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豹韬——用排兵布阵之谋 (1)
推荐阅读:
一秒记住【看书文学 www.kan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本卷分为《林战》《突战》《敌强》《敌武》《山兵》《泽兵》《少众》《分险》等八篇,主要强调各种特殊的地形作战中的战术及其他应注意的问题。不但要占据有利的地形,而且要善于利用各种地形,只有这样,才能在战场上争取主动,从而取得作战的胜利。
林战第一:森林作战,以守则固, 以战则胜
林间木疏,以骑为辅,战车居前,见便则战,不见便则止。林多险阻,必置冲阵,以备前后。三军疾战,敌人虽众,其将可走。更战更息,各按其部,是为林战之纪。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遇大林,与敌分林①相拒。吾欲以守则固,以战则胜。为之奈何?”
太公曰:“使吾三军分为冲阵②,便兵所处③,弓弩为表,戟楯为里。斩除草木,极广吾道,以便战所。高置旌旗,谨敕④三军,无使敌人知吾之情,是谓林战。
“林战之法,率吾矛戟,相与为伍。林间木疏,以骑为辅,战车居前,见便则战,不见便则止。林多险阻,必置冲阵,以备前后。三军疾战,敌人虽众,其将可走。更战更息⑤,各按其部,是为林战之纪⑥。”
①分林:敌我双方各占据一部分森林地带。
②冲阵:即四武冲阵。
③便兵所处:指便于部队进行战斗行动的处所。
④谨敕:严格地约束。
⑤更战更息:轮番战斗,轮番休息。
⑥纪:原则,准则。
武王问太公说:“率军深入敌国境内,遇到茂密的丛林,与敌军各占一方林地对峙。我想要防御就能稳固,进攻就能取胜,应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将我军部署为冲阵,安排在便于作战的地方,在外层布设弓弩,在里层布设戟楯,砍伐草木,开拓道路,以便于我军行动。我军要高挂旌旗,严格约束全军,不能使敌军了解我军情况,这就是所说的林地作战。
“林地作战的方法是:将我军使用矛、戟等不同兵器的士兵,混合编队。如果林中树木较少,就派骑兵辅助作战,把战车配置在前面,发现有利的机会就战斗,否则就停止。如果森林中险阻地段和突发状况比较多,就必须部署冲阵队形,以防备敌人偷袭我军前后。如果敌军来犯,必使全军迅速勇猛地进行战斗,这样,敌人即使人数众多,也会被我军击退。我军在战斗过程中要轮番作战,轮番休息,各部均按编组行动,这就是林地作战的一般原则。”
本篇详细讲述林野作战的战术方法。林野作战要追求“守则固”“战则胜”,在兵力分部上,部队编为“四武冲阵”。将弓箭部署在外,戟楯在里层。外围斩除草木,开辟道路以利于战斗。在行军过程中,严格约束三军不得透露我军军事部署,违者斩立决。在部队部署上,矛戟部队作为战斗主力,划分为若干小队,相互支援。
若林木稀疏,则骑兵平铺两翼,辅助战车,若发现敌方,第一时间抢先机战斗。如遇被对方先发现、中埋伏等不利时机,便立刻撤退。若遇到林内险道时,将主力部队变为“四武冲阵”,防止敌人前后夹击。如敌人从一方来攻,与敌接战速战速决,随后换另一部队前来支援,四路分队轮流与敌交战,轮流休息,方可取胜。
