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第235章 觐见光绪帝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一秒记住【看书文学 www.kan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我以为西安城的八旗兵算是差的,但是没想到看到更差的了。”等贝勒爷们狼狈不堪地带着被俄国人杀害的旗人尸体走孩子后,冯牧澜在一旁笑道。俄国人的绳子是他让人解开的,这个人聪明胆大,有赌博精神,很多时候喜欢以小博大。而且冯牧澜的以小博大并不是出于年轻人的冲动,而是发自于骨子里的一种野性和理念。他对曹跃建议说将被俘的俄国人给这些贝勒们,依照他的判断,俄国人一定会暴动,结果真的暴动了,最终劫持的贝勒们。而随后曹跃率领军队一举震慑了俄国暴徒,不单单解救了贝勒们,还进一步打击了俄国人的信心,以至于俄国人再见到曹跃之后,吓得毫不犹豫地投降了。
曹跃大笑道:“西安城的八旗兵是多尔衮那一支的后裔,多尔衮那一支一直以来都是满清八旗最强的战兵,他们只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太久了,忘了怎么打仗了。”随即他又笑了起来说:“要是八旗兵还像是两百年前一样满万不可敌,也就没咱们什么事儿了。”
“是啊,哈哈……”众人一阵欢笑,又想到逃窜的贝勒们,更是欢乐。
不一会儿,王公公来了,问他们有没有在吏部和兵部入册,曹跃说还没有,不过我们干了一件小事儿,王公公说什么小事儿,曹跃指了指俄国俘虏,简单地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笑道:“王公公,带路吧。”
曹跃率领骑兵入驻西大营之后,又带着一百多亲兵进了城,曹跃的亲兵都是头上缠着白巾裹头,身上披着白色披风,装备很是奇特,也很是鲜明。曹跃的骑兵走进京师之后,立即引起了京师街头爷们的注意,他们纷纷猜测起来,这一群外地军官是从哪里来的。穿的是绿营的衣服,不过中间的“勇”和“卒”两个字被武装带镶嵌的护心镜挡住了。仔细看过去,这伙儿人身材高大消瘦健壮,眼神之中流露着杀气,哪里像是觐见的,好像是来打仗的。这伙儿人如一阵风一般过境,目不斜视完全没有被京师的繁华所吸引,当真是军纪严明的很。
“这谁啊这是?”有人不禁打听起来。
倒还真是有消息灵通的人,不知从那个衙门打听得出,原来是西北曹二郎进京面圣了。若是说以前人们没听说过曹二郎也就罢了,如今人们再没听说过就属于实在孤陋寡闻了,这曹二郎干了一件最了不起的事儿,活捉了八百个俄国人。俄国方面说是他们的流窜犯,但是很多其他外国人说其实这就是俄国正规骑兵部队,被曹二郎的军队打败了,觉得丢了面子才这么说的。老百姓当然是向着自己国人,你们外国人欺负我们欺负惨了,我们别说有英雄,没有英雄也要幻想出来一个啊。
所以曹二郎的故事反倒越传越奇,越穿越离谱了。
“难怪……这么有气势,曹二郎的兵啊。”一个老先生感慨道。
“嗨!要是甲午年曹二郎带着军队去辽东,还有什么小日本的事儿了吗?”另一个扛大包的苦力说道,北京爷们爱侃爱聊的特点显露出来,这会儿嘴不停地说:“那是杀得小日本屁股尿流啊,你们说朝廷养一群废物干嘛,还不如多养养曹二郎这样的部队咧。”
“干嘛?欺负老百姓呗,打外敌不行,欺负老百姓一个顶仨。”有人在一旁插嘴道。
其余看热闹的人不由得大声起哄起来,不由得说道:“那些豆腐兵,还不如土匪胡子和响马呢,丢了朝鲜不说,还丢了辽东。要不是李中堂,辽东能要回来吗?”
“别提李中堂,要不是他辽东能丢吗?”
众人说的李中堂即如今的直隶总督李鸿章了,不过现在的李鸿章有点麻烦,就是因为背了《马关条约》的黑锅,成了清廷的替罪羊,成了老百姓和书生们口诛笔伐的对象,行事低调非常了。
忽然有人问到:“曹二郎这么能打,将来会不会是兵马大元帅?”
