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一秒记住【看书文学 www.kan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齐田一时竟然无言以对。
可她从狱里出来,便看到等着的苏任与朱青,再想想病塌上的何并吉,心里就缓了一缓,原本沉郁的心情这才好些。世上有心冷了的,可也有心还热着的。
苏任是从宫里出来接驾的,也没有料到齐田一回都城就直接来看宋阁老。此时见她脸色变幻,问“娘娘,甚么事?”
齐田说“只是想到当年三姓之族被斩首的时候。”
苏任意外“那个时候?”
“那时候台下即有受过施舍却无并点感恩只差没有大叫杀得好的,也有心有存感激默默垂泪送行的。虽然活在一样的天穹之下,一些人哪怕受恩于人看到的也只是暗与恶,一些人虽然一生坎坷看到的总有光与善。大概一国之希望,便从后者之中来。”
苏任深有感触。
这时宫里仪驾进门来,长贵脸色还不太好,大概因为伤是上身现在还站不太直,微微躬身走在最前头,身边和内侍与宫人,身后是内宫亲卫。见到齐田,长贵远远便拜。
齐田快步上去扶他“你伤好了?”
他点头“托娘娘洪福。”想到大福和钱得利眼眶便红了,脸上却笑“他们为国尽忠,也算死得其所。到地下去了,见到祖宗,脸上都有光。”又说“娘娘怕不知道,这回我金长贵可得意了。一世没做甚么好事,如今也尝了一尝被人人称赞的滋味。”
这些赞赏却与谄媚的溜须拍马不同,是发自真心地,他自回了都城之后,还有一些平常不屑于跟他往来的官员,上门去探望他。但有因为他返乡的做派而蔑视他的,也为此而感到惭愧。原本他也并不是为了大义去的,见过这次来客,心里却也有些异样的情绪。“没有想到我金长贵也有这样的时候。”
两个人正说着话,一个小小的身影便从人群里冲出来,一下便扑在齐田身上,大叫“母母,我接你来。”静公主打扮得跟个儿郎似的,脸都跑红了。
齐田腿上还有些不好,被撞了个踉跄,把她抱起来笑“哪里来的小猴子?”
静公主嘻嘻笑,搂着她的脖子叽叽喳喳个没完。说苏任不叫她出宣室,跟阿弟天天呆在那么小的地方都要闲出病来了。说徐二夫人常去看她,带了小玩意儿特别有趣,要拿给母母看。
又说母妃生辰宫人带她去看母妃,却并没有看到人,只看到若大的土包包,问齐田“娘娘住在包包里,见我去怎么也不出来呢?”小脸上便有郁色“我叫了好半天呢。阿婆都哭了。娘娘也不理我们。”
虽然徐铮已经追封为太后,可她一直也没改口。又问“母母怎么不去看娘娘?”
齐田即没去徐铮的丧仪,追封之后也没有去过新坟。椿见她们说起这个,连忙对静公主说“太后娘娘累了,奴婢抱着大公主吧?”
静看看她叫了一声“椿姑姑”黑葡萄似的眼睛有神极了,可搂着齐田的手却不肯松。只追问齐田。
齐田说“你母亲不在那儿。我就不去。”徐铮是那样的人,她死了怎么会还会困在方寸之间,被盒子装着埋在泥巴里面呢。
“那母妃娘娘在哪儿?”静公主瞪大眼睛。
“大概逍遥自在四处游玩去了。”
静公主恍然大悟“我就说嘛。”
齐田问她“她都不回来见你,你会不会恼她?”
静公主像个大人,长长地叹着气,小脸皱一皱依在齐田颈间嘟嚷“娘娘在外头,是不是会比在宫里欢喜些?”她觉得自己在外头的时候,就挺欢喜的。
“大概是吧。”
静公主想,外头多好呀。她能时不时跑出去玩儿,可娘娘却不行,每天都没甚么笑颜。她还以为娘娘生来不会笑呢,可有一次她淘气骑着宫里马苑的马在各殿之间横冲直闯,娘娘看着了却笑起来。她这才想起来,娘娘原来会笑的。
听齐田这么说,便道:“娘娘要是玩得欢喜,也不用回来看我的。我以后长大些,去看娘娘便是。”回头看到齐田惊讶“母母,你哭啦。”
齐田摸摸脸颊,果然是有些湿了,她想说点什么,但喉咙却像被什么锁紧了,酸肿的感觉从胸膛一路上涌,叫她一个字也说出来。想压一压,却不能够。想到了初见徐铮,想到她在混乱的街道上策马回头向自己伸出手,想到两个人相互扶持走在荒岭的小道上,也想到两个人在徐府划船躲下仆搜寻,藏在荷叶下头你推我我推你地笑闹。
一时眼泪决堤而下。
她想,原来哭是不需要刻意而为的。
眼泪也并没有让她变得软弱。不会像村里那些被打骂被折腾的新‘媳妇’变成流着眼泪任人宰割的人。她由小而大,看过那么多眼泪,似乎一向这些眼泪都只是弱者的代名词,在内心深处她害怕着,自己只要真心感到难过哭了出来,就会沦落成其中一员。
可现在,她发现自己仍然是自己无误。
她站在那儿,想到了妈妈姐姐所受的苦,又想到死去的阿舅,想到只叫了一声‘齐小姐’就逝世的钱得利,想到血肉模糊的寿左晋。她把头埋在小小的人儿身上,眼泪止不住地落下来。
静公主摸着她的头,奶声奶气地说“母母不哭,娘娘最坏了。”虽然舍不得,可……可母母都哭了呀。犹豫了一下还是非常坚强地说“我以后都不理娘娘。我们都不理她。谁叫她自己玩儿。不带我们!娘娘坏!”学着平常嫫嫫们哄她,怪桌子坏磕着大公主了,小马坏摔着大公主了的语气。
可说着,又觉得自己是不是话说得太死了。又小声说“娘娘认错了我们才要理她。好不好?”
