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云中古都 (1)
推荐阅读:
一秒记住【看书文学 www.kan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灵猕盗宝
清朝康熙雍正年间,江湖上出了个江洋大盗,姓郁,排行第四,人称郁四爷,绰号“飞天蜘蛛”。此人本领高强,是绿林中的总瓢把子,其手下党徒甚众,积案如山,官府拿他毫无办法,各地盗贼作案劫得金银财帛,自己留下七成,余下的三成都要拿去献给郁四爷,到他晚年的时候,已经积蓄了一座金山。
郁四爷思忖自己年事已高,这些年所得贼赃十世也花销不尽,应该急流勇退,以求得个善终,就决定在做寿那天金盆洗手,不再做这杀人越货的勾当了,于是广撒英雄帖,邀请各地的亲朋好友前来观礼,并放出话去,希望大伙都来捧场,如有接到帖子不来的,那就是不给他郁四面子,当与天下英雄共弃之。
那些江湖后进,既不敢违背总瓢把子的意思,又想长些见识,自是欣然前往,到了郁四爷金盆洗手的那一天,果然是宾客盈门,来者全是三山五岳的豪杰,水旱两路的英雄。主家大摆宴席,从厅堂到两廊,总共铺设了一百多桌,也不知放倒了多少只牛羊,打开了多少坛美酒。
群盗依序列而坐,大多是燕颔虎额的好汉,唯有上首末席坐着一只猕猴,那猴脸体形甚巨,红如血,一双火眼金睛,遍体黑毛,唯独头顶溜光,好像剃度出家的僧侣一般,而且两个耳朵都被割掉了,脑侧只剩两个黑窟窿,它竟然也会拿筷子夹菜,喝酒的时候,还能与旁人推杯换盏。
在座的群盗见此猴举止奇异,都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等到开席之后,众人开始了大吃大喝,也就顾不上理会那只猕猴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有个年长的老贼提议,说这次各地英雄齐至,席上满是好酒好菜,实属难得的盛会,奈何狂饮寡欢,没有下酒的东西,咱们绿林中人性情粗鲁,也不耐烦学那文人行酒令,不如各述得以事迹,讲到或勇武或奇异,凡是常人所不能为者,我等当共浮一大白以贺之。
此言一出,群盗齐声称赞,于是依照次序开始叙述,等轮到那猴子的时候,巨猴瞪起金睛举目四顾,好像也要说说自己的事迹,奈何不会说话,急得它抓耳挠腮。
这时郁四爷出言说道:“此猴与我半兄半友,今当盛会,我不能昧其勋烈,想郁某膝下仅有一女,早已许配他人,金盆洗手后我要同这位猴兄遁隐山林,于俗世再无瓜葛,因此我要替它述说平生事迹,使之名传后世。”郁四爷说自己少年时,曾随一位老道在峨眉山学艺。师傅所传的刀枪拳棒,只亲自演示一遍,郁四爷学过即忘。幸好深山里有只猕猴,常在旁厮耍,看了老道传授的记忆,即可心领神会、过目不忘,还能捡起树枝模仿。郁四爷便每天带些果子、糕饼喂猴,跟其学习师授武艺。寒来暑往,这一人一猴日渐相熟,混得如兄似弟。
后来郁四艺成下山,勾结了一群绿林好汉,专行劫富济贫的事业,凡是遇到那高墙深宅的巨富之家,就蒙面持刃趁夜潜至,先派猕猴蹿上墙头,此猴疾如飞隼,翻入人家后蹑手蹑脚地拨去门闩,将群盗放进来大肆洗劫,纵横数省,无往而不利。
平时郁四爷出入各地,都扮作耍猴的遮掩身份,有时住在客栈里,不等他指挥号令,那猕猴便在天黑后自行出外偷盗,每次回来都是手握金银、口衔宝珠。郁四爷必须取出果子、美酒犒赏,猕猴才把珠宝交给他,然后抵足而眠,虽在寒冬腊月,这猴子身上也如一团炭火。
