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失地一千里,举朝震惊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一秒记住【看书文学 www.kan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清晨,和煦的阳光依旧如同往常那样照射进了太极宫中,晨雾弥漫中,李世民也是早早起床多时,用过早膳后略做运动,就去了紫宸殿,在这里,他要抓紧时间把半夜送来的加急奏章看一遍,好做到心里有数。
做一个明君也是真不容易,明明权势滔天,偏偏起的还要比公鸡还早,丛软玉温柔乡中挣扎出来,还几十年如一日,这份勤勉一般人就做不到。
不过李世民自己也有着说不出的苦楚,尤其是从翻阅起第一份辽东战报开始。
虽然征服了高句丽,但辽东还是乱事纷纷,辽东都护府境内盗贼蜂拥而起,才过了几天安生日子的李泰自从唐军撤离后就彻底苦逼了,带领军队成天大战小战不停,前一阵辽东城治所都易手了两天。
一大堆战报倒是有胜有败,但不论胜败李泰奏折的末尾都不外乎三个要,要兵,要钱,要粮。
为了安置几个儿子,高句丽战场上大唐投入的力量已经花透支了好些,这时候长安朝廷都要勒紧腰带过苦日子,李世民上哪儿去找粮食给李泰去,尤其是李世民最大的一笔私房钱,棉纺织行会在李治手里最近都乱成了一锅粥,不单断了上交,有些地方还得贴钱,手头没了钱的天可汗看着一个个要钱也禁不住邪火直冒。
“告诉老四,让他自己解决,解决不了,朕就换能解决的去!”青筋直跳的看完奏章,李世民直接把一大捆告急折子摔到了地上怒声喝骂着,慌得几个太监小黄门连滚带爬抱着周章出了门。
接下来的周章也没好事,安东都护府控告句丽都护府入侵,突厥道李思摩上书,薛延陀各部异动,西域安西都护府又是回报西突厥对安西发起了进攻,总之也是几个字,要兵,要粮,要钱。
看了这么多,李世民也忍不住无奈了,颇为无奈的感慨着:“要是让胜之管着辽东,哪怕把他留在突厥道都行,哪儿这么多事啊?”
“殿下,杨妃娘娘派人送来的银杏叶茶。”
李世民正想的出神,门外小黄门又是忽然进来,看着飘香的茶水,李世民又不禁无奈的摇了摇头喃喃感叹道:“朕把老九赶到了边荒,到头来还得受着他的好处。”
接下来不过是些地方水旱灾害,或者物资运送小事,慢悠悠批阅完这些,李世民一肚子忧愁站起身,一面想着一会朝会怎么从别的地方挤出些钱粮物资供应西北战场,一面在太监侍候下准备去上朝,这功夫,门外张超却是猛地焦急闯了进来,满头大汗举起一份黑皮奏折呈送御前。
“陛下,闽地急报,八百里加急!”
猛地心头咯噔一下,李世民劈手夺过了奏折,看了一会后,却是焦急的倒背手兜起了圈子,满头是汗的嘟囔着:“这可如何是好?老九啊老九,你还真不让人消停。”
朝堂上,一片寂静,只有太监抑扬顿挫的念动声。
“……十九日,南安县沦陷,贼杀泉州刺史陈成,次月二十二日,建州全州沦陷,民众死伤枕籍,浮尸千里,府兵全线溃败,二十三日,闽王李捷大败而回,全军甲胄军械尽失,兵去十之三四,建州刺史胡达死城,今闽地上下,贼行遍地……”
相比于辽东让人听的耳朵起茧子的高级文书,闽地大败真如同往群臣头上浇了一盆凉水那般,而且还是透心凉,半个月时间,丢了千里土地,几乎把汉人开拓边疆的成果丢得差不多了,就连司空房玄龄都是目瞪口呆。
足足冷场了一分钟,最先跳出来的还是监察御史王鸿达,老头子颤巍巍出班一头跪伏在地,昂声高喊到:“陛下,闽王大溃,丢民失地,理应治罪!”
