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唐一昆的烦恼二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看书文学 www.kan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一秒记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家族内部爆发的股权之争很严重,但还不是最令唐一昆烦恼的。【ㄨ】最令唐一昆忧虑的当然是经营困境。企业大了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抗风险的能力强,对于东湖面临的经营危机,只有极少数人明了,东湖的上万员工是感觉不到的,工资照常发放,活儿照常干,没有任何的不正常。
矛盾是从东湖机械爆发的,唐一为早在三月初便向董事会递交了一份综合性报告,再次指出了东湖机械面临的困境,其旗下企业中有六成在本年度注定亏损了,亏损总额在1.2亿以上。其中服装、机械加工类企业亏损严重,化工类要好一些,勉强可以持平,最好的是两家制药厂,上半年盈利额预计可达1300万。
但经营企业最重要的不是利润,而是现金流。因为从利润到现金还有一道坎要过,那就是变现。卖出去的产品收不回钱,以应收账款爬在账面上,并不会影响利润额,但绝对会影响经营。更不要说亏损了,六成企业出现亏损,东湖机械的现金流出大问题了。
果然,东湖机械在进入三季度后现金流便告急了,员工的工资发不出去,社保拖欠越来越严重,原材料买不回来,影响了到手订单的完成,结果进一步影响后续订单,债务危机也随之严重起来,跑到开发区东湖机械总部财务部要账的债主越来越多,最多时候同时有四家堵在财务部或唐一为办公室,让唐一为暴跳如雷。
“你们找我干嘛?谁欠你的钱找谁要去”唐一为很没修养地对债权人吼上了。
“唐总,你这么说就不合适了”债主们当然没好心情,“就算债务是东湖机械成立之前形成的,可你的东湖机械接管了全部的债权债务呀,我们不找您找谁?要不您给指条道……”
“找谁?谁欠你钱找谁要!谁跟你签合同找谁要……”唐一为感觉简直要憋屈死了。
其实唐一为说的也没错,东湖机械整合了东湖实业除矿业和房地产之外的业务,成为一个多元化的企业集团,但旗下各企业是独立核算的,很多保留了独立法人资格。东湖机械总部除了大额投资外。只管理财务审计和人事问题。总部设了财务部,但更多的像一个投资公司,并不管各企业具体经营中的财务问题。
这个机制是唐一昆亲自设计的。
“唐总,您这么说就更不对了。如果您的厂子付款,我们干嘛到总部来?我们合作多年了,不是山穷水尽,我们也不会这样啊,您说是不是……”
债主更有理。你旗下的企业不还钱。我们不找你找谁?
财务部账上倒是有钱,那是东湖机械成立时唐一昆拨过来的发展基金。东湖机械旗下的所有企业都是唐一昆拍板收购或设立的,包含了他无数的心血,某种意义上就像他的孩子一样。实际上,东湖房地产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如今归了东湖机械的那些企业身上的。因为他们的占地是东湖房地产最需要的。好吧,企业买过来,搬走(搬进开发区,跟政府合拍了),腾出地来给东湖房地产。到国土局办了改变使用的手续后便成为了商业开发用地。然后拿着土地证去抵押贷款,于是一幢幢高楼立了起来,一个个小区建了起来,利润滚滚流入了东湖房地产的账户……鉴于摊子越铺越大,唐一昆根本没有精力来管这么多的企业,才听从了助手们的意见(也包括唐一为,当时唐一为急于抓具体的事务管),对东湖实业做了业务上的大调整,区分了主业和辅业,派他的亲弟弟出任东湖机械总裁。【ㄨ】还从东湖房地产调了一笔钱放进东湖机械总部财务部账户,明确告诉唐一为,这笔钱不能乱用,它是用来整合调整东湖机械的产业结构。让东湖机械发展的……
