条横在绍兴府衙前的大街。而府衙坐北朝南,大街自然就是东西向了。其与界河及两条南北大街相交的地方,名唤轩亭口。因为河边的一座木质牌楼上,悬挂的一方‘古轩亭’匾额而得名。亭楼上供奉着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但因为当今天子修道成痴,对这位弃道修佛德观音大士很是愤慨,绍兴知府甚至限制非光头进入参拜,以至于这牌楼香火不旺,在许许多多跨街而建的石牌坊中,显得十分破败。
但轩亭口自古以来便一直是绍兴城的闹市区。商贸、水陆交通枢纽大多集中于此。
沈默走到那木牌楼下,视线不由被一块较大又略高于周边路面的石板吸引了。
马典史注意到他的目光,嘿嘿笑道:“小子,在这看过杀头吧?”
沈默茫然摇摇头,他的记忆力确实没有这一段。
“想不到还是个乖娃子呢。”马典史不由笑道:“咱们会稽县秋决死囚,就在这块‘行刑石’上斩刑……”说着比划个砍头的手势,一呲满口大黄牙道:“午时三科,咔嚓一刀,血如泉涌,好大一颗头颅就落了地啊……”
毒辣的日头下,沈默不禁打个寒战,他没想到这三尺见方、干净光滑的一块石板,竟是一条直通黄泉的不归路。
紧走两步,离开这鬼地方,便见到不远处有座郁郁葱葱的小山,山南侧迎着他的一面,是一片恢宏连绵的建筑群,沈默无奈的发现,自己也不知道这到底是哪个衙门。不由暗自苦笑:‘十几岁了都没把县城转遍,我这前身还真是个小宅男呢。’却不想若没有人家‘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他凭什么混进读书人的队伍里去?
到了地头他才知道,这一片建筑群是由两个县衙和一个府衙构成。中间最高最大的那个,便是大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属下绍兴府的府衙所在。其左右稍小些的两大建筑,便是会稽和山阴两县的县衙所在,都相距府衙不过数百步之遥。
别看三个衙门挨得这么近,但实际上相互之间只限于公文往来,三位地方长官互相并不走动。倒不是那两位大人都像李县令那么懒,而是因为知府大人要遵守‘知府不入县衙’的官场规矩,大家只好各自待在衙门里,靠鸿雁传书沟通感情了。
沈默跟着马典史到了最东边的会稽县衙,还没看见大门,却先看见一堵黛瓦白底的照壁墙,照壁的南面外墙上张贴着各种榜文告示。
绕过照壁墙,便见远处正门方向,有座题着‘忠廉坊’的大牌坊,十分高大气派,将县衙的门台都罩了进去。
牌坊和照壁遥遥相对,中间隔着个三五十丈见方的衙前广场。广场左右两侧还有各有一个亭子,左边的唤作‘申明亭’,是用来公布最近破获的刑事案件,以及对以往案子的判决结果,甚至连秋决名单,也是在这里贴出,显然是用来惩恶的。
与之相对的另一座名叫‘旌善亭’,公布的尽是些孝悌仁爱,贞节善行,乃是用来扬善的。不止县衙前,城乡各坊里厢也都有这两种‘惩恶扬善’的亭子。
而在衙门正前方,广场的正中央,还有个圣谕亭,内里供着块石碑,上面刻着太祖高皇帝颁布的《圣谕六条》,一共是二十四个字,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每逢初一,十五,县官都要来这给群众进行宣讲,教导他们按照这六条好好做人,做朝廷的顺民,做他李大人的良民。
一行人绕过圣谕亭,这才到了县衙门前。只见那衙门正门两侧的外墙,呈八字向外倾斜,墙上也张贴着官府的文书。
沈默看那一对石狮子把守的大门一共六扇,心说:‘恐怕这就是六扇门的出处吧。’
跟着那马典史自然不用再通报,一行人从正门边上的侧门进了县衙。一进去沈默便见到一堵影壁墙,他知道这个叫萧墙,有庄严肃穆的意思。
