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女帝师二(48)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最强战神、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看书文学 www.kanwx.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但是她呢?翟恩仙死了,小虾儿死了,韩复死了,红芯死了。她的话,我该不该放在心上?
我侧身向里,扯起斗篷掩住头脸。星光似针芒透过窗纸,刺探我含悲的眼。廊下的宫灯游移不定,暗影飘来荡去,像那一日韩复脑腔中迸发出的所有绝念。我总觉得我还可以靠自己,殊不知自从奉命进宫,我连自己也没有了。我几番压抑住辞官的心思,好容易升到女丞之位,难道就是为了嫁给他?
不。我不愿终身为人禁锢与摆布。此身唯余此念,只可生死以之。“必至定前期,谁能延一息。”[80]我这一息,既已延过,自是死而无憾。
我悄悄擦干眼泪,起身脱去斗篷,吩咐道:“用膳。”
脸上泪痕犹在,芳馨却问都不问。她默默拧了一把热巾给我,我亦若无其事地拭去泪迹,安心用膳。
用过晚膳,我赤脚散发倚在榻上看画,两个年少的宫人在一旁挑竹筹子玩耍。小莲儿坐在脚边,低头缝着一枚填了粟米的四角沙包。画卷遮住了脸,只觉得脚上锦被一动,小莲儿似是站了起来。我只当她去斟茶了,却忽然想起,有好一会儿没有听见那两个挑竹筹的宫人的争辩和笑语。我放下了画,却见皇帝正坐在我的脚边,小莲儿等人早已不见了。
我大惊,顿时从榻上跳了起来,连鞋子也顾不得穿,连忙下地跪拜。皇帝笑道:“平身。”说着拍拍榻沿,微笑道,“你还像刚才那样看画就好,不必拘礼。”
乍离燥热得恼人的汤婆子,整个脚背贴在又硬又冷的砖地上,一时透不过气来。皇帝亲自扶我起身:“还是躺着吧。朕顺路过来看看你在做什么。你家常的样子很好,比正襟危坐的样子好。”
我垂头道:“臣女不敢。”
皇帝看了看我的脚,笑道:“你要朕亲自为你揭开被子吗?”
炭盆的热气陡然扑在脸上,只觉连头发都要烧焦了。幸而屋子里除了我和皇帝,再无旁人。我忙站起身,搬了小几放在榻上,与他隔桌而坐。收起赤足,以锦被掩住。刚刚坐定,便见小简掀了帘子进来,摆上两杯碧螺春。茶并不很热,显是小简在帘外听到我安然坐下,方进来献茶。我不觉更窘。
皇帝静静饮茶,却不说话,一时间只闻茶盏叮叮的轻响。良久,我讪讪道:“臣女仿佛听简公公说过,陛下并不爱饮碧螺春。”
皇帝笑道:“从前是不大爱喝,近来倒品出一些特别的滋味。”说着放下茶盏,直起身子伸了伸腰,“你在御书房侃侃而谈,怎么现在却不说话?”
我只得道:“陛下圣询,臣女不敢不尽言。夜深了,还请陛下早些回宫安歇。”
皇帝笃笃地敲着小几:“朕才来,你便下逐客令?”
我无奈,低低道:“臣女不敢。”
皇帝怜惜道:“上一次韩复的事情,叫你看见不该看见的东西了。其实他醉酒闹事,自有内阜院和掖庭属管,你又何必过去?”
我不假思索道:“臣女查探俆女史之案,因思虑不周,致韩管事受尽酷刑。更至巧手受损,再也不能做修书的精细功夫了。臣女心中有愧,因此不忍见他失足,这才去了角楼。本想劝慰两句,不想……”
韩复受刑,是皇后暗中授意当时的掖庭右丞乔致所为。这一番冠冕堂皇的说辞,却是陷皇后于不义了。熙平长公主若看见此刻皇帝嫌恶的蹙眉,一定欢喜不尽。
皇帝道:“这也有理。日前之事,是朕不该疑你。”
君王的歉意简单而潦草,我却险些赔上了自己的性命。然而千千万万的性命,亦不过换来一纸不到千字的罪己诏。如此说来,我的恩遇得天独厚。
见我发呆,他忍不住笑道:“这样看着朕做什么?难道朕是文过饰非的昏君么?”