明末清初,北方蒙古族以漠西厄鲁特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漠南蒙古三大部落为首。厄鲁特部落的准噶尔部势力最强,为其他三部之首。到噶尔丹为首领时,准噶尔的势力范围已经悄然扩大,噶尔丹强盛的兵力使其分裂割据的欲望日益膨胀。在沙俄的蛊惑下,噶尔丹发动了一系列分裂祖国的大规模兵变。康熙二十七年(1688),噶尔丹以日行千里的三万铁骑从伊犁向东行,绕过杭爱山,剑指喀尔喀。喀尔喀守军看到敌军兵临城下,十万火急地向清廷求助。康熙二十九年(1690)六月,康熙在警告无效后,御驾亲征喀尔喀,在乌兰布通击退噶尔丹。噶尔丹奸诈无比,使金蝉脱壳计逃脱,但他分裂的野心并未覆灭,不久后再次召集亡命徒卷土重来。康熙三十四年九月,噶尔丹再率三万铁骑作乱,扬言借得俄罗斯鸟枪兵六万,边境情况危急。
在如此危急的形势下,康熙决定身先士卒再次亲征。次年二月,康熙集结九支军队,以东路为先锋,西路为主将,以两翼之势策应中路大举前进。东路九千人,由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率领跨兴安岭西进,以克鲁伦河为界实行牵制性侧击。由抚远大将军费扬古为统帅,率领四万六千人由西路进发,过归化、宁夏,越沙漠,并由此北上,彻底切断噶尔丹西逃的路线。康熙御驾亲征中路,与其他两路夹攻,使其腹背受敌。噶尔丹连夜率部西窜。五月十三日,清西路军进抵土剌河上游的昭莫多(今蒙古乌兰巴托东南),在噶尔丹败军十五公里外扎营,欲守株待兔。
费扬古将部队分散,以使敌方轻敌。他将一部依山列阵于汗东,一部死守土剌河布防,主力骑兵隐蔽于树林中且全部下马,待听到号角响起再上马冲敌。孙思克作为振武将军率步兵居中,扼守山顶以获取有利信息。而后,清军略施小计,用四百骑兵前来诱敌,噶尔丹一路兵败如山倒,看敌方区区百名骑兵也敢横刀立马于此,暴怒之下失去冷静,率部大举压进,至昭莫多入伏。噶尔丹意图强攻,企图占领清军控制的山顶。孙思克将军率兵据险死守,双方酣战一天,未分胜负。此刻,费扬古率领的沿河伏骑分兵一部已经迂回到敌军后方,另一部已经冲进敌军阵营,强袭其家眷、辎重。据守山头的孙思克看到敌军后方的绿营军,群情激奋下也大呼出击。三面夹击之下,噶尔丹军大乱,只得夺命北逃。清军连夜追击三十余里,大败敌军,击毙噶尔丹之妻,噶尔丹最后仅率数十人向西逃窜。
清军利用昭莫多的特殊地理环境,以逸待劳,巧设伏兵,痛击敌人,最终赢得大胜。
突战第二:如何应对敌人突袭
敌人以我为守城,必薄我城下。发吾伏兵,以冲其内,或击其外。三军疾战,或击其前,或击其后。勇者不得斗,轻者不及走,名曰突战。敌人虽众,其将必走。
武王问太公曰:“敌人深入长驱,侵掠我地,驱我牛马;其三军大至,薄我城下。吾士卒大恐;人民系累①,为敌所虏。吾欲以守则固,以战则胜。为之奈何?”
太公曰:“如此者,谓之突兵②。其牛马必不得食,士卒绝粮,暴击而前。令我远邑别军③,选其锐士,疾击其后。审其期日,必会于晦④。三军疾战,敌人虽众,其将可虏。”
武王曰:“敌人分为三四,或战而侵掠我地,或止而收我牛马。其大军未尽至,而使寇薄我城下,致吾三军恐惧。为之奈何?”
