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文学 > 盛唐江山 > 第220章 发展与流水作业

第220章 发展与流水作业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1852铁血中华超级兵王超级兵王天才小毒妃

一秒记住【看书文学 www.kan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李飞的下一步毫无疑问是发展。

    而所谓发展主要在人口,经济,以及军事上的发展。

    人口方面比较困难,任何方法都不可能短时间内奏效,而李飞只有两年的时间了,所以他把发展主要集中在经济与军事上。

    有了经济,能吸引更多的人来安东,有了军事,才能保障安东的安全。

    吕信重伤一个月,如今已经基本痊愈。

    经过短暂的商议,李飞终于把都护府搬去了辽阳,当然,表面上义县还是都护府所在,只是李飞把整个安东的班底和所有发展重心都转移到了辽阳,辽东半岛一带。

    “安东历来苦寒,但西域安西四镇比安东更加苦寒,却声势军威等都发展得比安东更好,西域诸国闻大唐安西都护府之名,无比胆寒臣服,为何我安东就做不到。”

    “所以,我有心发展安东,诸位都有什么想法?”辽阳城,新节度使府,李飞问在座的各个都护府官员道。其中有吕信等安东原先的官员,也有杜甫,武胜,张说,毛有德等跟随李飞从长安城来的班底。

    “节度使大人壮志令人钦佩,吕信认为可兴修水利,发展民生为主。”吕信提出自己的建议道。掌控安东数年,吕信对安东比较了解,以前不是没想过发展安东,但安东人口不多,并且苦寒,他实在没有更好的办法。

    “辽阳一带有辽河平原,但耕地却不多,兴修水利,增加耕地是必然的。还有没有其他的?”李飞又问其他人道。

    “节度使大人,安东有不少特产,比如长白参,鹿茸,貂皮,都是中原稀缺之物,每每出现在中原,均能卖得高价。可大量搜集,设法输入中原。”毛有德想了想说道。

    “这是经济方面的,也是一个好办法,还有没有?”李飞笑了笑继续问道。

    李飞自己虽然早已经有了规划,但安东不能完全他一个人一言就做,总得给其他人出谋划策表现的机会吧,否则其他人岂不是太没有存在感了,也容易养成事事只会听命的习惯,对安东的将来不好。

    一番商定,加入其他人的建议,以及李飞自己提出的建议,最终确定了一整套经济民生发展的方案。

    第一步先是大建作坊,大规模量产水泥。

    虽然李飞早就将烧制水泥的方法献了出来,唐玄宗也下旨扩散到了各州自行生产,用以修桥筑坝等等。安东本身也有生产,但李飞献出来的只是最原始的方法,不仅产量低,并且质量也不稳定,远远跟不上需求,兴修水利没有水泥效率不知道得折扣多少倍。

    以前是有目的的献出去,只要让这东西出现在世人面前,并不在乎什么方法烧出来的,所以献出去的只是最原始的土法。

    现在是李飞自己要用,并且是要大规模的使用了,他当然就得把自己所有知道的东西都用上,尽可能的量产更多的水泥出来。所以他直接建立了水力旋窑。

    用安东原先储存的水泥拦了辽阳旁边的一条小河筑坝,用铁水浇筑成大铁管,然后建窑,开始烧制水泥。

    旋窑烧制水泥,不仅成本大大降低,质量稳定,并且效率也成倍上升,李飞拨款下令,一连建造了十座旋窑,预计建城之后每日能量产能超过五十吨水泥。

    虽然这点产量,以后世的眼光来看,依然是低得不能够再低了,十座旋窑也比不上后世一座的十分之一的产量,不过相比较大唐其他地方用最原始方法烧制的产量,也一个天一个地了。

    大建水泥窑的同时,李飞也让赵烨带着赵家族人在辽阳东面的山脚下建立瓷窑,也准备量产瓷器。

    既然要量产瓷器,靠着赵烨带着的那点赵家族人,当然是不可能的,他们最多只能顾得了一座瓷窑,而一座瓷窑的产量有限,又因为是新窑,质量肯定差一筹,与李飞的目的不符。

    真正的量产,必然要建立更多的瓷窑,并向外招募大量的人手,不过烧瓷的手艺不是人人都会的,并且新手学也要长年累月的积累才能熟练,李飞哪有那些时间去浪费,去等那些工人长年累月的熟练。

    并且要让赵家族人把自己祖宗多年的烧瓷技艺就这么传授给外人,也不太现实,李飞强行要求,反而会让赵家族人寒心。

    所以李飞又引进了后世分工作业,流水作业的方法,有全套熟练烧瓷技术的赵家族人做为‘师傅’,把全套烧瓷技术拆分开来,从头到尾分为二十几道工序,每名工人只教一道工序,形成一条生产线,这样一来,甚至一两名有全套熟练烧瓷技术的赵家族人便能管理一条生产线,而一条生产线便建一座瓷窑,李飞一下子就建了十二座瓷窑。

    其实量产水泥,李飞同样用的是这样的方法,以后如果再建其他作坊,也肯定还是这样的方法。毕竟后世资本家压榨劳工才想出来的极致手段,盛行于资本现代化,这样的生产效率绝对是最高的,而且还不怕技术外泄。

    一下子建了这么多水泥窑以及瓷窑,可不仅仅只是大窑本身的用工量,而是整整两条产业链的用工量。

    并且水泥烧制出来之后,还得立刻用去兴修水利等。本来兴修水利这种事情,朝廷完全可以以徭役的方式让百姓无偿去做的,但李飞并不想那样做,仍旧用招募的方式,付出工钱,让百姓劳有所得。

    毕竟,他发展安东,最主要的是让百姓富起来,只有百姓富起来了,安东才能富起来。如果只让百姓做事,而不给百姓工钱,百姓如何富起来?

    经济学李飞都不太懂,大唐的人更加不懂。

    他们不会去想百姓富起来了,才有钱去买更多的各种商品,需求上去了,必然刺激生产,而朝廷只需要抓住生产的源头,按照生产的数量收税,需求越多,生产越多,财政自然也就越多,如此良性循环,朝廷本身得利,百姓得利,才是真正的经济发展。

    水泥,瓷窑两条产业链,加上兴修水利等,需要的人手是以几千上万为单位计算的。以至于辽阳城方圆几十里,到处都是招募工人的启事。

    “每日劳作五个时辰,中午有一个时辰午觉休息,包吃三餐,每个月还有一千文钱的工钱,十五岁以上,四十五岁以下,男女不限!”认识字的百姓没有多少,但总有认识的不是,这不,一张招募启事便被周围百姓催着一名识字的人读了出来。

    百姓顿时简直一片哗然,包吃三餐还有一千文钱的工钱,还男女不限,劳作时间也不长,这待遇简直太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