设想很不错。但东湖机械的多元化经营还是维持不下去了。从东湖机械成立的当年,唐一昆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不可能把东湖机械旗下林林总总好几十个企业都打造成摇钱树。企业就是这样,或者盈利,或者亏损,放眼全球。每年因各种原因破产的企业不知凡几。
对于成立东湖机械,东湖房地产总裁齐震当时就不同意。齐震认为,东湖机械旗下大部分企业在提供了土地后已没有什么价值了,它们本身都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不然政府就不会卖给我们了(大部分企业是政府牵头实现重组并购的)。如果要救活他们,投入的资金绝不是小数,搞不好把东湖房地产挣回来的钱全部投进去都不一定够。所以,齐震建议多管齐下解决东湖机械的问题,主要的出路就是一条,破产或者送给别人。而且越早越好。
唐一昆不同意齐震的方案。其中既有他的野心或者理想,更是从政治上考虑的。从性格上讲,唐一昆喜欢占有,抽象的银行存款总不如现实的厂房设备,他到开发区视察东湖机械旗下的企业,真有国王巡视领地的感觉。另外,他比齐震更懂政治,东湖实业在收购企业改变土地性质等方面得到了平泉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转手获利便抛弃这些企业从而带来包括失业在内的各种问题是不允许的,那样一定会触怒政府,根本就划不来。
四月份矛盾开始爆发,最先是一个不起眼的钢管厂,却因堵政府大门引起了市里的重视,上官市长专门召集会议解决职工工资拖欠问题,那时是平泉官场的一个关键时期,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好在红星接管了那个小厂子,算是帮了东湖一个忙。随后王一书记高升了,新的********陆耀祖来了,东湖机械的困难却加剧了,五月份现金流出现了大问题,缺口高达四千万,唐一为想从所谓的发展资金挪用救急也做不到了,因为钱已经被抽走了。
那笔巨款打入东湖机械账上不过躺了一个月,就被唐一昆下令抽了回去。一来不允许大笔资金闲置,二来因翡翠园销售问题,东湖房地产也出现了资金荒。那边已是东湖实业的根本。款子当然要用在关键地方。
唐一为很不满意。那笔钱给了他和他的经营班子以信心,规划了一些方案,近期远期的都有,现在彻底落空了。唐一为受到了部下的“唆使”。跑去跟唐一昆理论,最大的理由就是东湖地产在土地上占了东湖机械的大便宜,支持或者补偿东湖机械是理所当然。那笔钱应当尽早还回来!唐一为警告说,如果总部不予支持,再发生类似钢管厂的乱子我可不负责任。
之前。唐一昆明确交代唐一为,现在陆书记刚来,绝对是特殊时期,亏一点不要紧,千万不能发生稳定方面的问题。
这就是分家带来的弊端了。唐一为把东湖机械视为了他的地盘,魏舍刚将东湖矿业当做了禁脔。分别代表“帝后”两派势力已经开始瓜分东湖了。
出让钢管厂是一次投石问路。陶唐傻乎乎地就上钩了,好像捡了个元宝,这笔交易令唐一昆有些轻视红星,但很快他就笑不出来了。因为钢管厂的转让引发了东湖机械旗下企业的连锁反应,更多的企业职工提出了类似的要求。出身全民性质的企业职工多少都怀念在国企特有的安全感。民企效益好工资高的时候不会有想法,当经营出现问题是就会走向反面。钢管厂完成交接后,市里连续打电话给东湖高层,市长上官宏的电话是打给唐一昆的,分管工业的副市长马德胜的电话是打给齐震的,工信委的电话则打给了唐一为,都是说同一件事情:要给你们的职工做好政策解释工作,并购重组是不可逆的,市里怎么会接回已经出让的企业?