太公曰:“谨候敌人,未尽至,则设备而待之。去城四里而为垒,金鼓旌旗,皆列而张。别队为伏兵。令我垒上多积强弩,百步一突门⑤,门有行马。车骑居外,勇力锐士隐伏而处。敌人若至,使我轻卒合战而佯走;令我城上立旌旗,击鼙鼓,完为守备。敌人以我为守城,必薄我城下。发吾伏兵,以冲其内,或击其外。三军疾战,或击其前,或击其后。勇者不得斗,轻者不及走,名曰突战⑥。敌人虽众,其将必走。”
武王曰:“善哉。”
①系累:拘禁、絷缚。
②突兵:担任突击作战任务的部队。
③远邑别军:驻扎在远处的另一支部队。
④晦:阴历每月的三十日为晦日。此处意为无月光的黑夜。
⑤突门:在城墙或垒壁上预先开设的便于部队出击的暗门。一般由城墙内向外挖,外面留四五寸不挖透。部队出来时,临时将其推倒,突然出击。
⑥突战:突然出击。
武王问太公说:“敌人长驱直入,侵犯我国,掠夺我国牛马,敌军蜂拥而至,兵临城下。我军士卒极为恐慌,民众被拘禁成为俘虏。在这种情况下,我想进行稳固的防守,进行必胜的战斗,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这样的情况,称为‘突兵’。这种军队的牛马必定缺乏饲料,士卒必定缺乏粮食,所以才疯狂地进攻我军。在这种情况下,应命令我驻扎在远方的其他军队,精心挑选强壮的士兵,迅速偷袭敌人的后方,一定要详细计算并确定会攻的时间,务必使其在黄昏时与我军会合,两军联合猛烈地和敌人作战。这样,即使敌人众多,敌将也会成为我军的俘虏。”
武王问:“如果敌军分为三四部分,以一部分兵力向我进攻,侵占我方土地,以一部分兵力掠夺我方牛马财物,它的主力部队还未完全到达,而一部分士兵进逼我城下,使我全军恐慌,应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我方应仔细观察情况,在敌人未完全到达前就作好准备,严阵以待。在离城四里的地方筑起营垒,把金鼓旌旗都布列张扬起来,并派一支部队埋伏在附近。令我营垒上的军队多集中强弩,每百步设置一个暗门,以便部队出击,门前安置拒马等障碍物,在营垒外面布置战车、骑兵,将精锐士卒埋伏起来。如果敌人来到,先派我轻装部队与敌交战,假装战败逃跑,并令我守军在城上竖立旌旗,擂鼙鼓,作好充分的防守准备。敌人就会认为我主力在防守城邑,必然进逼城下。这时,我军突然出动伏兵,攻入敌军阵内,或攻击敌军阵外。同时再令我全军迅猛出击,勇猛战斗,一部分攻击敌人前方,一部分攻击敌人后方,使勇敢的敌人无法战斗,轻装骑兵也来不及逃跑。这种作战方法称为‘突战’。敌人虽然众多,其将领也必定会战败逃走。”
武王说:“说得太好了!”
本篇讲述反击敌军突然袭击以及诱敌攻城而突袭敌人制胜的战法。首先论述敌人长驱直入攻击我方城池,谨记“守则固”“战则胜”,必须针对敌军因长途跋涉而造成的身体疲乏,以及携带粮草不多、兵器运送不及时的弱点,令我军远方的精锐部队截断其退路。然后,再同城内被围部队约定会攻日期,尽量选择月光晦暗的黑夜,对敌实行内外夹击。
接着进一步论述敌人分路来袭、侵略我营或已攻至城下而大军尚未到达的情形,应先弄清敌情,作好准备,在城外设置伏兵。同时完善城防设置,装做极力守城的样子,引诱敌军攻城。这时我军快速发劫伏兵,四面包围,让其进退不得,即可大败敌军。
在城池被敌军包围的情况下,要想取得守城战的胜利,有两个条件:第一是城内部队顽强防守,争取时间,拖垮攻城敌军;二是以最快速度争取援助,这样里应外合,内外夹击,即可击败敌军。
满宠,字伯宁,山阳昌邑人,三国时期魏国将领。
黄初六年(225)十月,大将军满宠随魏文帝曹丕南征东吴。曹丕率领部队进军至精湖宿营时,满宠率诸军在前,与吴军隔江相望,这时正巧赶上“夕风甚猛”的天气。
满宠告诫诸将:“今天晚上风很大,敌人必定会来火烧我军营寨,大家作好准备。”然后部署部队认真作好了应敌突袭的准备。
到了半夜,吴军果然派十路人马前来偷袭烧营。等吴军一到,满宠便率军突然出击,打败前来偷袭的吴军,创造了以突袭反偷袭的成功战例。
突袭作为一种战术,良将用之可破敌一万,愚将用之可自损八千。
敌强第三:敌强我弱,如何退敌
明哉!王之问也。当明号审令,出我勇锐冒将之士,人操炬火,二人同鼓。必知敌人所在,或击其表,或击其里。微号相知,令之灭火,鼓音皆止。中外相应,期约皆当。三军疾战,敌必败亡。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与敌人冲军①相当。敌众我寡,敌强我弱。敌人夜来,或攻吾左,或攻吾右,三军震动。吾欲以战则胜,以守则固。为之奈何?”