椿站在一边,眼泪也跟着落下来。
过了一会儿齐田的情绪才慢慢平复。静公主对长贵和内侍宫人们脆声说“这下你们可瞧了个新鲜。你们谁也不许笑话母母。”也不晓得是跟谁学的。
长贵原本想到了景妃活着的时候,眼眶红着,这时候也不由得扑哧笑出来,跪下笑道“奴婢们不敢。”
静公主满意,帮齐田抹眼稚声稚气哄她“母母看,谁也不敢笑。谁敢笑,我就罚他吃菜,母母不哭了。”菜没有肉好吃。
椿也忍不住笑,真是个小人精儿。也实在可人疼。
一众人拥着寿太后回宫。
此次却与新帝登基的时候不同了。那时候群臣也好,庶人百姓也好,眼里看到的只有襁褓中的幼帝,可现在百官跪迎的,却是她这个太后。
等见完了百官,这一次有功的该赏的都赏了,该罚的一个也没落下。又问了劳力安置事宜。虽然有些坎坷,到也还算顺利。有想冒领遗属金的,也受了重罚。
忙完这些便要去后宫受命妇朝拜。
田氏仍然是与徐二夫人一道来的,此番李氏也与田老夫人一道来了。
田老夫人有些不认得人,李氏一路看顾。到也尽心。对寿太后尊敬而客气。问起家里的孩子,到是笑得多一些,只说渐渐顽皮起来了。家里老仆人都惯着他,弄得他谁也不怕,只怕李氏和阿丑。
“不知道为甚,非要在园中水洼里打滚,提回去沐浴更衣还一直哭闹,非得叫下仆把自己放回原水洼里去。闹得没有法子,哭得都接不上气了,嫫嫫便只好把他放回去。却又还是哭,说,前番不是这么躺的。怎么摆都还是哭。臣妇回去一看,真个气得不轻!”
话锋一转“若是关先生任在开馆便好了。只把他托付给关先生是放心的。”
听这话,圣母太皇太后只是喝茶笑。齐田说:“那也没甚么不好的。”
李氏大喜,连忙来拜“多谢太后娘娘。”
圣母太皇太后这时候才凑个趣“关先生学问好。不开馆也是可惜了。”其它嫔妃只是唯唯喏喏。
以前她们虽然对寿太后有些不服,以为她没有根底,也与家里人商量过,想办法能把幼帝抱在手里才好。一个没背景的庶人,有甚么了不得的。就算是死了,又算什么。
可前朝出了这样的大事,她们哪里能不知道,既然知道寿太后是什么样的角色,如今声望大涨,便不敢造次了。
见到齐田完好,田氏提着的那口气才落下来。
因为田老夫人身体不好,只坐一坐便与李氏回去,也不能留,齐田便是想跟她们多说说话,也不行。便留田氏和徐二夫人说话。
徐二夫人说起小公主就头疼“人不睡,她睡,人一睡她就闹。”可报怨归抱怨,脸上却是满满的笑意。抱着静公主肉啊心肝啊地叫,失去女儿的悲痛,到底在外孙女儿身上得到了些许安慰。
田氏原本想带珍娘来的,可何并吉伤还没有好。
他在都城也没有亲人,因为受了赏在都城有了府邸,可下头固然是有些下仆在的,但他一个男人又在病中,那些下仆哪里有顶用的。珍娘便早出晚归在那边看顾着。免得那些下仆懒惫。
阿丑也是个坐不住的猴,掉的肉还没有养回来就跑了。成日不着家。虽然不怕她会学坏,可田氏提起来未免是有些怨言。一听椿说想留在宫里侍奉太后,虽然不舍得可又高兴女儿多了个伴。退下去时只不停说“太后无恙便好。”
椿送她出去,她不晓得椿知道多少,只嘱咐椿“看顾太后之余也要小心照应自己”又说“你是周家的女儿,家里始终留着你的院子。”
椿也不由得心热,礼道“谢谢夫人。”
田氏摸摸她的手“是要叫母亲的。”
椿怔一怔,礼道“母亲。”眼睛便有些红。她许久没有叫过这个称呼了。
田氏听着心里万分地欣慰“但有什么事,要往家里说。那才是真当亲人。你得时刻记得,你不是一个人了,是有家、有兄弟、有母亲的人。有人欺负你,你兄弟母亲都会帮你撑腰。宫里但凡有不好相与的,也有娘娘在。”
椿含着泪光说“是。”
田氏原本也不知道她会留在宫里,竟没有带甚么来。想想便急着回去张望。常用的东西总是要有的。宫里的固然好,岂有用惯的顺手吗。又因为得在宫中行走了,手里银钱不能短。大概因为年纪大了,嘱咐了这个嘱咐那个。
都叮嘱完了与徐二夫人走出了宫,却也不由得偷偷拭眼角。
做母亲的总是为儿女操碎了心。盼她好,盼她本事,可又怕她太本事。巴不得她是个平平常常的小娘子,过平平常常的日子。
这边人都送走,齐田才能休息。大衣裳换了才发现受过伤的那条腿都有些僵了。宫人来给她捏,过了一会儿椿便回来。眼睛有些红,可精神非常好,说在外面同遇到了卫军来报,宋阁老那边齐田走之后,宋夫人便过来。
齐田问“可说了些什么?”