我笑道:“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81]
皇帝笑道:“夫子所言甚是。”气氛方融洽少许。只听他又道,“这一回南巡,朕亲自处置了成氏一族。闻风而动的数家豪强,纷纷献家财避祸。有两家不知天高地厚,联合举兵,朕命人稍加利诱,便纷纷倒戈。这些钱,西南和北方的军费用不了,剩下好大一笔,总算可以治河了。”
我笑道:“昔日河北数十里处,便是两国交战之所,民常负戟而耕,十停庄稼中收不到一停。如今战事消弭,正该整顿河渠,‘使溉公田,遂及我私’。”
皇帝道:“现下冬闲,本当征发徭役。可惜手中无粮,只有等明年了。”
我好奇道:“上一次陛下说要扩建白云庵,颖嫔娘娘不是支了一个放纸钞的法子么?”
皇帝微微懊恼:“办法虽好,三司死谏不准。朕无法,只得先用在少府。”
我笑道:“颖嫔娘娘若是个男儿,倒可以做三司使。”
皇帝笑道:“这是太后的旧话了。正因她打理后宫辛苦,又有这点聪明,有些事情朕就没有与她理论。好比她今天早晨擅自拿了一副妃位的仪仗出来,朕本可以治她的罪,想想也便罢了。”
我忙道:“颖嫔娘娘是有功之人,还请陛下不要责怪她。”
皇帝笑道:“反正你也没有用那副仪仗,朕就懒得理会这些小事了。”
听他的意思,仿佛我若用了那副仪仗,颖嫔就要被严惩。我忙道:“臣女不敢僭越。”
皇帝不以为然:“你便用了,也不算僭越。”
我拢一拢肩头的绣花短袄,垂头不敢说话。又抱起一只靠枕,藏起半张脸。
皇帝见我退缩,自己也觉得唐突,于是转头过去轻咳一声,又道:“眼下最棘手的,还不是少钱。北燕新归,许多部族上书,倾慕我中华礼乐,欲南渡黄河,举族农桑。”
我不由探出头:“北方部族当事畜牧,怎的忽然上书南迁?”
皇帝道:“这些部族当年深受北燕暴君的欺凌,每年要献许多牛马、药材、兵丁和奴婢,我义军北上,他们自是雀跃欢呼、箪食壶浆,更有甚者,还举义旗接应。虽然效用有限,好歹是民心所向。如今上书南迁,朕也不好薄待。这事下了廷议,群臣有说好的,有说不好的。从早议到晚,也没个结果。”
事涉朝政,我不便接口。皇帝将牡丹薄胎瓷灯台向我移了几寸,凝眸道:“你熟读经史,也给朕出个主意?”
我忙道:“朝政大事,臣女不敢擅言。”
皇帝笑道:“你只是‘不敢擅言’,可见是胸有成竹了。你这个后宫女甘罗,必得为朕出一个主意才好。你先猜猜,众臣都说了些什么?”
我只得道:“群臣无非是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宜‘还其本域,慰彼羁旅怀土之思,释我华夏纤介之忧’[82]。因为晋武帝不听,后果有五胡乱华的惨事。或又有人说,当容纳异族,以示天恩。昔日五胡乱华,是因贾后当权,引致八王之乱,朝廷偏安,胡人方敢衅鼓南下。如今朝政清明,军力强盛,正是恩纳并吞的好时机。”
皇帝颔首道:“大约是这个意思。”
我笑道:“难道便没人说些别的么?”
