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盐铁制度的改革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一秒记住【看书文学 www.kan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次日,朝廷便公布了对杨幺一族的惩罚。
处罚结果遍示各州县,人们看了,顿时都是一阵的议论。
“这杨幺聚众谋反,居然没有砍头呢。”
“官家是否太过仁慈了?充军茂州,难道是要让杨幺一族去跟吐蕃人打仗?”
“想不到官家如此仁义,以仁义治天下,这有上古尧舜之风啊!”
“官家如此胸怀,天下谁再反那就是真的混蛋了!”
......
朝廷官员也对明剑的处置议论纷纷,不少人都很难理解,一些官员纷纷谏言,要求处死杨幺,夷灭九族。
但明剑一笑置之,不以为然。
接着这一股东风,明剑在普通民众心里的形象又高大了许多,但凡农民起义,都是遇到了活不下去或者严重的不公平事件,现在明剑如此的宽容,普通民众顿时一个个都觉得朝廷还是很公平的。
明剑随后再出重拳,趁热打铁,他召开朝会,商议盐铁制度。
众所周知的原因,封建王朝对盐铁制度一向都控制得非常的严格,通常情况下都是朝廷控制,禁止私人贩卖。
这是集权制度的特征,统治者担心百姓造反,或者百姓财富过剩,给朝廷带来威胁。
但是明剑是个现代人,他可不认可这一招。
要想让大宋真正的强大起来,百姓才是最关键的,工商业的发展,百姓也必须要参与进来。
“各位爱卿,朕左思右想,决定开放盐铁市场,允许私人经营,大家都说说看,利弊何在?”
明剑将话题抛出,秦桧第一个跳了出来反对。
“官家,不可!自古以来,盐铁均为朝廷控制,一旦向民间开放,百姓便有了私铸兵器的机会,而且盐业也会让他们变得富裕起来,到时候一旦造反,朝廷恐怕应对不了啊!”
秦桧的理由很充分,很多大臣也纷纷附议。
明剑微微点头,说道:“爱卿们所担心的,朕也清楚,正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所有的制度制定之后,必定都有牵制的手段,否则,朕怎敢如此大胆?我们不要怕私人的力量,而应该对宏观调控增强信心!一切,朝廷都有宏观调控!即朕会派出大量的盐铁官吏,管理盐铁市场!只要这一块实施的好,以后朝廷还将开放更多的行业,国库收入的来源,将会更大的扩展。我们需要强兵,强兵需要钱财,只有国库收入增加了,强兵才有希望嘛。”
明剑的话说完,李若水若有所思的站了出来,说道:“老臣以为,开放盐铁市场很有必要,但不能一下子全部开放。可以先找一个地方试一试,一旦有效,再向全国开放。”
李若水这是将【试点】这个含义阐述了出来,明剑暗暗点头,果然不愧是治国能手,文武全才啊。
李纲心里其实是反对的,他的思想比较封建,而他所借鉴的也大多数都是历史。
盐铁制度一向国有控制,没有哪个朝代敢放手,一旦陷入不可控制的地步,李纲认为国家必亡。
现在国库收入中,至少有三千万贯都是来自盐业,一旦开发到了民间,那国库收入怎么保证啊?
但听了明剑和李若水的话之后,李纲也有些触动。
他出来说道:“启禀官家,老臣以为,李大人所言有理,盐铁制度乃我大宋的重中之重,是国库收入的重要来源。不过现在官家大兴市场,商税大幅度增加,盐铁收入已经有一些危机感了,稍微开发一下,也是有必要的。不过现在我们大宋的盐产量依然不大,西夏依然是供盐的主要渠道,若是开放盐业,岂不是会有大量的人前往西夏?到时候岂不是也会给西夏带来巨大的收益吗?”
