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完败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看书文学 www.kan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法国完败
希特勒的干预是影响殊大的。姑且说希特勒撤销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的命令是采纳了伦斯德的建议,但责任仍然在于希特勒。埃利斯少校怀疑“停步命令”的意义,但关于这件事情的争辩总会有定论的。法国的文件没有查证。在他离去以后,伦斯德下了一道。命令:“元首谕……不得越过郎斯—贝顿—埃尔—圣沃梅尔—格腊夫林之线(即运河一线)”。
当希特勒令伦斯德于二十六日重新发起进攻时,要想取得决定性战果,已为时过晚。英军已乘隙退到敦刻尔克海岸。
五月二十五日,英国一支巡逻队在伊普雷斯前面伏击了一辆德军指挥部的汽车,缴获了一批高级司令部的军事文件。上述这本书还提到,这件事关系重大,使得戈特勋爵向北翼派出两个师,从而保障了向海岸撤退的安全。
把英军打退到敦刻尔克,即使不是德军所期望的那种胜利,但对同盟军来说却依然是一次惨败。在比利时,法军丢了它的大部装甲部队和摩托化部队,只剩下六十个师防守由瑞士国界到英吉利海峡的漫长战线。英国远征军丢掉了全部的火炮、坦克和运输车辆,对松姆河一线的法军只能给以微弱援助只有第51(苏格兰)师和第1装甲师。
五月末,我装甲师开始向南推进,准备尽快地对所谓的“魏刚”防线发动一场新的攻势月二十日,前福煦元帅的参谋长魏刚接替了倒霉的甘末林将军的指挥。德军最高统帅部对法兰西战局最后阶段的计划,重点放在三个主要进攻方向上。
编有六个装甲师的B集团军群在瓦兹河至海岸之间的地区实施突破,并进至塞纳河下游的卢昂地域。
几天以后,编有四个装甲师的“A”集团军群在勒太耳两侧实施进攻,并向法国腹地突破,其目标是攻占朗格勒高原。当这两个方向上的进攻正在顺利进行的时候,“C”集团军群即开始向马其诺防线突击,以期在梅斯和莱茵河之间实施突破。
六月初,德军装甲兵的编组情况是这样的:霍特的坦克军在第4集团军编成内,编有第5和第1装甲师,配置在阿布维尔地域;克列斯特坦克群编有维特希姆的坦克军和胡普纳的坦克军,位于亚眠和佩龙讷之间。勒太耳地域的装甲师组成一个新的坦克群,由古德里安指挥。该群编有施密特的坦克军和雷哈德的坦克军。
六月开头的几天,敌人对我们阿布维尔和亚眠的桥头阵地进行了几次失策的攻击,其坦克部队进一步削弱了。
六月五日,“B”集团军群发起进攻,霍特的坦克军深深地突入了敌军的阵地。敌人要把我们控制在阿布维尔桥头阵地上已无能为力。
隆美尔将军的第7装甲师迅速进至塞纳河一线,六月八日进驻卢昂,并趁敌混乱之际,直向海岸挺进,分割了英军的苏格兰师和集结在圣瓦列尔切的大量法军。然而,靠东边进攻的德军,进展可不象这样顺利。
克列斯特坦克群想冲出亚眠和佩龙讷的桥头阵地,却徒劳无益。这一地区的法军战斗非常顽强,使德军蒙受很大损失。
六月九日,“A”集团军群发起进攻,其首要目标是夺占埃纳河以南的桥头阵地。这个任务赋予了第12集团军的步兵。
虽然步兵未能在勒太耳附近强渡埃纳河,但他们却在勒太耳以西占领了三个桥头阵地。六月九日夜,架设起了一座桥梁,施密特坦克军的坦克渡过了埃纳河。
六月十日的战斗非常激烈。这个地区村庄多,还有许多小林,地形复杂,法军防守坚固。这块地方交给步兵团来解决,坦克部队则绕过抵抗的敌人,竭尽全力向南推进。十日下午,包括有一个新建装甲师的法军预备队,由朱尼维尔向我坦克部队的翼侧反击。经两小对的坦克激战,该敌被击退。
六月十日夜,古德里安将雷哈德的坦克军投入纵深已达十二英里的桥头阵地。十一日,雷哈德击退了法军装甲旅和机械化旅的几次反击。
