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令不出乾清宫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一秒记住【看书文学 www.kan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小子在想什么?
什么日本太监、吕宋太监的,欧罗巴镇守太监,胡说八道!
朕要听的是发财,大发,从哪发,怎么发!
不是听你在这满嘴跑马车的!
万历那个一肚子气啊,但他愣是憋着没发作,因为魏良臣的话固然听着荒谬,但是,有一个重点万历注意到了。
公公不要朝廷一文钱,自募勇士壮丁出外,所得上解陛下一半,自留一半。
万历盘算着,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事跟矿监税使不是一个操作模子么。
要是依这小子意思,也算是开源了。倘若事情顺利,岂不是每年都能多出不少进项出来?
尽管嘴里从不承认,但心里,万历对自己广派太监出外的定性还是有着清楚认知的。
大概,就是空手套白狼了。
此国有金,此国有银,此国有香料,此国有珠宝…
虽然竭力想在西洋大和尚和李之藻面前表现出他这皇帝的天朝风范,可万历的目光还是忍不住在万国图上瞄来瞄去。
心痒痒,就跟刚才眼巴巴的看着魏良臣在那大派红包一样。
有钱不要是傻子啊。
跟臣下讨个红包,万历不觉得自己这皇帝有什么掉价的,这叫与民同乐。
当然,陛下也不是舍不得把红包给孙子,主要是陛下想着这红包是自己凭本事讨来的,总得先捂一会,看看里面多少钱再给孙子。
要不然,陛下心里不定当。
良臣注意到了皇帝陛下的举动,他很是唏嘘,万历真是生不逢时,或者说是叫内耗活活拖死的一个皇帝,否则,他一定会建立一个日不落帝国。
历史上,这位有腿疾的皇帝陛下用文人的话说,真的是贪婪无度。听说吕宋有金银,竟然就想组织水师远征。听说吕宋佛郎机人屠杀华人,愤怒之下便下旨发兵征讨。可惜,搞不定外朝的他,没人听他的话,所以,他终生也只能对海外的金银想想而矣了,顺便为枉死的子民叹惜几声。
贪婪,在良臣看来,从来不是一个贬义词。
世界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因贪婪而来。
没有贪婪作为驱动,又哪来的动力做事呢。
利玛窦听懂了欧罗巴镇守太监的意思,西洋大和尚的一张老脸顿时耷拉下来,目光很是不善的看着竟然怂恿皇帝抢劫的小内侍。
也许,大和尚心里正在祈求上帝降下一道惩罚之电,将这小内侍活活劈死。
司礼秉笔张诚是内书堂出来的贤才,自小就接受大学士教诲,除了是阉人之外,其身上无不体现传统儒生的特点。其经史造诣更不下外朝的大儒们,便是考科举,只怕都能争一争状元。
不过也正因为此,所以,张诚对于魏良臣,是深恶痛绝。
若非耳闻这魏舍人是金忠向皇帝举荐,且和郑家有关系,只怕张公公现在就会出来喝斥这胆大妄为的幸人了。不说推出午门斩首这种话,也多半要嚷着要将子拖出去杖毙了。
可能事不关己,又拿了人家红包,所以福王殿下朱常洵倒是对魏良臣那番耸人听闻的言论没有什么好恶,对那些他也没兴趣,他感兴趣的是利西泰神父要是成了镇守太监,会是何等模样。
此刻,良臣却是不知,万国图的绘制者李之藻却对他的想法表示了理解。
李之藻当然不是支持皇帝派人出去抢劫,而是支持皇帝开海贸。他听说在南海,已经有不少佛郎机人据地设卡,名为贸易,实为强盗,每年赚取的利润富可敌国。
所以,若大明也学那些佛郎机人出洋商贸,是不是可以缓解朝廷财政,从而可以让陛下收回那些惊扰地方的矿监税使呢?
如此一来,皇帝既有钱赚,百姓也不必再受矿监税使之害,岂非两全之美?
