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兵发青州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一秒记住【看书文学 www.kan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说起来就连高夜自己都不明白,自己怎么一瞬间有了如此多的思绪。多愁善感一向不是自己的作风,可是陈陶的那两句话却一直回响在自己的脑海之中。如今徐晃所部做为先锋,兵锋已经直指泰山郡的莱芜县。此处离着孔融的北海城,也不过三百里而已。如今袁谭的兵马,大都集结在齐国的临淄一带,只待春暖花开就要继续攻打北海。
说起来在北海城下耗了这么久的袁谭,早就是憋了一肚子的火。原本自己以为就凭着孔文举那个书生,自己拿下北海,占领青州绝对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毕竟久经战阵的田楷都不是自己的对手,被自己愣生生的赶回了幽州,一个孔融算得了什么?可是让自己没想到的,是孔融手下的那员小将,别看年纪不大,可是手段当真不一般。就凭北海那几千人马,愣是把城池守了个水泄不通。
其实也怪自己如今手下兵马不算充足,整个冀州的兵马,都被袁绍调去攻伐幽州去了,自己手下总共不过三万人马。不过想当初自己也不过只有平原一郡之地罢了,自己凭借手中三万人马,大败了田楷之后,算上战损,在加上分散到各地的守军,自己虽然地盘扩大了不少,可是手中能用之兵却不剩多少。这才让潘璋那个家伙在北海大出风头。虽然自己可以募军,可是潘璋一样可以。如今自己在青州已经耗了两年,自己还有多少年能耗得起呢?
满面愁容的袁谭,和座下满面笑容的辛评相比,当真是有一种巨大的反差在此。人家都说皇帝不急太监急,如今对于他们二人,倒正好反了过来。袁谭恨不得明日就拿下北海,后日就占据青州,辛评此时反倒是心平气和,一个劲的劝袁谭稍安勿躁,缓缓图之。
“仲治先生,你老说要缓缓图之,这都缓了两年了,北海城还在孔融的手里,你让我如何能不心急?父亲偏爱三弟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若是没有拿得出手的功劳,又怎么能压得住三弟,将来好继承我父亲的基业?”
“哈哈,大公子此言差矣。如今主公春秋鼎盛,尚不是立嗣之时,大公子有的是时间。如今主公把大公子派到青州,何尝不是在锻炼大公子?别看三公子如今留守冀州,看似恩宠,可三公子一直呆在冀州,如何能获取军功,在军中立足?大公子如今已经有夺取三郡之地的功劳在手,三公子又如何能比?”
“话是这样说没错,可是我那二弟这一次,随着父亲一起出征幽州,就算三弟尚且年幼,尚无军功。可是二弟这一次跟着父亲,必有军功斩获,我心中又岂能不忧啊?这个潘璋,当真可恨!我此时恨不能将其碎尸万段!”
“大公子不必心急。二公子就算跟随主公有所斩获,又岂能和大公子独当一面相比?那田楷也算是个人物,最终还不是败在了大公子的手中?况且北海如今已是强弩之末,两年过去了,那北海虽有刘备相助,可是大公子发现了没有,曹操居然偃旗息鼓,没有去打徐州的主意,大公子可明白是为何?”
“哼,那曹操如此行事,我又怎么知道为何?先生,我等如今在说青州,你拐到曹操那里做什么?”
“大公子啊,在下说的就是青州啊。那曹操为何不去攻打徐州?就是为了坐视刘备和吕布相争啊。他俩一争,则曹操取徐州之地易如反掌。同样的,他俩一争,北海再难有刘备支援,等到了那个时候,大公子想要拿下北海,还不是易如反掌?那个潘璋确实有大才,大公子当要收其心,以为己用,才是正理啊。”
“先生所言极是。”袁谭此刻方才恍然大悟,随即拱手道。才要再发言,帐外一个士卒却匆匆忙忙的跑了进来,单膝跪地拱手拜道:“启禀将军,斥候急报,曹操如今以高夜为将,徐晃为先锋,杀奔青州而来。徐晃的兵马已经到了莱芜。”
“什么!高夜来了!”袁谭闻言不由得又惊又怒。怒的是自己打了这么久的青州,如今居然有人来摘桃子。惊得是摘桃子的这个人威名赫赫,自己小时候没少听袁绍称赞过此人用兵如神。如此一来,自己在青州还有的玩么?