有一次、郁四爷独自出去办事,途中行于旷野,恰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所在,眼看天色阴晦异常,忽然北风怒号,气温骤降,大雪漫天落下,雪花都大如手掌一般,竟出现了百年罕遇的雪灾,风雪几天几夜不停,郁四爷在山谷中被风雪困住,身体都给冻僵了,多亏那猕猴赶来接应,才把他带出山谷。
日子一久,郁四爷有灵猕助盗之事,开始流传出去,官府的鹰犬闻得讯息,就在各处路口暗藏眼线,专盯着耍猴的江湖艺人,终于在济南府将郁四爷擒获,打入深牢大狱,准备讯明处决正法。那灵猕机警,遭官军围捕时漏网逃脱,它找到郁四爷的绿林同伙。那些强盗见猕猴孤身前来,急得上蹿下跳比比画画,就猜到是郁四爷出事了。他们立刻召集各处豪杰,得猕猴相助,混入济南府,天黑后到处纵火,趁着守军大乱,砸牢反狱把郁四爷救了出来。
郁四爷述说这些事迹的时候,四座寂然无声,及闻“风雪逃灾、黑夜劫狱”之事,群雄轰然喝彩,举起酒碗相贺,猕猴也连饮数杯,婆娑起舞。
郁四爷却说:“吾适才所述,还属常人力所能为,不足以显示灵猕异绩,诸位看没看到此猴额顶秃了一大片,两耳也被利器割去?我把这件事迹讲出来,才真能让天下英雄钦服。”郁四爷说起了这件事情的经过,那时圣祖康熙还在位,有西域藩国进贡了一颗夜明珠,大如龙眼,精气粲然,黑夜里熄灭灯烛,从匣中取出此珠,其光芒可以在十步之内看清人的毛发。圣祖视为异宝,交给了宠妃岫云,嘱咐妥善收藏。
某次郁四爷到九华山,见了几个绿林道上朋友,众人谈及此珠,皆有欣羡之意,奈何深宫大内,戒备森严,谁有本事和胆量进去盗宝?不成想这番话被那灵猕听到,它目光闪烁,若有所思,后来路过京城,竟然趁着夜黑风高,独自潜入紫禁城,在寝宫里四处翻箱倒柜,想盗走明珠,结果惊动了宫女,只好趁乱溜了出来,皇妃发觉有飞贼意图不轨,就将珠匣藏在床榻之下,十几名宫女轮值盯着,视线片刻不离,又请皇上调集了许多武艺高强的侍卫,埋伏在四周守护。
这灵猕也当真是贼胆包天,并不甘心失手,等几天风声过了,它再次夜闯大内,这回事先偷了个炮竹。灵猕穿梁越柱溜进寝殿,凑到宫灯下用火烛引燃了炮竹,那些宫女和皇妃正在睡觉,蓦地一声巨响,顿时将众人都惊醒了,她们不知出了什么变故,还以为是震雷击宫,群雌粥粥,乱作一团。
皇妃吓得花容失色,却还惦记着藏在床下的珠子,赶紧从暗阁里取出,打开匣子一看宝珠还在,并未随天雷化去,这才稍稍放下心来。谁知那灵猕躲在暗处窥得真切,突然蹿出来,从皇妃手中抢走了宝珠,还没等皇妃和宫女们回过神来,就已夺路逃出。
当时的大内侍卫中有个奇人异士,擅使独门暗器血滴子,夜里巡视到附近,听到一声炸响,急忙过来察看,忽见一只遍体黑毛的巨猴从殿阁上跃过,就立刻放出血滴子击杀。
血滴子这种暗器,用途近似残唐五代年间的“飞剑”,样子很像一个精钢鸟笼,带有锁链,放出去的时候快速旋转,会发出“呜呜”怪叫之声,里面则是许多牙齿一样的利刃,如果套在人脑袋上,“咔嚓”一声便会将人头和身体分离,向来百不失一。
灵猕仗着身手矫捷、轻如飞鸟,侥幸逃过一劫,但两个耳朵和额顶头皮,都被血滴子削掉了,它血流满面,吞珠入口,跳进护城河里才得以逃脱。
郁四爷事后听到坊间传闻,又见灵猕头上重伤带回宝珠,才知道它夜闯深宫,而宫人讳言此事,也没有大肆搜捕。但郁四爷得了宝珠,终无大用,想出手变卖,又没人肯出巨资购买,最后就将此珠施舍于嵩山白鹤观,因为那道观中有座古塔,巍然高出云表,除了猕猴,本事再大的飞贼也爬不上去,所以将宝珠安放在塔顶。