这一句话,立马引起了轩然大波。
“陛下,朝廷法度不可废,闽王失地,理应治罪,削爵,召回!”
“是啊陛下,国法不可废!”
一大群世家群臣,甚至于关陇世家都集体对着李捷开起炮来,气势汹汹的模样就好比李捷犯了十恶不赦大罪一般,嘈嘈嚷嚷恨不得李捷在场直接啃了他。
没等他们嚷完,太子李治立马大哭着抢了出来跪伏在地:“父皇在上,九哥虽然有错,但九哥才到闽地不久,闽地官员跋扈之名久尔,九哥不能掌控,出此大祸,九哥罪名也应不大,还望父皇宽恕!”
毕竟是太子,这段时间******也积累了不少,呼啦啦一大票红袍大臣跪倒在地,声势倒也不比讨伐李捷的差多少,文臣自己咬成了一团,武将们居然也不甘示弱,程知节那厮第一个吹嘘起来要他去如何如何,然后就是不服气的薛万彻李道宗,一时间朝堂文武乱成了一团。
不过,事情总是两面看,帮李捷说话的不见得是好意,讨伐他的也不见得是敌人,一大群讨伐李捷的多时棉纺织行会成员,如今他们可是尝到了没有制约内耗的苦头,大唐关中本位,就算贬爵成了郡王,回了长安也是好事,只有李捷有足够威望镇住整个行会。
相反,可直到自己这个有能力的哥哥对自己有多愤怒,李治宁愿棉纺织行会烂在自己手里,也决计不会把他它还给李捷,自然不希望他回来了。
唯一的问题,三堆人打起了罗圈架,一个令李世民满意的答案没有,脸色越来越黑,终于,李世民暴怒的猛地一拍桌子怒吼道:“够了!”
对着突然鸦雀无声的群臣,李世民简直毫无皇帝形象的蹦起来挥着袖子乱嚷着:“朕如今要知道该如何应对,不是追究何人责任?什么事都要等平叛后再说!现在给朕拿出个章程来,从何处派援军去闽地!”
寂静,死一般的寂静在朝堂上,这一回,每一个敢乱说的。
和三天两头哭诉的辽王李泰不同,李捷是什么样狠人就算文臣也没有不清楚的,驻骅山一战那么危机的血战都让他咬牙撑下来了,如今闽地告急,只能说是危及到了一定程度,不然闽王也不会多事。
偏偏,江南空虚,偌大一个大唐帝国,重兵基本上不是布置在关中,就是分散在五原,云中道,辽东,乃至安西偌大的边境线上,因为历史原因,不论是江南道还是岭南道都空虚无比,帝国如此布置也是有原因的,毕竟超过七成大唐居民全都生活在北地关中。
哪怕历史上,大唐在南方都没什么突出表现,甚至还有被南诏打到成都的难堪,闽王李捷的五原军还是贞观朝唯一一次向南方派兵,附近真没有足够的兵力可用。
朝廷八层需要从北地调兵,谁说话,可能就被发配到那蛮荒边地之处,谁愿意去啊?面面相觑中,偌大的朝堂竟然没一个人说话。
眼看着李世民脸色越来越黑,最后还是长孙无忌咬了咬牙站出来出列朝班,举着笏板站了出来,弯腰拱手启奏道:“启禀陛下,如今当务之急是救援闽南,闽地若乱,扬州无险可守,蛮夷叛军甚至可以一路打到建邺,震动整个南部边境。”
“不过闽地路途遥远,募兵前往,估计救之不及,更何况闽王身为良帅,再派大将去,反倒有可能分散力量,老臣认为,当于闽王全权,与他在附近州府募兵之权,这样凭借闽王之才,闽国的兵力,也可以把叛乱拖在闽国境内。”
这话倒是在理,关键是不用自己去,顿时一大群大臣都跟着站了出来,不少刚刚还声讨李捷的忠臣也不例外,一片应和声,李世民也禁不住低头思考起来。
