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九十四 蒸蒸日上的缅甸镇(下)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一秒记住【看书文学 www.kan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袁黄对大明朝如今的制度的弊端看得非常透彻,所以,他不止一次的建议萧如薰创办军校,但是萧如薰看了看自己手底下的人口数量和军队数量,笑了一下,就那么看着袁黄,袁黄看了看缅甸的人口数量统计策,也忍不住笑了一下。
一百万人,地广人稀的情况下,开发都费劲,还搞什么军校?缓缓吧!
但是不是说不好,相反,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举措,已经列入了萧如薰的计划之中,但是目前的缅甸最重要的主流依然是建设,而不是大跃进。
三万军队和现有的军官已经差不多足够现在的所用,等真正需要更多军队的时候,再说这些。
至于军队的训练和战斗力的提高维持也是很重要的,再精锐的部队如果不战斗也是难以维持战斗力的,不过萧如薰有办法。
他花了不少时间扩建水师,然后以大明水师的名义承接东南亚很多小国商人的任务请求,出动水师讨伐海盗,或者给那些商船护航,从万历二十四年年初开始,一直到现在,护航任务已经执行了快两年。
两年内,明军在东南亚的海面上和海盗交锋不下一百次,累计出动兵员人次超过三万次,基本上每一个士兵都参与过一次与海盗的海上战斗,在南海海域打下了赫赫声威。
三次大的海上剿匪战役打完之后,南海海域三支比较凶悍有名的海盗船队就被明军水师团灭了,团灭在明军铺天盖地的炮火之下,整个海域为之一清,海商为之欢欣鼓舞。
到现在,海盗还是有,但是已经没有成建制的大规模海盗集团了,基本上海盗见到了船上悬挂着“明”或者“萧”字样的大旗的船只就会退避三舍,不敢接近。
大明的声威继续在南洋维持着,影响力与日俱增。
不过陆战方面萧如薰就没有什么好的练兵对象了,只能用训练来填补实战的缺乏,主要是之前的一战打的太过于凶猛,以至于明军在这片土地上找不到敢于抵抗的对手,全部都投降了,根本就不敢反抗,没有反抗自然也没有战争,萧如薰只能把部队拉出去轮流海战以保持战斗力和战斗直觉。
袁黄一手抓起了整个缅甸全部的政务,在萧如薰设立的镇南侯府政务所里面担任所长的职务,将政务所下辖的八座城市的政务囊括其中,总揽全局。
为了更好的发展缅甸,萧如薰两年前设立了政务所,把目前有汉民定居的八座城市囊括其中,让袁黄负责统一管理,因为没有朝廷的任命,也没有正式的州县划分,更重要的是没有设立州县的必要,汉民定居处只在八座城市周边的地区,其余广大地区还是无人区,根本建立不了政权。
所以干脆就把八座城市作为基础行政单位,每座城市设市长一名,副市长两名,一应配置如同大明的县府,但是叫法不同,算是规避雷区,不至于落人口实,袁黄总管这八名市长,一应行政命令都由袁黄下令,八名市长负责实施,而且袁黄还被分配了直接指挥警察部队的职权,算是把五千警察和陈燮的指挥权交到了袁黄的手上。
我掌兵权?