老祖宗
天津乡下,大约离城十里左右,有座杜公庙,这是延用旧时地名,民国初年已找不到庙宇遗址了,也不知供的是哪位杜公,只留下这么个地名。周围数里,皆为桑园,园旁有几间茅屋,住着个做小买卖的温州人,当地人都称此屋为温州草棚子。后来这茅屋中的温州人突然失踪,下落不明,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反正是个外来人,平时跟左邻右舍接触不多,这个人没了就没了,从来没人过问,毕竟是民不举官不究,下边没人揭发,上边乐得糊涂。
取而代之,茅屋里住进了个丐妇,也就是个乞讨要饭为生的老太婆,估摸着年纪得有七八十了,满脸皱纹,口音含混,不知从何方而来。她住在空置的茅屋里,每天捡几根柴火,到园中偷些菜,再向人家讨要些残羹剩饭和破烂衣物,以此度日。
这丐妇眼神也不太好,双目深陷,犹如不能见物,每次出门都要扶着墙壁或摸着树,行路时颤颤巍巍,摇头不止,经常自言自语,在嘴里念诵佛号,特别喜欢哄小孩,遇到孩子就给些糖豆,自称是“老祖宗”,非常慈善和蔼,当地的人们可怜其孤苦无依,也就对其偷菜的举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某天,一位姓孙的乡绅家中,走失了一个五岁爱子,家里人到处都找遍了,一直不见踪影,随后当地丢失的小孩越来越多,大伙就以为是有拐带人口的人贩子,联名报到官府上,官府查了很久也没头绪,胡乱抓了几个外来的游民盲流,屈打成招顶了罪,可人口失踪的事仍在持续发生,案件悬而难决,搞得人心惶惶。
那时候穿便衣侦察办案的部门,俗称“采访局”。当中有个姓胡的探长,他报告局长,本地拐带人口的案件,恐系“老祖宗”所为。
因为胡探长无意中见到,“老祖宗”提的竹篮里,有一只小孩的绣鞋,被用来当做吃潮烟的荷包。如今吃潮烟的少见了,以前除了吸的纸烟、旱烟,还有种烟膏,可以抹到嘴里直接咀嚼,这就叫“吃潮烟”。局长不敢怠慢,忙命胡探长带领几个采访局的便衣队员,暗中跟踪“老祖宗”,看其所作所为有什么反常之处,尽量找出确凿证据,一有发现,立刻缉拿归案。
胡探长领命,挑了几个精明能干的得力手下,布控在茅屋附近,他亲自潜踪盯梢。这天就看老祖宗和往常一样出门,一路在田圃中偷瓜窃菜,偷到的蔬菜,都放到左手挽的大竹篮子里,每路过人家,便哀声乞讨,中午就在桑园附近休息。伸手在盖着粗布的篮子里掏了半天,摸到一个破旧的洋铁罐子,揭开盖子,捏出几根小孩手指头,放进嘴里“嘎吱嘎吱”地咀嚼,连骨头都不吐,看得胡探长和几个便衣汗毛竖起:“这老婆子是人吗?”采访局的便衣担心暴露行踪,不敢离得太近,远远窥见那老妇手中的洋铁罐子,除了小孩手指,还有很多蠕动的黑色活物,无外乎蚂蚱、地狗、蚰蜒一类,嚼完了手指,又抓出一条大壁虎,放入嘴中,就听那壁虎“吱喳”之声不绝于耳,“老祖宗”边嚼边在脸上显出甘美回味的神情,并拾取地上苦草为佐料。
胡探长看得心惊肉跳,可离得有些远了,也不敢确定此人吃的就是小孩手指,没准那东西是陈皮梅牛肉干。但这妖妇行迹鬼祟可疑是不必说了,倘若任其将洋铁罐子里的东西吃光,可就没有证据了,想到这立刻跳出来,喝道:“老贼婆,如此贼头贼脑,躲躲闪闪,却在此偷吃什么东西?”老妇没有防备,不禁吃了一惊,旋即镇定下来,连连念诵佛号,声称自己今天没讨到饭,饿得顶不住了,不得不吞几条壁虎充饥,并向采访局的便衣们乞食果腹。