古德里安之所以成功,克列斯特之所以失败,是由于采取的方法不同。克特由亚眠和佩龙讷桥头阵地的出击,就是让坦克部队去攻打敌人预设的防御阵地,而敌人正好盼望这一进攻,并决心击退德军出击部队。
这种出击是有害而无益的。与此相反,古德里安的坦克是等步兵先渡过了埃纳河,而且站稳了脚跟以后才出动。克列斯特在松姆河一战失利以后,德军最高统帅部精心策划,把坦克群调到拉昂地域。克列斯特在这里立见成功。他的先头部队只遭到敌人微弱的抵抗,于六月十一日进至马恩河岸的提埃里堡。
第二天,古德里安的坦克抵达河岸的夏龙。指挥得当的八个装甲师,在兰斯两侧挺进,势如破竹。同一九一四年相比,这回德军占领巴黎是无关战略大局的。这座城市早已不算什么坚固要塞,驻守城市的预备队不能出来攻击我们的交通线。
法军最高统帅部宣布巴黎为不设防的城市,德国最高统帅部实际认为,这块地盘是无足轻重的。我军于六月十四日进驻巴黎,这在整个法兰西战局中不算什么了不起的事件。
这时,霍特的坦克军开进了诺曼底和布列塔尼;克列斯特的坦克群正向朗格勒高原和罗内河流域前进;古德里安的坦克群则向东推进,进入洛林高原,以便由背后攻击马其诺防线。
六月十四日,隶属于“C”集团军群的第1集团军在萨尔布吕肯以南突破了马其诺防线。法军在全线的抵抗陷于崩溃。
我军前进的速度,就是要看装甲师每天能开进多远。步兵却远远地落在后面,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缓缓而进。
六月十六日,克列斯特的坦克开进第戎;十七日,古德里安的前卫抵达瑞士边境的篷塔尔利埃,完成了对阿尔萨斯和洛林的法军几个集团军的包围。
六月十八日,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慕尼黑会晤,商讨法国请求停战的问题。战局的最后阶段,德国的坦克冲到了瑟堡、布勒斯特和里昂,这很容易让人回忆起当年法国骑兵追过耶拿,横扫德国北部平原的情景。
我们的坦克打到战局结束时,正象一八O六年十一月莫莱特给拿破仑的信中描绘的那样:“陛下,战斗已成过去,这里已是片甲无存。”
我仅亲身参加了洛林之战,由于波兰战局我的表现比较的突出,我被调到了某师当了一名参谋长。我师归德军第1集团军建制。
马其诺防线公认是牢不可破的。尽我所知,至今还会有人认为,那里的筑垒工事可以抵御任何的进攻。然而,值得点破的是,少数步兵部队在没有任何坦克支援的情况下,只用了几小时就突破了马其诺防线。
我国的步兵在强大的航空兵和炮兵火力掩护下发起进攻,这当中曾过多地使用了烟幕弹。我军很快就发现,法军许多支撑点都经不住炮弹和炸弹,许多阵地都不能进行环形防御,只要用手榴弹和喷火器攻它的薄弱点,就很容易把它攻破。
马其诺防线纵深过浅,整个防线的阵地,同大战后期的许多防御阵地相比,是颇为逊色的。在现代战争中,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依靠固定的防御是不行的,而就马其诺防线而言,它只能起到局部作用。突破以后,第197步兵师以强行军追击退却之敌。
我们的部队情绪高昂,每天走三十五英里,每个人都想“追上敌人”。我们到达萨林堡以后,奉命调头向左,挺进孚日山,目标是该山的北部顶峰多农。六月二十二日拂晓,我们穿过了因受重创而停止前进的某师的战斗队形,继续奋力前进,通过遍布密林的山区。
敌人用砍倒的树木封锁了道。路,他们的炮兵、狙击手和机枪手充分利用荫蔽条件良好的地形。我师在行动缓慢而艰苦的战斗中继续向多农推进。二十二日傍晚,我们距顶峰只剩下一英里了。
六月二十二日晚,我们接到军参谋长斯培德尔上校后晋升为中将,一九四四年在诺曼底任隆美尔的参谋长的电话。他告诉我说,洛林地区的法军第3、第5和第8集团军已经无条件投降。
他命令派一名军事谈判代表到敌人那里磋商停火事宜。二十三日拂晓,我们的一位情报参谋在我军前沿与法军接触。上午,我陪同师长麦尔拉宾根将军到法军第43军军部。通过我军前进阵地后,我们还必须再走半英里,才到达法军前哨阵地,他们已经把路障移开了。法军完全按和平时期的方式迎接了我们。
