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北罗德西亚
推荐阅读:快乐的花莲之旅、淫术炼金士20——城战谋策篇、姐姐与她的同学、娇女封后之路、最佳女配(快穿)、老板,你马甲掉了、我的大奶女友小瑄、重生攻略、穿书后我抢了反派雌虫、猎人游记[女追男,剧情,肉渣]
一秒记住【看书文学 www.kan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从环境上来说,亚丁和毛里求斯可以说是不相上下,亚丁本地可以借用和平教徒的力量,为现在的印巴局势加上一把火。毛里求斯则可以取得法国移民的帮助,有助于老牌帝国主义的团结。
但这两个地方都容易留下把柄,他一个英属印度专员助理,把手伸的这么长,难免会遭到诟病,最重要的是要保证成功率。一定要找信得过的人,毛里求斯和亚丁的殖民长官,艾伦威尔逊只是从电报上认识的,往后一旦追究起来,对方没有这个交情帮着自己遮掩。
既想要全都要,又想要不留下把柄,站在电报室的艾伦威尔逊迟迟没有下定决心。
“人还是要时时刻刻保留一分善念才行,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帮上忙。”艾伦威尔逊翻开译电本,电报的目的地是罗德西亚。
虽然说在南斯拉夫事件当中,他把米哈伊洛维奇那些武装,薅的干干净净,几乎和降临人世一样干净,光溜溜的来,光溜溜的走。
但是不可否认,他救了几十万条命,还为那些铁托的反对派找了一个不错的安家之处。
在怎么说,时间相隔的还不算过于久远,现在双方还是有一些香火情吧?
米哈伊洛维奇带领的南斯拉夫自由民,最终在北罗德西亚定居,也就是后来的赞比亚。
经过了初期不适应的之后,这些铁托的反对者在这里站稳了脚跟。
毕竟现在已经不是十九世纪了,白人因为非洲各种各样的传染病无法深入内陆。
米哈伊洛维奇这些人到达非洲,还得到了南罗德西亚的一些帮助,提供药品适应非洲本地的环境。
土生罗德西亚白人的力量,主要集中在南罗德西亚,关于南北罗德西亚的合并与否,南罗德西亚的土生白人也是有想法的。北罗德西亚在他们眼中,贫瘠荒凉实在不是什么好地方。
当然这是和南罗德西亚对比的,实际上北罗德西亚并不贫瘠,只不过没有经过开发。
米哈伊洛维奇站稳脚跟之后,就是开始尝试勤劳致富,在米哈伊洛维奇眼中,北罗德西亚的其中大部分地区土地肥沃、水利资源丰富,人烟稀少,适于大面积种植多种农作物。
现在北罗德西亚的人口加上他们这些南斯拉夫人,有了百万的规模,其中南斯拉夫各民族的白人有二十五万,剩下是本地黑人,以及大英帝国的殖民者走到哪里,忠心的仆从就跟到哪里的印度裔族群。
占据四分之三的非白人族群中,印度裔其实只有三四万人,还不到百分之五的数量。
到了一个新的世界,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做到了铁托想做而没有做多的事情。
那就是决定和平共处,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在南斯拉夫境内,为了谁多谁少打生打死,但到了这里又完全不同。
所有人的祖国已经回不去了,这里的主要族群是黑人,而且占据人口上的多数。
几个族群争夺的基础都不存在了,黑人又是当地的多数,民族矛盾变成了种族矛盾。
东欧不同于西欧,西欧赶上了殖民时代,进入现代社会至少还装上这么一装。
而东欧人可没有这么多道德负担,在到达北罗德西亚之后果断选择了报团取暖。
夏日炎炎,有两个人躺在河边一棵高大的垂柳下,一边闲谈一边全神贯注地观察着河面。这条赞比西河,可以与非洲大陆的另外两大动脉:尼罗河、尼日尔河相提并论。像其他两条大河流一样,它也有自己的高水位、急流和瀑布。
两人就在北罗德西亚和南罗德西亚的交界处,不远处就是大自然的天然界碑,维多利亚瀑布,这个地段临近山脉,呈现出一派壮丽的景观。那些无法攀越的岩石,巨大的石堆,被岁月无情矿化的粗大树干和未经殖民者的斧头开凿的难以进入的原始老林,在山脉的环绕下,形成了一方无以比拟的壮观景色。
米哈伊洛维奇靠在躺椅上,即使在歇息的时候,他的身体仍旧摆出随时行动的架式。他动作干净利落、洒脱自如,显示出是个精力充沛的人。