李纲的话,让朝堂上热议起来。
宋朝的盐业并不发达,倒是西夏这个国家,拥有丰富的盐业资源,其境内拥有大量的盐池和盐矿。
青白两种盐长期供应宋朝,这对宋朝来说,是个很大的控制。这个时候,井盐还没有大量开采,宋朝的海盐也没有加以重视,从西夏进口的盐,估计占据一半。
所以,宋朝的盐业,很大程度上要受西夏人的影响。
明剑回味了一下现代社会的产盐地,突然眼前一亮,自己完全可以发展井盐,摆脱西夏的控制嘛。
要说井盐,自然要属川陕四路了,这其中又以梓州路的富顺监最为有潜力。
在近、现代社会,这一代的井盐甚至一度成为国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支撑起战争。
“各位爱卿,朕觉得我们应该大力发展大宋境内的盐业,虽然盐矿资源不丰富,盐池也不多,但是,朕看过一些书籍,知道这地下也是有希望出盐的。开凿盐井,打出卤水,再煮出盐来,这个原理你们有谁知道吗?”
明剑说道。
这时候,一个官员突然跳了出来,说道:“启禀官家,小臣知道!”
这名官员,明剑认识,他叫李见,说起来,此人还很有傲气,明剑的前身召见他入京听候召见时,不料李见以“处士”(古时称有才德而不做官的人)自居,不领皇帝这份情,拒不奉诏。知监没法,只得把他押解上路,可是还是拴不住他的心,李见竟然在途中逃走了。
他有一句名言:满朝青紫是何人?
那意思,就是自己不愿意做官,只愿意做学问。
明剑穿越之后,大量启用有学问的人,李若水便想起这位大学问家,派人去将他请到了汴京城。
而李见对明剑推行的新教育制度又颇为有兴趣,这次他倒是没有逃走,而是主动到京城来,担任了一个教授的职位,负责整理国语的教材。
见李见出来,明剑便笑着对李见说道:“李爱卿但说无妨!”
李见说道:“启禀官家,臣在梓州发现了一个地方在开采官家所说的井盐,这个地方叫做富顺监,这个地方的井盐非常好,只是目前的开采量不大。如果官家要实施新的盐业制度,不如在这个地方试行一下。”
明剑满意的冲李见点了点头,这李见果然有学问,天文地理都知道,竟然连富顺监出井盐也了解的这么透彻。
“李爱卿所言,正合朕之意,这个地方,朕也知道。这样吧,朕将富顺监升为富顺府,直属朝廷管辖。李爱卿,朕命你为富顺知府,负责推行新的盐铁制度,爱卿可敢接命啊?”
明剑笑道。
次日,朝廷便公布了对杨幺一族的惩罚。
处罚结果遍示各州县,人们看了,顿时都是一阵的议论。
“这杨幺聚众谋反,居然没有砍头呢。”
“官家是否太过仁慈了?充军茂州,难道是要让杨幺一族去跟吐蕃人打仗?”
“想不到官家如此仁义,以仁义治天下,这有上古尧舜之风啊!”
“官家如此胸怀,天下谁再反那就是真的混蛋了!”
......
朝廷官员也对明剑的处置议论纷纷,不少人都很难理解,一些官员纷纷谏言,要求处死杨幺,夷灭九族。
但明剑一笑置之,不以为然。
接着这一股东风,明剑在普通民众心里的形象又高大了许多,但凡农民起义,都是遇到了活不下去或者严重的不公平事件,现在明剑如此的宽容,普通民众顿时一个个都觉得朝廷还是很公平的。
明剑随后再出重拳,趁热打铁,他召开朝会,商议盐铁制度。
众所周知的原因,封建王朝对盐铁制度一向都控制得非常的严格,通常情况下都是朝廷控制,禁止私人贩卖。
这是集权制度的特征,统治者担心百姓造反,或者百姓财富过剩,给朝廷带来威胁。
但是明剑是个现代人,他可不认可这一招。
要想让大宋真正的强大起来,百姓才是最关键的,工商业的发展,百姓也必须要参与进来。
“各位爱卿,朕左思右想,决定开放盐铁市场,允许私人经营,大家都说说看,利弊何在?”
明剑将话题抛出,秦桧第一个跳了出来反对。
“官家,不可!自古以来,盐铁均为朝廷控制,一旦向民间开放,百姓便有了私铸兵器的机会,而且盐业也会让他们变得富裕起来,到时候一旦造反,朝廷恐怕应对不了啊!”