身着短皮夹克的法国宪兵给我们放行,法军的警卫向我们举枪致敬。我们到达列斯康纳将军司令部所在地“谢努”别墅。这位军长约莫六十岁。他在参谋人员的陪同下接待了我们。
这位上了年纪的人确已精疲力竭,但他彬彬有礼。我们象军官和绅士们谈话一样,平心静气地讨论投降条件。列斯康纳和他的参谋们充分享受了军人应受的礼遇。六月二十四日,由福勒司令部发出的公报说,被围在孚日山的敌人已在多农峰投降。
公报声称,俘虏有二万二千人,包括军长一人,师长三人;有十二个炮兵营缴了械,我方还缴获大量补给品和装备。法国很快垮台的原因是什么呢?在我叙述作战行动的过程中,这些原因多已涉及到了。
然而,这里再把突出的几点提示一下,也许是有价值的。尽管政治和精神因素具有重大意义,但我想专门谈谈法国垮台的军事方面的因素。得到空军大力支援的德国装甲兵对战局起了决定作用,这一点几乎是勿庸置疑的。
这种看法并不是要贬低我们的步兵师。步兵师后来在俄国的一些大规模战役中充分发挥了威力,但在对法国的闪击战中,他们却无用武之地。整个战局决定于对装甲兵的运用,这实质上是互相对立的两种流派在运用装甲兵的原则上的斗争。
同盟国的军事首脑还是沿袭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则,他们把坦克平均分配在整个战线上使用,尽管他们的精锐师参加了向比利时的进军。我们的坦克指挥官们则认为,坦克应当集中使用。
据此,我们在色当这个主攻方向集中了两个坦克军和一个摩托化军。我们的坦克战理论对同盟军来说绝不是什么秘密。马克斯韦尔曾于一九三八年指出,德国的军事理论认为坦克只有一种用法,即大规模集中使用。
法国和英国的将领们不但不理会我们的理论,而且没有积极采取对策。甚至在我们突破缪斯河防线以后,法军将领们看来仍然没有能够集中他们的坦克。在战场上,法军的坦克战术也实在过于死板,而且流于形式。
我们的坦克军和装甲师不只是训练有素,拥有上等的通信器材,而且各级指挥官都充分理解到,必须在前线直接指挥坦克部队。这样,他们就可以及时利用坦克战所带来的多变的情况和有利战机。
我还想强调一点,虽然我们十分器重坦克,但我们认为,坦克没有摩托化步兵炮兵的积极支援是寸步难行的。我们的装甲师是一支诸兵种合成的兵团。这一经验,英国直到一九四二年才接受。
我们获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巧施妙算,出敌不意。为达成突然性,克列斯特不待炮兵到达,便在五月十三日强渡了缪斯河。航空兵和坦克军之间这样成功的协同,曾反复运用于后来在法国中部和南部的追击战中。
我坦克部队的快速行动和对它的灵活指挥,屡屡使敌人摸不着头脑。我们在荷兰使用伞兵部队,也说明突然袭击足以使敌人瘫痪。德军最高统帅部在这一战局中崭露了头角。总的来说,他们对装甲兵的战略运用是大胆而自信的。
我统帅部在指挥上只有两个严重缺点,总结下来就是:其一是,在色当建立桥头阵地以后,曾令坦克踏步不前;其二是,在敦刻尔克垂手可得的情况下,定下了一个十分可悲的决心,即令装甲师停止前进。
总之,德军统帅部之所以取得了法国战局的胜利,是因为在作战中重新运用了机动性这一决定性因素。为发挥机动性,他们把火力、集中兵力和突然性很好地结合起来,同时还纯熟地使用了现代化军(兵)种—空军、伞兵和装甲兵。
随后几年接踵而来的灾难,不能抹杀这样的事实:一九四O年德军总参谋部创造了军事上的杰作,这一杰作可以同历史名将进行的著名战役相媲美。这一重大胜利的果实被粗暴地摒弃掉,不是我们某一个人的过失。
经历了与法国的战争之后,我们的脚步似乎已经停止不下来了,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我发现了领袖的胃口越来越大了,我们不知道。这场战争什么时候能够结束,但是当时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坚持坚持再坚持。