皇帝一怔,抚额半晌,恍然道:“仿佛是有一个人说了些别的意思。但朕记不清楚了,也不知是廷议时说的,还是上书说的。”说罢又笑,“旁人说什么,何必理会,你只说你的。”
我低低道:“陛下不怪罪臣女,臣女才敢说。”
皇帝道:“不过是闲谈,你便说了,朕也不会当真。”
我正色道:“古语云:自古无不亡之国,废兴命也。[83]”说罢抬眼查看他的神色。
皇帝颔首道:“这话虽不好听,却是正理。”
我接着道:“国有全盛之机,亦有衰败之时。盛时尚可巡抚蛮夷,四海升平。败时自免不了受其侵害。羁縻异域,可保一世,但命废之时,荼毒亦深。”
皇帝笑道:“如此说来,朕当将他们灭绝了方能一了百了。”
我笑道:“陛下乃仁义之君,自不能如此行事。依臣女浅见,如今北胡宾服,我大昭如日中天。唯当此全盛之时,以德教礼乐化其性,以膏粱美物销其志,加以刑法兵威,待其与南民蕃息不绝,如此百年之后,天下一家,又何分族类?”
皇帝道:“如此说来,你是赞成南迁的?”
我笑道:“这是治本之法。但只一样,这些部族少则数千,多则数万,内迁虽可,却不能整族栖于一地。必得散众居于八方,如此方能安心农桑,亦泯反心。各州官吏、乡里长老宣示律法,与本生南民一视同仁。”
皇帝笑道:“仿佛有一本奏疏里写的也是这个意思。”见我依旧缩在靠枕后,便歪着身子笑道,“你躲什么?坐到朕身边来。”说罢向我伸出手。
我垂首愈深,装作没有看见他几乎已经伸到我膝头的左手。这只手洁净而温暖,离数尺远便能嗅到指尖淡淡的墨香与龙涎香。我心中一动,倘若他不是皇帝,或许我愿意将自己交托到他的手中。我暗暗叹息,恭声道:“臣女不敢。”
皇帝也不以为忤,自然而然将左手支在小几上,温言道:“无妨。能这样无所事事地坐一会儿已经很好,就像从前在遇乔宫那样。”
不知怎的,心头陡然一松。和他并肩坐着,怀念远逝的周渊,于我也是很好的。忽听他略略清了清嗓子,小心翼翼道:“你嫁给朕,好不好?”
【第三十五节 出尔反尔】
这试探近乎请求,这请求似在等待拒绝。犹记一个月前,他问的是:“倘若朕册封于你,你可欢喜么?”或许他怕我怨责,又或许他对我有几分爱重。这温柔相商的口气,足以令人忘记他的高高在上的身份,亦令人生出闻此一问、终身无憾的慨然与骄傲。然而帝王的温柔,粉身不足回报。愈是温柔,愈不敢受。
我揭开锦被,滑下榻来,伏地不起。皇帝蹙眉道:“这是何意?”
双掌和额头紧贴砖地,这片生硬和冰冷,是我唯一坚实的倚靠。炭盆在颊边燃得正旺,热气撩起鬓发。长发散了一地,弯弯曲曲延伸到至尊帝王的脚下。我沉静道:“臣女不愿意入宫为妃。陛下恕罪。”
他的口气亦听不出喜怒:“抬起头回话。”
我缓缓起身,直挺挺跪在他的膝下,与他坦然相视。他问道:“为何?”
我强自镇定:“因为臣女害怕。”
他目中一黯:“你怕朕?”
我答道:“是。臣女入宫五年,眼中所见,曾女御有孕惨被杖死,静嫔在掖庭属惊惧小产,慎妃畏罪自尽。臣女不能不怕。”
皇帝一怔:“你绝不会如——”他忽然停下,将半个“此”字吞入腹中。“必诺之言,不足信也”[84],帝王也不例外。
我笑意转冷,一字一顿道:“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也。[85]”
皇帝用曾娥之事诬陷慎妃累死未出世的皇子,岂知后来紫菡腹中真正的皇子却被自己累死。这焉知不是报应?