李之藻出发点很好,他绘制这幅万国图时就借鉴了不少三宝太监下西洋的海图,所以此人对于出洋倒不排斥。
但他的观点和怂恿皇帝抢劫的良臣,又尿不到一个壶里了。
良臣的原则是,凭本事能抢的,为什么要买呢?只有抢不到,或者抢的代价太大,才老实做生意嘛。
“陛下,臣觉得若广派公公出外,一可避免与民争利,二可为陛下开源,三可促进我大明与各国交通,使四海之内皆闻我大明物博,皆知我陛下圣明。”
良臣深深向着万历鞠了一躬。
与民争利,是个伪命题。
因为,这个“民”说不清。
平民百姓是民,富商地主同样也是民。
所以,外朝的士大夫们当然可以指责皇帝派矿监税使就是与民争利。
而万历对此,只能保值沉默。
他无话可说啊,他总不能说那些富人和地主不是朕的子民吧?
千年以来,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是封建王朝的基本国策。
得士大夫心,则得天下。
反之,便失天下。
而士大夫的基础是天下的士绅阶层,说白了,就是富人阶层。
只有背叛阶级的个人,绝无背叛阶级的阶级。
万历其实也是这个阶层,只不过从前皇帝是这个阶层的顶端,所谓号令天下,莫敢不从。然而皇帝也是人,也有疏忽的时候,于是两百年下来,万历这个皇帝愕然发现,自己被架空了。他脚底下的那帮同盟军已经嫌他这个皇帝事多,不愿跟他打交道了。
“朕的话,你们为何不听啊?”
好了,大臣们不听咱的,咱就弄些家奴出去做事总行吧。
于是,矿监税使出现了。
紧接着,贪婪无度,不顾国计民生,与民争利的丑陋皇帝形象也出炉了。
良臣得好生把握机会,难得自个赶上万国图这好机会,不好生给万历灌输一下殖民地、海外抢劫的好处,回头他自己都后悔。
但是,真要跟万历直接一通大道理灌下来,大讲特讲“民”是哪个,他们的危害性在哪里,为什么他们的“利”你皇帝争不得,或许万历听的懂,也明白厉害之处,但限于他自己是个搞不定外朝的皇帝,说的再多,有什么用呢。
甚至,如果万历理解有限,良臣还有可能是对牛弹琴。
纠枉必须过正。
良臣拿定主意,他要语不惊人誓不休了。
于是,酝酿之后,他一脸沉重道:“陛下,臣之所以劝陛下广派公公出外,实因臣在河间肃宁家里时,乡里人常言陛下令不出乾清宫啊!”
这小子在想什么?
什么日本太监、吕宋太监的,欧罗巴镇守太监,胡说八道!
朕要听的是发财,大发,从哪发,怎么发!
不是听你在这满嘴跑马车的!
万历那个一肚子气啊,但他愣是憋着没发作,因为魏良臣的话固然听着荒谬,但是,有一个重点万历注意到了。
公公不要朝廷一文钱,自募勇士壮丁出外,所得上解陛下一半,自留一半。
万历盘算着,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事跟矿监税使不是一个操作模子么。
要是依这小子意思,也算是开源了。倘若事情顺利,岂不是每年都能多出不少进项出来?
尽管嘴里从不承认,但心里,万历对自己广派太监出外的定性还是有着清楚认知的。
大概,就是空手套白狼了。
此国有金,此国有银,此国有香料,此国有珠宝…
虽然竭力想在西洋大和尚和李之藻面前表现出他这皇帝的天朝风范,可万历的目光还是忍不住在万国图上瞄来瞄去。
心痒痒,就跟刚才眼巴巴的看着魏良臣在那大派红包一样。
有钱不要是傻子啊。
跟臣下讨个红包,万历不觉得自己这皇帝有什么掉价的,这叫与民同乐。
当然,陛下也不是舍不得把红包给孙子,主要是陛下想着这红包是自己凭本事讨来的,总得先捂一会,看看里面多少钱再给孙子。
要不然,陛下心里不定当。
良臣注意到了皇帝陛下的举动,他很是唏嘘,万历真是生不逢时,或者说是叫内耗活活拖死的一个皇帝,否则,他一定会建立一个日不落帝国。
历史上,这位有腿疾的皇帝陛下用文人的话说,真的是贪婪无度。听说吕宋有金银,竟然就想组织水师远征。听说吕宋佛郎机人屠杀华人,愤怒之下便下旨发兵征讨。可惜,搞不定外朝的他,没人听他的话,所以,他终生也只能对海外的金银想想而矣了,顺便为枉死的子民叹惜几声。