法国完败
希特勒的干预是影响殊大的。姑且说希特勒撤销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的命令是采纳了伦斯德的建议,但责任仍然在于希特勒。埃利斯少校怀疑“停步命令”的意义,但关于这件事情的争辩总会有定论的。法国的文件没有查证。在他离去以后,伦斯德下了一道。命令:“元首谕……不得越过郎斯—贝顿—埃尔—圣沃梅尔—格腊夫林之线(即运河一线)”。
当希特勒令伦斯德于二十六日重新发起进攻时,要想取得决定性战果,已为时过晚。英军已乘隙退到敦刻尔克海岸。
五月二十五日,英国一支巡逻队在伊普雷斯前面伏击了一辆德军指挥部的汽车,缴获了一批高级司令部的军事文件。上述这本书还提到,这件事关系重大,使得戈特勋爵向北翼派出两个师,从而保障了向海岸撤退的安全。
把英军打退到敦刻尔克,即使不是德军所期望的那种胜利,但对同盟军来说却依然是一次惨败。在比利时,法军丢了它的大部装甲部队和摩托化部队,只剩下六十个师防守由瑞士国界到英吉利海峡的漫长战线。英国远征军丢掉了全部的火炮、坦克和运输车辆,对松姆河一线的法军只能给以微弱援助只有第51(苏格兰)师和第1装甲师。
五月末,我装甲师开始向南推进,准备尽快地对所谓的“魏刚”防线发动一场新的攻势月二十日,前福煦元帅的参谋长魏刚接替了倒霉的甘末林将军的指挥。德军最高统帅部对法兰西战局最后阶段的计划,重点放在三个主要进攻方向上。
编有六个装甲师的B集团军群在瓦兹河至海岸之间的地区实施突破,并进至塞纳河下游的卢昂地域。
几天以后,编有四个装甲师的“A”集团军群在勒太耳两侧实施进攻,并向法国腹地突破,其目标是攻占朗格勒高原。当这两个方向上的进攻正在顺利进行的时候,“C”集团军群即开始向马其诺防线突击,以期在梅斯和莱茵河之间实施突破。
六月初,德军装甲兵的编组情况是这样的:霍特的坦克军在第4集团军编成内,编有第5和第1装甲师,配置在阿布维尔地域;克列斯特坦克群编有维特希姆的坦克军和胡普纳的坦克军,位于亚眠和佩龙讷之间。勒太耳地域的装甲师组成一个新的坦克群,由古德里安指挥。该群编有施密特的坦克军和雷哈德的坦克军。
六月开头的几天,敌人对我们阿布维尔和亚眠的桥头阵地进行了几次失策的攻击,其坦克部队进一步削弱了。
六月五日,“B”集团军群发起进攻,霍特的坦克军深深地突入了敌军的阵地。敌人要把我们控制在阿布维尔桥头阵地上已无能为力。
隆美尔将军的第7装甲师迅速进至塞纳河一线,六月八日进驻卢昂,并趁敌混乱之际,直向海岸挺进,分割了英军的苏格兰师和集结在圣瓦列尔切的大量法军。然而,靠东边进攻的德军,进展可不象这样顺利。
克列斯特坦克群想冲出亚眠和佩龙讷的桥头阵地,却徒劳无益。这一地区的法军战斗非常顽强,使德军蒙受很大损失。
六月九日,“A”集团军群发起进攻,其首要目标是夺占埃纳河以南的桥头阵地。这个任务赋予了第12集团军的步兵。
虽然步兵未能在勒太耳附近强渡埃纳河,但他们却在勒太耳以西占领了三个桥头阵地。六月九日夜,架设起了一座桥梁,施密特坦克军的坦克渡过了埃纳河。
六月十日的战斗非常激烈。这个地区村庄多,还有许多小林,地形复杂,法军防守坚固。这块地方交给步兵团来解决,坦克部队则绕过抵抗的敌人,竭尽全力向南推进。十日下午,包括有一个新建装甲师的法军预备队,由朱尼维尔向我坦克部队的翼侧反击。经两小对的坦克激战,该敌被击退。
六月十日夜,古德里安将雷哈德的坦克军投入纵深已达十二英里的桥头阵地。十一日,雷哈德击退了法军装甲旅和机械化旅的几次反击。
古德里安之所以成功,克列斯特之所以失败,是由于采取的方法不同。克特由亚眠和佩龙讷桥头阵地的出击,就是让坦克部队去攻打敌人预设的防御阵地,而敌人正好盼望这一进攻,并决心击退德军出击部队。
