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风起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一秒记住【看书文学 www.kan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八月十五,中秋节,月光皎洁。
这天晚上,杨渥在宫中开设宴席,在金陵的四品以上官员基本都来参加。
杨渥亲自设宴,能参加的人自然深感荣幸。
不过能够进入内堂正殿,与杨渥同殿欢饮的,自然只有吴国最高层的一些官员,比如内阁的三位大学士,六部的尚书、侍郎,枢密院的副枢密使,大理寺的寺卿等等,都是一些最为显贵之人。
当然,像太子杨炅,海陵王杨隆演等宗室,徐善、钟延归等外戚,以及其他一些勋旧,同样有资格进入正殿中。
宴席之上,觥筹交错,歌舞升平,谈笑风生,气氛好不热烈。
“大王,今年我朝各地风调雨顺,又是一年好收成,此乃天兴我朝之兆,臣在此向大王恭贺丰收。”此时,作为户部尚书的骆知祥正满脸笑容的举杯向杨渥敬酒。
“这几年各地丰收,这也离不开诸位之功,非孤一人之喜。”杨渥面带笑容应了一句,举杯轻轻抿了一口酒。
但他的神情却是明显有些心不在焉,对于众臣的敬酒只是勉强应付着,心中却在想着其他的事情。
“现在都八月中旬了,按理说晋王李存勖应该已经对张文礼动手了才是,不知为何到现在都没有消息送到金陵来,难道说李存勖不打算对张文礼动手了?嗯,这一点应该不可能。”杨渥心中沉吟。
他等待北伐中原的时间已经太久了,多少吴国老将在这期间因病亡故,未能看到北伐这一天的到来。
比如此时,汇聚在殿中的众臣已经少了许多当年的老面孔,不少新人进入内阁,补充那些老臣逝去后的缺漏。
现在的内阁首辅大学士依旧是陈彦谦。
原本按照吴国的制度,首辅大学士的任期只能是十年,不过一来当初陈彦谦仅仅是以东阁大学士的身份代理首辅大学士,等到高勖去世后才正式成为首辅大学士的;二来考虑到如今北伐在即,为了尽可能保证朝堂的安稳,所以杨渥下特旨允许陈彦谦继续任职。
除了首辅大学士外,另外两个大学士分别是武英殿大学士朱瑾以及文华殿大学士杨廷式,分别负责枢密院和督察院;原本的武英殿大学士李承嗣和文华殿大学士周隐都在前两年先后病逝。
此外,六部尚书中也多出不少新面孔,原本的礼部尚书殷文圭、刑部尚书卢枢都已经过世,如今分别由皮光业和江梦孙担任。
而以前的兵部尚书刘威以及吏部尚书陶雅更是在早几年前就去世了,分别由严可求和李遇二人担任。
只有户部尚书骆知祥以及工部尚书杨信二人还留存。
此外,原来的福建巡抚徐温如今也进入内阁,担任大理寺的寺卿,再加上最近几年被一路提拔上来的金陵府尹冯道,以及枢密院的两个副使郭崇韬和王绾,这就是如今吴国最核心的一群人。
当然,除了这些人外,还有一些人被杨渥看好,不过暂时没有进入中枢,比如担任福建巡抚的汪台符;担任江都府尹的蒋延徽,在东宫任职的徐知诰、常梦锡、张延翰等人,都是一时之选,将来肯定会得到重用。
此时的正殿之中,有不少人虽然察觉到杨渥的神情有些不对,不过他们并不知道缘由,毕竟在场众人中知道北伐即将开始的消息的仅仅是少数几人而已。
就在这时,长剑都指挥使范遇忽然从殿外急匆匆的走了进来,随即目光看向杨渥,并微微点头示意。
“终于来了!”杨渥精神一震,顿时明白了。
他不动声色的看了众臣一眼,随即起身道:“诸位且慢慢饮酒,孤且出去一会。”说完,杨渥带着范遇离开了正殿。
“可是晋军攻打镇州的消息到了?”一出大殿,杨渥便急忙问道。
“正是如此,八天前晋军从黄河沿线分兵前往邢州,以符习为成德留后,以阎宝为大将,领兵负责攻打镇州。晋人将消息封锁得很严,咱们的人废了很多时间才将消息送来。”范遇急忙答道。
“原来如此。”杨渥点了点头。
如今晋军和梁军夹河对峙,双方都有不少人在黄河沿岸巡视,要想将消息传递回来原本就不是容易的事情,耽误几天时间也很正常。
“孤等了这么久,这一天终于是来了。”杨渥长长吸了口气,随即问道:“在宿州的李承鼎知道消息了吗?”