秦桧的理由很充分,很多大臣也纷纷附议。
明剑微微点头,说道:“爱卿们所担心的,朕也清楚,正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所有的制度制定之后,必定都有牵制的手段,否则,朕怎敢如此大胆?我们不要怕私人的力量,而应该对宏观调控增强信心!一切,朝廷都有宏观调控!即朕会派出大量的盐铁官吏,管理盐铁市场!只要这一块实施的好,以后朝廷还将开放更多的行业,国库收入的来源,将会更大的扩展。我们需要强兵,强兵需要钱财,只有国库收入增加了,强兵才有希望嘛。”
明剑的话说完,李若水若有所思的站了出来,说道:“老臣以为,开放盐铁市场很有必要,但不能一下子全部开放。可以先找一个地方试一试,一旦有效,再向全国开放。”
李若水这是将【试点】这个含义阐述了出来,明剑暗暗点头,果然不愧是治国能手,文武全才啊。
李纲心里其实是反对的,他的思想比较封建,而他所借鉴的也大多数都是历史。
盐铁制度一向国有控制,没有哪个朝代敢放手,一旦陷入不可控制的地步,李纲认为国家必亡。
现在国库收入中,至少有三千万贯都是来自盐业,一旦开发到了民间,那国库收入怎么保证啊?
但听了明剑和李若水的话之后,李纲也有些触动。
他出来说道:“启禀官家,老臣以为,李大人所言有理,盐铁制度乃我大宋的重中之重,是国库收入的重要来源。不过现在官家大兴市场,商税大幅度增加,盐铁收入已经有一些危机感了,稍微开发一下,也是有必要的。不过现在我们大宋的盐产量依然不大,西夏依然是供盐的主要渠道,若是开放盐业,岂不是会有大量的人前往西夏?到时候岂不是也会给西夏带来巨大的收益吗?”
李纲的话,让朝堂上热议起来。
宋朝的盐业并不发达,倒是西夏这个国家,拥有丰富的盐业资源,其境内拥有大量的盐池和盐矿。
青白两种盐长期供应宋朝,这对宋朝来说,是个很大的控制。这个时候,井盐还没有大量开采,宋朝的海盐也没有加以重视,从西夏进口的盐,估计占据一半。
所以,宋朝的盐业,很大程度上要受西夏人的影响。
明剑回味了一下现代社会的产盐地,突然眼前一亮,自己完全可以发展井盐,摆脱西夏的控制嘛。
要说井盐,自然要属川陕四路了,这其中又以梓州路的富顺监最为有潜力。
在近、现代社会,这一代的井盐甚至一度成为国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支撑起战争。
“各位爱卿,朕觉得我们应该大力发展大宋境内的盐业,虽然盐矿资源不丰富,盐池也不多,但是,朕看过一些书籍,知道这地下也是有希望出盐的。开凿盐井,打出卤水,再煮出盐来,这个原理你们有谁知道吗?”
明剑说道。
这时候,一个官员突然跳了出来,说道:“启禀官家,小臣知道!”
这名官员,明剑认识,他叫李见,说起来,此人还很有傲气,明剑的前身召见他入京听候召见时,不料李见以“处士”(古时称有才德而不做官的人)自居,不领皇帝这份情,拒不奉诏。知监没法,只得把他押解上路,可是还是拴不住他的心,李见竟然在途中逃走了。
他有一句名言:满朝青紫是何人?
那意思,就是自己不愿意做官,只愿意做学问。
明剑穿越之后,大量启用有学问的人,李若水便想起这位大学问家,派人去将他请到了汴京城。
而李见对明剑推行的新教育制度又颇为有兴趣,这次他倒是没有逃走,而是主动到京城来,担任了一个教授的职位,负责整理国语的教材。
见李见出来,明剑便笑着对李见说道:“李爱卿但说无妨!”
李见说道:“启禀官家,臣在梓州发现了一个地方在开采官家所说的井盐,这个地方叫做富顺监,这个地方的井盐非常好,只是目前的开采量不大。如果官家要实施新的盐业制度,不如在这个地方试行一下。”
明剑满意的冲李见点了点头,这李见果然有学问,天文地理都知道,竟然连富顺监出井盐也了解的这么透彻。
“李爱卿所言,正合朕之意,这个地方,朕也知道。这样吧,朕将富顺监升为富顺府,直属朝廷管辖。李爱卿,朕命你为富顺知府,负责推行新的盐铁制度,爱卿可敢接命啊?”
明剑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