到达陌生的土地到现在,时间已经过了一年有余,最初像是货物一样被送到非洲,英国人还让米哈伊洛维奇这些人,定下来要在几年内交多少税赋的条件。
到达北罗德西亚的南斯拉夫人,每个人身上不但身无分文,还背负了债务。
就连南罗德西亚提供的药物等必需品,也要算成钱的,所幸在质量上英国人还不算太抠门。经过了一年的挥汗如雨,大片的农田出现了,人们身上的债务也所剩无几。
南北罗德西亚的交界处,也日渐繁盛起来,出现了集市交换生活必需品。当然不是这里,这里是米哈伊洛维奇闲来无事的度假场地。
米哈伊洛维奇身边的人是一个英国人叫威廉,他沉着冷静的气质流露于一举一动中。关于他的出身,没有人会迟疑不定,他是英国人。
他身上那套过于资产阶级的衣服,显示出还不习惯于出门远行。他看上去就像一个误入蛮荒地带的城市雇员,人们也许还会无意识地看一下他的一只耳朵上面是否夹了一支笔。
他是米哈伊洛维奇的雇员,同时也是英语老师,这里是英国的殖民地,英语是通用语言,米哈伊洛维奇不能不对当地有所了解。
在两人有一搭没一搭聊天的时候,小径上出现了一个人影,快步朝着米哈伊洛维奇走来,“将军,我们收到一封电报。”
“纳托维奇,是什么地方发来的电报。”米哈伊洛维奇有些心不在焉,“是南方的人么?”他口中的南方人,指的是南罗德西亚土生白人。
“不是,电报是从新德里发来的。他自我介绍叫艾伦威尔逊。”纳托维奇一五一十的回答道,“电报当中请求帮一个忙,在确认接到电报之后,双方在联系。”
“看来我需要回去了。”米哈伊洛维奇对着身边的雇员兼老实威廉道,“这个人主动联系,肯定是出了为难的事情。”
说罢,米哈伊洛维奇就拿起来就放在身边的猎枪,这是一支使用圆锥形子弹、准确率高的优秀曼赖枪,它能击中九百码之外的一只野猫或羚羊。
对于一个猎人来说,这是最好的狩猎工具。来到非洲之后,米哈伊洛维奇时常打猎,尤其是非洲的羚羊,背上的毛是桂皮色的,覆盖在婰部的毛像丝一般柔滑,晶莹雪亮,腹部的毛夹杂着粟色的眼状斑点。它的肉味道鲜美,是用作晚餐的最好食材。
如同艾伦威尔逊的判断,米哈伊洛维奇还是念旧情的,交情会随着时间而褪色,但现在显然还处在保质期,接到了回电之后,一个在英属印度、一个在北罗德西亚的两人,便隔着印度洋联络起来。
只要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就有印度裔的社区,至少在非白人殖民地是没有例外的。北罗德西亚当然也不例外。
艾伦威尔逊请求米哈伊洛维奇制造一场排印运动,借此对不安分的国大党施压。
米哈伊洛维奇倒是没有什么心理负担,回电中询问,以什么样的名义血洗印度裔社区?
印度裔在殖民帝国的角度上来说,是英国的殖民辅助力量,既然现在英属印度要独立了,他们也没有理由继续在殖民地当中作威作福了。
印度裔的作用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印度裔算个屁,大英帝国对所有殖民地都一样,英国人是殖民者,你们是被殖民者。第二阶段,英国毕竟人口不足,需要一些狗腿子帮助自己管理殖民地。
第三阶段,德国来势汹汹,英印亲如兄弟,谁说英国把印度人当狗?我吃啥狗吃啥,大家团结一致度过难关。
现在就应该是第四阶段了,既然印度人非要闹,现在主人也没有余粮,只能杀狗了。
艾伦威尔逊表示,作为大英帝国的延伸力量,印度裔在殖民地的名声都不算太好,挑拨当地人对印度裔社区展开血洗,完全的顺理成章,说的过去。
“联络一下巴德里奇,我要和克罗地亚人谈谈。”米哈伊洛维奇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概计划,决定帮助艾伦威尔逊这个忙。
不过就这件事而言,米哈伊洛维奇觉得还是有一鱼两吃的办法,想办法让黑人血洗印度裔社区,乌斯塔沙和切特尼克随后动手,把杀人凶手绳之以法。最好同时把黑人和印度人一起埋了。
在这个问题上,不管是塞尔维亚人的切特尼克,还是克罗地亚人的乌斯塔沙,都算是战争当中的行家,只有两家联手才能达成目的。
两支准军事力量的首领,又想起来了战争时期的老本行,种族清洗。十分认真的制定计划,一定要让事情看起来像是黑人和印度人自相残杀。
“我们根本不需要亲自动手。”巴德里奇开口道,“在印度社区被围攻的时候,我们展开解救就可以了,印度人如果得到消息,应该比黑人战斗力强吧?”
“我怎么知道?”米哈伊洛维奇冷着脸道,“想想外界的舆论怎么应付?”
