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蜚声世界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看书文学 www.kan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邮轮来到上海,林子轩一行人走下舷梯。
他们带回来的货物有人会送到码头,周剑允不放心,就和道格拉斯前去盯着这件事。
货物里有有声电影机等设备,这可是要轻拿轻放的贵重物品。
林子轩刚刚来到码头,便碰到了几位守在码头的记者。
他还以为有什么重要人物在码头上,没想到这些记者朝着他走过来,甚至还有大报的记者拿着相机拍摄。
还没等林子轩反应过来,记者们的提问就扑面而来。
“林先生,这次在美利坚赢了官司,你有什么感想?”
“林先生,你的小说《乱世佳人》在美利坚畅销,你有什么写作的诀窍么?”
“林先生,作为第一位在国外取得如此成就的作家,你对国内文学界有什么要说的?”
“林先生,有人说你的《乱世佳人》是抄袭《桃花扇》,你要辩解么?”
“林先生,请朝这边看,笑一下。”
穿越之后,林子轩也算是经历过大阵仗的人物,在短暂的错愕后,他很自然的对着记者挥了挥手,露出微笑,顺便简短而公式化的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他还没有搞清楚状况,不知道国内舆论的倾向,不过似乎有点问题。
在十几分钟的喧闹后,他们才脱身而出。
“我什么时候成了大人物了?”林子轩哭笑不得。
“你以后恐怕就是国内文坛的领军人物了。”郑证秋感慨道。
在中国,特别是这个时代的中国,英美等国被认为是列强,林子轩能在美国取得成功,无疑给自身加上了一层光环。
这和后世海归比国内大学毕业生吃香是一个道理。
如果说没去美国之前,林子轩是新诗奠基者,在国内文坛颇有名望,现在他则有了世界级文学家的光环,没看连美国人都追捧林子轩么?
这就叫做蜚声世界。
所以说,很多人都喜欢到国外镀金,无论有没有学到东西,到国外转一圈,那就和国内的人不是一个层次了。
比如,后世的演员,为什么都喜欢往好莱坞扎堆?
因为只要在好莱坞大片中演一个配角,哪怕只出场几分钟,都是国际演员了,身价倍增。
在民国时期有个有意思的人物,叫做刘半侬,江苏江阴人。
此人刚开始在上海以写鸳鸯蝴蝶派的言情小说为生,是个很有才华的作家。
1917年,他到北京大学任法科预科教授,并参与《新青年》杂志的编辑工作,积极投身文学革命,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
不过他曾经是鸳鸯蝴蝶派作家的事情算是个污点,遭到新文学一派的嘲讽。
“几乎有一年多,他没有消失掉从上海带来的才子必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艳福的思想,好容易才给我们骂掉了。”
这是鲁讯后来的说法。
这还不算,刘半侬虽然在新文学的发展中和守旧势力打了几场硬仗,在新诗、小说、杂文、翻译等方面都有不俗的成就,但心情并不舒展。
他没上过大学,没有留学经历,更没有博士头衔,因而受到具备上述条件的人的轻视。
他与胡拾同岁,同时进北京大学,胡拾前呼后拥,风光无限,而他则被批评思想浅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留学背景,没有博士头衔。
他因此憋了一口气,发誓出国留学,挣个博士学位,堵住别人的嘴!