如此讥讽,如此以下犯上,好比临绝壁而纵身一跃。济则一劳永逸,败则葬身无地。
他碧森森的双眼泛出愤怒与狐疑的冷光。他仰起下颌,垂眸审视,像一个猎人静静审视网罗中挣扎探爪的猎物,静静评估这猎物逃离彀中的一切可能。良久,他忽然醒悟:“你知道了?”
我垂首不答,算是默认。
他冷冷道:“你不怕朕杀了你?”
我将垂至额前的长发绾到耳后,僵直的指尖触碰到滚烫的右耳,心中愈加冷静清明:“臣女已是死过一次的人了,还怕赐死么?”
皇帝叹了一声:“你也恨朕?”这一问如此绝望,仿佛并不只在问我。
我摇了摇头:“臣女不敢,臣女只是畏惧。”
皇帝道:“原来你怕朕,甚于怕死。”
室中静得出奇。惶惧之中的静默相对,较之声嘶力竭的表白更加透彻和美好。然而如炭盆中渐渐转成银白的上好木炭一般,再好,也免不了成灰。
良久,皇帝道:“你不愿意,朕不勉强。”说罢起身离去。我连忙伏地相送。
脚步声远远去了,耳畔归于寂静。我欲起身,腰背已然僵直。一颗心后怕得惊颤起来,身子一歪,侧身倒在榻旁。小莲儿一声惊呼,忙扶我上榻,又斟了茶。双手合不住茶盏,茶水全泼在锦被上。小莲儿抚着我的胸口,转头一迭声道:“把姑娘的丸药拿来。”
宫人拿了一只青瓷小盒来,小莲儿拈了一颗丸药送到唇边。药太苦,我别过头。小莲儿急得直落泪。忽听芳馨道:“你们下去吧,我来服侍姑娘吃药。”小莲儿将药盒与茶盏放在小几上,带领众人退了下去。
芳馨拉起我冰冷的手,柔声道:“姑娘的话,奴婢都听到了。想哭就哭吧,别放在心里。”
我拭去眼角的泪滴,清薄的泪水沁在指缝中,瞬间被炭火烤干:“我为什么要哭?”
芳馨道:“不哭更好。夜深了,姑娘喝一碗安神汤便安寝吧。过去的事情,就不要想了。”说罢,果然命人端了一碗安神汤进来。
我平静片刻,一口气喝了半碗。芳馨抚着我的背道:“姑娘可好些了?”
我苦笑:“本来也没有什么不好,只是后怕罢了。”
芳馨微笑道:“这一次抗旨的罪,姑娘早已偿了。姑娘决绝些是对的。奴婢瞧圣上出来的时候甚是懊恼,却也无可奈何。姑娘从前说过,九五至尊,管天管地却管不了天下人的心。唯有这管不了的心,才是最可贵的。是不是?”
我一怔,失笑道:“姑姑在说周贵妃么?”
芳馨淡淡一笑,指一指我的心道:“贵妃的不辞而别和姑娘的抗旨,本就毫无分别。”
我一晒:“我是‘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86],怎比得周贵妃逍遥自在。”
芳馨道:“无可奈何,有意为之,都是一样的。”说罢起身拈起药丸,“姑娘吃药吧。这五福安神汤,奴婢已叫人多放了蜜糖,姑娘不用怕药苦。”
我顺从地吞下药丸,又喝了半碗安神汤,方长长舒一口气:“我累了,睡吧。”
翌日清晨,小简早早就来了漱玉斋。彼时我尚未起身,只听他在寝室外对芳馨道:“陛下敕旨,升平长公主殿下修行不易,朱大人可随时出宫拜候长公主殿下。”
芳馨奇道:“陛下为何有此一命?”