唐一昆有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的感觉。虽然没有听到新任********就此事发出的声音,但唐一昆知道。陆耀祖肯定听到一些不利于东湖的传闻了。当初自己拉了陶唐面见陆耀祖,人家就提出这个问题,会不会带来连锁反应?把企业间的行为当成了政府的动向?自己在人家面前信誓旦旦地做了保证,看来确实考虑的太简单了。
无奈。唐一昆严令齐震拨出五千万资金给唐一为救急,他决不允许在这个时候再出现堵政府门的事情,更不允许出现红星经营困难的传言。拨款当然要走程序,因为东湖机械和东湖房地产是两个独立运作的企业,不是同一个企业旗下的分公司。其中2100万算是提前归还货款,其余2900万则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后当做了预付款支出了。唐一昆要求唐一为首先保证工资的发放。即使停工的,也要发给最低工资,绝不提裁员一事。其次要保证订单的完成,特别是药厂和化工厂,绝不能停产。其三要保证不发生大的诉讼,官司涉及东湖实业集团的形象,不可等闲视之。唐一为得到了五千万救命钱,算是暂时渡过了难关,
五千万资金解决不了东湖机械的所有问题。在六月初,唐一昆连续召开了两次有东湖机械高管参加的扩大的董事局会议,研究东湖机械的脱困问题。结论相当地一致,东湖机械要区分旗下企业的性质,分类制定措施,决不能再用救急的办法了,不然就会把东湖实业拖死。
如何分类解决,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以魏舍刚为代表,提出破死扶生的策略:对于市场前景黯淡、技术储备为零的企业,比如纺织和印刷厂,要坚决地走破产之路。不如此,就不能扭转其经营。对于经营基本良好的药厂和化工厂,要扩大对其的投资,使其成为东湖集团的新的支柱。
另一种则以齐震为代表,还是坚持他之前的观点,东湖必须压缩其经营范围,不能再走多元化之路了,纵观世界范围内的成功企业,除了GE等极少数企业多元化经营搞成功,其余不都失败了吗。言外之意就是除了房地产和矿业(那是东湖的起家老底子)外,其余一概放弃,而且越早越好。即使出现亏损也在所不惜。
唐一为当然听出了齐震的意思,自然大为不满,在会上便跟齐震吵起来了。
唐一昆深知依靠唐一为的能力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东湖机械的局面的。老三守成还成,创业的本领就差了。
但怎么办呢?怎么解决东湖机械的经营困境呢?总不能一直给唐老三输血吧?(未完待续。)
PS: 明天出差,把仅有的一章存稿发出去吧
一秒记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家族内部爆发的股权之争很严重,但还不是最令唐一昆烦恼的。【ㄨ】最令唐一昆忧虑的当然是经营困境。企业大了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抗风险的能力强,对于东湖面临的经营危机,只有极少数人明了,东湖的上万员工是感觉不到的,工资照常发放,活儿照常干,没有任何的不正常。
矛盾是从东湖机械爆发的,唐一为早在三月初便向董事会递交了一份综合性报告,再次指出了东湖机械面临的困境,其旗下企业中有六成在本年度注定亏损了,亏损总额在1.2亿以上。其中服装、机械加工类企业亏损严重,化工类要好一些,勉强可以持平,最好的是两家制药厂,上半年盈利额预计可达1300万。
但经营企业最重要的不是利润,而是现金流。因为从利润到现金还有一道坎要过,那就是变现。卖出去的产品收不回钱,以应收账款爬在账面上,并不会影响利润额,但绝对会影响经营。更不要说亏损了,六成企业出现亏损,东湖机械的现金流出大问题了。
果然,东湖机械在进入三季度后现金流便告急了,员工的工资发不出去,社保拖欠越来越严重,原材料买不回来,影响了到手订单的完成,结果进一步影响后续订单,债务危机也随之严重起来,跑到开发区东湖机械总部财务部要账的债主越来越多,最多时候同时有四家堵在财务部或唐一为办公室,让唐一为暴跳如雷。
“你们找我干嘛?谁欠你的钱找谁要去”唐一为很没修养地对债权人吼上了。
“唐总,你这么说就不合适了”债主们当然没好心情,“就算债务是东湖机械成立之前形成的,可你的东湖机械接管了全部的债权债务呀,我们不找您找谁?要不您给指条道……”
“找谁?谁欠你钱找谁要!谁跟你签合同找谁要……”唐一为感觉简直要憋屈死了。
其实唐一为说的也没错,东湖机械整合了东湖实业除矿业和房地产之外的业务,成为一个多元化的企业集团,但旗下各企业是独立核算的,很多保留了独立法人资格。东湖机械总部除了大额投资外。只管理财务审计和人事问题。总部设了财务部,但更多的像一个投资公司,并不管各企业具体经营中的财务问题。
这个机制是唐一昆亲自设计的。
“唐总,您这么说就更不对了。如果您的厂子付款,我们干嘛到总部来?我们合作多年了,不是山穷水尽,我们也不会这样啊,您说是不是……”
债主更有理。你旗下的企业不还钱。我们不找你找谁?