贪婪,在良臣看来,从来不是一个贬义词。
世界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因贪婪而来。
没有贪婪作为驱动,又哪来的动力做事呢。
利玛窦听懂了欧罗巴镇守太监的意思,西洋大和尚的一张老脸顿时耷拉下来,目光很是不善的看着竟然怂恿皇帝抢劫的小内侍。
也许,大和尚心里正在祈求上帝降下一道惩罚之电,将这小内侍活活劈死。
司礼秉笔张诚是内书堂出来的贤才,自小就接受大学士教诲,除了是阉人之外,其身上无不体现传统儒生的特点。其经史造诣更不下外朝的大儒们,便是考科举,只怕都能争一争状元。
不过也正因为此,所以,张诚对于魏良臣,是深恶痛绝。
若非耳闻这魏舍人是金忠向皇帝举荐,且和郑家有关系,只怕张公公现在就会出来喝斥这胆大妄为的幸人了。不说推出午门斩首这种话,也多半要嚷着要将子拖出去杖毙了。
可能事不关己,又拿了人家红包,所以福王殿下朱常洵倒是对魏良臣那番耸人听闻的言论没有什么好恶,对那些他也没兴趣,他感兴趣的是利西泰神父要是成了镇守太监,会是何等模样。
此刻,良臣却是不知,万国图的绘制者李之藻却对他的想法表示了理解。
李之藻当然不是支持皇帝派人出去抢劫,而是支持皇帝开海贸。他听说在南海,已经有不少佛郎机人据地设卡,名为贸易,实为强盗,每年赚取的利润富可敌国。
所以,若大明也学那些佛郎机人出洋商贸,是不是可以缓解朝廷财政,从而可以让陛下收回那些惊扰地方的矿监税使呢?
如此一来,皇帝既有钱赚,百姓也不必再受矿监税使之害,岂非两全之美?
李之藻出发点很好,他绘制这幅万国图时就借鉴了不少三宝太监下西洋的海图,所以此人对于出洋倒不排斥。
但他的观点和怂恿皇帝抢劫的良臣,又尿不到一个壶里了。
良臣的原则是,凭本事能抢的,为什么要买呢?只有抢不到,或者抢的代价太大,才老实做生意嘛。
“陛下,臣觉得若广派公公出外,一可避免与民争利,二可为陛下开源,三可促进我大明与各国交通,使四海之内皆闻我大明物博,皆知我陛下圣明。”
良臣深深向着万历鞠了一躬。
与民争利,是个伪命题。
因为,这个“民”说不清。
平民百姓是民,富商地主同样也是民。
所以,外朝的士大夫们当然可以指责皇帝派矿监税使就是与民争利。
而万历对此,只能保值沉默。
他无话可说啊,他总不能说那些富人和地主不是朕的子民吧?
千年以来,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是封建王朝的基本国策。
得士大夫心,则得天下。
反之,便失天下。
而士大夫的基础是天下的士绅阶层,说白了,就是富人阶层。
只有背叛阶级的个人,绝无背叛阶级的阶级。
万历其实也是这个阶层,只不过从前皇帝是这个阶层的顶端,所谓号令天下,莫敢不从。然而皇帝也是人,也有疏忽的时候,于是两百年下来,万历这个皇帝愕然发现,自己被架空了。他脚底下的那帮同盟军已经嫌他这个皇帝事多,不愿跟他打交道了。
“朕的话,你们为何不听啊?”
好了,大臣们不听咱的,咱就弄些家奴出去做事总行吧。
于是,矿监税使出现了。
紧接着,贪婪无度,不顾国计民生,与民争利的丑陋皇帝形象也出炉了。
良臣得好生把握机会,难得自个赶上万国图这好机会,不好生给万历灌输一下殖民地、海外抢劫的好处,回头他自己都后悔。
但是,真要跟万历直接一通大道理灌下来,大讲特讲“民”是哪个,他们的危害性在哪里,为什么他们的“利”你皇帝争不得,或许万历听的懂,也明白厉害之处,但限于他自己是个搞不定外朝的皇帝,说的再多,有什么用呢。
甚至,如果万历理解有限,良臣还有可能是对牛弹琴。
纠枉必须过正。
良臣拿定主意,他要语不惊人誓不休了。
于是,酝酿之后,他一脸沉重道:“陛下,臣之所以劝陛下广派公公出外,实因臣在河间肃宁家里时,乡里人常言陛下令不出乾清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