太公曰:“如此者,谓之震寇②。利以出战,不可以守。选吾材士强弩,车骑为之左右,疾击其前,急攻其后;或击其表,或击其里。其卒必乱,其将必骇。”
武王曰:“敌人远遮我前,急攻我后,断我锐兵,绝我材士。吾内外不得相闻,三军扰乱,皆败而走,士卒无斗志,将吏无守心。为之奈何?”
太公曰:“明哉!王之问也。当明号审令,出我勇锐冒将之士,人操炬火③,二人同鼓。必知敌人所在,或击其表,或击其里。微号④相知,令之灭火,鼓音皆止。中外相应,期约皆当。三军疾战,敌必败亡。”
武王曰:“善哉。”
①冲军:突击的军队。
②震寇:使我军感到震恐的敌军。意为在夜间对我实施强袭之敌。
③炬火:火把。
④微号:暗号。
武王问太公说:“带兵深入敌国境内,与敌军短兵相接,敌众我寡,敌强我弱,而敌人又在夜里偷袭我军,有的攻我左翼,有的攻我右翼,使我全军恐慌。我想进行必胜的进攻、稳固的防御,应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这样的状况叫做‘震寇’。对付这样的敌人,我军出战有利,而不适宜防守。我军应该挑选强兵劲弩,以战车、骑兵为左右两翼,凶猛地攻击敌人正面和敌人侧后。或者攻击敌人阵外,或者攻击敌人阵内。这样敌军阵势必然混乱,敌方将领也一定会惊恐失措。”
武王问:“敌军如果在远处阻截我军前方,迅速地攻击我军后方,阻断我方精锐部队,阻止我方援军,使我军前后方失去联系,导致全军混乱,四处逃散,士兵失去斗志,将帅无心固守,应该怎么办?”
本卷分为《林战》《突战》《敌强》《敌武》《山兵》《泽兵》《少众》《分险》等八篇,主要强调各种特殊的地形作战中的战术及其他应注意的问题。不但要占据有利的地形,而且要善于利用各种地形,只有这样,才能在战场上争取主动,从而取得作战的胜利。
林战第一:森林作战,以守则固, 以战则胜
林间木疏,以骑为辅,战车居前,见便则战,不见便则止。林多险阻,必置冲阵,以备前后。三军疾战,敌人虽众,其将可走。更战更息,各按其部,是为林战之纪。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遇大林,与敌分林①相拒。吾欲以守则固,以战则胜。为之奈何?”
太公曰:“使吾三军分为冲阵②,便兵所处③,弓弩为表,戟楯为里。斩除草木,极广吾道,以便战所。高置旌旗,谨敕④三军,无使敌人知吾之情,是谓林战。
“林战之法,率吾矛戟,相与为伍。林间木疏,以骑为辅,战车居前,见便则战,不见便则止。林多险阻,必置冲阵,以备前后。三军疾战,敌人虽众,其将可走。更战更息⑤,各按其部,是为林战之纪⑥。”
①分林:敌我双方各占据一部分森林地带。
②冲阵:即四武冲阵。
③便兵所处:指便于部队进行战斗行动的处所。
④谨敕:严格地约束。
⑤更战更息:轮番战斗,轮番休息。
⑥纪:原则,准则。
武王问太公说:“率军深入敌国境内,遇到茂密的丛林,与敌军各占一方林地对峙。我想要防御就能稳固,进攻就能取胜,应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将我军部署为冲阵,安排在便于作战的地方,在外层布设弓弩,在里层布设戟楯,砍伐草木,开拓道路,以便于我军行动。我军要高挂旌旗,严格约束全军,不能使敌军了解我军情况,这就是所说的林地作战。
“林地作战的方法是:将我军使用矛、戟等不同兵器的士兵,混合编队。如果林中树木较少,就派骑兵辅助作战,把战车配置在前面,发现有利的机会就战斗,否则就停止。如果森林中险阻地段和突发状况比较多,就必须部署冲阵队形,以防备敌人偷袭我军前后。如果敌军来犯,必使全军迅速勇猛地进行战斗,这样,敌人即使人数众多,也会被我军击退。我军在战斗过程中要轮番作战,轮番休息,各部均按编组行动,这就是林地作战的一般原则。”