椿说:“宋夫人去与宋大人也只是说些闲话。”大概是念叨起以前的旧事,就好像知道这次大罪跑不掉的。人之将死,隔着牢门坐着,回忆起往昔的时光。
也不免得要说起宋怡。
宋夫人说,女儿死得冤枉。
宋大人也十分怅惘,说当时说她几句不过是要给她个台阶下,一个妃嫔追到宣室去了,说什么都是大过,她认一认错,有宋大人这个阿爹在,便是天大的事也就过去了,皇帝难道会跟她计较吗。谁曾想,宋怡入了宫性子却这样拧了起来。宋家谁也不意她会真死,只以为她作势闹一闹罢了。谁想到是真的。
“说完了许久不曾动,就那么坐着。偏洲案倒没有提过。”到还提了一句,宁国是难得太平的。但因为没有前后,卫军说大概只是不甘心才有的咒言。
齐田想到初与宋怡相识,到有些怅惘。
次日抱幼帝上朝。苏任便提了去除‘推荐信’的事。又报上名单,请愿增巡监数名、增其权限,并彻查各级在册官员与各地防军有无违纪。凡有违纪却自首者也可得轻判。
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以为苏任借机排除异已,竟有官员当场痛哭,指责苏任挟幼帝与无知妇人妄图把持朝纲。
朱青首先便不服,辩驳“若非太后岂有今日偏洲清明?火药外泄,岂不是弥天大祸!怎么敢称太后为无知妇人?”
那老臣便说“太后去是报回了信还是杀了敌?若不是太后任意妄为,徐大人攻城之便少了许多顾忌。”
朱青大怒“若不是太后去,那里死了一个何并吉,岂不又是‘水土不服’而病亡?去一个死一个,要死多少个才能得到警惕重视?到时候事情又已经发展到了何种地步?说句不好听的,像苏大人这样的上官死在那里,恐怕才会让朝廷立刻有所重视。到时候,你又知道偏洲杀了一个上官之后,会有甚么应对?岂知会不会先下手为强,恶向胆边生祸乱之心,毕竟与朝廷是有仇的!我们外有海外国,而内有诸王虎视眈眈,他与哪一边联合,都是一场祸事。岂不是民不聊生!”
说着向龙椅拱手,对群臣朗声道:“此次若不是太后与何并吉同往,若不是之后长贵公公忠心救主,朝廷恐怕还不知道半点偏洲真相!最多只以为那里有官员贪腐窝案罢了。区区一府之案,却要劳动太后与内官去,才能真相大白,这一国上下难道还不需要清查吗?”
老臣子到也无话可说。
“哀家以为,偏洲案之大,骇人听闻。该当清扫朝廷,澄清玉宇。这件事便是苏大人不提,哀家也要提。一国之大,若各府都有如此恶臣,那等幼帝长成,哀家有什么脸面面对他?你们又有什么脸面面对他?你们便以为我是个深宫妇人,不该大放厥词也罢,到歹我此次也是命悬一线,大概有脸面讲几句话!既然先皇帝把幼帝托付给哀家,哀家便不能眼看着有人败坏皇家的江山不闻不问!”
齐田看着朝堂之下分立成两几派的官员们,听了她的说话,他们分别看向不同的人,之后才一起伏身拜下,高呼“臣不敢,臣惶恐。”
齐田便知道党派已现了。
比她想的要快一些。可如今形势也是理所当然的。还好,她已经有些功劳值得一说,表现出来的胆量叫人不能无视。不然便是被人说成受人摆布的傀儡成为苏任与徐鳞的拖累,被拿来坐实他们挟君自重也无法辩驳。就是她说什么,也只会以为只受人摆布的结果。
有些事,她这个无根无底的太后说,便不会惹人异议。世人总以为,她一个女人不足为惧,也不会有异心,毕竟一身荣光全系在幼帝身上。可身为辅臣和苏任和手权兵权的徐鳞做,却会成为背上居心叵测的污名,受人猜测诟病。
即有太后极力主张,又拿了先皇帝的名头出来,大有你们不听指挥,便是与恶臣同党,要败坏我儿江山的势头来。到底苏任所主张的政令都得到了推行。
一个个巡监得了钦命,带着卫军前往各府地。从上到下的清查开始了。一开始还以为只是走个过场,可许多地方官员发现,人家巡监上路,干脆带着吏部册上等空缺的补官一道来,才知道这是来真的了。万一有罪,官一揪就有人补上。
不到五个月便有过十官员下马,自首请罪的上书也渐渐多了起来。小罪到不至于罚没官。大罪也看在自首,饶其一死。
清查一直持续到年末。该罚的罚,该赏的赏,个个补官上任,头一件事便是把该平的案平了。
朱青上书,请设‘诉部’。
说:凡有告诉,皆按律法判行。若有人不服判,以为不平,便可向上官告诉。再不服判,便向都城新设的‘诉部’去。有冤平冤,诬告便要伏罪。但有判罪,贴了告示使人打着锣走街窜巷地喊上三天,以使人名其因何获罪,伏于哪一条律法。便是庶人有识字的人,但有疑问以为,也可往府衙查看案宗明白其中曲折道理。
这一出,朝上便是好一场辩。
几差没有打起来。
齐田坐在上头,看着下面唾沫横飞各持一词,但有就事论事者,便赞,扯东扯西胡搅蛮缠的,便斥。最终到底是更占道理的朱青赢了一局。