这种出击是有害而无益的。与此相反,古德里安的坦克是等步兵先渡过了埃纳河,而且站稳了脚跟以后才出动。克列斯特在松姆河一战失利以后,德军最高统帅部精心策划,把坦克群调到拉昂地域。克列斯特在这里立见成功。他的先头部队只遭到敌人微弱的抵抗,于六月十一日进至马恩河岸的提埃里堡。
第二天,古德里安的坦克抵达河岸的夏龙。指挥得当的八个装甲师,在兰斯两侧挺进,势如破竹。同一九一四年相比,这回德军占领巴黎是无关战略大局的。这座城市早已不算什么坚固要塞,驻守城市的预备队不能出来攻击我们的交通线。
法军最高统帅部宣布巴黎为不设防的城市,德国最高统帅部实际认为,这块地盘是无足轻重的。我军于六月十四日进驻巴黎,这在整个法兰西战局中不算什么了不起的事件。
这时,霍特的坦克军开进了诺曼底和布列塔尼;克列斯特的坦克群正向朗格勒高原和罗内河流域前进;古德里安的坦克群则向东推进,进入洛林高原,以便由背后攻击马其诺防线。
六月十四日,隶属于“C”集团军群的第1集团军在萨尔布吕肯以南突破了马其诺防线。法军在全线的抵抗陷于崩溃。
我军前进的速度,就是要看装甲师每天能开进多远。步兵却远远地落在后面,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缓缓而进。
六月十六日,克列斯特的坦克开进第戎;十七日,古德里安的前卫抵达瑞士边境的篷塔尔利埃,完成了对阿尔萨斯和洛林的法军几个集团军的包围。
六月十八日,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慕尼黑会晤,商讨法国请求停战的问题。战局的最后阶段,德国的坦克冲到了瑟堡、布勒斯特和里昂,这很容易让人回忆起当年法国骑兵追过耶拿,横扫德国北部平原的情景。
我们的坦克打到战局结束时,正象一八O六年十一月莫莱特给拿破仑的信中描绘的那样:“陛下,战斗已成过去,这里已是片甲无存。”
我仅亲身参加了洛林之战,由于波兰战局我的表现比较的突出,我被调到了某师当了一名参谋长。我师归德军第1集团军建制。
马其诺防线公认是牢不可破的。尽我所知,至今还会有人认为,那里的筑垒工事可以抵御任何的进攻。然而,值得点破的是,少数步兵部队在没有任何坦克支援的情况下,只用了几小时就突破了马其诺防线。
我国的步兵在强大的航空兵和炮兵火力掩护下发起进攻,这当中曾过多地使用了烟幕弹。我军很快就发现,法军许多支撑点都经不住炮弹和炸弹,许多阵地都不能进行环形防御,只要用手榴弹和喷火器攻它的薄弱点,就很容易把它攻破。
马其诺防线纵深过浅,整个防线的阵地,同大战后期的许多防御阵地相比,是颇为逊色的。在现代战争中,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依靠固定的防御是不行的,而就马其诺防线而言,它只能起到局部作用。突破以后,第197步兵师以强行军追击退却之敌。
我们的部队情绪高昂,每天走三十五英里,每个人都想“追上敌人”。我们到达萨林堡以后,奉命调头向左,挺进孚日山,目标是该山的北部顶峰多农。六月二十二日拂晓,我们穿过了因受重创而停止前进的某师的战斗队形,继续奋力前进,通过遍布密林的山区。
敌人用砍倒的树木封锁了道。路,他们的炮兵、狙击手和机枪手充分利用荫蔽条件良好的地形。我师在行动缓慢而艰苦的战斗中继续向多农推进。二十二日傍晚,我们距顶峰只剩下一英里了。
六月二十二日晚,我们接到军参谋长斯培德尔上校后晋升为中将,一九四四年在诺曼底任隆美尔的参谋长的电话。他告诉我说,洛林地区的法军第3、第5和第8集团军已经无条件投降。
他命令派一名军事谈判代表到敌人那里磋商停火事宜。二十三日拂晓,我们的一位情报参谋在我军前沿与法军接触。上午,我陪同师长麦尔拉宾根将军到法军第43军军部。通过我军前进阵地后,我们还必须再走半英里,才到达法军前哨阵地,他们已经把路障移开了。法军完全按和平时期的方式迎接了我们。
身着短皮夹克的法国宪兵给我们放行,法军的警卫向我们举枪致敬。我们到达列斯康纳将军司令部所在地“谢努”别墅。这位军长约莫六十岁。他在参谋人员的陪同下接待了我们。