于是,在1920年2月,刘半侬争取到出国留学的机会,携妻女到英国留学。
这说明出国镀金的重要性。
无论是新文学派别内,还是在社会上厮混,都是如此。
林子轩如果不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校友,胡拾也不会出声支持他,这就是无所不在的圈子。
看起来很势利,却是真正的现实。
这一次,他的《乱世佳人》在美国热销,又赢得《老人与海》的版权,自然在国内文坛引起强烈的反响。
毕竟,以前还没有中国人写的小说在世界上获得如此赞誉过,当然这是指还活着的作者。
《红楼梦》在1830年就有了英译本,据说翻译的乱七八糟,导致外国人和中国人看的不是同一本《红楼梦》,不过还是在国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刚刚传来季鸿明是《老人与海》作者的时候,报纸上甚至称呼他为中国文坛的希望,此刻林子轩载誉归来,报纸自然是要夸赞一番。
这得益于《新闻报》对整件事的跟踪报道。
如此曲折离奇的官司,几乎可以当成故事来看了,特别是最后用放电影的方式找出真相,在读者看来有点看《包公案》的意味。
对于有声电影,中国读者还不是太熟悉,所以才觉得新奇有趣。
读者喜欢看,报纸就愿意刊载,记者们也四处寻找和林子轩有关的新闻。
因为时间和距离的关系,当美国有关林子轩的新闻热潮消退的时候,中国这边的媒体才刚刚开始热炒。
记者打听到林子轩所搭乘的邮轮,估算了时间,在码头上等候,获取第一手的新闻素材。
只是如此一来,林子轩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自古文人相轻,就有人看不惯别人的好。
有人开始找麻烦,批评林子轩写的小说都是讲国外的故事,对国内的民众漠不关心,这样的文学家不要也罢。
还有人觉得林子轩抛弃了传统文化,写的文章直白无趣,毫无文采可言,这就是接受西方教育的恶果。
这是在批评《老人与海》的文笔不好。
甚至有人直接骂林子轩崇洋媚外,在国外写艳情小说,丢人现眼。
这人根本没看过《乱世佳人》,就从小说的名字上自己脑补,说这是一部艳情小说,还说的有鼻子有眼的。
他直接拿《桃花扇》里的李香君和侯方域的故事来说事,认为林子轩只是把这个中国故事放到美国的地方重新讲了一篇。
他还非常好心的提醒美国人不要被林子轩骗了。
对于没看过《乱世佳人》的国内读者来说,听了此人的介绍,也被混淆了是非。
这就是二十年代中国的文坛,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林子轩不知道他刚刚回到上海,在面对赞誉的同时,也面对着攻讦。
邮轮来到上海,林子轩一行人走下舷梯。
他们带回来的货物有人会送到码头,周剑允不放心,就和道格拉斯前去盯着这件事。
货物里有有声电影机等设备,这可是要轻拿轻放的贵重物品。
林子轩刚刚来到码头,便碰到了几位守在码头的记者。
他还以为有什么重要人物在码头上,没想到这些记者朝着他走过来,甚至还有大报的记者拿着相机拍摄。
还没等林子轩反应过来,记者们的提问就扑面而来。
“林先生,这次在美利坚赢了官司,你有什么感想?”
“林先生,你的小说《乱世佳人》在美利坚畅销,你有什么写作的诀窍么?”
“林先生,作为第一位在国外取得如此成就的作家,你对国内文学界有什么要说的?”
“林先生,有人说你的《乱世佳人》是抄袭《桃花扇》,你要辩解么?”
“林先生,请朝这边看,笑一下。”
穿越之后,林子轩也算是经历过大阵仗的人物,在短暂的错愕后,他很自然的对着记者挥了挥手,露出微笑,顺便简短而公式化的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他还没有搞清楚状况,不知道国内舆论的倾向,不过似乎有点问题。
在十几分钟的喧闹后,他们才脱身而出。
“我什么时候成了大人物了?”林子轩哭笑不得。
“你以后恐怕就是国内文坛的领军人物了。”郑证秋感慨道。
在中国,特别是这个时代的中国,英美等国被认为是列强,林子轩能在美国取得成功,无疑给自身加上了一层光环。
这和后世海归比国内大学毕业生吃香是一个道理。
如果说没去美国之前,林子轩是新诗奠基者,在国内文坛颇有名望,现在他则有了世界级文学家的光环,没看连美国人都追捧林子轩么?
这就叫做蜚声世界。
所以说,很多人都喜欢到国外镀金,无论有没有学到东西,到国外转一圈,那就和国内的人不是一个层次了。
比如,后世的演员,为什么都喜欢往好莱坞扎堆?