下朝去时,关长德直叹气摇头。大呼有违祖制。几个老臣子跟随他,也是摇头不止。
朱青停步,回首道“世族已除,大人也不是生来就得高位的人,可还记得自己投诉无门时是何等处境?太后开明,岂不是一国之幸事?我们政见不同,有异见难免,可到底都该心怀天下人。先皇祖宗所传下来的规矩,是为了国家更为太平强盛,而不是为了使后世的子孙固步不前。”
关长德一时也无言以对。若要说真的遵祖制,非世族子弟,这个官位他也是坐不得的。
几个月下来。都城门口摆茶摊的都打趣“这去赴任的官员络绎不绝,押回都城的罪官源源不断,来告官的庶民来来往往。听唱伏案公示的进进出出。再一年我就赚足了钱起得新屋了。”
齐田一身便服站在城门,也不由得笑了笑。
转身便往关先生那里去。学馆已经重开了,许多学子来来往往,说笑辩论,十分热闹。看见她也不知道是甚么人,但个个有礼。
椿看着笑,说“见他们目光清澈,姿态昂扬,就觉得这世道是要好的。”
关先生迎着齐田来。拜谢,问“太后重开学馆,想要什么呢?”
齐田一时也想不出来,自己想要什么呢?
一开始也只是想要世人不要因为自己的过错而受苦。想要每个人都明白些是非道理。想要大家都不受冤屈。想要世道变得好些,没有公道所不及之处。
如果有这样的世道,幼时的自己和妈妈是不是人生的际遇又完全不同呢?
她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改变了什么,但如果继续这么做,也许未来会有些许的改变呢?
不过想到历史课,只信口说“想让关先生,教他们为一国之崛起而读书。”如果成为那样一个国家,大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崛起了吧。
关先生怔一怔,只躬身伏拜不语。
四月,关先生进宫觐见太后,说自己把学馆托付给了学生,要往北去了。北边比起南边更为粗蛮,他想要那里再建一所学馆。
他年纪已经有些大了,头发花白。背脊也挺得不是那么远。穿着洗得发白的布衣。身后的下仆背着小小的包裹大概就是行李。
齐田送他出城,城外面有周家的车子在等着,还有两个躯体强健的家将。
临行前,他去了关姜的墓。因为是未嫁女原是要葬在荒野的,田氏作主,把家里有一块庄子空了出来,修了墓冢。平常有下仆看护打理。关姜在,阿桃也在。
齐田站在两面碑前,心想,关姜也是不在这里的。这不过是在世的人,寄托思念之处。她一定也要跟徐铮一道,去更广阔的地方了。自己如今所做的,应该没有辜负她吧。阿桃呢,阿桃大概舍不得家人,若还没有投生去,想必还留在这里的。
关先生拜一拜,烧了香纸,起身的时候却十分困难了。
齐田扶他起来,关先生一恍神觉得眼前的人有些熟的姿态。但也只是那么一瞬间。大概自己老眼昏花了。
上车时,关先生向齐田行礼,表情郑重“世人要多谢太后娘娘。”
齐田不敢受,整袖还礼说“世人要感激世上有如关先生一样的圣人。”他愿意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传播给不同阶层的人,用自己的智慧与品德感染着身边的人,也才有何并吉,苏任,辛游,朱青这样的人。在将来,还会有更多这样的人。
赶来相送的学子们,有些不舍,在学馆里长大的孤儿们拉着他的袖子不肯放手。“先生一去,什么时候回转呢?”
关先生也有些泪目。只说“不日便返来了,你们要好好做人。”并不提读书与仕途。大约这些都是被他摆在‘做人’后面的。
虽然关先生是这么说,可谁都知道,他这样的身体恐怕是不能再回来了。
又有许多在朝的官员是学馆的学生来了。
送了一行又一行不肯散去。
齐田站在城门,远远看着他们,直到那些人身影消失在天边的地平线上,才回转。
到城门下,却正遇到个小娘子在问路“我听闻关先生的学馆重开了,请问是往哪边去?”
虽然没有买茶喝,茶摊的老板也耐心告诉她“这条道直走,过了十五个路口左边,周府边上便是了。”
小娘子问“周府是不是皇后的娘家?”
茶摊老板说“如今新帝即位,那是太后了。”
小娘子十分感伤。
齐田叫她来“你数着路口过去,容易走岔路。我们也往那边去,不如你跟着我们走吧。”
小娘子也不防人,点头“好呀。”连声谢她。
椿问她“你认得太后?”
小娘子说“太后还说要请我吃米浆的。”叹说,好人却命短。齐田想起来,她是高阿谢的女儿。
齐田问她“你去关先生的学馆做甚?”
小娘子说“入馆读书呀。日后我要做女先生的。将来学得好说不定自己还要开馆呢。”
齐田问“你阿爹愿意让她来吗?”