便衣们翻看老妇手中的洋铁罐子,除了蚂蚱、壁虎,已经没有小孩手指了,估计刚才都被她吃光了。胡探长办案多年,经验很丰富,遇事也十分果决,命令手下抓住老妇,盯紧些别让她跑了,带到其所居茅屋中搜查,必有所获。
于是押着老妇来到茅屋草棚内,只见屋中有很多小棺材板,还有不少小孩衣衣服、鞋子、长命锁等物,地下埋了无数吃剩下的蛇皮、龟壳、死人骨头,此外屋角还有一口瓦缸,上面压着石头,揭开一看,其中竟是三个小孩脑袋,混以蛇鼠肉及辣椒、萝卜等物腌制。
纵然是胡探长等人办过很多血淋淋的命案,见此情形也感觉到惨不忍睹,当即禀明上官,将老妇拘押在牢中审讯。
谁知这老妇被官府拿住之后,只是咬牙切齿,任凭上官如何逼问,她始终是一言不发。剥掉衣衫严刑拷打,也仍旧闷不吭声。最令众人感到奇怪的是,这七八十岁的老太婆,其面容老迈枯槁,身上的皮肤却格外雪白细嫩,竟与二三十岁的年轻女子无异,拿鞭子抽上去,留下一道道血印,不多时便又平复如初,不知是不是吃小孩吃多了,练就了返老还童的邪法。官府动用了各种酷刑,一连过了几遍堂,竟没问出一句口供,最后只好定了个谋财害命之罪,五花大绑游街半日,下午押赴刑场执行枪决,并且枭首示众,以儆效尤。
以前提到过河南开封的“厉种”,与这老祖宗十分相似,应该属于同一类人,不知道是天生异质,还是后天练成了妖术邪法。
太湖志异
有言道“太湖八百里,鱼虾捉不尽”。本回话内,单表大清顺治年间,某个渔人为了奉养老母,在这太湖边上盖了两间茅屋,每天天不亮,他就驾着一叶扁舟,到湖上捕捉鱼虾。
这一年江河大旱,湖水变浅了很多,渔人心眼儿活络,别人仍是驾船到湖上撒网,他则独自来到岸边,沿着湖岸摸索,捡拾了不少螺蚌,还顺便捉了些鱼,收获颇丰,都装到竹篓里拖回家中。不知不觉天色已黑,他赶紧到厨下张灯煮酒、烹螺烩鲤,整治好了饭菜请老娘一同饮食,娘儿俩边吃边唠些家常。
灵猕盗宝
清朝康熙雍正年间,江湖上出了个江洋大盗,姓郁,排行第四,人称郁四爷,绰号“飞天蜘蛛”。此人本领高强,是绿林中的总瓢把子,其手下党徒甚众,积案如山,官府拿他毫无办法,各地盗贼作案劫得金银财帛,自己留下七成,余下的三成都要拿去献给郁四爷,到他晚年的时候,已经积蓄了一座金山。
郁四爷思忖自己年事已高,这些年所得贼赃十世也花销不尽,应该急流勇退,以求得个善终,就决定在做寿那天金盆洗手,不再做这杀人越货的勾当了,于是广撒英雄帖,邀请各地的亲朋好友前来观礼,并放出话去,希望大伙都来捧场,如有接到帖子不来的,那就是不给他郁四面子,当与天下英雄共弃之。
那些江湖后进,既不敢违背总瓢把子的意思,又想长些见识,自是欣然前往,到了郁四爷金盆洗手的那一天,果然是宾客盈门,来者全是三山五岳的豪杰,水旱两路的英雄。主家大摆宴席,从厅堂到两廊,总共铺设了一百多桌,也不知放倒了多少只牛羊,打开了多少坛美酒。
群盗依序列而坐,大多是燕颔虎额的好汉,唯有上首末席坐着一只猕猴,那猴脸体形甚巨,红如血,一双火眼金睛,遍体黑毛,唯独头顶溜光,好像剃度出家的僧侣一般,而且两个耳朵都被割掉了,脑侧只剩两个黑窟窿,它竟然也会拿筷子夹菜,喝酒的时候,还能与旁人推杯换盏。
在座的群盗见此猴举止奇异,都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等到开席之后,众人开始了大吃大喝,也就顾不上理会那只猕猴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有个年长的老贼提议,说这次各地英雄齐至,席上满是好酒好菜,实属难得的盛会,奈何狂饮寡欢,没有下酒的东西,咱们绿林中人性情粗鲁,也不耐烦学那文人行酒令,不如各述得以事迹,讲到或勇武或奇异,凡是常人所不能为者,我等当共浮一大白以贺之。