北京老百姓所谓的兵马大元帅,实际上指的就是直隶总督,直隶省在明代成为北直隶,包括后世的北京、天津、河北、内蒙一部分、山东一部分、河南一部分,而明代还有一个南直隶,地盘包括江苏、安徽、上海、河南一部分。
而在这个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的年代里,北京城百姓们的眼界虽然比其他地区的老百姓长远,却也受时代的限制,再者说得天下者必须先得直隶,于是直隶又被百姓们认为是国之中央——直隶总督也成了兵马大元帅。
曹跃能不能当兵马大元帅不是一个问题,问题是他有什么资格当,打了几场胜仗就能当兵马大元帅吗?那逃跑名将叶志超呢?叶志超可是淮军名将,跟随刘铭传镇压捻军累计战功获封额图浑巴图鲁的名将,当年叶志超还曾经镇压金丹教叛乱,作战勇猛无谓每一战必定冲锋在前,因此被人称作叶大呆子,浑身上下三十几处刀伤,可是现在怎样了呢?逃跑将军,人们唾弃之,叶志超被解职回家之后一直在老家安徽合肥的乡下过着隐居的日子,免得遇到相邻被骂逃跑名将。
别看曹跃现在勇敢,可是能担当得起兵马大元帅、直隶总督的,可不是一场两场小胜的曹二郎就能担当的起的。
百姓们都看得清,曹跃将来会有所发展,但毕竟还年轻,可是有人却不这么认为,当光绪见到曹跃之后,顿时大为惊讶这个身材高大的汉子就是灭掉俄国人威风的曹跃曹二郎?来到西华门的时候,曹跃让何顺带着亲兵们等在西华门外,自己上缴了所有武器,跟着王公公走了进去。
紫禁城庞大无比,经过了几个楼廊宫殿,终于来到了光绪皇帝召见他的养心殿东暖阁,王公公让他稍等片刻,随后进入东暖阁向皇上禀报。
很快,光绪皇帝召见曹跃觐见。曹跃也不懂什么礼仪规矩,礼部还没派人教他呢,就被皇帝直接召见了,所以他只能学着电视剧里的三叩九拜之礼,倒是光绪让他起来,说:“此处是朕的书房,爱卿不必多礼,坐下来说,坐下来说。”
皇帝赐坐,莫大荣耀了,贴身太监王建斋连忙让人端了一把椅子过来,曹跃只敢虚坐,光绪倒是不高兴了,说:“你是武将,怎么学起来文官那一套客气的做派了?”
曹跃只好心情忐忑地坐好了,只不过面对光绪的时候,总有一种不自在的感觉,你看他的眼睛吧,感觉不尊重皇帝一样,不看吧,还是不尊重……
光绪帝身材修长,大概一米七五的身高,因为一直以来受到慈禧的压制心情不好,也让他的脸上多半时间满是压抑,可一旦当他遇到自己喜欢的事儿就会立即兴奋起来。曹跃在历史上知道光绪皇帝这个人,心有雄心壮志,胸无半分城府,做事冲动遇事犹豫,放在后世就是一个典型的文艺青年加愤青,这种人做一个普通市民也就是天天在网上骂骂政府然后宣传“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普通人,做皇帝实在是小材大用了。
此时的曹跃不知道除了作为这个时代的臣子表示出对皇帝的一种礼法上的尊敬,还用什么态度面对他,更是对他迫不及待地召见自己表示出一种担忧。他和他的准岳父陶模一直以来都在支持后党,支持守旧派,支持慈禧,而光绪却始终念念不忘拉拢自己。光绪皇帝越制召见自己的行为,势必会给自己带来一些麻烦。
光绪兴奋地问道:“你是只带两千骑兵便平息了甘肃叛乱,又俘虏了八百俄国俘虏?快一些与我如实讲来。”他对行军打仗当然并不在行,但是他却渴望陈伟康熙一样的一代帝王,恨不能杀敌在阵前,在幻想之中自己已经是勇夺三军指挥若定的一代天骄了。所以他对曹跃的感觉就是,英雄惜英雄,惺惺相惜……
于是曹跃开始从血军的组成说起,从自己做潼关前营丁哨哨长开始,刀斩马太岁,伏击马鹞子,白毛山伏击战,勇救甘陕总督,为陕西新军做基础收敛陕西练军勇营,陕中剿匪,陕北破康三石被杀案,整肃巡防营,逼降甘肃银川十三家,死战安西十九团,追击俄国哥萨克骑兵一千公里,哈密城下全歼哥萨克。好在曹跃口才好,讲起来口若悬河,该吹嘘自己的地方绝对不含糊,该夸别人的地方也不吝赞美之词,整个故事将来两个时辰,讲完了才发现自己饿得不行了。