这是袁黄最开始的想法。
然后他就推辞了——我不掌兵权,我是文官。
萧如薰就解释了——您老人家是我最信任的人,把警察部队交给你来管理指挥,我也非常的放心,而且最关键的是,警察部队不同属于军队,相当于衙役,只是更加规范化和统一化,战斗力方面也和正规军队相差不远,如果在紧急状况之下,用作军队也是不错的。
关键的是警察负责维护城市治安,在目前这个城市发展的雏形期,正是需要警察来维护治安的时候,警察不负责战斗,严格来说不属于军队,所以也不算是掌握兵权,您老人家不用避嫌,掌握就好。
袁黄感激不已,接下了警察的指挥权。
八名市长和十六名副市长都是来自各个小国的归化官员,有实际经验,通过了萧如薰的考核,从而出任职位,他们对于这个名为市长实为县长的职位相当的重视,认为这是回归大明的第一步。
很多从东南亚小国来到缅甸镇的官员都是这样看待的,他们都没有功名,如果不在缅甸镇的话,在大明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无法成为正式官员,现在虽然他们表面的身份是镇南侯府下辖的吏员,但是实际权力和正式的官员无二,就是官员。
如果抱紧镇南侯府的大腿,以后一定也会有好的发展——这是他们的共同心愿。
而作为一百多万子民和三万五千军队的主宰,萧如薰每日的任务也是比较繁忙的,除了一些必要的和袁黄商量办理的发展大计之外,他主要就是带着卫队到处转悠,到八个城市周边和里面转悠,监督军队的训练,观察警察部队的执法,考察市长和副市长的施政,深入了解底层百姓的生活现状。
得知了百姓们在缅甸镇生活的非常满意,过上了梦寐以求的不会饿肚子的生活,萧如薰还是很高兴的。
百姓所求真的很少,最基本的,只要有土地吃得饱,他们就会老老实实的生产工作,十分的勤劳肯干,在缅甸土著的掌握之下产不出多少粮食的土地,在他们的手底下,就能数倍甚至十数倍的产出粮食,多到让他们都不敢相信的地步,玉米和水稻积压在每一个农户的家里面,都快要堆不下了。
为此,萧如薰还建议这些农户在平时养殖一些鸡鸭鹅猪之类的家禽,并且从大明内地引进了一批家禽发放给农户们养殖,让他们用多余出来的粮食养殖这些家禽,以丰富他们的餐桌,丰富缅甸的物产。
在萧如薰的全力呵护之下,缅甸的农业迅猛的发展起来,在只有几十万劳动人口的状况之下,这份粮食产量几乎达到了大明某些人口较少的省份的级别,完全可以满足所有人口的需求,多出来的一部分还能拿来养殖牲畜,这是在家乡做梦都梦不到的梦幻场景。
在这里生活着的人们丝毫不会怀疑缅甸镇会在这位侯爷的带领下走向更加富强的道路。
袁黄对大明朝如今的制度的弊端看得非常透彻,所以,他不止一次的建议萧如薰创办军校,但是萧如薰看了看自己手底下的人口数量和军队数量,笑了一下,就那么看着袁黄,袁黄看了看缅甸的人口数量统计策,也忍不住笑了一下。
一百万人,地广人稀的情况下,开发都费劲,还搞什么军校?缓缓吧!
但是不是说不好,相反,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举措,已经列入了萧如薰的计划之中,但是目前的缅甸最重要的主流依然是建设,而不是大跃进。
三万军队和现有的军官已经差不多足够现在的所用,等真正需要更多军队的时候,再说这些。
至于军队的训练和战斗力的提高维持也是很重要的,再精锐的部队如果不战斗也是难以维持战斗力的,不过萧如薰有办法。
他花了不少时间扩建水师,然后以大明水师的名义承接东南亚很多小国商人的任务请求,出动水师讨伐海盗,或者给那些商船护航,从万历二十四年年初开始,一直到现在,护航任务已经执行了快两年。
两年内,明军在东南亚的海面上和海盗交锋不下一百次,累计出动兵员人次超过三万次,基本上每一个士兵都参与过一次与海盗的海上战斗,在南海海域打下了赫赫声威。
三次大的海上剿匪战役打完之后,南海海域三支比较凶悍有名的海盗船队就被明军水师团灭了,团灭在明军铺天盖地的炮火之下,整个海域为之一清,海商为之欢欣鼓舞。
到现在,海盗还是有,但是已经没有成建制的大规模海盗集团了,基本上海盗见到了船上悬挂着“明”或者“萧”字样的大旗的船只就会退避三舍,不敢接近。
大明的声威继续在南洋维持着,影响力与日俱增。
不过陆战方面萧如薰就没有什么好的练兵对象了,只能用训练来填补实战的缺乏,主要是之前的一战打的太过于凶猛,以至于明军在这片土地上找不到敢于抵抗的对手,全部都投降了,根本就不敢反抗,没有反抗自然也没有战争,萧如薰只能把部队拉出去轮流海战以保持战斗力和战斗直觉。
袁黄一手抓起了整个缅甸全部的政务,在萧如薰设立的镇南侯府政务所里面担任所长的职务,将政务所下辖的八座城市的政务囊括其中,总揽全局。
为了更好的发展缅甸,萧如薰两年前设立了政务所,把目前有汉民定居的八座城市囊括其中,让袁黄负责统一管理,因为没有朝廷的任命,也没有正式的州县划分,更重要的是没有设立州县的必要,汉民定居处只在八座城市周边的地区,其余广大地区还是无人区,根本建立不了政权。
所以干脆就把八座城市作为基础行政单位,每座城市设市长一名,副市长两名,一应配置如同大明的县府,但是叫法不同,算是规避雷区,不至于落人口实,袁黄总管这八名市长,一应行政命令都由袁黄下令,八名市长负责实施,而且袁黄还被分配了直接指挥警察部队的职权,算是把五千警察和陈燮的指挥权交到了袁黄的手上。
我掌兵权?