小娘子哈哈笑“他拿了屠刀追我三条街呢。但也没法子,他追不上我。”
椿被逗得笑。
齐田叫她上车“来,带你去。”
齐田一时竟然无言以对。
可她从狱里出来,便看到等着的苏任与朱青,再想想病塌上的何并吉,心里就缓了一缓,原本沉郁的心情这才好些。世上有心冷了的,可也有心还热着的。
苏任是从宫里出来接驾的,也没有料到齐田一回都城就直接来看宋阁老。此时见她脸色变幻,问“娘娘,甚么事?”
齐田说“只是想到当年三姓之族被斩首的时候。”
苏任意外“那个时候?”
“那时候台下即有受过施舍却无并点感恩只差没有大叫杀得好的,也有心有存感激默默垂泪送行的。虽然活在一样的天穹之下,一些人哪怕受恩于人看到的也只是暗与恶,一些人虽然一生坎坷看到的总有光与善。大概一国之希望,便从后者之中来。”
苏任深有感触。
这时宫里仪驾进门来,长贵脸色还不太好,大概因为伤是上身现在还站不太直,微微躬身走在最前头,身边和内侍与宫人,身后是内宫亲卫。见到齐田,长贵远远便拜。
齐田快步上去扶他“你伤好了?”
他点头“托娘娘洪福。”想到大福和钱得利眼眶便红了,脸上却笑“他们为国尽忠,也算死得其所。到地下去了,见到祖宗,脸上都有光。”又说“娘娘怕不知道,这回我金长贵可得意了。一世没做甚么好事,如今也尝了一尝被人人称赞的滋味。”
这些赞赏却与谄媚的溜须拍马不同,是发自真心地,他自回了都城之后,还有一些平常不屑于跟他往来的官员,上门去探望他。但有因为他返乡的做派而蔑视他的,也为此而感到惭愧。原本他也并不是为了大义去的,见过这次来客,心里却也有些异样的情绪。“没有想到我金长贵也有这样的时候。”
两个人正说着话,一个小小的身影便从人群里冲出来,一下便扑在齐田身上,大叫“母母,我接你来。”静公主打扮得跟个儿郎似的,脸都跑红了。
齐田腿上还有些不好,被撞了个踉跄,把她抱起来笑“哪里来的小猴子?”
静公主嘻嘻笑,搂着她的脖子叽叽喳喳个没完。说苏任不叫她出宣室,跟阿弟天天呆在那么小的地方都要闲出病来了。说徐二夫人常去看她,带了小玩意儿特别有趣,要拿给母母看。
又说母妃生辰宫人带她去看母妃,却并没有看到人,只看到若大的土包包,问齐田“娘娘住在包包里,见我去怎么也不出来呢?”小脸上便有郁色“我叫了好半天呢。阿婆都哭了。娘娘也不理我们。”
虽然徐铮已经追封为太后,可她一直也没改口。又问“母母怎么不去看娘娘?”
齐田即没去徐铮的丧仪,追封之后也没有去过新坟。椿见她们说起这个,连忙对静公主说“太后娘娘累了,奴婢抱着大公主吧?”
静看看她叫了一声“椿姑姑”黑葡萄似的眼睛有神极了,可搂着齐田的手却不肯松。只追问齐田。
齐田说“你母亲不在那儿。我就不去。”徐铮是那样的人,她死了怎么会还会困在方寸之间,被盒子装着埋在泥巴里面呢。
“那母妃娘娘在哪儿?”静公主瞪大眼睛。
“大概逍遥自在四处游玩去了。”
静公主恍然大悟“我就说嘛。”
齐田问她“她都不回来见你,你会不会恼她?”
静公主像个大人,长长地叹着气,小脸皱一皱依在齐田颈间嘟嚷“娘娘在外头,是不是会比在宫里欢喜些?”她觉得自己在外头的时候,就挺欢喜的。
“大概是吧。”
静公主想,外头多好呀。她能时不时跑出去玩儿,可娘娘却不行,每天都没甚么笑颜。她还以为娘娘生来不会笑呢,可有一次她淘气骑着宫里马苑的马在各殿之间横冲直闯,娘娘看着了却笑起来。她这才想起来,娘娘原来会笑的。
听齐田这么说,便道:“娘娘要是玩得欢喜,也不用回来看我的。我以后长大些,去看娘娘便是。”回头看到齐田惊讶“母母,你哭啦。”
齐田摸摸脸颊,果然是有些湿了,她想说点什么,但喉咙却像被什么锁紧了,酸肿的感觉从胸膛一路上涌,叫她一个字也说出来。想压一压,却不能够。想到了初见徐铮,想到她在混乱的街道上策马回头向自己伸出手,想到两个人相互扶持走在荒岭的小道上,也想到两个人在徐府划船躲下仆搜寻,藏在荷叶下头你推我我推你地笑闹。
一时眼泪决堤而下。
她想,原来哭是不需要刻意而为的。
眼泪也并没有让她变得软弱。不会像村里那些被打骂被折腾的新‘媳妇’变成流着眼泪任人宰割的人。她由小而大,看过那么多眼泪,似乎一向这些眼泪都只是弱者的代名词,在内心深处她害怕着,自己只要真心感到难过哭了出来,就会沦落成其中一员。
可现在,她发现自己仍然是自己无误。
她站在那儿,想到了妈妈姐姐所受的苦,又想到死去的阿舅,想到只叫了一声‘齐小姐’就逝世的钱得利,想到血肉模糊的寿左晋。她把头埋在小小的人儿身上,眼泪止不住地落下来。
静公主摸着她的头,奶声奶气地说“母母不哭,娘娘最坏了。”虽然舍不得,可……可母母都哭了呀。犹豫了一下还是非常坚强地说“我以后都不理娘娘。我们都不理她。谁叫她自己玩儿。不带我们!娘娘坏!”学着平常嫫嫫们哄她,怪桌子坏磕着大公主了,小马坏摔着大公主了的语气。
可说着,又觉得自己是不是话说得太死了。又小声说“娘娘认错了我们才要理她。好不好?”