“对外界说,是本地黑人反对印度作为殖民者的帮凶。对幸存的印度人说,是黑人惦记他们的财产。”巴德里奇拍手道,“这有什么问题么?”
从环境上来说,亚丁和毛里求斯可以说是不相上下,亚丁本地可以借用和平教徒的力量,为现在的印巴局势加上一把火。毛里求斯则可以取得法国移民的帮助,有助于老牌帝国主义的团结。
但这两个地方都容易留下把柄,他一个英属印度专员助理,把手伸的这么长,难免会遭到诟病,最重要的是要保证成功率。一定要找信得过的人,毛里求斯和亚丁的殖民长官,艾伦威尔逊只是从电报上认识的,往后一旦追究起来,对方没有这个交情帮着自己遮掩。
既想要全都要,又想要不留下把柄,站在电报室的艾伦威尔逊迟迟没有下定决心。
“人还是要时时刻刻保留一分善念才行,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帮上忙。”艾伦威尔逊翻开译电本,电报的目的地是罗德西亚。
虽然说在南斯拉夫事件当中,他把米哈伊洛维奇那些武装,薅的干干净净,几乎和降临人世一样干净,光溜溜的来,光溜溜的走。
但是不可否认,他救了几十万条命,还为那些铁托的反对派找了一个不错的安家之处。
在怎么说,时间相隔的还不算过于久远,现在双方还是有一些香火情吧?
米哈伊洛维奇带领的南斯拉夫自由民,最终在北罗德西亚定居,也就是后来的赞比亚。
经过了初期不适应的之后,这些铁托的反对者在这里站稳了脚跟。
毕竟现在已经不是十九世纪了,白人因为非洲各种各样的传染病无法深入内陆。
米哈伊洛维奇这些人到达非洲,还得到了南罗德西亚的一些帮助,提供药品适应非洲本地的环境。
土生罗德西亚白人的力量,主要集中在南罗德西亚,关于南北罗德西亚的合并与否,南罗德西亚的土生白人也是有想法的。北罗德西亚在他们眼中,贫瘠荒凉实在不是什么好地方。
当然这是和南罗德西亚对比的,实际上北罗德西亚并不贫瘠,只不过没有经过开发。
米哈伊洛维奇站稳脚跟之后,就是开始尝试勤劳致富,在米哈伊洛维奇眼中,北罗德西亚的其中大部分地区土地肥沃、水利资源丰富,人烟稀少,适于大面积种植多种农作物。
现在北罗德西亚的人口加上他们这些南斯拉夫人,有了百万的规模,其中南斯拉夫各民族的白人有二十五万,剩下是本地黑人,以及大英帝国的殖民者走到哪里,忠心的仆从就跟到哪里的印度裔族群。
占据四分之三的非白人族群中,印度裔其实只有三四万人,还不到百分之五的数量。
到了一个新的世界,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做到了铁托想做而没有做多的事情。
那就是决定和平共处,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在南斯拉夫境内,为了谁多谁少打生打死,但到了这里又完全不同。
所有人的祖国已经回不去了,这里的主要族群是黑人,而且占据人口上的多数。
几个族群争夺的基础都不存在了,黑人又是当地的多数,民族矛盾变成了种族矛盾。
东欧不同于西欧,西欧赶上了殖民时代,进入现代社会至少还装上这么一装。
而东欧人可没有这么多道德负担,在到达北罗德西亚之后果断选择了报团取暖。
夏日炎炎,有两个人躺在河边一棵高大的垂柳下,一边闲谈一边全神贯注地观察着河面。这条赞比西河,可以与非洲大陆的另外两大动脉:尼罗河、尼日尔河相提并论。像其他两条大河流一样,它也有自己的高水位、急流和瀑布。
两人就在北罗德西亚和南罗德西亚的交界处,不远处就是大自然的天然界碑,维多利亚瀑布,这个地段临近山脉,呈现出一派壮丽的景观。那些无法攀越的岩石,巨大的石堆,被岁月无情矿化的粗大树干和未经殖民者的斧头开凿的难以进入的原始老林,在山脉的环绕下,形成了一方无以比拟的壮观景色。
米哈伊洛维奇靠在躺椅上,即使在歇息的时候,他的身体仍旧摆出随时行动的架式。他动作干净利落、洒脱自如,显示出是个精力充沛的人。
到达陌生的土地到现在,时间已经过了一年有余,最初像是货物一样被送到非洲,英国人还让米哈伊洛维奇这些人,定下来要在几年内交多少税赋的条件。
到达北罗德西亚的南斯拉夫人,每个人身上不但身无分文,还背负了债务。
就连南罗德西亚提供的药物等必需品,也要算成钱的,所幸在质量上英国人还不算太抠门。经过了一年的挥汗如雨,大片的农田出现了,人们身上的债务也所剩无几。