这是袁黄最开始的想法。
然后他就推辞了——我不掌兵权,我是文官。
萧如薰就解释了——您老人家是我最信任的人,把警察部队交给你来管理指挥,我也非常的放心,而且最关键的是,警察部队不同属于军队,相当于衙役,只是更加规范化和统一化,战斗力方面也和正规军队相差不远,如果在紧急状况之下,用作军队也是不错的。
关键的是警察负责维护城市治安,在目前这个城市发展的雏形期,正是需要警察来维护治安的时候,警察不负责战斗,严格来说不属于军队,所以也不算是掌握兵权,您老人家不用避嫌,掌握就好。
袁黄感激不已,接下了警察的指挥权。
八名市长和十六名副市长都是来自各个小国的归化官员,有实际经验,通过了萧如薰的考核,从而出任职位,他们对于这个名为市长实为县长的职位相当的重视,认为这是回归大明的第一步。
很多从东南亚小国来到缅甸镇的官员都是这样看待的,他们都没有功名,如果不在缅甸镇的话,在大明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无法成为正式官员,现在虽然他们表面的身份是镇南侯府下辖的吏员,但是实际权力和正式的官员无二,就是官员。
如果抱紧镇南侯府的大腿,以后一定也会有好的发展——这是他们的共同心愿。
而作为一百多万子民和三万五千军队的主宰,萧如薰每日的任务也是比较繁忙的,除了一些必要的和袁黄商量办理的发展大计之外,他主要就是带着卫队到处转悠,到八个城市周边和里面转悠,监督军队的训练,观察警察部队的执法,考察市长和副市长的施政,深入了解底层百姓的生活现状。
得知了百姓们在缅甸镇生活的非常满意,过上了梦寐以求的不会饿肚子的生活,萧如薰还是很高兴的。
百姓所求真的很少,最基本的,只要有土地吃得饱,他们就会老老实实的生产工作,十分的勤劳肯干,在缅甸土著的掌握之下产不出多少粮食的土地,在他们的手底下,就能数倍甚至十数倍的产出粮食,多到让他们都不敢相信的地步,玉米和水稻积压在每一个农户的家里面,都快要堆不下了。
为此,萧如薰还建议这些农户在平时养殖一些鸡鸭鹅猪之类的家禽,并且从大明内地引进了一批家禽发放给农户们养殖,让他们用多余出来的粮食养殖这些家禽,以丰富他们的餐桌,丰富缅甸的物产。
在萧如薰的全力呵护之下,缅甸的农业迅猛的发展起来,在只有几十万劳动人口的状况之下,这份粮食产量几乎达到了大明某些人口较少的省份的级别,完全可以满足所有人口的需求,多出来的一部分还能拿来养殖牲畜,这是在家乡做梦都梦不到的梦幻场景。
在这里生活着的人们丝毫不会怀疑缅甸镇会在这位侯爷的带领下走向更加富强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