绕过萧墙,来到县衙院中,便看到前院的左右各有两院,一边挂着‘寅宾馆’的匾额,是本县的驿站所在。另一边则是阴气森森的县狱。
这两座风马牛不相及的建筑对立在前院里,沈默心说:‘唯一的共同点便是都可以免费住宿。’在这院子的东北角还有个小小的土地庙,里面供奉的不是土地老,而是数具很特别的稻草人。乃是当年太祖爷将贪官的皮剥下来,然后在皮内塞上稻草做成的。
这恐怖玩意儿便直接摆在土地庙里,每有新上任的官员,都要先进去参观瞻仰一下,以增强其廉政意识。
进入二门便到了县衙的第二进,这也是县衙中最大的一进,由东西两个院落组成,张县丞、陈主簿和这位马典史各有一个小院作为办公场所。还是‘户吏刑兵礼工’,六房司吏的办公室所在。
本县的粮仓、银库、架阁库也都坐落于此,守卫十分森严。
过了这一进,进去下一道‘仪门’,沈默这才看到了县衙的大堂所在。
但在通往大堂的甬道正中,还立着个名为‘戒石亭’的小亭。亭子中同样供奉着一块石碑,这碑朝外的一侧上刻着‘公生明’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绕到后面便看到,这碑向着大堂的方向刻着‘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个大字。
马典史让沈默在月台前候着,自个跨上丹陛,进入大堂,穿过二堂,三堂,来到内宅,向县令大人通禀。
第二十六章 会稽县衙 (中)
沈默跟着那马典史出了永昌坊往西北走。穿过几条街道,跨过几座石桥,便看到一条十分宽阔的河流。只见河上船只往来如梭,两岸房屋鳞次栉比,这便是划分会稽山阴两县的界河,河东是会稽,河西是山阴。
沿河两岸是两条平行的大街,东边的是会稽大街,西边的山阴大道。三条水路交通的干道,通过临河建筑的数不清的埠头,相互沟通着。
沿着会稽大街往北走,道路越来越宽,店铺也越来越密集,便到了整个绍兴城最繁华的地带,府横街上。府横街,顾名思义,就是一条横在绍兴府衙前的大街。而府衙坐北朝南,大街自然就是东西向了。其与界河及两条南北大街相交的地方,名唤轩亭口。因为河边的一座木质牌楼上,悬挂的一方‘古轩亭’匾额而得名。亭楼上供奉着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但因为当今天子修道成痴,对这位弃道修佛德观音大士很是愤慨,绍兴知府甚至限制非光头进入参拜,以至于这牌楼香火不旺,在许许多多跨街而建的石牌坊中,显得十分破败。
但轩亭口自古以来便一直是绍兴城的闹市区。商贸、水陆交通枢纽大多集中于此。
沈默走到那木牌楼下,视线不由被一块较大又略高于周边路面的石板吸引了。
马典史注意到他的目光,嘿嘿笑道:“小子,在这看过杀头吧?”
沈默茫然摇摇头,他的记忆力确实没有这一段。
“想不到还是个乖娃子呢。”马典史不由笑道:“咱们会稽县秋决死囚,就在这块‘行刑石’上斩刑……”说着比划个砍头的手势,一呲满口大黄牙道:“午时三科,咔嚓一刀,血如泉涌,好大一颗头颅就落了地啊……”
毒辣的日头下,沈默不禁打个寒战,他没想到这三尺见方、干净光滑的一块石板,竟是一条直通黄泉的不归路。
紧走两步,离开这鬼地方,便见到不远处有座郁郁葱葱的小山,山南侧迎着他的一面,是一片恢宏连绵的建筑群,沈默无奈的发现,自己也不知道这到底是哪个衙门。不由暗自苦笑:‘十几岁了都没把县城转遍,我这前身还真是个小宅男呢。’却不想若没有人家‘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他凭什么混进读书人的队伍里去?