但是她呢?翟恩仙死了,小虾儿死了,韩复死了,红芯死了。她的话,我该不该放在心上?
我侧身向里,扯起斗篷掩住头脸。星光似针芒透过窗纸,刺探我含悲的眼。廊下的宫灯游移不定,暗影飘来荡去,像那一日韩复脑腔中迸发出的所有绝念。我总觉得我还可以靠自己,殊不知自从奉命进宫,我连自己也没有了。我几番压抑住辞官的心思,好容易升到女丞之位,难道就是为了嫁给他?
不。我不愿终身为人禁锢与摆布。此身唯余此念,只可生死以之。“必至定前期,谁能延一息。”[80]我这一息,既已延过,自是死而无憾。
我悄悄擦干眼泪,起身脱去斗篷,吩咐道:“用膳。”
脸上泪痕犹在,芳馨却问都不问。她默默拧了一把热巾给我,我亦若无其事地拭去泪迹,安心用膳。
用过晚膳,我赤脚散发倚在榻上看画,两个年少的宫人在一旁挑竹筹子玩耍。小莲儿坐在脚边,低头缝着一枚填了粟米的四角沙包。画卷遮住了脸,只觉得脚上锦被一动,小莲儿似是站了起来。我只当她去斟茶了,却忽然想起,有好一会儿没有听见那两个挑竹筹的宫人的争辩和笑语。我放下了画,却见皇帝正坐在我的脚边,小莲儿等人早已不见了。
我大惊,顿时从榻上跳了起来,连鞋子也顾不得穿,连忙下地跪拜。皇帝笑道:“平身。”说着拍拍榻沿,微笑道,“你还像刚才那样看画就好,不必拘礼。”
乍离燥热得恼人的汤婆子,整个脚背贴在又硬又冷的砖地上,一时透不过气来。皇帝亲自扶我起身:“还是躺着吧。朕顺路过来看看你在做什么。你家常的样子很好,比正襟危坐的样子好。”
我垂头道:“臣女不敢。”
皇帝看了看我的脚,笑道:“你要朕亲自为你揭开被子吗?”
炭盆的热气陡然扑在脸上,只觉连头发都要烧焦了。幸而屋子里除了我和皇帝,再无旁人。我忙站起身,搬了小几放在榻上,与他隔桌而坐。收起赤足,以锦被掩住。刚刚坐定,便见小简掀了帘子进来,摆上两杯碧螺春。茶并不很热,显是小简在帘外听到我安然坐下,方进来献茶。我不觉更窘。
皇帝静静饮茶,却不说话,一时间只闻茶盏叮叮的轻响。良久,我讪讪道:“臣女仿佛听简公公说过,陛下并不爱饮碧螺春。”
皇帝笑道:“从前是不大爱喝,近来倒品出一些特别的滋味。”说着放下茶盏,直起身子伸了伸腰,“你在御书房侃侃而谈,怎么现在却不说话?”
我只得道:“陛下圣询,臣女不敢不尽言。夜深了,还请陛下早些回宫安歇。”
皇帝笃笃地敲着小几:“朕才来,你便下逐客令?”
我无奈,低低道:“臣女不敢。”
皇帝怜惜道:“上一次韩复的事情,叫你看见不该看见的东西了。其实他醉酒闹事,自有内阜院和掖庭属管,你又何必过去?”
我不假思索道:“臣女查探俆女史之案,因思虑不周,致韩管事受尽酷刑。更至巧手受损,再也不能做修书的精细功夫了。臣女心中有愧,因此不忍见他失足,这才去了角楼。本想劝慰两句,不想……”
韩复受刑,是皇后暗中授意当时的掖庭右丞乔致所为。这一番冠冕堂皇的说辞,却是陷皇后于不义了。熙平长公主若看见此刻皇帝嫌恶的蹙眉,一定欢喜不尽。
皇帝道:“这也有理。日前之事,是朕不该疑你。”
君王的歉意简单而潦草,我却险些赔上了自己的性命。然而千千万万的性命,亦不过换来一纸不到千字的罪己诏。如此说来,我的恩遇得天独厚。
见我发呆,他忍不住笑道:“这样看着朕做什么?难道朕是文过饰非的昏君么?”