南北罗德西亚的交界处,也日渐繁盛起来,出现了集市交换生活必需品。当然不是这里,这里是米哈伊洛维奇闲来无事的度假场地。
米哈伊洛维奇身边的人是一个英国人叫威廉,他沉着冷静的气质流露于一举一动中。关于他的出身,没有人会迟疑不定,他是英国人。
他身上那套过于资产阶级的衣服,显示出还不习惯于出门远行。他看上去就像一个误入蛮荒地带的城市雇员,人们也许还会无意识地看一下他的一只耳朵上面是否夹了一支笔。
他是米哈伊洛维奇的雇员,同时也是英语老师,这里是英国的殖民地,英语是通用语言,米哈伊洛维奇不能不对当地有所了解。
在两人有一搭没一搭聊天的时候,小径上出现了一个人影,快步朝着米哈伊洛维奇走来,“将军,我们收到一封电报。”
“纳托维奇,是什么地方发来的电报。”米哈伊洛维奇有些心不在焉,“是南方的人么?”他口中的南方人,指的是南罗德西亚土生白人。
“不是,电报是从新德里发来的。他自我介绍叫艾伦威尔逊。”纳托维奇一五一十的回答道,“电报当中请求帮一个忙,在确认接到电报之后,双方在联系。”
“看来我需要回去了。”米哈伊洛维奇对着身边的雇员兼老实威廉道,“这个人主动联系,肯定是出了为难的事情。”
说罢,米哈伊洛维奇就拿起来就放在身边的猎枪,这是一支使用圆锥形子弹、准确率高的优秀曼赖枪,它能击中九百码之外的一只野猫或羚羊。
对于一个猎人来说,这是最好的狩猎工具。来到非洲之后,米哈伊洛维奇时常打猎,尤其是非洲的羚羊,背上的毛是桂皮色的,覆盖在婰部的毛像丝一般柔滑,晶莹雪亮,腹部的毛夹杂着粟色的眼状斑点。它的肉味道鲜美,是用作晚餐的最好食材。
如同艾伦威尔逊的判断,米哈伊洛维奇还是念旧情的,交情会随着时间而褪色,但现在显然还处在保质期,接到了回电之后,一个在英属印度、一个在北罗德西亚的两人,便隔着印度洋联络起来。
只要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就有印度裔的社区,至少在非白人殖民地是没有例外的。北罗德西亚当然也不例外。
艾伦威尔逊请求米哈伊洛维奇制造一场排印运动,借此对不安分的国大党施压。
米哈伊洛维奇倒是没有什么心理负担,回电中询问,以什么样的名义血洗印度裔社区?
印度裔在殖民帝国的角度上来说,是英国的殖民辅助力量,既然现在英属印度要独立了,他们也没有理由继续在殖民地当中作威作福了。
印度裔的作用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印度裔算个屁,大英帝国对所有殖民地都一样,英国人是殖民者,你们是被殖民者。第二阶段,英国毕竟人口不足,需要一些狗腿子帮助自己管理殖民地。
第三阶段,德国来势汹汹,英印亲如兄弟,谁说英国把印度人当狗?我吃啥狗吃啥,大家团结一致度过难关。
现在就应该是第四阶段了,既然印度人非要闹,现在主人也没有余粮,只能杀狗了。
艾伦威尔逊表示,作为大英帝国的延伸力量,印度裔在殖民地的名声都不算太好,挑拨当地人对印度裔社区展开血洗,完全的顺理成章,说的过去。
“联络一下巴德里奇,我要和克罗地亚人谈谈。”米哈伊洛维奇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概计划,决定帮助艾伦威尔逊这个忙。
不过就这件事而言,米哈伊洛维奇觉得还是有一鱼两吃的办法,想办法让黑人血洗印度裔社区,乌斯塔沙和切特尼克随后动手,把杀人凶手绳之以法。最好同时把黑人和印度人一起埋了。
在这个问题上,不管是塞尔维亚人的切特尼克,还是克罗地亚人的乌斯塔沙,都算是战争当中的行家,只有两家联手才能达成目的。
两支准军事力量的首领,又想起来了战争时期的老本行,种族清洗。十分认真的制定计划,一定要让事情看起来像是黑人和印度人自相残杀。
“我们根本不需要亲自动手。”巴德里奇开口道,“在印度社区被围攻的时候,我们展开解救就可以了,印度人如果得到消息,应该比黑人战斗力强吧?”
“我怎么知道?”米哈伊洛维奇冷着脸道,“想想外界的舆论怎么应付?”
“对外界说,是本地黑人反对印度作为殖民者的帮凶。对幸存的印度人说,是黑人惦记他们的财产。”巴德里奇拍手道,“这有什么问题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