“大王放心,臣之前就交代过,得到消息后就会在第一时间传给李承鼎将军,所以他得到消息的时间只怕比大王还早。”
“嗯,那么现在就看李承鼎将军的了。”杨渥神情凝重道。
“大王放心,李承鼎将军子承父业,肯定能圆满完成这个任务的。”
“希望如你所言吧。”杨渥点头道。
虽然以吴国的实力,杨渥有信心击败梁国,不过若是能用突袭的办法,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代价将梁国击败,这对杨渥来说自然是更好的选择。
当然,即便李承鼎未能圆满完成任务,杨渥也并不在意,毕竟吴国的各方面的实力都要超过梁国,即便是正面作战,杨渥也有信心击败梁国,唯一的问题就是需要的时间的更长和付出的代价更大而已。
“对了,朱友能那边不会出什么问题吧?”杨渥忽然又问道。
“大王还请放心,就算朱友能现在突然反悔不想造反了,但他如今已经有把柄落在咱们手中,他是想反也得反,不想反也得反。”范遇笑着说道。
别的不说,光是朱友能发给吴国的那些私信就是对付朱友能的利器,若是朱友能不肯造反,吴国只需要将这些东西交给朱友贞,想必朱友贞一定会设法对付朱友能的,到时候朱友能除了造反也没有别的路可走。
相信只要他不傻,就不会在这个时候突然变卦。
范遇更是笑着说道:“当初三月份的时候朱友能就想起兵造反了,那时候还是大王派人去劝阻的,如今只怕他都已经等不及了。”
“这就好,既然北方的局势都交给李承鼎了,那么孤就等着他的好消息吧。”
确定了消息之后,杨渥重新回到宴席,继续与众臣宴饮,不过他的神情反而平静了许多,完全没有之前神思不宁的样子。
热烈的宴席又开了半个时辰这才结束,等到喝得醉醺醺的众臣准备离场的时候,却有程勋带着几个侍卫暗中将部分重臣拦了下来。
“大王让大人留下来,等会有重要事情商议。”许多人得到的都是这样一句话,等到他们想追问原因的时候,程勋等人都已经离去了。
只有少数几人心中一动,顿时就明白过来,“看来应该是北伐的事情。”
等到留下来的众臣在侍卫的带领下重新来到武英殿时,杨渥早就等在那里了。
一番见礼后,杨渥神情有些兴奋的道:“诸位,今晚宴席,大家都喝得比较尽兴,按理说现在应该让你们回去休息才是,不过现在却发生了一件大事,所以孤将诸位留下来商议此事。”
他神情严肃看向众人,见众人中有少数几人脸上已经露出了然之色,当即宣布道:“想必你们中的一部分人已经明白了,不错,北伐之战即将开始!孤已经下令让宿州的李承鼎将军展开行动了!”
“什么?北伐已经开始了?”
“怎么可能是现在?我等怎么之前没有得到任何消息?”
“我没有听错吧?难道我喝醉了?”
杨渥的话音刚落,不少人顿时就惊呼起来。
他们的确没有想到,等待了这么多年的北伐之战居然就这样无声无息的突然爆发了,而在这之前朝堂上下竟然一点迹象都没有。
不过这也难怪,当初杨渥为了保密,在今天之前关于北伐的消息都只在极少数人中流传,就算是六部的尚书里面,也只有兵部尚书严可求才知道消息,其他几位尚书都是一脸错愕。
至于各部的侍郎们和其他的一些文官那就更加感到震惊了,唯有内阁的少数几人,还有枢密院的几位重臣、军中的几位都督才是知情之人,他们的神色极为镇定,一个个都面带兴奋的看向杨渥。
不等众人从刚才的震惊中反应过来,杨渥接着又宣布道:“孤决定,三天之后大军从金陵启程,向徐州进发,到时候孤会亲自领兵出征。”
“太子何在?”杨渥大声道。
“儿臣在。”
“孤离开金陵之后,以你监察国政,留守的各项事宜都由你负责,务必保证后方稳定,粮草供应不绝。此事事关重大,太子务必好生行事,不可有丝毫懈怠!”
“儿臣明白,儿臣定不负父王所托!”杨炅满脸兴奋的答道。
“陈彦谦、杨廷式、朱瑾,你们三位身为内阁大学士,务必要善加辅佐太子,不得有任何纰漏。”
“臣等遵旨!”
“此次北伐,不但要决定我朝国运,更是要决定我中华之国运,各部官员务必戮力同心,共赴此战!”
众人这时总算反应过来,一个个站出来齐声高喝道:“臣等遵旨!”
