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迷惘的一代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看书文学 www.kan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这个时代,作为一名中国人,想要在美国媒体上获得长久的关注度是不可能的事情。
别说是美国的主流报纸,就算是在文学类刊物上,也不会只围着一部小说打转。
美国每天都会发生很多大事,美国文坛每天都有新的书籍出版。
林子轩不是世界的中心,所以,因为《乱世佳人》引起的风潮早已落幕。
当然,由于《乱世佳人》的畅销,还是会有人谈论这部小说,只是不会作为新闻热点了,仅仅偶尔出现在一些评论性的文学杂志上。
彼得逊律师写信给林子轩介绍了美国的情况。
林子轩在美国读者中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读者是善忘的,想要维持在美国文坛的热度,就要不间断的推出新作品。
这也是林子轩的打算。
他要用新的小说不断的巩固自己在西方文坛的地位,直到让别人再也无法忽视他的存在。
其实,在这个时间点上,《麦田里的守望者》并不是最佳选择,《了不起的盖茨比》才是真正符合20年代美国社会的小说。
20年代是美国历史上一个短暂而特殊的时期,史称“喧嚣年代”。
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19年到美国经济大溃败之前的1929年这10年。
在这十年间,美国国内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给不少美国人的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舒适。
地产交易、股票市场特别活跃,一些投机家在这类赌博性行业中一夜之间成为暴发户。
在社会上,财富的多少成了评判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人们开始了盲目地赚钱,赚“快”钱,赚更多的钱;追逐变富裕,变得更富裕……
同时,美国的享乐主义、斯宾塞的进化论和詹姆斯的实用主义哲学在美国大行其道。
传统清教徒式的道德观念和宗教信仰所推崇的“勤劳节俭”等思想,逐渐被追求个人财富、享受物质生活等消费享乐主义所取代。
在这种背景下,1925年,菲茨杰拉德写出了《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作品,从而奠定了他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他也因此成了20年代“爵士时代”的发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
迷惘的一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
20年代初,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斯泰因对海明威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
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的题词,“迷惘的一代”从此成为这批虽无纲领和组织但有相同的创作倾向的作家的称谓。
所谓“迷惘”,是指他们共有的彷徨和失望情绪。
代表作家有海明威、福克纳、约翰多斯帕索斯、菲兹杰拉德,艾略特和肯明斯等。
这些作家中大多数人亲身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战场上,他们目睹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经历了战争的折磨,了解到普通士兵中的厌战情绪。
大战结束后,他们不再相信什么政治、法令,但又找不到新的可靠的精神支柱。
因而悲观、失望、彷徨、忧虑,处于一种迷茫,不知走向何处的精神状态之中。
“迷惘的一代”的作家虽然在作品中流露出浓厚的悲观情调,对战争抱着消极、厌恶的态度,但他们的作品无论在内容或艺术形式上都突破了传统的束缚,影响了后来很多作家的创作。
写作《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作家塞林格就是其中之一。
塞林格于1919年出生于纽约的一个犹太富商家庭,他在15岁时就被父亲送到宾夕法尼亚州的一所军事学校。
1942年塞林格从军,1944年他前往欧洲战场从事反间谍工作。
战争对他的影响很大,回国后的塞林格大部分时间都是离群索居,过着隐居的生活。
和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海明威等人一样,他们的文学创作在精神上是相通的。
这也是林子轩选择《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原因。这部小说延续了“迷惘的一代”的创作精神,写出了整个时代的悲观和彷徨,空虚和堕落。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他只看过《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电影,没看过小说,否则就直接抄袭这部小说了。
电影中小李演的不错,可惜连个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都没有。
在彼得逊律师的信件中,还介绍了《津门大侠霍元甲》和《日出》的情况。
美国电影公司对于《津门大侠霍元甲》这类东方动作片比较有兴趣,但对于有声电影基本上都是排斥的态度。
《津门大侠霍元甲》被环球电影公司以五万美元的价格买下,并在纽约中国城附近的几家影院里放映,受到华人的欢迎,收益不错。
之所以选择环球电影公司,而不是以前合作的联美电影公司,和玛丽碧克馥有关。
因为《纽约假日》放映的时候出现了“抄袭门”事件,让玛丽碧克馥损失不少,不仅是票房上的损失,还有她营造的完美形象。
所以,她对林子轩的电影再也没有兴趣了。
在今年二月份举办的第一届好莱坞颁奖礼上,玛丽碧克馥凭借着《纽约假日》中安妮公主的角色如愿以偿的成为了最佳女主角。
但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争议。
因为在颁奖礼举办的前一晚,她把中央评委会的全体评委请到她的别墅里招待“茶点”,结果她真的获了奖。
美国舆论一片哗然,认为其中有黑幕,奖项不公平。
林子轩觉得媒体应该问问奥斯卡什么时候公平过。
他较为期待的最佳外语片奖并没有设立,由此可以看出美国电影圈极为排外,想要让中国电影进入美国市场困难重重。
《日出》这部有声电影在道格拉斯希拉的介绍下得到了西方电气公司的大力支持。
他们也想推广有声电影机,就包下了位于纽约曼哈顿区的皮卡迪里戏院放映了《日出》,并邀请各大报纸的记者和电影公司的老板前来观影。
为了担心观众看不懂剧情,还印刷了一本小册子。
在小册子里,除了介绍电影剧情外,还有翻译成英文的电影台词,他们把《日出》翻译成了《一位沉沦欲海的东方女人》。
美国人认为这个电影名字比“太阳升起来了”更具有吸引力。
林子轩极为无语,这就是东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啊!