本篇详细讲述林野作战的战术方法。林野作战要追求“守则固”“战则胜”,在兵力分部上,部队编为“四武冲阵”。将弓箭部署在外,戟楯在里层。外围斩除草木,开辟道路以利于战斗。在行军过程中,严格约束三军不得透露我军军事部署,违者斩立决。在部队部署上,矛戟部队作为战斗主力,划分为若干小队,相互支援。
若林木稀疏,则骑兵平铺两翼,辅助战车,若发现敌方,第一时间抢先机战斗。如遇被对方先发现、中埋伏等不利时机,便立刻撤退。若遇到林内险道时,将主力部队变为“四武冲阵”,防止敌人前后夹击。如敌人从一方来攻,与敌接战速战速决,随后换另一部队前来支援,四路分队轮流与敌交战,轮流休息,方可取胜。
明末清初,北方蒙古族以漠西厄鲁特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漠南蒙古三大部落为首。厄鲁特部落的准噶尔部势力最强,为其他三部之首。到噶尔丹为首领时,准噶尔的势力范围已经悄然扩大,噶尔丹强盛的兵力使其分裂割据的欲望日益膨胀。在沙俄的蛊惑下,噶尔丹发动了一系列分裂祖国的大规模兵变。康熙二十七年(1688),噶尔丹以日行千里的三万铁骑从伊犁向东行,绕过杭爱山,剑指喀尔喀。喀尔喀守军看到敌军兵临城下,十万火急地向清廷求助。康熙二十九年(1690)六月,康熙在警告无效后,御驾亲征喀尔喀,在乌兰布通击退噶尔丹。噶尔丹奸诈无比,使金蝉脱壳计逃脱,但他分裂的野心并未覆灭,不久后再次召集亡命徒卷土重来。康熙三十四年九月,噶尔丹再率三万铁骑作乱,扬言借得俄罗斯鸟枪兵六万,边境情况危急。
在如此危急的形势下,康熙决定身先士卒再次亲征。次年二月,康熙集结九支军队,以东路为先锋,西路为主将,以两翼之势策应中路大举前进。东路九千人,由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率领跨兴安岭西进,以克鲁伦河为界实行牵制性侧击。由抚远大将军费扬古为统帅,率领四万六千人由西路进发,过归化、宁夏,越沙漠,并由此北上,彻底切断噶尔丹西逃的路线。康熙御驾亲征中路,与其他两路夹攻,使其腹背受敌。噶尔丹连夜率部西窜。五月十三日,清西路军进抵土剌河上游的昭莫多(今蒙古乌兰巴托东南),在噶尔丹败军十五公里外扎营,欲守株待兔。
费扬古将部队分散,以使敌方轻敌。他将一部依山列阵于汗东,一部死守土剌河布防,主力骑兵隐蔽于树林中且全部下马,待听到号角响起再上马冲敌。孙思克作为振武将军率步兵居中,扼守山顶以获取有利信息。而后,清军略施小计,用四百骑兵前来诱敌,噶尔丹一路兵败如山倒,看敌方区区百名骑兵也敢横刀立马于此,暴怒之下失去冷静,率部大举压进,至昭莫多入伏。噶尔丹意图强攻,企图占领清军控制的山顶。孙思克将军率兵据险死守,双方酣战一天,未分胜负。此刻,费扬古率领的沿河伏骑分兵一部已经迂回到敌军后方,另一部已经冲进敌军阵营,强袭其家眷、辎重。据守山头的孙思克看到敌军后方的绿营军,群情激奋下也大呼出击。三面夹击之下,噶尔丹军大乱,只得夺命北逃。清军连夜追击三十余里,大败敌军,击毙噶尔丹之妻,噶尔丹最后仅率数十人向西逃窜。
清军利用昭莫多的特殊地理环境,以逸待劳,巧设伏兵,痛击敌人,最终赢得大胜。
突战第二:如何应对敌人突袭
敌人以我为守城,必薄我城下。发吾伏兵,以冲其内,或击其外。三军疾战,或击其前,或击其后。勇者不得斗,轻者不及走,名曰突战。敌人虽众,其将必走。
武王问太公曰:“敌人深入长驱,侵掠我地,驱我牛马;其三军大至,薄我城下。吾士卒大恐;人民系累①,为敌所虏。吾欲以守则固,以战则胜。为之奈何?”