此言一出,群盗齐声称赞,于是依照次序开始叙述,等轮到那猴子的时候,巨猴瞪起金睛举目四顾,好像也要说说自己的事迹,奈何不会说话,急得它抓耳挠腮。
这时郁四爷出言说道:“此猴与我半兄半友,今当盛会,我不能昧其勋烈,想郁某膝下仅有一女,早已许配他人,金盆洗手后我要同这位猴兄遁隐山林,于俗世再无瓜葛,因此我要替它述说平生事迹,使之名传后世。”郁四爷说自己少年时,曾随一位老道在峨眉山学艺。师傅所传的刀枪拳棒,只亲自演示一遍,郁四爷学过即忘。幸好深山里有只猕猴,常在旁厮耍,看了老道传授的记忆,即可心领神会、过目不忘,还能捡起树枝模仿。郁四爷便每天带些果子、糕饼喂猴,跟其学习师授武艺。寒来暑往,这一人一猴日渐相熟,混得如兄似弟。
后来郁四艺成下山,勾结了一群绿林好汉,专行劫富济贫的事业,凡是遇到那高墙深宅的巨富之家,就蒙面持刃趁夜潜至,先派猕猴蹿上墙头,此猴疾如飞隼,翻入人家后蹑手蹑脚地拨去门闩,将群盗放进来大肆洗劫,纵横数省,无往而不利。
平时郁四爷出入各地,都扮作耍猴的遮掩身份,有时住在客栈里,不等他指挥号令,那猕猴便在天黑后自行出外偷盗,每次回来都是手握金银、口衔宝珠。郁四爷必须取出果子、美酒犒赏,猕猴才把珠宝交给他,然后抵足而眠,虽在寒冬腊月,这猴子身上也如一团炭火。
有一次、郁四爷独自出去办事,途中行于旷野,恰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所在,眼看天色阴晦异常,忽然北风怒号,气温骤降,大雪漫天落下,雪花都大如手掌一般,竟出现了百年罕遇的雪灾,风雪几天几夜不停,郁四爷在山谷中被风雪困住,身体都给冻僵了,多亏那猕猴赶来接应,才把他带出山谷。
日子一久,郁四爷有灵猕助盗之事,开始流传出去,官府的鹰犬闻得讯息,就在各处路口暗藏眼线,专盯着耍猴的江湖艺人,终于在济南府将郁四爷擒获,打入深牢大狱,准备讯明处决正法。那灵猕机警,遭官军围捕时漏网逃脱,它找到郁四爷的绿林同伙。那些强盗见猕猴孤身前来,急得上蹿下跳比比画画,就猜到是郁四爷出事了。他们立刻召集各处豪杰,得猕猴相助,混入济南府,天黑后到处纵火,趁着守军大乱,砸牢反狱把郁四爷救了出来。
郁四爷述说这些事迹的时候,四座寂然无声,及闻“风雪逃灾、黑夜劫狱”之事,群雄轰然喝彩,举起酒碗相贺,猕猴也连饮数杯,婆娑起舞。
郁四爷却说:“吾适才所述,还属常人力所能为,不足以显示灵猕异绩,诸位看没看到此猴额顶秃了一大片,两耳也被利器割去?我把这件事迹讲出来,才真能让天下英雄钦服。”郁四爷说起了这件事情的经过,那时圣祖康熙还在位,有西域藩国进贡了一颗夜明珠,大如龙眼,精气粲然,黑夜里熄灭灯烛,从匣中取出此珠,其光芒可以在十步之内看清人的毛发。圣祖视为异宝,交给了宠妃岫云,嘱咐妥善收藏。
某次郁四爷到九华山,见了几个绿林道上朋友,众人谈及此珠,皆有欣羡之意,奈何深宫大内,戒备森严,谁有本事和胆量进去盗宝?不成想这番话被那灵猕听到,它目光闪烁,若有所思,后来路过京城,竟然趁着夜黑风高,独自潜入紫禁城,在寝宫里四处翻箱倒柜,想盗走明珠,结果惊动了宫女,只好趁乱溜了出来,皇妃发觉有飞贼意图不轨,就将珠匣藏在床榻之下,十几名宫女轮值盯着,视线片刻不离,又请皇上调集了许多武艺高强的侍卫,埋伏在四周守护。