这位上了年纪的人确已精疲力竭,但他彬彬有礼。我们象军官和绅士们谈话一样,平心静气地讨论投降条件。列斯康纳和他的参谋们充分享受了军人应受的礼遇。六月二十四日,由福勒司令部发出的公报说,被围在孚日山的敌人已在多农峰投降。
公报声称,俘虏有二万二千人,包括军长一人,师长三人;有十二个炮兵营缴了械,我方还缴获大量补给品和装备。法国很快垮台的原因是什么呢?在我叙述作战行动的过程中,这些原因多已涉及到了。
然而,这里再把突出的几点提示一下,也许是有价值的。尽管政治和精神因素具有重大意义,但我想专门谈谈法国垮台的军事方面的因素。得到空军大力支援的德国装甲兵对战局起了决定作用,这一点几乎是勿庸置疑的。
这种看法并不是要贬低我们的步兵师。步兵师后来在俄国的一些大规模战役中充分发挥了威力,但在对法国的闪击战中,他们却无用武之地。整个战局决定于对装甲兵的运用,这实质上是互相对立的两种流派在运用装甲兵的原则上的斗争。
同盟国的军事首脑还是沿袭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则,他们把坦克平均分配在整个战线上使用,尽管他们的精锐师参加了向比利时的进军。我们的坦克指挥官们则认为,坦克应当集中使用。
据此,我们在色当这个主攻方向集中了两个坦克军和一个摩托化军。我们的坦克战理论对同盟军来说绝不是什么秘密。马克斯韦尔曾于一九三八年指出,德国的军事理论认为坦克只有一种用法,即大规模集中使用。
法国和英国的将领们不但不理会我们的理论,而且没有积极采取对策。甚至在我们突破缪斯河防线以后,法军将领们看来仍然没有能够集中他们的坦克。在战场上,法军的坦克战术也实在过于死板,而且流于形式。
我们的坦克军和装甲师不只是训练有素,拥有上等的通信器材,而且各级指挥官都充分理解到,必须在前线直接指挥坦克部队。这样,他们就可以及时利用坦克战所带来的多变的情况和有利战机。
我还想强调一点,虽然我们十分器重坦克,但我们认为,坦克没有摩托化步兵炮兵的积极支援是寸步难行的。我们的装甲师是一支诸兵种合成的兵团。这一经验,英国直到一九四二年才接受。
我们获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巧施妙算,出敌不意。为达成突然性,克列斯特不待炮兵到达,便在五月十三日强渡了缪斯河。航空兵和坦克军之间这样成功的协同,曾反复运用于后来在法国中部和南部的追击战中。
我坦克部队的快速行动和对它的灵活指挥,屡屡使敌人摸不着头脑。我们在荷兰使用伞兵部队,也说明突然袭击足以使敌人瘫痪。德军最高统帅部在这一战局中崭露了头角。总的来说,他们对装甲兵的战略运用是大胆而自信的。
我统帅部在指挥上只有两个严重缺点,总结下来就是:其一是,在色当建立桥头阵地以后,曾令坦克踏步不前;其二是,在敦刻尔克垂手可得的情况下,定下了一个十分可悲的决心,即令装甲师停止前进。
总之,德军统帅部之所以取得了法国战局的胜利,是因为在作战中重新运用了机动性这一决定性因素。为发挥机动性,他们把火力、集中兵力和突然性很好地结合起来,同时还纯熟地使用了现代化军(兵)种—空军、伞兵和装甲兵。
随后几年接踵而来的灾难,不能抹杀这样的事实:一九四O年德军总参谋部创造了军事上的杰作,这一杰作可以同历史名将进行的著名战役相媲美。这一重大胜利的果实被粗暴地摒弃掉,不是我们某一个人的过失。
经历了与法国的战争之后,我们的脚步似乎已经停止不下来了,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我发现了领袖的胃口越来越大了,我们不知道。这场战争什么时候能够结束,但是当时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坚持坚持再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