椿站在一边,眼泪也跟着落下来。
过了一会儿齐田的情绪才慢慢平复。静公主对长贵和内侍宫人们脆声说“这下你们可瞧了个新鲜。你们谁也不许笑话母母。”也不晓得是跟谁学的。
长贵原本想到了景妃活着的时候,眼眶红着,这时候也不由得扑哧笑出来,跪下笑道“奴婢们不敢。”
静公主满意,帮齐田抹眼稚声稚气哄她“母母看,谁也不敢笑。谁敢笑,我就罚他吃菜,母母不哭了。”菜没有肉好吃。
椿也忍不住笑,真是个小人精儿。也实在可人疼。
一众人拥着寿太后回宫。
此次却与新帝登基的时候不同了。那时候群臣也好,庶人百姓也好,眼里看到的只有襁褓中的幼帝,可现在百官跪迎的,却是她这个太后。
等见完了百官,这一次有功的该赏的都赏了,该罚的一个也没落下。又问了劳力安置事宜。虽然有些坎坷,到也还算顺利。有想冒领遗属金的,也受了重罚。
忙完这些便要去后宫受命妇朝拜。
田氏仍然是与徐二夫人一道来的,此番李氏也与田老夫人一道来了。
田老夫人有些不认得人,李氏一路看顾。到也尽心。对寿太后尊敬而客气。问起家里的孩子,到是笑得多一些,只说渐渐顽皮起来了。家里老仆人都惯着他,弄得他谁也不怕,只怕李氏和阿丑。
“不知道为甚,非要在园中水洼里打滚,提回去沐浴更衣还一直哭闹,非得叫下仆把自己放回原水洼里去。闹得没有法子,哭得都接不上气了,嫫嫫便只好把他放回去。却又还是哭,说,前番不是这么躺的。怎么摆都还是哭。臣妇回去一看,真个气得不轻!”
话锋一转“若是关先生任在开馆便好了。只把他托付给关先生是放心的。”
听这话,圣母太皇太后只是喝茶笑。齐田说:“那也没甚么不好的。”
李氏大喜,连忙来拜“多谢太后娘娘。”
圣母太皇太后这时候才凑个趣“关先生学问好。不开馆也是可惜了。”其它嫔妃只是唯唯喏喏。
以前她们虽然对寿太后有些不服,以为她没有根底,也与家里人商量过,想办法能把幼帝抱在手里才好。一个没背景的庶人,有甚么了不得的。就算是死了,又算什么。
可前朝出了这样的大事,她们哪里能不知道,既然知道寿太后是什么样的角色,如今声望大涨,便不敢造次了。
见到齐田完好,田氏提着的那口气才落下来。
因为田老夫人身体不好,只坐一坐便与李氏回去,也不能留,齐田便是想跟她们多说说话,也不行。便留田氏和徐二夫人说话。
徐二夫人说起小公主就头疼“人不睡,她睡,人一睡她就闹。”可报怨归抱怨,脸上却是满满的笑意。抱着静公主肉啊心肝啊地叫,失去女儿的悲痛,到底在外孙女儿身上得到了些许安慰。
田氏原本想带珍娘来的,可何并吉伤还没有好。
他在都城也没有亲人,因为受了赏在都城有了府邸,可下头固然是有些下仆在的,但他一个男人又在病中,那些下仆哪里有顶用的。珍娘便早出晚归在那边看顾着。免得那些下仆懒惫。
阿丑也是个坐不住的猴,掉的肉还没有养回来就跑了。成日不着家。虽然不怕她会学坏,可田氏提起来未免是有些怨言。一听椿说想留在宫里侍奉太后,虽然不舍得可又高兴女儿多了个伴。退下去时只不停说“太后无恙便好。”
椿送她出去,她不晓得椿知道多少,只嘱咐椿“看顾太后之余也要小心照应自己”又说“你是周家的女儿,家里始终留着你的院子。”
椿也不由得心热,礼道“谢谢夫人。”
田氏摸摸她的手“是要叫母亲的。”
椿怔一怔,礼道“母亲。”眼睛便有些红。她许久没有叫过这个称呼了。
田氏听着心里万分地欣慰“但有什么事,要往家里说。那才是真当亲人。你得时刻记得,你不是一个人了,是有家、有兄弟、有母亲的人。有人欺负你,你兄弟母亲都会帮你撑腰。宫里但凡有不好相与的,也有娘娘在。”
椿含着泪光说“是。”
田氏原本也不知道她会留在宫里,竟没有带甚么来。想想便急着回去张望。常用的东西总是要有的。宫里的固然好,岂有用惯的顺手吗。又因为得在宫中行走了,手里银钱不能短。大概因为年纪大了,嘱咐了这个嘱咐那个。
都叮嘱完了与徐二夫人走出了宫,却也不由得偷偷拭眼角。
做母亲的总是为儿女操碎了心。盼她好,盼她本事,可又怕她太本事。巴不得她是个平平常常的小娘子,过平平常常的日子。
这边人都送走,齐田才能休息。大衣裳换了才发现受过伤的那条腿都有些僵了。宫人来给她捏,过了一会儿椿便回来。眼睛有些红,可精神非常好,说在外面同遇到了卫军来报,宋阁老那边齐田走之后,宋夫人便过来。
齐田问“可说了些什么?”