这灵猕也当真是贼胆包天,并不甘心失手,等几天风声过了,它再次夜闯大内,这回事先偷了个炮竹。灵猕穿梁越柱溜进寝殿,凑到宫灯下用火烛引燃了炮竹,那些宫女和皇妃正在睡觉,蓦地一声巨响,顿时将众人都惊醒了,她们不知出了什么变故,还以为是震雷击宫,群雌粥粥,乱作一团。
皇妃吓得花容失色,却还惦记着藏在床下的珠子,赶紧从暗阁里取出,打开匣子一看宝珠还在,并未随天雷化去,这才稍稍放下心来。谁知那灵猕躲在暗处窥得真切,突然蹿出来,从皇妃手中抢走了宝珠,还没等皇妃和宫女们回过神来,就已夺路逃出。
当时的大内侍卫中有个奇人异士,擅使独门暗器血滴子,夜里巡视到附近,听到一声炸响,急忙过来察看,忽见一只遍体黑毛的巨猴从殿阁上跃过,就立刻放出血滴子击杀。
血滴子这种暗器,用途近似残唐五代年间的“飞剑”,样子很像一个精钢鸟笼,带有锁链,放出去的时候快速旋转,会发出“呜呜”怪叫之声,里面则是许多牙齿一样的利刃,如果套在人脑袋上,“咔嚓”一声便会将人头和身体分离,向来百不失一。
灵猕仗着身手矫捷、轻如飞鸟,侥幸逃过一劫,但两个耳朵和额顶头皮,都被血滴子削掉了,它血流满面,吞珠入口,跳进护城河里才得以逃脱。
郁四爷事后听到坊间传闻,又见灵猕头上重伤带回宝珠,才知道它夜闯深宫,而宫人讳言此事,也没有大肆搜捕。但郁四爷得了宝珠,终无大用,想出手变卖,又没人肯出巨资购买,最后就将此珠施舍于嵩山白鹤观,因为那道观中有座古塔,巍然高出云表,除了猕猴,本事再大的飞贼也爬不上去,所以将宝珠安放在塔顶。
老祖宗
天津乡下,大约离城十里左右,有座杜公庙,这是延用旧时地名,民国初年已找不到庙宇遗址了,也不知供的是哪位杜公,只留下这么个地名。周围数里,皆为桑园,园旁有几间茅屋,住着个做小买卖的温州人,当地人都称此屋为温州草棚子。后来这茅屋中的温州人突然失踪,下落不明,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反正是个外来人,平时跟左邻右舍接触不多,这个人没了就没了,从来没人过问,毕竟是民不举官不究,下边没人揭发,上边乐得糊涂。
取而代之,茅屋里住进了个丐妇,也就是个乞讨要饭为生的老太婆,估摸着年纪得有七八十了,满脸皱纹,口音含混,不知从何方而来。她住在空置的茅屋里,每天捡几根柴火,到园中偷些菜,再向人家讨要些残羹剩饭和破烂衣物,以此度日。
这丐妇眼神也不太好,双目深陷,犹如不能见物,每次出门都要扶着墙壁或摸着树,行路时颤颤巍巍,摇头不止,经常自言自语,在嘴里念诵佛号,特别喜欢哄小孩,遇到孩子就给些糖豆,自称是“老祖宗”,非常慈善和蔼,当地的人们可怜其孤苦无依,也就对其偷菜的举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某天,一位姓孙的乡绅家中,走失了一个五岁爱子,家里人到处都找遍了,一直不见踪影,随后当地丢失的小孩越来越多,大伙就以为是有拐带人口的人贩子,联名报到官府上,官府查了很久也没头绪,胡乱抓了几个外来的游民盲流,屈打成招顶了罪,可人口失踪的事仍在持续发生,案件悬而难决,搞得人心惶惶。
那时候穿便衣侦察办案的部门,俗称“采访局”。当中有个姓胡的探长,他报告局长,本地拐带人口的案件,恐系“老祖宗”所为。