辛评闻言也是一愣,没想到曹操不但没有兵发徐州,反而是兵发了青州,果然好算计!辛评也不是蠢笨之人,电光火石之间,就明白了曹操军的伎俩,无非是明明白白的告诉刘备、吕布二人,自己意在青州,不在徐州,好让他们俩尽快打起来。可是看明白了归看明白了,可是该如何应对,同样是一个问题。尤其在袁谭望向自己的时候,自己的心中更是焦急了起来。
说起来自己如今虽然在袁绍帐下做事,可是论起地位来,却远不如田丰、沮授这等河北名士更受袁绍重视。也正因为如此,自己才想要争一个先手,主动靠向了袁谭这一方,为的就是将来袁谭上位之后,自己也算是元从之臣。可是想要得到袁谭的重视,自己就必须要拿出相应的本事来,只有自己被需要,才能保证到时候自己在袁谭心中的地位长盛不衰。
因此辛评此时干笑了一声道:“那高夜即来,倒也无妨。如今临淄一带,皆有我军兵马在此,大公子更是名正言顺的青州刺史。那高夜师出无名,又有何惧?更何况高夜就算进军,也必然先打北海,这也是他先锋军直走莱芜的原因。毕竟若是攻击了我军,那就是正式和主公开战,曹孟德必然不会允许。那北海孔融如今有刘备相助,更有潘璋这等善战之人,高夜就是开战,只怕也讨不了好。等他在北海城下吃了亏,大公子在率军去兴师问罪,腹背受敌之下,高夜此军不足为虑。”辛评越说,越觉得有信心。毕竟北海城中的潘璋有多难缠,自己已经领会过了。辛评也不相信,高夜就真的这么神,轻而易举就能拿下北海城。
北海不下,高夜在青州就没有立足之地。袁谭身为青州刺史,对于青州一地的管辖,那是职责所在。虽然高夜此时贵为后将军,可是他也没有对地方指手画脚的权利。到时候不但有大义之名,更是兵威之势,不愁高夜不退军。
袁谭听罢,虽然心中稍定,可是不安的感觉却愈发的强烈了起来。同一时刻,北海城中的孔融也收到了消息,大堂之上,号称“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干”的孔北海,也是满脸的愁容。如今青州有了一个袁谭,就够让自己折腾的了,现在又来了一个高夜……说不定,自己可以让袁谭和高夜相争,自己好坐收渔利呢?
可是这个想法刚一提出来,就被下首的潘璋给否决了。说起来潘璋这两年里,在北海城打的是有模有样,最重要的是他从来不干涉政事,这让孔融觉得很是放心。而且自己一个文弱书生,不懂打仗,当初黄巾贼来围困的时候,还是靠着太史慈请来了刘备,才把他们赶跑。如今面对的是比黄巾贼精锐数倍的袁绍军,没有潘璋这样的大将之才,如何能应对?
因此潘璋一开口,就算孔融一向不太看得起这些当兵的,也由不得他不仔细听。“大人,如今高夜的先锋,乃是大将徐晃。只看他兵发莱芜,就知道他的目标绝不是袁谭,而是北海。曹公如今志在平定徐州之地,又怎么可能轻易攻打袁谭,和袁绍开战?大人想要渔翁得利,末将以为,着实不可能。”
“文珪啊,打仗这种事,你比我在行,你说说,我如今应该如何应对?”
那潘璋之所以在北海,虽然名义上是刘备派来帮助孔融抵御袁谭的,可实际上却是曹操军埋在北海的一枚暗棋。高夜当初和他商议的时候,潘璋对于这个任务,就是一副欣然接受的模样。毕竟来了北海,自己不但能够得到更多的历练,最重要的是自己终于有了一个能够证明自己的机会。只要自己在北海做的好,回去之后必然会受到高夜甚至是曹操的重用。事实也是如此,如今潘璋以二十二岁的年纪,就进入了曹操的法眼,日后飞黄腾达,不可限量。
因此潘璋随即开口道:“如今我北海虽然尚有兵马三千多,粮草五万石,可是能不能挡住高夜的进攻,却是未知。况且还有袁谭在一旁环伺,末将只担心,这北海城是守不住了。如今徐州吕布又是蠢蠢欲动,只怕大战在即,这样一来……大人还是应该早做决断。”
孔融闻言,哪里还不知道潘璋的意思,如今就连潘璋都觉得北海城再难坚守,劝自己还是投降的好,自己又能有什么好主意,来退这两路强敌?可是真要让自己把这北海城拱手相让,心中却又有些不忍。更何况这两家都不弱,自己就算要降,也要从他们二人之中做一个选择。一时之间心乱如麻的孔融,又那里能理清楚这其中的干系?因此只是开口叹道:“文珪之言,我已尽知。让我再仔细想想,再仔细想想啊。”