八月十五,中秋节,月光皎洁。
这天晚上,杨渥在宫中开设宴席,在金陵的四品以上官员基本都来参加。
杨渥亲自设宴,能参加的人自然深感荣幸。
不过能够进入内堂正殿,与杨渥同殿欢饮的,自然只有吴国最高层的一些官员,比如内阁的三位大学士,六部的尚书、侍郎,枢密院的副枢密使,大理寺的寺卿等等,都是一些最为显贵之人。
当然,像太子杨炅,海陵王杨隆演等宗室,徐善、钟延归等外戚,以及其他一些勋旧,同样有资格进入正殿中。
宴席之上,觥筹交错,歌舞升平,谈笑风生,气氛好不热烈。
“大王,今年我朝各地风调雨顺,又是一年好收成,此乃天兴我朝之兆,臣在此向大王恭贺丰收。”此时,作为户部尚书的骆知祥正满脸笑容的举杯向杨渥敬酒。
“这几年各地丰收,这也离不开诸位之功,非孤一人之喜。”杨渥面带笑容应了一句,举杯轻轻抿了一口酒。
但他的神情却是明显有些心不在焉,对于众臣的敬酒只是勉强应付着,心中却在想着其他的事情。
“现在都八月中旬了,按理说晋王李存勖应该已经对张文礼动手了才是,不知为何到现在都没有消息送到金陵来,难道说李存勖不打算对张文礼动手了?嗯,这一点应该不可能。”杨渥心中沉吟。
他等待北伐中原的时间已经太久了,多少吴国老将在这期间因病亡故,未能看到北伐这一天的到来。
比如此时,汇聚在殿中的众臣已经少了许多当年的老面孔,不少新人进入内阁,补充那些老臣逝去后的缺漏。
现在的内阁首辅大学士依旧是陈彦谦。
原本按照吴国的制度,首辅大学士的任期只能是十年,不过一来当初陈彦谦仅仅是以东阁大学士的身份代理首辅大学士,等到高勖去世后才正式成为首辅大学士的;二来考虑到如今北伐在即,为了尽可能保证朝堂的安稳,所以杨渥下特旨允许陈彦谦继续任职。
除了首辅大学士外,另外两个大学士分别是武英殿大学士朱瑾以及文华殿大学士杨廷式,分别负责枢密院和督察院;原本的武英殿大学士李承嗣和文华殿大学士周隐都在前两年先后病逝。
此外,六部尚书中也多出不少新面孔,原本的礼部尚书殷文圭、刑部尚书卢枢都已经过世,如今分别由皮光业和江梦孙担任。
而以前的兵部尚书刘威以及吏部尚书陶雅更是在早几年前就去世了,分别由严可求和李遇二人担任。
只有户部尚书骆知祥以及工部尚书杨信二人还留存。
此外,原来的福建巡抚徐温如今也进入内阁,担任大理寺的寺卿,再加上最近几年被一路提拔上来的金陵府尹冯道,以及枢密院的两个副使郭崇韬和王绾,这就是如今吴国最核心的一群人。
当然,除了这些人外,还有一些人被杨渥看好,不过暂时没有进入中枢,比如担任福建巡抚的汪台符;担任江都府尹的蒋延徽,在东宫任职的徐知诰、常梦锡、张延翰等人,都是一时之选,将来肯定会得到重用。
此时的正殿之中,有不少人虽然察觉到杨渥的神情有些不对,不过他们并不知道缘由,毕竟在场众人中知道北伐即将开始的消息的仅仅是少数几人而已。
就在这时,长剑都指挥使范遇忽然从殿外急匆匆的走了进来,随即目光看向杨渥,并微微点头示意。
“终于来了!”杨渥精神一震,顿时明白了。
他不动声色的看了众臣一眼,随即起身道:“诸位且慢慢饮酒,孤且出去一会。”说完,杨渥带着范遇离开了正殿。
“可是晋军攻打镇州的消息到了?”一出大殿,杨渥便急忙问道。
“正是如此,八天前晋军从黄河沿线分兵前往邢州,以符习为成德留后,以阎宝为大将,领兵负责攻打镇州。晋人将消息封锁得很严,咱们的人废了很多时间才将消息送来。”范遇急忙答道。
“原来如此。”杨渥点了点头。
如今晋军和梁军夹河对峙,双方都有不少人在黄河沿岸巡视,要想将消息传递回来原本就不是容易的事情,耽误几天时间也很正常。
“孤等了这么久,这一天终于是来了。”杨渥长长吸了口气,随即问道:“在宿州的李承鼎知道消息了吗?”