到了地头他才知道,这一片建筑群是由两个县衙和一个府衙构成。中间最高最大的那个,便是大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属下绍兴府的府衙所在。其左右稍小些的两大建筑,便是会稽和山阴两县的县衙所在,都相距府衙不过数百步之遥。
别看三个衙门挨得这么近,但实际上相互之间只限于公文往来,三位地方长官互相并不走动。倒不是那两位大人都像李县令那么懒,而是因为知府大人要遵守‘知府不入县衙’的官场规矩,大家只好各自待在衙门里,靠鸿雁传书沟通感情了。
沈默跟着马典史到了最东边的会稽县衙,还没看见大门,却先看见一堵黛瓦白底的照壁墙,照壁的南面外墙上张贴着各种榜文告示。
绕过照壁墙,便见远处正门方向,有座题着‘忠廉坊’的大牌坊,十分高大气派,将县衙的门台都罩了进去。
牌坊和照壁遥遥相对,中间隔着个三五十丈见方的衙前广场。广场左右两侧还有各有一个亭子,左边的唤作‘申明亭’,是用来公布最近破获的刑事案件,以及对以往案子的判决结果,甚至连秋决名单,也是在这里贴出,显然是用来惩恶的。
与之相对的另一座名叫‘旌善亭’,公布的尽是些孝悌仁爱,贞节善行,乃是用来扬善的。不止县衙前,城乡各坊里厢也都有这两种‘惩恶扬善’的亭子。
而在衙门正前方,广场的正中央,还有个圣谕亭,内里供着块石碑,上面刻着太祖高皇帝颁布的《圣谕六条》,一共是二十四个字,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每逢初一,十五,县官都要来这给群众进行宣讲,教导他们按照这六条好好做人,做朝廷的顺民,做他李大人的良民。
一行人绕过圣谕亭,这才到了县衙门前。只见那衙门正门两侧的外墙,呈八字向外倾斜,墙上也张贴着官府的文书。
沈默看那一对石狮子把守的大门一共六扇,心说:‘恐怕这就是六扇门的出处吧。’
跟着那马典史自然不用再通报,一行人从正门边上的侧门进了县衙。一进去沈默便见到一堵影壁墙,他知道这个叫萧墙,有庄严肃穆的意思。
绕过萧墙,来到县衙院中,便看到前院的左右各有两院,一边挂着‘寅宾馆’的匾额,是本县的驿站所在。另一边则是阴气森森的县狱。
这两座风马牛不相及的建筑对立在前院里,沈默心说:‘唯一的共同点便是都可以免费住宿。’在这院子的东北角还有个小小的土地庙,里面供奉的不是土地老,而是数具很特别的稻草人。乃是当年太祖爷将贪官的皮剥下来,然后在皮内塞上稻草做成的。
这恐怖玩意儿便直接摆在土地庙里,每有新上任的官员,都要先进去参观瞻仰一下,以增强其廉政意识。
进入二门便到了县衙的第二进,这也是县衙中最大的一进,由东西两个院落组成,张县丞、陈主簿和这位马典史各有一个小院作为办公场所。还是‘户吏刑兵礼工’,六房司吏的办公室所在。
本县的粮仓、银库、架阁库也都坐落于此,守卫十分森严。
过了这一进,进去下一道‘仪门’,沈默这才看到了县衙的大堂所在。
但在通往大堂的甬道正中,还立着个名为‘戒石亭’的小亭。亭子中同样供奉着一块石碑,这碑朝外的一侧上刻着‘公生明’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绕到后面便看到,这碑向着大堂的方向刻着‘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个大字。
马典史让沈默在月台前候着,自个跨上丹陛,进入大堂,穿过二堂,三堂,来到内宅,向县令大人通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