因为只要在好莱坞大片中演一个配角,哪怕只出场几分钟,都是国际演员了,身价倍增。
在民国时期有个有意思的人物,叫做刘半侬,江苏江阴人。
此人刚开始在上海以写鸳鸯蝴蝶派的言情小说为生,是个很有才华的作家。
1917年,他到北京大学任法科预科教授,并参与《新青年》杂志的编辑工作,积极投身文学革命,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
不过他曾经是鸳鸯蝴蝶派作家的事情算是个污点,遭到新文学一派的嘲讽。
“几乎有一年多,他没有消失掉从上海带来的才子必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艳福的思想,好容易才给我们骂掉了。”
这是鲁讯后来的说法。
这还不算,刘半侬虽然在新文学的发展中和守旧势力打了几场硬仗,在新诗、小说、杂文、翻译等方面都有不俗的成就,但心情并不舒展。
他没上过大学,没有留学经历,更没有博士头衔,因而受到具备上述条件的人的轻视。
他与胡拾同岁,同时进北京大学,胡拾前呼后拥,风光无限,而他则被批评思想浅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留学背景,没有博士头衔。
他因此憋了一口气,发誓出国留学,挣个博士学位,堵住别人的嘴!
于是,在1920年2月,刘半侬争取到出国留学的机会,携妻女到英国留学。
这说明出国镀金的重要性。
无论是新文学派别内,还是在社会上厮混,都是如此。
林子轩如果不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校友,胡拾也不会出声支持他,这就是无所不在的圈子。
看起来很势利,却是真正的现实。
这一次,他的《乱世佳人》在美国热销,又赢得《老人与海》的版权,自然在国内文坛引起强烈的反响。
毕竟,以前还没有中国人写的小说在世界上获得如此赞誉过,当然这是指还活着的作者。
《红楼梦》在1830年就有了英译本,据说翻译的乱七八糟,导致外国人和中国人看的不是同一本《红楼梦》,不过还是在国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刚刚传来季鸿明是《老人与海》作者的时候,报纸上甚至称呼他为中国文坛的希望,此刻林子轩载誉归来,报纸自然是要夸赞一番。
这得益于《新闻报》对整件事的跟踪报道。
如此曲折离奇的官司,几乎可以当成故事来看了,特别是最后用放电影的方式找出真相,在读者看来有点看《包公案》的意味。
对于有声电影,中国读者还不是太熟悉,所以才觉得新奇有趣。
读者喜欢看,报纸就愿意刊载,记者们也四处寻找和林子轩有关的新闻。
因为时间和距离的关系,当美国有关林子轩的新闻热潮消退的时候,中国这边的媒体才刚刚开始热炒。
记者打听到林子轩所搭乘的邮轮,估算了时间,在码头上等候,获取第一手的新闻素材。
只是如此一来,林子轩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自古文人相轻,就有人看不惯别人的好。
有人开始找麻烦,批评林子轩写的小说都是讲国外的故事,对国内的民众漠不关心,这样的文学家不要也罢。
还有人觉得林子轩抛弃了传统文化,写的文章直白无趣,毫无文采可言,这就是接受西方教育的恶果。
这是在批评《老人与海》的文笔不好。
甚至有人直接骂林子轩崇洋媚外,在国外写艳情小说,丢人现眼。
这人根本没看过《乱世佳人》,就从小说的名字上自己脑补,说这是一部艳情小说,还说的有鼻子有眼的。
他直接拿《桃花扇》里的李香君和侯方域的故事来说事,认为林子轩只是把这个中国故事放到美国的地方重新讲了一篇。
他还非常好心的提醒美国人不要被林子轩骗了。
对于没看过《乱世佳人》的国内读者来说,听了此人的介绍,也被混淆了是非。
这就是二十年代中国的文坛,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林子轩不知道他刚刚回到上海,在面对赞誉的同时,也面对着攻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