我笑道:“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81]
皇帝笑道:“夫子所言甚是。”气氛方融洽少许。只听他又道,“这一回南巡,朕亲自处置了成氏一族。闻风而动的数家豪强,纷纷献家财避祸。有两家不知天高地厚,联合举兵,朕命人稍加利诱,便纷纷倒戈。这些钱,西南和北方的军费用不了,剩下好大一笔,总算可以治河了。”
我笑道:“昔日河北数十里处,便是两国交战之所,民常负戟而耕,十停庄稼中收不到一停。如今战事消弭,正该整顿河渠,‘使溉公田,遂及我私’。”
皇帝道:“现下冬闲,本当征发徭役。可惜手中无粮,只有等明年了。”
我好奇道:“上一次陛下说要扩建白云庵,颖嫔娘娘不是支了一个放纸钞的法子么?”
皇帝微微懊恼:“办法虽好,三司死谏不准。朕无法,只得先用在少府。”
我笑道:“颖嫔娘娘若是个男儿,倒可以做三司使。”
皇帝笑道:“这是太后的旧话了。正因她打理后宫辛苦,又有这点聪明,有些事情朕就没有与她理论。好比她今天早晨擅自拿了一副妃位的仪仗出来,朕本可以治她的罪,想想也便罢了。”
我忙道:“颖嫔娘娘是有功之人,还请陛下不要责怪她。”
皇帝笑道:“反正你也没有用那副仪仗,朕就懒得理会这些小事了。”
听他的意思,仿佛我若用了那副仪仗,颖嫔就要被严惩。我忙道:“臣女不敢僭越。”
皇帝不以为然:“你便用了,也不算僭越。”
我拢一拢肩头的绣花短袄,垂头不敢说话。又抱起一只靠枕,藏起半张脸。
皇帝见我退缩,自己也觉得唐突,于是转头过去轻咳一声,又道:“眼下最棘手的,还不是少钱。北燕新归,许多部族上书,倾慕我中华礼乐,欲南渡黄河,举族农桑。”
我不由探出头:“北方部族当事畜牧,怎的忽然上书南迁?”
皇帝道:“这些部族当年深受北燕暴君的欺凌,每年要献许多牛马、药材、兵丁和奴婢,我义军北上,他们自是雀跃欢呼、箪食壶浆,更有甚者,还举义旗接应。虽然效用有限,好歹是民心所向。如今上书南迁,朕也不好薄待。这事下了廷议,群臣有说好的,有说不好的。从早议到晚,也没个结果。”
事涉朝政,我不便接口。皇帝将牡丹薄胎瓷灯台向我移了几寸,凝眸道:“你熟读经史,也给朕出个主意?”
我忙道:“朝政大事,臣女不敢擅言。”
皇帝笑道:“你只是‘不敢擅言’,可见是胸有成竹了。你这个后宫女甘罗,必得为朕出一个主意才好。你先猜猜,众臣都说了些什么?”
我只得道:“群臣无非是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宜‘还其本域,慰彼羁旅怀土之思,释我华夏纤介之忧’[82]。因为晋武帝不听,后果有五胡乱华的惨事。或又有人说,当容纳异族,以示天恩。昔日五胡乱华,是因贾后当权,引致八王之乱,朝廷偏安,胡人方敢衅鼓南下。如今朝政清明,军力强盛,正是恩纳并吞的好时机。”
皇帝颔首道:“大约是这个意思。”
我笑道:“难道便没人说些别的么?”