说起来就连高夜自己都不明白,自己怎么一瞬间有了如此多的思绪。多愁善感一向不是自己的作风,可是陈陶的那两句话却一直回响在自己的脑海之中。如今徐晃所部做为先锋,兵锋已经直指泰山郡的莱芜县。此处离着孔融的北海城,也不过三百里而已。如今袁谭的兵马,大都集结在齐国的临淄一带,只待春暖花开就要继续攻打北海。
说起来在北海城下耗了这么久的袁谭,早就是憋了一肚子的火。原本自己以为就凭着孔文举那个书生,自己拿下北海,占领青州绝对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毕竟久经战阵的田楷都不是自己的对手,被自己愣生生的赶回了幽州,一个孔融算得了什么?可是让自己没想到的,是孔融手下的那员小将,别看年纪不大,可是手段当真不一般。就凭北海那几千人马,愣是把城池守了个水泄不通。
其实也怪自己如今手下兵马不算充足,整个冀州的兵马,都被袁绍调去攻伐幽州去了,自己手下总共不过三万人马。不过想当初自己也不过只有平原一郡之地罢了,自己凭借手中三万人马,大败了田楷之后,算上战损,在加上分散到各地的守军,自己虽然地盘扩大了不少,可是手中能用之兵却不剩多少。这才让潘璋那个家伙在北海大出风头。虽然自己可以募军,可是潘璋一样可以。如今自己在青州已经耗了两年,自己还有多少年能耗得起呢?
满面愁容的袁谭,和座下满面笑容的辛评相比,当真是有一种巨大的反差在此。人家都说皇帝不急太监急,如今对于他们二人,倒正好反了过来。袁谭恨不得明日就拿下北海,后日就占据青州,辛评此时反倒是心平气和,一个劲的劝袁谭稍安勿躁,缓缓图之。
“仲治先生,你老说要缓缓图之,这都缓了两年了,北海城还在孔融的手里,你让我如何能不心急?父亲偏爱三弟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若是没有拿得出手的功劳,又怎么能压得住三弟,将来好继承我父亲的基业?”
“哈哈,大公子此言差矣。如今主公春秋鼎盛,尚不是立嗣之时,大公子有的是时间。如今主公把大公子派到青州,何尝不是在锻炼大公子?别看三公子如今留守冀州,看似恩宠,可三公子一直呆在冀州,如何能获取军功,在军中立足?大公子如今已经有夺取三郡之地的功劳在手,三公子又如何能比?”
“话是这样说没错,可是我那二弟这一次,随着父亲一起出征幽州,就算三弟尚且年幼,尚无军功。可是二弟这一次跟着父亲,必有军功斩获,我心中又岂能不忧啊?这个潘璋,当真可恨!我此时恨不能将其碎尸万段!”
“大公子不必心急。二公子就算跟随主公有所斩获,又岂能和大公子独当一面相比?那田楷也算是个人物,最终还不是败在了大公子的手中?况且北海如今已是强弩之末,两年过去了,那北海虽有刘备相助,可是大公子发现了没有,曹操居然偃旗息鼓,没有去打徐州的主意,大公子可明白是为何?”
“哼,那曹操如此行事,我又怎么知道为何?先生,我等如今在说青州,你拐到曹操那里做什么?”
“大公子啊,在下说的就是青州啊。那曹操为何不去攻打徐州?就是为了坐视刘备和吕布相争啊。他俩一争,则曹操取徐州之地易如反掌。同样的,他俩一争,北海再难有刘备支援,等到了那个时候,大公子想要拿下北海,还不是易如反掌?那个潘璋确实有大才,大公子当要收其心,以为己用,才是正理啊。”
“先生所言极是。”袁谭此刻方才恍然大悟,随即拱手道。才要再发言,帐外一个士卒却匆匆忙忙的跑了进来,单膝跪地拱手拜道:“启禀将军,斥候急报,曹操如今以高夜为将,徐晃为先锋,杀奔青州而来。徐晃的兵马已经到了莱芜。”
“什么!高夜来了!”袁谭闻言不由得又惊又怒。怒的是自己打了这么久的青州,如今居然有人来摘桃子。惊得是摘桃子的这个人威名赫赫,自己小时候没少听袁绍称赞过此人用兵如神。如此一来,自己在青州还有的玩么?