财务部账上倒是有钱,那是东湖机械成立时唐一昆拨过来的发展基金。东湖机械旗下的所有企业都是唐一昆拍板收购或设立的,包含了他无数的心血,某种意义上就像他的孩子一样。实际上,东湖房地产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如今归了东湖机械的那些企业身上的。因为他们的占地是东湖房地产最需要的。好吧,企业买过来,搬走(搬进开发区,跟政府合拍了),腾出地来给东湖房地产。到国土局办了改变使用的手续后便成为了商业开发用地。然后拿着土地证去抵押贷款,于是一幢幢高楼立了起来,一个个小区建了起来,利润滚滚流入了东湖房地产的账户……鉴于摊子越铺越大,唐一昆根本没有精力来管这么多的企业,才听从了助手们的意见(也包括唐一为,当时唐一为急于抓具体的事务管),对东湖实业做了业务上的大调整,区分了主业和辅业,派他的亲弟弟出任东湖机械总裁。【ㄨ】还从东湖房地产调了一笔钱放进东湖机械总部财务部账户,明确告诉唐一为,这笔钱不能乱用,它是用来整合调整东湖机械的产业结构。让东湖机械发展的……
设想很不错。但东湖机械的多元化经营还是维持不下去了。从东湖机械成立的当年,唐一昆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不可能把东湖机械旗下林林总总好几十个企业都打造成摇钱树。企业就是这样,或者盈利,或者亏损,放眼全球。每年因各种原因破产的企业不知凡几。
对于成立东湖机械,东湖房地产总裁齐震当时就不同意。齐震认为,东湖机械旗下大部分企业在提供了土地后已没有什么价值了,它们本身都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不然政府就不会卖给我们了(大部分企业是政府牵头实现重组并购的)。如果要救活他们,投入的资金绝不是小数,搞不好把东湖房地产挣回来的钱全部投进去都不一定够。所以,齐震建议多管齐下解决东湖机械的问题,主要的出路就是一条,破产或者送给别人。而且越早越好。
唐一昆不同意齐震的方案。其中既有他的野心或者理想,更是从政治上考虑的。从性格上讲,唐一昆喜欢占有,抽象的银行存款总不如现实的厂房设备,他到开发区视察东湖机械旗下的企业,真有国王巡视领地的感觉。另外,他比齐震更懂政治,东湖实业在收购企业改变土地性质等方面得到了平泉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转手获利便抛弃这些企业从而带来包括失业在内的各种问题是不允许的,那样一定会触怒政府,根本就划不来。
四月份矛盾开始爆发,最先是一个不起眼的钢管厂,却因堵政府大门引起了市里的重视,上官市长专门召集会议解决职工工资拖欠问题,那时是平泉官场的一个关键时期,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好在红星接管了那个小厂子,算是帮了东湖一个忙。随后王一书记高升了,新的********陆耀祖来了,东湖机械的困难却加剧了,五月份现金流出现了大问题,缺口高达四千万,唐一为想从所谓的发展资金挪用救急也做不到了,因为钱已经被抽走了。
那笔巨款打入东湖机械账上不过躺了一个月,就被唐一昆下令抽了回去。一来不允许大笔资金闲置,二来因翡翠园销售问题,东湖房地产也出现了资金荒。那边已是东湖实业的根本。款子当然要用在关键地方。
唐一为很不满意。那笔钱给了他和他的经营班子以信心,规划了一些方案,近期远期的都有,现在彻底落空了。唐一为受到了部下的“唆使”。跑去跟唐一昆理论,最大的理由就是东湖地产在土地上占了东湖机械的大便宜,支持或者补偿东湖机械是理所当然。那笔钱应当尽早还回来!唐一为警告说,如果总部不予支持,再发生类似钢管厂的乱子我可不负责任。