太公曰:“如此者,谓之突兵②。其牛马必不得食,士卒绝粮,暴击而前。令我远邑别军③,选其锐士,疾击其后。审其期日,必会于晦④。三军疾战,敌人虽众,其将可虏。”
武王曰:“敌人分为三四,或战而侵掠我地,或止而收我牛马。其大军未尽至,而使寇薄我城下,致吾三军恐惧。为之奈何?”
太公曰:“谨候敌人,未尽至,则设备而待之。去城四里而为垒,金鼓旌旗,皆列而张。别队为伏兵。令我垒上多积强弩,百步一突门⑤,门有行马。车骑居外,勇力锐士隐伏而处。敌人若至,使我轻卒合战而佯走;令我城上立旌旗,击鼙鼓,完为守备。敌人以我为守城,必薄我城下。发吾伏兵,以冲其内,或击其外。三军疾战,或击其前,或击其后。勇者不得斗,轻者不及走,名曰突战⑥。敌人虽众,其将必走。”
武王曰:“善哉。”
①系累:拘禁、絷缚。
②突兵:担任突击作战任务的部队。
③远邑别军:驻扎在远处的另一支部队。
④晦:阴历每月的三十日为晦日。此处意为无月光的黑夜。
⑤突门:在城墙或垒壁上预先开设的便于部队出击的暗门。一般由城墙内向外挖,外面留四五寸不挖透。部队出来时,临时将其推倒,突然出击。
⑥突战:突然出击。
武王问太公说:“敌人长驱直入,侵犯我国,掠夺我国牛马,敌军蜂拥而至,兵临城下。我军士卒极为恐慌,民众被拘禁成为俘虏。在这种情况下,我想进行稳固的防守,进行必胜的战斗,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这样的情况,称为‘突兵’。这种军队的牛马必定缺乏饲料,士卒必定缺乏粮食,所以才疯狂地进攻我军。在这种情况下,应命令我驻扎在远方的其他军队,精心挑选强壮的士兵,迅速偷袭敌人的后方,一定要详细计算并确定会攻的时间,务必使其在黄昏时与我军会合,两军联合猛烈地和敌人作战。这样,即使敌人众多,敌将也会成为我军的俘虏。”
武王问:“如果敌军分为三四部分,以一部分兵力向我进攻,侵占我方土地,以一部分兵力掠夺我方牛马财物,它的主力部队还未完全到达,而一部分士兵进逼我城下,使我全军恐慌,应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我方应仔细观察情况,在敌人未完全到达前就作好准备,严阵以待。在离城四里的地方筑起营垒,把金鼓旌旗都布列张扬起来,并派一支部队埋伏在附近。令我营垒上的军队多集中强弩,每百步设置一个暗门,以便部队出击,门前安置拒马等障碍物,在营垒外面布置战车、骑兵,将精锐士卒埋伏起来。如果敌人来到,先派我轻装部队与敌交战,假装战败逃跑,并令我守军在城上竖立旌旗,擂鼙鼓,作好充分的防守准备。敌人就会认为我主力在防守城邑,必然进逼城下。这时,我军突然出动伏兵,攻入敌军阵内,或攻击敌军阵外。同时再令我全军迅猛出击,勇猛战斗,一部分攻击敌人前方,一部分攻击敌人后方,使勇敢的敌人无法战斗,轻装骑兵也来不及逃跑。这种作战方法称为‘突战’。敌人虽然众多,其将领也必定会战败逃走。”
武王说:“说得太好了!”