椿说:“宋夫人去与宋大人也只是说些闲话。”大概是念叨起以前的旧事,就好像知道这次大罪跑不掉的。人之将死,隔着牢门坐着,回忆起往昔的时光。
也不免得要说起宋怡。
宋夫人说,女儿死得冤枉。
宋大人也十分怅惘,说当时说她几句不过是要给她个台阶下,一个妃嫔追到宣室去了,说什么都是大过,她认一认错,有宋大人这个阿爹在,便是天大的事也就过去了,皇帝难道会跟她计较吗。谁曾想,宋怡入了宫性子却这样拧了起来。宋家谁也不意她会真死,只以为她作势闹一闹罢了。谁想到是真的。
“说完了许久不曾动,就那么坐着。偏洲案倒没有提过。”到还提了一句,宁国是难得太平的。但因为没有前后,卫军说大概只是不甘心才有的咒言。
齐田想到初与宋怡相识,到有些怅惘。
次日抱幼帝上朝。苏任便提了去除‘推荐信’的事。又报上名单,请愿增巡监数名、增其权限,并彻查各级在册官员与各地防军有无违纪。凡有违纪却自首者也可得轻判。
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以为苏任借机排除异已,竟有官员当场痛哭,指责苏任挟幼帝与无知妇人妄图把持朝纲。
朱青首先便不服,辩驳“若非太后岂有今日偏洲清明?火药外泄,岂不是弥天大祸!怎么敢称太后为无知妇人?”
那老臣便说“太后去是报回了信还是杀了敌?若不是太后任意妄为,徐大人攻城之便少了许多顾忌。”
朱青大怒“若不是太后去,那里死了一个何并吉,岂不又是‘水土不服’而病亡?去一个死一个,要死多少个才能得到警惕重视?到时候事情又已经发展到了何种地步?说句不好听的,像苏大人这样的上官死在那里,恐怕才会让朝廷立刻有所重视。到时候,你又知道偏洲杀了一个上官之后,会有甚么应对?岂知会不会先下手为强,恶向胆边生祸乱之心,毕竟与朝廷是有仇的!我们外有海外国,而内有诸王虎视眈眈,他与哪一边联合,都是一场祸事。岂不是民不聊生!”
说着向龙椅拱手,对群臣朗声道:“此次若不是太后与何并吉同往,若不是之后长贵公公忠心救主,朝廷恐怕还不知道半点偏洲真相!最多只以为那里有官员贪腐窝案罢了。区区一府之案,却要劳动太后与内官去,才能真相大白,这一国上下难道还不需要清查吗?”
老臣子到也无话可说。
“哀家以为,偏洲案之大,骇人听闻。该当清扫朝廷,澄清玉宇。这件事便是苏大人不提,哀家也要提。一国之大,若各府都有如此恶臣,那等幼帝长成,哀家有什么脸面面对他?你们又有什么脸面面对他?你们便以为我是个深宫妇人,不该大放厥词也罢,到歹我此次也是命悬一线,大概有脸面讲几句话!既然先皇帝把幼帝托付给哀家,哀家便不能眼看着有人败坏皇家的江山不闻不问!”
齐田看着朝堂之下分立成两几派的官员们,听了她的说话,他们分别看向不同的人,之后才一起伏身拜下,高呼“臣不敢,臣惶恐。”
齐田便知道党派已现了。
比她想的要快一些。可如今形势也是理所当然的。还好,她已经有些功劳值得一说,表现出来的胆量叫人不能无视。不然便是被人说成受人摆布的傀儡成为苏任与徐鳞的拖累,被拿来坐实他们挟君自重也无法辩驳。就是她说什么,也只会以为只受人摆布的结果。
有些事,她这个无根无底的太后说,便不会惹人异议。世人总以为,她一个女人不足为惧,也不会有异心,毕竟一身荣光全系在幼帝身上。可身为辅臣和苏任和手权兵权的徐鳞做,却会成为背上居心叵测的污名,受人猜测诟病。
即有太后极力主张,又拿了先皇帝的名头出来,大有你们不听指挥,便是与恶臣同党,要败坏我儿江山的势头来。到底苏任所主张的政令都得到了推行。
一个个巡监得了钦命,带着卫军前往各府地。从上到下的清查开始了。一开始还以为只是走个过场,可许多地方官员发现,人家巡监上路,干脆带着吏部册上等空缺的补官一道来,才知道这是来真的了。万一有罪,官一揪就有人补上。
不到五个月便有过十官员下马,自首请罪的上书也渐渐多了起来。小罪到不至于罚没官。大罪也看在自首,饶其一死。
清查一直持续到年末。该罚的罚,该赏的赏,个个补官上任,头一件事便是把该平的案平了。
朱青上书,请设‘诉部’。
说:凡有告诉,皆按律法判行。若有人不服判,以为不平,便可向上官告诉。再不服判,便向都城新设的‘诉部’去。有冤平冤,诬告便要伏罪。但有判罪,贴了告示使人打着锣走街窜巷地喊上三天,以使人名其因何获罪,伏于哪一条律法。便是庶人有识字的人,但有疑问以为,也可往府衙查看案宗明白其中曲折道理。
这一出,朝上便是好一场辩。
几差没有打起来。
齐田坐在上头,看着下面唾沫横飞各持一词,但有就事论事者,便赞,扯东扯西胡搅蛮缠的,便斥。最终到底是更占道理的朱青赢了一局。
下朝去时,关长德直叹气摇头。大呼有违祖制。几个老臣子跟随他,也是摇头不止。