之前。唐一昆明确交代唐一为,现在陆书记刚来,绝对是特殊时期,亏一点不要紧,千万不能发生稳定方面的问题。
这就是分家带来的弊端了。唐一为把东湖机械视为了他的地盘,魏舍刚将东湖矿业当做了禁脔。分别代表“帝后”两派势力已经开始瓜分东湖了。
出让钢管厂是一次投石问路。陶唐傻乎乎地就上钩了,好像捡了个元宝,这笔交易令唐一昆有些轻视红星,但很快他就笑不出来了。因为钢管厂的转让引发了东湖机械旗下企业的连锁反应,更多的企业职工提出了类似的要求。出身全民性质的企业职工多少都怀念在国企特有的安全感。民企效益好工资高的时候不会有想法,当经营出现问题是就会走向反面。钢管厂完成交接后,市里连续打电话给东湖高层,市长上官宏的电话是打给唐一昆的,分管工业的副市长马德胜的电话是打给齐震的,工信委的电话则打给了唐一为,都是说同一件事情:要给你们的职工做好政策解释工作,并购重组是不可逆的,市里怎么会接回已经出让的企业?
唐一昆有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的感觉。虽然没有听到新任********就此事发出的声音,但唐一昆知道。陆耀祖肯定听到一些不利于东湖的传闻了。当初自己拉了陶唐面见陆耀祖,人家就提出这个问题,会不会带来连锁反应?把企业间的行为当成了政府的动向?自己在人家面前信誓旦旦地做了保证,看来确实考虑的太简单了。
无奈。唐一昆严令齐震拨出五千万资金给唐一为救急,他决不允许在这个时候再出现堵政府门的事情,更不允许出现红星经营困难的传言。拨款当然要走程序,因为东湖机械和东湖房地产是两个独立运作的企业,不是同一个企业旗下的分公司。其中2100万算是提前归还货款,其余2900万则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后当做了预付款支出了。唐一昆要求唐一为首先保证工资的发放。即使停工的,也要发给最低工资,绝不提裁员一事。其次要保证订单的完成,特别是药厂和化工厂,绝不能停产。其三要保证不发生大的诉讼,官司涉及东湖实业集团的形象,不可等闲视之。唐一为得到了五千万救命钱,算是暂时渡过了难关,
五千万资金解决不了东湖机械的所有问题。在六月初,唐一昆连续召开了两次有东湖机械高管参加的扩大的董事局会议,研究东湖机械的脱困问题。结论相当地一致,东湖机械要区分旗下企业的性质,分类制定措施,决不能再用救急的办法了,不然就会把东湖实业拖死。
如何分类解决,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以魏舍刚为代表,提出破死扶生的策略:对于市场前景黯淡、技术储备为零的企业,比如纺织和印刷厂,要坚决地走破产之路。不如此,就不能扭转其经营。对于经营基本良好的药厂和化工厂,要扩大对其的投资,使其成为东湖集团的新的支柱。
另一种则以齐震为代表,还是坚持他之前的观点,东湖必须压缩其经营范围,不能再走多元化之路了,纵观世界范围内的成功企业,除了GE等极少数企业多元化经营搞成功,其余不都失败了吗。言外之意就是除了房地产和矿业(那是东湖的起家老底子)外,其余一概放弃,而且越早越好。即使出现亏损也在所不惜。
唐一为当然听出了齐震的意思,自然大为不满,在会上便跟齐震吵起来了。
唐一昆深知依靠唐一为的能力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东湖机械的局面的。老三守成还成,创业的本领就差了。
但怎么办呢?怎么解决东湖机械的经营困境呢?总不能一直给唐老三输血吧?(未完待续。)
PS: 明天出差,把仅有的一章存稿发出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