光绪立即让太监给曹跃准备吃的,曹跃岂敢在这里吃,但光绪赏赐又不能拒绝,正在此时忽然有人传报,太后请曹跃前往颐和园听候宣调。
曹跃没想到自己还成了香饽饽了。,他抬起头看了看光绪皇帝,却见光绪皇帝满脸的铁青。
“我以为西安城的八旗兵算是差的,但是没想到看到更差的了。”等贝勒爷们狼狈不堪地带着被俄国人杀害的旗人尸体走孩子后,冯牧澜在一旁笑道。俄国人的绳子是他让人解开的,这个人聪明胆大,有赌博精神,很多时候喜欢以小博大。而且冯牧澜的以小博大并不是出于年轻人的冲动,而是发自于骨子里的一种野性和理念。他对曹跃建议说将被俘的俄国人给这些贝勒们,依照他的判断,俄国人一定会暴动,结果真的暴动了,最终劫持的贝勒们。而随后曹跃率领军队一举震慑了俄国暴徒,不单单解救了贝勒们,还进一步打击了俄国人的信心,以至于俄国人再见到曹跃之后,吓得毫不犹豫地投降了。
曹跃大笑道:“西安城的八旗兵是多尔衮那一支的后裔,多尔衮那一支一直以来都是满清八旗最强的战兵,他们只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太久了,忘了怎么打仗了。”随即他又笑了起来说:“要是八旗兵还像是两百年前一样满万不可敌,也就没咱们什么事儿了。”
“是啊,哈哈……”众人一阵欢笑,又想到逃窜的贝勒们,更是欢乐。
不一会儿,王公公来了,问他们有没有在吏部和兵部入册,曹跃说还没有,不过我们干了一件小事儿,王公公说什么小事儿,曹跃指了指俄国俘虏,简单地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笑道:“王公公,带路吧。”
曹跃率领骑兵入驻西大营之后,又带着一百多亲兵进了城,曹跃的亲兵都是头上缠着白巾裹头,身上披着白色披风,装备很是奇特,也很是鲜明。曹跃的骑兵走进京师之后,立即引起了京师街头爷们的注意,他们纷纷猜测起来,这一群外地军官是从哪里来的。穿的是绿营的衣服,不过中间的“勇”和“卒”两个字被武装带镶嵌的护心镜挡住了。仔细看过去,这伙儿人身材高大消瘦健壮,眼神之中流露着杀气,哪里像是觐见的,好像是来打仗的。这伙儿人如一阵风一般过境,目不斜视完全没有被京师的繁华所吸引,当真是军纪严明的很。
“这谁啊这是?”有人不禁打听起来。
倒还真是有消息灵通的人,不知从那个衙门打听得出,原来是西北曹二郎进京面圣了。若是说以前人们没听说过曹二郎也就罢了,如今人们再没听说过就属于实在孤陋寡闻了,这曹二郎干了一件最了不起的事儿,活捉了八百个俄国人。俄国方面说是他们的流窜犯,但是很多其他外国人说其实这就是俄国正规骑兵部队,被曹二郎的军队打败了,觉得丢了面子才这么说的。老百姓当然是向着自己国人,你们外国人欺负我们欺负惨了,我们别说有英雄,没有英雄也要幻想出来一个啊。
所以曹二郎的故事反倒越传越奇,越穿越离谱了。
“难怪……这么有气势,曹二郎的兵啊。”一个老先生感慨道。
“嗨!要是甲午年曹二郎带着军队去辽东,还有什么小日本的事儿了吗?”另一个扛大包的苦力说道,北京爷们爱侃爱聊的特点显露出来,这会儿嘴不停地说:“那是杀得小日本屁股尿流啊,你们说朝廷养一群废物干嘛,还不如多养养曹二郎这样的部队咧。”
“干嘛?欺负老百姓呗,打外敌不行,欺负老百姓一个顶仨。”有人在一旁插嘴道。
其余看热闹的人不由得大声起哄起来,不由得说道:“那些豆腐兵,还不如土匪胡子和响马呢,丢了朝鲜不说,还丢了辽东。要不是李中堂,辽东能要回来吗?”
“别提李中堂,要不是他辽东能丢吗?”
众人说的李中堂即如今的直隶总督李鸿章了,不过现在的李鸿章有点麻烦,就是因为背了《马关条约》的黑锅,成了清廷的替罪羊,成了老百姓和书生们口诛笔伐的对象,行事低调非常了。
忽然有人问到:“曹二郎这么能打,将来会不会是兵马大元帅?”