朱青停步,回首道“世族已除,大人也不是生来就得高位的人,可还记得自己投诉无门时是何等处境?太后开明,岂不是一国之幸事?我们政见不同,有异见难免,可到底都该心怀天下人。先皇祖宗所传下来的规矩,是为了国家更为太平强盛,而不是为了使后世的子孙固步不前。”
关长德一时也无言以对。若要说真的遵祖制,非世族子弟,这个官位他也是坐不得的。
几个月下来。都城门口摆茶摊的都打趣“这去赴任的官员络绎不绝,押回都城的罪官源源不断,来告官的庶民来来往往。听唱伏案公示的进进出出。再一年我就赚足了钱起得新屋了。”
齐田一身便服站在城门,也不由得笑了笑。
转身便往关先生那里去。学馆已经重开了,许多学子来来往往,说笑辩论,十分热闹。看见她也不知道是甚么人,但个个有礼。
椿看着笑,说“见他们目光清澈,姿态昂扬,就觉得这世道是要好的。”
关先生迎着齐田来。拜谢,问“太后重开学馆,想要什么呢?”
齐田一时也想不出来,自己想要什么呢?
一开始也只是想要世人不要因为自己的过错而受苦。想要每个人都明白些是非道理。想要大家都不受冤屈。想要世道变得好些,没有公道所不及之处。
如果有这样的世道,幼时的自己和妈妈是不是人生的际遇又完全不同呢?
她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改变了什么,但如果继续这么做,也许未来会有些许的改变呢?
不过想到历史课,只信口说“想让关先生,教他们为一国之崛起而读书。”如果成为那样一个国家,大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崛起了吧。
关先生怔一怔,只躬身伏拜不语。
四月,关先生进宫觐见太后,说自己把学馆托付给了学生,要往北去了。北边比起南边更为粗蛮,他想要那里再建一所学馆。
他年纪已经有些大了,头发花白。背脊也挺得不是那么远。穿着洗得发白的布衣。身后的下仆背着小小的包裹大概就是行李。
齐田送他出城,城外面有周家的车子在等着,还有两个躯体强健的家将。
临行前,他去了关姜的墓。因为是未嫁女原是要葬在荒野的,田氏作主,把家里有一块庄子空了出来,修了墓冢。平常有下仆看护打理。关姜在,阿桃也在。
齐田站在两面碑前,心想,关姜也是不在这里的。这不过是在世的人,寄托思念之处。她一定也要跟徐铮一道,去更广阔的地方了。自己如今所做的,应该没有辜负她吧。阿桃呢,阿桃大概舍不得家人,若还没有投生去,想必还留在这里的。
关先生拜一拜,烧了香纸,起身的时候却十分困难了。
齐田扶他起来,关先生一恍神觉得眼前的人有些熟的姿态。但也只是那么一瞬间。大概自己老眼昏花了。
上车时,关先生向齐田行礼,表情郑重“世人要多谢太后娘娘。”
齐田不敢受,整袖还礼说“世人要感激世上有如关先生一样的圣人。”他愿意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传播给不同阶层的人,用自己的智慧与品德感染着身边的人,也才有何并吉,苏任,辛游,朱青这样的人。在将来,还会有更多这样的人。
赶来相送的学子们,有些不舍,在学馆里长大的孤儿们拉着他的袖子不肯放手。“先生一去,什么时候回转呢?”
关先生也有些泪目。只说“不日便返来了,你们要好好做人。”并不提读书与仕途。大约这些都是被他摆在‘做人’后面的。
虽然关先生是这么说,可谁都知道,他这样的身体恐怕是不能再回来了。
又有许多在朝的官员是学馆的学生来了。
送了一行又一行不肯散去。
齐田站在城门,远远看着他们,直到那些人身影消失在天边的地平线上,才回转。
到城门下,却正遇到个小娘子在问路“我听闻关先生的学馆重开了,请问是往哪边去?”
虽然没有买茶喝,茶摊的老板也耐心告诉她“这条道直走,过了十五个路口左边,周府边上便是了。”
小娘子问“周府是不是皇后的娘家?”
茶摊老板说“如今新帝即位,那是太后了。”
小娘子十分感伤。
齐田叫她来“你数着路口过去,容易走岔路。我们也往那边去,不如你跟着我们走吧。”
小娘子也不防人,点头“好呀。”连声谢她。
椿问她“你认得太后?”
小娘子说“太后还说要请我吃米浆的。”叹说,好人却命短。齐田想起来,她是高阿谢的女儿。
齐田问她“你去关先生的学馆做甚?”
小娘子说“入馆读书呀。日后我要做女先生的。将来学得好说不定自己还要开馆呢。”
齐田问“你阿爹愿意让她来吗?”
小娘子哈哈笑“他拿了屠刀追我三条街呢。但也没法子,他追不上我。”
椿被逗得笑。
齐田叫她上车“来,带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