皇帝一怔,抚额半晌,恍然道:“仿佛是有一个人说了些别的意思。但朕记不清楚了,也不知是廷议时说的,还是上书说的。”说罢又笑,“旁人说什么,何必理会,你只说你的。”
我低低道:“陛下不怪罪臣女,臣女才敢说。”
皇帝道:“不过是闲谈,你便说了,朕也不会当真。”
我正色道:“古语云:自古无不亡之国,废兴命也。[83]”说罢抬眼查看他的神色。
皇帝颔首道:“这话虽不好听,却是正理。”
我接着道:“国有全盛之机,亦有衰败之时。盛时尚可巡抚蛮夷,四海升平。败时自免不了受其侵害。羁縻异域,可保一世,但命废之时,荼毒亦深。”
皇帝笑道:“如此说来,朕当将他们灭绝了方能一了百了。”
我笑道:“陛下乃仁义之君,自不能如此行事。依臣女浅见,如今北胡宾服,我大昭如日中天。唯当此全盛之时,以德教礼乐化其性,以膏粱美物销其志,加以刑法兵威,待其与南民蕃息不绝,如此百年之后,天下一家,又何分族类?”
皇帝道:“如此说来,你是赞成南迁的?”
我笑道:“这是治本之法。但只一样,这些部族少则数千,多则数万,内迁虽可,却不能整族栖于一地。必得散众居于八方,如此方能安心农桑,亦泯反心。各州官吏、乡里长老宣示律法,与本生南民一视同仁。”
皇帝笑道:“仿佛有一本奏疏里写的也是这个意思。”见我依旧缩在靠枕后,便歪着身子笑道,“你躲什么?坐到朕身边来。”说罢向我伸出手。
我垂首愈深,装作没有看见他几乎已经伸到我膝头的左手。这只手洁净而温暖,离数尺远便能嗅到指尖淡淡的墨香与龙涎香。我心中一动,倘若他不是皇帝,或许我愿意将自己交托到他的手中。我暗暗叹息,恭声道:“臣女不敢。”
皇帝也不以为忤,自然而然将左手支在小几上,温言道:“无妨。能这样无所事事地坐一会儿已经很好,就像从前在遇乔宫那样。”
不知怎的,心头陡然一松。和他并肩坐着,怀念远逝的周渊,于我也是很好的。忽听他略略清了清嗓子,小心翼翼道:“你嫁给朕,好不好?”
【第三十五节 出尔反尔】
这试探近乎请求,这请求似在等待拒绝。犹记一个月前,他问的是:“倘若朕册封于你,你可欢喜么?”或许他怕我怨责,又或许他对我有几分爱重。这温柔相商的口气,足以令人忘记他的高高在上的身份,亦令人生出闻此一问、终身无憾的慨然与骄傲。然而帝王的温柔,粉身不足回报。愈是温柔,愈不敢受。
我揭开锦被,滑下榻来,伏地不起。皇帝蹙眉道:“这是何意?”
双掌和额头紧贴砖地,这片生硬和冰冷,是我唯一坚实的倚靠。炭盆在颊边燃得正旺,热气撩起鬓发。长发散了一地,弯弯曲曲延伸到至尊帝王的脚下。我沉静道:“臣女不愿意入宫为妃。陛下恕罪。”
他的口气亦听不出喜怒:“抬起头回话。”
我缓缓起身,直挺挺跪在他的膝下,与他坦然相视。他问道:“为何?”
我强自镇定:“因为臣女害怕。”
他目中一黯:“你怕朕?”
我答道:“是。臣女入宫五年,眼中所见,曾女御有孕惨被杖死,静嫔在掖庭属惊惧小产,慎妃畏罪自尽。臣女不能不怕。”
皇帝一怔:“你绝不会如——”他忽然停下,将半个“此”字吞入腹中。“必诺之言,不足信也”[84],帝王也不例外。
我笑意转冷,一字一顿道:“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也。[85]”
皇帝用曾娥之事诬陷慎妃累死未出世的皇子,岂知后来紫菡腹中真正的皇子却被自己累死。这焉知不是报应?