在这个时代,作为一名中国人,想要在美国媒体上获得长久的关注度是不可能的事情。
别说是美国的主流报纸,就算是在文学类刊物上,也不会只围着一部小说打转。
美国每天都会发生很多大事,美国文坛每天都有新的书籍出版。
林子轩不是世界的中心,所以,因为《乱世佳人》引起的风潮早已落幕。
当然,由于《乱世佳人》的畅销,还是会有人谈论这部小说,只是不会作为新闻热点了,仅仅偶尔出现在一些评论性的文学杂志上。
彼得逊律师写信给林子轩介绍了美国的情况。
林子轩在美国读者中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读者是善忘的,想要维持在美国文坛的热度,就要不间断的推出新作品。
这也是林子轩的打算。
他要用新的小说不断的巩固自己在西方文坛的地位,直到让别人再也无法忽视他的存在。
其实,在这个时间点上,《麦田里的守望者》并不是最佳选择,《了不起的盖茨比》才是真正符合20年代美国社会的小说。
20年代是美国历史上一个短暂而特殊的时期,史称“喧嚣年代”。
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19年到美国经济大溃败之前的1929年这10年。
在这十年间,美国国内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给不少美国人的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舒适。
地产交易、股票市场特别活跃,一些投机家在这类赌博性行业中一夜之间成为暴发户。
在社会上,财富的多少成了评判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人们开始了盲目地赚钱,赚“快”钱,赚更多的钱;追逐变富裕,变得更富裕……
同时,美国的享乐主义、斯宾塞的进化论和詹姆斯的实用主义哲学在美国大行其道。
传统清教徒式的道德观念和宗教信仰所推崇的“勤劳节俭”等思想,逐渐被追求个人财富、享受物质生活等消费享乐主义所取代。
在这种背景下,1925年,菲茨杰拉德写出了《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作品,从而奠定了他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他也因此成了20年代“爵士时代”的发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
迷惘的一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
20年代初,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斯泰因对海明威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
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的题词,“迷惘的一代”从此成为这批虽无纲领和组织但有相同的创作倾向的作家的称谓。
所谓“迷惘”,是指他们共有的彷徨和失望情绪。
代表作家有海明威、福克纳、约翰多斯帕索斯、菲兹杰拉德,艾略特和肯明斯等。
这些作家中大多数人亲身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战场上,他们目睹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经历了战争的折磨,了解到普通士兵中的厌战情绪。
大战结束后,他们不再相信什么政治、法令,但又找不到新的可靠的精神支柱。
因而悲观、失望、彷徨、忧虑,处于一种迷茫,不知走向何处的精神状态之中。
“迷惘的一代”的作家虽然在作品中流露出浓厚的悲观情调,对战争抱着消极、厌恶的态度,但他们的作品无论在内容或艺术形式上都突破了传统的束缚,影响了后来很多作家的创作。
写作《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作家塞林格就是其中之一。
塞林格于1919年出生于纽约的一个犹太富商家庭,他在15岁时就被父亲送到宾夕法尼亚州的一所军事学校。
1942年塞林格从军,1944年他前往欧洲战场从事反间谍工作。
战争对他的影响很大,回国后的塞林格大部分时间都是离群索居,过着隐居的生活。
和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海明威等人一样,他们的文学创作在精神上是相通的。
这也是林子轩选择《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原因。这部小说延续了“迷惘的一代”的创作精神,写出了整个时代的悲观和彷徨,空虚和堕落。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他只看过《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电影,没看过小说,否则就直接抄袭这部小说了。
电影中小李演的不错,可惜连个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都没有。
在彼得逊律师的信件中,还介绍了《津门大侠霍元甲》和《日出》的情况。
美国电影公司对于《津门大侠霍元甲》这类东方动作片比较有兴趣,但对于有声电影基本上都是排斥的态度。
《津门大侠霍元甲》被环球电影公司以五万美元的价格买下,并在纽约中国城附近的几家影院里放映,受到华人的欢迎,收益不错。
之所以选择环球电影公司,而不是以前合作的联美电影公司,和玛丽碧克馥有关。
因为《纽约假日》放映的时候出现了“抄袭门”事件,让玛丽碧克馥损失不少,不仅是票房上的损失,还有她营造的完美形象。
所以,她对林子轩的电影再也没有兴趣了。
在今年二月份举办的第一届好莱坞颁奖礼上,玛丽碧克馥凭借着《纽约假日》中安妮公主的角色如愿以偿的成为了最佳女主角。
但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争议。
因为在颁奖礼举办的前一晚,她把中央评委会的全体评委请到她的别墅里招待“茶点”,结果她真的获了奖。
美国舆论一片哗然,认为其中有黑幕,奖项不公平。
林子轩觉得媒体应该问问奥斯卡什么时候公平过。
他较为期待的最佳外语片奖并没有设立,由此可以看出美国电影圈极为排外,想要让中国电影进入美国市场困难重重。
《日出》这部有声电影在道格拉斯希拉的介绍下得到了西方电气公司的大力支持。
他们也想推广有声电影机,就包下了位于纽约曼哈顿区的皮卡迪里戏院放映了《日出》,并邀请各大报纸的记者和电影公司的老板前来观影。
为了担心观众看不懂剧情,还印刷了一本小册子。
在小册子里,除了介绍电影剧情外,还有翻译成英文的电影台词,他们把《日出》翻译成了《一位沉沦欲海的东方女人》。
美国人认为这个电影名字比“太阳升起来了”更具有吸引力。
林子轩极为无语,这就是东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