“大王放心,臣之前就交代过,得到消息后就会在第一时间传给李承鼎将军,所以他得到消息的时间只怕比大王还早。”
“嗯,那么现在就看李承鼎将军的了。”杨渥神情凝重道。
“大王放心,李承鼎将军子承父业,肯定能圆满完成这个任务的。”
“希望如你所言吧。”杨渥点头道。
虽然以吴国的实力,杨渥有信心击败梁国,不过若是能用突袭的办法,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代价将梁国击败,这对杨渥来说自然是更好的选择。
当然,即便李承鼎未能圆满完成任务,杨渥也并不在意,毕竟吴国的各方面的实力都要超过梁国,即便是正面作战,杨渥也有信心击败梁国,唯一的问题就是需要的时间的更长和付出的代价更大而已。
“对了,朱友能那边不会出什么问题吧?”杨渥忽然又问道。
“大王还请放心,就算朱友能现在突然反悔不想造反了,但他如今已经有把柄落在咱们手中,他是想反也得反,不想反也得反。”范遇笑着说道。
别的不说,光是朱友能发给吴国的那些私信就是对付朱友能的利器,若是朱友能不肯造反,吴国只需要将这些东西交给朱友贞,想必朱友贞一定会设法对付朱友能的,到时候朱友能除了造反也没有别的路可走。
相信只要他不傻,就不会在这个时候突然变卦。
范遇更是笑着说道:“当初三月份的时候朱友能就想起兵造反了,那时候还是大王派人去劝阻的,如今只怕他都已经等不及了。”
“这就好,既然北方的局势都交给李承鼎了,那么孤就等着他的好消息吧。”
确定了消息之后,杨渥重新回到宴席,继续与众臣宴饮,不过他的神情反而平静了许多,完全没有之前神思不宁的样子。
热烈的宴席又开了半个时辰这才结束,等到喝得醉醺醺的众臣准备离场的时候,却有程勋带着几个侍卫暗中将部分重臣拦了下来。
“大王让大人留下来,等会有重要事情商议。”许多人得到的都是这样一句话,等到他们想追问原因的时候,程勋等人都已经离去了。
只有少数几人心中一动,顿时就明白过来,“看来应该是北伐的事情。”
等到留下来的众臣在侍卫的带领下重新来到武英殿时,杨渥早就等在那里了。
一番见礼后,杨渥神情有些兴奋的道:“诸位,今晚宴席,大家都喝得比较尽兴,按理说现在应该让你们回去休息才是,不过现在却发生了一件大事,所以孤将诸位留下来商议此事。”
他神情严肃看向众人,见众人中有少数几人脸上已经露出了然之色,当即宣布道:“想必你们中的一部分人已经明白了,不错,北伐之战即将开始!孤已经下令让宿州的李承鼎将军展开行动了!”
“什么?北伐已经开始了?”
“怎么可能是现在?我等怎么之前没有得到任何消息?”
“我没有听错吧?难道我喝醉了?”
杨渥的话音刚落,不少人顿时就惊呼起来。
他们的确没有想到,等待了这么多年的北伐之战居然就这样无声无息的突然爆发了,而在这之前朝堂上下竟然一点迹象都没有。
不过这也难怪,当初杨渥为了保密,在今天之前关于北伐的消息都只在极少数人中流传,就算是六部的尚书里面,也只有兵部尚书严可求才知道消息,其他几位尚书都是一脸错愕。
至于各部的侍郎们和其他的一些文官那就更加感到震惊了,唯有内阁的少数几人,还有枢密院的几位重臣、军中的几位都督才是知情之人,他们的神色极为镇定,一个个都面带兴奋的看向杨渥。
不等众人从刚才的震惊中反应过来,杨渥接着又宣布道:“孤决定,三天之后大军从金陵启程,向徐州进发,到时候孤会亲自领兵出征。”
“太子何在?”杨渥大声道。
“儿臣在。”
“孤离开金陵之后,以你监察国政,留守的各项事宜都由你负责,务必保证后方稳定,粮草供应不绝。此事事关重大,太子务必好生行事,不可有丝毫懈怠!”
“儿臣明白,儿臣定不负父王所托!”杨炅满脸兴奋的答道。
“陈彦谦、杨廷式、朱瑾,你们三位身为内阁大学士,务必要善加辅佐太子,不得有任何纰漏。”
“臣等遵旨!”
“此次北伐,不但要决定我朝国运,更是要决定我中华之国运,各部官员务必戮力同心,共赴此战!”
众人这时总算反应过来,一个个站出来齐声高喝道:“臣等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