北京老百姓所谓的兵马大元帅,实际上指的就是直隶总督,直隶省在明代成为北直隶,包括后世的北京、天津、河北、内蒙一部分、山东一部分、河南一部分,而明代还有一个南直隶,地盘包括江苏、安徽、上海、河南一部分。
而在这个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的年代里,北京城百姓们的眼界虽然比其他地区的老百姓长远,却也受时代的限制,再者说得天下者必须先得直隶,于是直隶又被百姓们认为是国之中央——直隶总督也成了兵马大元帅。
曹跃能不能当兵马大元帅不是一个问题,问题是他有什么资格当,打了几场胜仗就能当兵马大元帅吗?那逃跑名将叶志超呢?叶志超可是淮军名将,跟随刘铭传镇压捻军累计战功获封额图浑巴图鲁的名将,当年叶志超还曾经镇压金丹教叛乱,作战勇猛无谓每一战必定冲锋在前,因此被人称作叶大呆子,浑身上下三十几处刀伤,可是现在怎样了呢?逃跑将军,人们唾弃之,叶志超被解职回家之后一直在老家安徽合肥的乡下过着隐居的日子,免得遇到相邻被骂逃跑名将。
别看曹跃现在勇敢,可是能担当得起兵马大元帅、直隶总督的,可不是一场两场小胜的曹二郎就能担当的起的。
百姓们都看得清,曹跃将来会有所发展,但毕竟还年轻,可是有人却不这么认为,当光绪见到曹跃之后,顿时大为惊讶这个身材高大的汉子就是灭掉俄国人威风的曹跃曹二郎?来到西华门的时候,曹跃让何顺带着亲兵们等在西华门外,自己上缴了所有武器,跟着王公公走了进去。
紫禁城庞大无比,经过了几个楼廊宫殿,终于来到了光绪皇帝召见他的养心殿东暖阁,王公公让他稍等片刻,随后进入东暖阁向皇上禀报。
很快,光绪皇帝召见曹跃觐见。曹跃也不懂什么礼仪规矩,礼部还没派人教他呢,就被皇帝直接召见了,所以他只能学着电视剧里的三叩九拜之礼,倒是光绪让他起来,说:“此处是朕的书房,爱卿不必多礼,坐下来说,坐下来说。”
皇帝赐坐,莫大荣耀了,贴身太监王建斋连忙让人端了一把椅子过来,曹跃只敢虚坐,光绪倒是不高兴了,说:“你是武将,怎么学起来文官那一套客气的做派了?”
曹跃只好心情忐忑地坐好了,只不过面对光绪的时候,总有一种不自在的感觉,你看他的眼睛吧,感觉不尊重皇帝一样,不看吧,还是不尊重……
光绪帝身材修长,大概一米七五的身高,因为一直以来受到慈禧的压制心情不好,也让他的脸上多半时间满是压抑,可一旦当他遇到自己喜欢的事儿就会立即兴奋起来。曹跃在历史上知道光绪皇帝这个人,心有雄心壮志,胸无半分城府,做事冲动遇事犹豫,放在后世就是一个典型的文艺青年加愤青,这种人做一个普通市民也就是天天在网上骂骂政府然后宣传“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普通人,做皇帝实在是小材大用了。
此时的曹跃不知道除了作为这个时代的臣子表示出对皇帝的一种礼法上的尊敬,还用什么态度面对他,更是对他迫不及待地召见自己表示出一种担忧。他和他的准岳父陶模一直以来都在支持后党,支持守旧派,支持慈禧,而光绪却始终念念不忘拉拢自己。光绪皇帝越制召见自己的行为,势必会给自己带来一些麻烦。
光绪兴奋地问道:“你是只带两千骑兵便平息了甘肃叛乱,又俘虏了八百俄国俘虏?快一些与我如实讲来。”他对行军打仗当然并不在行,但是他却渴望陈伟康熙一样的一代帝王,恨不能杀敌在阵前,在幻想之中自己已经是勇夺三军指挥若定的一代天骄了。所以他对曹跃的感觉就是,英雄惜英雄,惺惺相惜……
于是曹跃开始从血军的组成说起,从自己做潼关前营丁哨哨长开始,刀斩马太岁,伏击马鹞子,白毛山伏击战,勇救甘陕总督,为陕西新军做基础收敛陕西练军勇营,陕中剿匪,陕北破康三石被杀案,整肃巡防营,逼降甘肃银川十三家,死战安西十九团,追击俄国哥萨克骑兵一千公里,哈密城下全歼哥萨克。好在曹跃口才好,讲起来口若悬河,该吹嘘自己的地方绝对不含糊,该夸别人的地方也不吝赞美之词,整个故事将来两个时辰,讲完了才发现自己饿得不行了。
光绪立即让太监给曹跃准备吃的,曹跃岂敢在这里吃,但光绪赏赐又不能拒绝,正在此时忽然有人传报,太后请曹跃前往颐和园听候宣调。
曹跃没想到自己还成了香饽饽了。,他抬起头看了看光绪皇帝,却见光绪皇帝满脸的铁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