长孙无忌还忽略了一点,募兵需要拿钱,让闽王自行募兵的话就不用朝廷拿钱了,就算李捷把人都变成私兵也不在乎,闽地距离长安太远太远,几次重大的政治变革都在关中,没看隋炀帝在建邺坐拥二十万骁果雄兵都没打回来吗?威胁可太小太小了。
大唐的政略思想敢于放权,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创造了大唐辽阔无比的疆域,另一方面也遗留下了藩镇之祸,不过至少现在,这种弊端还没显露出来,所以沉吟片刻后,李世民还是点了点头。
“中书省草拟诏书,封闽王李捷为岭南道行军大总管,可自行在附近州府自行募兵,平定叛乱,朝廷予以全权。”
这事一了,不少大臣都是松了口气,有的怅惘,有的则是在侥幸,不过这时候长孙无忌又是说话了。
“陛下,这是一份方面,另一方面叛贼势大,依照去岁高州总管进表,闽地至少有蛮夷十余万户,十多万叛军恐怕闽王目前手中兵力还是力有不殆,还是需要关中组织援军南下,不需要多,三千左右即可,人少轻便方能赶得及帮助闽王渡过难关。”
“闽王骁勇善战,援军应该不用了吧?”冤家路窄的光禄卿王琰扭身转了出来,长孙无忌立马阴笑着回过了头问道:“如果闽地意外,王大人负责?”
这责任可背不起,屁都没敢放一个,王琰灰溜溜回了朝班。龙座上,李世民也是再一次满意的点了点头,大声喝问着:“诸位卿家何人愿意带兵南下啊?”
又是沉默,沉默了许久,就在李世民要不耐烦点将时候,一个响亮的声音大步流星从朝堂中走了出来:“微臣愿往!”
眼看着房遗爱严肃郑重的模样,老司空房玄龄差点儿没晕过去……
清晨,和煦的阳光依旧如同往常那样照射进了太极宫中,晨雾弥漫中,李世民也是早早起床多时,用过早膳后略做运动,就去了紫宸殿,在这里,他要抓紧时间把半夜送来的加急奏章看一遍,好做到心里有数。
做一个明君也是真不容易,明明权势滔天,偏偏起的还要比公鸡还早,丛软玉温柔乡中挣扎出来,还几十年如一日,这份勤勉一般人就做不到。
不过李世民自己也有着说不出的苦楚,尤其是从翻阅起第一份辽东战报开始。
虽然征服了高句丽,但辽东还是乱事纷纷,辽东都护府境内盗贼蜂拥而起,才过了几天安生日子的李泰自从唐军撤离后就彻底苦逼了,带领军队成天大战小战不停,前一阵辽东城治所都易手了两天。
一大堆战报倒是有胜有败,但不论胜败李泰奏折的末尾都不外乎三个要,要兵,要钱,要粮。
为了安置几个儿子,高句丽战场上大唐投入的力量已经花透支了好些,这时候长安朝廷都要勒紧腰带过苦日子,李世民上哪儿去找粮食给李泰去,尤其是李世民最大的一笔私房钱,棉纺织行会在李治手里最近都乱成了一锅粥,不单断了上交,有些地方还得贴钱,手头没了钱的天可汗看着一个个要钱也禁不住邪火直冒。
“告诉老四,让他自己解决,解决不了,朕就换能解决的去!”青筋直跳的看完奏章,李世民直接把一大捆告急折子摔到了地上怒声喝骂着,慌得几个太监小黄门连滚带爬抱着周章出了门。
接下来的周章也没好事,安东都护府控告句丽都护府入侵,突厥道李思摩上书,薛延陀各部异动,西域安西都护府又是回报西突厥对安西发起了进攻,总之也是几个字,要兵,要粮,要钱。
看了这么多,李世民也忍不住无奈了,颇为无奈的感慨着:“要是让胜之管着辽东,哪怕把他留在突厥道都行,哪儿这么多事啊?”