因为胡探长无意中见到,“老祖宗”提的竹篮里,有一只小孩的绣鞋,被用来当做吃潮烟的荷包。如今吃潮烟的少见了,以前除了吸的纸烟、旱烟,还有种烟膏,可以抹到嘴里直接咀嚼,这就叫“吃潮烟”。局长不敢怠慢,忙命胡探长带领几个采访局的便衣队员,暗中跟踪“老祖宗”,看其所作所为有什么反常之处,尽量找出确凿证据,一有发现,立刻缉拿归案。
胡探长领命,挑了几个精明能干的得力手下,布控在茅屋附近,他亲自潜踪盯梢。这天就看老祖宗和往常一样出门,一路在田圃中偷瓜窃菜,偷到的蔬菜,都放到左手挽的大竹篮子里,每路过人家,便哀声乞讨,中午就在桑园附近休息。伸手在盖着粗布的篮子里掏了半天,摸到一个破旧的洋铁罐子,揭开盖子,捏出几根小孩手指头,放进嘴里“嘎吱嘎吱”地咀嚼,连骨头都不吐,看得胡探长和几个便衣汗毛竖起:“这老婆子是人吗?”采访局的便衣担心暴露行踪,不敢离得太近,远远窥见那老妇手中的洋铁罐子,除了小孩手指,还有很多蠕动的黑色活物,无外乎蚂蚱、地狗、蚰蜒一类,嚼完了手指,又抓出一条大壁虎,放入嘴中,就听那壁虎“吱喳”之声不绝于耳,“老祖宗”边嚼边在脸上显出甘美回味的神情,并拾取地上苦草为佐料。
胡探长看得心惊肉跳,可离得有些远了,也不敢确定此人吃的就是小孩手指,没准那东西是陈皮梅牛肉干。但这妖妇行迹鬼祟可疑是不必说了,倘若任其将洋铁罐子里的东西吃光,可就没有证据了,想到这立刻跳出来,喝道:“老贼婆,如此贼头贼脑,躲躲闪闪,却在此偷吃什么东西?”老妇没有防备,不禁吃了一惊,旋即镇定下来,连连念诵佛号,声称自己今天没讨到饭,饿得顶不住了,不得不吞几条壁虎充饥,并向采访局的便衣们乞食果腹。
便衣们翻看老妇手中的洋铁罐子,除了蚂蚱、壁虎,已经没有小孩手指了,估计刚才都被她吃光了。胡探长办案多年,经验很丰富,遇事也十分果决,命令手下抓住老妇,盯紧些别让她跑了,带到其所居茅屋中搜查,必有所获。
于是押着老妇来到茅屋草棚内,只见屋中有很多小棺材板,还有不少小孩衣衣服、鞋子、长命锁等物,地下埋了无数吃剩下的蛇皮、龟壳、死人骨头,此外屋角还有一口瓦缸,上面压着石头,揭开一看,其中竟是三个小孩脑袋,混以蛇鼠肉及辣椒、萝卜等物腌制。
纵然是胡探长等人办过很多血淋淋的命案,见此情形也感觉到惨不忍睹,当即禀明上官,将老妇拘押在牢中审讯。
谁知这老妇被官府拿住之后,只是咬牙切齿,任凭上官如何逼问,她始终是一言不发。剥掉衣衫严刑拷打,也仍旧闷不吭声。最令众人感到奇怪的是,这七八十岁的老太婆,其面容老迈枯槁,身上的皮肤却格外雪白细嫩,竟与二三十岁的年轻女子无异,拿鞭子抽上去,留下一道道血印,不多时便又平复如初,不知是不是吃小孩吃多了,练就了返老还童的邪法。官府动用了各种酷刑,一连过了几遍堂,竟没问出一句口供,最后只好定了个谋财害命之罪,五花大绑游街半日,下午押赴刑场执行枪决,并且枭首示众,以儆效尤。
以前提到过河南开封的“厉种”,与这老祖宗十分相似,应该属于同一类人,不知道是天生异质,还是后天练成了妖术邪法。
太湖志异
有言道“太湖八百里,鱼虾捉不尽”。本回话内,单表大清顺治年间,某个渔人为了奉养老母,在这太湖边上盖了两间茅屋,每天天不亮,他就驾着一叶扁舟,到湖上捕捉鱼虾。
这一年江河大旱,湖水变浅了很多,渔人心眼儿活络,别人仍是驾船到湖上撒网,他则独自来到岸边,沿着湖岸摸索,捡拾了不少螺蚌,还顺便捉了些鱼,收获颇丰,都装到竹篓里拖回家中。不知不觉天色已黑,他赶紧到厨下张灯煮酒、烹螺烩鲤,整治好了饭菜请老娘一同饮食,娘儿俩边吃边唠些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