如此讥讽,如此以下犯上,好比临绝壁而纵身一跃。济则一劳永逸,败则葬身无地。
他碧森森的双眼泛出愤怒与狐疑的冷光。他仰起下颌,垂眸审视,像一个猎人静静审视网罗中挣扎探爪的猎物,静静评估这猎物逃离彀中的一切可能。良久,他忽然醒悟:“你知道了?”
我垂首不答,算是默认。
他冷冷道:“你不怕朕杀了你?”
我将垂至额前的长发绾到耳后,僵直的指尖触碰到滚烫的右耳,心中愈加冷静清明:“臣女已是死过一次的人了,还怕赐死么?”
皇帝叹了一声:“你也恨朕?”这一问如此绝望,仿佛并不只在问我。
我摇了摇头:“臣女不敢,臣女只是畏惧。”
皇帝道:“原来你怕朕,甚于怕死。”
室中静得出奇。惶惧之中的静默相对,较之声嘶力竭的表白更加透彻和美好。然而如炭盆中渐渐转成银白的上好木炭一般,再好,也免不了成灰。
良久,皇帝道:“你不愿意,朕不勉强。”说罢起身离去。我连忙伏地相送。
脚步声远远去了,耳畔归于寂静。我欲起身,腰背已然僵直。一颗心后怕得惊颤起来,身子一歪,侧身倒在榻旁。小莲儿一声惊呼,忙扶我上榻,又斟了茶。双手合不住茶盏,茶水全泼在锦被上。小莲儿抚着我的胸口,转头一迭声道:“把姑娘的丸药拿来。”
宫人拿了一只青瓷小盒来,小莲儿拈了一颗丸药送到唇边。药太苦,我别过头。小莲儿急得直落泪。忽听芳馨道:“你们下去吧,我来服侍姑娘吃药。”小莲儿将药盒与茶盏放在小几上,带领众人退了下去。
芳馨拉起我冰冷的手,柔声道:“姑娘的话,奴婢都听到了。想哭就哭吧,别放在心里。”
我拭去眼角的泪滴,清薄的泪水沁在指缝中,瞬间被炭火烤干:“我为什么要哭?”
芳馨道:“不哭更好。夜深了,姑娘喝一碗安神汤便安寝吧。过去的事情,就不要想了。”说罢,果然命人端了一碗安神汤进来。
我平静片刻,一口气喝了半碗。芳馨抚着我的背道:“姑娘可好些了?”
我苦笑:“本来也没有什么不好,只是后怕罢了。”
芳馨微笑道:“这一次抗旨的罪,姑娘早已偿了。姑娘决绝些是对的。奴婢瞧圣上出来的时候甚是懊恼,却也无可奈何。姑娘从前说过,九五至尊,管天管地却管不了天下人的心。唯有这管不了的心,才是最可贵的。是不是?”
我一怔,失笑道:“姑姑在说周贵妃么?”
芳馨淡淡一笑,指一指我的心道:“贵妃的不辞而别和姑娘的抗旨,本就毫无分别。”
我一晒:“我是‘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86],怎比得周贵妃逍遥自在。”
芳馨道:“无可奈何,有意为之,都是一样的。”说罢起身拈起药丸,“姑娘吃药吧。这五福安神汤,奴婢已叫人多放了蜜糖,姑娘不用怕药苦。”
我顺从地吞下药丸,又喝了半碗安神汤,方长长舒一口气:“我累了,睡吧。”
翌日清晨,小简早早就来了漱玉斋。彼时我尚未起身,只听他在寝室外对芳馨道:“陛下敕旨,升平长公主殿下修行不易,朱大人可随时出宫拜候长公主殿下。”
芳馨奇道:“陛下为何有此一命?”