“殿下,杨妃娘娘派人送来的银杏叶茶。”
李世民正想的出神,门外小黄门又是忽然进来,看着飘香的茶水,李世民又不禁无奈的摇了摇头喃喃感叹道:“朕把老九赶到了边荒,到头来还得受着他的好处。”
接下来不过是些地方水旱灾害,或者物资运送小事,慢悠悠批阅完这些,李世民一肚子忧愁站起身,一面想着一会朝会怎么从别的地方挤出些钱粮物资供应西北战场,一面在太监侍候下准备去上朝,这功夫,门外张超却是猛地焦急闯了进来,满头大汗举起一份黑皮奏折呈送御前。
“陛下,闽地急报,八百里加急!”
猛地心头咯噔一下,李世民劈手夺过了奏折,看了一会后,却是焦急的倒背手兜起了圈子,满头是汗的嘟囔着:“这可如何是好?老九啊老九,你还真不让人消停。”
朝堂上,一片寂静,只有太监抑扬顿挫的念动声。
“……十九日,南安县沦陷,贼杀泉州刺史陈成,次月二十二日,建州全州沦陷,民众死伤枕籍,浮尸千里,府兵全线溃败,二十三日,闽王李捷大败而回,全军甲胄军械尽失,兵去十之三四,建州刺史胡达死城,今闽地上下,贼行遍地……”
相比于辽东让人听的耳朵起茧子的高级文书,闽地大败真如同往群臣头上浇了一盆凉水那般,而且还是透心凉,半个月时间,丢了千里土地,几乎把汉人开拓边疆的成果丢得差不多了,就连司空房玄龄都是目瞪口呆。
足足冷场了一分钟,最先跳出来的还是监察御史王鸿达,老头子颤巍巍出班一头跪伏在地,昂声高喊到:“陛下,闽王大溃,丢民失地,理应治罪!”
这一句话,立马引起了轩然大波。
“陛下,朝廷法度不可废,闽王失地,理应治罪,削爵,召回!”
“是啊陛下,国法不可废!”
一大群世家群臣,甚至于关陇世家都集体对着李捷开起炮来,气势汹汹的模样就好比李捷犯了十恶不赦大罪一般,嘈嘈嚷嚷恨不得李捷在场直接啃了他。
没等他们嚷完,太子李治立马大哭着抢了出来跪伏在地:“父皇在上,九哥虽然有错,但九哥才到闽地不久,闽地官员跋扈之名久尔,九哥不能掌控,出此大祸,九哥罪名也应不大,还望父皇宽恕!”
毕竟是太子,这段时间******也积累了不少,呼啦啦一大票红袍大臣跪倒在地,声势倒也不比讨伐李捷的差多少,文臣自己咬成了一团,武将们居然也不甘示弱,程知节那厮第一个吹嘘起来要他去如何如何,然后就是不服气的薛万彻李道宗,一时间朝堂文武乱成了一团。
不过,事情总是两面看,帮李捷说话的不见得是好意,讨伐他的也不见得是敌人,一大群讨伐李捷的多时棉纺织行会成员,如今他们可是尝到了没有制约内耗的苦头,大唐关中本位,就算贬爵成了郡王,回了长安也是好事,只有李捷有足够威望镇住整个行会。
相反,可直到自己这个有能力的哥哥对自己有多愤怒,李治宁愿棉纺织行会烂在自己手里,也决计不会把他它还给李捷,自然不希望他回来了。
唯一的问题,三堆人打起了罗圈架,一个令李世民满意的答案没有,脸色越来越黑,终于,李世民暴怒的猛地一拍桌子怒吼道:“够了!”