辛评闻言也是一愣,没想到曹操不但没有兵发徐州,反而是兵发了青州,果然好算计!辛评也不是蠢笨之人,电光火石之间,就明白了曹操军的伎俩,无非是明明白白的告诉刘备、吕布二人,自己意在青州,不在徐州,好让他们俩尽快打起来。可是看明白了归看明白了,可是该如何应对,同样是一个问题。尤其在袁谭望向自己的时候,自己的心中更是焦急了起来。
说起来自己如今虽然在袁绍帐下做事,可是论起地位来,却远不如田丰、沮授这等河北名士更受袁绍重视。也正因为如此,自己才想要争一个先手,主动靠向了袁谭这一方,为的就是将来袁谭上位之后,自己也算是元从之臣。可是想要得到袁谭的重视,自己就必须要拿出相应的本事来,只有自己被需要,才能保证到时候自己在袁谭心中的地位长盛不衰。
因此辛评此时干笑了一声道:“那高夜即来,倒也无妨。如今临淄一带,皆有我军兵马在此,大公子更是名正言顺的青州刺史。那高夜师出无名,又有何惧?更何况高夜就算进军,也必然先打北海,这也是他先锋军直走莱芜的原因。毕竟若是攻击了我军,那就是正式和主公开战,曹孟德必然不会允许。那北海孔融如今有刘备相助,更有潘璋这等善战之人,高夜就是开战,只怕也讨不了好。等他在北海城下吃了亏,大公子在率军去兴师问罪,腹背受敌之下,高夜此军不足为虑。”辛评越说,越觉得有信心。毕竟北海城中的潘璋有多难缠,自己已经领会过了。辛评也不相信,高夜就真的这么神,轻而易举就能拿下北海城。
北海不下,高夜在青州就没有立足之地。袁谭身为青州刺史,对于青州一地的管辖,那是职责所在。虽然高夜此时贵为后将军,可是他也没有对地方指手画脚的权利。到时候不但有大义之名,更是兵威之势,不愁高夜不退军。
袁谭听罢,虽然心中稍定,可是不安的感觉却愈发的强烈了起来。同一时刻,北海城中的孔融也收到了消息,大堂之上,号称“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干”的孔北海,也是满脸的愁容。如今青州有了一个袁谭,就够让自己折腾的了,现在又来了一个高夜……说不定,自己可以让袁谭和高夜相争,自己好坐收渔利呢?
可是这个想法刚一提出来,就被下首的潘璋给否决了。说起来潘璋这两年里,在北海城打的是有模有样,最重要的是他从来不干涉政事,这让孔融觉得很是放心。而且自己一个文弱书生,不懂打仗,当初黄巾贼来围困的时候,还是靠着太史慈请来了刘备,才把他们赶跑。如今面对的是比黄巾贼精锐数倍的袁绍军,没有潘璋这样的大将之才,如何能应对?
因此潘璋一开口,就算孔融一向不太看得起这些当兵的,也由不得他不仔细听。“大人,如今高夜的先锋,乃是大将徐晃。只看他兵发莱芜,就知道他的目标绝不是袁谭,而是北海。曹公如今志在平定徐州之地,又怎么可能轻易攻打袁谭,和袁绍开战?大人想要渔翁得利,末将以为,着实不可能。”
“文珪啊,打仗这种事,你比我在行,你说说,我如今应该如何应对?”
那潘璋之所以在北海,虽然名义上是刘备派来帮助孔融抵御袁谭的,可实际上却是曹操军埋在北海的一枚暗棋。高夜当初和他商议的时候,潘璋对于这个任务,就是一副欣然接受的模样。毕竟来了北海,自己不但能够得到更多的历练,最重要的是自己终于有了一个能够证明自己的机会。只要自己在北海做的好,回去之后必然会受到高夜甚至是曹操的重用。事实也是如此,如今潘璋以二十二岁的年纪,就进入了曹操的法眼,日后飞黄腾达,不可限量。
因此潘璋随即开口道:“如今我北海虽然尚有兵马三千多,粮草五万石,可是能不能挡住高夜的进攻,却是未知。况且还有袁谭在一旁环伺,末将只担心,这北海城是守不住了。如今徐州吕布又是蠢蠢欲动,只怕大战在即,这样一来……大人还是应该早做决断。”
孔融闻言,哪里还不知道潘璋的意思,如今就连潘璋都觉得北海城再难坚守,劝自己还是投降的好,自己又能有什么好主意,来退这两路强敌?可是真要让自己把这北海城拱手相让,心中却又有些不忍。更何况这两家都不弱,自己就算要降,也要从他们二人之中做一个选择。一时之间心乱如麻的孔融,又那里能理清楚这其中的干系?因此只是开口叹道:“文珪之言,我已尽知。让我再仔细想想,再仔细想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