本篇讲述反击敌军突然袭击以及诱敌攻城而突袭敌人制胜的战法。首先论述敌人长驱直入攻击我方城池,谨记“守则固”“战则胜”,必须针对敌军因长途跋涉而造成的身体疲乏,以及携带粮草不多、兵器运送不及时的弱点,令我军远方的精锐部队截断其退路。然后,再同城内被围部队约定会攻日期,尽量选择月光晦暗的黑夜,对敌实行内外夹击。
接着进一步论述敌人分路来袭、侵略我营或已攻至城下而大军尚未到达的情形,应先弄清敌情,作好准备,在城外设置伏兵。同时完善城防设置,装做极力守城的样子,引诱敌军攻城。这时我军快速发劫伏兵,四面包围,让其进退不得,即可大败敌军。
在城池被敌军包围的情况下,要想取得守城战的胜利,有两个条件:第一是城内部队顽强防守,争取时间,拖垮攻城敌军;二是以最快速度争取援助,这样里应外合,内外夹击,即可击败敌军。
满宠,字伯宁,山阳昌邑人,三国时期魏国将领。
黄初六年(225)十月,大将军满宠随魏文帝曹丕南征东吴。曹丕率领部队进军至精湖宿营时,满宠率诸军在前,与吴军隔江相望,这时正巧赶上“夕风甚猛”的天气。
满宠告诫诸将:“今天晚上风很大,敌人必定会来火烧我军营寨,大家作好准备。”然后部署部队认真作好了应敌突袭的准备。
到了半夜,吴军果然派十路人马前来偷袭烧营。等吴军一到,满宠便率军突然出击,打败前来偷袭的吴军,创造了以突袭反偷袭的成功战例。
突袭作为一种战术,良将用之可破敌一万,愚将用之可自损八千。
敌强第三:敌强我弱,如何退敌
明哉!王之问也。当明号审令,出我勇锐冒将之士,人操炬火,二人同鼓。必知敌人所在,或击其表,或击其里。微号相知,令之灭火,鼓音皆止。中外相应,期约皆当。三军疾战,敌必败亡。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与敌人冲军①相当。敌众我寡,敌强我弱。敌人夜来,或攻吾左,或攻吾右,三军震动。吾欲以战则胜,以守则固。为之奈何?”
太公曰:“如此者,谓之震寇②。利以出战,不可以守。选吾材士强弩,车骑为之左右,疾击其前,急攻其后;或击其表,或击其里。其卒必乱,其将必骇。”
武王曰:“敌人远遮我前,急攻我后,断我锐兵,绝我材士。吾内外不得相闻,三军扰乱,皆败而走,士卒无斗志,将吏无守心。为之奈何?”
太公曰:“明哉!王之问也。当明号审令,出我勇锐冒将之士,人操炬火③,二人同鼓。必知敌人所在,或击其表,或击其里。微号④相知,令之灭火,鼓音皆止。中外相应,期约皆当。三军疾战,敌必败亡。”
武王曰:“善哉。”
①冲军:突击的军队。
②震寇:使我军感到震恐的敌军。意为在夜间对我实施强袭之敌。
③炬火:火把。
④微号:暗号。
武王问太公说:“带兵深入敌国境内,与敌军短兵相接,敌众我寡,敌强我弱,而敌人又在夜里偷袭我军,有的攻我左翼,有的攻我右翼,使我全军恐慌。我想进行必胜的进攻、稳固的防御,应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这样的状况叫做‘震寇’。对付这样的敌人,我军出战有利,而不适宜防守。我军应该挑选强兵劲弩,以战车、骑兵为左右两翼,凶猛地攻击敌人正面和敌人侧后。或者攻击敌人阵外,或者攻击敌人阵内。这样敌军阵势必然混乱,敌方将领也一定会惊恐失措。”
武王问:“敌军如果在远处阻截我军前方,迅速地攻击我军后方,阻断我方精锐部队,阻止我方援军,使我军前后方失去联系,导致全军混乱,四处逃散,士兵失去斗志,将帅无心固守,应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