对着突然鸦雀无声的群臣,李世民简直毫无皇帝形象的蹦起来挥着袖子乱嚷着:“朕如今要知道该如何应对,不是追究何人责任?什么事都要等平叛后再说!现在给朕拿出个章程来,从何处派援军去闽地!”
寂静,死一般的寂静在朝堂上,这一回,每一个敢乱说的。
和三天两头哭诉的辽王李泰不同,李捷是什么样狠人就算文臣也没有不清楚的,驻骅山一战那么危机的血战都让他咬牙撑下来了,如今闽地告急,只能说是危及到了一定程度,不然闽王也不会多事。
偏偏,江南空虚,偌大一个大唐帝国,重兵基本上不是布置在关中,就是分散在五原,云中道,辽东,乃至安西偌大的边境线上,因为历史原因,不论是江南道还是岭南道都空虚无比,帝国如此布置也是有原因的,毕竟超过七成大唐居民全都生活在北地关中。
哪怕历史上,大唐在南方都没什么突出表现,甚至还有被南诏打到成都的难堪,闽王李捷的五原军还是贞观朝唯一一次向南方派兵,附近真没有足够的兵力可用。
朝廷八层需要从北地调兵,谁说话,可能就被发配到那蛮荒边地之处,谁愿意去啊?面面相觑中,偌大的朝堂竟然没一个人说话。
眼看着李世民脸色越来越黑,最后还是长孙无忌咬了咬牙站出来出列朝班,举着笏板站了出来,弯腰拱手启奏道:“启禀陛下,如今当务之急是救援闽南,闽地若乱,扬州无险可守,蛮夷叛军甚至可以一路打到建邺,震动整个南部边境。”
“不过闽地路途遥远,募兵前往,估计救之不及,更何况闽王身为良帅,再派大将去,反倒有可能分散力量,老臣认为,当于闽王全权,与他在附近州府募兵之权,这样凭借闽王之才,闽国的兵力,也可以把叛乱拖在闽国境内。”
这话倒是在理,关键是不用自己去,顿时一大群大臣都跟着站了出来,不少刚刚还声讨李捷的忠臣也不例外,一片应和声,李世民也禁不住低头思考起来。
长孙无忌还忽略了一点,募兵需要拿钱,让闽王自行募兵的话就不用朝廷拿钱了,就算李捷把人都变成私兵也不在乎,闽地距离长安太远太远,几次重大的政治变革都在关中,没看隋炀帝在建邺坐拥二十万骁果雄兵都没打回来吗?威胁可太小太小了。
大唐的政略思想敢于放权,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创造了大唐辽阔无比的疆域,另一方面也遗留下了藩镇之祸,不过至少现在,这种弊端还没显露出来,所以沉吟片刻后,李世民还是点了点头。
“中书省草拟诏书,封闽王李捷为岭南道行军大总管,可自行在附近州府自行募兵,平定叛乱,朝廷予以全权。”
这事一了,不少大臣都是松了口气,有的怅惘,有的则是在侥幸,不过这时候长孙无忌又是说话了。
“陛下,这是一份方面,另一方面叛贼势大,依照去岁高州总管进表,闽地至少有蛮夷十余万户,十多万叛军恐怕闽王目前手中兵力还是力有不殆,还是需要关中组织援军南下,不需要多,三千左右即可,人少轻便方能赶得及帮助闽王渡过难关。”
“闽王骁勇善战,援军应该不用了吧?”冤家路窄的光禄卿王琰扭身转了出来,长孙无忌立马阴笑着回过了头问道:“如果闽地意外,王大人负责?”
这责任可背不起,屁都没敢放一个,王琰灰溜溜回了朝班。龙座上,李世民也是再一次满意的点了点头,大声喝问着:“诸位卿家何人愿意带兵南下啊?”
又是沉默,沉默了许久,就在李世民要不耐烦点将时候,一个响亮的声音大步流星从朝堂中走了出来:“微臣愿往!”
眼看着房遗爱严肃郑重的模样,老司空房玄龄差点儿没晕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